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告知权

法院告知权

发布时间: 2022-05-04 15:39:06

1. 法院是否有义务告知当事人,证人要出庭作证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人源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第一百二十四条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四)宣读鉴定结论;
(五)宣读勘验笔录。

也就是说,开庭前法院只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
开庭时,法院应该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
没有说开庭前法院告知证人什么事的规定,有关诉讼的权利义务也不包括证人是否到庭,证人也不是必须到庭,只是不到庭的证言证明力要打折扣而已

2. 被害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被害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是在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告知被害人享有的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内容主要有:1.被害人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2.对侦查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或者进行人身侮辱的行为,被害人有权提出控告。3.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侦查人员、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员,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的,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对驳回申请回避条件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等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3. 案子过了一年了突然收到诉讼权利告知书什么意思

是法院出具的对于相关的诉讼权利进行的示明,如你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有申请证人出庭的权利。诉讼权利告知书会和法院传票及举证通知书一并送法给你,有的法院没有诉讼权利告知书。

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具有下列诉讼权利和义务:

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1、有权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2、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3、有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

4、有进行法庭辩论的权利;

5、有请求调解和自行和解的权利;

6、有提起上诉的权利;

7、有查阅并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权利;

8、有要求重新调查、鉴定和勘验的权利;

9、对法庭笔录有遗漏或者差错、有申请补正的权利;

10、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11、原告有提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的权利;

12、被告有承认或者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

13、有申请再审的权利;

14、有申请执行的权利。

当事人的诉讼义务:

1、必须按照有关法律的诉讼规定,正确行使诉讼权利,不得滥用诉权;

2、必须遵守诉讼秩序,遵守法庭规则,在法庭上发言要经审判长允许,未经审判长许可不准中途退庭;

3、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有义务带证人出庭作证。

4、必须按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

5、必须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确定的义务。

4. 法院告知书是什么

法律分析:法院告知书也叫应诉通知书,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5. 法院通告函是以短信的方式告知本人的吗

法院通告函只有经过当事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才会采用短信通知的方式。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6. 法院通知书通过什么形式告知

法院通知书通过什么形式告知一般情况下,电话通知领取法律文书。
电话通知没有领取或者拒绝领取或用快递方式送达。
二、法院送达方式
1、直接送达:由法院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或司法警察将应送达的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本人、代理人或同住成年家属(对单位为法定代表人或专司收件的人)的送达方式。
2、委托送达:法院直接送达有困难,委托其它法院代为送达的送达方式。它是直接送达的补充。严格意义上讲委托送达不是一种独立的送达方式,它只是法院相互间的协助行为而已。
3、邮寄送达:法院送达人员将应送达的诉讼材料通过邮寄方式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4、留置送达:受送达人对法院直接送达的诉讼文书拒绝签收,送达人在邀请相关组织的人员到场后,由相关人员见证将诉讼文书留置在受送达人住所而完成送达的方式。
5、转交送达:对军队中的军人以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人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部门或监所行政部门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6、公告送达:又叫拟制送达。指在报纸或其它载体上刊登公告,经过一定期限即产生送达效果的送达方式。
三、收到法院的执行通知书,不执行
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法院下达执行通知书后,被执行人应当按执行通知书载明的时间和数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超过执行通知书载明的时间拒不履行的,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法院可以采取的强制执行措施包括:
1、查询、冻结、划拨存款
被执行人在银行里存款的,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银行必须协助。查询、冻结、划拨法院都需要手续齐备。
2、扣留、提取收入
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是由执行法院做出裁定,并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有关单位协助扣留、提取。
被执行人的收入包括工资、劳务报酬、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收入等。这一强制措施原是针对被执行人为自然人时使用,但现在的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措施也适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

7.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没有接受告知的权利

法律分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接受告知的权利。嫌疑人有权利及时获得被指控的具体内容和理由依据,在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侦查机关必须告诉嫌疑人为什么会被采取强制措施或讯问,侦查机关也必须及时告诉嫌疑人从什么时候起有权聘请律师和委托辩护人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8. 法院是否有义务告知当事人,证人要出庭作证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第一百二十四条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
(四)宣读鉴定结论;
(五)宣读勘验笔录。

也就是说,开庭前法院只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
开庭时,法院应该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
没有说开庭前法院告知证人什么事的规定,有关诉讼的权利义务也不包括证人是否到庭,证人也不是必须到庭,只是不到庭的证言证明力要打折扣而已

9. 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是什么意思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02

10. 法院告知书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法院告知书也叫应诉通知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热点内容
2018劳动法产假假期 发布:2025-02-08 21:33:51 浏览:928
民法规定特殊情况 发布:2025-02-08 21:16:29 浏览:930
福建水路交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08 21:06:26 浏览:729
刑法哲学下载 发布:2025-02-08 20:14:30 浏览:630
法院小段子 发布:2025-02-08 20:01:44 浏览:252
王田律师 发布:2025-02-08 19:59:53 浏览:891
法律硕士填写报考院校 发布:2025-02-08 19:58:12 浏览:393
密室免责声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16
双方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58
劳动法对临时年龄工规定 发布:2025-02-08 18:23:50 浏览: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