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巅峰之战法官
A. 什么是3K党/
Ku Klux Klan
Ku Klux Klan:这三个词原始字义是指手枪扳机时三步骤声响,为学习射击时的口诀。现在指美国恐怖主义秘密组织——三K党。
总述
[编辑本段]
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恐怖主义组织。Ku-Klux二字来源于希腊文KuKloo,意为集会。Klan是种族。因三个字头都是K,故称三K党。又称白色联盟和无形帝国。1865年创建于田纳西州的普拉斯基城。党旗呈三角形,黄底红边,上有一条黑龙。党员的制服是白外套和套在头部的白色垂胸布罩,给人一种神秘恐怖感。党员只限于生在美国的新教徒中的白种人。入党仪式在深夜举行。党纪非常严格,下属对上级必须绝对服从,相互联系只有纵向关系,党员必须保守党的机密。三K党的纲领表面上是“拥护宪法”,“维持法律和秩序”,“信仰基督”,实际上提倡“人种区别”,散布种族主义,主张剥夺黑人的基本权利。通过绑架、私刑、集体屠杀等非法恐怖手段迫害黑人或思想开明人士。1871年格兰特总统下令解散南方所有三K党。1915年佐治亚州的西门斯上校重新恢复了三K党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K党空前发展,1924年达500万人。1940年三K党与德美同学会合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三K党宣布解散。1944年4月公开恢复活动。战后三K党将矛头指向共产主义、进步人士和黑人群众,把天主教视为“可宽恕的对象”而不再反对。逐渐在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取得合法地位,还在其他18个州大肆活动。三K党的附属组织有佐治亚州的哥伦比因会、纽约州的三K党骑士与妇女、联合美国之子会等。该党常与提倡种族歧视的一些法西斯组织交往,相互支持。但在大多数州得不到当局和公众的认可。
简介
[编辑本段]
三K党于1866年由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南方邦联军队的退伍老兵组成。在其发展初期,三K党的目标是在美国南部恢复民主党的势力,并反对由联邦军队在南方强制实行的改善旧有黑人奴隶待遇的政策。这个组织经常通过暴力来达成目的。1871年,尤里西斯·格兰特总统签发了三K党和执行法案,强行取缔了这个政治组织。
第二个使用这个名称的组织是在1915年由威廉·西蒙斯在亚特兰大附近的石头山顶建立的。这是一个营利性组织,其宗旨在于赢取白种新教徒对于黑人、罗马天主教徒、犹太人、亚裔及其他移民的相对优势地位。尽管这个组织宣扬种族主义,并且实施私刑和其他暴力行为,但是却在美国公开运作,并且在1920年代的巅峰时期拥有400万成员,其中包括在政府各级机关中的政治家。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该组织的发展跌入了低谷,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因为征兵或者志愿参军而损失了很多成员。
该组织的名字“Ku Klux Klan”也曾经被其他许多组织所使用,其中包括1960年代反对民权法案和鼓吹人种差别待遇的组织。在当今美国和其他国家,仍有数十个组织使用全部或者部分词语作为名称。
历史
[编辑本段]
初期三K党
[编辑本段]
最早的三K党在南北战争结束不久的1865年12月24日,由六个失落的南方军队老兵在田纳西州普拉斯基成立。当初的宗旨在于进行讽刺节目表演和某种纪念仪式。从1866年到1867年,该组织成员开始破坏黑人的祈祷会,并且在夜中闯入黑人住宅抢走枪支。这些行动部分带有之前田纳西州的“黄色夹克衫”、“红帽”等自卫警察团的影子。1867年,三K党在纳什维尔召开大会,并发表了由前南方邦联军队乔治·高登准将起草的章程,开始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组织。数周后,曾做过奴隶贸易的前邦联军队将军纳坦·贝德福德·弗雷斯特被选举为首任全国领袖。
三K党的主要目标是与宪政重建作斗争。在内战结束后,南方诸州在社会和政治上经历着剧烈的变革。当地的白人将之视为对其种族优势地位的威胁,因此企图抵制这种变革。由于国会通过了实现种族平等的法令,因此南方白人的代表民主党无法通过立法来维持白人一直以来的地位。除此之外,三K党也希望能够控制被解放黑奴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其中主要包括限制黑人的受教育权,发展经济的权利和选举权等。于是,暴力成为了三K党实现目标的最佳手段。但是,三K党实施暴力的对象并不局限于非洲裔美国人。南方的共和党人也经常成为无辜的受害者。由此,三K党成为了民主党的暴力工具。另外,随着南方邦联政府的统治的结束,当地的高加索系白人恢复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开始实施种族隔离政策。
在一次报纸的采访中,弗雷斯特宣称三K党在全国拥有55万男性成员,另外尽管他本人不属于该组织,但是他非常支持这个组织,而且能够在5天内召集4万三K党员。他还宣称,三K党最大的敌人并非黑人,而是“带着旅行包的人”(暗指内战后迁移至南方的北方人)和“无赖”(暗指南方的共和党白人)。事实上,这番话并非全是谎言。三K党也将上述白人群体作为目标,尤其是战后随着“自由人委员会”来到南方的教师。这些教师中很多人在战前就是积极的废奴主义者,并且在地下铁道运动中表现活跃。许多南方人相信,当地的黑人正是受了这些北方人的教唆鼓动才投票支持共和党的。
事实上,弗雷斯特领导的全国性组织对于当地三K党成员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后者有相当高的自治性。一个三K党官员宣称,“所谓的总干事只是有名无实,对于那些在复仇和私刑这些超出三K党宗旨的暴力活动中表现最积极的年轻人,我毫无任何权威可言。”1869年,弗雷斯特宣布“该组织的活动已经超出了当初伟大的爱国宗旨,变成了危害公众安全的犯罪行为”,下令解散三K党。但是,这个命令收效甚微,原因是各地组织缺乏可信的交流渠道。因此,有许多三K党组织在缺乏中央机关的情况下依然在各地活动。正如弗雷斯特对自己的三K党成员身份的公开否认一样,许多人认为这个命令只是为了保护他自己免受法律的惩罚而已。
1871年,尤里西斯·格兰特总统签发了《三K党和执行法案》宣布该党为非法组织,并且授权政府强行取缔该组织的活动。数百名三K党成员被判罚款或入狱,并且在南卡罗来纳州部分地区,人身保护令状也被限制适用。这些行动取得了成功,三K党在南卡罗来纳州几乎销声匿迹。1882年,三K党法案被判为违宪法令,三K党大势已去,但他们也实现了部分目标,例如否定黑人的政治权利等。
第二次三K党
[编辑本段]
第二次三K党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遍认为它的成立与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以及葛里菲斯导演的著名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有着莫大的关联。在观看完这部影片后,威尔逊总统评论说“这就像是一部用闪电写成的历史,我唯一的遗憾就是他那完美的真实。”这部影片是根据托马斯·迪克松的两部小说《同族人》和《美洲豹的斑点》改编而成的。原作者期望“通过重现一段美好的民主党历史来革命性地改变北方人观念”。这部片中将三K党获得成功的地区说成是中西部地区,而事实上应该是美国南部。许多社会底层的白人在观看此片后,都认为他们的贫穷是由黑人或者犹太银行家造成的,这种宣传手法与纳粹德国相类似。这部影片导致了三K党在美国全国的风行。在洛杉矶的试映式上,打扮成三K党成员模样的演员被雇作广告宣传员,而之后在亚特兰大的正式首映式中,重新集结起来的三K党员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在有些地方,狂热的南方观众甚至朝舞台银幕开枪。
