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任燕旭法院

任燕旭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5-19 19:07:29

『壹』 任在姓里念什么

ren二声的我有个同学叫任海静
1、出自黄帝的后代,为天子赐姓。
2、出自黄帝少子禹阳后裔。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所载,相传黄帝少子禹(禺)阳被封在任国(今山东省济宁市),其后裔以国为氏。周朝时,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十国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国。
3、由远古妊姓衍传。与女性妊娠有关,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
4、出自风姓。《通志•氏族略》记载,认为任姓子孙是太昊之后:为风姓之国,故址在今山东济宁一带,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5、其他改姓而来。如元代王信之子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氏。
6、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据《魏书》所载,巴(即板木盾族)夷帅有任姓;另外古代少数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有任姓;今瑶、回、满、蒙、土家、羌、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播迁 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姓。任姓来源虽众,但数千年来中国的任姓,其来源考证,有两个不同的记载:一是《通志•氏族略》记载:任姓子孙是太昊之后;二是《唐书•宰相世系表》载之黄帝少子禹阳,受封于任,便以国为氏。也就是说,数千年来中国的任姓,有伏羲氏的后裔,也有黄帝的后裔。
各支任姓中,影响最大者是出自黄帝之后的一支。据某些任姓家谱记载,黄帝之子禺阳在得姓以后,六传至奚仲,再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春秋战国时,魏国有任座,秦国有任鄙,他们都是禺阳的后代,楚国有任不齐。可见在先秦时期,任姓已播迁于今湖北、山西、陕西等境。同时,还可以判定任姓早期是以山东为其繁衍中心的,故任姓有以“乐安”为其堂号,其后遂成为当地一大郡望。
战国时魏国(都今山西夏县)。
据《史记•南越列传》载,秦始皇时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有南海尉任嚣,所以秦代已有任氏徙居今广东。
至汉时,任姓已散居于我国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一带,南方则居四川、江苏、广东等地。可见,任姓在汉之前即已南迁。汉时有世居沛地(今江苏徐州)之任敖,其后有子孙迁陕西渭南。
三国以后,任氏分布更为广泛,如西晋任旭为章安人(今浙江临海),东晋任延皓为平州人(今山西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军阀混战,夷族入侵,中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任姓族人为避战乱,开始大举南迁至今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并有任姓人迁入福建。
唐时,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使留居河南、山东的任姓又兴旺起来。
南宋末期赵姓末代皇帝四处逃亡,元蒙古骑兵南下,使任姓逃难于我国南方各地。南宋有绍兴进士任文荐,为闽县人(今福建福州市),这说明至迟在宋代已有任氏迁闽。
元末明初,旱涝蝗疫肆虐,农民起义军四起,造成中原、江南人口锐减,任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别迁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等地。
大约自清代开始,闽、粤任姓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现有任姓华人,并建立有宗亲组织。
如今,任姓已广布全国各地,尤以河南、山东为多,两省任姓约占全国汉族任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

三、郡望 任姓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
1、乐安郡:东汉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省高清县高苑镇西北)。三国魏改为郡,移治高苑(今山东博兴),南朝移治千乘(今山东广饶),隋初废。
2、东安郡:治所在今浙江富春县。
堂号有“水薤”、“九真”、“玉知”、“叙伦”、“吏部”等。

