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加强党对法院工作领导

加强党对法院工作领导

发布时间: 2022-05-28 18:37:15

① 如何在法院工作中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2、各级人民法院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工作,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履职,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权威和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确保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出的各项决议,确保各项部署在人民法院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监察法,推动司法审判与国家监察有机衔接,不断完善职务犯罪审判机制。

要主动适应国家机构改革新变化,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服务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要坚决拥护和贯彻大会各项决议,准确把握新任务新要求,更好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1)加强党对法院工作领导扩展阅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并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这对于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核心就在于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② 如何 加强党 对政法 领导

从思想政治和组织上进行领导与监督,要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组织监督政法机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法机关作为国家机器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必须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行使职权。任何国家的国家机器都是为执政党服务的。在我国,要使政法工作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各级党委必须在保证政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的同时,领导和监督政法工作,使其紧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作,以确保政法机关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二是组织监督政法机关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搞好服务。党的中心工作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条件各有侧重,政法机关只有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搞好服务,才能在依法治国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当经济建设成为我们党的中心工作的时候,政法机关的主要任务就应当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围绕提高素质,加强对政法队伍建设的领导与监督。政法队伍是维护法制的决定力量,是实现党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的专政工具和专门机关,政法队伍的素质如何,对法制的张扬和维护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党委只有加强对政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才能保证这支队伍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党制定的既定目标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政法队伍的素质还不是很高,个别地方政法人员素质甚至很低,与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化国家不相适应,因此对各级党委来说,抓政法队伍建设,就要特别注意抓队伍整体素质建设,提高其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上领导和监督,就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对政法机关的执法情况进行监督。依法治国是党的根本方略,各级政法机关是实现党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工具。各级党委必须在执法监督上狠下功夫。首先,要抓好个案监督。党委除充分发挥各级人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外,还要通过其工作部门政法委对在当地影响较大的案件,建立个案监督制度,从案件的立案、审理到执行实行全程跟踪监督,确保政法机关公正执法,从源头堵塞冤假错案发生;要强化群众信访案件和领导督办案件的监督,广开言路,全面听取群众的呼声,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逐件查办落实。其次,要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监督。通过强化监督,规范和制约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杜绝执法犯法、执法枉法的现象发生。再次,要严格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对政法机关中办理冤假错案的,要严肃追究相关办案人员的责任。特别是对在社会中造成恶劣影响的违法违纪问题,党委要责成相关主管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此外,党委还要做好统一政法机关执法思想的工作,特别是要建立好对重大疑难案件的联席会议制度,统一政法各部门的思想认识,及时形成打击犯罪的合力。
从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上进行领导和监督,就是要使党的领导和监督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根本归宿是确立法律至上的绝对权威,使法律成为调节一切社会生活的唯一规范。作为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也将随着国家法律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司法体制的逐步健全,由当前对政法工作的事务性领导变为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的规约作用来实现。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最终的落脚点是对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党领导和监督政法工作的最高境界。

③ 如何加强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

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

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任务是宏观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部门开展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中央、省、地、县四级与各铁路局(地级)均相应设置,基层乡镇(街道)一般设政法委员。在中共中央设有中央政法委员会,负责宏观指导全国政法机关工作。省部级以上党委政法委员会领导设书记、副书记、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

政法委书记一般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或常委兼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一般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担任。

(3)加强党对法院工作领导扩展阅读:

政法委介绍:

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主要任务是宏观指导、协调、监督、检查人民检察院、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国家安全等部门开展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中央、省、地、县四级均相应设置,基层乡镇和其它部门一般不设此机构。在中共中央设有中央政法委员会,负责宏观指导全国政法机关工作。省部级以上党委政法委员会领导设书记、副书记、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

政法委书记一般由由同级党委副书记或常委兼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一般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担任。机关工作公务员均享受警衔津贴。