在这一年,另一件导致三K党复活的重要事件是犹太人工厂主里奥·弗兰克被私刑处死。当时的地方报纸报道了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在一家犹太人开办的工厂里,业主里奥•弗兰克对其员工玛丽·帕甘实施了性犯罪并谋杀了她。在佐治亚州的一次充满疑问的审判中,弗兰克被宣判犯有谋杀罪(由于法庭内聚集了暴力民众,因此在陪审团宣布结果时被告与辩护律师并不在场)。弗兰克的上诉也被驳回(高等法院法官奥利弗·温戴尔·赫尔姆斯表示了不同意见,因为他认为审判不符合合法的诉讼程序)。执政官将弗兰克的刑罚减为终身监禁,但是一群自称“玛丽·帕甘骑士”的人将弗兰克从监狱劫走,在私刑中将其绞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谋杀案中的证据显示真正的凶手是一名具有犯罪前科的黑人金姆·科恩雷,他是工厂的看门人,案发后有人发现他在洗一件带有血迹的衣服。
对于许多相信弗兰克有罪的南方人来说,这起案件与《一个国家的诞生》有着异常的联系。因为他们将被害人帕甘联想成片中为了避免被黑人强奸而跳下悬崖的女性角色Flora。在这起事件后,再次集结起来的三K党人将“反犹太”、“反天主教”、“反移民”加入他们的诉求之中。
弗兰克审判被佐治亚州的政治家兼出版商托马斯·沃森所利用,这位杂志主编在后来成为三K党的领袖人物,并被选为参议员。1915年,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三K党员与“玛丽·帕甘骑士”组织的成员在一个山顶召开了成立大会,宣布新三K党的诞生。
新三K党同时是一个盈利组织,同时也参与了当时流行的兄弟组织。与初期三K党不同的是:老三K党的背景是美国民主党和南部各州,而新三K党的成员来自民主党和共和党双方(后者的比例稍低),并且影响力遍及整个美国,甚至在一些州对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此后,新三K党因为卷入了大卫·斯蒂芬森强奸谋杀案而跌入低谷。斯蒂芬森是三K党在印第安纳州和其他14个州的领导人(称号是Grand Dragon),他在一件轰动一时的案件里被指控强奸并谋杀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Madge Oberholtzer。(被害人多次被斯蒂芬森殴打,以至于有人听到她说自己“被‘食人兽’撕咬过”)。1930年代,第二代三K党开始走向衰弱,并在1944年解散。此后,Ku Klux Klan的名称被一些相互独立的组织所使用。
20至30年代,三K党中有一个称作黑军团的派系在美国中西部活动非常猖獗。与一般身着白色长袍的三K党员不同,他们身着黑色的海盗装。黑军团是三K党中最为暴力血腥的组织,他们以袭击和暗杀共产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而恶名昭著。
美国民俗学者和作家Stetson Kennedy在二战后曾深入三K党进行调查,并将该组织的信息甚至一些暗号都提供给《超人》广播节目组,最后该节目推出了一个介绍三K党的专题节目。Kennedy试图解开三K党神秘的面纱,而且他对三K党仪式以及暗号的解说也对该组织的人气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在一些事件中,三K党的攻击对象开始展开反击。1958年北卡罗来纳州,三K党成员在两个结识白人的Lumbee印第安人家中燃烧了十字架,并在附近举行了三K党的夜间集会,结果他们发现被数百名手拿武器的印第安人包围了。最后双方发生了枪战,而三K党成员被迫撤退。
后期三K党
[编辑本段]
二战后使用三K党名称的数个组织被认定是对19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的反抗。1963年,两个三K党成员在亚拉巴马州的一个民权组织举行聚会的教堂内制造了爆炸案。这起事件导致了4个年轻女孩的丧生,也激起了极大的民愤。最后这反而促进了1964年民权法案的通过。
196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展了“反情报计划”,试图渗透并摧毁三K党组织。这项计划在民权运动中的意义是多重性的。这是因为在行动中,情报人员使用了渗透、假情报、以暴制暴等手段,这不仅用来对付三K党以及“气象员”等极左和极右的组织,而且也被用于针对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南方基督教领导会议这样的非暴力组织。这种两面性最典型地体现在维奥拉·刘易佐谋杀案中。刘易佐是一名出身于南方的白人妇女,当时她与另外4名成员从底特律的家中出发去南方参加一个民权运动会议。刘易佐在公路上被一辆车中的四名三K党成员开枪打死,其中有一名是联邦调查局的卧底。惨案发生后,联邦调查局散布谣言宣称受害人是一名共产主义者,并且为了和黑人民权运动成员发生性关系而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尽管联邦调查局上述行动的两面性,一名在1979年打入三K党内部的报社记者杰里·汤普森公开说,反情报计划非常成功地摧毁了三K党组织。三K党内部两个敌对的派系互相指责对方的领袖是联邦调查局的卧底,而最终其中一方三K党骑士的领袖Bill Wilkinson被发现果然是为联邦调查局服务的。
在这个时期,对三K党的反抗也开始扩大化。汤普森报道说,在他混入三K党的时期内,他的汽车曾经被枪袭击,而他本人也被黑人小孩公开叫骂。一次三K党的集会也因为附近的军事基地内的黑人士兵的捣乱而陷入混乱。三K党的行动经常会遭到敌对的抗议,有时也会包括暴力行为。
三K党在诉讼案件中的劣势刺激了人们不断寻求司法手段来打击其发展。例如1981年迈克尔·唐纳德被执行私刑案件导致了一起司法审判,最终使得“美国联合三K党”这个组织的崩溃。汤普森指出,许多不在乎刑事逮捕的三K党领导人在面对“南方法律中心”提出的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民事赔偿案件中,不得不收敛其行为以节省对付该类法律案件的费用。但是,诉讼也是三K党人使用的手段,例如汤姆森的书就因为三K党提出的名誉中伤诉讼而被迫取消出版。
此后,三K党也可以转变为针对其他有色人种群体的组织,例如“基督教身份”、“新纳粹”以及光头党等。
政治影响
[编辑本段]
第二次三K党曾经声名大噪,其影响力也从南部扩张到中西部,以及北方各州,甚至到达了加拿大。在其鼎盛时期,大多数组织都迁移到中西部各州。通过许多当选的地方政治家,三K党控制了田纳西州、印第安纳州、俄克拉何马州和俄勒冈州等地的政府。其出版物甚至宣称共和党的前总统沃伦·哈丁也是三K党成员,但是至今尚无任何正式证据足以证明此事。三K党的代表在1924年纽约举行的民主党全国大会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以致这次大会被称为“三K党炮制大会”。大会最后导致了具有三K党背景的威廉·麦克阿杜与信仰天主教的纽约市长艾尔·史密斯的对抗。经过数日的交涉和争论,两位候选人选择了妥协和解。三K党代表推翻了一个有可能禁止该组织活动的民主党论坛纲领。1924年7月4日,数千名三K党成员在新泽西州集结,并且焚烧了十字架和史密斯的人像,也庆祝了他们对于论坛纲领的胜利。
在1920年的巅峰时期,三K党拥有4百万以上的成员,其中包括许多政治家。1924年哈里·杜鲁门交纳了10美元加入三K党,但是在一次会议上,三K党的干部要求杜鲁门如果再次当选郡法官的话,就不再聘请任何天主教背景的官员。但是杜鲁门拒绝了这个要求,因为他的许多战友都是天主教徒。最后他被迫退出了这个组织,并被退还了会员费。(杜鲁门在担任美国总统后,对于民权维护作了许多工作,也因此招致了许多三K党人的嫉恨)。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三K党在1929年省选举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他们击败了自由党政府,并使詹姆士·安德森领导的保守党在此后的五年控制了该省政府。另一个在美国具有全国影响的前三K党人是民主党参议员和此后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雨果·布莱克,但是他在后来与该组织断绝了联系。在布莱克的早期政治生涯中,他曾经在亚拉巴马州天主教牧师詹姆士·柯伊勒被暗杀一案中为三K党成员之一辩护,并且最终得到了被三K党控制的陪审团的无罪判决。大卫·杜克,曾经担任三K党骑士组织的全国领导人直到1978年,他也曾担任路易斯安那州的共和党州议员,后于1880年脱离了三K党组织。西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罗伯特·博德在20多岁的时候也曾经加入三K党,并获得了Kleagle 的称号,1958年,41岁的博德还在参议院选举中为三K党辩护。之后他曾经说过他加入三K党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错误。