四、历史名人略传 任不齐(前545-前468):字子选,孔子七十七贤弟子之一,春秋战国时楚国(今湖北)人,“楚聘上卿不就”。生于周灵王二十七年三月,殁于周元王八年九月。葬桃乡,墓在济宁城北房葛铺。唐朝皇帝追封其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其为当阳侯。
任鄙(生卒年不详):任不齐五世孙,生活在距今二千三百年左右,秦始皇前的秦武王时代。著名勇士。《史记》有秦人谚语记载:“力则任鄙,智则樗里。”任鄙当时是大力士,“扛鼎抃牛者”。
任嚣(前?-前208):任不齐七世孙,秦始皇二十五年秦首次进兵岭南失利后,任嚣、赵佗率军再入岭南,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统一岭南。首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称“东南一尉”。以番禺(今广州)为郡治,在今仓边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前208年病逝。
任延(生卒年不详):字长孙,宛城(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名吏。十二岁时,熟读《春秋》、《易经》等,有“任圣童”之称。汉光武帝初年(公元25年)二十三岁时任九真(今越南河内以南一些地区)太守,延教以垦关配匹之道,五年之后,粮食丰收,婚嫁有度,人民生活大改善,生了子女,多以任为名。《后汉书》载《任延善政》:显宗拜颍川太守。永平二年,征会辟雍,因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任敖(前?-前179):秦代沛县人,西汉开国名臣。初为沛县狱吏,素与刘邦相善。刘邦初起时,敖以客从,为御史。亡秦后,刘邦立为汉王,与楚霸王项羽争天下。刘邦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太守。高后当政时,封任敖为御史大夫。孝文元年,任敖卒,皇赐谥号“懿侯”,葬于广阿县丘底村前,清乾隆年间隆平县知县袁文涣曾吊以诗曰:
广阿城外夕阳愁,太息茫茫土一天。
古墓寒烟分野色,残碑衰草冷荒洲。
千秋事业光青史,十载勋名起汉刘。
丰沛当年成往事,萧萧叶落老松揪。
任敖墓位于隆尧县城东偏北2.5公里处的丘底村南。此墓高10米,占地12亩。该墓系土封墓葬,虽经两千余年的风吹雨打,迄今仍若岑丘,肃穆壮观。该墓墓顶有树木数株,并立有隆尧县“重点文物保护”标志。墓地附近的地面上有汉代筒瓦和卷云纹瓦当。墓地原有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的“乡贤汉御史大夫任公之墓”石碑。该碑现已搬迁到隆尧县文物保管所保存。现在,任敖墓基本完好,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任安(生卒年不详):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回信《报任安书》。关于此信的写作年代,一说是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另一说是在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
任光(公元?-29):字伯卿,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初为乡啬夫、郡县吏。后归降绿林农民起义军。随刘秀参加昆阳之战,击破王寻、王邑等新莽军。后任信都太守,坚守孤城,拒王郎以迎刘秀。被刘秀任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谏阻刘秀加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军。不久,助刘秀攻克邯郸,讨平王郎,建武二年(公元26年)以功封阿陵侯,食邑万户。建武五年(公元29年)冬卒。
任尚(公元?-118):东汉将领。初为西域戊己校尉,代班超为都护。安帝时,任征西校尉,率军镇压羌人起义,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大败。后又任中郎将、护羌校尉,与邓遵(邓太后弟)、马贤等镇压汉羌联合起义,杀起义军首领杜季贡和零昌。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因和邓遵争功,被邓太后所杀。
任峻(公元?-204):字伯达,河南中牟(今属河南)人。东汉末天下大乱,他劝中牟令杨原代理河南尹,被任为主簿。不久归附曹操,任骑都尉,娶操从妹为妻。操每出征,常留守,供应后勤。曾任典农中郎将,主持许下屯田,获得成功,保证了军粮供应。魏文帝时谥成侯。
任棠(生卒年不详):字季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东汉著名学者。有学问,不做官,修居教书,有气节,因他曾以物暗示太守广行仁政,故有“任棠水”之佳话。《后汉书•庞参传》载:“庞参拜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赞其事:“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
任询(公元1133-1204):字君谟,号龙岩,又号南麓先生,易州(今河北易县)人。金代著名书画家。父贵,有才,善画,喜谈兵,宣、政间游江、浙。询生于虔州,为人慷慨多大节。书为当时第一,画亦入妙品。评者谓画高于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然王庭筠独以其才具许之。登正隆二年(公元1157)进士第。历益都都勾判官,北京盐使。年六十四致仕,优游乡里,家藏法书名画数百轴。年七十卒。
任昉(公元460 -508):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仕宋、齐、梁三朝。16岁举秀才,为太常博士。南齐时,官至中书侍郎、司徒右长史。他与萧衍都是“竟陵八友”中人,并相友善。永元三年(公元501),萧衍进军建康,任昉为记室。次年,萧衍代齐立梁,禅让文告即出自任昉手笔。入梁,拜黄门侍郎、吏部郎,出为义兴(今宜兴)太守,召为御史中丞、秘书监。又出为新安太守,逝世于任所。追赠太常,谥号敬子。任昉是南朝的散文大家,以擅长表、奏、书、启等实用文体知名于时,与诗坛圣手沈约齐名,史称“任笔沈诗”。其藏书多至万余卷,与沈约、王僧儒并称为三大藏书家。 《隋书•经籍志》有《任昉集》34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任彦升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又《文章缘起》及《述异记》二书,旧均题为任昉作。”事见(《南史•任昉传》)。
任雅相(生卒年不详):唐高宗时宰相,在位时间不长,曾为坝江道行军总管、燕然都护等。唐显庆四年(公元659)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安乐县公,两年后卒于军中。
任伯雨(公元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十《跋任谏议伯雨帖》)。徽宗初政,条疏章敦、蔡卞罪状,章、蔡贬官。居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崇宁元年(公元1102),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现存《春秋绛圣新传》。
任得敬(公元?-1170):西夏臣。原为宋西安州(宁夏海原西)通判。西夏破西安州,遂降。献女于崇宗乾顺。累擢静州都统军。仁宗仁孝嗣位,夏州统军萧合达叛乱,哆讹领导党项部族起义,他率兵抗御镇压有功,授翔庆军都统军。天盛间任国相,封楚王,专擅国政,仁宗不能制。乾祐元年(公元1170)迫使仁宗分西南路及录州、啰庞岭地与他,自立其国,因金拒绝册封,转而通宋求助,谋泄,被仁宗诛戮。
任仁发(公元1255-1327):元画家、水利家。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青龙镇(今上海青浦)人。元灭南宋后,为宣尉掾,授青龙镇水陆巡官。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升海道副千户,改海船上千户,转漕直沽。大德七年(公元1303),授都水监丞,后升都水少监,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善画人物,尤长画马,常与赵孟俯并提,传世作品有《张杲见明皇》、《二骏图》等。撰有《浙西水利议答录》。
任环(公元1519-1558):字应乾,长治(今属山西)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任苏州同知、按察佥事、右参政。以能干出名。御倭寇,与士卒同寝食,所得全分给士卒。军事紧急。终夜露宿,或数日不餐。曾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贼平,乞许守丧期满。逾二年卒。赠光禄卿。著有《山海漫谈》。
任大椿(公元1738-1789):清经学家。字幼植、子田,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累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工文辞。曾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博搜材料,综合精考,考释古代名物,著《弁服释例》、《深衣释例》、《释缯》、《小学钩沉》、《字林考逸》等。
任熊(公元1823 -1857、一谓公元1820-1856):清代画家。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城厢镇人。早年在宁波(今浙江宁波)为姚燮所称许。后寓居苏州(今江苏苏州),往来于上海(今上海)卖画。他擅画人物,工画花鸟、山水,师法陈洪绶。笔法圆劲,形象夸张。画有《任渭长四种》,为晚清木刻画之精品,《大梅山房诗意图册》120幅,是其代表作。史上与任熏、任颐合称“三任”,又加其子任预(公元1853-1901),合称“四任”。
任武(公元?-1863):清末陕西回民起义军领袖。回族。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陕西团练大臣张带强迫回民抽拔壮勇,又在华州(今华县)虐杀回民。他率回民杀张芾,起兵攻克华州、大荔、高陵,围攻西安,号称十八营,占领渭河流域,屡败清军胜保和多隆阿,后多隆阿攻破渭南、大荔一带回民村庄,英勇战死。(一说1864年他率余部退往陕甘交界的董志原,后不详)。
任化邦(公元?-1867):清末捻军将领。小名柱,安徽蒙城人。早年参加捻军。1857年与太平军联合,转战江淮之间,封为鲁王,1864年4月,偕张宗禹等率捻军转战于豫南等地,与太平军赖文光会师,整顿队伍,尊赖文光为领袖。他率骑兵入山东,在曹州(今菏泽)歼灭僧格林沁军。后又入湖北,在安陆(今京山)尹隆河之战大败湘军和淮军。1867年11月19日在江苏赣榆战斗中,被叛徒潘贵升从背后袭击,遇害牺牲。
任熏(公元1835-1893):清代画家。任熊之弟,字阜长,又字舜琴,工人物、山水,尤擅花鸟。
任颐(公元1840-1896):清代画家。初名润,字小楼、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其父任鹤声,善画并长于写照。年轻时从文学画,后得著名画家任熊赏识,为其弟子,并得任熊介绍,又拜著名画家任薰为师。中年后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所作之画师承明清画家陈洪绶、华喦,复受朱耷影响,擅长花鸟、山水、人物,技法上有独到之处。偶作雕塑小像,也颇生动。其画风在江浙一带影响很大,与任熊、任薰合称“三任”。代表作品《观刀图》、《九老图》、《苏武牧羊图》等。
任弼时(公元1904 -1950):原名二南,培国,湖南湘阴唐家桥(今属汨罗)人。1920年,加入毛泽东、何叔衡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在“八七”会议上被选入政治局,成为党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是红六军团和后来红二方面军的最高政治领导人。在延安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45年,中共“七大”后,与毛、刘、周、朱并列,成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之一。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次日,即10月26日晚,研究战局,思考对策,长时积劳,病情恶化,次日去世。叶剑英在追悼他时评价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可见其精神在党内影响至深。
任光(公元1900-1941):作曲家,曾用笔名前发,浙江嵊县(今嵊州)人。1940年参加新四军,皖南事变中牺牲。作品有电影歌曲“渔光曲”、“大地行军曲”、“月光光”和抗战歌曲“打回老家去”等,还有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等。
任天知(生卒年不详):近代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剧作家、演员。名文毅,或称任调梅,艺名天知。籍贯、生卒年月不详。武昌起义前曾在上海创办职业新剧团体“进化团”。所编演之剧本大都以反对专政、帝政和封建势力为其主要题材。计有《共和万岁》、《黄金赤血》等。他擅长在演出中作政治演说,为中国早期话剧创始人之一。
任政(公元1916-1999):字兰斋,浙江黄岩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分会常务理事。著有《楷书基础知识》、《兰斋唐诗宋词行书帖》、《任政行书千家诗帖》等。
任建新(公元一九二五年八月至?):山西汾城(今襄汾)人。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肄业。一九四八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任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秘书。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四年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办公厅秘书,中央法制委员会秘书。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九年任国务院法制局秘书。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六年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科长、处长。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一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下放“五七干校”劳动。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一年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部处长、法律部部长。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八年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二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法领导小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秘书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七年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一九九七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一九九八年三月至二零零三年三月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一九九八年四月后兼任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名誉主任。并曾任中国法学会会长、中国法官协会会长、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会长,中国经济法学会副会长,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执委兼亚洲地区主席,中国国际法学会名誉会长、世界法律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版权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一九九四年十一月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金质奖章,以表彰其在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领域作出的贡献。一九九七年获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成就奖。

