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发传票
『壹』 法院传票
一、怎么分辨“你有一张法院传票”的真假?
接到“传票”首先要判断“真假”,“你有一张法院传票”的骗局不少,以致于有媒体告诉大家“凡是自称是公检法打来的电话都是骗子,千万别接!”可这么说公检法就不干啊“你还让我们打电话不?”
都是自称法院打来的电话,谁真谁假?其实这个分辨起来很简单!
4、高级骗子来袭,掌握关键来防范!
当然,骗子的骗术也在升级换代,一些精准诈骗的骗局,骗子可能事先知道你的准确身份信息,甚至知道你刚刚买了房、买了车之类的行为。并根据这些行为设定骗局,甚至用改号软件增加迷惑性。
但没关系,杨文战律师告诉您关键:如果是法院送传票,通知的内容一般仅限于前面第2条所述的内容,不会要你提供银行卡信息,也不会要求你配合转账,只会通知你去法院。掌握这个关键,就不会上当!
二、法院会通过什么方式送达传票?
法律规定的传票送达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电话送达、司法快递送达、上门送达、公告送达。
当然,法院在第一次发送传票给被告时,通常会先电话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书面传票。
1、接到真的电话传票该怎么办?
接到法院电话通知,在分辨真假的情况下,当事人应该记下法官或书记员姓名、电话、法院内具体领取传票的地点,并确认具体的领取时间等。
一定确认清楚领取地址,比如北京东城、西城法院都分南北区,其它法院虽然不分南北区,但也有不少派出法庭,问清楚准确地址以免白跑。
如法官通知领取传票的时间不太方便,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同法官协商调整领取时间。
2、接到电话通知不理睬是什么后果?
法院如果电话通知不到被告,或者虽然通知到了但被告不来领取,法院会通过司法快递送达传票、或者上门送达传票等方式送达。
按法律规定在传票未合法送达前,案件不能审理。有人说了,那我是不是可以躲出去不领取传票,让法院没法审理?以杨律师的观点来看,被告没必要因此故意不配合、给传票送达设置障碍。
因为按上述方式仍无法送达的,法院是可能通过公告的方式送达,公告期到达后,无论被告是否实际收取传票,法院都可以缺席审理判决了。拒绝领取传票最多能起到拖延一定时间的作用,没有特别理由意义不大。
三、到法院领取传票要注意哪些事?
1、案子还没审呢,别跟法官闹情绪。
有人接到法院传票就开始闹情绪,“原告起诉没道理、说的都是假话,你们法院为什么受理?”甚至有因此拒绝领取传票、拒绝开庭的。
法院受理原告起诉,不代表认可原告的诉求,一切是非对错得审了再说。所以,在领取传票这个阶段没必要折腾,回来准备证据是正事!如果因为这个原因拒绝配合,导致没参加诉讼,丧失了抗辩权和举证的机会,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
2、开庭时间不合适,可以商量调整。
法官首次通知领取传票,有时不定开庭时间,只给诉状和相关资料。但也有不少会直接确定开庭时间并发放开庭传票的。
原告起诉时就已经做了准备,而被告可能需要准备证据、组织材料。所以,如果法院定的开庭时间比较短,被告觉得紧张,可以同法官协商调整时间。至少按《民诉法》规定,被告在领取传票后可以有15天的答辩期,所以如果被告要求,首次开庭时间至少可以争取在15天后。
特别提示:到法院领取传票时可能有一堆文件要签署,如果有后面这两样文件,要特别重视!
3、《送达地址确认书》的地址一定要准确
《送达地址确认书》是一份相当重要的文件!杨文战律师提醒您:如果法院要你签这份文件,一定要保证地址和联系方式的准确。
因为将来法院发送传票、判决等文件,可能会按你提供的这个地址快递送达,如果因为提供的地址不对或我无人接收导致文件无法送达,法院可视为已经送达。
因为地址错误而错过开庭、上诉的机会可能会导致有理没地方说!
4、如有《举证通知书》,应注意按通知上的时间举证。
关于举证,大多数案件是可以在开庭时当庭举证,如果开庭时觉得还有其它证据,还可以要求下次开庭再举证。
但是如果法院向你出具了《举证通知书》,那就不一样了,请特别注意举证通知书上的时间限制,应该在法院限制的期限内向法院提供证据。
『贰』 法官通过邮箱发送的传票在哪查
查询案件信息。
可以查询案件信息,法院传票需要案号,当事人信息案件的进展信息都可以查看到。传票是法院特定程序及诉讼开始时发出的书面通知,查询法院传票可以到法院申请。
承办法官约好时间,去一趟法院,复印银行提交的诉状和全部的证据材料。
『叁』 法院传票送达方式
一、法院通过什么方式送传票?
