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证两名法官
㈠ 浙江第一悬案嫌犯受审如何评价自己
2017年10月17日,隔着铁栅栏,徐利向前来提审的检察官供述自己曾犯过的那些事——1993年以来发生在台州临海、湖州长兴、宁波市区、绍兴诸暨等地的系列抢劫杀人案,确认7起抢劫案均系自己所为。
这涉及二十多年前的系列抢劫杀人案,被公安部列为督办案件,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展开摸排、侦查工作,曾被称为“浙江第一悬案”,直到今年3月29日,徐利在诸暨市一家棋牌室内被抓获归案。
为慎重办理这起重大案件,绍兴市检察院成立了由该院检察长胡东林任组长、公诉部主任杨琦等员额检察官组成的办案组,经过近一个月的忙碌,审查分析相关事实、证据,形成了长达236页、14.7万字的公诉案件审查报告,也逐渐还原了这尘封二十余年系列抢劫杀人案的真相始末。
10月20日,绍兴市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抢劫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对徐利提起公诉。今天(11月10日),该案在绍兴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这个杀人恶魔究竟为何如此疯狂?更多细节随着庭审的展开将浮出水面。
9点庭审将正式开始。据浙江24小时记者前期了解,法庭上有证物指认环节,到时候会拿出20多年来的犯罪工具让徐利指认。
8:40堪称史上最严安保
一大早,时针8点整一过,绍兴中级人民法院门口就出现了络绎不绝的车流。国旗高高飘扬,国徽无言肃穆。
1998年4月7日凌晨,绍兴县供销大厦发生劫案,值班保安遭枪击,所幸只击中衣服,未造成伤亡,案犯逃离现场,并将自制手雷、撬棒等丢弃于绍兴富民坊横街鲁迅小学围墙内;
2004年1月22日,诸暨第一百货发生劫案,保安受伤,现场发现了手枪、尖刀、护膝、黑色线裤等物。
2007年11月6日,诸暨嘉瑞珠宝店值班室防盗窗突然爆出火花,后发现是有人预谋以高压电击晕值班人员,被发现后案犯将断线钳、饮料瓶等遗留在现场后逃离。
2017年3月29日,徐利在诸暨一家棋牌室被抓获。
9:40自述材料里徐利自称“双手占满鲜血杀人如麻穷凶极恶”
自从1995年宁波绿洲珠宝案以来,人们一直只能从现场留下的蛛丝马迹推理揣测案件背后的凶犯其人,自徐利落网,数起案件更多细节得以从他的角度还原和补全。
徐利,浙江临海人, 出生于1972年11月下旬。犯罪的时,他大胆疯狂、冷静果断,像一个天蝎男;而在日常生活乃至法庭上,面容浮肿、身材松弛、声音低沉的这个男人,一点都没有天蝎的影子。
徐
利15岁初中毕业后先后在水泥厂、纺织厂打工,当时就曾为了上班方便偷窃自行车,此后因在临海大厦偷皮衣和录音机被捕,1990年被临海市人民法院判处有
期徒刑三年。服刑期间因脑膜炎保外就医至台州市人民医院,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熟悉了医院基本情况,也有了之后1993年首次抢劫。
这次作案劫
得的8000元成了他入读卫校的学费,“也许毕业之后能有个正当工作,同时也想逃避我做的事情。”但校园生活并没有让徐利从此走上正轨,“抢来的钱不当钱
用”,用完后再去抢,仅1994年就连续犯下两起劫案,杀害两条人命。入读三个学期后,徐利就因为频频旷课被学校劝退。
1995年,作案前一个月,徐利经过宁波绿洲珠宝行门口,看见商场门口保安站在外面很随意,店里也只有两个服务员,没有其他人,“当时就感觉里面管理很松散好动手作案”。
此
后徐利结婚生子,对家人自称是做药材生意,经常装作出门做生意一走数日,但事实上他没有工作,没有固定收入,离开家的时间不是去赌博,就是踩点作案,赌得
山穷水尽了就再次犯案。2004年1月22日大年三十晚上,在家里吃完年夜饭,家人入睡后,他又去了诸暨第一百货作案,“我想着鞭炮声可以掩盖枪声”,但
由于保安奋力反抗没有得手。2007年,诸暨嘉瑞珠宝行劫案被人发现没有得手。
07年最后一案失手至2017年被捕的十年间,徐利不敢出去作案,待业在家,继续赌,2010年和二哥在嘉兴开了家便利店,还赚了些钱,但由于沉迷赌博,不但把赚来的钱输光了,还把老婆的车子也抵押了,直到被捕,始终无业也无固定收入。
自
述材料里,他写道:“自从走上犯罪的道路,杀人,抢劫,所犯的罪恶和获得的不义之财后,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处于深深的痛苦挣扎着,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罪
恶深渊里,半夜常常恶梦惊醒,自己做错了事情没有后悔(药)可以补救的,对于我这个双手沾满鲜血,杀人如麻,穷凶极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的罪恶之
