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自由裁量权案例

法官自由裁量权案例

发布时间: 2022-04-30 10:40:34

1.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啥意思

法官自由裁量权指的是法官有酌情做出决定的权力,并且这种决定在当时情况下应是正义、公正、正确、公平和合理的。但法官的个体特性及自由裁量权本身的权力特性决定了权力有被滥用的风险,因此,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五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 行政自由裁量权方面的经典案例

案情
4 V) h) Z) ]' b Y: q/ T- l% A. }9 O) \- u6 @- k2 X, T0 C
2004年12月28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大岗马岭村民小组(以下简称马岭村民小组)与陈卫东签订《建设白坭镇大岗村委会马岭村市政工程合同》(以下简称《市政工程合同》),马岭村民小组的村民代表黎永冠、黎允平、黎寿棠在合同上签名确认。合同约定了工程范围、施工要求及交付时间等。2005年1月25日,因增加工程,经马岭村民小组代表黎永冠、钟锦泰、刘伯强签名确认,同意将工期适当推迟。2005年3月23日,马岭村民小组代表对增加工程进行结算并确认增加工程价款为121145.23元。同年3月25日陈卫东所承建的工程竣工,经马岭村民小组代表、大岗村委会代表验收合格。相关人员据此出具了《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报告书》。马岭村民小组已支付工程款134800元,尚欠工程款121145.23元未付。陈卫东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马岭村民小组立即支付尚欠工程款。马岭村民小组抗辩认为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从而拒绝支付尚余工程款。与此同时,马岭村民小组还以陈卫东延期交付工程为由对陈卫东提起反诉,要求其支付延期交付工程的罚金100400元。* W$ D1 p* D1 p( ^2 A
% r% R8 J9 Q/ b7 L
裁决
& k& ]- p/ u6 ]! i j0 m8 G# u% m @( N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法院认为讼争工程经验收合格并已投入使用,马岭村民小组在工程交付使用时没有提出质量异议且未就其主张提供充分证据支持,马岭村民小组依法应该支付尚欠工程款;由于马岭村民小组代表已同意将合同约定的工期适当延长,马岭村民小组又以陈卫东延期交付工程为由反诉要求其支付延期交付工程的罚金100400元,没有事实依据,遂判决:马岭村民小组向陈卫东支付工程款121145.23元;驳回马岭村民小组的反诉请求。马岭村民小组不服原审判决,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E% H' X- T1 M( m) g' ^% _; X2 H7 G3 q* t1 z0 E/ _
评析4 l- q4 R+ o4 i) \ D

2 h; U2 F! n4 A( R 本案是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其中争议较大的是工程质量问题以及工期推迟的责任问题。本文仅讨论后者:陈卫东是否需要对迟延交付讼争工程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 ?$ q1 Q+ U. W; A9 v# W3 ], d# e' I- Q+ p7 C
《市政工程合同》约定了讼争工程的完工日期是2005年2月1日;事实上,讼争工程的实际竣工验收日期则是2005年3月25日。与合同约定的完工日期相比,陈卫东迟延了一个多月交付讼争工程。陈卫东是否有正当理由推迟完工日期是确定其承担赔偿责任与否的关键。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讼争工程推迟一个多月完工具有合理因素从而判定陈卫东无须对此承担赔偿责任。其中所提及的“合理因素”包括:1.《市政工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马岭村民小组代表签字确认除原合同项下工程以外还有增加工程项目存在并同意工期适当推迟;2.《市政工程合同》约定的完工日期临近我国传统的农历新年。法官在审理本案中依据合同当事人同意工期适当推迟的真实意思表示,运用自由裁量权作出上述认定。) [0 h/ Y( O% y; t! b/ A