当代三K党
[编辑本段]
尽管三K党经常作为极右翼组织在美国的政治中被提及,不过如今三K党的组织只以个别分散的形式存在,其支持者恐怕也不会超过数千人。在2002年发表的《美国的极端主义》这一报告中,犹太人组织“反诽谤联盟”认为“如今,美国已经不再存在三K党这样的组织了。仅仅存在一些分散、地区性的小规模组织,而且他们也日渐衰微。”但是,他们也提出这个组织的支持者仍企图将三K党的教旨合法化,并且也不可能迅速消失。
一些目前尚在运作的较大规模的三K党组织包括:
美国三K党骑士团教堂
美国三K党帝国
白卡梅利亚骑士
另外也有许多小规模团体。
在2003年,有关组织估计在美国尚存在5500到6000人左右的三K党成员,他们分属于约158个分散的组织,其中2/3都在原美国邦联各州之内。其余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美国中西部地区。
目前,自认为三K党的个人也都不会将身份公开。他们通常会使用“AYAK”( Are you a Klansman?(你是三K党吗?))来向另一位可能的成员秘密地表示自己的身份。如果对方也是三K党,往往会回答“AKIA” (A Klansman I am(我是三K党))。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也为三K党的各种组织提供法律援助,以保证他们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言论自由的保护。
艺术中的三K党
三K党往往是艺术中极端主义的代名词。他们在英国的音乐剧《杰瑞·斯普林格》中出现过。
在玛格利特·米切尔的《飘》中出现过,不过被视为正义的象征。
B. 美国的3K党是独立战争还是南北战争时期的组织
三K党
Ku Klux Klan
总述:
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恐怖主义组织。Ku-Klux二字来源于希腊文KuKloo,意为集会。Klan是种族。因三个字头都是K,故称三K党。又称白色联盟和无形帝国。1865年创建于田纳西州的普拉斯基城。党旗呈三角形,黄底红边,上有一条黑龙。党员的制服是白外套和套在头部的白色垂胸布罩,给人一种神秘恐怖感。党员只限于生在美国的新教徒中的白种人。入党仪式在深夜举行。党纪非常严格,下属对上级必须绝对服从,相互联系只有纵向关系,党员必须保守党的机密。三K党的纲领表面上是“拥护宪法”,“维持法律和秩序”,“信仰基督”,实际上提倡“人种区别”,散布种族主义,主张剥夺黑人的基本权利。通过绑架、私刑、集体屠杀等非法恐怖手段迫害黑人或思想开明人士。1871年格兰特总统下令解散南方所有三K党。1915年佐治亚的西门斯上校重新恢复了三K党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K 党空前发展,1924年达500万人。1940年三K党与德美同学会合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三K党宣布解散。1944年4月公开恢复活动。战后三K党将矛头指向共产主义、进步人士和黑人群众,把天主教视为“可宽恕的对象”而不再反对。逐渐在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取得合法地位,还在其他18个州大肆活动。三K党的附属组织有佐治亚州的哥伦比因会、纽约州的三K党骑士与妇女、联合美国之子会等。该党常与提倡种族歧视的一些法西斯组织交往,相互支持。但在大多数州得不到当局和公众的认可。
详细资料:
简介
三K党于1866年由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南方邦联军队的退伍老兵组成。在其发展初期,三K党的目标是在美国南部恢复民主党的势力,并反对由联邦军队在南方强制实行的改善旧有黑人奴隶待遇的政策。这个组织经常通过暴力来达成目的。1871年,尤里西斯·格兰特总统签发了三K党和执行法案,强行取缔了这个政治组织。
第二个使用这个名称的组织是在1915年由威廉·西蒙斯在亚特兰大附近的石头山顶建立的。这是一个营利性组织,其宗旨在于赢取白种新教徒对于黑人、罗马天主教徒、犹太人、亚裔及其他移民的相对优势地位。尽管这个组织宣扬种族主义,并且实施私刑和其他暴力行为,但是却在美国公开运作,并且在1920年代的巅峰时期拥有400万成员,其中包括在政府各级机关中的政治家。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该组织的发展跌入了低谷,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因为征兵或者志愿参军而损失了很多成员。
该组织的名字“Ku Klux Klan”也曾经被其他许多组织所使用,其中包括1960年代反对民权法案和鼓吹人种差别待遇的组织。在当今美国和其他国家,仍有数十个组织使用全部或者部分词语作为名称。
历史
初期三K党
最早的三K党在南北战争结束不久的1865年12月24日,由六个失落的南方军队老兵在田纳西州普拉斯基成立。当初的宗旨在于进行讽刺节目表演和某种纪念仪式。从1866年到1867年,该组织成员开始破坏黑人的祈祷会,并且在夜中闯入黑人住宅抢走枪支。这些行动部分带有之前田纳西州的“黄色夹克衫”、“红帽”等自卫警察团的影子。1867年,三K党在那什维尔召开大会,并发表了由前南方邦联军队乔治·高登准将起草的章程,开始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组织。数周后,曾做过奴隶贸易的前邦联军队将军纳坦·贝德福德·弗雷斯特被选举为首任全国领袖。
三K党的主要目标是与宪政重建作斗争。在内战结束后,南方诸州在社会和政治上经历着剧烈的变革。当地的白人将之视为对其种族优势地位的威胁,因此企图抵制这种变革。由于国会通过了实现种族平等的法令,因此南方白人的代表民主党无法通过立法来维持白人一直以来的地位。除此之外,三K党也希望能够控制被解放黑奴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其中主要包括限制黑人的受教育权,发展经济的权利和选举权等。于是,暴力成为了三K党实现目标的最佳手段。但是,三K党实施暴力的对象并不局限于非洲裔美国人。南方的共和党人也经常成为无辜的受害者。由此,三K党成为了民主党的暴力工具。另外,随着南方邦联政府的统治的结束,当地的高加索系白人恢复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开始实施种族隔离政策。
在一次报纸的采访中,弗雷斯特宣称三k党在全国拥有55万男性成员,另外尽管他本人不属于该组织,但是他非常支持这个组织,而且能够在5天内召集4万三K党员。他还宣称,三K党最大的敌人并非黑人,而是“带着旅行包的人“(Carpetbaggers,暗指内战后迁移至南方的北方人)和“无赖”(Scalawags,暗指南方的共和党白人)。事实上,这番话并非全是谎言。三K党也将上述白人群体作为目标,尤其是战后随着“自由人委员会”来到南方的教师。这些教师中很多人在战前就是积极的废奴论者,并且在地下铁道运动中表现活跃。许多南方人相信,当地的黑人正是受了这些北方人的教唆鼓动才投票支持共和党的。
事实上,弗雷斯特领导的全国性组织对于当地三K党成员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后者有相当高的自治性。一个三K党官员宣称,“所谓的总干事只是有名无实,对于那些在复仇和私刑这些超出三K党宗旨的暴力活动中表现最积极的年轻人,我毫无任何权威可言。”1869年,弗雷斯特宣布“该组织的活动已经超出了当初伟大的爱国宗旨,变成了危害公众安全的犯罪行为”,下令解散三K党。但是,这个命令收效甚微,原因是各地组织缺乏可信的交流渠道。因此,有许多三K党组织在缺乏中央机关的情况下依然在各地活动。正如弗雷斯特对自己的三K党成员身份的公开否认一样,许多人认为这个命令只是为了保护他自己免受法律的惩罚而已。
