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院英剧
1. 如何看待国际刑事法院和国际法院这两大国际司法体系,两者的区别以及两者的优势与劣势。
第一,在属时管辖权上,罗马规约第11条规定国际刑事法院法院仅对罗马规约生效后实施的犯罪具有管辖权;而对于在罗马规约生效后成为缔约国的国家,只能对在规约对该国生效后实施的犯罪行使管辖权,除非该国已根据第十二条第三款提交声明(即非缔约国在批准加入《罗马规约》之前,根据12条第3款的规定向国际刑事法院书记官长提交声明,使得国际刑事法院取得管辖权的情况)。可见,这与前南和卢旺达两个特别法庭在属时管辖上的区别是明显的,同时这也体现了国际刑事法院作为永久性常设国际性刑事审判机构的地位。同时《罗马规约》也确定了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第二,关于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内的罪行主要是严重侵犯人权和违反人道主义的国际罪行,罪名大类包括:1. 灭绝种族罪;2. 危害人类罪;3. 战争罪;4. 侵略罪。不过侵略罪受国际政治影响较大,其定义因饱受争议而尚未确定,因此在未有修正补充侵略罪的具体规定之前,对侵略罪之管辖尚属形同虚设。不过,这些管辖罪行的内容也深刻体现出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法院存在根本不同。国际刑事法院专门审判刑事案件,坚持国际刑法的个人责任原则,体现刑事司法的固有特点。而国际法院实际上属于民事法院,其严格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只受理主权国家之间的争端,不具有行使管辖权,不能以个人主体为当事人,当然也就无法涉足具体国际罪行的审判。
第三,在管辖权的先决条件方面,罗马规约规定的效力范围与传统的国际法和刑法原则有所差异。根据罗马规约之规定,当一国是罗马规约缔约国时,国际刑事法院自然获得对相应的国际罪行的管辖权。 这种强制管辖的方式对传统的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体现出国际刑事法院的超国家性。相比之下,这与联合国所属的国际法院管辖权的内容则有所差异。国际法院强调传统的国家主权原则,根据《国际法院规约》规定,即使一国是联合国的成员国(当然成为国际法院之参加国 ),也并不意味着该国必然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如果成员国有特别声明,则国际法院并不能实现强制管辖。
2. 狄龙版<萧十一郎>的背景音乐
出自1972年英剧刑事法院第一季的片尾曲Distant Hills
3. 军事法庭的刑事法院
2002年7月1日在荷兰海牙正式成立,是根据联合国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常设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它有权对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反人类罪和侵略罪进行审判。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有直接联系,但又独立于联合国之外,不受联合国及安理会约束。美国政府由于考虑到《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可能对美国的军人、外交官和官员不利,于2002年宣布从国际刑事法院退出。
4. 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急需)
国抄际刑事法院将审理国袭家、检举人和联合国安理会委托它审理的案件。此法院有权对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反人类罪和侵略罪进行审判,但是只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而且是在各个国家所属的法院不能自主审理的情况下才可介入。检察官将根据国际刑事法院预审法庭的同意,应某个国家或联合国安理会的请求对罪犯进行起诉。根据规定,国际刑事法院无权审理2002年7月1日以前发生的犯罪案件。
5. 国际刑事法院的重要意义
国际刑事法院设置,是显示普世司法管辖权(UniversalJurisdiction)的来临,为身受严重罪行包括: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等罪行之害的人们寻回公义。