- Z8 x) |4 Y. v L5 t# ~8 q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审判活动中严格依据法律精神、法律规则和道德准则,正确地选择和适用法律,运用自身的经验和法律良知,对具体案件酌情做出正义、正确、公平与合理的评价判断的权力。自由裁量权包括实体法上的自由裁量权和程序法上的自由裁量权以及审查核对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上的自由裁量权。这里所说的“自由”,是受法律准则、道德规则等诸多因素规范制约的“自由”,而并非绝对的丝毫不受限制的自由。一旦法官的自由裁量超出既定的范围,必将导致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出现司法不公的严重后果,使“法治”沦为传统的“人治”。
* X* N! M- |( u
* E9 |2 Y% Y0 i" p6 ~& i5 _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有一个度的问题,在行使该权力时需遵循如下原则:1.法律有具体确定的裁量规定时,不得行使自由裁量权;2.应在法律规定的幅度、范围或处理方式内行使;3.必须符合法律精神,符合公序良俗;4.符合绝大多数有正常认知、控制能力人可以接受的标准;5. 不得屈从私情、权势等其他因素。与此同时,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还应当考虑社会效果、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诉讼成本等重要因素。 M O E% |& R. j# I' L
# g4 `) w7 K" D3 E/ f
在本案中,《市政工程合同》的当事人以书面形式认可在原施工合同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工程,并对工程施工期间作相应调整,同意将工程交付期限适当推迟。至于工期到底推迟多少时间,合同双方当事人并没有明确约定。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工期推迟的时段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此处的自由裁量权属于认定案件事实方面的裁量权。对于以上事实的自由裁量往往要考虑到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当事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等。本案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市政工程合同》约定的完工日期是2005年2月1日;而此后经过8天就到了我们国家传统的农历新年。国人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通常来说,春节前后一个月是人员流动高峰期,许多工程项目也随之停工。出于对社会传统风俗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考虑,讼争工程在2005年2月整个月暂停施工是合理的,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该段期间可以从总工期中扣除。从2005年3月1日到同年3月25日竣工验收日,就当事人之间存在新增加的工程而言,的确也算是一个较为合理的复工、施工期间。因而,陈卫东有正当理由推迟一个多月将原合同项下工程及增加工程一并交付给马岭村民小组。法官在审理本案中合理运用自由裁量权,重点考虑合同义务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实际生活习俗,据此断定陈卫东无须承担逾期交付工程的赔偿责任,符合公平、合理评判准则.

3. 论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在中国当前的审判实践中,究竟是否应当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应当赋予多大的自由裁量权,已经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孟德斯鸠关于“完美法官是自动售货机”的说法,有些人认为法官在审理过程中,不应当被赋予自由裁量权。然而,社会总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的状态中,法律又具有相对滞后性,所以越是活跃的社会关系就越难为规范所完全控制或覆盖,就越有可能突破规范的限制。因此在现代社会,法官不再是法律机械的、被动的执行者,应当成为社会现象压力之下发展、创新规范内涵,同时寻求规范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体。

一、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概念与特征

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在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为求得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充分有效地发挥自己主观能动作用,独立、正确地处理各类案件的一种权力。其基本特征如下:

1、自由裁量权贯穿于诉讼过程的始终,它始于案件的受理,终于裁判的作出。

2、自由裁量权行使主体的特定性。其主体主要是审判组织,即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

3、自由裁量权一经作出,非经法定程序变更或撤销,即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自由裁量的内容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当然的具有法定效力。

4、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正当合理。判断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正当合理性,以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为标准。

二、自由裁量权的内容。

1、适用实体法上的自由裁量权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数量众多,许多法律存在交叉和竞合的现象,还有些法律之间存在矛盾和不协调之处。即使是某一具体法律,也往往存在许多原则性的规定及一定的适用幅度。这些都为法官适用实体法的自由裁量权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2、适用程序法上的自由裁量权。

由于程序法规范并非都是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规范,因此在适用程序法规范时,自由裁量不可避免。

