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垫江法院杨

垫江法院杨

发布时间: 2022-05-10 10:08:54

⑴ 垫江法院老赖名单有没有马秀成

上法院官网输入其身份证号,立案号等及选择所在区域可以自行查询

⑵ 最高人民人法院审理关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案例

重庆市垫江县城东方花园旧城区改造被拆迁人杨建华等户与重庆市人民政府行政纠纷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
行政判决书

(2001)行终字第17号

上诉人(一审原告):重庆市垫江县城东方花园旧城区改造被拆迁人杨建华等4户。
诉讼代表人:杨建华,个体工商户。
委托代理人:龚小平,个体工商户。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重庆市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包叙定,该市市长。
委托代理人:展光华,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干部。
一审第三人:重庆市垫江县城东方花园旧城区改造被拆迁人廖荣华等6户。
上诉人重庆市垫江县城东方花园旧城区改造被拆迁人杨建华等4户不服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其诉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复裁(2000)41号行政复议决定一案作出的(2001)渝高法行初字第1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由审判员岳志强担任审判长,代理审判员马永欣、甘雯参加评议的合议庭进行了审理,书记员谭伟担任记录。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案当事人举证并经庭审质证,认定以下事实: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垫江县政府)为实施县城旧城区改造,于1999年6月7日作出垫府发(1999)63号《垫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县城东方花园建设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至桂溪镇人民政府及县属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该《通知》含有拆迁补偿安置对象、房屋拆迁及补偿标准、安置的办法和方式以及优惠政策等内容。原告认为该《通知》超越了法律、法规授予的权限,对其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于2000年12月24日向被告申请复议。被告经审查认为:该《通知》属于县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的规定,于2000年12月29日作出渝府复裁(2000)41号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决定。原告对该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因复议决定的内容涉及廖荣华等6户被拆迁人的利益,故受诉法院通知廖荣华等6户被拆迁人作为本案第三人参加诉讼。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垫府发(1999)63号《通知》未发给小区内的被拆迁单位和被拆迁户,而是泛指位于小区内的全部被拆迁单位和被拆迁户,对小区内的不I司单位和个人均可反复适用,对被拆迁人将来的行为有拘束力。《通知》虽然对限期搬迁、补偿标准、奖惩手段等作出强制性规定,但并未针对具体的被拆迁户和单位,不能直接进入执行程序,须借助拆迁公告、限拆决定、对安置补偿不服的裁决等具体行政行为,才能使该《通知》所规定的内容进入执行程序。因此,该《通知》为不可诉的行政行为。被告作出的渝府复裁(2000)41号不予受理复议申请决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适用法律适当,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维持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复裁(2000)41号不予受理复议申请决定;案件受理费、其他诉讼费计1100元,由原告负担。
上诉人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垫府发(1999)63号《通知》所针对的对象是东方花园旧城区的全部被拆迁单位和被拆迁户,人数是确定的。该文件只适用于东方花园旧城区内确定的被拆迁单位和被拆迁户,其效力不及于其他对象,不能反复使用。根据该《通知》的规定,未在拆迁期限内完成拆迁的,将被依法强制拆迁,因此该《通知》可以直接进入强制程序。综上,垫江县政府垫府发(1999)63号《通知》,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了实际影响,属于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被上诉人辩称:垫府发(1999)63号《通知》所指向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只要小区范围内的拆迁、安置补偿、房屋建设、买卖、“农转非”指标的安排等事项没有结束,该《通知》将在东方花园旧城区范围内反复适用;该《通知》不能直接进入执行程序;该《通知》的外部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也符合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
本案当事人向一审法院提供的相关证据有:垫江县政府垫府发(1999)63号《关于认真做好东方花园旧城区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复裁(2000)41号《行政复议通知书》等。上述证据随卷移送本院。
本院查明:符建明、杨建华等人均系重庆市垫江县东方花园旧城区改造被拆迁户。符建明不服垫江县政府垫府发(1999)63号《通知》,在杨建华等人申请复议前,已于2000年7月18日向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院裁定驳回符建明的起诉,符建明上诉至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该院于2001年6月1日作出(2001)渝高法行终字第10号行政裁定,维持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定。
本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关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符建明不服垫江县政府垫府发(1999)63号《通知》,于2000年7月18日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杨建华等人就同一行为又于同年12月24日申请行政复议,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复议机关不予受理是正确的。但是被上诉人重庆市人民政府以该《通知》属抽象行政行为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属于适用法律错误;一审法院以同样理由维持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复裁(2001)41号行政复议通知,缺乏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三)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2001)渝高法行初字第1号行政判决;
二、撤销重庆市人民政府渝府复裁(2000)41号行政复议通知书;
三、由重庆市人民政府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本案一、二审诉讼费100元,由重庆市人民政府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岳志强
代理审判员 马永欣
代理审判员 甘 雯
二00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书 记 员 谭 伟

