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雷超

法院雷超

发布时间: 2022-05-23 05:51:59

Ⅰ 母亲和妻子被打成重伤,他奔袭千里回家连杀3人,结果怎样

让我谈谈事件的原因。 这三兄弟的母亲由于一些琐碎的事情而与另一个人发生争执。 在冲突期间,三兄弟的母亲被殴打,然后被殴打的三兄弟的母亲被称为三兄弟中的长子,说他被欺负了。 这个孩子听说他的母亲在家里被殴打,并且那顶闪光帽在三英尺远的地方,所以他通知在外面工作的两个弟弟一起回家,以帮助他的母亲发泄怒气。 他们三个人整夜旅行。 他赶回家,找到了袭击者的家,敲了敲门把他殴打了。

首先,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 您也可以给警察打电话,然后去医院检查。 至于在医院怎么做,你不知道该怎么办吗? 您可以请对方提出您自己的理解。 被拘留,这是对付它的正确方法。 通过战斗来发泄这种事情是错误的。

Ⅱ 150碗扣肉事件再次发生反转,打假人或面临两份起诉,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人看到别人出售三无产品,本能的反应是不去购买。但也有一些所谓的打假人就钻了法律的空子,多买这样的产品,利用法律让对方退还购买产品的款项,还有十倍的赔偿。这个事情发酵了以后,打假人面临的起诉有两个:一个是他的行为涉嫌敲诈勒索;一个是提供了虚假的地址,被房主打假了,甚至要起诉他。

打假是对的,也是法律允许的,但是,作为打假人应该提供假信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可能他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为了打假,是将打假作为一门生意了。生意经是不错的,要是将脑子放在正途上,会更好!大家觉得,这样的生意人,可靠吗?

Ⅲ 武汉洪山区一律师遭枪击身亡,疑犯已落网,你怎么看

我认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嫌疑犯落网是必然的事情,他作案的地点是一家律师事务所是处于市区地带的周边都有监控有很多目击证人,而且他是抢劫路人的宝马车逃离,通过监控视频就能锁定他的去向,警方会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并对他展开抓捕,事实证明几个小时以后他就被抓获了。

为了纠纷为了金钱犯罪,嫌疑人选择铤而走险,枪击律师泄了私愤,但他的一生也因此而毁灭,这个事件不担让犯罪嫌疑人改写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影响了律师的一生,更给律师的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等待他的应该是法律的严惩,但再严厉的惩罚,也不能挽回律师年轻的生命,可能他的后半生都会在监狱中深深的忏悔,现在案件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结果,不知道他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但我感觉他冲动过后应该会很后悔,但现在后悔已经晚了,所以人生在世要学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冲动,不盲目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避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危及他人的家庭安定。

Ⅳ 四川男子对亲生女儿下毒手,祸害8年致其怀孕,只为报复前妻,法院咋判的

法院判有期徒刑十三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强制以及猥亵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和幼女的,面临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且李某的女儿当时还未满14周岁,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3年,可是在很多人看来,这个惩罚太轻了,13年之后这个李某还很年轻,出狱以后继续祸害社会也是很可怕的事情。

又病又气的父亲没多久就去世了,再也没有人阻拦李某,村里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害怕得到报复,从九岁到17岁,李某的女儿被猥亵了八年,直到阿珍打工回来看自己的女儿,才发现她大着肚子,接着了解事情真相,令她气愤不已,拉着女儿就去公安局报警。

Ⅳ 湖南长沙惊现诡异的扰乱法庭秩序案是真的吗

2015年7月23日,湖南长沙市雨花区法院没有离婚案件管辖权,违法受理女方谢蓝起诉离婚案件。不按正常分案在民三庭,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钅戋案”,违规分案在少年庭。

少年庭法官苏辉为帮助女方谢蓝违法获得离婚案件管辖权,多次带女方及女方聘请的律师刘志江指使、串通长沙市雨花区公安分局黎托派出所副所长杜先敏、民警张朝晖伪造男方经常居住地和办理了居住证的虚假证据。杜先敏后来害怕,将虚假证据收回,苏辉还将该份证据复印件邮寄给男方。男方收到两份虚假证据后,亲友不服,在湖南红网百姓呼声发了一个举报帖子。

2015年9月17日,苏辉在没有依法裁定离婚案件管辖权,该院有21个有同步录音录像的法庭,13个空着的情况下,在该院健身房违法庭前质证。当事人提出异议后也未移出健身房。健身房现场没有审判员、书记员、当事人牌子,苏辉没有着法袍,佩戴国徽,书记员也不在现场。

庭前会议和开庭胡杨及辩护人多次要求鉴定刘志江手机原始介质,鉴定录音是否剪辑、修改,公诉机关、法院,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均不予同意。