3、审查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上的自由裁量权。

法官在查清案件过程中具有自由裁量权。查清案件的事实情况,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就司法实务而言,查清案件事实的关键在于审查判断证据,也正是对证据进行分析研究,鉴别真伪,并判断其是否确实充分,确定其证明效力,从而对案件事实作出结论。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时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其表现就是自由心证制度,即证据的证明力由法官自由判断。事实上,法官在认定事实时不可避免地需要司法能动性,需要自由裁量的权力。

三、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法官不可能以有限的法条去处理无穷之社会事务,故法律允许法官自由裁量确有必要。其必要性体现在如下几点:

1、法律具有滞后性和发展性,历史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完美法律。法律总是对既村社会现象的反映,但社会的不断发展又决定了新的法律关系不会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而不产生。所以只有允许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才可以对现有法律的适用进行必要且适当的补充,并为以后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2、抽象性的规范与具体案件的适用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法官在断案时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

3、由于法官个人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准和社会阅历不同,导致对同一法条理解上的差异和对同一事实价值评价上的区别。这种个性特征出现在诉讼过程中必然表现为自由裁量。
4、众多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矛盾,存在相互抵触的地方;有的法律可能为处理某一事实提供了多种选择。若对法律的实质内容进行选择就牵涉到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四、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控制

在现代司法中,绝对的自由裁量权不被各国所认可。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并不是一种漫无边际的权力,也并非在任何情形下均无条件的发生,而只是一种相对自由权。这种相对的自由裁量权更多的表现为在对严格的规则进行漏洞补救以及含义明确的补充性规定。因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当被合理有效地控制,,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细密、严谨、操作性强的实体法。通过不断的完善立法,减小自由裁量的空间,从而合理控制自由裁量的行使。

2、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诉讼保障制度,从程序上保证法官自由裁量的内容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3、制定科学严密的证据规则,合理控制法官在审查判断证据和认定案件事实上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

4、确保法官审判独立。只有赋予法官独立的审判地位,才能保证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独立思考、分析和判断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加快法官队伍精英化的建设。法官代表国家行使审判职权,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专业技能。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对具体法条的理解,应当从法理和立法者初衷角度出发,这样才能保证自由裁量内容的合法性。

目前,由于我国法制不够健全,也不够完善,在事实上我国法官比公开承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握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可以说,我国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十分明显和突出。人们反映强烈的司法腐败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反对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随着中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尤其是诸如对抗式模式的推广和质证制度在诉讼中的广泛适用,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因素必然会有增无减。要正视这种事实,就必须从理论上进一步加强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研究。 答案补充 参考文献

①(美)约翰

4. 为什么要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由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案例。然而,因为忽视对法官行使自由回裁量权的规范和答监督,缺乏相对统一的裁判标准和行之有效的案例指导制度,同时也受法官素质制约和社会大环境影响,致使一些法官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甚至徇私枉法滥用自由裁量权,造成严重的“同案不同判”现象。不仅严重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损伤司法机关的公信力,破坏司法公正,因此要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

5. 举例说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同学你好
比如危险驾驶罪,3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官结合当时的情形,以及恶意程度,双方的责任等,最终判刑2年

6. 基层法院法官规范自由裁量权行使存在的漏洞短板滥用自由裁量权的主要表现表现

摘要 1、避重就轻,盲目判缓。审判实践中,由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对那些罪行较重,不能判处缓刑或不适宜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仅仅由于其自身存在有自首或其他一些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在审判过程中,法官就过多地考虑到这些从轻或减轻的情节而忽视其罪行、犯罪情节等方面因素而盲目判处缓刑。有的对于本应依法判处实刑但有一定社会背景的犯罪分子,却以罪犯有自首情节或认罪态度好为理由,脱离罪犯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这两方面的客观情况,随便判缓;有的对那些罪行较重的罪犯特别是在附带民事诉讼的故意伤害案件和盗窃犯罪案件中,仅以其民事赔偿或交纳罚金的多少来决定是否判处缓刑。