人,我唯有跪求死者,及其家属,不求谅解,愿以生命来补偿对他们所造成的伤害。”
心
狠手辣,行事冷静,是徐利在屡次作案中给人留下的印象,但事实上,累累罪行在27年间始终在以另一种方式折磨着徐利,在被捕之后,他表示:“其实作案之
后,我的压力一直很大,所以就用抽烟麻醉自己,一天要抽三包,所以已经成瘾了,烟瘾很大。”甚至说:“我觉得这世界上真的有鬼的,之前我作的案子里的那些
被害人,都回来找我的,就像我平时生活中,我想好好干事情,但是都干不成。”
关于徐利:
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市。
1990年10月26日,因犯盗窃罪被临海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1993年9月7日,至临海台州医院住院部持假枪实施抢劫,抢得现金8000元。
1994年7月21日,至临海城南信用社抢劫杀人,因未能撬开信用社金库铁扇门而离开。
1994年11月6日,至湖州长兴龙达股份抢劫杀人,劫得价值97万元的黄金、手表、珠宝玉器等物品。
1995年12月6日,至宁波绿洲珠宝行劫得价值160多万元的黄金制品、首饰等物品。并杀害两名保安。
1998年4月7日,至绍兴越城供销大厦持枪抢劫。后因未能制服保安而逃离。
2004年1月22日,至诸暨市第一百货公司实施抢劫,因保安反抗逃跑并呼救而逃离。
2007年11与6日,至诸暨市嘉瑞珠宝行,欲采用电击被害人的手段实施抢劫,后因被害人发现而逃离。
2017年3月30日,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28日被捕。
10:00
“撬棒、尖刀、手枪、头套、手套、胶布……”
“威胁、捆绑、开枪射击……”
公诉人提到七起案件的作案过程,徐利几乎记得所有的细节。他甚至还记得自己在长兴龙达大厦抢完珠宝玉器,还有一条香烟。
为什么要去宁波抢劫?
答:印象中宁波是个港口城市,那里富裕一点。
质证环节,公诉人放出临海台州医院的证物照片,这是徐利作案后丢弃白大褂的地方
10:55
第六起案件,诸暨一百案件。
“我并没有想杀他,只是想威胁。”徐利有点迟疑地回答。
庭审过程中,徐利曾转过头,眼神从旁听席扫过,但是他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人。
主审法院随即提醒徐利,开庭时不要向旁听席回看。
11:23
庭审还在继续。接下来对公诉人指控徐利非法持有枪支的犯罪事实进行指证。
悲剧的背后更加悲剧。
㈡ 法庭质证,2名被告,一个认可一个不认可,法官会怎么判定
法院判案,不是以当事人认可不认可为依据,而是以证据为准,如果有证据证明本案的事实,法院同样会判决有罪,反之,则不能。
㈢ 不同法官会出现不同的判决结果,这说明了什么
我还在同一个人民法院,基本上相近的案子客观事实和递交的直接证据,都会出不一样的裁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是在我国大法官数量过度巨大,据悉有二十多万,在其中立即从业审理工作中的也是有十多万,远远地超出其他国家的大法官总数。尽管这与在我国地区广阔、人众案多相关,但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观察,人群经营规模越大,组员间产生矛盾、矛盾的概率也越大。
㈣ 法庭质证法官必须在场吗
法院开庭证人要到场。因为一切证据必须经过双方质证之后,才能作为判决依据。证人只有发表证言,经过质证,才是有效证据。证人如有特殊情况,经过法庭允许,可以不到场。法院是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国家机关。
㈤ 一个案件先后经过两名法官审理谁对案件负责
建议查下《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
《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分为六章23条。分别规定了错案追究制度设立的目的依据、错案的概念及认定、实施错案追究的机构以及追究的原则。为避免出现错案后不知向谁追究责任,《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办法》规定错案责任承担原则是:谁有决定权,谁负主要责任;其他参与者负次要责任;下属出错案,主管领导有责任;对错误决定持反对意见者不负过错责任。对于经过认定属于错案的案件,不仅要追究直接承办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同意错误意见的其他合议庭其他成员、庭长、直至院领导的责任。
你也可以直接问律师啊!
