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无袍法官

无袍法官

发布时间: 2022-04-30 17:35:58

『壹』 法官开庭,是否要穿法袍

现在统一了,复主审制法官必须穿,陪审有不穿的。
民法院法官袍穿着规定:
(2002 年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8次会议通过)
为增强法官的职业责任感,进一步树立法官公正审判形象,现就法官袍穿着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人民法院的法官配备法官袍。
第二条法官在下列场合应当穿着法官袍:
(一)审判法庭开庭审判案件;
(二)出席法官任命或者授予法官等级仪式。
第三条法官在下列场合可以穿着法官袍:
(一)出席重大外事活动;
(二)出席重大法律纪念、庆典活动。
第四条法官在本规定第二条、第三条之外的其他场合,不得穿着法官袍,其他人员在任何场合不得穿着法官袍。
第五条暂不具备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时可以不穿着法官袍,具体办法由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
第六条法官袍应当妥善保管,保持整洁。
第七条有关法官袍穿着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贰』 法官服的新式法官袍制度

2000年5月1日起,全国法官开始大换装,中级人民法院以上法官统一换着黑色凝重的法官袍,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改着西装。法官换装虽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温和的服饰与被动的法官
大盖帽军警式法官制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相适应的一种着装模式,它意味着法官主动、积极代表国家追究犯罪、打击犯罪,法官与检察人员、公安人员处于惩治犯罪的同一战壕。而现代诉讼理念要求法官被动、消极、中立地进行审判,法官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法官只负责审理案件,侦查、控诉、辩护的职能分别由警察、检察官、律师行使。特别是自我国刑事诉讼法颁布以来,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已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化,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要求法官被动、中立、消极,消极并不是无为,而是为了公正。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是自己利益的最佳裁判者,当事人不希望国家机关主动进一步他个人事务,法官也没有必要代替当事人行使权利,他只应凭法律理论、内心确信来裁断是非,做个消极的的裁判者,而不应成为主动的执法者。这就决定了代表暴力、主动的军警式制服在现代诉讼体制下难以在法官系列中再展风采。
黑色的法官袍与孤独的裁判人
法官袍与寻常人所穿服装大有差异,它是由国家统一制作、配发给有一定身份、从事特定职业之人。法官袍主要体现的不是国家对法官的福利待遇,而主要是表征法官的职业地位与常人不同。从袍的涵义看,袍就是用衣把人包起来。法官袍就是国家用黑色的袍子把法官包起来。从其实质层面透视是国家希望法官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不与案件当事人在庭外接触,与其他不应接触的人也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可以产生权威,距离也可促进公正。法院有许多的生效判决难以执行,这和法官与一方当事人过于亲密接触,导致另一方当事人的反感不无关系。国家配置给法官黑袍,希望他能认真执行有关回避的规定,既要远离原告,又要等距离地远离被告。法官虽是世俗之人,当他披上法官袍之后,就应与世俗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国家希冀能用法官袍来束住法官那颗勃勃跳动向往尘世的心。
封闭的环境与独立的人格
在黑袍营造的封闭环境里,法官是独立的。他不受外界的侵扰,只有独立的法官,才能实现独立思维,独立裁判,最终实现公正正义。身着黑袍的法官,既独立于行政上的领导又独立于业务上的领导,既独立于上级法院的法官,又独立于同级法院的法官。只有法官独立才能实现公正裁判,如果发生冤假错案,让其承担法律责任才有其理性的基础。黑袍裹住的不仅是法官的肉体,它更重要的是要铸造一颗对虔诚的心。法官是法律之下的法官,除了法律他别无主人。法官之袍能培育法官独立的人格,陶冶其法律理论与法治信仰,最终实现公正裁判。
黑色与理性
从心理学理论看,黑色代表凝重、理性、沉郁,它与红色的奔放、热情、冲动相对应,审判更多的依靠理性非依赖于激情,黑袍有助于陶冶法官理性的情怀,培养理性心态,法官在裁判时必须时刻警惕激情对理性的冲击,偏见与成见对公平正义的侵蚀,他必须用平常心去酌情酌理,他的思维必须同时符合法律要求与逻辑规范,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法律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他要严密推理,小心求证,正如培根所说:“为法官者应当学问多于机智,尊严多于一般的欢心,谨慎超于自信。”
法官袍的文化品位与法官的行为模式
法官袍是法官的仪表,它不仅反映法官的职业特点,更反应他的兴趣、爱好与文化品位。湘潭大学的胡旭晟博士认为:法官袍与硕士、博士服最为接近,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法官袍意味着文明、和平、冷静,它要求身着法官袍者应具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情操,以及对法治的坚定信仰,同时更要求法官对社会、民众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同时它预示着今后法官职业门槛的不断提高,不是任何人都能身着此袍潇洒走一回的。不信请看当今西文国家法官大多拥有唬人头衔的学历与高深知识。黑袍既代表知识更表征经验,法官审理的对象是人之钱财、人之生死,审理过程是迷津重重,他需析疑解难,审理的结果事关国运民心。法官审判无小事,他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没有经验和睿智是难以做到公正裁判,这也是法官制服由军警式改为法袍的深层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改革法官来源渠道,推进法官的职业化。审判是知识与经验的一融合,不是任何人都能伸进槽子里吃上一口的。
服饰影响行为,着袍应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之士。它要求身着法官袍的法官注重立言立行,言谈举止与法官袍相协调。那种吃了原告吃被告、那种呼七喝八、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的山西姚小红之徒的法官,不应也不配穿上这圣洁的法官袍。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官不仅要在服饰上换装,更应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道德修养上换装,做到袍如其人。
法官袍面料
现有的法官袍一年四季仅为一身,面料使用的是单面华达呢,该面料的优点在于抗皱、不起球、不变形、悬垂性好,穿起来比较挺括,缺点就是透气性差,触感较硬。

