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法院陈
❶ 平阳县总共有几个镇
截至2019年,平阳县下辖14个镇。昆阳镇、鳌江镇、水头镇、萧江镇、腾蛟镇、山门镇、顺溪镇、南雁镇、万全镇、海西镇、南麂镇、麻步镇、凤卧镇、怀溪镇。
1、昆阳镇
昆阳,地处瓯越南部飞云江流域和鳌江流域之间,北距温州市区50公里,南离鳌江港8公里,甬台温高速、104国道及温福铁路穿境而过。
2、鳌江镇
鳌江镇,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浙江省27个中心镇小城市培育试点之一,是具备“水,公,铁”交通网的乡镇,温州南部交通枢纽之一,平阳县经济中心、交通中心。
3、水头镇
水头镇位于南安市南部,距市区28千米。镇政府驻厦盛路。324国道,水(头)浏(吾店)公路和安(海)水(头)公路,福厦高速公路过境。境内有蟠龙开发区古迹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平桥(五里桥)、郑成功墓。
4、萧江镇
萧江镇位于温州市平阳县中南部,与温州市苍南县接壤。距温州机场70公里,鳌江港13公里。104国道、温福铁路、57省道贯穿全境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度,年均雨量1800毫米,夏秋两季多台风灾害。
5、海西镇
海西镇地处东海西岸,由原鳌江镇西湾社区、万全镇宋埠社区析出合并而成,以台湾海峡以西经济圈简称命名的新设镇,与滨海新区相生相融,是未来温州港平阳港区主要的“综合配套区”。
该镇将依托滨海新区工业发展,宋埠老城区城镇化建设及西湾旅游业开发,全力打造“滨海古邑、产业新城、风情海西”的现代品质滨海重镇。
❷ 平阳公主,卫子夫和陈阿娇女生们更想当谁呢
汗~~~~这居然是网络知道的问题~~~~
这个肯定要看女生的性格特点啦,不同的女生答案都不同的。
如果一个女生欣赏短暂却耀眼非常的事物,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但不想考虑得太长远太瞻前顾后,就可能想当陈阿娇。
如果她喜欢薛宝钗式的处世方式和低调的做人方式,不苦于默默无闻而只是想得到实际的收获,就可能想做卫子夫。
如果她喜欢呵护身边爱的人,将世俗名利和规范看得很淡,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的生活,就可能想做平阳公主。
而且各种性格趋向也是没有绝对的对错的嘛。
❸ 为什么庭审现场犯罪嫌疑人都穿睡衣
那不是睡衣,是看守所的“号衣”。
❹ 顺丰快递深圳到温州市平阳县宋埠镇下陈村移民小区1幢到几天
正常为3天左右送到,如没有按时到达,建议上网查询或是打电话催促一下。顺便跟踪一下货物情况.