1871年,尤里西斯·格兰特总统签发了《三K党和执行法案》(The Klan Act and Enforcement Act),宣布该党为非法组织,并且授权政府强行取缔该组织的活动。数百名三K党成员被判罚款或入狱,并且在南卡罗来纳州部分地区,人身保护令状也被限制适用。这些行动取得了成功,三K党在南卡罗来纳州几乎销声匿迹。1882年,三K党法案被判为违宪法令,但是三K党大势已去,但他们也实现了部分目标,例如否定黑人的政治权利等。
第二次三K党
第二次三K党成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遍认为它的成立与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以及葛里菲斯导演的著名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有着莫大的关联。在观看完这部影片后,威尔逊总统评论说“这就像是一部用闪电写成的历史,我唯一的遗憾就是他那完美的真实。”这部影片是根据托马斯·迪克松的两部小说《同族人》(The Clansman)和《美洲豹的斑点》(The Leopard's Spots)改编而成的。原作者期望“通过重现一段美好的民主党历史来革命性地改变北方人观念”。这部片中将三K党获得成功的地区说成是中西部地区,而事实上应该是美国南部。许多社会底层的白人在观看此片后,都认为他们的贫穷是由黑人或者犹太银行家造成的,这种宣传手法与纳粹德国相类似。这部影片导致了三K党在美国全国的风行。在洛杉矶的试映式上,打扮成三K党成员模样的演员被雇作广告宣传员,而之后在亚特兰大的正式首映式中,重新集结起来的三K党员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在有些地方,狂热的南方观众甚至朝舞台银幕开枪。
在这一年,另一件导致三K党复活的重要事件是犹太人工厂主里奥·弗兰克被私刑处死。当时的地方报纸报道了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在一家犹太人开办的工厂里,业主里奥•弗兰克对其员工''玛丽·帕甘''实施了性犯罪并谋杀了她。在佐治亚州的一次充满疑问的审判中,弗兰克被宣判犯有谋杀罪(由于法庭内聚集了暴力民众,因此在陪审团宣布结果时被告与辩护律师并不在场)。弗兰克的上诉也被驳回(高等法院法官奥利弗·温戴尔·赫尔姆斯表示了不同意见,因为他认为审判不符合合法的诉讼程序)。执政官将弗兰克的刑罚减为终身监禁,但是一群自称“玛丽·帕甘骑士”的人将弗兰克从监狱劫走,在私刑中将其绞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谋杀案中的证据显示真正的凶手是一名具有犯罪前科的黑人''金姆•科恩雷'',他是工厂的看门人,案发后有人发现他在洗一件带有血迹的衣服。
对于许多相信弗兰克有罪的南方人来说,这起案件与《一个国家的诞生》有着异常的联系。因为他们将被害人''帕甘''联想成片中为了避免被黑人强奸而跳下悬崖的女性角色Flora。在这起事件后,再次集结起来的三K党人将“反犹太”、“反天主教”、“反移民”加入他们的诉求之中。
弗兰克审判被佐治亚洲的政治家兼出版商托马斯·沃森所利用,这位杂志主编在后来成为三K党的领袖人物,并被选为参议员。1915年,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三K党员与“玛丽·帕甘骑士”组织的成员在一个山顶召开了成立大会,宣布新三K党的诞生。
新三K党同时是一个盈利组织,同时也参与了当时流行的兄弟组织。与初期三K党不同的是:老三K党的背景是美国民主党和南部各州,而新三K党的成员来自民主党和共和党双方(后者的比例稍低),并且影响力遍及整个美国,甚至在一些州对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此后,新三K党因为卷入了大卫·斯蒂芬森强奸谋杀案而跌入低谷。斯蒂芬森是三K党在印第安纳州和其他14个州的领导人(称号是Grand Dragon),他在一件轰动一时的案件里被指控强奸并谋杀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Madge Oberholtzer''。(被害人多次被斯蒂芬森殴打,以至于有人听到她说自己“被''食人兽''撕咬过”)。1930年代,第二代三K党开始走向衰弱,并在1944年解散。此后,Ku Klux Klan的名称被一些相互独立的组织所使用。
20至30年代,三K党中有一个称作黑军团的派系在美国中西部活动非常猖獗。与一般身着白色长袍的三K党员不同,他们身着黑色的海盗装。黑军团是三K党中最为暴力血腥的组织,他们以袭击和暗杀共产主义者或社会主义者而恶名昭著。
美国民俗学者和作家Stetson Kennedy在二战后曾深入三K党进行调查,并将该组织的信息甚至一些暗号都提供给《超人》广播节目组,最后该节目推出了一个介绍三K党的专题节目。Kennedy试图解开三K党神秘的面纱,而且他对三K党仪式以及暗号的解说也对该组织的人气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在一些事件中,三K党的攻击对象开始展开反击。1958年北卡罗来纳州,三K党成员在两个结识白人的Lumbee印第安人家中燃烧了十字架,并在附近举行了三K党的夜间集会,结果他们发现被数百名手拿武器的印第安人包围了。最后双方发生了枪战,而三K党成员被迫撤退。
后期三K党
二战后使用三K党名称的数个组织被认定是对19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的反抗。1963年,两个三K党成员在阿拉巴马的一个民权组织举行聚会的教堂内制造了爆炸案。这起事件导致了4个年轻女孩的丧生,也激起了极大的民愤。最后这反而促进了1964年民权法案的通过。
1964年,联邦调查局开展了“反情报计划”,试图渗透并摧毁三K党组织。这项计划在民权运动中的意义是多重性的。这是因为在行动中,情报人员使用了渗透、假情报、以暴制暴等手段,这不仅用来对付三K党以及“气象员”等极左和极右的组织,而且也被用于针对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南方基督教领导会议这样的非暴力组织。这种两面性最典型地体现在维奥拉·刘易佐谋杀案件中。刘易佐是一名出身于南方的白人妇女,当时她与另外4名成员从底特律的家中出发去南方参加一个民权运动会议。刘易佐在公路上被一辆车中的四名三K党成员开枪打死,其中有一名是联邦调查局的卧底。惨案发生后,联邦调查局散布谣言宣称受害人是一名共产主义者,并且为了和黑人民权运动成员发生性关系而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尽管联邦调查局上述行动的两面性,一名在1979年打入三K党内部的报社记者杰里·汤普森公开说,反情报计划非常成功地摧毁了三K党组织。三K党内部两个敌对的派系互相指责对方的领袖是联邦调查局的卧底,而最终其中一方三K党骑士的领袖Bill Wilkinson被发现果然是为联邦调查局服务的。
在这个时期,对三K党的反抗也开始扩大化。汤普森报道说,在他混入三K党的时期内,他的汽车曾经被枪袭击,而他本人也被黑人小孩公开叫骂。一次三K党的集会也因为附近的军事基地内的黑人士兵的捣乱而陷入混乱。三K党的行动经常会遭到敌对的抗议,有时也会包括暴力行为。
三K党在诉讼案件中的劣势刺激了人们不断寻求司法手段来打击其发展。例如1981年迈克尔·唐纳德被执行私刑案件导致了一起司法审判,最终使得“美国联合三K党”这个组织的崩溃。汤普森指出,许多不在乎刑事逮捕的三K党领导人在面对“南方法律中心”提出的高达数百万美元的民事赔偿案件中,不得不收敛其行为以节省对付该类法律案件的费用。但是,诉讼也是三K党人使用的手段,例如汤姆森的书就因为三K党提出的名誉中伤诉讼而被迫取消出版。
此后,三K党也可以转变为针对其他有色人种群体的组织,例如“基督教身份”、“新纳粹”以及光头党等。
政治影响
第二次三K党曾经声名大噪,其影响力也从南部扩张到中西部,以及北方各州,甚至到达了加拿大。在其鼎盛时期,大多数组织都迁移到中西部各州。通过许多当选的地方政治家,三K党控制了田纳西、印第安纳、俄克拉何马和俄勒冈州等地的政府。其出版物甚至宣称共和党的前总统沃伦·哈丁也是三K党成员,但是至今尚无任何正式证据足以证明此事。三K党的代表在1924年纽约举行的民主党全国大会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以致这次大会被称为“三K党炮制大会”(Klanbake)。大会最后导致了具有三K党背景的威廉·麦克阿杜与信仰天主教的纽约市长艾尔·史密斯的对抗。经过数日的交涉和争论,两位候选人选择了妥协和解。三K党代表推翻了一个有可能禁止该组织活动的民主党论坛纲领。1924年7月4日,数千名三K党成员在新泽西州集结,并且焚烧了十字架和史密斯的人像,也庆祝了他们对于论坛纲领的胜利。
