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有情吗

法院有情吗

发布时间: 2022-05-08 18:13:02

Ⅰ 法律无情,人有情!

法律与人情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说过,在法和人情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法律在人们面前有些苍白,还有人说,现在抓的都是没有长眼的,言外之意是说,现在的权钱交易和权色交易等等已经成为暗河,而现在所泛上来的不过是沉渣太多,不得不处理罢了。其实这个想法和看法都是危险的,从我们党的发展和壮大历程本身就说明,我们党的肌体正是在不断地清除腐败和那些有损于党的发展的脓毒痈疽的过程中使党保持纯洁性的,而且我们的法律也随着日渐成熟,应该看到那些人已经走向了党和人民的反面,不能代表党员干部的形象,不能因为有了这些害群之马,就对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决心失去信心。历数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权谋私、以权纵情、以权枉法的事情形式不同表现不一,但是我们党历来对这些腐败分子的惩治是从不手软的,我们的法律一贯是强硬的。

虽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迎来送往,礼尚往来,确实是人之常情。然而,纵观近年来贪污受贿大案要案却并非如此。不少贪官污吏把别人给他们送钱、送物辩解为“人情往来”,矢口否认受贿指控。在他们眼里,贿赂成了“人情”的“礼金”,权钱成了“往来”的“交易”,并以此作为其贪污受贿的理由。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人情往来”是我们的传统。但贪官们的“人情往来”,可有其特殊性。他们的行贿受贿与民间的“人情往来”截然不同。老百姓相互之间的“人情往来”,大体上是平等的、双向式的,用的是自己的私钱、私物,而贪官与行贿者之间的“人情往来”,往往是失衡的、单向式的,大都是由行贿方向贪官送礼、进贡。可贪官收受“人情”之后的回报方式,常常是动用公权,为行贿者谋取利益。其受贿的本质无疑是一种权钱交易,是一种凭借手中的权力谋私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在被告席上的湖北省天门市“五毒书记”张二江,对其13项收受贿赂的指控辩解为“礼尚往来”、“有错无罪”;还有利用工程发包而收受308万元贿赂的“三湘”女巨贪蒋艳萍和受贿200多万元钱物的哈尔滨市原常务副市长朱胜文等贪官,不都是这样的角色吗?他们都把受贿视为“人情往来”,曲解“人情往来”的应有之义,为其贪污受贿诡辩。多年来,我们各行各业都在讲加强行风建设,国家也三令五申。但各个行业的行风整顿都是个老大难问题,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搬开“人情”这块绊脚石。每当暴露一个问题时,有人就摆出这里情有可原、那里是不得已而为之等诸多借口,希望通过“人情”这一招来网开一面,利用“人情”来脱离惩罚成了许多人屡试不爽的手段。长此以来,有的人已经形成了“人情大于国法”的不正确思想,行风整治时,法律有时已被“人情”挤得几乎无处容身。看来,假借“人情往来”而大肆收受贿赂,是当前新形势下腐败分子贪污受贿的一个幌子。如今,到了该为“人情往来”“正名”的时候了。

在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法律的天平不会因贪官的“人情”之说的狡辩而倾斜。行贿终归是行贿,受贿始终是受贿,只要你拿权力作交易,只要你用金钱、物资、美色等去打“权力”的主意,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是违法犯罪的,最终都将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的监督执行机关,在法律与人情的关系上更要很好地把握,主要的问题就是一个,必须跳过“人情”关,严把依法行政关。然而,要逾越“人情”也并非易事,毕竟“人情大于国法”在某些人的思想中已是根深蒂固。因此,必须要坚持“依法行政”,牢牢把握“法不容情”这一原则。当遇到法律与人情的交锋时,敢于拿出铁面无私“包青天”的作风,绝不让法律被挤于人情之外,同时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一切违法乱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办事,如此才能服众人心,缄众人口。

有人说一个不讲法律的国度是无法想象的,人们生活秩序和文明进程中的经济发展都将失去其有序性。所以要维系我们的国家在安定的状态下不断发展,就要在全社会的法治观念上有高度的认识,坚持法律才能构建一个国家存在的坚强基石。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Ⅱ 怎样反驳法律有情啊