在国际刑事法院即将成立的时候,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评价说,“国际刑事法院即将成立的前景,让我们看到了普遍正义的希望,这一个简单的、令人兴奋的希望。这个希望快要实现了。我们将始终不懈地朝着这个目标尽自己的努力。我们希望你们……也尽你们的努力,共同奋斗,确保没有一个统治者、国家、军人集团或者军队能够在任何地方侵犯人权和逍遥法外。只有到那时,陷入在远离我们的地方发生的战争和冲突中的无辜人民才能放心,知道自己也得到正义的保护,可以安枕无忧,并且知道,他们也享有权利,侵犯权利的人将会受到惩罚”
前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何塞·阿亚拉-拉索说,面对“杀害了10万人的人,要面对审判的机会还不如杀害了一个人的人”的现实情况,设立国际刑事法院的目的在于——“……不让犯罪者逍遥法外”。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认为,《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是实施国际人道法方面的重要突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始终支持建立国际法庭管辖最严重的国际罪行。对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而言,国际法庭有能力发挥作用,促进和激励国内法院履行其追诉犯有战争罪之人的义务。”
有关普世司法管辖权的案例
根据国际特赦组织的研究资料显示,二次战后有很多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时、玻利维亚、巴西、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丹麦、法国、德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秘鲁、西班牙、瑞士、乌拉圭、委内瑞拉等国的国内法都有关于普世司法管辖权的设定,以审判触犯国际法的嫌犯。这些法条早已存在却少被引用,直到1993年和1994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设置国际法庭来审判前南斯拉夫和卢安达问题的犯案者之后,各国逐渐重视此普世司法管辖权的运用及各国应画的国际义务。 包括奥地利、丹麦、德国、荷兰、瑞典等国遵从联合国安理会第978条决议:具有足够证据显示卢安达问题的犯案者在任何国家的境内出现时,该国应根据国际法律加以逮捕、拘禁,各国的法庭引用普世司法管辖权的权责拘捕前南斯拉夫和卢安达法庭所通缉的嫌犯。
意大利和瑞士启动刑事调查在1970和1980年代中,阿根廷所发生的刑求、法制外私刑和失踪案件。西班牙、比利时、法国和瑞士的法庭起诉并要求自英国引渡前智利独裁者皮诺契特。在1999年3月24日英国相当于最高法院的HouseofLord判定,皮诺契特作为一个元首的职责之外所做的事–刑求和阴谋刑求,并不能享受被刑事起诉的豁免权。英国的内政部长因此允许法庭来裁量西班牙法官的引渡和审判上述罪行的请求。皮诺契特后来并未被引渡,但其在英国的行动自由已被限制。
2000年2月,塞内加尔法庭引用普世司法管辖权起诉乍得的流亡前总统 HisseinHabre在1982年至1990年间所犯的刑求罪行。在1992年间一个事实真相报告的结论中,指出在HisseinHabre担任乍得总统的期间在乍得发生了四万件政治谋杀和二十万件的刑求案。
虽然乍得的国内法对于刑求案并未明列有普世司法管辖权,但因为乍得签署并批准了联合国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简称反刑求公约(ConventionagainstTorture),此公约要求缔约国使用普世司法管辖权来拘捕其境内所出现的触犯国际法律的嫌犯。2001年3月20日HisseinHabre的律师在法庭抗告此普世司法管辖权的适用性。但在联合国反刑求委员会的申诉之后,至2001年12月为止,HisseinHabre仍被拘押在乍得狱中。
由皮诺契特和HisseinHabre的案件可知普世司法管辖权(UniversalJurisdiction)在国际刑事法院的设置之前已为世界多个国家所遵行。根据一位曾经参与联合国卢安达法庭调查工作而截至2011年任教于香港大学的Dr.LyalS.Sunga教授的解释,是认为检查官可以主动介入并起诉所有缔约国和非缔约国之内,所发生的重大侵犯人权事件的侵犯者。这种观点在2001年8月,在香港的国际刑事法院研讨会上亦得到比利时布鲁塞耳天主教大学 Dr.AhmedZiauddin教授的认同。
依此推测国际刑事法院在未来对世界可能的影响可能来自:1、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决议;2、发生的侵犯人权事件涉及缔约国的公民;3、检查官主动侦察。
6. 国际刑事法院是谁成立的它的判决有效么