㈥ 如何以有效质证影响法官
1、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当事人及第三人提出的证据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以及证明力的有无、大小予以说明和质辩的活动或过程。广义质证通常指在诉讼或仲裁活动中,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另一方出示的证据的合法性、与本案争议事实的关联性、真实性,是否有证明力,是否可以作为本案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进行的说明、评价、质疑、辩驳、对质、辩论以及用其他方法表明证据效力的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仅指诉讼活动中,在证据交换程序中或是在法庭审理过程中的法庭调查阶段,进行的前述活动。
2、质证,是指在庭审过程中,由一方出示证据,并说明证据来源及证明内容,而由对方就证据本身及证明内容进行辨认、质疑、反驳的一项诉讼活动。在质证过程中,法官可就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有些地方法院还允许当事双方相互询问。
3、《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八种。法谚曰:证据是诉讼之王。司法裁判通过证据来认定相关事实,而不问案件的客观情况,证据是否充分、证据链是否完备直接影响裁判结果。
一、基本质证技巧
按照学理上的通常理解,证据应当具备三性(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才能作为有效的证据,起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因此,质证活动应围绕证据的三性展开。
1、只认可真实的证明材料
可以否认一切对自己不利的复印件、传真件等书证;可以否认利害关系人(如存在合作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出具的证据;对于有疑议的证据可以申请司法鉴定,以确认其真实性。
2、认可与案件存在逻辑关系的证明材料
所证明的内容必须与案件有关,否则是不会被采纳。司法实践中很多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虽然客观上与案件存在联系,但单一的证据很难被认定存在逻辑关系。如在合同纠纷中主张损失时,为将损失扩大化,当事人提交一些食宿发票、火车票等,这些损失即便发生,在法律上也难认定与违约行为存在因果关系。为此,直观上不存在联系的证据,可以与案件不存在关联性为由不予认可。
3、认可来源合法的证据
质证时可要求对方说明证据来源,对于违法取得的证据,其真实性本身存疑且违反法律规定,不予认可。
二、质证技巧的综合运用
质证是庭审的关键环节,而后面的法庭辩论不过是质证意见的补充而已。一个优秀的辩手不仅需要扎实的法律功底,而且要思维敏锐、思辩能力很强,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谋略(诉讼谋略可参见《诉讼36计》)。
1、准备充分:庭审前应全面熟悉案情,查找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例,并预测对方可能出示的证据或提出的问题,作好应对预案。
2、做好开庭记录:在对方举证时,记录对方的举证意见和自己的辩解意见,这样自己发表意见时就会很从容。
3、证据的三性应综合运用,每份证据都可就其三性发表质证意见。
4、不要一概否认对方证据,这样会显得没有诚信和缺乏职业道德。双方都有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证据应当认可;而且对方证据和辩解意见有些还可以为我所用。
5、必要时采取相应法律措施:如申请证据保全、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提请司法鉴定。
6、遵守法庭秩序,不随意插话,注意用词,不搞人身攻击。
7、如果证据存在较多瑕疵,为了防止书记员遗漏记录律师的质证意见,可以在庭审结束后向法庭提交书面的《质证意见》。在书面的《质证意见》上,律师可以详细地对公诉人提交的证据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三、质证的程序:
在法庭审理中,质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原告出示证据,被告、第三人与原告进行质证;
(2)被告出示证据,原告、第三人与被告进行质证;
(3)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进行质证。
㈦ 对方上诉,二审法官是之前在一审法院审过对方案子的法官,在质证中法官偏向对方,想换了这个法官
这种情况不符合申请法官回避的条件,法院不会同意法官回避的。
法官审理过对方的案件很多回,如果答都回避,会出现没有法官审理案件的情况。
说法官在质证中偏向对方,只是个人的潜意识作怪。可能法官会说一些倾向性的意见,这只是法官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醒当事人注意,但不代表法官就是偏向对方。
㈧ 法庭里坐的一排法官都叫什么 出庭审判时台上坐着什么人
普通程序的法庭是三个法官,中间那个叫审判长,其他两位是审判员,也可能是人民陪审员。在做笔录的是书记员。
简易程序的法庭就只有一个审判员,和书记员。
一、开庭审理的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开庭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庭审准备
庭审准备是人民法院在正式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之前,为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而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庭审准备的内容包括:
1、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出庭通知书送达其他诉讼参与人,传票和通知书应当写明案由、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参加庭审做好准备。
2、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张贴,巡回审理的可以在案发地或其他相关的地点张贴。其目的是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了解和监督,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和效益。