举例:比如A虐待B,常毒打B,B忍受不住,用毒药毒死A,虽然B的行为是值得同情的,社会大众也认为A该死,但法律上,要依法对B判处刑罚。

Ⅲ 上法院为什么有理 有法 有情 有证据的事会打输 不可理喻 也不给解析 郁闷呀 包青天你在哪里呀

法院是主要还是讲证据的,谁主张谁举证,也许是你的证据没有对方的扎实。法院现在也不会乱判,你找个法律工作者好好问问。
还有就是你找的包青天在开封府!不过已经去世很久了~~~现在开封府的当家是张院长,人不错,执法比较公正。

Ⅳ 法律有情的案例

最近的就是“毛胡子”伤害案,镇江新区大港街头5名男子对两名年轻女子言语挑逗、调戏。两女孩受惊之下躲进了“毛胡子大排档”。排档老板戴宏富(绰号“毛胡子”)对尾随而来的男子进行指责,不想遭到殴打,并导致头部受伤。“毛胡子”一怒之下,持刀追出将用啤酒瓶砸其头部的17岁男子晓飞(化名)刺死。8月6日,扬子晚报以焦点版报道了这一事件,文中提出“毛胡子”的行为算不算见义勇为以及能否减轻处罚等问题,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毛胡子”的命运引起了全国大量网民的关注和热议。昨天上午该案刚宣判,就有网友在镇江本地的“百姓话题”上发帖《“毛胡子”案判决了》,整个帖子就“判三缓四”四个字,但这四个字在镇江网友中再次引发强烈反响。记者注意到,到昨晚已经有近万名网友浏览,并纷纷跟帖。大量的网友都认为这一判决结果“可以接受”,并给予赞赏;网友“乐道道”就直言:“合情合理,很公正的判决!”网友“红枫男人”则理性地说:“应该说是不错的判决,这样见义勇为的人心里会好些!”

Ⅳ 法院有钱的吗

法院当然是有钱的了,他们需要经营,也需要各项管理和各项费用!

Ⅵ 法律有情还是无情。

说法律无情,是一种极端的法律客观主义的理解结果,然而这种客观主义走向的是机械主义。认为法律就是文字,就是载体,是把法律仅仅理解为一张纸或一本书。众所周知,法律需要执行,需要实施。我们执行和实施的其实是规则,甚至是规则中的精神,它体现在法律文本之中。法律文本与法律是不同的,前者是载体,后者是负重;前者是死的,后者是活的;前者是物化的,后者是精神的;前者是无情的,后者是有情的。

的确曾经在学术与实践中法律被视为无情之物,连理想的执法人员被刻画为铁面无情。在中国历史上被人奉为“青天”的包拯就以黑脸的形象出现,而不论包拯长相与黑脸的社会意义之间存在怎么样一种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但是纵观法学史,法律无情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人们更多的是把法律当作一种精神、一种思想、一种公共意志。法律人的最高意识是秉公办事,铁面无私。但是无私与无情之间存在天壤之别,前者是褒义的,后者是贬义的;前者是职者之理念,后者是小人之冷漠;前者是情之最,后者是义之渊;前者是人性,后者是牲性。

从法的起源来看,法律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法律不仅仅是文字,而且无文字的时间更长。即使法律以文本的形式表现,但这种形式的法律也是思想感情的表达。从法史学角度看,在中国刑起于兵,法律是为战争中约束士兵的行为而定,其表达的立法者保家卫国或是争霸四方的雄心,士兵们必须为这一目的战,这就要求他们服从指挥,严律身行。立法总是要依据某种指导思想,在成文法中必然要体现出来,否则它是得不到通过,得不到遵从的。

批驳“法律无情”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对方要混淆的是法律与法律文本,亦即法与法的形式。只要抓住这点发动进攻、随机应便,你们就会胜利。

Ⅶ 法律有情的例子

案例:

1、镇江新区大港街道上的五名男子在“毛胡子”事件中,挑衅并捉弄了两名年轻女子。这两个女孩吓坏了,躲在“毛茸茸的大摊子”里。

摊主戴鸿福(绰号“毛胡子”)指责下列男子不想被殴打,造成头部受伤。17岁的小飞被一把刀刺死,他愤怒地用啤酒瓶砸碎了头。

2010年8月6日,《扬子晚报》在其焦点版上报道了这一事件。文章指出,“毛胡子”的行为不被认为是一种勇敢的行为,是否可以减轻处罚。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毛胡子”的命运引起了全国广大网民的关注和热烈讨论。

昨天上午,就在案件宣判后,一些网友在镇江贴出了“毛胡子”对当地“人民话题”的判断,整个帖子是“三拖四拖”,但这四个字再次引起镇江网友的强烈反响。记者注意到,截至昨晚,已有近10000名网民浏览和发布。

很多网友认为该判决“可以接受”,并对此表示赞赏。网友“乐道”直截了当地说:“判决合理公正!”网友“红枫男”理性地说,“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判断,让勇敢、正直的人感觉更好!”

