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也怕被打

法官也怕被打

发布时间: 2022-05-31 20:30:37

1. 法官不怕被犯人报复吗被判出狱之后打击杀害法官怎么办

有法官被报复杀害的,这毕竟是少数,但法官工作就是这样的,不能因为怕得罪人,怕被报复就不判啊。这也怕那也怕,就别干法官了

2. 山东寿光法院执行法官被打事件最新近展

具体事件的进展不想,但是根据《法官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法官不得内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容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二)贪污受贿;
(三)徇私枉法;
(四)刑讯逼供;
(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
(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
(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九)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十)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十一)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二)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三)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同时,《法官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法官有本法第三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规定,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3. 法官最怕你怎么威胁

理论上,遭遇威胁、恐吓的被害人可以得到相应的救济措施。如根据《反家庭暴力》等规定,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院应当受理。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15日以下拘留。

而实务操作中,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其他保护措施未必能够完美无缺地执行,甚至是难以正常实施。如当事人情绪无常,暴躁易怒的,可能经常殴打、辱骂被害人,或者威胁、恐吓被害人,甚至恐吓执法、司法人员。对于这些屡罚屡犯,顽劣不改的“地痞无赖”,执法人员、司法人员不可能随时跟在身边进行观察和监督,被害人也不可能随时随地加以提防。

再者,执法、司法人员也担心要是从严处理这些“地痞无赖”的话,可能招致打击报复,以致于不敢动真碰硬,任由其胡作非为。现实中,执法、司法人员被报复陷害,伤害乃至杀害的恶性案件并非没有。而且,根据现行法律,言语威胁恐吓往往仅能治安处罚,不能给予其刑事制裁,因为仅有明显伤情且构成轻伤以上的,方可构成故意伤害罪。这显然是对作恶者的放纵,也是对老实人的变相“侵害”,无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

法治社会不能任由“地痞无赖”式的肆意作恶者胡作非为。要知道,恐吓威胁他人行为,虽然没有给被害人带来有形的身体伤害,却给其精神和心理带来极大的摧残和恐惧。再者,言语威胁升级为肢体暴力和杀人行为的事件并非没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精神暴力比肢体暴力的危害更大,更具有可罚性。

故而,势必对肆意恐吓、威胁他人者予以约束和制裁。如实施人身保护令后还可对当事人佩戴具有定位、报警功能的电子监控设备,一旦其接近被害人或越出一定界限,就果断处罚。对于多次威胁恐吓他人者,不妨以寻衅滋事罪论处,且在当事人出狱后依然强制佩戴电子监控设备并实行心理矫治。只有对此类行为采取强力的约束和制裁措施,方能有效保护他人免遭“地痞无赖”式侵害,让社会安宁得以保障。

4. 法官判决不公最怕什么

1、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向作出判决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在判决生效后两年内向回上一级答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3、如果判决不公涉嫌审判法官个人的违法犯罪,可向当地的纪委或者人民检察院举报。

(4)法官也怕被打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准予上诉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民事判决,即按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作出的判决,在上诉期间15日内,如果当事人不上诉,上诉期限届满即发生法律效力

不准上诉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民事判决,即按特别程序审理案件作出的判决,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民一事判决、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二审民事判决,自判决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5. 浅议如何避免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

法官害怕当事人?
作者:赵佳 发布时间:2010-04-13 16:30:23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一天,一位老法官问我:“你害怕当事人吗?”我先是一愣,一时答不上来,后来我笑着说有的当事人还真不好对付。“怕就对了,那样才能感觉到身上的那份责任。”老法官严肃地说。其实,入院几个月来,怎样看待当事人、怎样和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打交道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法官、当事人是法院工作的最重要的两个角色,怎样对待当事人可能是我们应当处理的最迫切的问题。

几千年来,“官民”这种二元政治角色演绎着中国的历史。“民不与官斗”类似的“箴言”不能胜数。掌权者高高在上的形象印在了人们的心里,诉讼也叫打官司,当事人让人感觉属于“民”这一角色,来到法院理所应当服从“官”角色的法官。当事人来到法院打官司是有求于法院,两者地位上不能并论,求人办事哪能与人讲平等。此外,法院作为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得让人生畏,不得冒犯。顺着这个思路想,当事人进入法院应该是谨慎颤巍的,应该害怕法官。

现在的情况是,法官似乎害怕当事人。在实际的工作中,法官可能稍有不慎就会被当事人投诉;有时当事人会抓住一些问题不依不饶;有时出现的一些情况会引起上访,严重时甚至是群体性事件。而这些情况直接关系着法官的荣辱得失,小则会影响到法官的优劣考核,大则影响到法官的前途命运甚至饭碗。因此,我们看到,法官履行职务时对待当事人谨小慎微。

如果要从“当事人害怕法官”和“法官害怕当事人”这两种情境中做选择,我想人们会选择后者,法官害怕当事人似乎不是坏事。在现代民主法治国家里,通行的做法是限制公权保障民权,权力在监督下行使。而我国是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也为人民而行使。司法为民是我们司法审判的宗旨,因此国家也理所应当赋予了人民监督法院、法官的权利。有了当事人的监督,承办法官会更加谨慎地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一个法官好坏的评价,也不再是法院一方的意见,而是更多地注重当事人的看法。当事人有权对法官有意见、投诉甚至上访,正是行使国家赋予其监督权的应有之意,也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体现。