在1920年的巅峰时期,三K党拥有4百万以上的成员,其中包括许多政治家。1924年哈里·杜鲁门交纳了10美元加入三K党,但是在一次会议上,三K党的干部要求杜鲁门如果再次当选郡法官的话,就不再聘请任何天主教背景的官员。但是杜鲁门拒绝了这个要求,因为他的许多战友都是天主教徒。最后他被迫退出了这个组织,并被退还了会员费。(杜鲁门在担任美国总统后,对于民权维护作了许多工作,也因此招致了许多三K党人的嫉恨)。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三K党在1929年省选举中发挥了重要影响。他们击败了自由党政府,并使詹姆士·安德森(James T.M. Anderson )领导的保守党在此后的五年控制了该省政府。另一个在美国具有全国影响的前三K党人是民主党参议员和此后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雨果·布莱克,但是他在后来与该组织断绝了联系。在布莱克的早期政治生涯中,他曾经在阿拉巴马州天主教牧师詹姆士·柯伊勒(James Coyle)被暗杀一案中为三K党成员之一辩护,并且最终得到了被三K党控制的陪审团的无罪判决。大卫·杜克(David Duke),曾经担任三K党骑士组织的全国领导人直到1978年,他也曾担任路易斯安纳州的共和党州议员,后于1980年脱离了三K党组织。西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罗伯特·博德(Robert Byrd)在20多岁的时候也曾经加入三K党,并获得了Kleagle 的称号,1958年,41岁的博德还在参议院选举中为三K党辩护。之后他曾经说过他加入三K党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错误。
当代三K党
尽管三K党经常作为极右翼组织在美国的政治中被提及,不过如今三K党的组织只以个别分散的形式存在,其支持者恐怕也不会超过数千人。在2002年发表的《美国的极端主义》这一报告中,犹太人组织“反诽谤联盟”认为“如今,美国已经不再存在三K党这样的组织了。仅仅存在一些分散、地区性的小规模组织,而且他们也日渐衰微。”但是,他们也提出这个组织的支持者仍企图将三K党的教旨合法化,并且也不可能迅速消失。
一些目前尚在运作的较大规模的三K党组织包括:
美国三K党骑士团教堂
美国三K党帝国
白卡梅利亚骑士
另外也有许多小规模团体。
在2003年,有关组织估计在美国尚存在5500到6000人左右的三K党成员,他们分属于约158个分散的组织,其中2/3都在原美国邦联各州之内。其余的三分之一主要分布在美国中西部地区。
目前,自认为三K党的个人也都不会将身份公开。他们通常会使用“AYAK”( Are you a Klansman?(你是三K党吗?)字母组合)来向另一位可能的成员秘密地表示自己的身份。如果对方也是三K党,往往会回答“AKIA” (A Klansman I am(我是三K党)。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也为三K党的各种组织提供法律援助,以保证他们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规定的言论自由的保护。
艺术中的三K党
三K党往往是艺术中极端主义的代名词。他们在英国的音乐剧《杰瑞·斯普林格歌剧》(Jerry Springer)中出现过。
在玛格利特·米切尔的《飘》中出现过,不过被视为正义的象征。
C. 3K党,是什么组织
三K党(Ku Klux Klan,缩写为K.K.K.),是美国历史上和现在的一个奉行白人至上和歧视有色族裔主义运动的民间排外团体,也是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
三K党是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种族主义组织。Ku-Klux二字来源于希腊文KuKloo,意为集会。Klan是种族。因三个字头都是K,故称三K党。又称白色联盟和无形帝国。
单个使用这个名称的组织是在1915年由威廉·西蒙斯在亚特兰大附近的石头山顶建立的。这是一个盈利性组织,其宗旨在于赢取白种新教徒对于黑人、混血拉丁裔、犹太人、亚裔及其他移民的相对优势地位。
(3)南北巅峰之战法官扩展阅读:
三K党希望能够控制被解放黑奴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其中主要包括限制黑人的受教育权,发展经济的权利和选举权等。
上世纪20至30年代,三K党中有一个称作黑军团的派系在美国中西部活动非常猖獗。黑军团是三K党中最为暴力血腥的组织,他们身穿黑色海盗服,以袭击和暗杀共产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以及反政府主义者而昭著。
从创建之初开始,“三K党”成员就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但同美国一般的基督徒和天主教徒不太一样。
“三K党”人宣称,新近移民美国的人可能会破坏这个国家的风俗和价值观。“三K党”反对天主教,厌恶爱尔兰人和南欧人。因此,“三K党”所招募的对象都属于反对美国现行移民政策的极端种族主义人群 。
D. 请大家推荐西部片(200满分)
意大利式西部片
《荒野大镖客》1965年 《黄昏双镖客》1966年 《黄昏三镳客》1967年 与印第安人战争、骑兵队、篷车队、驿马车 《与狼共舞》 《卡士达将军》 《邓迪少校》(Major Dundee)1965年 《西部开拓史》 《乱世英杰》(The Plainsman) (1936年) 《要塞风云》(Fort Apache) 《黄巾骑兵队》(She Wore a Yellow Ribbon) 《边疆铁骑军》(Rio Grande) 《搜索者》(The Searchers) 《红河谷》(Red River) (1948年) 《驿马车》(Stagecoach) (1939年) 《魔鬼骑兵团》(The Horse Soldiers) (1959年)
赏金猎人
《血泊飞车》The Naked Spur (1953)
寻宝淘金
《远乡》The Far Country 1955年 《北国淘金记》North to Alaska 1960年
警匪、法治
《火车大劫案》The Great Train Robbery 1903年 《日正当中》1952年 《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 (1946年) 《豪勇七蛟龙》 《ok牧场大决斗》(Gunfight at the O.K. Corral)1957年 《执法悍将》 《西部开拓史》 《警探奇侠》(Destry Rides Again) (1939年) 《荡寇志》(Jesse James) (1939年) 《赤胆屠龙》(Rio Bravo) (1959年) 《双虎屠龙》(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 (1962年)
与墨西哥战争
《边城英烈传》 《围城13天:阿拉莫战役》 《日落黄沙》
南北战争
《西部开拓史》 《黄昏三镳客》1967年 《魔鬼骑兵团》(The Horse Soldiers) (1959年)
江湖恩怨
《杀无赦》Unforgiven 1993年 《虎豹小霸王》
西部真实名人
《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 (1946年) (Wyatt Earp, Doc Holliday 怀特·厄普、何立德医生) 《ok牧场大决斗》(Gunfight at the O.K. Corral)1957年 (Wyatt Earp, Doc Holliday) 《执法悍将》 (Wyatt Earp, Doc Holliday) 《乱世英杰》(The Plainsman) (1936年) (Wild Bill Hickok, Calamity Jane 蛮牛比尔·希考克、灾祸珍妮) 《荡寇志》(Jesse James) (1939年) (Jesse James, Frank James, James-Younger Gang 杰西·詹姆斯、法兰克·詹姆斯兄弟、詹姆斯-杨格帮) 《虎豹小霸王》 (The Sundance Kid 桑丹士小子)