五、各地现存任氏族谱目录1806【河北卢龙】任氏族谱三卷(清)任保合纂、清咸丰六年(1856)钞本、河北卢龙县地名办、胶卷复制清咸丰六年(1856)钞本、河北卢龙县文
1807【江苏江都】任氏南渡分支、集族谱八卷、(清)任承烈纂修、清光绪九年(1883)铅印本、八册、历史所、注:任钦始修於明洪武三十年
1808【江苏江都】任氏南渡后分支、辑族谱八卷、(民国)任承铸主修、民国十九年(1930)活字本、十二册、历史所、注:任钦始修於明洪武三十年
1809【江苏如皋】任氏大宗谱续修如皋支系十二卷、(清)任大时等辑、任为霖等续辑、民国十三年(1924)石印本、十二册、北图、吉林大学
1810【江苏】无锡梁溪任氏宗谱二十卷、(民国)任鸿声等修、民国十年(1921)乐安堂活字本、二十二册、美国
1811【江苏宜兴】荆溪任氏家乘十二卷、(清)任道?修、清光绪十五年(1889)一本堂木刻本、三十二册、河北大学、注:朱仲始修於明景泰四年
1812【江苏】宜兴任氏家谱十六卷、(民国)任承弼编、民国十六年(1927)一本堂刊本、三十六册、南开大学、注:朱仲始修於明景泰四年,此为十三修
1813【江苏宜兴】任氏宗谱十六卷、(民国)任葆仁、张大龄等六修、民国五年(19l6)诒谷堂木活字本、北图、日本、美国
1814【浙江】 萧山任氏家乘十六卷、(清)任以治等重修、清嘉庆十二年(1807)永思堂木活字本、十六册、日本、美国(有钞补)
1815【浙江】萧山任氏家乘二十卷、(清)任丙炎、任兰陔等修、清同治十二年(1874)永恩堂木活字本、北图、美国
1816【浙江】萧山埭湖任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任荣光等四修、清光绪六年(1880)永恩堂木活字本、四册、美国
1817【浙江馀姚】姚江任氏宗谱十二卷、(清)任开诚、任德增重修、清光给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十二册、河北大学、注:版心作《东山任氏宗谱》
1818【浙江鄞县】古堇任氏宗谱十六卷、(民国)任良球、张永睦纂修、民国十四年(1925)敦伦堂木活字本、十六册天一阁
1819【浙江鄞县】鄞南梅阳任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任尚修菜、任孝镛纂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报本堂木活字本、八册、天一阁
1820【浙江嘉兴】任氏宗谱九卷首三卷、(民国)任松年等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排印本、十二册、浙江图
1821【浙江海盐】任氏家谱五卷首一卷宗支全图三卷、(清)任昌运等纂、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刊本、十册、上海图
1822【浙江绍兴】越城任氏家谱不分卷、(清)任元运编、清嘉庆元年(1796)序、清光绪七年(1881)重修、钞本、台湾、日本(有後人增钞)美国(有後人增钞)
1823【浙江鄞县】剡东乐安任氏宗谱五卷、(民国)任永谟重修、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浙江鄞县图(存卷1一3)、浙江嵊县中爱、乡马鞍桥
1824【浙江鄞县】剡东方山任氏宗谱□□卷、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浙江嵊县图(存卷4、5)
1825【浙江浦江】浦阳任氏宗谱□□卷、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刊本、浙江浦江县档(存卷7)
1826【浙江黄山】璜山任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民国)任尚歧等修、民国十二年(1924)活字本、十二册、历史所
1827【安徽旌德】任氏宗谱六卷、(清)任有馀、任全松重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叙伦堂木刻本、六册、河北大学
1828【安徽旌德】任氏宗谱二十二卷、(民国)任起?纂、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二十二册、安徽博
1829【安徽怀宁】 怀宁渌水任氏宗谱十三卷、(清)任鹳峰等修、清光绪十一年(1885)庆源堂木活字本、十三册、美国
1830【福建闽候】君山任氏族谱不分卷、(清)任朝宁重修、清雍止五年(1727)写本、福建师大
1831【福建闽侯】君山任氏支谱不分卷、(清)任正沛等续修、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四册、日本、美国
1832【山东东昌】东郡任氏族谱五卷、(清)任春?等修、清同治六年(1867)登瀛阁刻本、一册、北图、人民大学、美国
1833【河南】叶县任氏家谱不分卷、(清)孝思堂重修、清咸丰十年(1860)钞本、河南叶县档
1834【湖北新洲】任氏宗谱二十卷首四卷、(民国)任嗣黄、任万东续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湖北新洲县红旗乡曾寨村、注:任开恒、任开第等创修於清乾隆六十年
1835【湖北新洲】任氏宗谱十八卷、(民国)任嗣黄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木刻本、湖北新洲县冯铺乡
1836【湖北谷城】任氏族谱三卷、(民国)任联芳撰、民国二十一年(1932)铜字本、湖北谷城县图
1837【湖南宁乡】沩宁任氏家谱四卷、(清)任龙文修、任孟元纂、清道光十四年(1834)活字本、湖南图(存卷1)
1838【湖南湘阴】任氏三修族谱□□卷、清嘉庆二十五年(1845)乐安堂刻本、湖南图(存一册)
1839【湖南湘阴】任氏族谱□□卷、(清)任月盛修、任正官纂、清光绪八年(1882)活字本、湖南图(存卷首上)
1840【湖南湘阴】任氏家谱九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任际盛修、任世鼎纂、民国七年(1918)乐安堂活字本、二十四册、湖南图
1841【湖南常德】任氏族谱□□卷首一卷、(民国)任月樵纂、民国六年(1917)活字本、湖南图(存卷首、卷1)
1842【四川剑阁】任氏族谱一卷、(民国)周绍文撰、民国十六年(1927)钞本、四川剑阁县张王乡
1843【四川宣汉】任氏宗谱六卷、(清)任有瑞编订、清同治四年(1865)木刻本、四川宣汉县档(缺卷1、4、5)
1844【贵州】 任氏宗谱一卷、清光绪间钞本、一册、四川图
1845【安徽徽州】任氏家谱、清乾隆间刻本、安徽徽州地区博(存一卷)
1846【江苏海门】东洲任氏宗谱不分卷、清光绪阅木活字本、一册、杭州大学
1847【浙江兰溪】高演任氏宗谱□□卷、民国十九年(1930)重修本、浙江兰溪县文管(存二卷)
1848【四川仪陇】四川仪陇任氏尚斌、尚文兄弟两支族谱《任氏宗谱》修订增补本、一册(1999年)
1849【重庆璧山】重庆璧山任氏族谱清咸丰十一年(1861)刻本一卷、重修增补本、一册(1994)、重庆璧山县丹凤任家村、来凤虾子石
1850【河南洛阳】孟津任氏族谱民国二十九年(1940)刻本、若干卷、重修增补本一套(1999)、重刊本(公元二零零六)、四册分装、西霞院

『贰』 百家姓中任氏来历及典故

任我行大战东方不败.

