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外出调查

法院外出调查

发布时间: 2022-05-17 23:00:25

① 法庭有没有义务根据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合理请求展开庭外调查

对于当事人无法取得的证据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请求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8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该条规定赋予了法官的庭外调查权,同时也对庭外调查权进行了限制。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有无,是职权主义审判方式和当事人主义审判方式的一项重要区别。在职权主义条件下,法官有责任运用职权查明案件的实体真实,因而有权实施庭外调查,这种调查不仅可以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休庭进行,而且可以在庭审准备阶段实施。

如法国《刑事诉讼法》第283条规定:“审判长如果认为预审尚不完整,或者在预审结束之后发现新的情况,可以命令进行他认为需要的任何侦查行为。”德国《刑事诉讼法》第244条规定:“为了调查事实真相,法院应当依职权将证据调查延伸到所有的对于裁判具有意义的事实、证据上。”

(1)法院外出调查扩展阅读:

法官的庭外调查权只能在法庭审理开始后实行。

《刑事诉讼法》第158条明确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调查核实。”

它强调了“法庭审理过程中”,这是由于现行刑事诉讼程序决定的。控方向法院起诉案件后,法官对案件作程序审查后应予受理。

在法庭审理前,法官为了能公正裁判,其不能就案件的实体问题调查取证,只有法庭审理开始后,控方向法庭提供了证据,法官才能对这些证据提出疑问并调查核实。

1979年刑事诉讼法没有对法官的调查权作这方面的限制,检察机关向法院起诉案件后,法官对整个的案件事实、证据进行审查并调查核实,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才决定开庭审理,否则,案件将被退回检察机关补充侦查,这样必然造成先判后审的弊端。

而在庭审前的调查中,法官在主观上会带有先入为主倾向性,不利于公正裁判。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法官的调查权作了时间上的限制,从而避免了先判后审的弊端。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进步,它有利于案件证据证明力的确认,更有利于最终的裁判公正。

法庭审理后,法官对事实、证据进行充分的调查核实,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作出有罪判决;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的,应作出无罪判决,法官当然不能在作出判决后再行使调查权。

② 我在杜撰法院实习内容,加上跟随、协助法官外出调查案件这么一条会不会有问题。

跟随法官外出调查案件,是可以的,但协助这么一条有问题,你是没有资格的,在法院内部,只有法官或法官助理才有资格,就是正式书记员都没有这个资格。

③ 什么情况下可以要求法官外出调查

如果证据可能会对案件审理产生影响,而当事人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经法院审查同意后,法院就会去调查的。

④ 我想问,中级法院说去调查证据需要差旅费,这个差旅费是由但事人来出

  1. 一般由当事人出。

  2. 法律上调查取证费用无须申请人承担,但实践当中一般申请人会随同法院一起去,并承担相关费用。从有关法律规定及审判实践看,人民法院外出办理经济纠纷案件依法由当事人承担必要的差旅费,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合法的。而且客观上也能缓解当前法院因办案经费极度紧缺造成案件大量积压的局面,及时审结大批经济纠纷案件,从根本上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⑤ 法院庭审后宣判前对庭审中的证据法院还进行真伪调查吗

民事诉讼,法院的审理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就是你向法院有什么请求,你就要拿出证据来证明你的请求是有法律依据的。对证据的真伪法院当然要辨别,法院经过辨别,认为是真的,法院就以此为证据进行审理,法院认定证据是真的叫采信。法院对双方的证据一般都只进行辨别真伪,不外出调查(也可能有例外),如果对对方证据怀疑,就要自己拿出证据证明对方证据是假的,也可申请鉴定(鉴定费谁申请谁出),如果法院和对方都认为某件证据是假的,证据提供方认为是真的也可以申请鉴定。
法院对于双方证据的真伪一般只进行辨别审查鉴定,不外出调查,特殊情况除外,比如查银行帐目,只有公检法可查,一般单位和个人是不可以查的。

⑥ 法院外出调查一个人合理吗

合理的

⑦ 法院来家调查取证是什么意思呢

法院有权利采取上门调查取证等行为,这都是合法的,是为了案件的审理

⑧ 法院到银行执行公务,法院人员需出示的证件问题

法院到银行执行公务,法院人员应当持有执行公务证、工作证和法院执行的相关法律文书。执行公务证件是人民法院的司法人员外出进行调查、勘验、执行公务等活动,依法所使用的证明文件。扣划单位存款的时候也应当持有执行公务证、工作证和法院执行的相关法律文书。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三、关于扣划单位存款的问题

人民法院审理或执行案件,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查处的经济犯罪案件作出免于起诉、不予起诉、撤销案件和结案处理的决定,在执行时,需要银行协助扣划企业事业单位的银行存款,必须出具县级以上人民法院签发的“协助扣划存款通知书”及本人工作证或执行公务证,银行应当凭此立即扣划单位的有关存款。

银行受理扣划单位存款时,应审查“协助扣划存款通知书”填写的被执行单位的开户银行名称、户名和帐号、大小写金额、如发现不符,或缺少应附的法律文书副本,以及法律文书副本有关内容与“通知书”的内容不符,应说明原因,退回“通知书”和所附的法律文书副本。

(8)法院外出调查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一、关于查询单位存款、查阅有关资料的问题

人民法院因审理或执行案件,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因查处经济违法犯罪案件,需要向银行查询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与案件有关的银行存款或查阅有关的会计凭证、帐簿等资料时,银行应积极配合。

查询人必须出示本人工作证或执行公务证和出具县级(含)以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签发的“协助查询存款通知书”,由银行行长或其他负责人(包括城市分理处、农村营业所和城乡信用社主任。

签字后并指定银行有关业务部门凭此提供情况和资料,并派专人接待。查询人对原件不得借走,需要的资料可以抄录、复制或照相,并经银行盖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银行提供的情况和资料,应当依法保守秘密。

⑨ 法院可以在异地调查本地抓人吗

法院可以异地抓人,但需要当地相关部门的协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5-02-06 15:09:35 浏览:271
法考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主 发布:2025-02-06 15:08:22 浏览:724
劳动法福建哺乳期 发布:2025-02-06 14:58:58 浏览:94
审议环保条例发言 发布:2025-02-06 14:57:38 浏览:757
信访听证会结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4:35:04 浏览:602
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久可以消除 发布:2025-02-06 14:32:33 浏览:576
去法院起诉去哪个法院 发布:2025-02-06 13:47:16 浏览:736
法考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发布:2025-02-06 13:46:41 浏览:24
银川律师电话 发布:2025-02-06 11:55:40 浏览:972
安阳免费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6 11:31:06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