其他题材
《苏洛》The mask of Zorro 《回到未来3》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I
经典的好莱坞十大西部片2003-11-19 10:25 作者: 出处: E视娱乐 责任编辑:棒棒
《温彻斯特,73年》 (Winchester `73 ,1950)
导演:安东尼·曼(Anthoy Mann)
主演:詹姆士·斯图尔特
出品公司:环球
《温彻斯特,73年》是50年代由詹姆士·斯图尔特与安东尼·曼合作颇负盛名的5部西部片中最棒的一部(其余4部依次是《蜿蜒的河》(Bend of the River)、《来自莱若迈的男人》(The Man From Laramie)、《赤裸裸的刺激》(The Naked Spur)、《远乡》(The Far Country),被认为是刺激西部片票房回升的主要功臣。该片还开了一道历史的先河:由该片起,明星们不再靠领取薪水(尽管高得让人咋舌)过活,而趋于影片票房利润分成。这招儿让詹姆士·斯图尔特挣了大钱,也永远地改变了好莱坞的交易方式。 影片本身也令人印象深刻。安东尼·曼手法尖锐而富于心理剖析,刻画了一位陷入扑朔迷离中的强悍男人。牛仔林·麦克达姆(詹姆士·斯图尔特饰)为找回一支宝贵的温彻斯特1873年造连发步枪,一路追踪,由此开始了一连串的历险。最后一幕极其壮观:悬崖绝壁间,两人拔枪对射,壮阔山色也每每令人流连不已。《温彻斯特,73年》使詹姆士·斯图尔特名列十大票房榜,而此前电影公司竟怀疑他的表演才能。就像真正的1873年造温彻斯特步枪,《温彻斯特,73年》也是“千年之唯一”。
《善恶丑》(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 ,1967)
导演:塞吉尔·里昂(Sergio Leone)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出品公司:联艺
意大利导演塞吉尔·里昂作品风格独特,号称“意大利面式西部片”。该片是其“美元”系列的巅峰之作,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三个打劫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善)、李·范·克里夫(恶)、丑:埃里·沃里奇(丑)为攫取联邦政府的一车黄金而结成相互背叛的同盟的故事。典型的里昂式影片陷入沉思的回顾,从容不迫的叙事节奏,气势恢弘的暴力画面,还有埃尼奥·莫里科(Ennio Morricone )令人无法忘怀的配乐。 里昂的“意大利面”先编出三个个性迥异的人物作原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当然是主料,但埃里·沃里奇令“丑”这一角色意蕴丰富,他与伊斯特伍德怪异的伙伴关系是片中焦点),然后加上超现实主义的调味酱猛搅,叙述被切成薄片像掷骰子般甩出。最后,还撒上了香喷喷的异国风情调料。比如配音,里昂本身就对英语不感兴趣,片中掺杂了大量非英语语言:“丑”埃里·沃里奇又叫Tuco Benedito Pacifico Juan Maria Ramirez;比如配乐,埃里奥·莫里斯以随意爆发的古怪叫喊合成配乐,极其滑稽,也极其令人惊异。当然还有著名的墓地决战一场戏里,脸、枪、手、眼,镜头急速闪回,将紧张推向瑰丽的高潮。 总之,《善恶丑》与迷幻气氛达到顶峰的60年代十分相称。
《枪手》(The Gunfighter,1950)
导演:亨利·金(Henry King)
主演: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
出品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
格里高利·派克把反英雄的主角,疲惫不堪的快枪手吉米·林戈(Jimmy Ring)摆脱声名的渴望与挣扎演得出神入化,深入人心。上了年纪的吉米·林戈仍是西部声名赫赫的第一快枪手,到处流传着他的传奇故事。但他已厌倦这一切,只想避开声名之累,与多年未见的妻儿安度余生。然而他所到之处,总有一帮自负的小字辈尾随而至,死缠着要跟他比个高下。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既已走出,便无归途。 不知是否出于虚情假意,人们很久以后才开始承认该片的不凡之处。这也在情理之中,50年代的观众还无法接受我们今天看来很明白的事实:好名声固然响亮,坏名声更惹人注目,君不见莫尼卡·莱温斯基,她一心向往的不就是做个普通人吗?让我们回味一下林戈最著名的一句话:“我每到一地都要碰到你这样自负的家伙,我能怎么办?你会怎么办?向你的朋友大肆炫耀吗?”不管你是不是牛仔,吉米·林戈都能感知你的痛苦。
《正午》(High Noon,1952)
导演:弗雷德·齐纳曼(Fred Zinnemann)
主演:贾利·古柏(Gary Cooper)
格蕾丝·凯丽(Grace Kelly)
出品公司:联艺
小镇警长威尔·凯恩(贾利·古柏饰)的宿敌在其婚礼正午时分前来了断恩怨,而这一天正是凯恩准备退职与新娘另辟新生活之日。当他被不领情的小镇抛弃(甚至新婚妻子也不理解和支持他)而不得不独撑危局时,他必须在自我的正义感与对新娘(一个和平主义者)的忠诚之间作出决断。正午渐近,孤独的凯恩走在光秃秃的大街上,我们无法忘却这一幕,它让人膝头发软。
《正午》捕捉到了一切经典西部片的要素:独撑危局的英雄,紧张的结局,富于社会意义的主题:简单,直率,且具有毁灭性。 该片编剧卡尔·弗曼在麦卡锡主义时期曾名列好莱坞黑名单并被捕,他将自身的紧张感深深溶入戏中。
许多人都认为该片是对麦卡锡主义消极容忍的讽喻式反映,是好莱坞受迫害的艺术家们“独撑危局”的现代寓言。强烈的政治意味使其作为第一部“成人”西部片而载入史册。
《关山飞渡》(又名《驿车》)(Stagecoach,1939)
导演:约翰·福特(John Ford)
主演:约翰·韦恩(John Wayne)
克莱尔·特里沃(Claire Trevor)
托马斯·米歇尔(Thomas Mitchell)
出品公司:联艺
早期西部片的突出之作,耗资甚巨,风格新颖。该片开启了约翰·福特与约翰·韦恩富于传奇色彩的合作,也给其后所有西部片划定了优劣准则。 福特以“历险+社会反省”的模式创造了现代西部片。福特透出这样一个信念:在所有荒蛮地带(物质的与精神的),拯救都是可能的。正是这辆驿车表达出美国充满希望的美好前景。当韦恩和特里沃一骑绝尘,奔向灿烂晚霞,我们的心已与之紧紧相随。 影片为福特打定了杰出导演的地位,并帮约翰·韦恩挣脱了低级西部片无穷无尽的的泥潭,建立了具有超凡魅力的银幕形象。它还成功运用了光线的明暗配合和低矮顶棚的效果,这一手法在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导演《公民凯恩》(1941)时大为借鉴。 “驿车”模式后来被多次沿用(如影片《大饭店》(Hotel)、《机场》(Airport)等等),用得多了当然会不以为意,可是你得明白,早在1939年西部片就能有此突破是多么了不起。
《杀无赦》(Unforgiven,1992)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吉恩·哈克曼(Gene Hackman)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出品公司:华纳
杀人越货臭名远扬的暴徒威廉·芒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饰)结婚生子后弃恶从善,一心一意要过正常人的生活。但不久妻亡家败,为了照顾年幼的子女,告别枪手生涯11年的芒尼接受了小镇被毁容妓女追杀凶手的赏金,为讨回妓女尊严而战,重涉江湖杀戮。 这是部格调低沉的西部片,包括语调、画面以及所涉及的道德问题。作为西部史诗剧的新生代,该片向西部片有关道德的陈词滥调发起了挑战,并试图从各个角度突破老式西部片造就的神话。后者一举一动皆为增加英雄人物的神话色彩,而伊斯特伍德则更趋于现实主义:展示累累伤疤,写实化杀人场面,主人公还被女人咒骂,这在以往西部片中极其少见,几乎所有主人公都以之为耻,就像不让他们开枪骑马一样。你能想象约翰·韦恩被谁咬了一口而绝无反击吗?
