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人大代表

法官人大代表

发布时间: 2022-05-26 15:17:58

法官是否有权兼任人大常委的职务吗

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得兼任行政机关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务。

②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大法官

1、梅汝璈

字亚轩,江西南昌人,律师法学家。1946年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对第一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梅汝璈1904年出生在南昌青云谱朱姑桥梅村。1916年至1924年之间在清华学校学习,1924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项目,入读斯坦福大学,1926年获得文学士学位,进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学习,1928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1929年归国后曾任教多所大学,曾任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部长王世杰的助手;1946年,并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中国代表法官,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之审判日本对亚太地区引发大规模战争和伤害所应负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案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73年在北京逝世,终年68岁。

2、倪征燠

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倪征燠可以说是与中国二十世纪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

1906年出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的黎里镇,中学毕业后,他立志学法,报效国家。他先在东吴大学法学院读法律专业( 1915年法学院设立于上海),192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学院。

之后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荣誉研究员。1931年起先后在上海东吴大学、大夏大学、持志大学讲授国际法、国际私法、比较民法、法理学等课程。1946年-1948年参加东京审判。1987年当选为国际法研究院联系院士,2003年逝世。

3、刘墉

字崇如,号石庵,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山东诸城。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病逝,时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清。

4、海瑞

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

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5、包拯

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

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海瑞

网络-倪征燠

网络-梅汝璈

法院有没有独立审判权,人大代表是否有权干预

人大代表不可以在一个案件审理,未下裁决前,通过政法部门干预法院的审判过程与最终裁决。而且人大的监督以事后监督为主,不宜在审理过程中参与。法院可按照《宪法》、《法官法》行使独立审判权。

④ 法官可以兼职人大代表吗

可以,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相结合的方针,我们法院的副院长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是个女的

⑤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法院是什么关系

我国人大与法院之间的新型关系

中国的政体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种政治制度下,我国宪法规定了人大与法院之间的基本关系:

1.人大产生法院。宪法第三条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了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的原则。这一原则是各国公认的一项基本法治原则,其内涵之丰富,实际上足以抵制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当干预。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并没有排除国家权力机关对审判工作的监督,同时国家权力机关对法院的监督也是要保障法院实施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宪法原则。

3.法院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可以说这是人大与法院之间关系的具体内容。对此,我国宪法中有数个条文作出规定。可以说,我国宪法对于人大对法院的监督范围和方式作了与独立审判原则相一致的规定,而没有采取人大对行政机关同样的监督。人大不能撤销法院对具体案件的裁判或其他决定,对于“报告工作”方式的适用也只限于行政机关。可见,宪法的这些具体规定,特别是与监督行政机关不一样的规定,充分考虑了审判机关的性质和审判权力的客观规律。

⑥ 为什么是法官给犯人定罪,而不是全国人民给犯人定罪;为什么是人大代表选主席,而不是全国人民选主席。

法官代表法律,法律体现全国人民意志。同样人代体现是全国人民。

⑦ 中国内地如何委任法官

法官任免由同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依据法定程序任免。
本单位部门以下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位的法官、检察官,由单位领导提名,政治部考查并组织民意测验和公示。然后报同级人大任命。单位领导职务的法律职称,由组织部门提名或由十名以上人大代表提名,由人大选举产生,并报上级机关备案。有免除职务事项,直接由人大免职。
任何公民发现检察官或法官有违纪、违法行为,都可以将掌握的证据和线索,向纪检监察部门或人大检举揭发。

⑧ 法官是否可以有权兼任人大常委职务

法院专职委来员需要人大任命自的。
一、《法官法》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院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本院院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人民法院的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任免。
二、依据以上规定,非审委会成员的法官除助理审判员外,均由人大常委会任免。
三、具体规定还可见《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相关条款。

⑨ 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近年来,就如何加强权力机关对审判机关的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各地都在不断地进行探索,人大代表旁听庭审,作为新时期人大监督的一种新的尝试,在各地的实践中已初步展现出其灵活、有效的特点。从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的产生、实践和发挥的作用来看,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已成为权力机关发挥监督职能、督促司法机关依法办案、维护司法公正的一种有益探索。此项制度的出台对拓宽代表履职渠道促进司法公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结合基层法院开展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状况,提出一些规范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建议,以期使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能够更好地促进司法公正。

一、当前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当前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缺乏统一的规范,存在的问题也较多:

一是监督内容有弹性制度成摆设。由于对审判机关的具体业务工作进行监督 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各地法院对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规定不一司法实践中对应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案件种类、应邀请哪些代表等问题规定的比较原则对代表的意见如何处理也操作不—。同时对法院应当邀请却没有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庭审旁听的法律后果也没有硬性规定导致各地法院在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工作上呈现不均衡的状况,甚至出现个别法院一年里也没有出现一例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情况。

二是法律业务不过硬监督效果差。人大代表产生于各行各业其中的很多人未必熟悉各项法律。因此对具体案件审判的理解旁听的人大代表很可能出现偏差。实际工作中就经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有法官在审判中做小动作徇私人大代表未必能察觉而一些本来公正的审判人大代表很可能误认为审判不公。

