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叫院长吗
1. 人民法院的院长叫做院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为什么不叫院长而叫检察长
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就像日本的叫首相。
美国的叫总统。
2. 院长和庭长有什么区别
院长和庭长的区别:一、工作性质不同;二、含义不同;三、管辖权不同。
一、工作性质不同
院长
工作性质不同:一个公司的法定负责人,负责一个公司的事情。
庭长
工作性质不同:官称,国家机关人员。
二、含义不同
院长
含义:以“院”为名称的单位的主管人员。院长,这一称呼泛指以院为名称的单位的主管人员,一般是某种单位的法定责任人,例如,法院的“院长”,医院的“院长”,敬老院的“院长”等。
庭长
含义:官职名称。官职名称。民国各级审判机关,视事务繁简,设民庭与刑庭各一或各几个,每庭设庭长一人、推事若干人,担任审判职务。大理院(中国最高法院)庭长为简任官,余多为荐任官。
三、管辖权不同
院长
管辖权:某种单位的法定责任人。
庭长
管辖权:现在县级以下法院基层机构综合庭,县级有立案、刑事、民事、审判、执行、经济、森林、水上等法庭。
(2)法院叫院长吗扩展阅读
院长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宰相相呼为元老,或曰堂老。两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外郎御史遗补相呼为院长。” 唐韦迢有《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诗。杜甫曾任拾遗,故称其为院长。
唐,时亦称翰林院学士承旨为院长。
《新唐书·沉传师传》:“翰林缺承旨,次当传师,唐穆宗欲面命,曰:‘学士、院长参天子密议,次为宰相,臣自知必不能,愿治人一方,为陛下长养之。’”
旧时书院的主讲、主持者。 清乾隆时改称院长。(参阅清梁章钜《称谓录·书院掌教》)
宋,周密《武林旧事·游手》:“故尹京政先弹压,必得精悍钩距、长於才术者乃可。都辖一房,有都辖使臣总辖供申院长,以至厢巡地分头项火下凡数千人,专以缉捕为职。”
《水浒传》第三八回:“说话的,那人是谁?便是吴学究所荐的江州两院押牢节级 戴院长戴宗。那时故宋时金陵一路节级,都称呼‘家长’;湖南一路节级,都称呼做‘院长’。”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李将仕与书二封,一封与押司范院长 ,一封与吉利桥下开客店的王主人。”严敦易校注:“这是对于管理刑狱的吏役们的尊称。”
3. 同是公检法系统,公安局的领导叫局长,法院的叫院长,而检察院的为什么不叫院长而叫检察长
最通俗的意思就是,(检察院)检察长通俗易懂,(法院) 法长好听吗???,(公安)公长呢???,汉语博大精深。不但要代表所表达意思还要语法上能通过
4. 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谁大
没法比较,没有检察院院长这种职务,检察院的机构领导是检察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由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等人员组成。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领导本院检察工作,管理本院行政事务,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协助检察长工作。
(4)法院叫院长吗扩展阅读:
检察官的职责:
1、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
2、代表国家进行公诉;
3、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4、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除履行检察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检察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2、履行职责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公执法,不得徇私枉法;
3、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4、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
5、保守国家秘密和检察工作秘密;
6、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
5. 现在法院的院长改为局长了是吗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回答您的问题。我为您查找的答案是没有更改现在法院的院长还是叫院长,局长还是局长,他们两个是不一样的。以为:系统里面是没有局长的,最高负责人为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选举决定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也可以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罢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能选举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和罢免各级人民法院院长。
6. 法院最高级别的是叫院长,在检察院里最高级别的是叫检察长还是叫院长
叫检察长
法院的级别排序:
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长和助理审判员
法官的级别分为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四等共十二级。
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
检察院的级别排序:
检察长、副检察长、检查委员会委员、检察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分为首席大检察官、大检察官、高级检察官、检察官四等十二级。其中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为首席大检察官
7. 法院里面:局长大,还是院长大
法院系统里面是没有局长的,最高负责人为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选举决定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也可以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罢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能选举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和罢免各级人民法院院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第四十条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由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审判员等人员组成。
第四十一条人民法院院长负责本院全面工作,监督本院审判工作,管理本院行政事务。人民法院副院长协助院长工作。
第四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庭长、副庭长,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7)法院叫院长吗扩展阅读:
法院内的权力机构:
1、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设立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庭设庭长、副庭长。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
2、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审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除审理案件之外,还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并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3、人民法院对法律事务程序性的决定,如是否立案,称为裁定;实质性的案件审理决定,称为判决。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由该案的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合议。人民法院设立审判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
4、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5、人民法院院长由地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地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在地方两次人民代表大会之间,如果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人民法院院长需要撤换,须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报经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6、 设助理审判员,由本级人民法院任免。人民法院还设有书记员、执行员、法医、司法警察等。各级法院要接受同级地方党委的政法委员会的领导。
8. 法院代院长和院长的区别 代院长怎么能转为院长
中华人民来共和国法官法第十五条第二自款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由此可见,法院院长是需要人民代表大会任命的。因此,当一任院长因故不能担当职务时,人民代表大会也不能及时召开,在下届人大召开前,院长是不能空缺的,因此任命一个代院长。只有等人大正式选举后,这个代字才能去掉。
9. 法院里是谁说了算,法官还是院长
依据法律,应该是主审法官说的算,“错案终身追究”和“法官自由心证”,是法律赋予主审法官的权力。但实际操作中,法官的裁判权受限,合议庭的裁判,庭长没有签字不能打出裁决文书。如果该院院长有不同意见,主审法官必须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