『叁』 任氏 起源 那里

所查询的姓氏:任
姓氏渊源:
构成当代汉族任姓主要有三大系统:任姓、风姓和外族的改姓。第一支源自任姓。皇帝与四妃嫫母生有二子,苍林、禺阳。第二支出自风姓。皇帝之前为炎帝,炎帝之前为伏羲氏。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任姓的重要历史人物有:春秋孔子弟子任不齐,战国秦国力士任鄙,秦朝南海尉任嚣,东汉中郎将任尚,唐朝宰相任雅相,民国作曲家任光。

『肆』 给女儿起名

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含了人的精、气、神。人的姓名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人体符号,而且对人的情绪、智力、婚恋、未能得逞、健康等各方面有着一定的影响.给孩子起名,只要掌握一些要领和方法,还是自己起为好,因为只有你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只有你们知道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再者,取名有一些限制,比如说家族中已有人用的名字不能用,但外人不知道哪个字你的家族已有人用过,另一方面,古语有言曰:"名字父母所取,肤发父母所赐,故为人子,应怀感恩之心。",虽然现在我们一般不说这个了,但
做为父母的我们,孩子的名字还是自己起更加有意义:

一.给孩子起名字要注意的原则:
1、音韵的灵动力:名字念起来会产生声音的磁场,好的名字悦耳,不佳的名字会形成干扰,不少艺术家或作家都会另外取一个名字或另取字号,如:张大千(原名张员)。好名字不仅会令人印象深刻,自己也能认同。
2、避免谐音: 父母若打算自己帮宝宝取名字,要注意名字念起来是否有不雅的谐音,以免日后徒生困扰。如:吴理茂、曾豪孝、雨玲(雨淋)、尉琮(喂虫)。最好是名字取好后,多念几遍,看看听起来是否流畅。
3、注意字义: 父母若想为孩子取名字,必须先了解字的意义,因为有些字并不常见,或者换了旁侧的部首,却意义不佳,所以最好在取名字前,查阅康熙字典确定字义。
4、八字: 有些是参考宝宝的八字来帮宝宝取名,即利用八字来了解宝宝的先天命格,如:是否阴阳协调、五行均等,再借着取名来调和、改善宝宝的运势。帮宝宝命名可以依照八字命盘、再参考格局、笔画,最后找出合适的字义。比如由八字得知宝宝个性任性刁蛮,建议可用,如:理、德、修、维,来修饰孩子的个性。
5、生肖: 不少父母在取名字时,常会因生肖来选择字,如:龙年时男生常取名为龙。或者某些生肖,适合用某些字,如:蛇喜欢待在小洞,蛇年出生的宝宝,可以选择:哲、启、善、唯等字。
6、单名: 一般而言,单名好记且响亮,但是就单名欠缺地格、外格,除非命格好者,否则不适合使用,或者可再取字或号作为辅助,如:孙文,字中山;李白,字太白。
7、笔画的八十一灵动: 可分别算出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总格)的八十一灵动,并观察其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总格24、25、29、31、32、33、35(这样的笔画数格局很不错,但人生有较多波澜重叠)37、39、41、45、47、48(这样的笔画数是不错的格局,有这样笔画数的人,大都能克服困难,开创格局。)
8、三才五格: 五格是由姓名的笔画中算得,五格的笔画可算出相应的五行,接着即可了解五格及五行间相生相克与吉凶关系,取名字时,最重要在于五行是否协调,再者才是笔画好不好。三才是指天格、人格、地格间的组合并系。取名字时可参考康熙字典的字义和笔画,因为有些字必须以偏旁部首来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笔画。

二,基本要领:
1,以父姓加固定的字派(有的家谱规定必须使用)加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
2,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三个字的姓名;
3,以孩子父姓加上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单名(容易造成重名);
4,以孩子父母的姓加上两个有特定意义的字,组成四个字的名。

三,“有特定意义的字”可以是:
1,孩子出生的季节,如春天出生的用“春”字,秋天出生的用“秋”字;
2,孩子出生的日子,如国庆日出生的用“国庆”“建国”“建华”;
3,孩子出生的时晨,如早晨出生的用“晓光”“晨光”;
4,孩子出生的地点:如“京生”“津生”“沪生”“渝生”;
5,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男孩用“健、英、伟”,女孩用“慧、娟、淑”等。

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尽量不用多数人都使用的常用字,以避免重名;
2,尽量不用多数人容易念错的生辟字,以避免难认;
3,尽量不用笔画繁多和字形不正的字,以避免难写;
4,尽可能使用好听的褒意诣音,不用不顺耳的贬意诣音;
5,尽可能使用多音调,即三个字避免同一声调,念起来响亮有起伏感;
6,在父母的姓字上多下功夫,或拆其字形,或用其字音,但要慎用叠音。

五,具体建议:
1,买本相关的书,了解一些命名数理和生辰八字五行相生相克的知识。
2,如果凭想象实在想不出理想的字,不妨查查字典。
3,现在给孩子取名,最好是用四个字的名,即父母两人的姓加上两个字:
如男孩用“夫子”“健夫”,女孩用“慧子”“纯子”等,四个字的
名不易重名,别具一格,好处多多,将逐步流行。
4,一般来说,男孩取名用字应含阳钢之气:如“英”“强”;女孩取名用字应含贤淑之意:如“慧”“娟”。而有时男女反用则孩子长大后各方面都比较优秀。

总而言之,取名的总体原则是:好听、易记、画简、雅致、义深。

下面是很多好听的男孩女孩的名字,说不定其中就有适合你们孩子的名字:

一些好听的女孩名字范例:

