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询问证人过程

法官询问证人过程

发布时间: 2022-06-01 10:58:05

㈠ 询问证人的程序和方式的内容

法律分析:询问证人的有关程序:

1、询问证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

2、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但是必须出示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的证明文件。

3、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4、为了保证证人如实提供证据,询问证人时,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5、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6、询问证人,一般应先让证人就他所知道的情况作连续的详细叙述,并问明所叙述的事实的来源,然后根据其叙述结合案件中应当判明的事实和有关情节,向证人提出问题,让证人回答。

7、对证人的叙述,应当制作笔录,交证人核对或者向他宣读。

询问证人的方式:

首先,核对证人的基本情况,确定无误后,告知来意,指明其有如实作证义务;同时指出伪证和隐匿证据应负的法律责任,做好思想工作,要求证人如实提供证言。

其次,在询问时,应先让证人就其知道的案件作系统、详细的叙述,检察人员根据证人叙述,对不清楚、有疑问和有矛盾的问题进行提问。对证人的提问应当简明、清楚,不得有提示性或引导性;不得模棱两可,使证人无法回答。询问聋哑人应有手势翻译人,询问少数民族的证人应有翻译。询问不满18周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第一百二十五条 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第一百二十六条 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也适用于询问证人。

㈡ 开庭法官会问原告什么

开庭法官询问流程如下:
1、法官首先会询问原告和被告的姓名,出生日期,检查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和代理人信息,一般需要自行报告;
2、在检查身份信息后,法官会要求原告在法庭上提出索赔,确定哪些项目在哪里,投诉形式是否有任何变化,是否要求增加,以及修改要求;
3、之后,被告将被要求评论原告的索赔。
法庭审理过程具体如下:
1、依次为当事人陈述;
2、期间当事人可以提出新证据,经许可向证人、鉴定人和检验人进行提问并要求重新鉴定或是检验;
3、法庭辩论;
4、法庭辩论依顺序进行;
5、审判长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条 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三)出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四)宣读鉴定意见;
(五)宣读勘验笔录。第一百四十四条 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二)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三)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
(四)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第一百四十五条 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㈢ 询问证人的程序怎么进行,询问证人应当遵循的

既然你都举了这么多资料了,看来就“一名警察询问证人是否违法”这个问题上,你也没有定论。

那么我们换个法官的思路。
如果有律师提出:“该证人证词制作时,只有一名警察,该证据证明效力存疑”,法官怎么办?

我如果是法官,我考虑的问题是,该证词取证过程有瑕疵(姑且说是瑕疵,何况楼主也没提出违法的准确定论),但证明力大小还是取决于证词本身的质量,或者说是真实度。

如果结合全案看,该份证人证词不属于主要证据,其证明内容能被其他证据一一证明,这种情况就不探讨了,

如果该份证人证词,属于非常重要的核心证据,我们能不能要求该证人出庭作证呢?

以上思路,抛砖引玉,求探讨,求斧正。

㈣ 法官在民事诉讼如何询问证人

法律分析:1、交叉询问,即由双方当事人对证人进行主询问和反询问的方式,这是“当事人主控型”证据调查程序中对证人调查的主要方式;2、职权式询问,即由法官直接询问,这是“法官主控型”证据调查程序中对证人调查的主要方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㈤ 在二审中,开庭询问的流程是怎样的,

二审开庭程序:

1、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2、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需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6)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7)宣判。

(5)法官询问证人过程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当事人在二审有两项重要权利,一是申请回避的权利,二是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的权利。询问当事人就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这两项权利。

二审法官询问时,应当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是否申请回避,有无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经询问当事人,确定有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的,案件承办人应当向合议庭提出,必须开庭。

如果确定没有新的事实、证据和理由的,应当向合议庭提出不开庭的意见,合议庭合议确定可以不开庭审理。因二审是由上诉人启动的,询问当事人特别是上诉人,是二审法院确定是否开庭的前置程序。

㈥ 审判人员如何询问鉴定人

法律分析:申请出庭作证或质证方首先向鉴定人询问,然后由对方询问,法官只在必要时对鉴定人作一些补充性的询问。鉴定人在法庭上必须陈述所作鉴定结论的根据、过程和科学基础,回答相关各方提出的疑问,司法鉴定人在法庭上对案件公诉人、辩护人、当事人、代理人、法官以及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依照法律程序对作为证据的鉴定意见提出的有关问题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如实回答。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七十七条 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意见,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