『叁』 法院开庭法官不穿法服犯法吗

依据最高人民法抄院颁布的袭《人民法院法官袍穿着规定》,为增强法官的职业责任感,进一步树立法官公正审判形象,现就法官袍穿着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人民法院的法官配备法官袍。
第二条法官在下列场合应当穿着法官袍:
(一)审判法庭开庭审判案件;
(二)出席法官任命或者授予法官等级仪式。
第三条法官在下列场合可以穿着法官袍:
(一)出席重大外事活动;
(二)出席重大法律纪念、庆典活动。
第四条法官在本规定第二条、第三条之外的其他场合,不得穿着法官袍,其他人员在任何场合不得穿着法官袍。
第五条暂不具备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时可以不穿着法官袍,具体办法由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
第六条法官袍应当妥善保管,保持整洁。
第七条有关法官袍穿着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肆』 法官袍的沿革

中国新式法官服的特点是取消了肩章和大沿帽,采用法官袍和西服式制服佩戴胸徽两种款式。在我看来,法官审判制服堪称最形象、最独特、最直观和最具隐喻色彩的司法符号。中国法官制服的演变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司法理念的嬗变和司法文化的更新,中国法官的形象正在变得更加文明和成熟,中国司法审判制度也正在静悄悄地走向完善、开放和权威。
中国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统一着制式服装始于1984年,此后数次换装虽在式样上有所变化,但一直沿袭了肩章和大沿帽等军事色彩较浓的装饰,与军警制服颇为类似。可以说,传统法官制服积淀了一种对革命、斗争、武力、制裁等的情结,是为特定历史背景下塑造人民法院作为“专政机关”的特殊形象服务的。由于受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思维定势和阶级斗争年代占支配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法院被天经地义地当作“刀把子”,被理所当然地界定为带有准军事色彩的“专政机关”。此外,每年都有许多复员军人被安置在法院工作,刚脱下军装又穿上制服,刚摘下军帽又戴上了大沿帽,这既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军人型法官心中颇为眷恋的“军人情结”,同时也容易在无意之中强化法院本不应有的军事色彩,反而淡化了法院自身的独特性,并且容易给普通老百姓造成法院是准军事化管理的机关、审判活动是准军事性活动的严重错觉。
其实,司法和军事是性质迥异的两种活动和界域分明的两个领域。如果说军人是国家主权的守护神,军事力量的强弱关涉国家领土的完整和国家主权的尊严,那么法官则堪称是社会正义的守护神,司法公正被公认为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可见,现代司法的逻辑和理念是以和平年代及和平环境的存在为前提和条件的,是为解决社会纠纷进而实现保障人权的主旨服务的。从本质上讲,作为有别于初民社会同态复仇之类野蛮方式的现代公权力救济手段的司法,它与军事的暴力属性和战争逻辑无涉,法官与军官是性质迥异的两种角色和界域分明的两类职业,法官显然属于典型的国家文职官员。过于凸显和渲染法官制服的军事色彩,显然有悖于现代司法的理念和逻辑,混淆了法官与军警之间重要的角色差异,遮蔽了法官作为正义守护神的“庐山真面目”。法官服饰虽然只是一个外在的司法符号,却能折射出这种符号所蕴含的司法理念和司法文化。之所以长期沿袭以肩章和大沿帽为主要标志的传统制服,不能不说是与我国传统司法理念的不完善和现代司法文化资源的匮乏有内在的渊源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式法官制服尤其是法官袍的出台其实是认真检讨和反省传统司法文化,对从前的司法理念进行拨乱反正的产物和成果。“2000式审判服”的正式亮相表明中国在积极建构与国际司法文明相适应的新型司法文化方面终于有了重大进展。
僧侣穿僧衣,军人着军服,法官披法袍。可以说,不同的服饰界定了不同的职业属性,更张扬了一种超越于职业范畴的鲜明的内心信仰。但愿身披法官袍的中国法官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已是正义的化身,要用自己的良心、理性和智慧捍卫法律的尊严。

