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人民法院预处罚通知书

人民法院预处罚通知书

发布时间: 2022-05-31 04:00:30

A. 法院处罚通知书邮寄送达没送到退回的还视为送达吗

法院处罚通知书邮寄送达,没送到退回法院也会认定已经送达。

B. 收到法院拘留决定书了怎么办啊

你好,收到法院拘留决定书,若是刑事拘留应当准备好日常用品,若是行政拘留则应当履行法院判决判处的责任和义务。
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若被拘留人被批准逮捕,则依据《刑事诉讼法》审理,若审理后被无罪释放,被逮捕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刑事拘留不是处罚或者制裁。所以,收到拘留通知书只是有坐牢的风险,不一定必然坐牢。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委托辩护律师展开会见和辩护,尽可能争取无罪或者罪轻的刑罚结果,或者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权不受侵犯。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C. 法院罚款决定书如何执行

对于法院做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三款规定: 罚款、拘留应当用决定书。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D. 人判刑坐牢了,法院还寄罚款通知书,这罚款要交吗

你不交罚款,那你判刑坐牢的家人在监狱里做工就是义务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肯定要来抵消这个罚款的

E. 处罚通知书和处罚决定书有什么区别

处罚通知书和处罚决定书的区别:含义不同,作用不同。

一、含义不同:

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管理机关针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在经过调查取证掌握违法证据的基础上,制作的记载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理由、依据和决定等事项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书面法律文书。

行政处罚告知书:只是起到告知的作用,不同于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行政处罚决定书是行政管理机关针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在经过调查取证掌握违法证据的基础上,制作的记载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理由、依据和决定等事项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书面法律文书。

二、作用不同:

前者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而后者只是起到一个通知作用,如果对行政处罚告知书中的一些内容有异议,是可以拒签并向上申请重新处理。行政处罚告知书和决定书之间的间隔期限一般是要间隔三天以上,是提出听证的期限。

特点

行政处罚决定书是最重要的行政处罚文书,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和对当事人的拘束力,也是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财产的依据之一。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制作要件,法律法规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对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措词、内容、格式和规范化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证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质量,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行政处罚决定书

F. 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罚款合理;合法吗

处罚是合理的,以为你们的证没有办下来,别人的可能办好了,即使人家,没有办好,行政机关不处罚也不能作为你们超门窗经营不受行政处罚不依据。但是如果你不服,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的三个月内到人民法院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G. 法院罚款没交给下了个执行通知书是什么意思

执行通知书就是通知你交纳罚款的。
最高法院规定,法院作出罚款决定后,还必须编立执行案号,向被罚款人送达执行通知书。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人民法院案件案号的若干规定》及配套标准的通知中有较为明确细致的规定。

H. 法院对行政处罚告知书和决定书的编号要求一致吗

行政处罚的案件,有些需要告知(其中有听证告知、处罚告知等),不同情况的案件告知程序不一样,而文号一般是按顺序排的,所以告知文号和处罚文号很难一致。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只要行政处罚过了复议、诉讼期,就可以啊。。。。

I. 收到处罚通知书几日内可以提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
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行政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四十一条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十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中心特邀监督员 发布:2025-02-04 08:49:16 浏览:247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试题 发布:2025-02-04 08:49:15 浏览:279
行政诉讼法异同 发布:2025-02-04 08:33:54 浏览:373
失去交流能力签名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4 08:18:58 浏览:325
过磅单和发票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4 08:16:47 浏览:811
劳动法工龄赔偿从哪年生效 发布:2025-02-04 06:37:54 浏览:922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法律责任说法错误的是 发布:2025-02-04 06:32:56 浏览:954
劳动法工资不给 发布:2025-02-04 06:30:44 浏览:602
合同法中对日期的规定 发布:2025-02-04 06:23:35 浏览:131
道德经第77章 发布:2025-02-04 05:58:04 浏览: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