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上海法官集体招嫖事件舆情分析

上海法官集体招嫖事件舆情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5-08 17:50:42

『壹』 上海五法官集体嫖娼违反了哪些规范

首先纠正一下,是四位法官集体嫖 娼(其中有位法官因为喝醉了,没能进行嫖 娼,所以只是四位不是五位,这个是重要细节)

其违反的主要规定是《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法官行为规范》等。

附相关新闻报到,请您参阅:

【上海4名招 嫖法官职务及嫖 娼经过公布】

现已查明,今年6月9日,市高院民一庭副庭长赵明华接受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总经理郭祥华邀请,前往南汇地区的通济路某农家饭店晚餐,赵明华又邀市高院民一庭庭长陈雪明,市高院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副主任倪政文,市高院民五庭副庭长王国军一同前往。晚餐后,以上5人又和3名社会人员一起,前往位于惠南镇的衡山度假村内的夜总会包房娱乐,接受异性 陪 侍 服务。当晚,参与活动的一社会人员从附近某养身馆叫来色 情 服务人员,赵明华、陈雪明、倪政文、郭祥华参与嫖 娼活动。

依照相关法纪规定,市纪委、市高院党组和有关部门决定:

给予赵明华、陈雪明开除党籍处分,由市高院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按法律规定撤销其审判职务,开除公职。

给予倪政文开除党籍处分,免去其市高院纪检组、监察室相关职务,由市高院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按法律规定撤销其审判职务,开除公职。

给予王国军留党察看两年处分,由市高院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按法律规定免去其审判职务,撤职处分。

给予郭祥华开除党籍处分,相关企业给予其撤职处分并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第三十八条 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
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
第三十九条 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两年。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党员经过留党察看,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开除党籍。
开除党籍是党内的最高处分。各级党组织在决定或批准开除党员党籍的时候,应当全面研究有关的材料和意见,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贰』 黄海波事件是怎么回事

黄海波2001年参演康洪雷导演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开始走上了演艺道路。 2007年,参演由高希希导演的《新上海滩》。2010年在与海清合作的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中饰演“余味”一角,该剧获得第28届飞天奖、第25届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但是就在他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却卷入了嫖娼风波,2014年5月16日,据北京某报报道,著名演员黄海波因涉嫌买春而被抓。一时间引起娱乐圈的轩然大波。

根据北京公安部门在黄海波被抓之后发出的通报显示,黄海波嫖娼的线索来源于“接到群众举报”。虽然早前某网站的官方微博爆料称:“据传,报警者为黄海波的司机。”但由于该说法过于模糊,没有得到进一步证实。

(2)上海法官集体招嫖事件舆情分析扩展阅读

黄海波嫖娼事件的女主角刘馨予因介绍卖淫罪,一审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据其辩护人杨明利律师说,刘馨予当时表示不上诉,按照“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计算,她将于2015年5月底刑满获释。

2015年5月11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刘馨予介绍卖淫案进行了一审宣判,法院认定刘馨予的行为构成介绍卖淫罪,综合各项因素考量后,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同时追缴违法所得3000元。

