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办案推拖

法官办案推拖

发布时间: 2022-05-17 23:44:11

㈠ 我有一民事诉讼案件,时间已过一年法院没结果。法官总推拖我该怎么办

找到电视台曝光法官的行为!把事情越闹越大,那些人就害怕了,不要认为他们是公务员就要一直忍让!

㈡ 假如法院将案件受理后故意拖延不审理.当事人应当怎么办

如果法院立案后,案件承办法官不及时审理,拖延办案,案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投诉。
院长接到投诉后,一定会过问的,会要求承办人尽快审结案件的。
法院内部设有监察室,专门处理法官违法违纪的,如果是法官故意拖延,一定会查处的。

㈢ 法官久拖不判是不是证据不足

法官久拖不判不一定是因为证据不足,具体原因如下:
1、案子本身确是复杂,或者人数众多,或者影响重大,不能如期审理结案;
2、因为无法依法判决拖延,因为有人打招呼,写条子,行贿法官,出现无法正确裁判产生的拖延;
3、因为法官等当事人的好处故意拖延,一些无良的法官,办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捞取实惠,简单地案件迟迟不做出判决,一致等到审限的最后一天;
4、故意寻找拖延的借口,一起案件立案之后,法官为了达到拖延的目的,首先给你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等即将三个月的时候,再转为一般程序审理,中间还有申请鉴定,一年可能不给你结案;
5、法官对申诉的案件根本不遵守时间已成惯例,特别是在前两年,申诉的案件根本就没有人给你遵守时间,很多案子递上了申诉状,三年五年泥牛入海,经常有把申诉状给弄丢的情况存在。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审限管理规定》
第二十三条 审判人员故意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五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分。第一条 审理刑事上诉、抗诉案件的期限为一个月,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第二条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期限为一个月。第十六条 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期间依照本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九条执行。案情重大、疑难,需由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的案件,自提交审判委员会之日起至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之日止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需要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的案件,征求意见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参照《若干规定》第九条第八项的规定办理。
要求下级人民法院查报的案件,下级人民法院复查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㈣ 执行法官拖延办案到阳光理政投诉有用吗

只要法官的程序没有错,你投诉是没有用的,如果你有证据证明他是故意拖延办案的,你可以到人大举报的

㈤ 执行法官拖延办案向谁投诉

执行法官拖延办案可以向以下部门投诉:
1、纪检监察部门, 即当地人民政府的纪检监察部门,当事人可以查清楚的该法官的工作信息,整理好个人所掌握的资料,然后到法官所在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投诉,相关部门会进行查实;
2、上级主管部门,即向法官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投诉,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的资料,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3、向执行局长投诉,执行局长是执行案件承办人的直接领导,向其投诉最快捷、最有效。投诉时要详细说明承办法官的失职或工作不力或违法违纪的事实,切中要害,便于局长对下属进行有效管理;
4、各级纪委的网站,各级纪委都设有举报的相关的网站,当事人可以将详实的资料以实名制的方式,发给各级纪委的投诉举报窗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三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第二百三十八条 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在民事执行活动中可能存在怠于履行职责情形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书面了解相关情况,人民法院应当说明案件的执行情况及理由,并在十五日内书面回复人民检察院。

㈥ 法官有意拖延时间不判决,会有哪些处分呢

法官有意拖延时间不判决,《人民法院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59条规定:“为谋私利故意拖延办案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也可向本院院长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要求其尽快作出判决,如果发现审判人员在诉讼中违反以上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纪检、政法委以及人大等有关部门投诉。

㈦ 法官久拖不判怎么办

对于法官久拖不判的。当事人可以依据法规予以处置的;根据法律规定,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案件久托不判的情况在各地法院都有,只有不超过法定期限作为当事人只有催促法官尽快结案;如果超过法定期限你可以投诉到院领导或上级法院及检察院。
诉讼实践不同于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规定的是您的胜诉权在多长时间内受保护,诉讼期间则是指具体诉讼行为应当在什么期限内完成。

下面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主要诉讼期间:

第46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第93条第2款: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第113条:被告答辩,应当在收到人民法院发送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第135条、146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在三个月内审结。

第147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上诉。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期限为十日。

第159条:不服判决提出上诉的二审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上诉后三个月内审结;不服裁定提出上诉的,应当在三十天内审结。

第182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为二年。

第219条: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07条: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㈧ 执行法官拖延办案向谁投诉

执行法官拖延办案,可以向执行局局长投诉。
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监察室或者中级法院的执行局投诉。

㈨ 法官久拖不判的原因

久拖不判的原因。案件过多;案件疑难复杂;刚开始办案审判经验不足;送达困难,公告送达占用期限;故意拖延不办等等第五种你可以向法院纪检部门反映,其他原因其实很难解决,毕竟不是他们主观故意的,相互体谅吧。
若人民法院迟迟不开庭可向其上级人民法院或法律监督部门提出异议,我国相关法律对人民法院的审理期限都有严格规定。除法律特别规定外,一般在一审案件中,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为六个月;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为两个月;行政诉讼的审理期限为六个月。一般在二审案件中,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为两个月;行政诉讼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所以不需太担心,人民法院一般都会在期限内开庭审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七十六条,二审审限: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第二百四十三条,二审审限: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㈩ 法官拖延判决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法官拖延判决承担刑事责任,法官拖延办案追究的,如果是属于过失的行为造成延时办案的不会给予处分;但如果是属于故意的行为而造成的,那么就会被警告或者是记过,如果造成的情节比较严重,那么就会给予开除的处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四十六条 法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二)隐瞒、伪造、变造、故意损毁证据、案件材料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审判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四)故意违反法律法规办理案件的;(五)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结果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六)拖延办案,贻误工作的;(七)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八)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利益输送,或者违反有关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九)违反有关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的;(十)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法官的处分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热点内容
信访听证会结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4:35:04 浏览:602
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久可以消除 发布:2025-02-06 14:32:33 浏览:576
去法院起诉去哪个法院 发布:2025-02-06 13:47:16 浏览:736
法考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发布:2025-02-06 13:46:41 浏览:24
银川律师电话 发布:2025-02-06 11:55:40 浏览:972
安阳免费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6 11:31:06 浏览:583
黄河管理和保护条例 发布:2025-02-06 11:11:26 浏览:872
开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里 发布:2025-02-06 11:06:57 浏览:886
在职法律硕士全日制 发布:2025-02-06 10:44:51 浏览:539
员工道德经 发布:2025-02-06 10:33:31 浏览: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