『伍』 法官开庭未穿法袍,违规吗

法官开庭必须穿法袍,如果未穿法袍属于违规供参考。

『陆』 法官袍的使用

人民法院的法官配备法官袍,其他人员在任何场合不得穿着法官袍。法官袍应当妥善保管,保持整洁。
法官在下列场合应当穿着法官袍
(一)审判法庭开庭审判案件;
(二)出席法官任命或者授予法官等级仪式。
法官在下列场合可以穿着法官袍
(一)出席重大外事活动;
(二)出席重大法律纪念、庆典活动。

『柒』 中国法官法袍制度何时开始的

法袍……2000式审抄判服
《我袭国法官制服进行重大改革》
本报北京3月8日讯 记者刘晓林报道:记者从最高人民法
院获悉,经国务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等单位今天联
合发出通知,对现行法官制服进行重大改革。
新式法官制服的特点是取消了肩章和大沿帽,采用法官袍
和西服式制服佩戴胸徽两种款式。
我国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统一着制式服装始于1984年。最高
人民法院在设计新式法官制服时,广泛听取和征求了各方面的
意见,取消了肩章和大沿帽等军事色彩较浓的装饰。新式法官
制服统称“2000式审判服”,分法官袍和西服式制服佩戴胸徽
两种款式。据了解,新式法官制服今年将先在最高人民法院和
北京市、上海市、海南省以及深圳、大连、青岛等城市的人民
法院试穿,其中法官袍将在上述地区的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法
院试穿,待明年定型后再统一组织全国法院换装。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03月09日第4版)

『捌』 人民法院法官法袍穿着规定哪里有

《人民法院法官袍穿着规定》第一条:人民法院的法官配备法官袍。

第二条:法官在下列场合应当穿着法官袍:

(一)审判法庭开庭审判案件;

(二)出席法官任命或者授予法官等级仪式。

第三条:法官在下列场合可以穿着法官袍:

(一)出席重大外事活动;

(二)出席重大法律纪念、庆典活动。

第四条:法官在本规定第二条、第三条之外的其他场合,不得穿着法官袍,其他人员在任何场合不得穿着法官袍。

第五条:暂不具备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时可以不穿着法官袍,具体办法由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

第六条:法官袍应当妥善保管,保持整洁。

第七条:有关法官袍穿着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8)无袍法官扩展阅读:

担任法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二十三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五)身体健康;

(六)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或者非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从事法律工作满一年,其中担任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应当从事法律工作满二年。