该片剧本早在1976年即告完成。伊斯特伍德拿到拍摄权后按兵不动,一直等到自己老得足以与剧中角色相配才开拍。当然这部片子值得这么等:影片还获得了奥斯卡九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辑四项大奖。
《野帮伙》(The Wild Bunch,1969)
导演:萨姆·派金帕(Sam Peckinpah)
主演:威廉·霍尔登(William Holden)
厄尼斯特·博格尼(Ernest Borgnine)
出品公司:华纳
人们都说本片是银幕暴力扩张的里程碑,这话不免眼光短浅。派金帕把白热化的血腥枪战拍成了图解化的暴力,一幅幅曼妙写意,精美绝伦有如芭蕾,绝对是大师手笔。派金帕的慢镜头和鲁·隆巴多(Lou Lombardo)的剪辑被奉为西部片的里程碑之作,派金帕也由此超越了传统的西部片,步入具有纯粹电影冲击力的慢镜头王国。
不仅如此,该片故事也很吸引人,是“动荡岁月里一群坏男人的故事”。1913年,德克萨斯一个败落的抢劫团伙准备最后再干一次即告散伙。匪首派克(威廉·霍尔登饰)曾名震遐迩,不过这次他们遭遇埋伏,被彻底击溃。派金帕的影片既像史诗,又是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出卖忠诚,负隅顽抗,为捍卫名誉(尽管已日渐衰败)战斗到底。
派氏电影很多都以男性群体为表现主体。该片中派克与好友由友至敌,这种友情的演绎让该片锦上添花。《野帮伙》不应被严格定义为暴力片,它构划出一种神话般的均衡,充溢着丰富的性格、对话,以及对穷途末路的违法传统苦乐参半的反讽,堪称杰作。
《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1969)
导演:乔治·罗·希尔(George Roy Hill )
主演:保罗·纽曼(Paul Newman)
罗伯特·雷福德(Robert Redford)
凯瑟琳·萝丝(Katharine Ross)
出品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
轻喜剧风格的西部片。 两位主人公都是反英雄类的典型,是令人愉快的个人主义者。特别是保罗·纽曼,自命不凡,永远乐观,从没杀过人,整天幻想着全世界的银行都已时机成熟待他轻取,实实的一个空想家。他与搭档神枪手罗伯特·雷福德爱着同一个女人,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在打抢或逃亡时还一路诙谐打趣,这与传统西部片里的歹徒绝对两样。 影片温情而饶有趣味,因纽曼和雷福德的表演而大放光芒。两位男星英俊迷人无疑是主要吸引力,但他们确实也得益于编剧威廉·高曼的机智诙谐和导演的超一流水准。该片最终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音乐项大奖。人们把它推为首席非主流西部片,其实有什么比票房更主流的呢?
《红河》(Red River,1948)
导演: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
主演:约翰·韦恩(John Wayne)
出品公司:联艺(Donald Sutherland)
这是一部父子间竞争与反叛的悲剧故事。独断专行的汤姆·当森(约翰·韦恩饰)离开情人来到牧牛乐土德克萨斯,渴望开疆拓土,一展伟业。他收养了从印地安人大屠杀中逃生的男孩儿马修,亲如爱子。数年后,马修长大成人,不再驯服,转而激烈反抗。危机一触即发。 再没什么比父子俩驱赶着浩浩牛群前往异乡一幕更有看头儿了,这经典一幕简直就是场英雄诗史寒冷而艰辛的旅程,外部环境危险丛生,人物内心紧张几至崩溃,有点像《奥德塞》。《红河》几乎囊括了西部片的一切要素:枪战、人潮、偷袭、绞刑、背叛、复仇、情爱、光荣,要论特别点儿的,就算约翰·韦恩精彩绝伦的演技了。如果说韦恩靠《关山飞渡》脱离了低级西部片,那《红河》就让他一举跃为第一票房明星。该片凝固了他的银幕形象:语调暴躁,个性倔强,富于伟大、迷人的男性魅力和内在感召力。
《搜索者》(The Searchers,1956)
导演:约翰·福特(John Ford)
主演:约翰·韦恩(John Wayne)
杰弗里·亨特(Jeffrey Hunter)
娜塔丽·伍德(Natalie Wood)
出品公司:华纳
约翰·福特的又一杰作。在一次印地安人突袭中,仇恨一切印地安人的退伍老病埃森·爱德华兹(Ethan Edwards)(约翰·韦恩饰)哥嫂被杀,侄女被掠。于是埃森在其兄养子马丁(有印地安人血缘)的陪伴下,开始了搜找侄女的艰辛岁月。数年间,搜索渐渐变成了别具目的的迷狂的举动。侄女已成印地安部落一员,他找她只为杀死她。 福特独具天赋,把个典型的寻仇故事精工细作成关于种族主义和盲目仇恨的深层思考,抓住了一个有着荒谬过去和未卜将来的国家的情绪,影片因之变成了跨越时空意味深远的现代寓言。 该片使韦恩达到表演巅峰,而出色的视觉效果(最后枪战一场也是所有西部片中最佳一幕)也成为后辈楷模。要是谁说还有比它更绝的影片,那就看埃森著名的反诘:“等着那天吧!”
向你推荐经典西部片:
《与狼共舞》
《决战犹马镇》
《不可饶恕》
《西部往事》
《燃情岁月》
《壮志千秋》
《关山飞渡》
《愤怒的葡萄》
《红河谷》
《温彻斯特,73年》
《正午》
《搜索者》
《双虎屠龙》
《黄金三镖客》
《西部开拓史》
《日落黄沙》
《小巨人》
《虎豹小霸王》
《刺杀神枪手》
《革命往事》
《荒野大镖客》
E. 周德威的巅峰之战
晋国跟后梁的柏乡大决战中,正是周德威的谋略和据理力争才使晋军没有因为李存勖的冒险而失利,最后取得了柏乡大战的全面胜利。
柏乡位于现在的河北中部,石家庄以南,在当时则位于镇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县)和魏博镇(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之间。梁晋为争夺霸权,一直将镇定和魏博这些河北地区作为战略要地来争夺,晋军如果占有这些地方,就可以南渡黄河,直逼后梁的首都开封。而梁军如果占领了,则可以从东面和南面一起夹击晋军,形势就非常有利。柏乡大战就是在双方争夺的时候打的最大的一次战役。
朱温一直有吞并河北的野心,开平四年(公元910年)十一月,幽州(今北京)的刘守光派兵到涞水(今河北涞水),想寻机占领镇州、定州。朱温见有机可乘,便打着援助盟友成德节度使(治所在镇州)王熔的旗号也派兵到达了深州(今河北深县)冀州(今河北冀县)一带,也在打同样的主意。王熔的属将石公立当时镇守深州,不愿意让梁军进入深州,但王熔却让石公立打开城门,将部队开出城外,避开梁军,让梁军进城驻守。梁军将领杜廷隐入城后,紧闭城门,将还在城内的一部分镇州兵全部杀死,然后占据全城固守。到这时王熔才醒悟过来,赶忙命石公立夺回深州,石公立攻打不下,王熔只好向李存勖求救。正好当时定州的王处直也在晋阳,镇州定州两方便共举李存勖为盟主,一起对付朱温。李存勖经过分析,认为王熔虽然和朱温有婚姻关系,但这次却是真心求援,如果不救正好给朱温吞并河北的良机。于是立即派周德威出兵赵州(今河北赵县),自己领大部队跟进。李存勖的决策很对,但在用兵作战方面却不比周德威,这次柏乡大战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到了十二月初四,朱温的大将王景仁领兵从河阳(今河南孟县)渡河北上,与其他部队会合,经邢州(今河北邢台)等地在二十一日到达柏乡,王熔见状又火速求救。