法院送达传票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电话送达、司法快递送达、上门送达、公告送达等等。法院在第一次发送传票给被告时,习惯是电话通知当事人到法院领取传票。
那么问题来了“你有一张法院传票”诈骗电话太多了,怎么分辨接到的传票电话是法官打来的,还是骗子打来的?
三、首次到法院领取传票要注意什么?
首次领取传票都领取什么呢?
原告的起诉状、审理法官的信息,这是肯定会有的。还可能有举证通知书、开庭时间传票、送达地址确认书、诉讼风险提示等相关文件。
在法院领取传票等文件要注意什么呢?
1、程序上的工作应配合。
有人接到法院传票就开始闹情绪,“原告起诉没道理、说的都是假话,你们法院为什么受理?”甚至有因此拒绝领取传票、拒绝开庭的。
法院受理原告起诉,不代表认可原告所说事实和诉求,是非对错得审了再说。在这个阶段没必要折腾,回来准备证据是正事!如果因为拒绝配合,导致没参加诉讼,丧失抗辩权,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所以,建议配合法官积极领取传票,并核对后签字确认领取到相关文件。
2、开庭时间不合适,可以商量调整。
法官首次通知领取传票,有时不定开庭时间,也有直接确定开庭时间并发放开庭传票的。
被告一方可能需要准备证据、组织材料,如果法院定的开庭时间比较短,觉得紧张,可以同法官协商调整。至少按《民诉法》规定,被告在领取传票后,有15天的答辩期,首次开庭时间至少可以争取在15天后。
3、送达地址确认书的地址一定要准确
法院通常会在领取传票或首次开庭时要当事人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这是一份相当重要的文件!将来法院发送传票、判决等文件,可能会按该地址按快递送达,如果提供的地址不对,导致文件无法送达,法院可视为已经送达。因为地址错误而错过开庭、上诉的机会可能会导致有理没地方说!
4、如有“举证通知书”,应注意按通知上的时间举证。
关于举证,通常是可以开庭时当庭举证,还可以要求下次开庭再举证。但是如果法院向你出具了“举证通知书”,那么就应该在法院限制的期限内举证。
这很重要!曾有人收到“举证通知书”却根本没注意这份文件,导致在限定期限内未举证,而丧失举证权,最终败诉的。
四、打官司最重要的是准备证据
法律上的事实,是由证据组成的,而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实!
真正的事实是什么,除了当事人以外,没人知道。法院认定的事实,是证据组成的事实,所以,要说服法官,请用证据说话!
经常有人神情激动地拍着胸脯大声说“我说的全是事实!”“我一辈子没说过谎”,碰到这种情况,法官或律师通常是不为所动,冷静地问一句“证据呢?”(大家可以脑补一下这个场景)
有的人确信自己说的是实话,反而忽视了举证,最后吃亏。到法院要记住两句话“口说无凭”、“谁主张,谁举证”。
当然,案件的举证工作是个专业的活儿,如果案情重大或案情复杂,还是找专业律师帮助为好。
五、开庭后对庭审笔录要核对后再签字。
审理时书记员会记录审理过程。审理结束后,会要求当事人在笔录上签字。很多人觉得法庭记得不会有错,连看都不看就签字。这是不对的!
一定要核对,要看书记员记录的自己在法庭上说的话是否准确。记得不太全、或个别内容措辞上的调整,如果不影响意思,不必要求调整。但如果笔录内容与你本意不符,一定要提出来要求更正!
俗话说“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就是说这很重要!
杨律师代理上诉和申诉案件时,常有败诉的当事人都声称自己在法庭上说的一些关键内容在判决中没有体现,但事后去调取庭审笔录却根本没发现所谓的关键内容。也有说法院笔录记错了,但却没法解释自己为什么在记错的笔录上签字确认!
六、法院为什么开庭后迟迟不发判决?
常有人问:杨律师,我的案子开庭都过了一个月,法院怎么还没动静?
