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一审法院决定

一审法院决定

发布时间: 2022-06-07 15:24:43

① 第一审判决人民法院有权接受被执行人破产申请书!

法律分析:1.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并作出决定。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也可以依职权决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制作决定书,决定书应当写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理由,有纳入期限的,应当写明纳入期限。决定书由院长签发,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八条 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应当提交破产申请书和有关证据。

破产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申请目的;

(三)申请的事实和理由;

(四)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

债务人提出申请的,还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职工安置预案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② 一审判决生效后执行 一审法院决定再审 中止执行后 后面的程序规定

法律分析: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条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③ 对一审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裁定不服可否向其

对一审法院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裁定不服,可以提出执行异议。对异议裁定不服,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之诉。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零四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案外人、当事人对执行异议裁定不服,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由执行法院管辖。

④ 不服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怎么办

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处理: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法院一审判的决,可以向上一级法院上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法院一审判决的,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第二百二十九条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⑤ 一审法院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第一次审理判决该案件的法院就是该案件的一审人民法院。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在中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广大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⑥ 二审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案件一审法院能否决定再审

通都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通都公司)诉陈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A市法院经审理作出一审判决,判令陈某向通都公司支付货款12万元。陈某不服,依法提出上诉。在A市中级法院二审审理期间,陈某申请撤回上诉。A市中级法院经审查后裁定:准予上诉人陈某撤回上诉,双方均按原审判决执行。后陈某不服A市法院一审判决,向检察机关申诉,检察机关向A市中级法院抗诉,A市中级法院函交A市法院审理。A市法院根据检察机关的抗诉对本案决定再审并作出再审判决,维持原一审判决。陈某不服,再次提出上诉。 [分歧] 在再审上诉案件审理中,A市中级法院对本案一审法院是否有权对本案进行再审形成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该规定位于第十四章第二审程序部分,表明上诉后撤回上诉的案件属于二审案件。对于一审法院而言,一审裁判送达当事人后,一审程序就已经结束了,二审法院即使没有对上诉案件作出实体审理,也认为是二审案件。本案中,因陈某曾经上诉后又撤回,二审法院已经进行了审理并作出裁定,该裁定是二审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定,根据级别管辖原则,本案只能由作出终审裁定的二审法院进行再审,一审法院无权启动再审程序。另一种意见认为,最高人民法院法释[1998]19号《关于裁定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的案件第一审法院能否再审问题的批复》明确:“在民事诉讼中,上诉人不依法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或经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后,第一审判决自第二审裁定确定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对生效的第一审判决不服,申请再审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及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决定再审,上一级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也可以依法提出抗诉。对第二审裁定不服申请再审的,由第二审人民法院或其上一级人民法院依法决定是否再审。”本案中,陈某虽然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批复中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的情形,但由于二审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二审法院仅进行了程序审查,并未进行实体审理,对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产生拘束力的是一审判决。因此,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或检察院对一审判决提出抗诉的,一审法院可以进行再审。 [评析] 此案所涉及的程序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 第一,本案申请再审的对象是一审法院生效判决,而非二审裁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该条规定表明,对申请再审的管辖,应当依照当事人声明不服的生效裁判的不同审级而确定,而不是简单地以案件是否经过二审裁定为依据。进而言之,如果一个案件因程序事项经过二审,而实体裁判只经过一审时(如管辖异议经过二审裁定,但实体判决后当事人未上诉而直接生效),应当根据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同对象来确定申请再审受理法院。本案中即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生效裁判,一个是一审判决,一个是二审裁定,两者都是生效裁判。但两个生效裁判的调整对象并不相同:前者调整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关系,后者则是对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的诉讼行为进行程序性处置。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均可以申请再审,人民检察院也可以依法进行抗诉。本案中,陈某向检察机关申诉的请求是要求对一审判决进行再审,而不是要求对二审裁定进行再审,故一审法院对本案进行再审既符合当事人申诉的本意,也完全符合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意旨。 第二,二审裁定准予撤诉的案件,不同于一般二审案件。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申请撤回上诉,其目的是要求或者希望二审法院不再对上诉案件继续审理。由于上诉行为已经启动了二审程序,故是否准许撤回上诉应当由二审法院进行处理。人民法院经审查裁定准许撤回上诉的法律效果不仅导致二审程序就此完结,而且意味着一审判决就此发生法律效力。虽然一审判决自二审裁定后才发生效力,但该二审裁定与一般二审案件的裁判效力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其一,该裁定仅解决程序事项,并未对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裁判。二审在裁定是否准予撤回上诉时,要对一审判决进行审查,但该审查的目的是为了判断是否准许当事人撤回上诉,即这种审查是为了解决当事人诉权处分行为是否合法,而不是为了重新裁判或者确认实体权利义务,对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产生拘束力的仍然是一审判决。其二,二审裁定并没有对一审判决作出什么实质性的评判,一审判决无须依附二审裁定而存在。准许撤回上诉的裁定中虽然明确“双方均按原判决执行”,但该裁定内容仅是告知当事人接受一审判决约束,不能理解为二审裁定是对一审判决的确认。换言之,如果二审裁定不写明此项内容,一审判决仍然属于生效判决。由于二审裁定并未对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裁判,对一审判决申请再审或者抗诉亦不牵涉二审裁定,一审法院完全可以受理并决定是否再审。也由于二审裁定并未对一审裁判作出任何评判,对一审判决的任何改变,也不影响二审裁定的成立。因此,由作出一审判决的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并不违背诉讼程序的基本原理。 第三,裁定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与准予撤回上诉裁定,并无根本区别。民事诉讼中的撤诉,又称诉之撤回,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撤回诉之请求,不再要求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行为。根据撤诉是否由当事人提出,可以将其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前者是当事人对诉讼权利的积极处分,后者是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消极处分,但两者在本质上并无二致。撤回上诉属于广义的撤诉,也可以分为申请撤回上诉和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两者都是当事人处分自己诉讼权利的行为,也都需要二审法院进行裁定。在法释[1998]19号《关于裁定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的案件第一审法院能否再审问题的批复》中,最高人民法院对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的案件已经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该批复精神完全应当适用于本案的处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花玉军

⑦ 一般案件是由哪个法院进行一审的

《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回除外。

第十九条答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二十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二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⑧ 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和人民法院的第一审裁定有什么区别

1、适用的事项不同。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目的是使人民法院有效地指挥诉讼,清除诉讼中的障碍,推进诉讼进程。判决解决的是当事人双方争执的权利义务问题,即实体法律关系,目的是解决民事权益纠纷,使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得以解决。2、作出的依据不同。裁定根据的事实是程序性事实、依据的法律是民事诉讼法,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作出。判决根据的事实是人民法院认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依据的法律是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等实体法,判决只能在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3、形式、上诉范围、上诉期限和法律效力不同,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裁定只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和驳回起诉的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准许当事人在裁定后10日内上诉,其他裁定一经作出,立即生效;而判决允许上诉的范围比较广泛,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在判决作出后15日内准许上诉。裁定的效力可以相应改变,如对中止诉讼的裁定,在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应作出恢复诉讼程序的新裁定;而判决的效力及于实体,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