国际刑事法院成立于2002年,其主要功能是对犯有种族屠杀罪、危害人类罪、战争回罪、侵略罪的答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国际刑事法院成立的基础是2002年6月1号开始生效的《罗马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因此该法院仅对规约生效后的前述四种国际罪行有管辖权。但是实际上,国际刑事法院暂时还不能对侵略罪行使管辖权。国际刑事法院是根据联合国1998年7月17日外交全权代表会议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又称《罗马规约》)的规定,于2002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
7. 英国法院系统的刑事法院(一译皇家法院)
受理不服治安法院判决的上诉案件,也是可诉罪的初审法院。它是全国性法院,版可管权辖国境内任何犯罪案件。1972年设立,其前身为巡回法院和季度法庭。在伦敦开庭时称中央刑事法院,在地方上按驻地等级分为3等,依照法律规定分别管辖按轻重不同而划分的四类犯罪案件。可在刑事法院开庭的法官有高等法院法官、巡回法官、记录法官以及不属该辖区而且未参加预审的治安法官。刑事法院审理案件必须召集陪审团。对刑事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上诉至上诉法院刑事上诉庭。
8. 英国没有最高法院
有上诉法院 ,同时上议院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最高法院
英国的法院制度
现代英国法院
1873年《司法法》统一了一系列法规,1925年重新起草为《最高法院司法(统一)法》,推翻了整个传统的英国法院结构。当代英格兰有一个含有两个部门的上诉法院,一个部门管辖民事案件,一个部门管辖刑事案件,常常是由同一个法官主持审判。
英格兰在诺曼征服(1066年)以后,皇权逐渐延伸至封建领主,到13世纪初期,尽管完全意义上的地方法院还未废除,但是从御前会议演变来的中央法院----即财政法院(the Court of Exchequer)、普通诉讼法院(the Court of Common Pleas)和王座法院(Kings Bench)的至上地位已经得到确立。普通诉讼法院审理涉及普通臣民间的案件,而王座法院审理涉及高爵位的人之间的案件并充当上诉法院。不久皇家巡回法院(itinerant royal courts)设立,以节省民事诉讼当事人去首都威斯敏斯特的人力财力并审判在被刑事起诉关押在郡监狱的人。到14世纪,中央法院的首要职能就是听审来自巡回法院的上诉案件。16世纪,作为一个由大法官执行的与众不同的一套法律体系的衡平法的出现,至少是暂时地打破了法院的统一。
管辖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一直持续着,直到1875年, 《1873年司法法》开始实施才告终止,这一法令规定了最高法院包括高等法院(the High Court of Justice)和上诉法院(the Court of Appeal)的审判权。纯粹出于管理目的,高等法院(the High Court of Justice)(管辖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分为三个部分:衡平法官法庭(Chancery)、家事法庭(Family)和王(女王)座法庭(Kings Bench)。从上诉法院有时可上诉到上议院the House of Lord。枢密院司法委员会(the judicial committee of the privy council)审判来自英国殖民地及英联邦国家的上诉案件。
1873-75年的《司法法》保证了普通法的规则和衡平法的原则在同样的法院都被执行。现在1981年《最高法院法》已取代了先前的立法。
A)民事法院处理私人间的纠纷,其目标不是惩罚而是尽可能恢复当事人双方以前的状态。民事法院包括:上议院the House of Lord,枢密院司法委员会,上诉法院,高等法院,郡法院the county courts和治安法院the Magistrates Courts。
B)刑事法院处理被指控犯罪的人,并决定他们是否有罪,如果有罪,再决定犯罪分子应承担的后果。英格兰和威尔士当前的法院系统的建立几乎全部都依靠过去一百年来通过的法律:1873-75年的《司法法》;1971年的《法院法》。
刑事法院的结构从低到高的级别如下:
治安法院the Magistrates Courts
刑事法院the Crown Court
王座法院分院Divisional Court of the Queens Bench Division
上诉法院:刑事分院
上议院
大部分刑事案件由治安法官审理,因此没有陪审团。判刑的程序和审判的程序必须分开,判决有罪是陪审团的程序(证明责任必须让人满意),判刑则交给了法官。