『叁』 上海书记为何对法官嫖娼案批得那么狠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强调,要深刻认识这起案件极其严重的性质和极为恶劣的影响,依法依纪,从重从严惩处,一追到底,绝不手软,坚决清除腐败分子。认真分析韩正的每一段、每一句讲话,措辞相当严厉,批评相当狠、相当重,一方面有痛彻心扉,另一方面也表明从严惩处之决心、之态度。比如“抹黑”一词就让人十分难忘,韩正指出,“这起案件,虽然只是少数几个干部腐化堕落的案件,但却给上海整个法院系统、政法系统乃至整座城市抹黑”。如此之狠批话语,实属罕见。这些年来,上海也发生过一些事故、事件,也有官员腐败之案件,甚至是窝案,有的性质也很恶劣,但鲜见如此之狠批,特别是上升到给“整个城市抹黑”的认识。首先,在于此案触及了社会的两个基本底线。一是道德底线,二是法律底线。从道德底线来讲,嫖娼是严重违反道德的,而集体嫖娼之堂而皇之,无所回避,没有起码的羞耻感,更是将起码的伦理道德一扫而尽;从法律底线来说,法官严重违纪,知法犯法,更是严重挑战法律底线。其次,此案严重损害了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严重动摇人们对于社会公正正义的信心。当前,正值社会矛盾高发、多发时期,正值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法官被视作公平正义的化身,理应成为社会伦理的坚守者、公序良俗的示范者、法律尊严的捍卫者,更应是守法、依法、执法的表率。可是,此案的法官却给了“司法公信力和法治权威性”重重一击,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形象,动摇了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信心。再次,集体嫖娼暴露出了若干问题,令人震惊。虽说是一起集体嫖娼案,但实际上并不是嫖娼那么简单,此案的背后却暴露出了若干问题。比如党员干部的吃喝玩乐问题,大吃大喝、高档消费,仍然屡禁不止,既然该夜总会是政府定点酒店,那么去那里吃喝玩乐的就绝不止是这些法官;比如法官与律师的关系问题,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此案已经暴露无遗,如此下去,如何谈司法公正;比如官员的美色问题,嫖娼、情妇、小三等,显然不是作风的小事问题;比如权钱交易和腐败问题。另外,此案发生群众路线整风活动期间,顶风作案,影响极坏。一方面暴露了部分党员干部已经完全腐化堕落,对于党纪国法、整风规定,丧失了起码的敬畏之心,说明了当前反腐败的严峻形势和巨大压力,说明了改革的巨大阻力与困难,这些干部必然是强大的阻挠者和破坏者。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整风活动的漏洞与缺陷,如果只是停留在教育层面,显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制度的改革与推进、惩治的零容忍、群众的监督,一样都不能少,才能有所震慑,否则就可能让整风活动走过场、走形式,也就会让部分党员干部无以为然,我行我素。集体嫖娼这样严重的问题,居然还可以在政府定点酒店公开的招摇过市,这也对当地官方的监督体系提了个醒,人家举报者跟踪了一年,收集到了一系列问题,可是官方的监督在哪里,是没有能力,还是没有意识,也需要认真检讨与追查。最后,上海之良好形象来之不易,破坏却如此简单,实感痛心。一直以来,上海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城市,无论经济、社会、文化、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在国内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国内具有领头羊作用,许多大的改革突破都是从此开始的。实际上,维护好一个地方的形象的确不容易,可是破坏起来,也没有想到会如此简单,一个看似很小的案子,却折射出了许多大问题。正如韩正所说,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来处理。我们能够欣慰地看到上海方面的坚决与果断,但我们希望这样的处理不能止于该案,而是能够真正给上海以新的改革动力和机遇,真正在反腐败斗争和改革的问题上有所建树,真正管出上海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真正管出上海的公平正义,这才是真正所期待的。

『肆』 上海高等法院法官集体嫖娼案举报人怎么样了

这个你不用担心的,如果举报人举报情属实,相信有关部门也会对举报人人身安全负责的!

『伍』 为啥黄海波嫖娼被治安拘留十五天后转收容教育半年,可去年上海法官集体嫖娼才拘留十天期满后就回家

因为黄海波不懂法律,知道法律空子,,,而上海法官本身就是法律的编写者之一,,。法律漏洞比谁都熟

『陆』 法官该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这次因嫖娼事件被处分的上海市高院民一庭庭长陈雪明有一句语录:要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职责,这是最底线的,最起码的。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职责,这就是陈雪明认知中的法官的底线。也许在陈雪明看来,集体嫖娼这事不算击穿底线的行为。 而对于法官的集体招嫖行为,相对于大部分网友的愤怒谴责与声讨,也有人认为假如他们嫖娼用的不是公款的话,那么这是私德问题,用不着上纲上线。法官的私德问题真的无关底线么? 就私德而言,也许嫖娼是个人的事,顶多是家庭的事。关于家庭,陈雪明也有一句语录,“和谐的家庭意义非常重要,家里摆不平,外面肯定也摆不平,小事不平,大事也不平。”都已经因为嫖娼被双开,陈雪明不知道还能摆平家里不?同样被双开的上海高院民一庭副庭长赵明华,来自农村家庭,从曾经的寒门学子到今日大都市里面一位威严的法官,是多么不容易,先不说对不对得起工资、对不对得起职责,你对得起家人、对得起妻子、对得起孩子吗? 也许对普通人而言,只是私德有亏的事,可当这一切发生在法官身上时,那是对职业的玷污,对公众眼里法官形象的玷污。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嫖娼一律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最高法的《法官行为规范》明确规定:法官必须约束业外言行,杜绝与法官形象不相称的行为;禁止法官接受有违清正廉洁要求的吃请。法规条例面前,实难以私德二字遮住羞处。 陈雪明说要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职责的时候,不妨看看自己身上披的法袍。尽管现在他已失去穿它的资格了。法官袍与寻常人所穿服装差异颇大,其色玄黑,而袍则蕴含着用衣把人包起来的涵义。国家用黑色的袍裹住了法官的肉体,是希望法官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不与案件当事人在庭外接触,与其他不应接触的人也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可以产生权威,距离也可促进公正。在西方法律传统中,法官作为“把手放在善恶交界的人”,被视为仅次于上帝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要有神性,而沉溺于红尘之中,觥筹交错,集体嫖娼,这样的法官,如何能维护法律的神圣与权威呢? 没有底线的法官是可怕的,对这个社会而言,也就意味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失守。这样的法官,是如何混入法官队伍里,是如何干着玷污法袍的种种勾当而不被发现的,这些问题,拷问着整个司法制度的底线。

