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通知内容
㈠ 法院通知书通过什么形式告知
法院通知书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能够确认其收悉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但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除外。
结案通知书就是法院判决书,即打官司结束后,法官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对争议焦点做出的判决结果。一般没有结案通知书的说法,通常称为法院判决书。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文书格式的要求,法院判决书由首部、正文和尾部组成。法院送达法律文书是直接送达,不是短信更不是律师通知。由法院通知开庭,法院会发开庭传票,还有提前15天举证期。最好等法院的书面传票,可以直接去法院确认一下是否被诉了。但一般如果真的是律师通知的,即便临时没起诉也早晚要解决的也可以委托律师代理,律师会去落实一系列的情况。
【法律依据】
《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一百零八条 执行结案的方式为:
(一)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全部执行完毕;
(二)裁定终结执行;
(三)裁定不予执行;
(四)当事人之间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已履行完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第四十四条 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㈡ 法院受理通知书
法律分析:受理案件通知书是人民法院对案件的起诉经过审查后决定立案受理,向原告发出的法律文书。它表明人民法院在收到原告起诉后,经审查,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已经启动诉讼程序。同时,受理案件通知书中会明确告知原告在诉讼活动中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履行的诉讼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㈢ 法院执行通知书
法律分析:执行通知书是人民法院执行阶段的法律文书,它包括协助执行通知书和限期申报财产通知书。协助执行通知书是人民法院对没有履行法律文书中所规定的履行义务的当事人,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并请有关单位协助人民法院执行的凭证。限期申报财产通知书则是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后,责令被执行人申报财产的凭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㈣ 法院诉讼通知书是怎么通知的
法律分析:1、直接送达:由法院的审判人员和书记员或司法警察将应送达的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本人、代理人或同住成年家属(对单位为法定代表人或专司收件的人)的送达方式。
2、委托送达:法院直接送达有困难,委托其它法院代为送达的送达方式。它是直接送达的补充。严格意义上讲委托送达不是一种独立的送达方式,它只是法院相互间的协助行为而已。
3、邮寄送达:法院送达人员将应送达的诉讼材料通过邮寄方式交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4、留置送达:受送达人对法院直接送达的诉讼文书拒绝签收,送达人在邀请相关组织的人员到场后,由相关人员见证将诉讼文书留置在受送达人住所而完成送达的方式。
5、转交送达:对军队中的军人以及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人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部门或监所行政部门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
6、公告送达:又叫拟制送达。指在报纸或其它载体上刊登公告,经过一定期限即产生送达效果的送达方式。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六十八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㈤ 酒驾后被起诉,法院通知家属的内容包括哪些
一、法院什么时间会因驾驶员醉驾.通知家属?
醉驾判决书只是送达给被告人本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二、醉驾被抓要刑拘多久,怎么判刑
只要是醉驾,就会判刑。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人人道“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依然抱着侥幸心理酒后开车,最后造成无法挽回结局的案例也不在少数。现在社会车辆越来越多,国家也加大了对酒驾的力度。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法院的判处信息,会在官网等地方进行公布,若醉驾并非危及到他人的生命安全,那么法院是不会判处其承担刑事责任的,但是醉驾的行为,只要被司法机关发现,无论是否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员都是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
㈥ 法院下达的执行通知书通知书上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欠债欠钱的明细
扣压冻结财产,没有。
一般内容是扣压冻结被执行人财产,没有明细,判决书上才有明细。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
归根结底,执行就是确保法院判决能够最终落实的手段。常言道: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㈦ 人民法院的短信通知是什么样子的
法院不会以短信的方式通知当事人到庭。法院通知诉讼参与人到庭,会采取法定程序送达有关法律文书。
根据相关规定,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包括起诉书、免予起诉书、裁定书和判决书等),应当直接交给应受送达人。应受送达人不在,可以由当事人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代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
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文件(包括起诉书、免予起诉书、裁定书和判决书等),应当直接交给应受送达人。应受送达人不在,可以由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代收。
㈧ 法院传票
一、怎么分辨“你有一张法院传票”的真假?
接到“传票”首先要判断“真假”,“你有一张法院传票”的骗局不少,以致于有媒体告诉大家“凡是自称是公检法打来的电话都是骗子,千万别接!”可这么说公检法就不干啊“你还让我们打电话不?”
