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换法院
① 如果起诉法院不买账,委托得有个律师交了钱不办事,可不可以重新换个法院
起诉的法院是不能随意更换的。只有受理的法院对案件没有管辖权的才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由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
对于委托的律师,如果认为没有尽到职责,可以与律师解除委托关系。
② 法官开庭后,还没有下判决书,中途能不能换法官
如果法院的法官因为回避事由可以由法院自行决定该法官回避。如果原被告双方对该法官提出回避申请,法院根据情况可以更换法官,先前的程序有效,案件继续审理。
③ 作为被告有权选择换法院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选择向哪个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的主动权掌握在原告手里,被内告没有主动权。当然,无容论受理法院是否实际有管辖权,被告都可以在提交答辩状的时候提出管辖权异议,从而打乱原告的诉讼策略。如法院 在受到你的管辖权异议后,法院会驳回原告的起诉或者将案件 移送有管辖权的法院,从这个角度看,被告有有限的权利
④ 案件正在执行中被告能换别的法院执行吗
案件在执行过程中一般是不能随便换执行法院的。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谁审判,谁执行,哪能说换就换的。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可逆转的原因可以暂时停止执行。如果确需其他机关(公安局、其它法院)协助执行,其他机关需协助。
⑤ 法院执行案件可以从一个法院转移到另一个法院吗
可以,对于已经受理的执行案件来说,如果该法院不具备管辖权,应该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执行。但是对于正在执行过程中的案件是不能随便进行移交的,对于民事执行案件来说,可以在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移送。
法律分析
案件在执行过程中一般是不能随便换执行法院的。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可逆转的原因可以暂时停止执行。如果确需其他机关,如公安局、其它法院协助执行,其他机关需协助。民事执行案件可以在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移送。上级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有权执行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执行案件,也可以把本院管辖的执行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执行。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执行案件,认为有特殊原因不便或者不能执行,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执行的,可以在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同意后移送上级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并有财产执行内容的民事判决、裁定和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案件,由制作该项法律文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管辖,即使该案经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或者依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该案的执行仍由原来的第一审人民法院管辖。发生法律效力依法由人民法院制作的具有财产内容的涉外执行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十八条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确有必要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下级人民法院对它所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
第三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⑥ 如何申请不让法院更换主审法官
你好,如果案件主审法官发生变化,一般来讲是出现了法定回避事由或者因主审法官个人原因等情况导致,对于因合理原因更换主审法官的情形,当事人是无法申请拒绝的。
⑦ 如果打官司,可不可以换法院
已经起诉了且法院已经受理了,你个人不可以申请换法院,但有法定情形法院可以决定移送给别的法院审理。
⑧ 是否可以更换执行法院
法律分析: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执行人的财产在外地的,申请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然后由法院委托外地法院代为执行。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的财产在外地的,可以委托当地人民法院代为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收到委托函件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开始执行,不得拒绝。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结果及时函复委托人民法院;在三十日内如果还未执行完毕,也应当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受委托人民法院自收到委托函件之日起十五日内不执行的,委托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受委托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受委托人民法院执行。
⑨ 什么情况下不能变更法院申请
法院变更承办人的情况:
1、案件承办人需要回避;
2、案件性质特殊,需要指定分配给合适的承办人;
3、案件情况复杂,需要重新确定更为合适的承办人;
4、手动调整承办人;
5、系统分配案件后承办人不在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⑩ 开庭的时候可以不可以重新换法官
如果当事人认为法官不适合审理该案件,可以申请回避。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第四十四条规定,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规定,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第四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