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会计科
Ⅰ 法院扣款,应入哪个会计科目
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经济补偿部分,做应付职工薪酬,如同工资一样入回账,
借:成本费用答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
然后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额外的赔偿和诉讼费,做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贷:银行存款
(1)法院会计科扩展阅读:
企业应通过“营业外支出”科目,核算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及结转情况。该科目可按营业外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确认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原材料”等科目。
确认盘亏、非常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现金”等科目。
期末,应将“营业外支出”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营业外支出”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营业外支出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是企业财务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Ⅱ 法院财务部门的人员构成。就是大概都有什么职位
法院财务部门一般是一个主管加一个会计和一个出纳,三个人。
财务科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对财务收支、财务收发和增减使用、债权债务、费用、财务成果依法进行核算;负责涉案财物的管理工作;负责编制年度预算和决算;负责定期进行审计、清产核资,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公检法两家单位里的会计职位是公务员,不是聘用的,属于法院、检察院的行政工作人员,编制待遇和其他人员一样。
法院财务部门的人员就是一般的公务员科员。
Ⅲ 收到法院给的法院执行款 会计分录怎么做
企业收到法院执行款,一般将其计入“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核算,营业外收入属于损益类科目,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期末无余额。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其相关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基本信息
执行款是指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立案申请后,根据执行文件(比如生效判决书)和执行申请,向被执行人强制执行、需交加执行申请人的款项。
比如A欠B的钱不还,B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B胜诉了,但A在法院判决生效后仍然没有把欠的钱(可能还包括利息及案件受理费)还给B,B于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于是查封了A的银行存款并直接从A的账户里划扣了A应该还给B的那部分钱,这部分划扣的钱就叫执行款。
Ⅳ 人民法院财务室怎么称呼
可以统称为财务。
财务科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对财务收支、财务收发和增减使用、债权债务、费用、财务成果依法进行核算,一般有主管,会计,出纳单个人。
Ⅳ 法院诉讼费退回应放在哪个会计科目
法院诉讼费退回放营业外收入科目。
Ⅵ 法院执行费入什么会计科目
法院执行费计入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
具体会计分录是:
借:营业外支出-执行费
贷:银行存款
申请执行等费由申请人在提出申请时预交。诉讼完结后,申请执行费和执行中实际支出的费用,由被申请人负担。申请诉讼保全措施的申请费和海事海商案件中申请扣押船舶,申请留置货物、燃料的申请费,由败诉方负担。申请船东责任限制的申请费由申请人负担。
(6)法院会计科扩展阅读
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3、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第四款规定,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按照本项规定的标准交纳申请费,不再交纳案件受理费。
Ⅶ 法院执行费入什么会计科
法院执行费计入营业外支出会计科目。
Ⅷ 法院扣款属于会计那个科目
法院扣款可以先计入“其他应收款”,胜诉后,收回钱时冲回,如果付诉讼费,计入内管理费用。容
如果扣除的是赔款或罚款,则计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附注:
1.其他应收款通常包括暂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2.企业发生的罚款支出、捐赠支出,固定资产清理所发生的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3.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失或是利益。
Ⅸ 谁知道法院招聘会计的,,一般笔试是考什么科目急急急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招聘,你必须掌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分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两大体系,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类似组织核算、反映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会计专业,是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
会计要素编辑
资产负债
(一)资产 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消耗用的资产,包括: (1)货币资金 (2)应收及预付款项(3)存款等 2.对外投资 3.固定资产 4.无形资产等
(二)负债 事业单位的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想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缴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各种应付款项及应缴款项即时清理并按规定办理结算,不得长期挂款。
净资产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
收入支出
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
会计报表
(一)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概念及组成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二)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时间
编制时间分为三种:
1.月报。应于月份终了后三日报出。
2.季报。应于季度终了后五日报出。
3.年度(年度决算)。应按财政部决算通知规定及主管部门要求的格式和期限报出。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1.数字真实
2.计算准确
3.内容完整
4.报送及时
(四)资产负债表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月报通常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公式设置,及报表左方为资产部类,包括资产和支出:右边为负债部类,包括负债、净资产和收入;资产部类总计=负债部类总计。事业单位一般在月末不结账,年度终了时进行年终结账。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年报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平衡公式设置,不再设置收入、支出项目。
(五)收入支出表
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表按照“收入-支出=结余”的等式编制。
其中收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事业单位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
第二部分:经营活动收入,即经营收入;
第三部分:专款收入,即经营收入。
支出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事业活动支出,包括拨出经费、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事业支出、事业活动负担的销售税金和结账自筹基建;
第二部分:经营活动支出,包括经营支出和经营活动负担的销售税金;
第三部分:专款支出,包括拨出专款和专款支出。
结余分为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和结余分配三个部分。
涉及的会计科目链接:http://www.docin.com/p-86319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