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驱逐

法官驱逐

发布时间: 2022-05-13 20:18:57

『壹』 法官有权利驱逐公民的权利吗求大神帮助

法官对在开庭时扰乱法庭秩序的人有权责令退出法庭

麻烦采纳,谢谢!

『贰』 法官在庭上有没有权利要求原告更换律师

我记得欧洲好像有一个国家,法官是可以驱逐被告、原告的律师,但不能指定。内
据说立法原因,容是怕适用于死刑、无期徒刑之间情况下,为了胜诉率,私下被告、被告律师、原告检方三方达成交易,检方改变意向申请无期,导致真相蒙蔽。

『叁』 律师和法官之间为什么会有分歧

律师和法官之间为什么会有分歧?他们分歧的缘由何在?到底会有哪些分歧?我们能否通过制度改革而力促分歧减少或趋无?面对程序违法的庭审,律师是配合审判还是控告违法?面对司法甘受权力染指,律师是举报还是容忍?面对司法不成司法,司法背离公正主旨,律师只能痛心疾首还是奋起反抗?面对……..可以说,在任何一起律师和法官分歧的案件中,都难免触碰权力的身影。或许在当下中国的司法生态中,权力已经左右了任何影响性案件的审判,但是,任何一起影响性案件的背后,虽说实为权力指导结果,但总会披上司法的外衣,毕竟,这还是一个将“依法治国”停留在口号阶段的国度,司法多多少少会在形式上掩盖权力染指的内幕。而贵阳的“黎庆洪”等人涉黑案便是其中一例。任我如何评析,也丝毫不会将此案简单定为司法主导的错案之一,而只能将其定性为权力指导背后的司法冤案典型。

关于律师和法官的职业关系——是冲突还是合作?是对话还是对抗?是交流还是交恶?是举报还是容忍?是配合审判还是守护法律?是甘受权力指导还是勇于揭露司法内幕?是坚决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还是牺牲被告人部分利益以换取罪轻刑罚?是针对法官的违法行为一再视而不见还是针对法官的违法行径勇于举报?这是摆在很多律师面前的难题,也是令很多律师困惑的问题,更是让诸多律师难以招架的课题。

在2012年1月10日贵阳的黎庆洪等人涉黑案审判中,先后有四位律师遭遇法官驱逐,且有十多位律师接连遭遇法官训诫,瞬间,律师和法官的职业关系冲突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按说,律师和法官本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上双向互动的法律主体。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应是力求查清案件事实,案件得以公正处理。而黎庆洪等人涉黑案特殊在法官向着检察院和公安,法院是被逼上梁山的。于此,开庭前期,法官便期望律师配合法院审判,以便“圆满”完成这场审判活动。但是,为什么会有法官认为律师应当配合法院?在黎案中,这是因为法官认为自己审判案件宣告被告无罪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在罪行轻重上律师应该有所作为,不应“纠缠”于无罪辩护。但是,黎案恰恰是律师认为不构成犯罪,法官又不会判处无罪。这样,便在律师和法官之间产生了分歧,但既然有分歧,那么法官本应追求公正审判,以程序正义追求实体公正,但小河区法院却一再固执地认为律师认为黎案做无罪辩护是“捣乱”,这样,庭审期间的各类控诉和驳回控诉就容易导致两者之间分歧渐趋火热化,由此便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按说,法官本应感谢律师对案件事实和证据提出质疑和质证,以便自己更能查清案件事实,以此作做公正判决,也防止法官自己被检方的选择性控诉而蒙蔽,由此导致冤假错案的酿成。但是,在黎案中,不乏法官和公、检两家同处一室,都在联合对付律师。法官的查明案件事实,公正做出判决的职责丧失了,成了和公、检两家一样的追诉犯罪。这样,法官势必会认为律师控诉庭审程序违法是在捣乱,由此便对律师产生后天的厌恶,那么,惩戒和驱逐律师的恶性事件就势必发生。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探讨,律师和法官本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定位?法官审判案件要求律师配合有无法理依据?律师不予配合,法官是否可以惩戒或是驱逐律师?法官在庭审中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律师的作用应该是什么?两者之间在案件审判上有无严重分歧?法官是否先入为主地认为审判案件律师做无罪辩护是无理取闹?律师是否认为法官如果枉法裁判自己肯定要接连控诉程序违法?这些问题,都是厘清律师和法官之间分歧四起必须面对和回应的焦点。