❺ 浙江省平阳中学的知名校友
伍荣生: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云:书法家
刘际潘:海军上海基地副司令,少将
黄传会:海军政治部一级作家
林善希:通信女专家,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负责人
陈立:华东交通大学首任校长
吴昭同: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殷为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
项一非:国家科技发明奖、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获得者
梅旭华:旅荷华侨总会会长
梅雷:美国法学博士
倪舒琳:深圳无觅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王倩倩:美国世界语教育心理学博士、美国休斯敦教育厅外语部主任兼孔子学院院长
❻ 求杜甫、李白、苏轼这几个人的详细经历。从家庭背景开始。最好有点风流逸事就最好了。谢谢了
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生平详见《旧唐书》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它真实地描写了特定环境下的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语言,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展示给人们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在这些人生苦难的描述中,一方面,诗人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人民忍受苦难,与王朝合作平定叛乱。这种复杂、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面貌的。
[font color=#0000ff][font style="FONT-SIZE: 9pt; FONT-FAMILY: 宋体"]平江小田村杜甫墓是唐代伟大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长眠之地。[/font][font style="FONT-SIZE: 9pt"]公元768年(唐大历三年)冬,携妻儿乘船离川至岳阳。次年春舟居潭州(今长沙)。770年(唐大历五年)4月,湖南兵马使臧玠举兵为乱。为避战火,杜甫半夜溯湘江往郴州投靠就舅父崔伟。船至耒阳方田驿,遇大水不能前行,半旬不得食物。耒阳县令闻之送予牛肉白酒。杜甫掉转船头返长沙居江阁。暮秋思归故里,孤舟入洞庭。因重疾复发,费资用尽,只得溯汨罗江往昌江县(今平江)投友求医。不幸病逝于县治寓所,葬于小田天井湖。其子宗武、孙嗣业留下守墓,杜氏自此繁衍,一脉相传。[/font][/font]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2211.html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 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2133.htm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2517.htm?re=1
❼ 平阳县第二中学的历任领导
陈铎民
陈朝墀
卢立新
陈哲
黄益琨 等 校长:许宏飞
书记:黄益琨;副书记:周建生
副校长:王大钏、黄显畅
校办:
主任:姚必纯 副主任:曾清亮
教务处:
主任:陈颜开;副主任:初海涛
政教处:
主任:林甲军;副主任:苏立鹏
总务处:
主任:王平;副主任:温作金
团委:
书记:黄峰
工会:
主席:王平(兼)
协理员:陈哲
❽ 平阳县的文化
头发吊灯
平阳的头发吊灯高约1.6米至1.8米,直径1.2米左右,为八角亭台结构。灯以竹条、麻秆、芦苇秆和彩纸扎制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上面两层分组安插戏曲人物、飞禽走兽,如“武松打虎”“姜太公钓鱼”“狄青比武”“空城计”等画面,以头发丝牵住关键关节,组成有情节的活动画面,底层是可旋转的走马灯。“亭台”柱上还贴上灯谜、对联,极具观赏性和娱乐性。“纸作衣冠竹作体,火为血气发为魂。”这是平阳当地诗人描写头发吊灯的一副老对联,贴切而又吊人胃口。
