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预民
『壹』 法院开庭预告在哪里查到
查询法院开庭时间可以通过拨打12368服务热线、查阅开庭通知书和阅读法院版公告栏等方式。权
1、拨打诉讼服务热线12368,查一下案件承办法官电话,然后主动联系承办法官询问;
2、法院开庭前,书记员会通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等内容,送达开庭通知书,上面会注明开庭时间;
3、法院也会在案件开庭三日前在公告栏公布开庭时间,可以自行查阅。《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贰』 法院预立案是怎么回事
预立案就是还没有正式立案,只是先收下材料,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立案一个法律术语,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及民事诉讼立案。
(2)法院预民扩展阅读
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
2、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有犯罪事实,仅是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而又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发生。至于整个犯罪的过程、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人是谁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就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应当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3、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1、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虽有犯罪事实发生,但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责任。
『叁』 预民字和民初的区别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9-17
『肆』 法院通知书城民预字多少多少号是什么意思
是法院同一年里案件的序列号,是法院的事
『伍』 法院预民字第87928怎么查询
既然你有法院判决书的文号可以登录中国法院裁判网注册以后使用判决书的文号查询
『陆』 民事诉讼从预立案到立案需要多长时间
从向法院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当事人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立案之日起5日内,法院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必须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答辩的不影响审理。 开庭前,会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
这期间,如果对方申请延期审理,或法院认为有必要追加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等,都会影响最终开庭的时间。当庭宣判的,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一审案件一般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简易程序的话3个月。
『柒』 法院旁听网上预约流程六步
法律分析:法院旁听需要带身份证。直接去法院,不需要登记。有一部分开庭信息可以在网上看到。案法院要求去做即可,不存在欢不欢迎的说法。如果是符合旁听条件,法院是不能拒绝群众旁听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八条 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下列人员不得旁听:(一)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三)其他不宜旁听的人。
第九条 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一)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三)不得发言、提问;(四)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捌』 网上法院预约离婚怎么预约
如果协议离婚的话不是去法院,要去民政局,法院那是去要求判决离婚的,准备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即可
『玖』 法院预立案一个月了什么消息都没有是怎么回事
因为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人民法院的案件逐年增多,法院的法官可能每年都要处理数百件案件,可以说非常繁忙,您立的案子才一个月没有消息,是很正常的,您不用担心,相信法院会及时联系您的。另外为了防止对方转移财产,您可以联系法官及时做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财产,押金和保险费需要计算的,具体费用建议您和法官或者保险公司商谈。
『拾』 如何才能预约上法院的号
可以进行网上预约,也可以上当地法院预约。
高级人民法院设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是省一级的最高审内判机关,依法行容使审判权并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其上级为最高人民法院,对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案范围,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都有明确的管理范围,比如普通的基层法院不能审理涉外专利侵权案件,这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当事人在起诉时候,一定要明确是否在该法院的受理范围。
“网上立案受理”是人民法院通过网络接受当事人提交的一审民商事案件的起诉状和相关诉讼材料或申请执行书并在线审查的一种便民方式。经初步审查后,如果材料齐全,人民法院约定具体的立案接待时间受理。
最高法发布《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中指出,深化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改革。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改革要求,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原则上当场立案。
以民事一审立案为例,登录系统后,当事人或代理人即可通过网上立案平台进行民事一审网上立案。
当事人或者代理人需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选择一审立案的管辖法院、案件类型和具体案由,填写真实、完整身份信息,并按照要求上传起诉状(申请书)、身份证明及委托手续、必要证据材料等起诉(申请)材料。对于不会书写诉状的当事人或代理人,该系统可以通过当事人或代理人填写的相关信息为其自助生成诉状,减轻当事人诉累):
【拓展资料】
一、网上预约立案情况综述
1、网上预约立案的三个工作流程
网上预约立案是北京法院在立案阶段推出的一项便民举措,使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预约立案。该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流程:(1)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在网上提交预约立案申请;(2)立案法官对预约申请进行审核;(3)审核通过的,在规定的时间到预约立案法院办理立案手续。
2、网上预约立案系统对哪些人开放
对全社会开放。网上预约立案系统在前期试运行阶段只针对北京律协会员开放,现在登录权限已经正式全面开放。当事人、参与人以及法律从业人员均有权限登录该系统进行预约立案。网上预约立案系统有两个通道:一个是“法律从业人员、参与人、当事人”通道;所有申请人经注册后,均可登录;另一个是“北京律协”通道,北京律协会员可通过该通道登录。两个通道的权限及预约网页的内容均是相同的。
3、北京哪些法院开通了网上预约立案功能
北京市22家法院均已开通该功能。
4、网上预约立案主要适用于哪些当事人或者代理人
网上预约立案主要适用于以下当事人或者代理人:
(1)居住地距离立案法院较远的;
(2)对于立案所需提交的材料不清楚,或者起诉状格式拿捏不准,需要立案法官进行预先审核的;
(3)需要及时中断诉讼(申请执行)时效的。
以下两类案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预约立案:
(1)一审民事类案件,即:一审民商事、知识产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