都是自称法院打来的电话,谁真谁假?其实这个分辨起来很简单!
4、高级骗子来袭,掌握关键来防范!
当然,骗子的骗术也在升级换代,一些精准诈骗的骗局,骗子可能事先知道你的准确身份信息,甚至知道你刚刚买了房、买了车之类的行为。并根据这些行为设定骗局,甚至用改号软件增加迷惑性。
但没关系,杨文战律师告诉您关键:如果是法院送传票,通知的内容一般仅限于前面第2条所述的内容,不会要你提供银行卡信息,也不会要求你配合转账,只会通知你去法院。掌握这个关键,就不会上当!
二、法院会通过什么方式送达传票?
法律规定的传票送达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电话送达、司法快递送达、上门送达、公告送达。
当然,法院在第一次发送传票给被告时,通常会先电话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书面传票。
1、接到真的电话传票该怎么办?
接到法院电话通知,在分辨真假的情况下,当事人应该记下法官或书记员姓名、电话、法院内具体领取传票的地点,并确认具体的领取时间等。
一定确认清楚领取地址,比如北京东城、西城法院都分南北区,其它法院虽然不分南北区,但也有不少派出法庭,问清楚准确地址以免白跑。
如法官通知领取传票的时间不太方便,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同法官协商调整领取时间。
2、接到电话通知不理睬是什么后果?
法院如果电话通知不到被告,或者虽然通知到了但被告不来领取,法院会通过司法快递送达传票、或者上门送达传票等方式送达。
按法律规定在传票未合法送达前,案件不能审理。有人说了,那我是不是可以躲出去不领取传票,让法院没法审理?以杨律师的观点来看,被告没必要因此故意不配合、给传票送达设置障碍。
因为按上述方式仍无法送达的,法院是可能通过公告的方式送达,公告期到达后,无论被告是否实际收取传票,法院都可以缺席审理判决了。拒绝领取传票最多能起到拖延一定时间的作用,没有特别理由意义不大。
三、到法院领取传票要注意哪些事?
1、案子还没审呢,别跟法官闹情绪。
有人接到法院传票就开始闹情绪,“原告起诉没道理、说的都是假话,你们法院为什么受理?”甚至有因此拒绝领取传票、拒绝开庭的。
法院受理原告起诉,不代表认可原告的诉求,一切是非对错得审了再说。所以,在领取传票这个阶段没必要折腾,回来准备证据是正事!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拒绝配合,导致没参加诉讼,丧失了抗辩权和举证的机会,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
2、开庭时间不合适,可以商量调整。
法官首次通知领取传票,有时不定开庭时间,只给诉状和相关资料。但也有不少会直接确定开庭时间并发放开庭传票的。
原告起诉时就已经做了准备,而被告可能需要准备证据、组织材料。所以,如果法院定的开庭时间比较短,被告觉得紧张,可以同法官协商调整时间。至少按《民诉法》规定,被告在领取传票后可以有15天的答辩期,所以如果被告要求,首次开庭时间至少可以争取在15天后。
特别提示:到法院领取传票时可能有一堆文件要签署,如果有后面这两样文件,要特别重视!
3、《送达地址确认书》的地址一定要准确
《送达地址确认书》是一份相当重要的文件!杨文战律师提醒您:如果法院要你签这份文件,一定要保证地址和联系方式的准确。
因为将来法院发送传票、判决等文件,可能会按你提供的这个地址快递送达,如果因为提供的地址不对或我无人接收导致文件无法送达,法院可视为已经送达。
因为地址错误而错过开庭、上诉的机会可能会导致有理没地方说!
4、如有《举证通知书》,应注意按通知上的时间举证。
关于举证,大多数案件是可以在开庭时当庭举证,如果开庭时觉得还有其它证据,还可以要求下次开庭再举证。
但是如果法院向你出具了《举证通知书》,那就不一样了,请特别注意举证通知书上的时间限制,应该在法院限制的期限内向法院提供证据。
㈨ 法院送达被告时应包括什么内容
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要向被告送达下列法律文书:
应诉通知书,告知被告法院受理案件的事实,通知其应诉答辩。
举证通知书,告知被告应诉时,要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传票,通知被告开庭时间及地点等信息。
起诉状副本,将起诉状转交被告,通知其原告的主张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