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法官事件什么意思
A. “不是你撞的,为什么你要去扶”是南京法官说的吗
原话并非如此,只是在判决中,出现大量“按常理推定”的推理过程,有些人称之为“自由心证”或“经验主义”,也就是在案后从媒体宣传中看到的:
如果人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她?
如果人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送她去医院?
如果不是你撞得,为什么不向家属讨要为老太太垫付的200元钱?
彭宇案中可以看出,法官的审判更倾向于实体正义的追求,因为他绕过了正常的审判路径,去扮演了一个“调停”、“和稀泥”的角色,但可怕的是他绕过的路径却是案件审理的核心——证据。当这样违反法律思维的推理过程,出自于一位司法者、审判者的判决之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对于彭宇案只能用一个“反常”来评价,因为它不符合法律、逻辑、经验甚至是道德。
(1)南京法官事件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抛开法律不谈,它还激发了社会道德的一次危机。当人们谈及“扶老太太”这个话题的时候,往往伴随的是言谈者脸上蔑视的表情。没有人敢再去扶摔倒的老人,除非先找来别人来帮他作证或者录像。
见义勇为、尊老爱老变成“笑”谈,当然这一切并非始于彭宇案,但至少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甚至有人评价彭宇案说道:它让中国人的道德素养倒退了20年。
当然不是因为人们素质低,而是素质高的成本太高。虽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可以客观地说,彭宇案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B. 急求南京法官彭宇案的事件原委介绍。判决结果。和背后黑幕
案情回顾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 2007年9月4日下午4点半,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本案主要存在两个争议焦点。一、是否相撞;二、损失数额问题。 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当天,老太的代理律师表示:对判决事实感到满意,但40%的赔偿比预期要少。而彭宇则表示不服此判决。 和解撤诉: 200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在两会新闻中心就“司法公正 判决结束后,彭宇一脸郁闷地站在法院门”问题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时透露,南京彭宇案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申请撤回上诉,最后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且双方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结果都表示满意。[1]
C. 南京彭宇案法官让中国的文明倒退了100年,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南京彭宇案法官让中国的文明倒退了100年,我觉得这种说法过于偏激,但是这件事确实给我们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彭宇案”的负面效应,是许多当事者始料不及的。作为政法部门应引以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训,努力提高司法办案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彭宇案”在审理期间就出现了偏离事实真相的报道和舆情,但办案单位并没有足够重视并对此进行正确引导,对判决之后可能出现的舆情也没有充分的预计,当此案形成舆论热点后,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得相关报道逐步偏离事实真相,最终形成判决结果与公众认知的巨大反差。
汲取此案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要注重保障热点案件的公众知情权,妥善处置为当事人保密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关系,实现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3)南京法官事件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误判原因
1、判定“彭宇案”的关键事实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这个最重要的关节点上,警方丢失了事发时对双方的询问笔录,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证据支撑,其判决结果因此受到舆论质疑。因此,旁听公开审理的一些媒体也逐渐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诬陷”的一边倒倾向。
