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法院
㈠ 福建古田药业套取资金近3千万被罚,药企被罚对普通人来说有什么好处
药品行业一直是我国广大老百姓非常重视的一个行业,因为药品行业直接关乎民生社稷,关乎人民生命健康问题,关乎老百姓的生活和生存问题。所以我国一直对药品行业的乱象给予重视,并进行严厉打击。在中国网财经4月13日报道,财政部发布了对药品质量信息的检查,正式通报了一些医药企业信息质量检查的结果。据公告,有很多医药企业存在使用虚假发票票据套取资金替代使用的问题;或者是虚构业务事项,利用医药推广公司套取资金问题;又或者是设置不规范的会计核算问题等。其中检查发现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因业务推广费为名义,向其他的一些有限公司支付了3000多万元套现之后,财政部依法对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处以5万元的罚款。
㈡ 古田四路桥口法院
古田四路桥口区法院
地址:219路;541路;550路
㈢ 福建4人拒服兵役如何处罚的
蕉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对2017年4名拒服兵役人员进行处罚的通告指出,林某炜,男,初中学历,蕉城区霍童镇人;李某源,男,中职学历,漳湾镇人;王某荣,男,高中学历,金涵乡人;周某培,男,城南镇人。4人于2017年9月自愿参军到部队服役,到部队后4人思想消极、怕苦怕累,不愿接受部队纪律约束,以不适应部队工作、学习和生活等种种理由,多次向部队提出申请不愿在部队服役,经所在部队、区征兵办、乡镇武装部以及其家人反复做思想工作,明确指出拒服兵役严重危害及应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4人思想毫无转变,始终拒绝留队服役,均被所在部队退回。
今年3月份,宁德古田县人民法院对两名古田籍“95后”青年因拒服兵役,未自动履行法院裁定义务,该院依法将陈某、赵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自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三年内,以上两青年不得录(聘)用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事业职工,不得办理出国出境、升学手续。
在处罚通告中,属地政府首先说明了新兵拒绝服兵役的事实,然后对他们作出了严厉的处罚。其中值得引以为戒的是,拒服兵役人员失信、户籍栏备注“拒服兵役”,这意味着跟随一生的身份证明证件本上,永远留下了不光彩的一幕。军营有利于锻造坚韧不拔的意志、敢为人先的勇气、勇挑重担的担当意识,是强者的梦想舞台,是有志者的事业平台,是远航者的出征码头。好男儿当兵去,让最美的芳华为祖国绽放吧!
㈣ 古田县法院审判员魏振惠的所有判决书
2014年以后的生效判决可以在最高院的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查询,2014年以前的判决需要专到做出判决的法院属查询。
2014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正式实施。该司法解释明确,最高法在互联网设立中国裁判文书网,统一公布各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中西部地区基层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时间进度由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并报最高法备案。
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www.court.gov.cn/zgcpwsw/
㈤ 古田县黄田镇法院电话号码
摘要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呢。我是网络合作伙伴,擅长行政法.民法、刑法,合同法!我已经看到您的问题了,正在给您整理回复,您也可以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以便我更好给您解答呢
㈥ 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基层法院
古田法院现有12 个内设机构(包括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林业庭、少年庭、立案庭、审监庭、执行局、政治处、办公室、监察室和行装科),1个直属机构(法警队),2个派出机构(鹤塘人民法庭、黄田人民法庭),1个派驻机构(纪检组)。
近年来,该院曾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法院先进集体、全市优秀法院。 地址:古田县六一四中路185号 邮编:352200 福安法院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福安市,辖区面积1880平方公里,辖2个省级畲族经济开发区、18个乡镇、3个街道,总人口63万人,其中畲族人口6万多人。法院下设 13个内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个基层人民法庭,共有编制107个,在职干警96人。
近年来,福安法院紧紧围绕“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工作指针,始终抓好审判工作,年结案3000件左右;不断加强队伍管理,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探索完善法院管理,有效推进工作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还培养和树立了全省十佳法庭赛岐人民法庭、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少年审判庭和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法庭优秀法官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地址:福建省福安市新华北路55号 邮编:355000 蕉城法院现有干警93人,其中,具有法官职称的有66人,占干警总数的70.97%;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79人,占干警总数的84.95%。该院现有13个内设机构(包括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林业庭、少年庭、立案庭、审监庭、执行局、办公室、政治处、监察室和行装科),1个直属机构(法警队),1个派出机构(霍童人民法庭),1个派驻机构(纪检组)。