『柒』 哪位大神能分析一下上海法官集体招妓中的隐私权问题(请从法律角度分析)

非常有见地的问题,不同于一些只会骂娘的网民,你看到了问题的关键,甚至也想到了制度层面的建设问题,我非常钦佩。在此试着给你分析一下,水平有限请一笑了之。
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现行法律中只有侵权责任法规定了隐私权的主要内涵: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挑选几个可能与本案有关的)
应当说,民法对于人格权是进行绝对保护的,欧美法系的谚语说的好: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可见欧美国家对于私人领域、私人秘密的保护,有时甚至超过了国家的利益。这次棱镜门事件,白宫虽然以国家安全需要为由进行解释,但是民间抗议声还是不断,给奥老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是我国是一个有集体公权力高于一切的思维定势的国家,不得不说不论是立法者还是一般公民的考量中,都带有这样的惯性,即使侵权责任法进行了隐私权的限定,但是依旧没有明确表示出那种隐私的透露可能造成侵权的实质责任(指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被支持),可以说民法对于隐私权至今是扭扭捏捏,不敢破也不敢立。但是法学界还是对隐私权进行了研究,与本案相关的一个概念是“隐私权的限制”(或者称为隐私权的空白部分),该学说是支持隐私权不完全保护的主流学说,认为个人或法人因其地位、行为和从事职业等先决条件,在一定情况下部分隐私权必须被空白化。这种学说现在的主要成绩是: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政府公款消费公开制度。在此我们仅仅评价一下个人的隐私权。
接着说。该学说的核心是认为:少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享有高于一般人的地位和权力,故而应当对其义务进行适当增加(类似西方国家富人高税),同样,义务的增加也可以解释为权利的减损,这里首当其冲的权利减损就是隐私权。上海法官集体招嫖事件,就是通过暴露个人的隐私(虽然是违法行为)来实现了这种义务增加。这个案件中凸显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违法隐私的侵犯是否也构成隐私权的侵犯。从现行立法中来说,侵权责任法对此持一个中间态度,它表明泄露他人婚外性生活属于侵犯隐私权;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里的婚外性生活是合法的(比如外遇)——起码不违反强制性规定或取缔性条款,如果违反了取缔性条款甚至更严重的违法比如犯罪行为,是否依然有隐私权的存在呢?刑法又是扭扭捏捏的,一方面要公开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和结果,一方面又对其姓名、家庭情况进行了保密,媒体对其相貌也进行了掩盖,没有暴露真实外貌,可以说我国法学对于隐私权的研究,尚在一个初步阶段,却已经到了一个类似瓶颈的情况。
我个人认为,在此案中几个法官的隐私权应当被认为是“不值得保护”,因其职位、地位本身要求的公正廉洁和严谨态度,他们应当在生活中同样保持较高的透明度,这样才能有利于监督,也能避免更大问题的发生。但是其与家人朋友的私人生活领域,应当被保护,凡涉及到第三人隐私的,应当与其职务区分看待——而对于违法隐私,应当支持一概公开的原则。
如果你还有看法,可以追问我们进行探讨,如果满意,请采纳我的回答,毕竟都是手打的……

热点内容
长春劳动法局电话号码是多少钱 发布:2025-02-08 06:39:03 浏览:426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ppt 发布:2025-02-08 06:16:45 浏览:441
社会与法频道普法剧 发布:2025-02-08 06:16:23 浏览:963
合同法关于合同有失 发布:2025-02-08 05:36:27 浏览:433
司法考试怎么缴费 发布:2025-02-08 05:21:06 浏览:906
刑法评判 发布:2025-02-08 05:16:56 浏览:881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08 05:05:21 浏览:681
合同法纠纷涉及到家人吗 发布:2025-02-08 04:54:10 浏览:102
世俗道德 发布:2025-02-08 04:52:35 浏览:96
民事诉讼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2-08 04:44:01 浏览: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