7.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体现在哪些方面

法官自由裁量权表现在刑事审判中的定罪和量刑阶段,具体表现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
法律分析
1、法官在查清案件事实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查清案件事实,是正确适用刑法的前提。从定罪角度说,查清了刑事案件的事实就确定了定罪的事实根据;就司法实务而言,查清案件事实的关键在于审查判断证据,而这一活动离不开法官的自由裁量权。2、为了获取事实“真相”,历史中曾采用过许多认识标准,如神意标准,理性标准,实践标准等。3、法官在选择适用法律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选择刑法规范是要从诸多的刑法条文中找出适用于本案的刑法规范,即所谓“找法”活动,其目的是为处理本案寻找法律根据。4、从定罪的角度说,在案件事实已查明的基础上,法官需要对照刑法所规定的有关犯罪构成,形成一个相似犯罪构成群的认识范围,进而在这些犯罪构成群中最终选定一个与案件事实最吻合的犯罪构成,或者排除所有的犯罪构成而确认无罪。综上所述,法律没有明确给予法官以自由裁量权,法官是依照法律的条文判案的。但是当法律空白、冲突时,法官有依据案情的要求,独立判断、权衡并作出合理决定的权力。而且,自由裁量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六条 法官审判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第七条 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八条 法官的职责:(一)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以及国家赔偿等案件;(二)依法办理引渡、司法协助等案件;(三)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法官在职权范围内对所办理的案件负责。

8. 在什么情况下,法官可以使用自由裁量权,法律是否有明文规定

法官自由裁量权在现行的法律中并没有明文规定。法官自由裁量权是指在疑难案件中,当法律空白、冲突时,法官依据案情和公平正义的要求,独立判断、权衡并作出合理决定的权力。
法官裁判案件时,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即只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就必须严格依法办案,决不能搞自由裁量,否则司法就失去标准,法治的尊严就将受到损坏。然而,时代在更迭,形势在发展,立法总有滞后性,立法机关不可能超前制定涵盖一切社会问题的法律规则体系,这就给了法官自由裁量权施展才能的空间,即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如果法律规定不足或者完全找不到裁判所适用的法律依据时,可根据政治、经济情况以及伦理道德水平作出相应的判决。
法官自由裁量权作为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客观现实中还是在法学研究中,都是值得共同重视的法律问题。现代社会法治的要求,提升了人们对法律的社会控制功能的期待,但法律却未能给人们带来所有合理的预期,人们开始困惑于法律的局限性。因此,作为法律局限性的补充和救济,为实现实质正义,法官自由裁量权就为司法过程之必须。但是法官的个体特性及自由裁量权本身的权力特性决定了权力有被滥用的风险,因此,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控制又必不可少。严格的规则与适当的自由裁量权相结合是实现实质正义的最好方式。

9. 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具体建议有哪些

法律分析: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具体建议:

一、立法机关根据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状况,通过对立法技术的研究,加强立法准确、精确的程度,以减少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对具体案件进行裁判的对自由裁量权的启用。

二、法官平时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深入对立法精神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定期或不定期内举办案例研讨会。三、加大调解力度,努力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

四、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司法解释工作,从而有效的控制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五、各级人民法院时常加强对审判工作的研究,健全和完善法院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召开审判长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的作用,促进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热点内容
地方性法规不可以设定 发布:2025-02-10 22:49:45 浏览:629
法律硕士有学历吗 发布:2025-02-10 22:23:26 浏览:366
搜狗输入法官方下载2015 发布:2025-02-10 21:46:22 浏览:230
媒人隐瞒病情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0 21:34:01 浏览:178
劳动法连续 发布:2025-02-10 21:33:50 浏览:811
上海财经大学商法 发布:2025-02-10 21:27:38 浏览:374
艺术硕士和法律硕士 发布:2025-02-10 20:09:00 浏览:929
新劳动合同法第50 发布:2025-02-10 20:03:40 浏览:731
不批假算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0 19:36:00 浏览:651
2017上海养犬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10 19:29:16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