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法院
Ⅰ 乐昌市人民法院对代贤忠强置执行了吗
你可以到当地的法院去看一下,如果强制执行的话会公开的。
Ⅱ 07516805232这个电话是乐昌市法院的吗
摘要 您好,据我查询这个电话并不是乐昌市法院的哦
Ⅲ 韶关刘云龙案件上诉最高人民法院申请
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之刑事申诉状—刘云龙案
申诉人:刘国森,(一审被告人、二审上诉人刘云龙之父),男,59岁,汉族,广东省乐昌市人,下岗工人,住址:广东省乐昌市山西路四巷18号。
案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8)粤高法刑一终字第315号判决书、(2009)粤高法立刑申字第52号驳回申诉通知书对于上诉人刘云龙在量刑上有失公正,认定的事实不清。
案情经过:申诉人的儿子刘云龙因与温志豪、周成斌等人在韶关市参与故意伤害(致死)案,被韶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8)韶刑一初字第12号刑事判决书判处无期徒刑。申诉人不服提出上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08年8月8日作出的(2008)粤高法刑一终字第315号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申诉人不服提出申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09年6月23日作出(2009)粤高法立刑申字第52号驳回申诉通知书,驳回申诉人的申诉。
申诉请求:
请求最高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此案。
事实和理由:
一.引起本案发生的人是温志豪和周成斌
2007年6月30日晚,申诉人的儿子刘云龙与温志豪、周成斌等人在乐昌市区银都酒吧108房玩时,温志豪和黄兵强发生矛盾引起打斗。温志豪还用车撞伤黄兵强一方的人,引起黄兵强带人来报复,而刘云龙当时不在现场,并未参与他们的斗殴。这些事实黄兵强在侦查机关的供述可以证实。事实上,刘云龙与受害人潘伟兵一方无冤无仇,没有任何利害冲突,不存在打死受害人的作案动机。因此本案一、二审均认定刘云龙为主犯是缺乏事实依据的。
二、提出找人来教训崔子成的不是刘云龙。
一审、二审认定是刘云龙提议找人来教训崔子成,认定刘云龙是主要策划和组织者,这种认定是错误的。温志豪和黄兵强发生斗殴以后,因崔子成、黄兵强到处找温志豪报复,刘云龙出于义气,打电话给崔子成协商,但崔子成要刘云龙交出温志豪,刘云龙没有答应,崔子成就说要由刘云龙负责。由于怕被报复,刘云龙、温志豪、周成斌三人离开乐昌到韶关、深圳等地避难。期间是由三人商量找人来教训崔子成,而不是由刘云龙提出的,三人商量的结果是由刘云龙出面叫他的堂弟找几个人到乐昌帮手捉崔子成,由温志豪出钱作为报酬。买车和准备作案工具也是由三人一起完成的,买车的钱也是温志豪出的(周成斌的口供证实)。这说明在这起案件中是由温志豪起主要作用,作案费用全部由其支付。因此一审、二审认定刘云龙是主要策划和组织者与事实不符。
三、是温志豪、周成斌抓住本案受害人的,刘云龙在事前并不知情的。
在找到本案被告嵩瑞强等人后,刘云龙、温志豪等人回到乐昌连续两次到崔子成上班的地方找崔子成都未找到。案发当天晚饭后他们又去找崔子成,没找到,刘云龙等人就先回到出租屋去休息。当晚20时许,温志豪、周成斌开车牌为鄂A2916的广州本田车,在外继续寻找崔子成。在寻找过程中,温志豪、周成斌发现有人租用摩托车跟踪,便调头开车去追跟踪的人,在进廊田镇的公路边(乐昌博物馆附件)追到跟踪的人受害人潘伟兵和黄兵强,黄兵强见状逃跑了,温志豪、周成斌抓到受害人后打电话叫刘云龙等人过去,说抓到一个人。刘云龙等人赶到时,温志豪、周成斌已经抓到受害人并殴打了一顿。这一点有李睿、周成斌的口供可以证实。刘云龙并不认识受害人是谁,只听温志豪说这个人跟踪他,是崔子成的马仔。由此就可以印证温志豪、周成斌才是本案的主要策划、组织和实施者,因为本案是去教训崔子成的,但温志豪、周成斌是在刘云龙等不知情的情况下抓住受害人,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另外据黄兵强的口供反映,黄兵强知道受害人被温志豪等人抓住后,曾打通受害人的电话,温志豪接过电话说:“你信不信我现在就废了他,下一个就轮到你了”由此可以证明温志豪才是此次犯罪的组织者。且前两次打受害人都是温志豪先动手和用电棍电击受害人的(李睿口供证实)。
四、刘云龙并无实施故意伤害的犯罪行为。