头发吊灯虽然也像元宵闹花灯传统民俗一样,“正月十五灯上殿”、“正月十八灯落殿”,但在当作花灯观赏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特殊的含义。头发吊灯向来有“竹为骨、纸为肉、发为脉、火为血气”之说。过去头发吊灯是靠放在灯座下的炭火加热而转动的。热气流的上升带动了吊灯轴盘旋转,被头发丝牵引的人物禽兽关节部位也随着活动起来。“新做八角一座城,内藏兵马多少名。红面坐天兵马乱,黑面坐天太平城。”其中“红面”“黑面”分别指炭火燃烧和熄灭。
钿剪纸
太平钿剪纸的内容多与喜庆节令、五谷丰收等联系,如“寿”、“福”、“福(中)寿”、“丁财两旺”、“同行到老”、“长生不老”、“福贵荣华”、“花篮双喜”、“松柏长青”、“寿比南山”、“平安吉庆”、“家门清吉”、“四季平安”、“万事如意”、“大吉大利”、“千岁”、“步步高升”、“鱼水千年合”、“百年好合”、“五子登科”等。人们把剪好的太平钿图案贴在门楣、窗子、椅子上,以表达自己的喜乐感情;或者把太平钿图案放在贺礼之物上,以示庆贺和歌颂。
“卖技”
“卖技”是平阳万全地区一种特殊的民间曲艺。以清唱见长,并无乐器伴奏。也叫“卖奇”“唱排街”。其演唱形式同温州道情。在平阳,“元旦之夕,土人连袂入人家,编造俚词高声朗唱,谓之‘卖技’,连三宵而止。”(《平阳县志》)一般是到一处,唱一行,视其内容即兴编唱颂扬吉词,要点钱和糕米一类,如到豆腐店,唱词为:“豆腐店,有名堂,把情形说分方,豆子圆圆根又长,出在湖广并襄阳。豆腐渣,阿妈买去养猪娘;豆腐水,阿姐揭去洗衣裳。衣裳洗,雪能白,随日晒,喷能香”等,故俗称“唱三十六行”。
木偶戏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平阳木偶戏,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期平阳民间就有木偶戏活动,民间还传承着古老的药发木偶。另外平阳还是南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平阳出戏子”之说,如南戏的《张协状元》第53出就有一段借鉴木偶戏“舞鲍老”的场面,平阳木偶戏尊崇杭州府铁板桥头田都元帅为祖师爷。
岁时
南麂渔民逢节时之日,不外是祭祀和宴席,先以鱼肉鸡鸭斋供以祖灵、宗祠,然后举家欢聚,痛饮一餐。除端午节为中午举行,其余均为傍晚。其间,还有已出嫁女儿给娘家送礼。原先是实物,后嬗变为“礼金”。上辈人以实物回礼,如回粽子(示意“还宗”)、年糕、松糕(年年高)、巧食(糕点,示意心灵手巧)、桔子、雪梨(示意大吉大利)等。
婚娶
平阳人的婚嫁世袭浙闽二省沿海的习俗,有繁琐的礼仪程序。婚前有议婚、合庚、压定、后帖、送日等礼仪,婚时有迎娶拜、敬亲、入洞房等项目,婚后有分妆、回花等。闽南宗有“公鸡代拜堂”习俗:事先择定的婚期,因男方出海未归(渔汛一般在洋上10天左右),而婚期不能轻易改变,为此由伴郎(或伴娘)抱大公鸡代替新郎交拜天地。例行规矩,公鸡饰以彩披,加以冠戴,拜堂后将公鸡饲于洞房内,直至新郎归来始行放出。
服饰
平阳渔民过去穿拷衣、笼裤。其色深褚,棉布衣服经栲染后渝水不垢,耐日晒和耐咸湿浸蚀,有不脆不腐的特点。栲汁衣襟向取左开式,以避免海上生产时纽扣与网、线勾缠。笼裤大裤脚、大裆,直裆处折叠皱裥,似网状经络。裤下摆及腰腿侧斜兜处,绣有龙凤、虫鸟、花草的图案。随着人们观念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渔民服饰于20世纪70年代失传。
做鱼福
平阳渔民渔船出海捕鱼前,渔民们先祭祀海神或陈、杨二府爷,亦称“顺风酒”。烧香点烛,烧金银纸箔、燃放爆竹。祈祷出海人平安,举网能多得鱼。到年冬,买猪头还愿。《东瓯采风乐府》云:“冥钱累累燃爆竹,海滨鱼神做鱼福。举网为祝多得鱼,鱼福得力果如何?君不见泰西渔船多新制,捕获水族无噍类,淦户得知说海荒,求求祈禳更渺茫。呼嗟乎,泥首神尼香案下,不知退而修渔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渔捞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此俗渐渐消亡。
鱼灯舞
与各海岛渔村相似,平阳南麂也有鱼灯舞的传统。新春佳节,凡海滩、晒场、村头、广场可尽欢而舞,鱼灯队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鱼跃龙腾,鞭炮声、鸣乐声响成一片,呈现出一派欢快热烈的渔区节日生活景象,别有一番情趣。