2、法官在一审判决中对原、被告相撞事实认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离了主流价值观,引发舆论哗然和公众批评,导致社会舆论普遍不认同一审判决结果。
3、在南京中院二审开庭前,彭宇与徐寿兰达成庭前和解协议,双方对此均表示满意。
但依据当事人要求,在和解协议中增设了“双方均不得在媒体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的保密条款,从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时让公众知晓,经数年发酵,逐步演化为社会“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D. 南京法官是什么梗
因为南京法官说的一句,不是你撞的为什么去扶。
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摔倒了,随手将他扶起,是举手之劳,也是人之常情,更是一件无足挂齿的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扶老人却成了我们生活不可承受之重的事。
南京法官训斥结果
新闻中、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街上有老人摔倒了,来来往往经过了很多路人,都没有人上前去扶起他,这让摔倒的老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有些老人摔倒之后,为了打消路人的顾虑,会主动说,他是自己摔倒的,不会讹人,这才能换来路人的帮助。
有些路人想要扶起老人,但是不敢直接走过去扶起,而是让周围的人用手机将一切拍下来后,才敢将摔倒的老人扶起。
一件简单的事,被我们做得如此沉重,如此复杂,并不是我们的道德水平滑坡了,不是人们变得冷漠和自私了,而是生活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农夫和蛇”的故事,让人们在做好事时,有了顾虑。
虽然我们生活中,大多数老人是好的,但极少数老人的行为,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在我们的社会中,起到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很多人为了避免麻烦,不愿扶老人,也不敢扶老人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让人痛心的现象,与南京法官王浩的一句“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有很大关系。
2006年11月20日早晨,南京64岁的徐寿兰老人,经过一个公交站台时,被人撞倒了。刚下公交车的彭宇赶紧将老人扶起来。老人的情况不妙,彭宇赶紧给老人的子女打了电话。老人的家属赶到后,彭宇和他们一起将老人送去了医院。在这期间,彭宇为老人代付了200元医疗费。
但不久后,老人和她的家属将彭宇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老人指出,是彭宇将她撞倒的,所以老人的家属,要求彭宇赔偿他们13万元医疗费等各项花费。彭宇连连叫屈,说他没有撞倒老人。
最后,法院认为,彭宇和老人都没有过错,但根据常理分析,彭宇撞倒老人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彭宇要承担老人40%的损失,最后法院判决彭宇赔款老人45876元。彭宇不服,提起了上诉。
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争议,很多网友认为彭宇是好心没好报,无辜受害,对他充满了同情。随后,通过调解,彭宇和徐寿兰老人及其家属,达成了和解,彭宇赔偿了老人一万元损失。
虽然这个案件,就这样结束了,但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和恶劣的。司法领域,我们遵循的是疑罪从无。法院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仅靠常理推断,就判决彭宇承担徐寿兰老人40%的损失,是非常不合理的。
这也让很多品行不端的老人,嗅到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他们通过碰瓷,来敲诈路人、司机,向他们索要钱财。一时间,这类纠纷在全国各地多了起来。这也苦了很多好心人,他们扶起了老人,却要被老人反咬一口,浪费钱财和时间,还身心俱疲。
被讹的人多了,好心人也心寒了,人们开始不愿扶老人了。尽管几年后,彭宇承认他撞了老人,但这个案件对我们社会造成的影响,远没有结束,但愿有一天,我们不再为扶不扶老人而纠结。
E. 南京法官事件,扶人的人怎么样了
不是他撞的,一分不陪!是他撞的,全部赔,赔10%算什么意思?
F. 南京法官事件最后怎么解决的
太多不公平公正的事情,无论结果如何,随他去吧,
G. 那句“不是你撞的,为什么你要去扶”也是南京法官吗
原话并非如此,只是在判决中,出现大量“按常理推定”的推理过程,有些人称之为“自由心证”或“经验主义”,也就是在案后从媒体宣传中看到的:
如果人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她?
如果人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送她去医院?
如果不是你撞得,为什么不向家属讨要为老太太垫付的200元钱?