受害人被温志豪抓住后,温志豪就先用车用保险锁殴打受害人(温志豪的口供已证实)。刘云龙等人过去后其他被告先后数次殴打受害人,温志豪还用电棍电击受害人,而刘云龙始终没有动手,还劝其他被告不要击打受害人的头部以免弄出人命,这些事实在公安机关的逮捕申请书、起诉意见书及被告的供述都可以证实。从殴打受害人的情况来看,温志豪的主观恶性比刘云龙要大的多。因温志豪在殴打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对于受害人的死亡,其有着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尤其是温志豪用车用保险锁敲打受害人头部这一行为更是成为受害人致死的重要因素。
五、受害人的死亡和刘云龙的行为并无任何因果关系。
判决书认定刘云龙在本案中起组织、策划作用是主犯,是没有事实依据及法律依据的,刘云龙的作用比本案中任何一个被告人的作用都要小,在商量报复崔子成时,提出找人帮忙,由于温志豪提出由他出钱,刘云龙是听命于温志豪而出面找人的。而商量报复的对象是崔子成而不是受害人,在刘云龙回到住处后,这个行动已经结束。受害人是温志豪、周成斌抓住的,从第一现场打人到第二现场打人,刘云龙由始至终都没有动手。刘云龙与受害人也是素不相识,从未谋面,更无任何冤仇,根本就没有致受害人死亡的任何动机。所以受害人的死亡与刘云龙的行为是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
六、导致受害人死亡的主要责任未分清。
在温志豪、周成斌打电话说抓到一个人叫刘云龙等人过去后,刘云龙就看到受害人的头部在流血,受害人的尸检报告分析认为:受害人头部损失为致命伤,潘伟兵是因颅脑损伤死亡的。刘云龙在看守所接受审讯时提出检验受害人头部伤口是否与温志豪用车用保险锁敲打的伤口吻合,但公安机关没有采纳刘云龙的意见。(一审庭审时有相关记录)。成立共同犯罪行为须符合三个要求:一是每个行为人都必须具有属于同一犯罪的犯罪行为。如果都没有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有犯罪行为但分属不同犯罪,均不能成其为共同犯罪行为。二是各行为人的行为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共同犯罪故意支配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为一个行为整体。这是成立共同犯罪行为的关键。三是在发生一定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各行为人的行为所构成的行为整体,因此,每个行为人的行为都是该结果发生的原因的一部分,只是各自所起作用的大小可能有所不同。而本案中,受害人的死亡主要是由温志豪、周成斌等人的个人行为所造成的,理应由温志豪等人承担主要责任,刘云龙充其量只是从犯。温志豪用车用保险锁敲打受害人的这一行为也不应该算作是共同犯罪行为中的共同行为。这一行为完全是其个人的犯罪行为。
七、温志豪才是本案的组织者和策划者
温志豪、周成斌、李睿三人在案发后逃跑时,多次商量将责任推给刘云龙,如果刘云龙真的是案件的组织策划的主犯,三人何必多次商量将责任推给刘云龙,而温志豪、周成斌被抓获后,多次翻供,在看守所两个人多次串供,拒不认罪,态度很恶劣。这些都有证人证实和被告人的供述证实。本案从头到尾都是温志豪在组织、策划的,既由其出钱实施犯罪、又由其指挥其余被告人殴打受害人等。由此足以认定温志豪、周成斌才是本案的组织者和策划者。
综上所述,本案组织、主导人自始至终都是温志豪,而且本案的纠纷也是由其引起的,决定找人来教训崔子成也是其牵头商议的,由温志豪出钱,刘云龙才找人帮忙的。刘云龙在被抓以后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而温志豪、周成斌在被抓以后10月份前的口供与犯罪事实相符,10月份后就翻供否认参与犯罪(一审开庭时公诉机关曾指出这一点)在开庭审理时也不认罪。一审、二审的判决书认定的事实明显有不当之处。本案的主要组织、策划人是温志豪,刘云龙只是本案的从犯,但判决却是刘云龙为无期徒刑,而温志豪却只判了五年有期徒刑。虽然温志豪的家属有赔偿死者家属,但即便如此两个人的刑期悬殊如此之大,可以看出本案的判决是很不公平,很不公正的!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这位曾做过英国皇家大法官的思想家曾云: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然触犯了法律——但只是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裁判则毁坏法律——就好比污染了水源。申诉人认为:刘云龙犯了罪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但判决应该公平、公正,如此才能让被告人认罪伏法,让有罪的人受到应有的惩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有鉴于此,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特向贵院提出申诉,恳请对此案重新审理,秉公判决刘云龙为本案的从犯,并从轻发落。