法官手里原案子可不是一个两个,所以,当庭判决或开庭后几天就出判决的情况很少见!也没有法律规定,一个案子要开庭后多长时间出判决。
当然,从立案到判决,法官的时间也是有限制的:
简易程序(一个法官审),应该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判决;普通程序(三个法官审)应该在立案后,六个月内判决。按简易程序审理的案子,审理中发现案情复杂的,可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只要在审限内,开几次庭、什么时候判决,完全是主审法官来定。当然,有些案情复杂的,可能会有审限延期或中止计算的情形。
七、对一审判决不服怎么办?
除《民诉法》162规定的小额诉讼是一审终结外,我国是二审终审制,一审判决下达后,不服的一方可以上诉。一方上诉的,一审判决就不生效。
需要注意的是,判决一旦作出,您再有意见跟一审法官也没必要纠缠,他没法改的,只能是上诉到二审见分晓。
这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签收判决书并注意签收日期。
对判决不服,拒绝签收绝对是错误的!拒绝签收的后果是你可能拿不到判决书,不好依据判决书准备上诉!
判决书上的日期可能同发放日期不同,要注意按收到判决书的日期签收,这决定着上诉期限,很重要!
2、对判决不服,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诉!
对判决不服上诉期为15天,对裁定不服的上诉期为10天,在判决和裁定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中会有相应的提示。从领取相应文书的次日起算。当然,可能的话尽早办理,别赶最后一两天出意外无法办理,导致丧失权利!
诉讼是件专业性比较强的事情,很多缺乏诉讼经验的人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失误,事后悔之晚矣,需要专业帮助,最好的选择是找律师。本文列举了部分常见的问题,希望能大家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以免有一天碰到情况觉得无从应对。
『肆』 法院给我发了传票,我现在在外地去不了该怎么办
当事人收到传票未按时出庭的,当事人为原告的,人民法院有可能按撤诉处理;如果当事人为被告的,人民法院有可能按缺席处理。
『伍』 收到法院传票不要慌,一定要注意这7点
摘要 1、法院传票是干什么的?
『陆』 一般法院传票多久送达
法律分析: 虽然法律规定是在开庭3日前以传票的方式通知当事人,但是很多时候,法官往往是定下开庭日期就会通过电话的方式,通知当事人到法院来拿传票,当然,也有法官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过邮寄送达传票的方式向当事人进行送达的,并应当确保当事人在开庭3日前收到法院的开庭传票。
如果是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法官是可以通过电话、捎口信、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随时传唤当事人来开庭或调解。当然,如果法院是以上述非传票的形式发送的开庭通知,未经当事人确认或者没有其他证据足以证明当事人已经收到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作为按撤诉处理和缺席判决的根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第一百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第一百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五十九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柒』 法院传票一般是什么样的方式
传票是法院特定程序及诉讼开始时发出的书面通知。传票的送达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送达,又称交付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派专人将诉讼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签收的送达方式。
直接送达是送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式。即是说凡是能够直接送达的,就应当直接送达,以防止拖延诉讼,保证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
2、留置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无理拒收诉讼文书时,送达人依法将诉讼文书放置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产生送达的法律效力的送达方式。
3、委托送达,是指负责审理该民事案件的人民法院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时,依法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委托送达与直接送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所送达的文书通过邮局并用挂号信寄给受送达人的方式。实践表明,法院采用邮寄送达通常是受送达人住地离法院路途较远,直接送达有困难时所采用的一种送达方式。
5、转交送达,是指人民法院将诉讼文书送交受送达人所在单位代收,然后转交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转交送达有三种情况:
(1)受送人是军人,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2)受送达人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和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3)受送达人正在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劳动教养单位转交。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并以其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时间为送达日期。
6、公告送达。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采用公告送达必须是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时,才能使用。
公告送达产生的法律效力与其他送达方式送达效力是相同的。 如果法院传票不能亲自送到被告手里,可以通过上述的其他方式送达。其它方式是不合法的。
(7)法官发传票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精神,传票由人民法院签发,通常适用于传唤当事人,并应当依法先期直接送达受传唤人。
受传唤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传唤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传唤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传唤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传唤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传票留在受传唤人的住处,即视为送达。
『捌』 法院传票一般应该是法院那个庭发出
案件由哪个庭审理,传票就由哪个庭发出。具体来说,就是由审理案件的法官签署,由书记员向当事人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