而在我们的认知中,法官的职责在于庭审的两造平衡中查明案件事实,依法作出公正裁决。在未裁决案件之前,法官不得偏方于任何一方,应该做到不偏不倚,居中裁判。审判案件不得甘受权力染指,独立公正审判案件,凭借法律和良知对案件作出裁决。而法官的尊严也体现在自己能把握案件结果上,并非在权力的干涉中案件结果被他人定夺,自己充当权力靶子。法官审判案件既然不能偏向于任何一方,那么当然不能要求律师配合法院审判,而应该要求律师依法办案即可。

而律师的作用在于依法提出被告人无罪、罪轻的证据材料,以便利于法官查明案件事实,针对检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提交的证据材料依法提出质证和对质,以便法官在控诉和辩方的对质中逐渐厘清案件事实,一步步接近事实真相,以此作出公正裁决。律师是法官查明案情的得力质疑者,是防止法官办错案的最佳阻止者。律师认为法官枉法裁判,理应提出控告,虽然控告不一定会得到回复,但程序性权利的行使却不能放弃,哪怕有一丝的期望,律师都应拿出百分百的努力保证被告人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但是,在控方和辩方地位不甚平等的一些案件中,法官无法左右庭审程序的公正审判,当程序正义无从保障时,律师能否控诉法官偏袒控方,并以此为由拒绝辩护?这也是我国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的情况。以黎庆洪案为例,众律师质疑小河区人民法院审级违法,此案不应当由小河区法院审理,而应当由贵阳市中院审理,于此,律师和法官之间便产生了第一个分歧,此分歧乃程序程序正义的先决条件,未有审级合法,何谈实体公正,据此,众律师纷纷控诉,但法官就是不予理会,因此,法官还给了几位律师以惩戒。这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便是,法官违法之后如何还让律师尊重法庭程序,一个违法的庭审谈何力求实体的公正裁决。因为,法官首先应该以自己的职权保障庭审的程序公正,然后才能要求律师尊重庭审秩序,如果庭审的程序违法在先,律师的控诉便在于保障程序正义,而不是无理取闹。而微博能否“直播”庭审的辩论亦在向外界宣示,法官期望庭审不受关注,自己能安心审判,而律师认为违法的庭审应该向世人公告,以便遏制违法的庭审继续下去,这是黎庆洪等人涉黑案的第二个分歧。此分歧表面在于理解法条的偏差,实为听从权力还是依据法律办案。按照公开审判的原则,连同记者和外人都可以庭审的案件,缘何律师不能向外播发信息呢?如果,律师播发的信息有夸大或是误导之嫌,法院完全可以予以惩戒,但是,律师微博“直播”的庭审信息只是记录庭审概况,完全可以等同于庭审见闻,据此,本不应被限制,但小河区法院却依然采取限制举措。这样的分歧产生,不是因为理念之差,而是司法受制于权力之后,总后怕被人抓住把柄。

再者,律师和法官之前的分歧,除了个别是因为对法律的理解偏差外,在我看来,更多集结于司法受制于权力,司法不成司法,司法背离公正本旨导致的“体制性羞辱”。由此,律师对司法的公正追求和法官受制于权力的司法不公导致两者之间分歧渐多。而何以平息和调解律师与法官之间的分歧,恰当之处在于,司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司法,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案件结果可由法官决定,外界无从或是不得插手过问案件,那种“领导过问案件很正常”的说辞完全是司法甘受权力染指的罪证。当律师面对公正的司法审判时,何以会无端或是无故控告司法不公呢?当然,我们亦不排除个别律师主动通过关系疏通而寻找案子解决之道的其他途径,但在多少律师看来,能遇见一位讲法律、懂情理、会办案的好法官,实乃办案之幸。