假使此断章取义刘志江故意录音真实,辩护人认为,从胡杨三人进门,苏辉就多次故意刁难,违法反复说被告本人没来,庭前质证搞不成,不搞了,又不退回胡杨交给他的身份证、户口本等,违法要求胡杨亲属关系证明必须盖派出所的公章。胡杨、任英有合法手续,苏辉又不搞庭前质证,胡杨等人并无过错。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争执,苏辉不依法进行制止、劝阻,互相争执,导致矛盾激化。发生争执后,录音中,虽然胡杨情绪激动,说了一句“我打死你”,但也不能推定胡杨打了苏辉。因为录音中胡杨说这句话后,后面还有很大一段对话。倒是录音中,胡杨三人在四楼走廊有五分多钟时间指控苏辉,还没有开庭就把我打成这样,看看,这都是你打的。苏辉只是小声推卸责任,你先打的啦,要胡杨穿上衣服。谢蓝先说,这是苏辉先,马上改口,这是你先动的手,我和书记员看在眼里(书记员当时不在现场)。胡杨回应,我动手,你放屁。

整个录音内容主要是当事人指控苏辉为什么带谢蓝去开虚假证明,苏辉要当事人拿证据出来。录音是一种争执,不是聚众哄闹。当事人没有聚众哄闹,导致法庭不能进行的故意。而是认为自己有合法代理手续,要求苏辉继续进行庭前质证,但苏辉却违法以被告本人没来,拒绝进行庭前质证,当事人并非无理取闹,而且,质疑刘志江既然有心录音,为什么不录视频?

公诉机关申请证人刘志江出庭作证,刘志江说颈椎病失忆,以当年公安问话笔录为准。被告人胡杨提出,刘志江当年当天法院笔录说男的有手续,两个女的没有。两个人用牌子打苏辉,牌子都打烂了。三个人堵住法官在角落打,估计有两分钟。抢证据材料,抢到撕毁了。公安第二天下午问话笔录就改了口,与苏辉的笔录基本完全一致,男的有手续,两个女的没有。被告人胡杨用右手抓苏辉衣服(被告人胡杨不是左撇子)。左手从下往上打,另两人具体怎么打的,没看清楚。当庭询问他,又说男的、另一个女的都有手续。只有几个平方米的房间,打了两分钟,怎么没看清楚?法院、公安笔录差别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刘志江说不记得了。录音中,苏辉这么被打,怎么没有吱一声,不符合常理。

苏辉、刘志江、谢蓝与被告人胡杨、另一被告人被排除的笔录第1、2、4、5、6份陈述相矛盾。更不符合情理的是,如打了苏辉,录音中,苏辉、刘志江、谢蓝不可能没有任何言语反映。苏辉殴打了胡杨,他们三人就一直在指控苏辉打人。而且,有证人作证,当天苏辉、刘志江、谢蓝是一起在派出所非执法区串通问话,不同的问话人,三人笔录基本雷同,刘志江、谢蓝问话时间完全一致,派出所说明在同一台电脑上打印,但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

刘志江、苏辉、谢蓝证人证言、陈述前后矛盾,互相矛盾,与录音也不能印证。录音中只有25秒的声音后是胡杨三人在走廊指控苏辉打人,没有刘志江、苏辉、谢蓝指控胡杨三人打人的声音。

证人证言属于言词证据,有易变得特点,存在根据利害关系进行取舍的可能,苏辉、刘志江、谢蓝有利害关系,互相串供,陈述矛盾,做几次假证,在没有其他种类证据予以佐证的情况下,对证人刘志江、谢蓝证言及苏辉陈述不能采信。胡杨等人是在被分开情况下讯问,法院和检察院审查起诉笔录基本吻合,可信程度高。

公诉机关举证赵梅证言,辩护人认为,录音中都体现雨花区法院有工作人员到现场,为什么不依法给胡杨作法医鉴定?苏辉的伤不是赵梅现场看到的,是后来到办公室看到的,来源不明。刘志江到处找证据,不存在有人抢证据,抢就直接责令拿出来。

吴福建证言,辩护人认为根本就是虚假证言。现场根本没有一个叫吴福建的人到现场,如到了现场,刘志江未经鉴定原件的录音中没有体现?这都是雨花区法院、雨花区公安局制造的虚假证据。

苏辉伤情照片、社区卫生所病历,这完全是虚假证据。现场苏辉没有说被打,更没有说有伤。他脱离现场多时后,晚上照相有伤,伤情来源不明,更不能证明是被胡杨等人打的。作为刑事法官,管刑事的副院长彭智勇如果苏辉现场被打伤,不要苏辉作法医鉴定,提取胡杨指纹、DNA固定证据进行对比固定证据?不符合常理。

损坏的塑料牌、扩音器等照片,没有原件可供质证,未经依法辨认和鉴定,完全是虚假证据,是苏辉殴打胡杨打烂的。

公诉机关在前两次庭前会议和开庭排除了1至4份被告人供述。这次庭前会议又悄悄地排除了被告人第5份供述。对此,被告人胡杨认为,前面排除的供述,无罪部分不能排除。他一直陈述苏辉对他拳打脚踢,腰上、背上、脚上、手臂被打伤,这与现场他们亲属拍的伤情照片是相吻合的。第6份供述,没有在逮捕后24小时讯问。10月1日逮捕,10月9日才讯问,违反法律规定。不同的问话人,第6次笔录与第2次完全相同。公安根本没有问话,当时是陈阳带一个辅警打印好材料到看守所威逼、欺骗他签的。