『玖』 法官袍能确保审判公正吗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这个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法官的职业责任感,树立法官公正审判的形象。 看来,人民法院已把法官袍视为树立法官公正审判形象的法宝了。法官袍真有如此神奇的功能?我们不妨先看看法官袍是个啥模样。 法官袍与原来的法官服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取消了肩章和大盖帽。法官袍为黑色散袖口式长袍,红色前襟配有4颗金黄色的领扣。最高人民法院有关人士对法官袍寓意的解释是:黑色代表庄重和严肃;前襟与国旗的配色一致,体现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4颗领扣象征审判权由4级人民法院行使,同时也象征人民法院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实、忠于法律。 过去,我国的法官并没有穿什么法官袍审判,但总的来说法官审判是公正的,而且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像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王绍裕这样经受了无数次情与法、钱与法考验的“全国模范法官”。过去,我国的法官队伍中也有极少数人虽然穿着法官服,却干出了犯罪的勾当,如福建省霞浦县人民法院原法官刘建斌雇凶杀人;湖北省浠水县人民法院原法官王木清藏匿关键性的庭审证据而敲诈当事人;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原法官穆广珍将8万多元诉讼费贪为己有……难道穿了法官袍后,法官队伍中就不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了? 是的,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法官都穿法官袍,英联邦国家的法官不仅穿法官袍,而且还戴假发。我国法官着装的改革是否试图在审判方面与国际接轨?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的法典,德国的法律深奥,日本的法律简洁,美国和英国的法律不是成文法……看来,从法律内容上是无法接轨的。我觉得在审判上要与国际接轨,关键地是要在审判的公正性上与国际接轨,这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的法官要努力让审判公正,公正,再公正。 其实,着装就像商品的包装。一件商品如果质量不优,纵然包装华丽最终也要被消费者唾弃。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人着装再入时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对于缺乏职业道德的法官来说,就是穿上了皇帝的服装,也会在“天平”上做手脚。不然,同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法院或同一法院不同的法官手中就不至于作出截然不同的判决结果了。 法官着什么装的确无关紧要。法官只要心中有法律,只要心中有“天平”,就是不穿法官袍之类的法官服也是个法官,而且是个好法官;反之,法官就是连睡觉也穿着法官袍之类的法官服,也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因此,法官着装的改革实无什么实际意义,反而加重了财政或人民群众的负担。时下,我国法官队伍中的确混进了不少不合格的人,有的不要说懂不懂法,就连法律文书都写不好;有的根本不依法审判,把国家的法律作为个人捞取油水的尚方宝剑。然而,法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靠换上法官袍就能解决得了的。要使法官队伍有个好形象,就要按照《法官法》和《法官职业道德准则》去衡量每一个法官。对于不符合法官条件的和不履行法官义务的要坚决清出法官队伍,对于触犯了刑律的要坚决追究刑事责任。 (网友:胡德桂) 相关文章:基层法院法官审案可不穿 法官袍穿着有新规定 今年“五一”全国法官统一换装 世纪大换装 法官阁下,您还缺少什么 通过仪式彰显正义 记海南省海口市中级法院刑二庭庭长王绍裕 福建:副庭长雇凶杀人被判刑6年半 沈阳:涉贪女法官 坐上被告席 法官“卖”证据?

『拾』 法官袍的区别

法袍,其设计是散袖口式长袍,黑色代表庄重和严肃;红色前襟配有装饰性金黄色领扣,与国旗的配色一致,体现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法官穿法官袍审理案件,象征着思想的成熟和独立的理性判断力,象征着法官恪守始终遵循法律并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

一、《人民法院审判制服着装管理办法》

1、第五条着装换季日期视各地季节、气候、温度变化情况,由各级人民法院自行酌定,统一要求。

2、第六条着短袖夏服时,浅月白色短袖衬衣配夏裤(裙),上衣外穿,佩戴小法徽,不系审判专用制式领带。

3、第七条着长袖夏服时,浅月白色长袖衬衣配夏裤(裙),上衣扎系于裤(裙)腰内,佩戴小法徽,系审判专用制式领带。

4、第八条着春秋服、冬服时,上身内穿白色长袖衬衣,系审判专用制式领带,衬衣下摆扎系于裤腰内。领带下沿应与皮带扣位置大致相当。

二、《人民法院法官袍穿着规定》

1、第二条法官在下列场合应当穿着法官袍:


(一)审判法庭开庭审判案件;


(二)出席法官任命或者授予法官等级仪式。


2、第三条法官在下列场合可以穿着法官袍:


(一)出席重大外事活动;


(二)出席重大法律纪念、庆典活动。

热点内容
女子司法所 发布:2025-02-10 08:01:29 浏览:962
法官辞职做法务 发布:2025-02-10 07:54:06 浏览:890
法社会学在中国的地位 发布:2025-02-10 07:34:37 浏览:674
民法典对赔偿的 发布:2025-02-10 07:30:27 浏览:484
公司法实物出资比例 发布:2025-02-10 07:16:02 浏览:713
银川中级人民法院新闻 发布:2025-02-10 07:15:50 浏览:25
新刑事诉讼法第33条 发布:2025-02-10 06:59:51 浏览:951
劳动合同法重要意义 发布:2025-02-10 06:28:26 浏览:826
朝国刑法 发布:2025-02-10 06:18:30 浏览:633
金华法院判决 发布:2025-02-10 05:36:59 浏览: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