雅静(优雅文静)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语嫣 (嫣:美好鲜艳 )
桑榆(出自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香怡(香气怡人)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倩雪(即前雪,也就是雪天出生的可爱公主啦)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一个美丽的可人儿。能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珺瑶 珺:美玉 瑶:美玉
梦瑶 瑶:美玉
婉婷(婉寓意“和顺、温和”“婷“寓意“美好”)
睿婕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雅琳( 以“雅”入名,寓意“超脱、优雅”)
静琪(安静又乖巧的女孩)
彦妮 彦:古时候指有才学有德行的人 妮:指女孩子
馨蕊 馨:香气
静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雪慧 冰雪聪慧
淑颖 贤淑,聪颖
乐姗 姗:女子走路时婀娜的样子
玥怡 怡:心旷神怡
芸熙 熙:光明
钰彤 钰:美玉 彤:红色
璟雯 璟:玉的光彩 雯:色彩斑斓的云,多用于人名
天瑜 瑜:美玉
婧琪 婧:女子有才 琪:美玉
梦瑶 瑶:美玉
静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诗琪 (诗情画意;美玉)
美萱 萱:一种忘忧的草
雪雁 (在雪花中飞舞的飞雁)
煜婷 (照耀;亭亭玉立)
笑怡 怡:心旷神怡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玥婷 玥: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珠 婷:美好
芸萱 萱:一种忘忧的草
馨彤 馨:香气 彤:红色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语嫣 (嫣:美好鲜艳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
羽馨 (羽缎;温馨)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灵芸(在古代,有一个叫薛灵芸的少女,长得容华绝世,貌赛貂禅,他被当时的皇帝曹丕看中,欲召她进宫做宠妃,愿您的女儿也象她一样美丽,双手灵巧)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玉珍(象玉一般美丽,珍珠一样令人喜爱)
茹雪(茹,谐音如;全名意思是想雪一般纯洁,善良)
正梅(为人正直,能承受各种打击)
美琳(美丽,善良,活泼)
欢馨(快乐,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优璇(优,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璇,像美玉一样美丽,受人欢迎)
雨嘉(雨,纯洁;嘉,优秀)
娅楠(娅,谐音雅,文雅;楠只是名字好听)
明美(明白事理,长得标志美丽,有着花容月貌)
可馨(与家人生活得非常温馨)
惠茜(贤惠,茜只是名字好听)
漫妮(生活浪漫,妮是对女孩的称呼,没什么意义)
香茹(香,死后留香百世,茹,没什么大意义)
月婵(比貂禅还漂亮美丽,比月光还温柔)
嫦曦(像嫦娥一样有着绝世美丽容貌,像晨曦一样朝气蓬勃,有精神)
静香(文静,象明朝时期的香妃一样美丽,文雅,贞烈)
梦洁(一个梦幻般的女孩,心地善良,纯洁)
凌薇(气势、朝气都凌人,薇,祝她将来成为一代名人)
美莲(美丽如莲花一样,还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
雅静(优雅文静)
雪丽(美丽如雪)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璐(如梦幻般的女孩,璐,谐音露,露字为日月结合的灵之美.智慧且不夸张)
沛玲(精神充沛,小巧玲珑)
欣妍(开心愉快,妍是美丽)
曼玉(曼妙身材,婷婷玉立)
歆瑶( 歆:心悦,欢愉 瑶:美玉 )
凌菲 (菲:草木的香气很浓 )
靖瑶 (靖:平安 瑶:美玉 )
瑾萱 (瑾:美玉 萱:传说中一种忘忧的草 )
佑怡( 怡:好心情 )
婳祎 (婳:形容女子娴静美好 祎:形容事物美好 )
檀雅 (檀:植物 雅:正规 )
若翾 (翾:飞翔 )
熙雯 (熙:光明 雯:成花纹的云彩)
诗茵(诗:寓意文雅、浪漫)
静璇 (聪明文静)
婕珍 (意思是聪明的女孩)
沐卉 (卉:草的总称 沐:如雨般湿润 )
琪涵(有美玉一般内涵的女孩)
佳琦 (琦,是玉的意思,佳琦意思是犹如上好美玉一样白璧无暇!)
雪丽(美丽如雪)
依娜(有伊人风采,娜一般指姑娘美丽,婀娜多姿嘛)
雅芙(文雅,如出水芙蓉一般)
雨婷(温柔,聪明,漂亮)
怡香(香气怡人)
韵寒(即蕴涵)
莉姿(具有公主或王后的一切风度与姿色)
梦琪、忆柳、之桃、慕青、问兰、尔岚、元香、初夏、沛菡、傲珊、曼文、乐菱、痴珊、恨玉、惜文、香寒、新柔、语蓉、海安、夜蓉、涵柏、水桃、醉蓝、春儿、语琴、从彤、傲晴、语兰、又菱、碧彤、元霜、怜梦、紫寒、妙彤、曼易、南莲、紫翠、雨寒、易烟、如萱、若南、寻真、晓亦、向珊、慕灵、以蕊、寻雁、映易、雪柳、孤岚、笑霜、海云、凝天、沛珊、寒云、冰旋、宛儿、绿真、盼儿、晓霜、碧凡、夏菡、曼香、若烟、半梦、雅绿、冰蓝、灵槐、平安、书翠、翠风、香巧、代云、梦曼、幼翠、友巧、听寒、梦柏、醉易、访旋、亦玉、凌萱、访卉、怀亦、笑蓝、春翠、靖柏、夜蕾、冰夏、梦松、书雪、乐枫、念薇、靖雁、寻春、恨山、从寒、忆香、觅波、静曼、凡旋、以亦、念露、芷蕾、千兰、新波、代真、新蕾、雁玉、冷卉、紫山、千琴、恨天、傲芙、盼山、怀蝶、冰兰、山柏、翠萱、恨松、问旋、从南、白易、问筠、如霜、半芹、丹珍、冰彤、亦寒、寒雁、怜云、寻文、乐丹、翠柔、谷山、之瑶、冰露、尔珍、谷雪、乐萱、涵菡、海莲、傲蕾、青槐、冬儿、易梦、惜雪、宛海、之柔、夏青、亦瑶、妙菡、春竹、痴梦、紫蓝、晓巧、幻柏、元风、冰枫、访蕊、南春、芷蕊、凡蕾、凡柔、安蕾、天荷、含玉、书兰、雅琴、书瑶、春雁、从安、夏槐、念芹、怀萍、代曼、幻珊、谷丝、秋翠、白晴、海露、代荷、含玉、书蕾、听白、访琴、灵雁、秋春、雪青、乐瑶、含烟、涵双、平蝶、雅蕊、傲之、灵薇、绿春、含蕾、从梦、从蓉、初丹。听兰、听蓉、语芙、夏彤、凌瑶、忆翠、幻灵、怜菡、紫南、依珊、妙竹、访烟、怜蕾、映寒、友绿、冰萍、惜霜、凌香、芷蕾、雁卉、迎梦、元柏、代萱、紫真、千青、凌寒、紫安、寒安、怀蕊、秋荷、涵雁、以山、凡梅、盼曼、翠彤、谷冬、新巧、冷安、千萍、冰烟、雅阳、友绿、南松、诗云、飞风、寄灵、书芹、幼蓉、以蓝、笑寒、忆寒、秋烟、芷巧、水香、映之、醉波、幻莲、夜山、芷卉、向彤、小玉、幼南、凡梦、尔曼、念波、迎松、青寒、笑天、涵蕾、碧菡、映秋、盼烟、忆山、以寒、寒香、小凡、代亦、梦露、映波、友蕊、寄凡、怜蕾、雁枫、水绿、曼荷、笑珊、寒珊、谷南、慕儿、夏岚、友儿、小萱、紫青、妙菱、冬寒、曼柔、语蝶、青筠、夜安、觅海、问安、晓槐、雅山、访云、翠容、寒凡、晓绿、以菱、冬云、含玉、访枫、含卉、夜白、冷安、灵竹、醉薇、元珊、幻波、盼夏、元瑶、迎曼、水云、访琴、谷波、乐之、笑白、之山、妙海、紫霜、平夏、凌旋、孤丝、怜寒、向萍、凡松、青丝、翠安、如天、凌雪、绮菱、代云、南莲、寻南、春文、香薇、冬灵、凌珍、采绿、天春、沛文、紫槐、幻柏、采文、春梅、雪旋、盼海、映梦、安雁、映容、凝阳、访风、天亦、平绿、盼香、觅风、小霜、雪萍、半雪、山柳、谷雪、靖易、白薇、梦菡、飞绿、如波、又晴、友易、香菱、冬亦、问雁、妙春、海冬、半安、平春、幼柏、秋灵、凝芙、念烟、白山、从灵、尔芙、迎蓉、念寒、翠绿、翠芙、靖儿、妙柏、千凝、小珍、天巧。妙旋、雪枫、夏菡、元绿、痴灵、绮琴、雨双、听枫、觅荷、凡之、晓凡、雅彤、香薇、孤风、从安、绮彤、之玉、雨珍、幻丝、代梅、香波、青亦、元菱、海瑶、飞槐、听露、梦岚、幻竹、新冬、盼翠、谷云、忆霜、水瑶、慕晴、秋双、雨真、觅珍、丹雪、从阳、元枫、痴香、思天、如松、妙晴、谷秋、妙松、晓夏、香柏、巧绿、宛筠、碧琴、盼兰、小夏、安容、青曼、千儿、香春、寻双、涵瑶、冷梅、秋柔、思菱、醉波、醉柳、以寒、迎夏、向雪、香莲、以丹、依凝、如柏、雁菱、凝竹、宛白、初柔、南蕾、书萱、梦槐、香芹、南琴、绿海、沛儿、晓瑶、听春、凝蝶、紫雪、念双、念真、曼寒、凡霜、飞雪、雪兰、雅霜、从蓉、冷雪、靖巧、翠丝、觅翠、凡白、乐蓉、迎波、丹烟、梦旋、书双、念桃、夜天、海桃、青香、恨风、安筠、觅柔、初南、秋蝶、千易、安露、诗蕊、山雁、友菱、香露、晓兰、白卉、语山、冷珍、秋翠、夏柳、如之、忆南、书易、翠桃、寄瑶、如曼、问柳、香梅、幻桃、又菡、春绿、醉蝶、亦绿、诗珊、听芹、新之、易巧、念云、晓灵、静枫、夏蓉、如南、幼丝、秋白、冰安、秋白、南风、醉山、初彤、凝海、紫文、凌晴、香卉、雅琴、傲安、傲之、初蝶、寻桃、代芹、诗霜、春柏、绿夏、碧灵、诗柳、夏柳、采白、慕梅、乐安、冬菱、紫安、宛凝、雨雪、易真、安荷、静竹、代柔、丹秋、绮梅、依白、凝荷、幼珊、忆彤、凌青、之桃、芷荷、听荷、代玉、念珍、梦菲、夜春、千秋、白秋、谷菱、飞松、初瑶、惜灵、恨瑶、梦易、新瑶、曼梅、碧曼、友瑶、雨兰、夜柳、香蝶、盼巧、芷珍、香卉、含芙、夜云、依萱、凝雁、以莲、易容、元柳、安南、幼晴、尔琴、飞阳、白凡、沛萍、雪瑶、向卉、采文、乐珍、寒荷、觅双、白桃、安卉、迎曼、盼雁、乐松、涵山、恨寒、问枫、以柳、含海、秋春、翠曼、忆梅、涵柳、梦香、海蓝、晓曼、代珊、春冬、恨荷、忆丹、静芙、绮兰、梦安、紫丝、千雁、凝珍、香萱、梦容、冷雁、飞柏、天真、翠琴、寄真、秋荷、代珊、初雪、雅柏、怜容、如风、南露、紫易、冰凡、海雪、语蓉、碧玉、翠岚、语风、盼丹、痴旋、凝梦、从雪、白枫、傲云、白梅、念露、慕凝、雅柔、盼柳、半青、从霜、怀柔、怜晴、夜蓉、代双、以南、若菱、芷文、寄春、南晴、恨之、梦寒、初翠、灵波、巧春、问夏、凌春、惜海、亦旋、沛芹、幼萱、白凝、初露、迎海、绮玉、凌香、寻芹、秋柳、尔白、映真、含雁、寒松、友珊、寻雪、忆柏、秋柏、巧风、恨蝶、青烟、问蕊、灵阳、春枫、雪巧、丹萱、凡双、孤萍、紫菱、寻凝乐珍、寒荷、觅双、白桃、安卉、迎曼、盼雁、乐松、涵山、恨寒、问枫、以柳