④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人民法院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有助于人民法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助于排除各种干扰,改善执法环境,维护司法公正。但在实践中,法院工作与党的领导关系上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一、党对法院工作领导的现状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也是通过路线、方针、政策的体育场来实现。在政治上,党领导人民法院党组,并通过党组领导人民法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法院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和政治的大局;在思想上,加强法官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法官的头脑,统一法官的思想,使其公正廉洁地行使审判权,在组织上,各级党委领导同级法院的党组织建设,掌管领导干部的配备,并由党委副书记分管法院工作,设立政法委员会,指导、协调法院工作,在干部和组织上实施对法院工作的领导。 (一)、好的方面。一是保证了人民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法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充分是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法院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保持人民法院人民司法的性质。二是支持了人民法院工作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党委改变了过去那种以党代法、以言代法,不按法律规定办事、包揽司法工作的习惯和做法。同时,党委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排除各种干扰,创造良好执法环境,使得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三是保障了民民法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党委帮助法院解决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司法改革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不断分会和完善法院工作保障机制,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从优待警等方面给予重视和支持,为法院创造了良好的执法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党委的一些领导方式不规范。在涉及地方利益的案件中,有的地方的党委为保护本地利益,以组织的名义对案件施加影响或直接干预案件的审判。现行的地方政府的首长往往是同级党委副书记,而法院的党组又受同级党委的领导,政府首长会以党委的名义干预法院审判,个别领导以组织名义干涉案件办理,造成党司、政司界限不清,党政职责不明,组织、职务、个人三种行为相混淆,使宪法所确定的司法机关应当独立于行政机关,实质上被实践中的不独立所代替。二是审判的专业性受影响。地方委是一个地方的领导核心,负有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经济发展的职责。有的地方党委不能簋好地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不善于依法执政,把法院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对待,动用法院警力,安排从事审判业务以外的工作,或要求法院参与一些与法院工作无关的活动,牵帛了法院的精力,使得法院难以集中全力开展审判工作。三是个别政策与法律的冲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帛约,有的地方党委在认识和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保障国家法律在本地方实施的时候,过多考虑地方的利益,因此,制定的个别方针、政策与国家的法律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片面地强调政策,强调法院服从党委领导,对法院依法审判产生不利影响。 二、加强和改善党对法院工作领导的建议 (一)、党委及其体育场成员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更好地治国理政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带头学法守法,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因此,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党委及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这同时也是加强和改善党对法院工作领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切实加强党对法院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的领导是大政方针的领导,在宏观上加强,在微观上适度放开,要相信和领先人民法院的党组,充分发挥法院党组的桥梁纽带作用和贯彻委决策的核心保证作用,通过法院党组实现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在对法院工作的具体领导上,要把组织、职务、个人三种行为严格区分开来,防止个人代表组织、政府代替党委越权行事和领导权的滥用。法院党组也要按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不折不扣地把党委的正确决策贯彻落实到法院的各项工作之中。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制度,把法院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总体部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定期听取法院工作专题汇报、研究法院工作形成制度,帮助法院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党委党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及时向法院党组通报。要注意听取法院党组从法律和司法角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法院党组请示的问题及时研究答复。在党委分管政法工作副职的配备上,要由熟悉法律、有政法工作经历的同志担任,并不得在政府兼职,以维护国家“一府两院”的宪政体制。严格和规范党委政法委的权限和工作程序,加强对政法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协调。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同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统一起来,不能把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等同于对审判工作的领导,不干扰、包办、代替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保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当然,人民法院也不能以独立审判为由,脱离党的领导。对一些重大疑难案件、关系到全局性的问题应当及时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遇到困难和阻力时,要主动取得党委在政策和执行法律统一起来,把办案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统一起来。 (四)、重视和加强人民法院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管理。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建设。为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对审判工作的干扰,有必要对法院党组上管一级,由上级党委直接领导,上级法院党组协管。中层领导干部由上级法院党组主管,同级党委协管。要充分发挥好法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党管干部、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四化”方针,选准配强法院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不能把法官等同于一般的公务员,而且要高于一公务员。要按照中央文件和法官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好法官的职级待遇,做好法院干部的培养、提拔、考核和奖惩工作。帮助法院解决人员进口不严、出口不畅问题。

⑤ 如何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不能仅停留在落实《条例》的程序规定上,更要落实到管方向、管原则、管政策、管干部等工作各环节,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等全过程,还要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永葆政法机关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

党中央对政法工作实施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决定和管理政法工作大政方针、重大举措、重大事项。政法单位在政法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听从党中央指挥,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同时,政法单位必须主动接受各级党委及其政法委的领导、指导和协调。

(5)加强党对法院工作领导扩展阅读:

党的绝对领导是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最高原则

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由党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决定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已经被写入宪法。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法单位各项职权是党的领导权和执政权的组成部分。