《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工作规定》第5条规定,在看守所讯问应当对讯问过程录音录像。《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1条规定,对于被告人审判前的供述,公诉人如不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或者已提供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该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该份供述要求依法提供看守所讯问过程录音录像,调取看守所提讯证,看守所当时监控。否则,该份口供应当依法排除。

被告人及辩护人提供当天健身房照片,胡杨被打现场照片,雨花区法院有21个审判庭,当天下午13个空着照片,雨花区法院没有离婚案件管辖权,调换证据,违法通知庭前质证传票等证据,证明雨花区法院在民事、刑事案件中提供了一系列虚假证据。

公诉人表示认可这些证据,但认为与本案没有关联或不能证明苏辉殴打了胡杨。

胡杨及辩护人认为,雨花区法院没有离婚案件管辖权,违法受理女方谢蓝起诉离婚案件。不按正常分案在民三庭,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钅戋案”,违规分案在少年庭。法官苏辉为帮助女方谢蓝违法获得离婚案件管辖权,多次带女方及女方聘请的律师刘志江指使、串通长沙市雨花区公安分局黎托派出所副所长杜先敏、民警张朝晖伪造男方经常居住地和办理了居住证的虚假证据。

2015年9月17日,苏辉在没有依法裁定离婚案件管辖权,该院有21个有同步录音录像的法庭,13个空着的情况下,在该院健身房庭前质证,是违法的法庭程序,不受法律保护。健身房现场没有审判员、书记员、当事人牌子,苏辉没有着法袍,佩戴国徽,书记员也不在现场。刚进门,苏辉因为被举报,就发脾气,故意刁难,说被告本人没来,庭前质证搞不成,不搞了。要求被告委托代理人胡杨亲属关系证明必须盖派出所的公章。两名委托代理人手续合法、齐全,也不搞庭前质证了,发生争执,苏辉殴打胡杨。

从进健身房到被控制他就没离开过雨花区法院视线,伤从何处来?法院要自证清白。他被苏辉打后,当场要求法院作法医鉴定,为什么不作?他当场给弟弟发了求救短信,家人报警110三次,派出所来了两次,雨花区法院要自己处理。他们去找领导反映,确反被当年主管立案、少年庭(苏辉所在庭)、刑庭的副院长彭智勇控制。律师刘志江违法,手机有两份相同录音,未经鉴定录音原件。违法录音中,他指控苏辉在健身房开庭,还没开庭就把他打成这样。苏辉只是小声推卸责任,你先打啦。这些证据难道还不足以证明自己被苏辉殴打了吗?司法机关伪造、调换、隐匿、毁灭证据,导致真相不能查清,应作对被告人有利的解释。

他们没有聚众哄闹,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故意和行为,是苏辉违法和失当的行为,导致发生争执、冲突,他们并非无理取闹,不构成扰乱法庭秩序罪。

判决结果当庭宣判,被告人还是被判有罪,不过法官巧妙地宣判了拘役4个月20天,''实报实销'',正好折抵了被告被羁押的142天。被告人当庭表示上诉。其亲属表示,要继续控告苏辉等司法人员伪造证据,刑事案件中调换、隐匿、毁灭证据,构陷胡杨等人违法犯罪行为。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从不缺席,我们拭目以待。(李立)