三是监督程序不规范,作用不理想。由于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具体程序不规范、不统一,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的反馈渠道不够畅通,法院的落实情况也不能及时报告人大,人大旁听庭审往往流于形式,影响了监督作用的发挥。

二、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人民法院的核心工作就是审判,旁听庭审有助于人大代表深入了解法院的工作,通过结合案件的审判才能更有针对性发表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人民法院的工作。同时,如果尺度把握不好的话,就可能具有对司法独立审判的干涉之嫌。鉴于此,人大代表旁听庭审活动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而言:

1、集体行使职权为主的原则。即以集体行使职权为主,个人行使职权为例外。以人大代表身份旁听庭审,会对主审法官有一定的压力和影响,人大代表也是有着个人利益诉求的社会人,很难保证代表不会利用这种身份不影响案件审判。而集体行使职权有助于将上述影响因素减少到最少。

2、不代行审判权、不直接处理案件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大代表旁听案件的审理时,是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的一种法律监督,不对实体问题的裁量发表意见。除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法庭规则》外,还应按以下要求进行规范。人大代表对旁听的案件提出意见,其内容只局限于在案件的定性和适用法律的问题上提出建议,而不能作出具体的处理意见。

3、不干预司法程序的正常进行原则。根据独立审判原则,法官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并不是必须要考虑。事实上,人大代表参加旁听庭审活动,并非直接插手案件审理,而是依照法律调查和了解案件,一旦发现法院对案件审理不公正时,人大代表可向常委会建议依法启动个案监督程序。

三、对规范人大代表旁听庭审的建议。

目前,各地法院开展的人大代表旁听庭审还没有统一的规范。代表旁听,是以人大代表的身份监督审判活动,要使代表旁听庭审真正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显然是不行的。笔者认为,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范。

一是明确旁听案件的范围。旁听案件应是本地区重大、有影响的公开审理的案件。要改变过去法院选定案件后再邀请人大代表旁听的做法,加强与人大的联络,主动将近期拟开庭案件的基本情况报送人大。法院应及时报送开庭排期表,在表中列明案号、案由、主审人、公诉案件的公诉人、案件当事人的姓名、住址、开庭时间、地点,以及是否公开审理等情况,以便法院与人大共同商定选择听庭案件,有针对性地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新类型案件。

二是规定旁听案件的形式。应采取集体旁听和个人持代表证旁听相结合的方式。人大代表可以由法院人大代表联络室和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组织旁听或持旁听证自行旁听。一方面,要改变以往零星邀请代表的做法,采取集中邀请人大常委会主任及代表旁听庭审,案件庭审结束后,组织人大代表进行座谈,主动向人大代表汇报法院工作,将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和人大代表视察,评价法院工作,对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将人大监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法院对持代表证自行旁听的人大代表的姓名、旁听时间、案件进行登记统一整理后年终报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

三是细化旁听案件的内容。人大代表旁听庭审要关注四个方面内容:关注庭审的程序是否合法。无论是旁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都要关注其诉讼的程序,关注庭审的活动是否是按照诉讼法程序进行的,存在不存在违反诉讼法程序的情况。关注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否得到了保障。也就是说,在庭审的过程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否得到了切实的维护。在庭审中,主审法官是否充分地给予了当事人说话的机会。关注审判人员驾驭庭审的能力。法院的庭审活动是最能反映法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的载体,庭审活动是否规范有序,该审的问题是否都审到,该问的问题是否都问出,审理的技巧如何等都取决于法官驾驭庭审的能力,因此,法官的能力和水平也是人大代表所要关注的问题。关注审判的结果。审判的结果能够反映出审判人员是否正确地运用了法律,是否存在违法或者不当。

同时,要改变过去代表“纯听庭”的模式,设计出庭审考评表,请人大代表从法官的仪容仪表、法言法语、程序合法性、实体公正度、驾驭庭审的能力等方面对庭审活动进行量化考评和整体点评,并与法院内部庭审考评相结合,提高法官的庭审水平。

四是规范代表意见、建议收集、反馈程序。通过组织代表们谈体会、提建议使法院工作接受监督有力及人大指导有针对性。庭审完毕后,可由人大常委会专门机构收集、整理代表对庭审的意见和建议,代表对庭审活动意见和建议也可于旁听后7日内向人大常委会专门机构反映由人大统一反馈给法院。法院应在人大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向人大报告意见和建议的具体落实情况。

热点内容
icu护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05 02:19:18 浏览:200
民法哲学研究 发布:2025-02-05 02:09:11 浏览:464
注会备考攻略2020经济法 发布:2025-02-05 01:37:32 浏览:409
吉安市安福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5 01:30:40 浏览:65
深圳律师合作 发布:2025-02-05 01:02:09 浏览:147
经济法自考论文选题 发布:2025-02-05 00:39:48 浏览:539
刑事诉讼法183 发布:2025-02-05 00:31:10 浏览:803
民法典实施日 发布:2025-02-05 00:19:43 浏览:379
businesslaw经济法 发布:2025-02-05 00:15:55 浏览:721
中学生法律知识漫画 发布:2025-02-04 23:56:24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