政法工作作为党领导政法单位依法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也是党行使领导权和执政权的重要形式,是党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方面,也是维护和发展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锐利武器。因此,把政法机关和政法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有重要的现实基础和坚实的法理依据。

⑥ 如何体现党对法院的领导

您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是人民法院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司法方向的关键,也是人民法院工作顺利开展和不断向前发展的保证。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首要的、根本性的任务就是保护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必须按照党的主张和原则办事,必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政治原则,也是一条基本的宪法原则和司法原则。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法院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充分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一)党委及其体育场成员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是加强和改善党对法院工作领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切实加强党对法院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要把组织、职务、个人三种行为严格区分开来,防止个人代表组织、政府代替党委越权行事和领导权的滥用。法院党组也要按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不折不扣地把党委的正确决策贯彻落实到法院的各项工作之中。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制度,把法院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总体部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定期听取法院工作专题汇报、研究法院工作形成制度,帮助法院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同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统一起来,不能把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等同于对审判工作的领导,不干扰、包办、代替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保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四)、重视和加强人民法院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管理。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建设。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不能把法官等同于一般的公务员,而且要高于一公务员。要按照中央文件和法官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好法官的职级待遇,做好法院干部的培养、提拔、考核和奖惩工作。帮助法院解决人员进口不严、出口不畅问题。

⑦ 如何坚持党对法院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是人民法院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司法方向的关键,也是人民法院工作顺利开展和不断向前发展的保证。人民法院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首要的、根本性的任务就是保护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必须按照党的主张和原则办事,必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政治原则,也是一条基本的宪法原则和司法原则。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法院工作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充分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一)党委及其体育场成员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办事,是加强和改善党对法院工作领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二)、切实加强党对法院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要把组织、职务、个人三种行为严格区分开来,防止个人代表组织、政府代替党委越权行事和领导权的滥用。法院党组也要按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不折不扣地把党委的正确决策贯彻落实到法院的各项工作之中。 (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制度,把法院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总体部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定期听取法院工作专题汇报、研究法院工作形成制度,帮助法院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同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统一起来,不能把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等同于对审判工作的领导,不干扰、包办、代替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保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四)、重视和加强人民法院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的管理。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建设。法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不能把法官等同于一般的公务员,而且要高于一公务员。要按照中央文件和法官法的有关规定,落实好法官的职级待遇,做好法院干部的培养、提拔、考核和奖惩工作。帮助法院解决人员进口不严、出口不畅问题。

⑧ 如何加强法院党建工作

加强法院党建工作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机制。首先,基层法院要积极与当地组织部门、编制部门协调,保证基层法院党务工作编制;要建立党务工作者的职务津贴制度,以提高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其次,设置专职党委(党总支)副书记或专职党务干部,对法院党建工作具体负责,使法院党建工作有专人抓。最后,建立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与审判绩效工作责任制“双轨”运行,分别考核,综合奖惩的制度,以确保党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
(二)建立栓心留人机制。法官待遇过低、办案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是导致其无法成为一个对优秀法律人才具备吸引力、竞争力的职位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基层法院党建工作,必须建立栓心留人机制,做到“四关心”:关心干警身体健康,建立健康档案;关心干警待遇,让干警该得的待遇能得到;关心干警生活,积极想办法解决干警生活中的困难;关心干警进步,对干警在工作中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奖励,对干警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析,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
(三)建立党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其绩效考核无法以传统的经济量化指标作为依据。此外,由于各个部门的职能和工作性质各异,这一现实情况决定了法院绩效考评工作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法院应当依据当前审判职能的专业性质,按照全面性、针对性、操作性、适应性的原则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热点内容
律师职业险 发布:2025-02-04 18:20:05 浏览:116
什么情况下有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4 17:44:37 浏览:221
满城哪有律师 发布:2025-02-04 17:12:56 浏览:863
房产联系人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4 16:52:25 浏览:256
刑法宫廷剧 发布:2025-02-04 15:59:01 浏览:588
经济法自然人 发布:2025-02-04 15:43:42 浏览:739
行政法庭审笔录 发布:2025-02-04 15:22:21 浏览:280
民事诉讼法是民告官吗 发布:2025-02-04 15:06:06 浏览:876
国家法官学院新校区 发布:2025-02-04 14:39:00 浏览:126
201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试题 发布:2025-02-04 14:26:57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