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㈦ 刑事案件证人出庭流程

法律分析:首先要通知证人,告知证人出庭时间、出庭地点,告知案件情况,但是不能通过言语或其他手段要求证人作伪证。接下来就需要向审理法院提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申请书中除了要写明案件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以外,还要包括被申请人的具体信息,请求事项、事实以及理由。法院如果经过审查认为当事人提出的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理由正当、合法,准许申请证人出庭,就需要在案件开庭之前向证人做出通知,并告知证人应当将真实情况进行讲述,不得作伪证,并且要告知对方作伪证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结果。证人出庭是为了作证,审判人员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还可以接受当事人的询问,如果两方都有证据,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要求双方证人对质,法官根据对质结果作出判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四条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㈧ 民事案件法官会如何提问证人,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其一,询问证人过程的效率。诉讼双方处于对立地位,对证人的发问有很强的竞争性,为争取最大利益,必然会从证人口中努力找寻有利于自己的证言,甚至纠缠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导致证人作证过程拖沓,影响庭审程序正常开展。法官应注意引导当事人紧密结合案情向证人发问,保证庭审过程顺畅。

其二,证人作证的实际效果。英国著名大法官丹宁指出:“每个法庭都必须依靠证人。证人应自由地、无所顾忌地作证,这对执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否充分发挥证人作证功能,对证人的询问至关重要。但实践中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案件比较复杂或一时疏忽,当事人在询问过程中遗漏了可能影响事实认定的重要问题,证人出庭的实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样的情况下,法官作出补充发问就显得尤为必要。

其三,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衡。随着我国法制进程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参与诉讼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总体来看,当事人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实现自身权利的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一方委托了律师,律师施展其专业技巧询问证人,获取最有利证言,而另一方由于种种原因未委托律师,自己亦不懂得如何向证人发问,则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对于这样一种事实上的不公平,法官显然不能熟视无睹。

其四,法官中立地位的保持。法官对证人的发问必然是根据自己的某种认识和判断进行的,这种发问难免会先入为主,也会令当事人产生法官偏袒某一方的感觉,有损法官的中立形象。作为居中裁判者,法官在庭审中主要应担当起庭审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庭审被动地查明案件事实,不宜对涉及案件事实的问题作过多询问。

㈨ 询问证人的程序怎么进行,询问证人应当遵循的规则

在上述地点,证人在极不情愿的心态下,难以客观、充分地提供证 据,难以保障取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证人对作证地点的选择权是证人合法权利的重要内容。在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往往根据证人的实 际情况和案件情况确定证人作证地点,在证人无异议时对证人进行取证。而《规定》限制了侦查人员确定取证地点的权力,也剥夺了证人选择作证地点的权利。 这会 使一些案件因无法在合适地点取证导致错过最佳时机,比如侦查人员千方百计地找到证人,却因取证地点不适宜而未能当场保存证言,当再次取证时,很多证人却不 知所踪;对于证人病危等情况来说,因证言将随时永远灭失,这时更不允许侦查人员按《规定》中的地点进行取证,而只能就地及时地对证言进行保存,以保证侦查 工作顺利进行。否则,将使侦查工作困难加大,增大诉讼成本,不利于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一要注意审查证人的作证能力。因为根据我国法律,有些人是不能做证人的。 二要注意在询问证人时,必须有不少于两名的执法人员在场。 三要注意在询问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分析案情,了解证人与本案和本案当事人的关系,拟定询问提纲,找准询问重点。 四要注意询问证人应选择合适的场所。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证人所在单位或其住所。这样做可给证人创造宽松的作证氛围。 五要注意询问证人应个别进行,严禁采用讨论会、座谈会的形式互相启发、诱导。 六要注意询问证人时必须制作询问笔录,询问结束后交给证人核对或向他宣读,允许补正,在其确认无误后,由其本人在笔录上签名、按指印。 七要注意询问有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时,要通知他的父母或监护人到场,询问的方法要适应未成年人的特点。八要注意询问证人时,态度和蔼。

㈩ 刑诉法中询问证人和证人询问的方式有哪些

刑诉法证人询问的程序和方式:首先让证人就他所知道的情况作连续的详细叙述,并问明所叙述的事实的来源;然后根据其叙述结合案件中应当判明的事实和有关情节,向证人提出问题,让证人回答。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侦查人员询问证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知证人到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提供证言。在现场询问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到证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

热点内容
股权转让司法解释 发布:2025-02-04 02:20:18 浏览:963
盗用qq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4 01:17:37 浏览:467
社会与法野人归乡记 发布:2025-02-04 00:44:52 浏览:82
经济法联系实际对社会的作用 发布:2025-02-03 23:45:19 浏览:988
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6 发布:2025-02-03 23:11:40 浏览:465
五年来的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2-03 22:44:31 浏览:19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8 发布:2025-02-03 22:20:24 浏览:162
婚姻法与物权法的碰撞 发布:2025-02-03 22:20:23 浏览:775
香港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03 21:56:18 浏览:122
青岛市法院拍卖 发布:2025-02-03 21:21:22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