彭宇案中可以看出,法官的审判更倾向于实体正义的追求,因为他绕过了正常的审判路径,去扮演了一个“调停”、“和稀泥”的角色,但可怕的是他绕过的路径却是案件审理的核心——证据。当这样违反法律思维的推理过程,出自于一位司法者、审判者的判决之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对于彭宇案只能用一个“反常”来评价,因为它不符合法律、逻辑、经验甚至是道德。
(7)南京法官事件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抛开法律不谈,它还激发了社会道德的一次危机。当人们谈及“扶老太太”这个话题的时候,往往伴随的是言谈者脸上蔑视的表情。没有人敢再去扶摔倒的老人,除非先找来别人来帮他作证或者录像。
见义勇为、尊老爱老变成“笑”谈,当然这一切并非始于彭宇案,但至少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甚至有人评价彭宇案说道:它让中国人的道德素养倒退了20年。
当然不是因为人们素质低,而是素质高的成本太高。虽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可以客观地说,彭宇案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H. 南京法官王浩事件
负责农业、农村、民政、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移民和农科教统筹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市农村工作办公室(含农经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含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移民办)、水产局、农业机械管理局、农垦事业管理局、粮食局、供销合作联社、民政局(含老龄委办公室)、残疾人联合会、扶贫开发办公室、白莲河工程管理局、老区建设促进会,协管市气象局、水文局。承担市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王浩鸣要求,全市供销社系统一是要高度重视“新网工程”建设。在全国扩大内需、我市新农村建设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形势下,供销社系统要大力发展农村经营网络,构建连锁配送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要加强基层社建设,筑牢供销社服务“三农”的基础。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各地供销社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牵头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扎扎实实地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起来,今年要实现每个乡镇都有一个由供销社领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目标。通过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三是要抓好招商引资,为黄冈经济发展作贡献。各级供销社要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干项目年”要求,发挥自身优势,内引外联,联合合作,大上项目,为我市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I. 南京法官 王浩 徐老太,活的还好吗小悦悦走好!等他俩来陪葬吧。
就算是封建社会,也是一个教诲世人行善的国度,现在国家,是一内个善人会受到惩罚,明知道容错了,也不会公开道歉的国家,一个恶人会受到奖赏的地方,这个国家有希望和未来吗,很遗憾,我看不到
我赞同lz的观点,如果我遇到了这个问题,我所能过的最大的良知就是用公用电话亭帮你找120,至于为什么不用手机,你懂得。
有没有探头那只是假象,有探头我也不敢扶,为什么,怕被人栽赃是同谋
你说什么叫做无罪推论,就是在没有证据证明有罪之前,此人就是无罪的,这是基本的司法推论,而那个案子根本就是有罪假设,在没有证据证明你无罪之前,你是有罪的。这就是文()革冤狱很多的根本原因
我觉得中国的法官和警察,不能信,要都是那个南京法官那样,有没有探头有区别吗,说不定连你的亲人都会被载上同谋的帽子
J. 南京徐老太事件是怎么回事
就是当年轰动网络的彭宇案。
经过:2006年11月20日上午,本文主角南京市民徐寿兰女士(即南京徐老太)在某公交车站等车,据其称被正在下车的市民彭宇撞倒,而彭宇则称下车时候见老人摔倒,所以扶至旁边,并且在其亲属到来以后一起送该老人到医院,其中还垫付了200元的医药费。
当好心的彭宇离开以后,却被告知要赔偿医药费用。2007年1月4日,徐老太将彭宇告上了法庭,9月3日,判决的结果是彭宇应该赔偿40%的损失费计45876.36元。
判决结果出来以后,引发了网友的激烈争论,而其中诸多有关判决中猫腻的传说也在网络上飞快流传。
最后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协议,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和解撤诉之后,彭宇也表示,在2006年11月发生的意外中,徐寿兰确实与其发生了碰撞。
(10)南京法官事件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彭宇案”的负面效应,是许多当事者始料不及的。作为政法部门应引以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训,努力提高司法办案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首先,应高度重视“彭宇案”反映的办案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切实加强政法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法院调查的原始证据表明,“彭宇案”中原、被告发生相撞的事实是成立的,一审据此判决的结果是适当和正确的,二审之前当事人达成庭前和解协议的直接效果也是好的。
但案件审理中出现警方丢失询问笔录等关键证据,一审判决说理、表述不当等问题。虽然相关人员在事后给予了停职、调离和警告的处分,但加强政法队伍制度建设和思想业务建设仍刻不容缓。
汲取此案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要注重司法裁判对社会主流道德取向的引导作用,要把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社会主流价值观有机融入司法裁判全过程。
“彭宇案”在审理期间就出现了偏离事实真相的报道和舆情,但办案单位并没有足够重视并对此进行正确引导。
对判决之后可能出现的舆情也没有充分的预计,当此案形成舆论热点后,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得相关报道逐步偏离事实真相,最终形成判决结果与公众认知的巨大反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彭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