2006年以来,蕉城法院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第十届市级文明单位、荣获区委区政府颁发的“平安建设先进集体”称号;霍童法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并获得“宁德市市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三都海上巡回法庭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普法宣传教育先进单位,霍童法庭与三都海上巡回法庭分别被市法院评为全市优秀法庭和全市先进单位。 地址:宁德市蕉城区站前路45号 邮编:352100 周宁法院的前身是周宁县政府司法科,成立于1949年10月。1953年1月21日正式成立周宁县人民法院。1955年4月经县政府批准成立审判委员会。1968年2月至1972年10月被实行军事管制,职能遭到破坏。1972年10月1日恢复建制。1983年后该院相继设立多个庭室。2003年4月,经周宁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有13个内设机构(包括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行政审判庭、林业审判庭、少年审判庭、立案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办公室、政治处、司法行政装备科、监察室),1个直属机构(司法警察大队),1个派出机构(咸村人民法庭),1个派驻机构(纪检组)。目前共有干警44人,其中审判员19人;本科35人,专科9人。
近年来,该院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公正型、节约型”法院为目标,各项工作凸显新亮点、取得新成效,先后被评为“福建省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集体”、“集体三等功”、“全市优秀法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人次受到最高人民法院表彰。 地址:周宁县狮城镇龙潭街55号 邮编:355400 福鼎法院现有干警90人,其中,具有法官职称的有47人,占干警总数的52.22%;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有67人,占干警总数的74.44%。 该院现有13个内设机构(包括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林业庭、少年庭、立案庭、审监庭、执行局、办公室、政治处、监察室和行装科),1个直属机构(法警队),3个派出机构(前岐、白琳、秦屿人民法庭),1个派驻机构(纪检组)。
近年来,该院先后被省委政法委、人事厅评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省高院评为全省十佳法院、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宁德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法院评为全市优秀法院,并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 地址:福鼎市市府路121号 邮编:355200 霞浦法院现有干警86人,其中,法官50人,占干警总数的 58.14%;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57人,占干警总数的 66.28%。该院现有13 个内设机构(包括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林业庭、少年庭、立案庭、审监庭、执行局、办公室、政治处、监察室和行装科),1个直属机构(法警队),1个派出机构(三沙人民法庭),1个派驻机构(纪检组)。
近年来,该院先后被评为全省“十佳”法院,市级文明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法院系统学术研讨会组织工作先进奖,民事审判岗位竞赛团体第一名等。 地址:霞浦县松港街道福宁大道41号 邮编:355100 柘荣法院现有干警47名,其中,法官25人,占干警总数的53.19%;本科以上学历34人,占干警总数的75%。该院现有13个内设机构(包括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林业庭、少年庭、立案庭、审监庭、执行局、办公室、政治处、监察室和行装科),1个直属机构(法警队),1个派出机构(双城人民法庭),1个派驻机构(纪检组)。
近年来,柘荣法院曾先后被评为“全省法院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园林单位”等。 地址:柘荣县兴业路46号 邮编:355300 寿宁法院的前身是寿宁县政府司法科,成立于1949年10月。1954年10月,寿宁法院正式成立,审判业务从县政府独立出来。文革中,该院职能与建制一度遭受破坏,1972年恢复建制。1981年后该院相继成立多个庭室,至今共有13个内设机构(包括刑庭、民一庭、民二庭、行政庭、林业庭、少年庭、立案庭、审监庭、执行局、办公室、政治处、监察室和行装科),1个直属机构(法警队),1个派出机构(斜滩人民法庭),1个派驻机构(纪检组)。共有干警57人,其中审判员36人;法学硕士1人,本科35人,大专19人。
近年来,该院先后被省法院评为“文明窗口先进单位”、“指导调解工作先进单位”、“先进政工集体先进单位”;连续8届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等。 地址:寿宁县北凤巷4号 邮编:355500
㈦ 公考写作 组合拳 冲锋枪 先手棋,用法的词有哪些
深秋的八闽,绿意盎然,空气清新。作为森林覆盖率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全优的省份,福建被誉为“山海画廊,人间福地”。
从绿色福建、生态福建到清新福建,一以贯之的是绿色施政理念。在此背景下,福建法院坚持理念先导、机制先行、模式先试和品牌先创,举司法之力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形成符合省情、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司法保护之“福建样本”。