此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Ⅳ 林鹄,谢秉佑死刑执行了吗
林鹄,谢秉佑死刑未执行。林鹄,谢秉佑案件如下:
2011年12月,两人开始合谋抢劫、杀害夜总会三陪女,伺机作案,直至案发先后抢劫、杀害5名女子,共劫现金4万多元,手机7部、首饰若干。2012年5月,两人为了方便作案,专门租下罗湖春风路长丰苑内一套出租屋,购买阿普唑仑(安眠药)、菜刀、钢锯、砧板等作案工具存放该处,开始物色对象作案,商定作案节奏:每周杀一人。同年6月21日凌晨,公安机关在出租屋内将两人抓获归案,现场缴获作案工具阿普唑仑、菜刀、钢锯、砧板 。2014年9月12日,深圳烹尸恶魔正式被开庭受审。
死刑执行有以下流程:
1、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2、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采用枪决或者注射执行;
3、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验明正身,讯问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
4、执行后,书记员应写成笔录;
5、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6、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Ⅳ 乐昌法院电话号码多少
网页链接
点击:韶关乐昌市人民法院网
看:韶关乐昌市人民法院联系方式
Ⅵ 为什么有些人连街头小偷都不敢呵斥,却发誓跟美国兵血战到底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一个连对街头小偷大喊大叫都不会的人,发誓要和美国士兵战斗到死?这些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更多的是在网上。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第一,在现实生活中,对小偷大喊大叫是很危险的,甚至可能会失去自己的生命,而在互联网上,与美国士兵发生血腥的战争,只需要一点口头上的承诺。57岁的高宝旺是一名警察,为了阻止一名暴徒接触瓷器而喝酒,他的胸部和腹部被刺伤,差点丧命。
最起码,你要负责医疗费用,最起码,你会因此被拘留,被判刑,现实中很难根据简单的正当防卫来判断。为了保护他的祖母,18岁的男孩尹志兴行使了这项正当防卫,这项权利被授予并受到法律保护。然而,乐昌市法院的法官错误地判定他犯有故意伤害罪。和美国人作战?这是很容易说,在战场上,你可以享受自己的血液,死亡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失去一个生命,生存,是几个等级的功绩,两者可以比较?结论其实,提问者并不纯洁,这显然是首先定义,然后提出问题。他首先定义了网上的誓言和美国士兵的浴血奋战,必须在现实中不敢对小偷的懦夫大喊大叫。但不知道在现实中,好心的撒马利亚人不少,维持自己的血腥人数也很多。
Ⅶ 乐昌市李桂平
部门:乐昌市人民政府
姓名:李桂平
职位: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兼专任市公安局属长
职责:负责公安、司法、维稳、仲裁、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分管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系市法院、市检察院、市人民武装部工作。
Ⅷ 刘云龙案件的现场是在哪发生的
顶你个肺 自个网络一下
这个韶关刘云龙案件是2007年6月30日,在乐昌市银都酒吧发生的,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温动手打了对方,还用车撞了对方,引起对方报复,并打伤了李睿。
FUCK 网络了一下
刘云龙等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
2007年7月7日,在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发生了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刘云龙和温志豪等人殴打被害人“潘伟兵”导致其伤重不治而亡