新中国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主法制建设成就卓著,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不断加速。在这种大背景下,百姓加强了对法律的了解、理解,法制观念日益增强,法律武器在百姓生活中被广泛运用。但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会拿起法律武器寻求法院帮助。百姓到法院寻求帮助,是对法院的信任,是对法官队伍的信任。法院很多时候是人们解决问题的首选,中国人不再害怕打官司,进法院维权不再躲躲藏藏,正说明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法官害怕当事人”似有其合理性,然过犹不及也。工作中,对当事人合理的意见,我们应当虚心接受改正,对不合理的甚至是过分要求,我们也应当义正词严,依法办事,不能因为害怕“得罪”当事人,害怕当事人投诉、上访,就消极不为,或敷衍推诿,悖法行事。如果过分依赖当事人意见,看当事人脸色行事,会给法官正常履行职务造成一定影响,影响审判权的正常行使,甚至影响审判工作的大局。因此,在法官和当事人中间找到一平衡点,显得十分重要。

怎样对待当事人才是最合理的态度?当事人害怕法官肯定不行,法官害怕当事人也有不妥,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同时向老法官们请教,我认为对待当事人应当尊重当事人,同时依法办事。要让当事人充分行使其合法权利,认真倾听其意见,公平、公正处理其请求。“敬人者,人恒敬之。”让当事人打一个有尊严的官司,当事人才会真正地尊重、信任承办法官、法院。当前,我国还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定纷止争,缓解、解决社会矛盾的重担很大程度上落在了法院的肩上。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该创造条件,充分保障人民法院行使审判职能,这不仅是维护法律尊严的需要,也是维护审判权正常运行的需要。
责任编辑:梅玉兰

6. 这个法官被人打会不会还手

正当防卫是要在一定情况下的才算,并不是说你打我我还手就简简单单的属于正当防卫了。总之最好还是不要跟人动手,结果都不会怎么好的。

被人打了不能还手,还手就是斗殴。但是没还手挨打了还要做了伤情鉴定才能追究打人者的刑责。如果没构成伤害的话,最多就是只是行政拘留而已。对于去医院的钱是可以由打人者赔偿,被打的人仅仅能得到的是一句道歉。如果是打着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情况,事后派出所判定打人者最低赔偿被打者一千元,这是在不需要去医院的情况下,被打者最高可以要求在无伤的情况下要求五千元人民币的赔偿。如果需要去医院的可以另外再要求赔付所有费。这样就可能会很多人宁愿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就没有那么多的打架斗殴了。

在生活里,如果遭到殴打,应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马上去报警或者立马跑路,躲避殴打。但是如果还手打了对方的话,就会造成事态扩大,那么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正当防卫的本质在于制止不法侵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别人先动手打你,你还手,通常被认定为互殴行为,斗殴双方都在积极追求非法损害对方的结果,因而根本上不存在正当防卫的意图,不能构成正当防卫。

人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许双方坐下来谈谈问题就可以完美的解决,打架前请三思!

7. 强制执行法官最怕什么

法官,头顶国徽,脑里装着法律知识,心中揣着公平正义,为人民服务,什么都不怕。
如果您是当事人,您最好别来歪的,否则,肯定会适得其反的。

8. 法院执行法官最怕什么

最怕是程序违法遭到投诉或者是案件事实被判错,被投诉一般会影响法官当年的绩效考核。

法院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其自身有较高的审判权,体现到案件中可能就会导致一些违法违规操作行为的出现。在执行程序中,法院的违法执行行为也是屡见不鲜的,不论是申请人还是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都可能收到侵害。针对这类行为,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一经发现即可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对于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出的书面异议,法院应当进行审查。

(8)法官也怕被打扩展阅读

投诉方法:

方式一:向法官所属法院反映

对于法官收受贿赂,态度恶劣等违规违纪问题可以向法院监察部门(如区县级一般设有监察科)反应,法院监察部门电话是向外公开的,可以通过查号台或网站查询。

方式二:向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反映

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负责监督法律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如果你认为法官有违法或判决不公,枉法裁判等,可以向人民检察院反映,如区县一级人民检察院通常设有民刑科。

9. 法官最怕什么投诉

法律分析:法官首先是最怕办案子的时候有人“打招呼”,既然法官要终生负责,如果有人打招呼、很容易办错案冤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10. 强制执行法官最怕什么

摘要 每次和法官打电话的机会,尽量少说废话,你要做的是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或者人身线索。因为法院的电脑一般只能查到本地地级市的信息,外地的财产情况是查不到的。如果你能告诉法官被执行人在某处有套房子或者有辆车,法官就可以对它精准查控。

热点内容
民法典司法机关 发布:2025-02-04 05:51:44 浏览:963
道德和情理 发布:2025-02-04 05:48:43 浏览:743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发布:2025-02-04 04:47:18 浏览:415
刑事诉讼法中案情重大的标准 发布:2025-02-04 04:39:23 浏览:498
法治频道忏悔录 发布:2025-02-04 04:37:05 浏览:84
新劳动法岗位调整 发布:2025-02-04 04:06:08 浏览:466
沈险峰律师 发布:2025-02-04 03:50:53 浏览:363
西宁市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2-04 03:44:47 浏览:176
大学生必知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4 03:38:32 浏览:748
协议不追究此次冲突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4 03:32:27 浏览: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