治安法官是由御前大臣the Lord Chancellor以女王的名义任命,一个治安法院有三个作用。首先,它是一个审判法庭。治安法院是一个行使简易审判权的法院,它在无陪审团参与的情况下审理和判决案件。它们审理不重要的简易罪(轻微盗窃、酗酒、交通肇事),大多是判6个月监禁和/或2000英镑罚款。其次,它是一个预备调查法院地。一个被控可诉罪(译者注:由大陪审团起诉)的人在没有被治安法官审查之前是不能被刑事法院审判的。这个阶段就是广为人知的委托程序。第三,某些治安法官得审理儿童(14岁以下)犯罪和青少年(14岁至17岁)犯罪。
刑事法院the Crown Court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建立于1972年,受御前大臣the Lord Chancellor直接领导,它分为六个巡回区,高等法院法官由御前大臣the Lord Chancellor推荐由女王任命。在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主要城市定期开庭。它包括高等法院的王座分区法官、巡回法官和记录法官recorders(兼职法官)。他们在陪审团参与下开庭。中央刑事法院the criminal court就是人们所知道的“奥贝利”,只审理伦敦市区和郊区或在公海上发生的可诉的刑事案件。
有三种类型的法官在刑事法院开庭。高等法院法官、巡回法官和记录法官。在刑事法院可诉罪按审理目标分为四类,所有的这些案件只要有无罪辩护的提出,则法官必须在由12位市民组成的陪审团的协助下决定。在伦敦,中央刑事法院创立于1834年,即人们所知道的“奥贝利”。从刑事法院来的上诉案件由上诉法院刑事分院决定。
王座法院分部是一个审理对刑事法院定罪和判刑提出上诉的案件(刑事上诉法,1968年)它包括英格兰皇家首席大法官the Lord Chief Justice of England,上诉法院法官the Lords Justices of Appeal和一定数量的由御前大臣the Lord Chancellor任命的王座法院分院的法官。由三个法官共同审理一个上诉案件。
对上诉法院的判决可再次上诉到上议院。上议院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最高法院。1876年的《上诉管辖权法》组建了一群终身薪水制的上院议员----普通上诉贵族the Lords of Ordinary或法律贵族Law Lords。五个普通上诉贵族组成上议院的刑事审判权。上诉必须至少由三个普通上诉贵族共同审理。每一个贵族发表独自的意见,但判决采纳多数人的意见。
C)上诉法院检查初审法院的工作并纠正其错误。
9. 关于国际刑事法院审理的案件!急求,高分!!!
一、乌干达
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2004年1月29日宣布,将对乌干达反政府武装“圣灵抵抗军”领导人犯下的反人类罪行进行调查。这将是该法院自2002年7月1日正式运转以来的第一次正式立案调查,这标志着国际刑事法院终于“开张”了。
国际刑事法院在当天发表的一份新闻公报中说,由于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去年12月决定把反政府武装“圣灵抵抗军”的案件提交国际刑事法院处理,法院首席检察官奥坎波认为法院已经有足够的基础来开始对这一案件进行调查。开始案件调查的正式决定将在未来几个月之内做出。
根据《罗马规约》的规定,首席检察官在决定正式开始调查时必须告知所有成员国。之后,首席检察官在进行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发出通缉令。
奥坎波与穆塞韦尼29日在英国伦敦就双方的未来合作进行了会谈,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找到并逮捕“圣灵抵抗军”领导人。在这方面,乌干达政府需要国际社会的支持。
“圣灵抵抗军”是活动在乌干达北部的反政府武装,其领导人是号称拥有超能力的科尼。据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办公室收到的一些报告,总共有约2万名年龄在11岁至15岁之间的儿童被强迫参加“圣灵抵抗军”。数以千计的乌干达儿童为了躲避反政府武装的绑架变成了“夜游神”,他们常常在教堂或者慈善机构里一直躲到天亮。为了对公众进行恐吓,反政府武装曾砍下一些被他们认为是支持中央政府的村民的手足,割下他们的耳朵或嘴唇。
据在乌干达的国际援助机构估计,自1986年以来,反政府武装与政府军的冲突至少造成2.3万人死亡,给乌干达带来了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国际刑事法院是根据1998年在罗马签署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又称《罗马规约》)而设立的永久性国际刑事裁判机构。主要审理种族屠杀罪、战争罪、反人类罪和侵略罪等严重国际罪行。自2002年7月1日正式运转以来,法院已收到几百件案件的受理审请,其中大多数与伊拉克战争有关。但法院一直没有正式受理。