2、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杨凤深因非法制造爆炸品用于烟花表演被法院定罪。杨凤深及其家人拒绝接受判决。他们认为烟花是为了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制造的,不会造成社会危害。他们没有违法,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

2017年12月29日,第二审宣判杨凤深非法制造炸药罪,免予刑事处罚。当法律束缚杨凤深的老年人时,安全与民俗的矛盾已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很多人说,尽管杨凤深免予刑事处罚,但他的定罪本身是荒谬的。

事实上,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一判决是正当的。我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非法制造爆炸物,是违反国家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管理的规定,非法制造爆炸物的犯罪。杨凤深的“梨花瓶”火药已达到非法制造炸药的“定罪门槛”。

但同时,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七十五岁的人有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三十七条规定:“轻罪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罚,但是按照不同的情节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训诫或者责令改正、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因此,第二审对杨凤深的判决事实上是合理的,是无可辩驳的。此外,在杨风深之前,浙江也发生过类似的案件,“毒品木偶戏”的继承人涉嫌因“非法制造炸药罪”被拘留。当时,地方法院为“毒品木偶戏”在法律监督下理性继承文化提供了一条道路。

相反,石家庄法院的审理虽然合理合法,但并没有从以往的案件中有效地吸取教训,也没有充分考虑文化和人文情感的特殊性。

(7)法院有情吗扩展阅读:

名言

信念是由欲望产生的,因为愿意相信会相信,希望会相信,有一种兴趣会相信。--斯特林堡

未来是光明和美丽的。热爱它,向着它前进,为它工作,欢迎它,并尽可能使它成为现实。--谢尼舍夫斯基

把烦恼当作脸上的灰尘,衣服上的灰尘,不惊慌,随时洗脸,永远保持清洁,这不是智慧和快乐吗?对生活的追求,情感的碰撞,进取的热情,可以藏而不穷,可以静而不轻。--余秋雨

人赞美我,却不加痕迹;人们伤害我,却不减一分钱。--佐久间象山

如果这是一朵玫瑰,它将永远开花。--歌德

Ⅷ 法院有钱吗

没钱,都是被告的案款,或者是准备上缴国家的诉讼费,法院都是政府财政发工资、拨款的,本身非盈利。

Ⅸ 法院对无力还债的会昌男子人性化处理,法院有哪些讲情面的暖心时刻

会昌一男子因为经营需要,于是就向另一个人借钱,不料经营不善而导致亏本,也没有钱还债,无奈之下另一个人将他告上法庭,可是法院执行任务以来该男子一直不知去向,也没有可供执行财产,六年来,案子陷入了困境,该男子也成为了老赖。2019年,法院终于得到他的消息,原来他返乡为孙子庆祝婚宴,如此喜庆的一件事,执法人员也不忍打扰,于是穿着便服假装常人送上祝福的同时也希望他可以还清欠款,该男子感谢法院人性化处理,第二天便还上了欠款。

很多人都认为法院无情,其实除了这件案例之外,上海尝试一种新的判决方式。刘珍法官认为,人情味比判决书在法堂之上更加重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能调节人际关系,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这种方式是法制的改变和进步,相信未来法是否容情也会得到更好的理解。

热点内容
长春劳动法局电话号码是多少钱 发布:2025-02-08 06:39:03 浏览:426
一村居一法律顾问ppt 发布:2025-02-08 06:16:45 浏览:441
社会与法频道普法剧 发布:2025-02-08 06:16:23 浏览:963
合同法关于合同有失 发布:2025-02-08 05:36:27 浏览:433
司法考试怎么缴费 发布:2025-02-08 05:21:06 浏览:906
刑法评判 发布:2025-02-08 05:16:56 浏览:881
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2-08 05:05:21 浏览:681
合同法纠纷涉及到家人吗 发布:2025-02-08 04:54:10 浏览:102
世俗道德 发布:2025-02-08 04:52:35 浏览:96
民事诉讼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2-08 04:44:01 浏览: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