3、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书记员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是否到庭,并向审判长报告。同时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全体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必须遵守。
4、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核对的顺序是原告、被告、第三人,核对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业和住所。当事人是法人和 其他组织的,核对其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行政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对于诉讼代理人应当查明其代理资格和代理权限。核对完毕由审判长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 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二)法庭调查
法庭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审判人员在法庭上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审查和核实各种证据,为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奠定基础。依照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民诉证据若干规定》,法庭调查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当事人陈述;二是出示证据和质证。
1、当事人陈述
2、出示证据和质证
(三)法庭辩论
法庭辩论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在合议庭的主持下,根据法庭调查阶段查明的事实和证据,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相互进行言词辩驳的诉讼活动。
法庭辩论是辩 论原则最生动和最集中的体现。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针对法庭调查阶段审核的事实和证据,围绕案件争执焦点,互相进行口头辩论,争取合议庭作出有利于自己的 裁判。同时,通过辩论,审判人员能够掌握案件的关键所在,有助于查清案件事实,分清是非责任。
(四)案件评议和宣告判决
这是开庭审理的最后阶段,是合议庭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照法律和政策,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作出判决并宣告判决结果,从而解决当事人之间民事争议的阶段。
二、法庭笔录
法庭笔录是书记员对开庭审理活动的记录。制作法庭笔录,应当按照开庭审理各个阶段的顺序客观、真实、全面地记载庭审的全部过程,由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签名。
法庭笔录由书记员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5日内阅读。法庭笔录经宣读或阅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记录无误的,应当 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拒绝签名、盖章的,记明情况附卷;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申请补正的,允许在笔录后面或者另页补正。
三、审结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135条对普通程序的审结期限作了如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由于民事诉讼法对需要再次延长而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的期限没有明确,因而,从 理论上讲,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没有最长的期限。2000年9月起施行的最高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弥补了这一立法缺陷。
根据这一司法解释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10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经本院 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10日前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
(8)质证两名法官扩展阅读
开庭审理是普通程序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阶段,是当事人行使诉权进行诉讼活动和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进行审判活动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对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民事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庭审理能够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通过开庭审理,审判人员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民事案件的事实进行客观的认定,对证据进行全面的审核,分清是非责任,对民事案件作出公正的处理,从而实现人民法院的审判职能。
2、有利于对审判活动的有效监督。开庭审理将案件的审理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加了审判活动的透明度,有利于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