Ⅵ 中级人民法院因为省高院的请示函驳回起诉怎么办中级人民法院合议厅已经审结,审委会也审结,但是到省高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刑 事 裁 定 书
(2016)川刑再9号
抗诉机关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原审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友勤,曾用名王友芹,男,1955年1月1日出生,汉族,四川省剑阁县人,大专文化,原系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正科级审判员,住四川省广元市。2006年5月14日因涉嫌犯民事枉法裁判罪被刑事拘留,同月26日被逮捕。2007年7月5日因犯民事枉法裁判罪被裁判为有期徒刑二年。2008年5月13日被刑满释放。
辩护人吕绿化,四川中玉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张健,四川中玉律师事务所律师。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法院审理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王友勤涉嫌犯民事枉法裁判罪一案,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法院于2007年5月10日作出(2006)朝天刑初字第28号刑事判决。王友勤不服,提出上诉。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于2007年7月5日作出(2007)广刑终字第71号刑事裁定,该裁定已发生法律效力。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于2016年8月8日作出川检刑申抗〔2016〕2号刑事抗诉书,向本院提出抗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2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蒲某、李某1出庭履行职务,原审被告人王友勤及其辩护人吕绿化、张健到庭参加诉讼。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评议并报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载明,经合议庭评议,一审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并报上级人民法院对该案定罪问题进行请示,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4月20日作出批示,经一审法院审判委员会再次讨论作出决定;一审认定,被告人王友勤作为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在第二次二审审理上诉人夏某1开与被上诉人张某2承包经营合同纠纷一案(简称夏某1开合同纠纷案)期间,张某2之姐张某3菊等人直接或间接找王友勤及合议庭部分成员,反映该案的具体情况,随后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该案的(2005)广民终字第166号民事判决(简称166号终审判决),对第二次一审判决作了部分改判,夏某1开向该院提出申诉被驳回,遂认为原一、二审及申诉处理显失公平,产生极端不满情绪,其携带炸药到王友勤办公室引爆,造成其当场自杀死亡,王友勤受伤及部分办公设施被炸的爆炸事件。上述事实,有经庭审质证、确认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及被告人供述等证据在案佐证。
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王友勤多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对各类民事案件的审理应当具有一定的审判经验,而王友勤在夏某1开合同纠纷案的两次审理中,以其为主审人的合议庭认为该案一审判决在程序和事实的认定上存在一定问题,遂发回重审,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五点建议并告知该案一审法院,但该案一审法院第二次审理后,对判决结果未作出实质性改变,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次二审期间,王友勤作为主审人,由于受他人说情影响,明知第二次一审判决结果与第一次一审判决结果没有实质改变,在对存在的问题没有纠正的情况下,作出了部分维持的终审判决。王友勤关于作出不公正的判决,是碍于人情关系,没有办法,想将该案通过申诉程序来解决等供述,表明其主观上具有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而作出判决结果的目的,客观上作出了与自己认识不一致的判决结果,导致夏某1开爆炸身亡的事件。在爆炸事件中,夏某1开的行为虽然属犯罪行为,但与王友勤在办理该案中的枉法裁判行为有一定因果关系,从而造成了夏某1开的死亡,该事件的发生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恶劣的严重后果,同时极度降低了人民法院的社会公信力,故王友勤的行为已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应予处罚。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法院于2007年5月10日作出(2006)朝天刑初字第28号刑事判决,以犯民事枉法裁判罪,判处王友勤有期徒刑二年。
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广元市朝天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一致。
另查明,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1月31日作出(2006)广民再终字第66号民事判决(简称66号再审判决),对166号终审判决结果全部改判。
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友勤在办理夏某1开合同纠纷案二审中,因受他人说情的影响,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错误的民事判决,导致夏某1开爆炸身亡恶性事件发生,造成了恶劣社会影响,同时降低了人民法院的社会公信力,属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王友勤及其辩护人关于其没有办人情案,没有枉法裁判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等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与审理查明的事实不符,不予采纳。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修正)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7月5日作出(2007)广刑终字第71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认为,本案原审裁判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主要理由,
1.本案经一审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后就本案定罪问题进行请示,由上级人民法院批示下级人民法院定罪,于法无据;