一些好听的男孩名字范例:

辰逸 (让人觉得很舒服的名字,且和“沉毅”“诚意”二词同音)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不喜欢上面的哪个还可以选这个,意思相同)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烨磊 (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英杰(英俊杰出)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 (光明磊落)
伟奇(伟大、神奇)
晟睿(“晟”是光明、兴盛的意思,读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修洁(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洁:整洁)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样子 )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圣杰 (圣:崇高 杰:杰出 )
俊楠 (俊:英俊 楠:坚固 )
鸿涛 (鸿:旺盛,兴盛 )
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
荣轩 (轩:气度不凡 )
越泽 (泽:广博的水源)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皓轩 (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
擎苍 (顶天立地,男儿本色)(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
擎宇(意思同上)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子轩 (轩:气度不凡 )
睿渊 (睿智;学识渊博)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
天磊 (磊:众石累积 )
绍辉( 绍:继承 辉:光辉 )
浩南 (浩:浩大 )
泽洋 (广阔的海洋 )
鑫磊 (鑫:财富 )
鹏煊 (煊:光明,读xuān )
博文 (文韬武略,博大精深 )
昊强 (昊:苍天,苍穹 )
越泽 (越过广阔的水源 )
旭尧 (旭:旭日 尧:为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伟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
子骞 (骞:高举,飞起 )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风华 (风华正茂 )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
明辉 (辉:光明 )
伟诚 (伟:伟大 诚:诚实 )
明轩 (轩:气度不凡 )
绍辉 (辉:辉煌 )
健柏((柏:松柏,是长寿的象征。“健柏”就是健康长寿的意思)
英杰(英俊杰出)
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伟 (烨:光耀)
苑博 (博:博学)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苍天,苍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博涛 (博:博学)
苑杰 (杰:杰出)
黎昕 (昕:明亮的样子)
烨霖 (烨:光明)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
烨华 (烨: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 (豪:豪气)
昊然 (昊:苍天,苍穹)
明杰 (明智,杰出)
立诚 (诚:诚实)
立轩 (轩:气度不凡)
立辉 (辉:辉煌)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轩 (懿:美好;轩:气宇轩昂)
烨华 烨: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称
正豪 豪:豪气
昊然 昊:苍天,苍穹
志泽 (泽:广域的水源 )
明杰 明智 杰出
弘文 (弘扬;文:文学家)
烨伟 烨:光耀
苑博 博:博学
鹏涛 鹏:比喻气势雄伟
炎彬 炎:燃烧 彬:形容文雅
鹤轩 鹤:闲云野鹤 轩:气度不凡
伟泽 伟:伟大 泽:广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苍天,苍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红色
鸿煊 鸿:大也 煊:光明
博涛 博:博学
苑杰 杰:杰出
黎昕 昕:明亮的样子
烨霖 烨:光明
哲瀚 (拥有广大的学问)
雨泽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辉 (建造辉煌成就)
致远 (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俊驰(出自成语:俊才星驰)
雨泽 (恩惠像雨一样多)
烨磊 (光明磊落)
国豪(国人因它而自豪)
伟奇(伟大、神奇)
文博(文采飞扬,博学多才)
天佑(生来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广大无边)
修杰(修:形容身材修长高大)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样子 )
远航(好男儿,就放他去远航吧)
旭尧 (旭:旭日 尧: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后泛指圣人 )
英杰(英俊杰出)
圣杰 (圣:崇高 杰:杰出 )
鑫鹏 鑫:财富 鹏:比喻气势雄伟
俊楠 (俊:英俊 楠:坚固 )
鸿涛 (鸿:旺盛,兴盛 )
伟祺 (伟:伟大 祺 :吉祥 )
荣轩 (轩:气度不凡 )
浩宇 (胸怀犹如宇宙,浩瀚无穷)
晋鹏 晋:进也,本义,上进 鹏:比喻前程远大
瑾瑜 (出自成语――握瑾怀瑜,比喻拥有美好的品德)
昊天 思聪 展鹏 笑愚 志强 炫明 雪松 思源 智渊 思淼
晓啸 天宇 浩然 文轩 鹭洋 振家 乐驹 晓博 文博 昊焱
立果 金鑫 锦程 嘉熙 鹏飞 子默 思远 浩轩 语堂 聪健

