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如
❶ 法院判决书下来了后的流程
法院判决书下来之后如果对判决的结果有任何的不服,那么是可以提出异议的,但提出的时间也只有十五天,只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提出来,并拥有合法的证据,那么就可以让法院受理自己的请求。
【法律分析】
判决书下来后,进行的程序是:1、15天内,决定是否上诉,民事判决书通常会有十五天的上诉期,在此期间,原被告双方都可以进行上诉。2、若上诉,则进入二审程序,若双方均未上诉,则判决生效,具有给付义务内容的案件会进入履行期,在此期间,负有履行
义务的一方应当时履行相关给付义务。3、履行期过后之后,若负有履行义务一方的当事人没有及时履行相关的义务,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则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但二审判决即为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对二审判决若有异议,认为程序、实体上有错误时,可提起再审(我国称为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有三种形式: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决定再审,检察院抗诉进行再审三种。通常判决会有十五天的上诉期,在此期间无论是哪一方当事人对判决不服都可以提起上诉。上诉期过了之后,如果各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则判决生效,具有给付义务的案件会进入履行期,在此期间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要及时履行相关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❷ 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如不申请强制执行二年就后作废了吗谢谢!
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如不申请强制执行,二年就后不会作废,而是在没有特殊情况前提下是不能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只要有特殊原因:例如家庭困难等,院长签字同意,就可以执行。
强制执行申请书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对方拒不履行裁判确定的义务的情况下,根据已经发生效力的法律文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责令对方履行义务时使用的文书。申请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强制执行申请书。申请人是个人的,申请人要签字署名和手印。申请人是法人或者其他单位的,签字和盖章都要体现在申请书上。强制执行申请书必须采用黑色钢笔或者水笔书写,使用A4纸打印,要用原件,不能只携带复印件;
2、申请人的基本材料证明,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的证明材料。如果委托他人申请,委托人携带授权书,托人的身份证明。如果委托律师,还有律师事务书和律师本身的职业证明资格证。有的申请还有提交被申请人的基本材料证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根据这个规定,在仲裁庭作出的裁决生效,并在履行期满后,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❸ 法院判决流程是什么都需要什么手续
法院审理案件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按普通程序审理需要经过以下程序:
一、起诉
二、受理
人民法院收到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案件由审判员或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告知当事人。审判人员必须认真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
三、开庭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应当在开庭规定期限前通知当事人,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在开庭规定期限前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将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诉讼程序。开庭审理终结,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应当及时判决。
四、判决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可以采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可以用简便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不受普通程序中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顺序限制。审判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❹ 法院判决书是什么样的(图片)
[2006]X法刑初字第1号 被告人徐X,男,XXXX年X月X日生(16周岁),男,汉族,XX省XX市人,初中文化,无业,家住......,XXXX年X月X日被逮捕,现在押于XXX市看守所. 被告人徐X盗窃一案,由XX市人民检察院于XXXX年X月X日向本院提起公诉.并指派检察员XXX出庭支持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庭,因被告人系未成年人,依法指定XX兄弟律师为其担任辩护人,经不公开开庭审理,现已审查终结.
XX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徐X多次盗窃,价值7000多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应依法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向本院提交了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予以证实.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徐某先后多次入室盗窃,价值7000多元.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证实,并经当庭质证,本院予以采信.
公诉人在公诉意见中指出,被告人系未成年人,处理上应教育为主,惩罚不辅.应依法从轻处罚.但属多次且系入室盗窃,赃款物被挥霍,未能退赔,可酌情从重处罚,公诉意见与本案事实和法律相符,本院予以采纳.
被告人徐X对起诉书指控的盗窃事实无异议,但辩解所得赃款招待朋友花掉了,非自己一人花掉的。本院认为,其辩解不影响本案定罪,相反,如此大额赃款,对一名未成年人用赃款招待朋友,实属挥霍。
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是:1.系未成年人;2.认罪态度较好;3.系初次犯罪.综上,建议从轻得罚.其辩护意见与事实基本相符,量刑时予以考虑.但辩护意见不是本案的全部量刑情节,本院量刑应考虑本案的全部情节.
本院认为,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多次入室盗窃作案,价值7000余元,属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第17第第1款、第3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徐X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元。
(刑期自XXXX年X月X日起至XXXX年X月X日止,罚金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缴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收到本判决书后次日起十日内,提出上诉,上诉至XX市中级人民法院,书面上诉的,提交上诉状三份,正本1份,副本2份。
审判长XXX
审判员...
审判员...
书记员...
XXXX年X月X日
❺ 法院判决书如不按期支付视为欠款全部到期什么意思
如果不按期支付当前期的就要支付全部的。
如果你没有在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内还,会有加倍的罚息。如果不还款还有更严重的后果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执行文书包括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以及依法应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它们一经确定,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申请人,又称被执行人。申请人是胜诉的一方,被申请人是败诉的一方。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
❻ 法院判决书下来之后该做什么
法律分析:如不服判决,可以在上诉期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若认可判决,则可待判决生效后,视判决内容依据判决要求被告执行,如其拒绝执行判决的,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❼ 法院判决流程
法院判决流程分为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审判五个阶段。
【法律分析】
法院判决流程第一步为开庭。开庭前需准备:各人进场,书记员点清当事人是否到齐并宣布法庭纪律,随后法官们进场,全体起立,坐下后,审判长敲法锤,宣布开庭,简述案由。当事人介绍审判人员,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有没有要回避的,没有的就继续进入下一轮,有则需要延期审理。第二步法庭调查。由公诉人读起诉书或原告读起诉状,原告有代理人的要读代理词,同时被告自我辩护,有代理人的,代理人宣读辩护词或答辩词。接下来双方轮流举证,并就证据能否被采纳或其证明力大小互相辩论。第三步法庭辩论。等双方都举证完完,审判长宣布结束法庭调查,开始法庭辩论,公诉人、被告人或双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轮流发表对自己有利的对案件的处理意见。第四步被告人做最后陈述或双方当事人作最后发言。当审判长认为事实都辩清楚了之后,会结束法庭辩论,进行这一环节。第五步合议庭退庭评议。评议内容是讨论如何判案,此环节为保密环节。最后当庭宣判或宣布定期宣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条 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第一百九十一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❽ 法院判决结果如下三条都一样吗
不一样。
法院判决书中不会重复。民事纠纷结案的方式有多种,判决结案只是其中的一种,当案件以判决方式结案的时候,人民法院会制作民事判决书。
制作好一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民事判决书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准确运用法律,合理地解决好当事人的诉讼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