2.二审法院未经开庭审理和出示66号再审判决,即将该判决认定为对已生效的166号终审判决进行改判的关键定罪事实,不属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二审程序中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的情形,二审法院审判程序违法。【“法官驿站”编辑整理自中国裁判文书网】
当庭补充理由如下:
1.66号再审判决系根据新查明的煤井关闭、财产已处置及价格鉴定意见等事实和证据作出的改判;
2.张某3菊、陈某、张某2、李某2关于张某3菊曾要求王友勤关照,且张某2事后送一条香烟的证言,不能证实王友勤在审判中受到他人说情的影响,王友勤在侦查、起诉阶段虽供认,但在诉讼中翻供,根据其有罪供述推定其系徇私情,缺乏客观证据;
3.夏某1开实施爆炸行为系其对合同的履行、合同纠纷的五次审理及煤矿被关闭等一系列结果的绝望而极端的反映,且系犯罪行为,第二次二审判决亦由合议庭作出和庭长签发,属集体行为,本案情节严重的后果不能完全归咎于王友勤;
4.原审裁判认定王友勤犯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其行为不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
王友勤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
1.王友勤的住院病历资料证实其因爆炸致眼睛、耳朵功能受损,其对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所作不实记录无法看清、听清,侦查人员亦未经其当庭要求出庭质证,其在庭审中已翻供,相关供述存有瑕疵,且王友勤关于其因有人说情而简单错误维持第二次一审判决结果的供述与第二次二审判决增加了对夏某1开有利的部分处理结果的事实不符,故原审采信其有罪供述作为定案依据不当;
2.王友勤在发回重审函中提出的五点建议,仅为其在审理该案中发现的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非处理该案的法律依据,且第二次二审中没有坚持该五点建议系合议庭评议结果,审理夏某1开合同纠纷申诉一案的合议庭以及66号再审判决亦未采纳该五点建议,故原审裁判以王友勤明知一审判决未采纳五点建议,对存在的问题未予纠正情况下,仍作出部分维持的二审判决,属于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的认定,缺乏依据;
3.66号再审判决系爆炸事件发生后,二审法院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下作出的改判,且该判决在本案一、二审中均未出示,二审法院以此作为定案依据不当;
4.166号终审判决的处理意见由王友勤提出,其未伪造、隐瞒证据,未向合议庭及相关领导作不实汇报,该判决系夏某1开合同纠纷案在再审改判前作出的对夏某1开最有利的判决,原审裁判仅因夏某1开实施的爆炸行为发生在王友勤办公室,即认定王友勤构成犯罪,明显不公。请求:撤销原审裁判,改判宣告王友勤无罪。
经审理查明,原审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友勤于1988年1月被任命为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1994年4月25日被任命为该院审判员,1996年7月29日被任命为该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1998年1月7日被任命为该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1999年7月21日被任命为该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2002年5月17日被免去该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
2003年10月20日,夏玉开向广元市市中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其与张某2签订的李家湾煤矿转让合同(简称煤矿转让合同),判令张某2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全部财产。张某2未提起反诉。广元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受理后,于2004年3月20日做出(2003)广中民初字第1501号民事判决(简称1501号一审判决):一、终止煤矿转让合同;二、张某2返还夏某1开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矿车七台、粉碎机一台、钢轨七百余米;三、夏某1开退还张某2转让费1万元、折价补偿张某2投入财物款98724.31元、返还张某2垫支的运费、材料费、欠款共计1.11万元;四、经相互冲抵后,双方互不返还。
宣判后,夏某1开不服,提起上诉称,张某2因合同取得煤矿及该矿价值20万元的资产和采矿权,一审判决在没有查明相关财物如何折价的前提下,对张某2主张的不属同一法律关系的退还转让费1万元、折价补偿张某2投入财物款98724.31元及其他借款、欠款等全部相互冲抵,互不返还,有失公允。
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受理后,由王友勤作为主审人、审判长,依法组成合议庭对该案进行审理。王友勤在该案审理报告中提出的拟处理意见为,该案在程序和实体处理上均不妥,拟发回重审;主要理由如下,
1.程序上,该案所涉的借款等款项与夏某1开的主张不属同一法律关系,不应合并审理;
2.对张某2的投入相互冲抵而不返还,缺乏相应的依据和标准。合议庭评议形成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一致意见。该院于2004年8月3日作出(2004)广民终字第318号民事裁定(简称318号二审裁定),撤销1501号一审判决,发回重审。
同日,该院向广元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出具内函,对该案提出如下主要参考意见,1.一审庭审及评议和判决中对证据的认证缺乏全面认证;2.借款、欠款可否与本案合并审理;3.原判决折价后双方互不返还,对财产的折价缺乏依据。
广元市市中区人民法院重新开庭审理后,于2004年11月2日做出(2004)广中民初字第1478号民事判决(简称1478号一审判决)。该判决相较1501号一审判决,除第二项增加“如到期不能返还,由价格事务所折价处置”,并删除经相互冲抵后,双方互不返还的内容外,二者主文的其余内容基本相同。
夏某1开不服该判决,再次提起上诉的理由与其第一次提起上诉的理由基本相同。
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二次二审受理后,王友勤被指定为主审人并担任审判长,与其他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该案进行审理。二审期间,张某2之姐张某3菊等人直接或间接找王友勤及合议庭的部分成员,反映该案的具体情况,希望王友勤对张某2予以关照。2005年6月6日,王友勤在该案审理报告中提出其处理意见及理由是,煤矿转让合同无效,应予终止;对张某2投入的不能返还部分,夏某1开应折价补偿,张某2取得的夏某1开的财产应予返还;一审判决认定张某2投入金额98724.31元中,有2678.20元因无收据或收款人加盖印章,不予确认;拟判决维持1478号一审判决第一项、第二项;变更该一审判决第三项,由夏某1开返还张某2共计117146.11元。经合议庭评议,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5年6月9日作出166号终审判决,对1478号一审判决部分改判,即维持1478号一审判决第一项;将1478号一审判决第二项即“张某2在十五日内返还夏某1开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矿车七台、粉碎机一台、钢轨七百余米,如到期不能返还,由价格事务所折价处置”变更为“由张某2在十五日内返还夏某1开因合同所取得的财产:矿车七台、粉碎机一台、钢轨七百余米、厂房四间、炸药、雷管库房各一间、动力线一档、井下电缆线八百余米及作业工具,如到期不能返还,应当折价补偿”;第三项中的“夏某1开折价补偿张某2投入的财物款98724.31元……三项合计119824.31元”变更为“夏某1开折价补偿张某2投入的财物款96046.11元……三项合计117146.11元”,减少了夏某1开折价补偿款2678.20元。