。下面是本案的一些基本情况对比
案件细节 温志豪
案件起因 是温引起的,2007年6月30日,在乐昌市银都酒吧,温动手打了对方,还用车撞了对方,引起对方报复,并打伤了李睿。
雇请打手再报复对方 周成斌说:我和温志豪商量以公司的名义请二个保安。
经济情况 有公司,有高级私人轿车
提供资金 温本人否认有提供资金,并称不知道谁出钱请人和购买犯罪车辆白色面包车。而同案周成斌说:买车13000元,有1万元是
温志豪放在小车里的。
抓住受害人 温驾驶广州本田汽车,寻找对方人员,发现有人骑摩托车跟踪,便掉头追赶,并抓获了被害人“番伟兵”。
殴打行为 在刘云龙赶来之前,温就用车头锁殴打了被害人。并且有证据证明其殴打过被害人的头部,而颅脑损伤正是被害人的死亡
原因。
主观心态 和对方有直接的冲突,主观上非常愤恨对方,客观表现在多次实施殴打行为。
认罪态度 非常不好。甚至在法庭上否认全部事实,否认他有动手打人,有参与打架这个基本事实。
民事赔偿 温的家属代其赔偿死者家属16万,取得了死者家属提供的谅解书。
犯罪地位 检察院认为温和刘都是主犯,法院认为温是从犯
获刑 五年有期徒刑,二审维持原判
刘云龙
案件细节 并非刘云龙引起,但对方的人只认识这一方的刘云龙,对方一直找他要人,刘云龙因此惹事上身。
案件起因 刘云龙说:干脆我找几个人来教训对方。并打电话给他的堂弟,叫他帮忙找几个外省人。
经济情况 家境贫困,为人打工。
提供资金 刘云龙供认:请人花费的4千余元和买车的13000元都是温志豪提供的。刘云龙和李睿检举温志豪等人制贩毒品,因相关嫌
疑人离开乐昌,制毒工厂地址不明,无法核实。
抓住受害人 刘云龙驾驶面包车,没有发现对方人员。温抓住受害人后,接到其通知,刘才赶来。
殴打行为 至始至终从来没有亲自动手打过被害人,是在现场的几个人中,唯一没有动手的一个。并且有制止同案继续殴打被害人的
行为。
主观心态 和对方只有间接地冲突,并不非常愤恨对方,出于义气帮助朋友找人帮其出气,而自己没有动手打人,与其客观表现一致
。
认罪态度 态度较好,供述前后一致,不否认有参与的事实。
民事赔偿 东拼西凑向亲戚朋友借了8万元,被自称能摆平此事的人骗走。无法向死者家属作出赔偿。
犯罪地位 检察院和法院都认为刘是主犯。
获刑 无期徒刑,二审维持原判。
给分 速度
Ⅸ 张海现在在哪里
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张海
2011年农历正月初三,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张海在坐牢六年后悄然出狱,其秘书和家人表示希望“人们都遗忘了这个人”。不过,两年多来,围绕健力宝的沉浮、其减刑真相的质疑,张海这个名字终未真正脱离公众视线。而经由广东省高院、省检在不同场合言简意赅的通报,张海减刑所涉的弄虚作假问题已被证实。对此,南都记者从权威途径了解到,截至目前,韶关佛山已有多人因涉案被查,并已移送司法处理。
所长贿案牵出张海假立功事件
2013年11月4日,韶关乐昌市人民法院向媒体通报,佛山市看守所原副所长罗某为在押人员提供检举立功的线索信息,使之受到较轻的追诉,并收受在押人员贿赂18万元,被该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并处没收财产2万元。
张海就与此案有关。根据通报,2006年下半年,原广东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某(另案处理)找到时任佛山市看守所负责深挖扩线工作的罗某,要其为他的当事人张保(化名,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寻找检举立功线索材料,并送给罗某好处费3万元。罗某便利用职务便利,将一条抢劫案的线索告知张保,并将涉嫌抢劫犯罪的嫌疑人张磊(化名)调至张保同一监仓,由张保检举张磊。佛山市看守所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出具张保在押期间具有立功的书面意见,省高院二审据此认定张保有立功情节,改判张保有期徒刑10年。
对此,知情人称,前述通报中的张保(化名)即是张海本尊。该案一经见报,即有法律界人士提出,既然张海所揭发的线索,已为相关人员所掌握,因此应认定此为假立功,广东省高院应有必要依法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对二审结果进行改判。
张海去了何处应该如何查处
那么,张海现在究竟何处?南都记者昨日向多位与其相熟人士求证,但他们都讳莫如深。有的称张海好像在国外,但具体哪个国家,“不知道”。
对于提前出狱可能引起的风波,张海旁边的人士当年或早已有预警,为此都提出希望媒体不要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