最后,我们分析律师和法官之间的分歧,当然是寄望于在调和两者之间分歧的同时,可以找到他们的共同价值取向和职业追求。他们站在同一法律起跑线上,一方主导案件结果,一方帮助当事人处理法律纷争。其共同目的在于将案件事实查清,还当事人以公正结果。法官通过程序正义保证实体公正,律师通过程序性事务处理协助当事人达至案件公正结果。在两造构架中,律师依法办案,不得作出有悖于律师职业道德和纪律之事,并充分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以此努力力促当事人利益最大化。而法官亦依法审判案件,不得偏向于任何一方,对每一方都本着公正之心,充分保证每一位当事人之合法权益,以此努力促使案件程序正义,并达至实体公正。这,才是正常的律师和法官关系之形态,虽有理想化之嫌,但却是我们应予努力的方向;虽有超然之意,但却是我们应予追求的理想形态之巅。

『肆』 开庭法官无故驱逐法庭怎么办

可以起诉。
法官开庭时无正当理由离开法庭违法,法官在开庭时需要离开法庭处理其它事务的,应当宣布休庭后才可以离开法庭。

『伍』 关于一律师被逐出法庭的法理分析

庭审节奏是个很主观的东西,到底是快还是慢是由法官说了算,律师在法庭辩论中有按自己的意识辩论的权利,作为一个法官无权因自己的喜好要求律师改变自己说话的节奏和方式,重复相同的观点也可能是出于强调的目的,无可厚非,只要律师没有无理取闹或语无伦次法官不应阻止,具体在场状况我不清楚所以不做明确的决定,但是我可以肯定法官有他不当之处,楼主可以查阅相关法律条规看看在什么情况下才叫违反法庭纪律以及法官出于什么理由才有权利驱逐律师

『陆』 法官有权力将律师驱逐出法庭吗

如果律师干扰到庭审的正常进行,是可以让法警带出去的甚至扣押处理~

『柒』 律师被驱逐法庭之外怎么来伸张正义

这就是我国司法权强大的怪异现象。当公检法三家联合制造冤假错案的时候,作为辩护律师,几乎丧失辩护权。表现在:公诉人故意歪理邪说拖延时间,主审法官会阻止辩护律师进行辩论。令人发指的是:公诉人控制庭审,可以随意打断辩护人依法辩护;公诉人废话连篇时,辩护人说一句话就会被扣上“扰乱法庭秩序”的帽子。

这种事情我经历过,蕲春县(鄂)1126刑初306号判决书,经过四次开庭和一次庭前会议,所谓的“盗窃罪”没有一个可以定罪的合法证据,起诉书指控4074元,第二次鉴定为1456元,第三次鉴定时间为2017年9月27日,鉴定做出后的第三天(29日),自编自演“取保候审”将非法羁押110天的被告从看守所放出,10月25日最后一次开庭,栽赃数额为810元,被被告和我当庭依法排除,合议庭宣布休庭,于25日作出判决:以“盗窃罪”给被告处以6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元。判决书没有依法送达,现在还在蕲春县人民法院档案室。审判长竟然说:“已过上诉期”,此案已结判决书已经存档拿不出来。
不仅非法剥夺了被告的上诉权,导致没有判决书不能依法申诉。谁来伸张正义呢?

『捌』 外国人被犯什么法律能被驱逐出境,需要懂法的人士给详情

我国《刑法》第六十一条确定了刑罚裁量的基本原则,即“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驱逐出境作为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刑罚,适用该原则自不例外。同时,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不同的刑罚具有不同的惩罚功能,这是各种刑罚的个性。[9]笔者认为,就刑罚属性而言,驱逐出境具有三个特征:(1)是一种附加刑;(2)是一种资格刑;(3)只对外国人适用。在具体裁量时应当根据基本原则和特征把握以下的准则:

1、驱逐出境的适用应当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罚裁量的基本原则。根据我国《刑法》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在适用驱逐出境时,要综合考量外籍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具体而言,包括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构成要件有关的事实(被告人犯罪前后的表现);被告人触犯的罪名、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对我国国家利益和公共秩序的损害程度等。[10]一般而言,对于故意犯罪,犯罪性质严重,人身危险性大的外籍被告人应当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对于罪行较轻、无前科劣迹,综合被告人犯罪事实、情节等,认为其在我国境内继续居留不会再次危害我国利益的外籍被告人(如交通肇事等过失性犯罪、偶发性的妨害公务犯罪等案件被告人)可以不适用驱逐出境。