3、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民事诉讼法对开庭审理中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及其行使的方式作了充分的规定,开庭审理有利于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自觉履行诉讼义务,保证庭审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保护了当事人的民事实体权利。
4、有利于充分发挥开庭审理的教育作用,扩大法制宣传效果。
㈨ 什么是法庭质证
质证概念
质证制度的意义在于,通过质证程序使审理更加公开、法院能够正确地认定证据、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证据规定》第47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质证不同于诉讼中的对质。对质,是指在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相互之间就其对案件事实中专门问题的认识所进行的说明和质辩。对质与质证的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在双方之间展开的行为;其行为都表现为对某一对象的说明和质辩;两者都涉及案件的事实。不同的是,质证是在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第三人之间进行,而对质则是在案外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之间进行的;对质的目的是便于法院通过比较获得对专门问题的正确认识,而质证的目的在于法院正确认定证据。
3 主体客体
3.1 质证的主体
质证的主体,是指在质证过程对证据予以说明、质辩的主体。质证的主体范围包括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和第三人。法院是证据认定的主体,不是质证的主体。
3.2 质证的客体
质证的客体,是指质证主体质证行为的对象。质证的客体是证据,其范围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证据,包括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在质证时,根据当事人申请由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不属于质证的对象。法院应当将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在庭审中予以出示,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可以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当事人可以对法院就其调查收集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问题提出质疑,但不能同法院就这些问题在法庭上进行质辩。这是由法院在诉讼的中立、裁判的地位所决定的。如果法院在听取当事人意见后,发现所收集的证据本身或收集证据的方法有问题时,应当自行撤回该证据。
4 质证技巧
质证,是指在庭审过程中,由一方出示证据,并说明证据来源及证明内容,而由对方就证据本身及证明内容进行辨认、质疑、反驳的一项诉讼活动。在质证过程中,法官可就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有些地方法院还允许当事双方相互询问。
《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八种。法谚曰:证据是诉讼之王。司法裁判通过证据来认定相关事实,而不问案件的客观情况,证据是否充分、证据链是否完备直接影响裁判结果。
一、基本质证技巧
按照学理上的通常理解,证据应当具备三性(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才能作为有效的证据,起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因此,质证活动应围绕证据的三性展开。
1、只认可真实的证明材料
可以否认一切对自己不利的复印件、传真件等书证;可以否认利害关系人(如存在合作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出具的证据;对于有疑议的证据可以申请司法鉴定,以确认其真实性。
2、认可与案件存在逻辑关系的证明材料
所证明的内容必须与案件有关,否则是不会被采纳。司法实践中很多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虽然客观上与案件存在联系,但单一的证据很难被认定存在逻辑关系。如在合同纠纷中主张损失时,为将损失扩大化,当事人提交一些食宿发票、火车票等,这些损失即便发生,在法律上也难认定与违约行为存在因果关系。为此,直观上不存在联系的证据,可以与案件不存在关联性为由不予认可。
3、认可来源合法的证据
质证时可要求对方说明证据来源,对于违法取得的证据,其真实性本身存疑且违反法律规定,不予认可。
二、质证技巧的综合运用
质证是庭审的关键环节,而后面的法庭辩论不过是质证意见的补充而已。一个优秀的辩手不仅需要扎实的法律功底,而且要思维敏锐、思辩能力很强,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谋略(诉讼谋略可参见《诉讼36计》)。
1、准备充分:庭审前应全面熟悉案情,查找相关法律规定和案例,并预测对方可能出示的证据或提出的问题,作好应对预案。
2、做好开庭记录:在对方举证时,记录对方的举证意见和自己的辩解意见,这样自己发表意见时就会很从容。
3、证据的三性应综合运用,每份证据都可就其三性发表质证意见。
4、不要一概否认对方证据,这样会显得没有诚信和缺乏职业道德。双方都有的一些无关紧要的证据应当认可;而且对方证据和辩解意见有些还可以为我所用。
5、必要时采取相应法律措施:如申请证据保全、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提请司法鉴定。
6、遵守法庭秩序,不随意插话,注意用词,不搞人身攻击。
(作者:朱木军律师)
5 质证程序
质证的程序:
在法庭审理中,质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原告出示证据,被告、第三人与原告进行质证;(2)被告出示证据,原告、第三人与被告进行质证;(3)第三人出示证据,原告、被告与第三人进行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