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最新动态
㈠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税务行政案件起诉期限问题的电话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税务行政案件起诉期限问题的电话答复
(1990年12月27日)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行审文字(90)第42号关于税务行政案件起诉期限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同意你院意见,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当事人不服税务机关复议裁决的起诉期限为三十日。因该条例属于行政法规,不属于法律,故应适用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期限。如果税务复议裁决交代起诉期限为三十日,当事人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后至三十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视为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
此复
附: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税务行政案件起诉期限的请示报告
(行审文字(90)第42号)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我省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请示,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而《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申请人对答复不服的,可以在接到答复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前者是法律,后者是法规,二者规定的起诉期限不同,应如何确定。
我院审判委员会讨论认为,依照法律高于行政法规效力的原则,应按行政诉讼法确定的十五日执行。同时认为,行政诉讼法的本意是为了充分保护当事人的诉权,行政管理相对人大多是依照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起诉期起诉。我们的意见是,在当前没有作出法律解释和司法解释的情况下,具体行政行为交代起诉期为三十天的,应该受理;没有交代起诉期的,按十五天的时限受理。
以上意见妥否,请批示。
1990年12月21日
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应当允许检察院派书记员随检察长或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应当允许检察院派书记员
随检察长或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的通知
(1986年11月7日)
法(司)通〔1986〕3号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近接最高人民检察院转来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处和远安县人民检察院两位同志的信,反映有的法院拒绝检察院派书记员随检察长或检察员出庭办理记录工作一事。经我们研究认为,虽然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对检察院可否派书记员随检察长或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问题未作明确规定,但从审判实践来看,检察院派书记员随检察长或检察员出庭有利于工作,应当允许。
特此通知
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清算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约或侵权等民事纠纷案件诉讼管辖问题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清算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约或侵权等民事纠纷案件诉讼管辖问题的批复》已于2004年6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1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6月28日起施行。
二00四年六月二十一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清算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约
或侵权等民事纠纷案件诉讼管辖问题的批复
(2004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第1317次会议通过法释[2004]5号)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鄂高法[2003]383号《关于破产清算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约或侵权等民事纠纷案件诉讼管辖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企业被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因履行清算职责对他人违约或者侵权引起的民事诉讼,发生在破产程序终结之前的,由受理破产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辖,在破产程序中一并处理。
此复。
㈣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再审时如何确定执行的刑罚问题的电话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关于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再审时
如何确定执行的刑罚问题的电话答复
(1989年5月24日)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鄂法研(1988)33号《关于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再审时应如何确定执行的刑罚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原则上同意你院意见,即对于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在对其前罪再审时,应当将罪犯犯新罪时的判决中关于前罪与新罪并罚的内容撤销,并把经再审改判后的前罪没有执行完的刑罚和新罪已判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依法数罪并罚。关于原前罪与新罪并罚的判决由哪个法院撤销,应视具体情况确定:如果再审法院是对新罪作出判决的法院的上级法院,或者是对新罪作出判决的同一法院,可以由再审法院撤销;否则,应由对新罪作出判决的法院撤销。对于前罪经再审改判为无罪或者免予刑事处分的,其已执行的刑期可以折抵新罪的刑期。执行本答复中遇有新的情况或问题,请及时报告我们。
## 附: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再审时
应如何确定执行的刑罚问题的请示报告
(鄂法研(1988)33号)
最高人民法院:
我省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经常碰到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在再审时难以确定其执行的刑罚的问题。我们认为,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再审时应按刑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将前罪经再审改判而未执行完的刑罚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但上述作法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罪犯犯新罪时的判决中关于新罪与前罪并罚的内容是否撤销?同哪几个法院撤销?二是对前罪再审改判无罪或者免予刑事处分的,其已执行的刑期是否应当折抵新罪的刑期?我们认为,对同一犯罪事实不能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并立,再审改判时,对罪犯犯新罪进行判处的判决中关于新罪与前罪并罚的内容应当撤销。如果再审法院与对新罪作出判决的是同一法院,或者再审法院是对新罪作出判决法院的上级法院,上述内容由再审法院撤销;若不是,则由对新罪作出判决的法院撤销为宜,前罪经再审改判为无罪或免予刑事处分的,其已执行的刑期与新罪判处的刑罚虽然所依据的不是同一事实,但考虑到罪犯是不应受到的限制自由,因而将原已执行的刑期折抵新罪的刑期比较合理。
当否,请指示。
1988年9月20日
㈤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决定(2021)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了保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规范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议事行为,提高议事质量和效率,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则。”二、增加两款作为第二条第二款、第三款:“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当自觉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当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严守国家秘密,密切联系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人民群众,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三、将第三条修改为:“常委会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健全思想引领、学习在先的工作机制。
“常委会会议审议议案、决定问题时,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法办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行使职权。”四、将第二章章名修改为“会议的准备和召开”。五、将第五条修改为:“常委会会议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遇有特殊情况,主任会议可以决定适当提前或者推迟召开会议。
“会议一般采取现场出席的方式召开,特殊情况下,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采取电视电话或者网络视频的方式召开。
“常委会会议由主任召集并主持,主任因故不能出席会议时,可以委托副主任召集并主持会议。”六、将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常委会秘书长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际情况,召集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监察委员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联席会议,研究提出常委会会议的建议议题,经常委会主任或者主持会议的副主任确定后,提请主任会议决定。重要议题经常委会党组会议研究同意后,提请主任会议决定。”七、将第九条中的“办公厅”修改为“有关办事机构”。八、将第十条修改为:“常委会组成人员或者列席会议的人员,应当按时出席或者列席常委会会议。因下列原因之一不能参加会议的,应当按照规定请假:
“(一)参加中央、国家层面重要会议和活动的;
“(二)参加省委重要会议和活动的;
“(三)参加因公出国(境)访问活动的;
“(四)参加公共卫生应急、抢险救灾或者处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等突发事件的;
“(五)因病住院、行动不便等不能参加会议的;
“(六)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会议的。
“常委会有关办事机构应当定期通报出席或者列席人员参加常委会会议的情况。”九、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一条:“在常委会会议举行前,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应当组织调研、视察等活动,为常委会会议审议做好准备。”十、将第十一条改为第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常委会举行会议时,下列人员列席会议:
“(一)省人民政府、省监察委员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的主要负责人;
“(二)不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门(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
“(三)常委会副秘书长,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以及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四)设区的市、自治州、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或者副主任;
“(五)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七)主任会议决定的其他人员。”十一、将第十二条改为第十三条,修改为:“向常委会提出议案或者报告工作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到会作议案的说明或者专项工作报告。”十二、将第十三条改为第十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全体会议和联组会议,由主任或者副主任主持;分组会议由各组召集人轮流主持。”十三、将第十四条改为第十五条,在其中的“省人民政府、”后增加“省监察委员会、”。十四、将第十六条改为第十七条,在第一款中的“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后增加“和公众”;第二款修改为:“会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决议、决定和人事任免事项等,应当及时在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湖北人大网和湖北日报上刊载。”
㈥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的决定(2021)
一、将第二条修改为:“省人民代表大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集体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二、增加一条,作为第三条:“省人民代表大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三、将第三条改为第四条,修改为:“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一般于每年第一季度举行。会议召开的日期、地点,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决定并予以公布。
“遇有特殊情况,常务委员会可以决定提前或者推迟召开会议。提前或者推迟召开会议的日期不能在当次会议上决定的,可以另行决定,或者授权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决定并予以公布。
“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四、将第四条改为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每届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下简称代表)选举完成后的两个月内,由上届常务委员会召集。”五、将第五条改为第六条,删去第二款、第三款。六、将第六条改为第七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一)提出会议议程草案”。七、将第七条改为第八条,修改为:“常务委员会应当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三十日前,将开会日期和建议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代表。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举行前,常务委员会可以组织代表研读讨论拟提请审议的法规草案,征求代表的意见,并通报会议拟讨论的主要事项的有关情况。
“常务委员会、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前,将拟提请审议的工作报告及说明发给代表,征求意见。
“临时召集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不适用前两款规定。”八、将第八条改为第九条,第一款中的“驻鄂解放军代表单独组成代表团”修改为“驻鄂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代表组成一个代表团”。九、将第十一条改为第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除每届省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外,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监察委员会、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一般不担任主席团成员职务。”十、将第十二条改为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中的“各委员会”修改为“各专门委员会”。十一、将第十三条改为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中的“召集”修改为“召集并主持”;删去第三款第三项。十二、将第十四条改为第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主席团会议讨论重大的专门性问题时,主席团常务主席可以召集有关机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汇报情况,回答问题。”十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七条:“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代表的法定职责。
“代表应当按时出席会议,遵守会议纪律,依法履行职责。代表因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出席的,会前由选举单位向常务委员会办理书面请假手续;会议期间由代表团向秘书处办理书面请假手续。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依法终止其代表资格。
“秘书处应当向主席团报告代表出席会议的情况和缺席的原因。”十四、将第十五条改为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一)不是代表的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监察委员会主任、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第三项修改为:“(三)不是代表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的负责人”;第四项修改为:“(四)常务委员会决定列席会议的其他有关机关、团体的负责人”。
第三款修改为:“省人民政府、省监察委员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的列席人员,应当按照会议的安排和要求,列席会议,听取意见。”十五、将第十七条改为第十九条,第一款中的“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公开举行”修改为“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公开举行,会议议程、日程和会议情况予以公开”。
删去第二款。十六、将第十八条改为第二十条,修改为:“省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应当按照务实、高效的原则合理安排会期和会议日程。会议期间,各代表团应当按照会议日程进行审议。
“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由秘书处整理纸质或者电子简报印发会议,并可以根据本人要求,将发言记录或者摘要以纸质或者电子形式印发会议。
“省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可以旁听。旁听办法由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
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用社违反规定手续退汇给他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信用社违反规定手续退汇给
他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
(1988年10月18日法(经)复<1988>45号)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鄂法(1988)经字第25号请示收悉。关于信用社违反《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办理退汇造成损失是否应当作为诉讼主体参加诉讼并承担民事责任问题,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湖北省农牧工商联合公司电汇92000元货款给湖北省建始县高店子镇收购站。后因该收购站无货可供,双方于一九八六年元月三日到花园乡信用社办理了汇款手续,信用社收取了汇费,结算了全部货款利息,发出了盖有信用社公章和其负责人私章的“收购站退汇湖北省农牧工商联合公司货款92036.70元”的汇款证明,该证明由联合公司带回武汉。同年元月四日,收购站独自到花园乡信用社要求撤销汇款,信用社负责人在未收回原汇款证明的情况下撤销了汇款,收购站即将该款项支解,使联合公司蒙受了经济损失。
花园乡信用社违反《中国人民银行结算办法》第十条第七项“汇款单位对汇出款项,要求退汇时,应备正式函件、携带原汇款回单向汇出行申请退汇”的规定,不仅没有“准确及时地办理结算”将货款及时汇给收款人,反而在未收回自己出具的汇款证明、申请人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办理了退汇手续,从而给收款人联合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经一百零六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之精神,可以将信用社作为诉讼当事人,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