⑶ 法院是怎调解的^_^

第一,司法调解,必须是在调解后双方签字确认才有效,如果在签字前,有一方反悔而拒绝签字的,调解协议无效,法院应进行审判程序,调解反悔不影响审判结果
第二,被查封的房产,在保证房屋不被破坏、转让或其他导致房屋贬损的情况下,持有人依然有权居住使用,不影响正常生活

⑷ 垫江法院待遇如何

这还用问,公务员咋说都可以,但看你做什么,同什么工作比 了

⑸ 原綦江公安局长赵和平调往哪里

赵和平同志为垫江县公安局局长 垫江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名单时间:2010-3-8 12:44:34 来源:重庆市垫江县人大信息网 作者: 编辑: 点击次数:508 【关闭】 (2010年1月12日垫江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任命:汪同云同志为垫江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向代中同志为垫江县人民法院审判员;李志军同志为垫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副检察长。免去:代宜长同志的垫江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职务;江克强同志的垫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职务。决定任命:赵和平同志为垫江县公安局局长;周 行同志为垫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杨建明同志为垫江县司法局局长;陈云峰同志为垫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余文豪同志为垫江县农业委员会主任;李锦鑫同志为垫江县商务局局长;黄三奎同志为垫江县林业局局长;李亚林同志为垫江县投资促进办公室主任。决定免去:许纯轲同志的垫江县司法局局长职务;李孟华同志的垫江县林业局局长职务。

⑹ 重庆垫江县人民法院属于哪个中级人民法院辖区

重庆垫江县人民法院属于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辖区。

⑺ 一法院公职人员深夜与女子住酒店,次日女子身亡,二人非夫妻,发生了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也是越来越大胆,越来越肆意妄为。我们也都知道,现在18岁就属于法定的成年人了,不少的学生会在ktv聚餐、唱歌、喝酒,毕竟还是学生,喝酒总是要有一个度,身为女性的学生更要谨慎,一不小心就会翻车了。

懂得拒绝是一门学位,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门学位。甚至在关键的时刻,懂得拒绝是可以救我们自己的命的。我希望所有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面对什么样的人,都要学会拒绝。无关年龄和性别,某个时刻的拒绝,就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有一些事情,本来就是不合理的,我们要学会分辨,若是不合理的事情违背我们意愿的,我们就要毫不客气的说不。尤其是能够预料到的,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的,这种情况下,为何我们不拒绝呢?职场上若是某一个上司(对新人有意思),要带着新入职的人去应酬,尤其是异性之间。或者是出差了,要求开一个房间,这都是不怀好意的。

这种情况一定要懂得拒绝,哪怕这个工作不做了,也要对他们说不。若是一味的忍让,你不知道他们能够做出什么样过分的事情来。

⑻ 法院的人受贿可以举报他吗

可以的。不论是公务员还是个人受贿都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向当地的检察院或反贪局进行举报。

⑼ 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各自的特征是什么主要区别是什么

主要特征如楼上所说,基本一致。区别有很多,例如有以下几个:
1.地区管辖:
刑事诉讼:犯罪地(即犯罪行为发生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居所地)为辅;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为辅;特殊情况的管辖。管辖权不能向下转移
民事诉讼: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一般原则,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为例外;离婚管辖的特别规定;特殊地域管辖(9种);专属管辖:不动产,港口,被继承人死亡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管辖权能向下转移
行政诉讼: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经复议改变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或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管辖权能向下转移

2.受理及向被告人(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的期间:
刑事诉讼:公诉(普通程序):7日内决定受理,将检察院起诉状副本开庭前10日送达被告人并告知可委托辩护人;公诉(建议按简易程序):3日内受理;自诉:2至15日受理。
民事诉讼: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人。被告收到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收到后5日内送达原告。
行政诉讼: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决定立案,5日内发送应诉通知书;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立案时,应先立案;不立案也不裁定时,当事人向上一级法院申诉或起诉,符合条件的应受理。