『伍』 姓任的祖先是谁

任姓来源有五:
1、出自黄帝的后代,为天子赐姓。出自黄帝少子禹阳后裔。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左传正义》所载,相传黄帝少子禹(禺)阳被封在任国(今山东省济宁市),其后裔以国为氏。周朝时,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十国都是任姓后裔的封国。
2、由远古妊姓衍传。与女性妊娠有关,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
3、出自风姓。《通志•氏族略》记载,认为任姓子孙是太昊之后:为风姓之国,故址在今山东济宁一带,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4、其他改姓而来。如元代王信之子宣,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氏。
5、少数民族改姓而来。据《魏书》所载,巴(即板木盾族)夷帅有任姓;另外古代少数民族如西夏、明代哈尼族有任姓;今瑶、回、满、蒙、土家、羌、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编辑本段二、播迁
任姓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古姓。任姓来源虽众,但数千年来中国的任姓,其来源考证,有两个不同的记载:一是《通志•氏族略》记载:任姓子孙是太昊之后;二是《唐书•宰相世系表》载之黄帝少子禹阳,受封于任,便以国为氏。也就是说,数千年来中国的任姓,有伏羲氏的后裔,也有黄帝的后裔。
各支任姓中,影响最大者是出自黄帝之后的一支。据某些任姓家谱记载,黄帝之子禺阳在得姓以后,六传至奚仲,再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春秋战国时,魏国有任座,秦国有任鄙,他们都是禺阳的后代,楚国有任不齐。可见在先秦时期,任姓已播迁于今湖北、山西、陕西等境。同时,还可以判定任姓早期是以山东为其繁衍中心的,故任姓有以“乐安”为其堂号,其后遂成为当地一大郡望。
战国时魏国(都今山西夏县)。
据《史记•南越列传》载,秦始皇时置南海郡,治所在番禺县(今广东广州市),有南海尉任嚣,所以秦代已有任氏徙居今广东。
至汉时,任姓已散居于我国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一带,南方则居四川、江苏、广东等地。可见,任姓在汉之前即已南迁。汉时有世居沛地(今江苏徐州)之任敖,其后有子孙迁陕西渭南。
三国以后,任氏分布更为广泛,如西晋任旭为章安人(今浙江临海),东晋任延皓为平州人(今山西太原)。魏晋南北朝之际,军阀混战,夷族入侵,中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任姓族人为避战乱,开始大举南迁至今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并有任姓人迁入福建。
唐时,社会稳定,政治清明,使留居河南、山东的任姓又兴旺起来。
南宋末期赵姓末代皇帝四处逃亡,元蒙古骑兵南下,使任姓逃难于我国南方各地。南宋有绍兴进士任文荐,为闽县人(今福建福州市),这说明至迟在宋代已有任氏迁闽。
元末明初,旱涝蝗疫肆虐,农民起义军四起,造成中原、江南人口锐减,任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别迁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等地。
大约自清代开始,闽、粤任姓有徙居海外者,如新加坡现有任姓华人,并建立有宗亲组织。
如今,任姓已广布全国各地,尤以河南、山东为多,两省任姓约占全国汉族任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
编辑本段三、郡望
任姓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如下:
1、乐安郡:东汉永元七年(95年)改千乘郡置国,治所在临济(今山东省高清县高苑镇西北)。三国魏改为郡,移治高苑(今山东博兴),南朝移治千乘(今山东广饶),隋初废。
2、东安郡:治所在今浙江富春县。
堂号有“水薤”、“九真”、“玉知”、“叙伦”、“吏部”等。
编辑本段四、历史名人略传
任不齐(前545-前468):字子选,孔子七十七贤弟子之一,春秋战国时楚国(今湖北)人,“楚聘上卿不就”。生于周灵王二十七年三月,殁于周元王八年九月。葬桃乡,墓在济宁城北房葛铺。唐朝皇帝追封其为任城伯,宋朝天子又加封其为当阳侯。
任鄙(生卒年不详):任不齐五世孙,生活在距今二千三百年左右,秦始皇前的秦武王时代。著名勇士。《史记》有秦人谚语记载:“力则任鄙,智则樗里。”任鄙当时是大力士,“扛鼎抃牛者”。
任嚣(前?-前208):任不齐七世孙,秦始皇二十五年秦首次进兵岭南失利后,任嚣、赵佗率军再入岭南,于秦始皇三十三年统一岭南。首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称“东南一尉”。以番禺(今广州)为郡治,在今仓边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前208年病逝。
任延(生卒年不详):字长孙,宛城(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名吏。十二岁时,熟读《春秋》、《易经》等,有“任圣童”之称。汉光武帝初年(公元25年)二十三岁时任九真(今越南河内以南一些地区)太守,延教以垦关配匹之道,五年之后,粮食丰收,婚嫁有度,人民生活大改善,生了子女,多以任为名。《后汉书》载《任延善政》:显宗拜颍川太守。永平二年,征会辟雍,因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任敖(前?-前179):秦代沛县人,西汉开国名臣。初为沛县狱吏,素与刘邦相善。刘邦初起时,敖以客从,为御史。亡秦后,刘邦立为汉王,与楚霸王项羽争天下。刘邦东击项籍,敖迁为上党太守。高后当政时,封任敖为御史大夫。孝文元年,任敖卒,皇赐谥号“懿侯”,葬于广阿县丘底村前,清乾隆年间隆平县知县袁文涣曾吊以诗曰:
广阿城外夕阳愁,太息茫茫土一天。
古墓寒烟分野色,残碑衰草冷荒洲。
千秋事业光青史,十载勋名起汉刘。
丰沛当年成往事,萧萧叶落老松揪。
任敖墓位于隆尧县城东偏北2.5公里处的丘底村南。此墓高10米,占地12亩。该墓系土封墓葬,虽经两千余年的风吹雨打,迄今仍若岑丘,肃穆壮观。该墓墓顶有树木数株,并立有隆尧县“重点文物保护”标志。墓地附近的地面上有汉代筒瓦和卷云纹瓦当。墓地原有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的“乡贤汉御史大夫任公之墓”石碑。该碑现已搬迁到隆尧县文物保管所保存。现在,任敖墓基本完好,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任安(生卒年不详):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回信《报任安书》。关于此信的写作年代,一说是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另一说是在汉武帝太始四年(前93)。
任光(公元?-29):字伯卿,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初为乡啬夫、郡县吏。后归降绿林农民起义军。随刘秀参加昆阳之战,击破王寻、王邑等新莽军。后任信都太守,坚守孤城,拒王郎以迎刘秀。被刘秀任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谏阻刘秀加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军。不久,助刘秀攻克邯郸,讨平王郎,建武二年(公元26年)以功封阿陵侯,食邑万户。建武五年(公元29年)冬卒。
任尚(公元?-118):东汉将领。初为西域戊己校尉,代班超为都护。安帝时,任征西校尉,率军镇压羌人起义,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大败。后又任中郎将、护羌校尉,与邓遵(邓太后弟)、马贤等镇压汉羌联合起义,杀起义军首领杜季贡和零昌。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因和邓遵争功,被邓太后所杀。
任峻(公元?-204):字伯达,河南中牟(今属河南)人。东汉末天下大乱,他劝中牟令杨原代理河南尹,被任为主簿。不久归附曹操,任骑都尉,娶操从妹为妻。操每出征,常留守,供应后勤。曾任典农中郎将,主持许下屯田,获得成功,保证了军粮供应。魏文帝时谥成侯。
任棠(生卒年不详):字季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东汉著名学者。有学问,不做官,修居教书,有气节,因他曾以物暗示太守广行仁政,故有“任棠水”之佳话。《后汉书•庞参传》载:“庞参拜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赞其事:“不改任棠水,仍传晏子裘。”
任询(公元1133-1204):字君谟,号龙岩,又号南麓先生,易州(今河北易县)人。金代著名书画家。父贵,有才,善画,喜谈兵,宣、政间游江、浙。询生于虔州,为人慷慨多大节。书为当时第一,画亦入妙品。评者谓画高于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然王庭筠独以其才具许之。登正隆二年(公元1157)进士第。历益都都勾判官,北京盐使。年六十四致仕,优游乡里,家藏法书名画数百轴。年七十卒。
任昉(公元460 -508):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仕宋、齐、梁三朝。16岁举秀才,为太常博士。南齐时,官至中书侍郎、司徒右长史。他与萧衍都是“竟陵八友”中人,并相友善。永元三年(公元501),萧衍进军建康,任昉为记室。次年,萧衍代齐立梁,禅让文告即出自任昉手笔。入梁,拜黄门侍郎、吏部郎,出为义兴(今宜兴)太守,召为御史中丞、秘书监。又出为新安太守,逝世于任所。追赠太常,谥号敬子。任昉是南朝的散文大家,以擅长表、奏、书、启等实用文体知名于时,与诗坛圣手沈约齐名,史称“任笔沈诗”。其藏书多至万余卷,与沈约、王僧儒并称为三大藏书家。 《隋书•经籍志》有《任昉集》34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任彦升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又《文章缘起》及《述异记》二书,旧均题为任昉作。”事见(《南史•任昉传》)。
任雅相(生卒年不详):唐高宗时宰相,在位时间不长,曾为坝江道行军总管、燕然都护等。唐显庆四年(公元659)以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安乐县公,两年后卒于军中。
任伯雨(公元1047-1119):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十《跋任谏议伯雨帖》)。徽宗初政,条疏章敦、蔡卞罪状,章、蔡贬官。居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崇宁元年(公元1102),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著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现存《春秋绛圣新传》。