鱼灯以木为架,用竹篾、布、绸等按各种鱼类形态扎制轮廊,并绘以鱼类的鳞鳍色彩。灯内插以蜡烛,或装上小灯泡。夜间舞动迤逦过村,更是优美动人。舞灯者一律穿“龙裤”,打绑腿,腰系红彩带,头裹马夫包头,衣服色彩随所持鱼灯色彩而异。以唢呐伴舞,也配以丝竹弦乐,再加上锣鼓、木鱼、碰钟、大小钹等伴奏,显得欢快热烈。
除以鱼灯来表示吉庆有余外,从温州沿海迁移的渔民,还作兴舞龙灯和凳板龙等,以蜿蜒逶迤之势示意福寿延绵。
❾ 平阳公主为汉武帝牺牲了幸福,为何最后自己儿子却被处死
因为邵平候杀了人,虽然是他的外甥,但是当时的法律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汉武帝因为这一层关系就饶了邵平候,连皇帝都不能以身作则,以后还怎么在天下百姓面前树威呢?所以汉武帝只能处死了邵平候。
当谈到汉武帝刘彻的姐姐时,许多人首先想起来的就是平阳公主,但实际上,汉武帝的姐姐不只有平阳公主还有隆虑公主和南宫公主,我们这回说的是隆虑公主。
刘彻为了皇位,曾许诺如果他当上了皇帝,就将陈阿娇“金屋藏之”。正是由于这一诺言,馆陶公主与王娡才有了合作,她才费尽心机地帮助刘彻争夺皇位。
实际上,为了让双方的合作更加的稳固,不仅是刘彻与阿娇的订了婚,他们也让隆虑公主与馆陶公主的次子陈蟜从小就定下了娃娃亲。
汉武帝也十分的纠结,他一遍又一遍的想起他答应姐姐垂死前的要求,他觉得他不应该背弃对姐姐的诺言,但是,他是隆虑公主的弟弟,但他更是汉代的君主。
都说天子与普通百姓犯了同样的罪,就要用同样的刑罚,不能因为是天子就网开一面。如果他对他的外甥网开一面了,他以后还如何在天下人面前树立声望?
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汉武帝仍然选择处死了他的外甥昭平侯,尽管他辜负了姐姐临终前的托付,但他赢得了天下百姓的赞扬和臣服。
❿ 温州平阳有哪些名人
平阳名人
愿齐,五代宋初高僧,南雁荡山开山鼻祖。
宋之才(1090~1166)万全人。宋代使金外交家。徽宗朝进士,曾任国子司业。卒谥文简。
陈经邦、陈经正
鹤溪人。兄弟二人均为程门之高足,宋代理学家,洛学平阳学统发端者,开永嘉学派之先声。
萧振萧江人。南宋高宗朝名臣。曾被推崇为太学“三贤”之首。《宋史》有传。
蔡必胜(1139~1203)昆阳人。南宋乾道二年武科状元。叶适称其为“一代名臣”,人称“武举绝伦”。
徐
谊(1144~1208)昆阳人。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于永嘉学派别学为一家,形成平阳学派。
朱
熠(1192~1269)水头人。官至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是平阳历朝任职最高的官员。
朱元升(?~1275)水头人(一说桂阳军平阳——今湖南桂阳人)。著十卷《三易备遗》,对当时的经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林景熙(1242~1310)腾蛟人。南宋末期爱国诗人。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
黄公望(1269~?)寓居浙西,晚年回平阳。元代著名山水画家,与吴镇、王蒙、倪瓒合称“元季四大家”。
史伯璇(1299~1354)钱仓人。元代儒学名家。被誉称“东海大儒”。精思善学,很多方面都达到“博涉能通”。
张南英(1702~?)昆阳人。清代进士。致仕后全力编修《平阳县志》(俗称乾隆志)。
张綦毋
(生卒年待考)昆阳人。张南英之子。清代诗人。所作古近体诗气魄雄伟,在当时温州地区诗人中无可与之比肩。
近代名人
陈少文(1857~1934)顺溪人。著名实业家、慈善事业家。开发南雁,析产捐金倡建会文书院,被誉为“南雁主人”。
宋
恕(1862~1910)万全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陈黻宸、陈虬并称“东瓯三杰”。
刘绍宽(1867~1942)白沙(今属苍南)人,后移居昆阳。近代浙南地区杰出教育家和著名学者、一代经学大师。
王理孚(1876~1950)鳌江人。开垦南麂第一人,自称“海外虬髯”。曾协助编纂《平阳县志》。
黄溯初(1883~1945)万全人。近代实业家、教育家。先后创办瓯海医院、温州师范学校,被追认为温州大学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