二、中非
国际刑事法院总检察长路易斯•莫雷诺-奥坎波(Luis Moreno-Ocampo)2007年5月22日表示,该法院将对中非共和国展开独立调查,调查近年来该国发生的对平民的杀戮、暴力和其他严重犯罪行为。
莫雷诺-奥坎波表示,等收集到充分的证据后,将在国际刑事法院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起诉,并最终将肇事者绳之以法。他还指出,这一案件不同寻常的地方在于案件中关于强奸的指控是关于杀人指控的四倍。
莫雷诺-奥坎波表示,根据对被控罪行的初步分析,中非共和国涉及此案的暴力和犯罪活动的高峰期在2002年到2003年。在政府和叛军武装交火的背景下,有许多平民被杀、被强奸,有许多房屋和商店被抢劫。
因为中非共和国的国家司法系统处理不了这个复杂的案件,所以该国政府把案件转交给国际刑事法院处理。
三、刚果(金)
国际刑事法院2007年1月29日决定受理对前刚果(金)地方军阀卢邦加提起的战争罪指控。此人曾是“刚果爱国者联盟”领导人。他被指控在部族冲突中通过绑架等暴力手段,迫使许多未满15岁的儿童参加血腥战斗。
时年46岁的卢邦加是刚果(金)东北部伊图里地区的军阀,2005年3月在金沙萨被捕,并被移交给国际刑事法院。他是目前国际刑事法院惟一在押的嫌犯。在国际刑事法院决定受理此案后,卢邦加成为首名接受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的嫌疑人。具体开庭日期尚未确定。
国际刑事法院法官约尔达29日表示,“有理由相信在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刚果(金)伊图里地区部族冲突期间,卢邦加因为其部队招募了不足十五岁的童兵入伍而犯下了战争罪,他要为此承担刑事责任。”一旦罪名成立,卢邦加有可能被判处终身监禁。
刚果(金)一人权组织的负责人对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表示欢迎,认为对卢邦加的审判对伊图里地区冲突受害者来说,是一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事件。对卢邦加的审判也表明,在战争中招募童兵是一个不被国际社会容忍的行为。联合国估计,目前全世界各冲突地区大约有三十万童子军。
国际刑事法院曾在去年11月举行了首次庭审前听证会,以决定是否受理对卢邦加提起的战争罪指控。在听证会上,卢邦加被指控强行招募儿童入伍,并命令他们参加战斗。听证会认定有足够证据证明在伊图里地区部族冲突期间,卢邦加领导的部队在儿童上学的路上将儿童绑架,并强迫儿童入伍。这些儿童在战斗中担任了侦察、通讯、定位甚至充当诱饵等军事任务。这些儿童有时还被派往前线参加战斗。为了克服恐惧,这些儿童还经常被迫服用大麻。卢邦加起初否认全部指控,但随后卢邦加为减轻自己的罪责,仅承认是他领导的组织作出招募童兵的决定,而非他本人。但预审法庭认定卢邦加对招募童兵有最终决定权。
据人权组织估算,自1999年以来,刚果(金)伊图里地区因争抢金矿等自然资源而引发的部族冲突造成至少6万人丧生。但成立于2002年7月的国际刑事法院不受理其成立前发生的战争罪行。此次对卢邦加提出的指控,都发生在2002年9月至2003年8月。
四、苏丹
2003年2月,达尔富尔地区黑人居民相继组成 “苏丹解放运动”(又称“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平等运动”两支武装力量,以政府未能保护土著黑人的权益为由,要求实行地区自治,与政府分享权力与资源,并不断攻城掠地,展开反政府武装活动。尽管苏丹政府曾召集当地部族首领举行了一个千人大会,试图化解矛盾,但未能如愿。迄今,冲突已造成一万多人丧生,100多万人流离失所,其中约50余万人住进了难民营。
联合国安理会3月31日以11票赞成、4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1593号决议,决定将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的嫌疑人交由国际刑事法院审理,并要求苏丹政府和达尔富尔地区冲突各方予以积极合作。2005年4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了51名嫌疑人名单。2005年6月6日,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宣布,国际刑事法院将对达尔富尔地区战争罪嫌疑人展开调查取证工作。
2009年5月18日,苏丹达尔富尔叛军首领阿布加达在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首次出庭。他是法院2002年成立以来第一名主动接受传唤到庭的嫌疑人,也是涉及达尔富尔问题的首名出庭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