任得敬(公元?-1170):西夏臣。原为宋西安州(宁夏海原西)通判。西夏破西安州,遂降。献女于崇宗乾顺。累擢静州都统军。仁宗仁孝嗣位,夏州统军萧合达叛乱,哆讹领导党项部族起义,他率兵抗御镇压有功,授翔庆军都统军。天盛间任国相,封楚王,专擅国政,仁宗不能制。乾佑元年(公元1170)迫使仁宗分西南路及录州、啰庞岭地与他,自立其国,因金拒绝册封,转而通宋求助,谋泄,被仁宗诛戮。
任仁发(公元1255-1327):元画家、水利家。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青龙镇(今上海青浦)人。元灭南宋后,为宣尉掾,授青龙镇水陆巡官。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升海道副千户,改海船上千户,转漕直沽。大德七年(公元1303),授都水监丞,后升都水少监,官至浙东道宣慰副使。善画人物,尤长画马,常与赵孟俯并提,传世作品有《张杲见明皇》、《二骏图》等。撰有《浙西水利议答录》。
任环(公元1519-1558):字应乾,长治(今属山西)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任苏州同知、按察佥事、右参政。以能干出名。御倭寇,与士卒同寝食,所得全分给士卒。军事紧急。终夜露宿,或数日不餐。曾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贼平,乞许守丧期满。逾二年卒。赠光禄卿。著有《山海漫谈》。
任大椿(公元1738-1789):清经学家。字幼植、子田,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累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工文辞。曾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博搜材料,综合精考,考释古代名物,著《弁服释例》、《深衣释例》、《释缯》、《小学钩沉》、《字林考逸》等。
任熊(公元1823 -1857、一谓公元1820-1856):清代画家。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城厢镇人。早年在宁波(今浙江宁波)为姚燮所称许。后寓居苏州(今江苏苏州),往来于上海(今上海)卖画。他擅画人物,工画花鸟、山水,师法陈洪绶。笔法圆劲,形象夸张。画有《任渭长四种》,为晚清木刻画之精品,《大梅山房诗意图册》120幅,是其代表作。史上与任熏、任颐合称“三任”,又加其子任预(公元1853-1901),合称“四任”。
任武(公元?-1863):清末陕西回民起义军领袖。回族。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陕西团练大臣张带强迫回民抽拔壮勇,又在华州(今华县)虐杀回民。他率回民杀张芾,起兵攻克华州、大荔、高陵,围攻西安,号称十八营,占领渭河流域,屡败清军胜保和多隆阿,后多隆阿攻破渭南、大荔一带回民村庄,英勇战死。(一说1864年他率余部退往陕甘交界的董志原,后不详)。
任化邦(公元?-1867):清末捻军将领。小名柱,安徽蒙城人。早年参加捻军。1857年与太平军联合,转战江淮之间,封为鲁王,1864年4月,偕张宗禹等率捻军转战于豫南等地,与太平军赖文光会师,整顿队伍,尊赖文光为领袖。他率骑兵入山东,在曹州(今菏泽)歼灭僧格林沁军。后又入湖北,在安陆(今京山)尹隆河之战大败湘军和淮军。1867年11月19日在江苏赣榆战斗中,被叛徒潘贵升从背后袭击,遇害牺牲。
任熏(公元1835-1893):清代画家。任熊之弟,字阜长,又字舜琴,工人物、山水,尤擅花鸟。
任颐(公元1840-1896):清代画家。初名润,字小楼、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其父任鹤声,善画并长于写照。年轻时从文学画,后得著名画家任熊赏识,为其弟子,并得任熊介绍,又拜著名画家任薰为师。中年后居上海,以卖画为生。所作之画师承明清画家陈洪绶、华喦,复受朱耷影响,擅长花鸟、山水、人物,技法上有独到之处。偶作雕塑小像,也颇生动。其画风在江浙一带影响很大,与任熊、任薰合称“三任”。代表作品《观刀图》、《九老图》、《苏武牧羊图》等。
任弼时(公元1904 -1950):原名二南,培国,湖南湘阴唐家桥(今属汨罗)人。1920年,加入毛泽东、何叔衡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在“八七”会议上被选入政治局,成为党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是红六军团和后来红二方面军的最高政治领导人。在延安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45年,中共“七大”后,与毛、刘、周、朱并列,成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之一。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次日,即10月26日晚,研究战局,思考对策,长时积劳,病情恶化,次日去世。叶剑英在追悼他时评价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走着漫长的艰苦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可见其精神在党内影响至深。
任光(公元1900-1941):作曲家,曾用笔名前发,浙江嵊县(今嵊州)人。1940年参加新四军,皖南事变中牺牲。作品有电影歌曲“渔光曲”、“大地行军曲”、“月光光”和抗战歌曲“打回老家去”等,还有民族器乐曲“彩云追月”等。
任天知(生卒年不详):近代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剧作家、演员。名文毅,或称任调梅,艺名天知。籍贯、生卒年月不详。武昌起义前曾在上海创办职业新剧团体“进化团”。所编演之剧本大都以反对专政、帝政和封建势力为其主要题材。计有《共和万岁》、《黄金赤血》等。他擅长在演出中作政治演说,为中国早期话剧创始人之一。
任政(公元1916-1999):字兰斋,浙江黄岩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分会常务理事。著有《楷书基础知识》、《兰斋唐诗宋词行书帖》、《任政行书千家诗帖》等。
任建新(公元一九二五年八月至?):山西汾城(今襄汾)人。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学习,肄业。一九四八年六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任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秘书。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四年任中央政法委员会办公厅秘书,中央法制委员会秘书。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九年任国务院法制局秘书。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六年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科长、处长。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一年在“文化大革命”中下放“五七干校”劳动。一九七一年至一九八一年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部处长、法律部部长。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三年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八年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二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法领导小组成员兼秘书长,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兼秘书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副主任。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七年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一九九七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一九九八年三月至二零零三年三月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一九九八年四月后兼任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名誉主任。并曾任中国法学会会长、中国法官协会会长、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会长,中国经济法学会副会长,通过法律维护世界和平中心执委兼亚洲地区主席,中国国际法学会名誉会长、世界法律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版权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一九九四年十一月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金质奖章,以表彰其在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领域作出的贡献。一九九七年获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成就奖。

热点内容
职业道德第 发布:2025-02-06 08:39:44 浏览:2
法院书记员记录 发布:2025-02-06 08:21:07 浏览:803
司法考试费 发布:2025-02-06 08:18:49 浏览:62
司法局年度总结 发布:2025-02-06 08:03:47 浏览:304
道德实践日记500字 发布:2025-02-06 07:31:52 浏览:321
江苏预备法官培训 发布:2025-02-06 07:26:12 浏览:727
甘州区法院 发布:2025-02-06 07:19:19 浏览:147
民法典和婚姻法 发布:2025-02-06 06:55:17 浏览:728
看社会与法写一篇小故事 发布:2025-02-06 06:33:11 浏览:312
王群司法局 发布:2025-02-06 06:19:40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