166号终审判决送达后,夏某1开不服,提起申诉。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审查后,于2005年11月23日做出(2005)广民申字第105号驳回申诉通知书。至此,夏某1开认为法院在一审、二审及申诉等程序中的处理结果显失公正,产生极端不满情绪。2006年4月5日上午10时许,夏玉开携带炸药到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王友勤的办公室引爆,夏某1开当场死亡,王友勤受伤,部分办公设施受损。
另查明,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该院院长发现夏某1开合同纠纷案确有错误为由进行再审,于2007年1月31日作出66号再审判决,认为张某2提出其开矿损失98724.31元应予赔偿的抗辩理由,因该费用的性质系其生产经营的正常支出,不能等同于损失,且张某2在本次庭审中认可收益有六七万元,对此不予支持;原审判决将张某2生产经营性的投入作为损失赔偿错误,应予纠正;判决撤销该案原一、二审判决;煤矿转让合同无效;韩某1、夏某2、夏某3(系夏某1开的妻子儿女)向张某2返还转让费1万元,垫支款1.11万元,借支款2千元,合计2.31万元;张某2返还该三人财产折价5.31万元,因矿产关闭的其他损失费29443.94元,合计82543.94元;经双方品迭后,由张某2给付该三人各种款项合计59443.94元。【“法官驿站”编辑整理自中国裁判文书网】
2006年4月20日,王友勤因夏某1开爆炸事件受伤出院时被诊断有双眼爆炸伤、双眼结膜异物、外伤性左耳耳鸣等伤情。
上述事实有经庭审质证、认证的以下证据证实:
1.中共广元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移送函、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检察院立案决定书和指定管辖决定书、拘留决定书、逮捕证等,证实案件来源,及侦查机关对王友勤采取强制措施等情况。
2.公安机关户籍证明、广元市人大职务任免文件,证实王友勤的身份以及职务任免情况。
3.夏玉开诉张建华转让合同纠纷案一审的有关证据:广元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庭审笔录、夏玉开起诉书和合同及相关证据、合议庭评议案件笔录、1501号一审判决及原稿、该案送达回证等,证实广元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对该案的审理和判决经过。
4.夏某1开诉张某2转让合同纠纷案二审的有关证据:夏某1开的上诉状、王友勤的阅卷笔录及审理报告、合议庭评议笔录、318号二审裁定及原稿、发回重审函、退卷函等,证实夏某1开不服1501号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后的二审审理情况以及王友勤作为第一次二审主审人针对1501号一审判决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及理由,并函告一审法院。
5.夏某1开诉张某2转让合同纠纷案第二次一审的有关证据:庭审笔录、合议笔录、1478号一审判决、送达回证等,证实第二次一审审理情况;1478号一审判决与1501号一审判决主文的内容基本相同。
6.夏某1开诉张某2转让合同纠纷案第二次二审的有关证据:夏某1开上诉状、庭审笔录、主审人王友勤的审理报告和认为张某2投入中有2678.20元无依据的清单、合议庭评议笔录、166号终审判决、送达回证等,证实王友勤在该案第二次二审中提出的处理意见及理由;166号终审判决相较1478号一审判决,减少了夏某1开折价补偿款2678.20元,其余内容基本相同。
7.夏某1开诉张某2转让合同纠纷案申诉的有关证据:夏某1开申诉状、合议庭审查合议笔录、驳回申诉通知书及送达回证等,证实夏某1开不服166号终审判决,提出申诉并被驳回的情况。
8.公安机关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立案决定书、现场勘验检查笔录、方位图、尸体检验报告书、陈登礼、王朝信、韩某1辨认笔录、广元市公安局撤销案件决定书,证实夏玉开在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王友勤的办公室引爆自带炸药并当场死亡,公安机关因犯罪嫌疑人死亡而撤销爆炸一案的事实。
9.广元市中医医院住院病人出院病情证明书,证实王友勤出院诊断为,脑震荡、双眼爆炸伤、双眼结膜异物、外伤性左耳耳鸣等。
10.证人张某1证言,证实煤矿转让合同由张某2与夏某1开签订,但系自己与张某2共同投资14万多元,其中有7万多元是卖煤收益;其在两次二审中均要求王友勤关照张某2;该案终审后,王友勤打电话称,该案这样判,他是照顾了自己两口子的情面,之后张某2称打算买两条烟送王友勤表示感谢。【“法官驿站”编辑整理自中国裁判文书网】
11.证人李某2证言,证实张某1曾私下要求其关照一下王友勤承办案件的当事人张某2,自己没说话;王友勤曾说该案难办。
12.证人陈某证言,证实第二次二审开庭前,王友勤曾说过张某1找过他,自己也告诉王张某1曾找来,要求合议庭要认真对待,慎重考虑,拿出处理意见,自己这样说还是想合议庭给张某1一个情面。
13.张某2证言,证实双方签订煤矿转让合同后,自己开始投资、开采,于2003年底停止开采,共计投资约11万多元;其于2006年春节前送给王友勤一条中华香烟,以表感谢。
14.证人韩某1证言,证实其认为夏某1开采取爆炸的过激行为的原因,一是煤矿被杨某张某2一伙套走,二是夏某1开与他们打官司多次判决都是输,判决夏还给对方11万元,极不公正,把他逼上绝路。
15.证人朱某证言,证实法院判决夏某1开还给对方11万元投入款不公正,因为张某2等人开煤矿挣有钱,投入款不应由夏某1开承担,并且张某2等人还卖掉了煤矿的所有设备;夏某1开走上绝路,是张某1等人逼的,法院判决又极不公正。
16.被告人王友勤在侦查机关的供述,与上述证据相互印证。其还供述判决夏某1开向张某2返还张为生产投入的折价补偿财物96046.11元等没有法律依据,且与查明的事实不符;导致其故意枉法判决的原因,一是出于私情,给说情、打招呼的人即张某3菊、陈某、李某2一个面子,二是夏某1开对张某2挖了多少煤没有证据,想判后夏通过申诉去解决,最主要是自己没有坚持依法公正判决;其认罪。其在侦查阶段的四次供述内容基本一致,均由其签名、捺印,其在前三次笔录中签注该笔录由其看(或核实)后与其所说一样,在第四次笔录中签注该笔录听后与其口述一致。
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本院认为,原审上诉人(原审被告人)王友勤系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其作为夏某1开合同纠纷案的主审人、审判长,在该案第二次二审审理中,徇私情,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将不应由夏某1开承担的张某2用于煤矿生产经营的正常支出96046.11元,裁判由夏某1开返还,进行枉法裁判,导致夏某1开对法院裁判结果极为不满,采取爆炸方式自杀死亡和进行报复的过激行为,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部分办公设施受损,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应依法处罚。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抗诉提出,本案经一审法院请示,由上级人民法院批示下级人民法院定罪,于法无据。经查,本案中不存在上级人民法院出具的批示;一审法院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后,合议庭作出一审判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修正)第一百四十九条关于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的规定。四川省人民检察院的上述抗诉理由,不能成立。