李存勖马上派周德威等将领率兵进援,周德威二十五日与李存审所部会合,共商退敌之策。第二天,李存勖的军队从赵州南进,到达柏乡以北三十里的地方驻扎,然后派周德威领兵去梁军营前挑战,梁军闭门不战。二十七日,李存勖率兵逼进,到了离柏乡五里左右的野河北岸,再派骑兵到梁营前挑战。梁军列阵相迎,精兵三万一望无边,而且士兵的铠甲都是用绸缎包裹,饰以金银,远远望去,森然而让人生畏,再加上金银饰物在阳光下夺人二目,更是令晋军士兵胆怯。周德威见此情形,对李存璋说:“梁贼结阵而来,我看其阵势不像为作战而设,是专为震慑我军炫耀武力而来。我军乍一见到,肯定会以为梁军锐不可当,所以现在如果再不挫其锐气,那我军就没法振作士气打败梁军了。”于是,让李存璋告诉三军将士:“你们见到这些贼军了吗?这都是汴州所谓的天武军的健儿勇士们,其实都是些屠夫、佣人和小贩,徒有虚表,就是披戴上精致的铠甲也是十个顶不了我们一个,他们的一副铠甲好的能值几十万钱呢,抓住一个就足够我们军需所用了。大家要勇猛杀敌,争立战功!”然后周德威身先士卒,领精骑冲击梁军的两翼,左右冲杀,出没敌阵四次,鼓舞了晋军的士气,将梁军的盛气压了下去。作为大将,周德威不但懂得料敌制胜,而且更懂得士气对于作战的重要性。
第一次交锋,晋军俘获敌人一百多人,取得了初步胜利,梁军渡河退到了南岸。周德威对李存勖说:“敌人骄气很盛,士气也很高,我们现在应该按兵不动,等敌人的士气衰落低迷时再趁势一举歼灭。”李存勖则说:“我军从千里之外而来,应该速战,而且镇州和定州兵又是仓促联合,更应趁势从速决战,将军想稳重用兵,我怕时间一长,胜负难料。”周德威又说:“镇州和定州之兵擅长于守城,两军列阵野战,他们平时没有训练。我军则仅依仗骑兵破敌,适合在平原旷野上与敌决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军的长处,战胜敌人。现在我们将部队全部压上,和敌人决战,万一梁军得知我军数量少于他们,那胜负就很难预料了。”李存勖听了很不高兴,扭头就回到帐内,躺到床上生气去了。周德威怕李存勖贻误战机,赶忙去找监军张承业,让张承业赶紧转告劝说李存勖:“我们的兵力不如敌人,又是三方联合,如果急于速战,很难取胜。现在我们跟敌人只相距一条小河,万一敌人夜里渡河过来,我们恐怕要当敌人的俘虏了。最好先退兵到高邑(今河北高邑),再引诱敌兵离开营寨出来决战,发挥我们骑兵的优势。他们出来我们就回营,然后再派骑兵劫持他们的粮草和辎重。不出一个月,一定会寻机歼敌取得全胜的。”张承业进去将周德威的话转告给李存勖,李存勖这才听从了周德威的建议。这时,周德威得到梁军投降的人提供的情报,说梁军已经在河上造浮桥数天了,正如周德威所估计的那样。
二十七日,晋军退兵到高邑筑垒固守,等候时机。
第二年正月初二,周德威率领骑兵到达柏乡,在村落间设下埋伏,然后命三百骑兵到梁营前挑战,王景仁领兵全部出动,列阵前进。周德威且战且退,将梁军引向平原地带,到了高邑南边。当时晋军的步兵还未列好阵形,周德威便率骑兵列阵河边阻击。等到了中午,双方列阵完毕,李存勖问周德威是否开战,周德威说:“现在梁军士气还盛,我们可以以逸待劳,然后再与之决战,仓促开战很难取胜。两军交战时,一方按兵不动,都是因为粮草供给不足,士兵饥疲难忍。现在梁贼远道而来与我决战,纵使他们携粮草而来,也难以在战斗中进食。等到日落之后,敌人饥饿难忍,无心恋战,退阵之时,我们再趁势攻击,必获全胜。”众将都表示赞同,李存勖本来以为已经将梁军引诱出来,应该决战了,但看众将都赞成周德威的意见,也就只好同意。战到黄昏,梁军还未进食,将士们又饥又饿,王景仁便率兵稍往后退,准备撤走。周德威见时机已到,立即命令全军向梁军的东西两翼发起猛攻。梁军遭到这出其不意的攻击,阵形顿时大乱,东边的梁军首先开始撤退。周德威命令士兵大喊:“梁军败走了!梁军败走了!”李嗣源率兵直冲梁军西阵,也让士兵高喊东边的梁军已经败走。在晋军的冲杀之下,梁军被歼殆尽。这一战,晋军共歼敌两万多人,缴获的粮食辎重和兵器无数。由于周德威的机智谋略,晋军没有冒险应战,而是寻找战机,充分利用自己骑兵的冲杀决战的优势,终于取得了这次大战的胜利。从此,镇州和定州反梁而归附河东李存勖一方。梁军只好向南退到魏博地区,梁晋争战的历史进程朝着有利于河东的方向发展。
柏乡之战大捷后,周德威又联合镇州定州兵征讨在幽州(今北京)称帝的刘守光。刘守光派大将单廷圭率精甲兵一万出战。起初,陈章对左右吹嘘说:“今天我给你们把那个周阳五捉来!”到了阵前,他见到周德威便一个人拍马摇枪直冲过来。周德威假装败退,等单廷圭即将追上时,他闪身躲过,在单廷圭稍一楞神的时候,拨马回身挥锤便将单廷圭打下马来,生擒活捉。主将被擒,幽州兵不战自溃,周德威趁势追杀,取得全胜。最后又将刘守光父子活捉,送回晋阳,李存勖祭告父亲李克用在天之灵后将刘守光父子斩首,了却了父亲一桩未了的心愿。周德威也因功被任命为检校侍中和幽州节度使。 在后梁末年,李存勖又发兵与后梁争夺黄河沿岸的各个据点,想南下一举灭掉后梁。李存勖在战场上非常轻敌,总是亲自领少数骑兵到敌营前去挑战,几次被围攻时都是部将拼死相救才得以脱险,李存勖不吸取教训,反而更加急躁,不听周德威的劝说,终使一员大将白白送命。
当时,梁军内部将领因争权而产生内讧,骑兵将领谢彦章被杀,李存勖认为时机已到,想率兵直捣后梁首都。周德威认为梁军主力没有受任何影响,不宜仓促出兵,应认真谋划,寻机再动,他分析道:“这次敌人急速追来,还未建好营寨,而我军营寨已很稳固,守备有余。我们既然深入敌人领地,就应该有万全之策。此地离敌人首都很近,敌兵的家属都在那里,以家国为重这是人之常情,所以用我们深入敌境的孤军和为保卫国家和亲属的激愤之军决战,如果再没有什么好的作战谋略,就难以获胜。我们应督兵先保营寨,我再领骑兵骚扰敌军,使之疲于应付无法安营扎寨,到了晚上他们饥饿困乏而又进退两难的时候,我们再趁机冲杀,便可以破贼取胜了。”
李存勖却说:“先前在黄河岸边屡次挑战,总是不能与贼决战,现在敌人到了,反而退缩不战,时机难得,还等什么,你怎么害怕起他们来了?”李存勖不听周德威的劝告,命令辎重部队先行,自己亲自率领部队跟进出击。周德威无奈,只好随行保护,但他似乎有了不祥的预感,对他的儿子说:“我不知道今天要死在何处了!”交战开始后,李存勖亲自冲锋,取得了初步胜利。但周德威的部队却遭到敌兵主力的围攻,再加上晋军的辎重部队在敌人冲击之下慌忙中退入了周德威阵中,造成一片混乱,梁军趁机掩杀过来,晋军自相践踏,无法整队迎敌,周德威父子苦战多时,最后双双死在战场之上。胡柳陂一战,李存勖虽然听从李嗣昭等将领的建议,趁黄昏梁军将要收兵之时冲杀过去,歼敌三万,取得最后胜利,但周德威这员大将却再难生还。夜里收兵时,见周德威父子没有回营,才知道已战死,李存勖恸哭不止,对众将说:“丧我良将,都是我的过错啊!”
胡柳陂一战,晋军虽然取得胜利,但代价也很沉重,兵力和梁军一样损失了三分之二,两败俱伤。因此,晋军再无力南下去灭后梁了,李存勖不听周德威的谋略,致使损兵折将,虽胜犹败,大大推迟了灭后梁的时间,到灭后梁的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将近五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中间北上击退契丹耽误了许多时间,毕竟丧失了一次大好的灭梁时机。假如李存勖听从了周德威的谋略,既取得胜利又保存了主力,那灭梁的时间也许会提前两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