2、驱逐出境的适用应当与主刑轻重相匹配

我国《刑法》规定了五类主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界的通说和刑事审判实践,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包括拘役、管制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罪犯;而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包括无期徒刑、死刑适用于罪行较重的罪犯。作为一种附加刑,驱逐出境的适用应当与主刑的轻重保持一定程度的关联。[11]事实上,有的国家就明确规定判处重刑的外籍被告人应予驱逐出境。如意大利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除法律另有明文规定外,外国人受十年以上徒刑之宣告时,法官应命令驱逐出境。”笔者认为,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外国罪犯,原则上不应独立适用驱逐出境,而应当考虑附加适用驱逐出境;而对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的外国罪犯,是否独立适用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则要根据罪犯的各种量刑因素予以综合考虑。

3、驱逐出境的适用应当以居留资格为裁量重点

正如前述,驱逐出境是一种资格刑。通常认为,资格刑的裁量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一是看犯罪是否与滥用某种资格有关;二是看犯罪人是否可能利用其资格继续犯罪。[12]因此,在适用驱逐出境时无疑也应当以外国人在华居留资格为裁量重点:(1)被告人犯罪是否与其滥用在我国境内居留的资格有关。如有的外籍被告人进入我国境内目的就是实施犯罪,获取在我国境内居留的资格已成为其犯罪的必要条件[13],对于此类罪犯,应当适用驱逐出境;(2)犯罪人是否可能利用其居留的资格继续进行犯罪。有的外籍被告人人身危险性大,可能会利用其在我国境内居留的资格再次犯罪,对于这种存在再犯可能性的外国国籍罪犯亦应驱逐出境。实践中,可以从被告人犯罪故意形态属于故意还是过失,犯罪手段一般还是残忍,犯罪后果一般还是严重,社会危害性大还是小等方面综合判断。

4、驱逐出境的适用应当遵循国际司法惯例

由于适用驱逐出境的案件属于涉外刑事案件,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及我国刑事司法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历来相当敏感,必须强调驱逐出境的适用应当遵循国际司法惯例。(1)遵守国际公约。有的国际公约明确缔约国不得驱逐出境的对象,如《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第三条第1项规定“如有充分理由相信任何人在另一国家将有遭受酷刑的危险时,任何缔约国不得将该人驱逐、推回或引渡至该国。”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根据“条约神圣”的国际法原则,应当遵守上述规定;(2)保障人权原则。一般而言,对于住所地在我国境内,而在境外并无住所的外籍被告人不宜适用驱逐出境。理由为:在一国境内居住和停留的权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14],如果剥夺了其居留资格导致其服刑完毕后流离失所既不利于基本人权的保障,也不利于展示我国刑事司法形象;(3)坚持对等原则。应当指出,当前国际司法合作是大趋势,但是,司法对等仍是各国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如果他国对在其境内犯罪的我国公民均适用驱逐出境的,则我国完全可以采取对等措施,对该国在我国境内犯罪的公民一律适用驱逐出境

『玖』 最近被中国驱逐出境的美籍法官是谁

你说的是最近那个新闻上的案件吗?他叫鲍毓明,你可以查一下当时新闻

『拾』 新民诉修改后,如果对方代理人是公民代理,法官不理睬没有发表任何异议,我们在法庭上可否申请法院驱逐

申请法院驱逐,是没有这个权利的。按照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审查内身份是法院分内容的事情,如果一方认为对方的代理人不适合,应当当庭提出异议,法院应当作为决定。如果法院不采纳,而这边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对法院的决定申请上一级法院复议。而不恩能够申请法院驱逐。

热点内容
行政法判决 发布:2025-02-07 07:45:44 浏览:420
遗产纠纷律师 发布:2025-02-07 07:43:41 浏览:476
婚姻方面的法律服务热线 发布:2025-02-07 07:16:02 浏览:671
2017法律硕士10月联考 发布:2025-02-07 06:42:54 浏览:967
腾讯控制立法 发布:2025-02-07 06:31:03 浏览:894
婚姻法在在线 发布:2025-02-07 04:52:59 浏览:751
酸洗刑法 发布:2025-02-07 04:52:58 浏览:894
以下不属于传统婚姻法的特征 发布:2025-02-07 04:47:57 浏览:551
俄罗斯司法学院 发布:2025-02-07 04:46:31 浏览:449
婚姻法测 发布:2025-02-07 04:40:49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