王友勤及其辩护人提出,其因爆炸致眼睛、耳朵功能受损,对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所作不实记录无法看清、听清,原审采信其有罪供述作为定案依据不当。经查,王友勤在侦查阶段的四次供述内容基本一致,均供认其有民事枉法裁判行为并认罪,四次供述均由其签名、捺印,其在前三次供述中签注该笔录由其看(或核实)后与其所说一样,在第四次供述中签注该笔录听后与其口述一致。因其数次供述内容一致,并均经其签名确认,且其没有证据证实侦查人员作虚假记录,故其上述供述属实,应予采信。王友勤及其辩护人提出的上述辩护意见,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
王友勤及其辩护人提出,66号再审判决在本案一、二审中均未出示,二审法院以此作为定案依据不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修正)第四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二审法院未经庭审质证,即采信66号再审判决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属审判程序违法。但本院再审中,该证据已经庭审质证、认证,抗辩双方对该证据已充分发表意见,对其真实性均无异议。故虽然王友勤及其辩护人的该辩护理由成立,但66号再审判决为生效判决,具有法律效力,且二审法院未出示该证据的瑕疵已通过本院再审庭审得到纠正,本院对66号再审判决予以采信。
王友勤及其辩护人提出,166号终审判决系当时对夏某1开最有利的判决,原审裁判仅因夏某1开实施的爆炸行为发生在其办公室,即认定其构成犯罪,明显不公。民事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枉法裁判,是指作出违背事实和法律的判决或裁定,也即指不依据已有的证据查清、认定的案件事实或者不依据已查清的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作出颠倒、歪曲事实的认定或曲解法律的判决、裁定,如该胜诉的判败诉,该败诉的判胜诉等。关于情节严重,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立案标准,包括枉法裁判,引起当事人及其亲属自杀、伤残、精神失常的等情形。引起当事人及其亲属自杀、伤残、精神失常,是指因枉法裁判行为使本来应该胜诉的当事人败诉,使不应败诉的当事人因此遭受重大财产损失或者声誉遭受重大影响,使当事人及其亲属经济上和精神上遭受不应遭受的压力,引起当事人及其亲属自杀、伤残、精神失常。本罪定罪关键在于行为人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是否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以及其枉法裁判行为情节是否严重。经查,王友勤在夏某1开合同纠纷案第二次二审中的裁判行为,符合民事枉法裁判罪的法律特征。理由如下:
(1)王友勤系该案的主审人、审判长,符合本罪的主体身份。
(2)王友勤具有将不应由夏某1开承担的张某2为生产经营的正常开支96046.11元裁判由夏某1开承担,进行枉法裁判的直接故意,并实施了枉法裁判行为。
第一,夏某1开不服两次一审判决的两份上诉状均提出,一审判决认定张某2投入财物款为98724.31元等没有证据证实,且判决自己返还该款不当。王友勤在第一次二审的审理报告提出发回重审意见包括对张某2的投入相互冲抵而不返还,缺乏相应的依据和标准等理由。其草拟的发回重审函亦载明1501号一审判决折价后双方互不返还,对财产的折价缺乏依据。以上证据,证实经夏某1开上诉后,王友勤在第一次二审中已认识到一审判决夏某1开向张某2返还投入财物款98724.31元不当。
第二,该案第二次二审中,王友勤作为主审人和审判长,在本次审理报告中提出处理意见为,夏某1开应折价补偿张某2投入的财物款96046.11元,经合议庭评议后,作出了相应判决,而66号再审判决已认定张某2提出的其开矿损失98724.31元的性质系其生产经营的正常支出,不能等同于损失,166号终审判决将张某2生产经营性的投入作为损失赔偿错误,应予纠正。上述证据,证实王友勤在第二次二审中改变其原有认识,提出了将不该由夏某1开承担的责任裁判由夏某1开承担的意见,并作出了错误裁判。
第三,张某3菊关于其在两次二审中均要求王友勤关照张某2,王友勤在第二次二审结案后告知,作出166号终审判决,其照顾了自己夫妇的情面;张某2关于2006年春节时其送给王友勤一条香烟表示感谢的证言,证实张某2认为166号终审判决对其有利和感谢王友勤的事实。
第四,王友勤在侦查阶段的多次供述,证实其认为166号终审判决由夏某1开向张某2折价补偿投入财物款96046.11元等没有法律依据;导致其故意提出对张某2有利的处理意见,进行枉法判决的原因,有出于私情,给说情、打招呼的人一个面子。其供述与上述证据相互印证,证实其有徇私情进行枉法裁判的直接故意,其实施枉法裁判行为作出的错误判决,已被纠正。
(3)王友勤的枉法裁判行为情节严重。公安机关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等证据,证实夏玉开系在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王友勤的办公室引爆自带炸药。证人韩某1和朱某证言,证实夏某1开采取爆炸的过激行为的原因,一是煤矿被杨某张某2一伙套走,二是法院判决夏返还对方11万元,极不公正,把他逼上绝路。上述证据,证实夏某1开系在特定时间即166号终审判决作出及驳回其申诉后的上班时间,特定地点即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针对特定对象即166号终审判决的主审人、审判长王友勤实施的爆炸行为;该过激行为系其对二审法院处理结果极为不满引发,故夏某1开的自杀行为与王友勤的枉法裁判行为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夏某1开的爆炸自杀行为,证实王友勤的枉法裁判行为情节严重。【“法官驿站”编辑整理自中国裁判文书网】
此外,虽然166号终审判决系夏某1开合同纠纷案在再审改判前作出的对夏某1开最有利的判决,但不能改变该判决系王友勤徇私情而枉法裁判的实质。故王友勤及其辩护人提出的上述辩护意见,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
综上,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关于王友勤的行为不构成民事枉法裁判罪的抗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二审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四款、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一、驳回抗诉;
二、维持四川省广元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广刑终字第71号刑事裁定。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审判长何丛
审判员蒋艳
审判员冯一平
二〇一七年七月三日
书记员李静
文章来源:裁判文书网