3.反诉条件:
刑事诉讼:对象是本案的自诉人;反诉的内容与本案有关;反诉的案件属于:告诉才处理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反诉应在诉讼过程中即最迟在自诉案件宣告判决以前提出。
民事诉讼:本诉的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须在本诉进行中(受理后至辩论终结)提出;须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且受诉法院对反诉有管辖权;须与本诉适用同一诉讼程序;须反诉与本诉之间存在牵连关系。
行政诉讼:无

4.关于调解:
刑事诉讼:对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可以进行调解;对刑诉法第一百七十条前两项规定的自诉可调解;对公诉、第一百七十条第三项自诉,不适用调解。
民事诉讼:在自愿合法基础上均可调解;离婚案件必须进行调解。
行政诉讼:审理行政案件一般不适用调解;审理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可以适用调解。

5.回避决定及复议
刑事诉讼:驳回申请决定后,不服决定,5日内申请复议一次,有权机关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民事诉讼:法院对回避申请3日内决定,申请人不服决定,申请复议一次,法院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
行政诉讼:无明确规定。

6.是否准许撤诉
刑事诉讼:公诉:检察院撤诉,法院可裁定准许或不准许;自诉:自诉人自愿撤诉,应当准许。
民事诉讼:原告撤诉,法院可准许,可不准许(原告拒不到庭时作出缺席判决)。
行政诉讼:原告撤诉,法院可准许,可不准许(原告拒不到庭时作出缺席判决)。

7.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
刑事诉讼:同时具有: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及辩护人对所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没有异议;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管、单处罚金;检察院建议或同意适用简易程序;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民事诉讼: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
(2)已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
(3)发回重审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
行政诉讼:无。

8.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的情形
刑事诉讼:公诉案被告人不构成犯罪;公诉案被告人应当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公诉案被告人当庭翻供,否认犯罪事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其他。审理期限从决定转为普通程序之日起计算。
民事诉讼: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化为普通程序审理的,可以转为普通程序,并组织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同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审理期限从立案的次日起算。
行政诉讼:无。

9.上诉主体
刑事诉讼: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附民诉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对附民诉部分有上诉权;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刑事判决不服,只能请求检察院抗诉。
民事诉讼: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一审判决承担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行政诉讼:一审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授权的委托代理人。

10.上诉期限
刑事诉讼:判决:10天(被害人5日内请检察院抗诉);裁定:5天;
对附带民事判决或裁定上诉期限按刑事部分确定期限;原审附民事另行审判的,上诉期限按民诉规定。
民事诉讼:判决:15天;裁定:10天;法律规定当事人只能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3种特定的裁定上诉,对其他民事裁定不准上诉。
行政诉讼:判决:15天;裁定:10天;法律规定当事人只能对“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驳回起诉”3种特定的裁定上诉,对其他民事裁定不准上诉。

11.当事人的申诉期限
刑事诉讼:刑罚执行完毕2年内。
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2年内提出(2年为不变期间)。

还有其他区别,包括一审、二审、再审、延期审理、中止审理、终止审理的情形,回避申请的决定权,拘传的适用范围,近亲属的使用范围等都有差异,具体就不在一一详述了,有兴趣可以拿法条对比看吧。

⑽ 某甲故意伤害某乙一案,某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向该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该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在该起案件中,县人民法院是不能直接提起公诉的,只有检察机关才可以提起公诉。所以本案法官直接提起公诉的做法是不对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第一百七十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依照本法和监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对于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留置措施自动解除。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拘留后的十日以内作出是否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人民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热点内容
道德经都 发布:2025-02-08 00:20:03 浏览:489
民事诉讼法判决给钱没钱 发布:2025-02-08 00:04:29 浏览:767
二建法规编 发布:2025-02-08 00:03:48 浏览:359
法律援助向哪里申请 发布:2025-02-07 23:53:51 浏览:236
行政法学综述 发布:2025-02-07 23:31:58 浏览: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会共治 发布:2025-02-07 23:25:06 浏览:441
思想道德文献 发布:2025-02-07 23:19:44 浏览:87
法律的效力大于行政法规 发布:2025-02-07 23:07:21 浏览:394
法学考研英语要求 发布:2025-02-07 22:53:53 浏览:308
山东司法厅长原厅长简历 发布:2025-02-07 22:48:32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