Ⅶ 枝城雷超刑事判决书查询

可上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但判决书上网都会隐去名字。针对特定法院、判决大致时间、被告人姓氏、具体案情,很快就能查到的。

Ⅷ 鞍山市人民法院的内设机构

党组书记、 院 长 任俐春
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刘 新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淳建国 党组成员、 副院长 陈殿成 党组成员、 副院长 雒荣广 党组成员、 副院长 张忠月 副院长 王剑颖 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曾思宇 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 王克文 专职审委会委员 李继军 正局级调研员 曾凡英 副局级副调研员 王京全 副局级副调研员 曹兆春 副局级副调研员 董世昌 副局级副调研员 沈福森 副局级副调研员 费显贵 副局级副调研员 王培娟 办 公 室 主 任 王钢 副主任 陈坪 政治部副主任兼法官管理培训处处长 刘维志 政治部副主任兼老干部工作办公室主任 张殿琛 政治部组织人事处处长 梁常莉 政治部法官管理培训处处长 刘仕山 审判管理办公室 主 任 杨承国 副主任 马芳芳 研究室 主 任 杜尔莉 副主任 王祥江 立案一庭 庭 长 李文范 副庭长 朱 安、杨俊福 立案二庭 庭 长 李 伟 副庭长 周 艳 信访办 主 任 刘振涛 副主任 于德水、衣晓鹏 刑事审判第一庭 庭 长 钱 雷 副庭长 王季颖、张代勇 刑事审判第二庭 庭 长 秦 政 副庭长 胡 颖、施小鹏 民事审判第一庭 庭 长 高言让 民事审判第二庭 庭 长 徐刚健 副庭长 王长顺、尤学军 民事审判第三庭 庭 长 郭兆春 副庭长 李群、齐志斌 行政审判庭 庭 长 乔 军 副庭长 张军 审判监督庭 庭 长 顾红霞 副庭长 孟丽鸿 执 行 局 副局长 吴世钢 执行一庭 庭 长 董洪岩 副庭长 金 峰、张 辉 执行二庭 庭 长 张晓伟 副庭长 海志群 司法技术处 处 长 赵忠凯 副处长 徐 波 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 处 长 孙 武 副处长 卢 红、隋玉平 监 察 室 主 任 于洪霞 代表委员联络办 副主任 王家国、 陈 石 机关党委 副书记 陈 利 司法警察支队 支队长 刘仕山 副支队长 刘 刚 法官分院 教务长 于 萍

Ⅸ 职业打假人涉嫌敲诈勒索被立案,职业打假人这一职业是如何衍生而来的

涉嫌敲诈勒索,这个职业会诞生就是因为近几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但是这些职业打假人本身不算是法律定义上的消费者。他们不是正常购买商品使用为目的,自然就不算是消费者,这种索要的天价赔偿就涉嫌敲诈勒索。

不是正常的消费者就不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那这种索要赔偿就没有法律依据就涉嫌违法,消费者要这个赔偿很正常,因为我就是为了使用这个东西,现在他不能满足我的使用需求,而职业打假人是单纯的为了赔偿而购买这个产品,虽然说商家那边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话,自己一点问题没有也不可能被盯上。但这个行为的违背公共秩序,影响商家正常经营,不是正常的消费者不应该获得这种权力的授予。

热点内容
黄骅司法辅警 发布:2025-02-05 19:26:40 浏览:910
怎样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发布:2025-02-05 19:07:27 浏览:407
刑事司法学英文 发布:2025-02-05 17:37:59 浏览:903
城阳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2-05 17:37:47 浏览:250
法院杜云发 发布:2025-02-05 16:57:31 浏览:449
这得问候南京那位法官 发布:2025-02-05 16:30:58 浏览:497
保安法律知识培训ppt 发布:2025-02-05 16:22:37 浏览:20
法家法治国误导 发布:2025-02-05 16:14:19 浏览:427
很多公司上班时间与劳动法不一致 发布:2025-02-05 16:11:11 浏览:900
阳泉市矿区法院 发布:2025-02-05 16:10:01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