理念先导:
补种复绿的三赢效应
10月8日,龙岩市永定区法院生态资源审判庭庭长林灿岗来到古竹乡陂子角村,回访卢大娘复绿补种情况。放眼望去,因大火留下的满山疮痍已化为满眼绿意。去年11月,卢大娘到农田干活,将铲好的稻草堆成堆并点火燃烧,不慎引发森林火灾,导致155亩林地受损。永定法院积极促使卢大娘与被毁山场林权所有人签订了补种协议,最终对卢大娘从宽处理,以失火罪依法判处其缓刑。
这是我省自实施补种复绿生态补偿机制以来的成功实践案例。
“补种复绿的做法源于生态修复司法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实现刑罚的惩罚功能,使被损环境得到尽快修复,还促使罪犯早日回归社会,可谓"一判三赢"。”全国人大代表、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珍告诉记者。
长汀,曾是我国四大水土流失严重地之一。为防止生态案件一判了事,当地法院创新生态环境犯罪案件“判后三督促”机制,即督促被告人落实修复义务、督促所发司法建议的落实、督促被判处缓刑人员落实承诺。通过此举,当地近96%的被毁林地重披新绿。省人大代表、长汀县水土保持站站长彭绍云说,长汀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院的保驾护航。
生态修复理念发端于“林”,又不止步于“林”。全省法院将单纯的林业林权保护拓展到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探索从森林延伸到空气、水流、海域、滩涂、矿产资源等领域的生态司法保护模式。
下转第7版(上接第1版)
机制先行:
公益诉讼的制度安排
10月29日,由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以原告身份提起,“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实施后全国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南平中院落槌。
专家指出,该案是个积极信号,预示着环境公益诉讼立案难的老问题将开始瓦解。媒体纷纷将此案视为“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完善的分水岭”,标杆意义明显。
生态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让更多的公民和社会组织意识到,运用新《环保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手握利剑保护自己的家园,让无序生产、无视生态的污染企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早在公益诉讼相关法律规定尚未明朗、诉讼主体尚不明确情况下,我省法院就先行一步,积极探索生态公益诉讼工作机制,尝试以林业主管部门、环保公益组织作为原告提起生态公益诉讼,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公益诉讼入法后,我省法院进一步畅通诉讼渠道,积极健全完善受案范围和诉讼程序等相关机制,对公益诉讼所涉诉讼主体资格、举证责任、诉讼费用及禁令判决等实践性问题进行探索,鼓励、推动环境公益诉讼有序开展,推动生态公益诉讼改革落地。
模式先试:
专业审判的改革红利
去年5月,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杨圣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省高院生态环境审判技术咨询专家。这意味着,今后,他将与其他11名环境资源专家一道,参与省高院生态环境疑难法律问题“把脉”,为审理生态环境重大疑难案件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专家建言、智库助力,让我省生态审判专业化特色日渐凸显。
早在1982年,我省就率先成立覆盖全省的林业审判庭,为守护中国最绿省份筑牢法治屏障。随着环境资源约束趋紧,涉及生态各类案件日趋复杂,原有林业审判庭收案范围窄小,已难以适应生态案件审判工作的需要。省高院生态环境审判庭庭长祝昌霖告诉记者,以往除林业外的其他涉生态环境资源各类案件分散在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庭受理。这种模式下,司法尺度难以统一,法律矫正功能的合力难以聚集。于是,一场生态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改革在全省持续推进——
地处闽东山区的柘荣法院率先发力。随着2007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落户当地,柘荣法院应势而为,成立全省首个生态环境审判庭;
2010年5月,漳州中院成立全国首个中级法院生态资源审判庭;
2014年5月,省高院成立全国首个高级法院生态资源审判庭。
改革后的全省法院生态资源审判庭,推行集中管辖制度,对涉及生态环境资源的刑事、民事、行政和非诉执行等各类案件统一归口管理。涉及生态的刑事案件就扩大到如破坏森林植被等31类,民商事纠纷案件扩大到涉及大气、水、噪声、放射性、土壤等环境污染责任等18类,解决了过去审判资源闲置不均、审理标准宽严不一等问题。
截至目前,我省法院已设立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庭65个、专门合议庭17个,生态环境资源审判人员达300余人,审判机构数、生态法官人数、办结生态环境资源案件数,均居全国法院首位。
品牌先创:
绿色司法的民心战略
一辆车、一枚国徽、三五张桌椅,这是古田县法院生态车载巡回法庭的全部家当。车载巡回法庭开进山村、驶入集市,让国徽闪耀在大树下、法槌声响在弄堂里。
几年前,古田县宝峰村前任村干部瞒着村民,将村里千亩松木林贱卖。就在此时,生态车载巡回法庭驶进村庄,法官林章平向村民支招——走诉讼渠道。后来,历经4个月,古田法院作出判决,认定前任村干部未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擅自贱卖村里财产,程序违法,合同无效。
生态是我省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全省法院以生态司法保护为主品牌,大力推进生态司法品牌战略。
各地法院不断创新生态司法便民模式,在重点林区、景区、矿区、自然保护区、海域等设立生态巡回法庭、办案点、服务站142个,法官利用节假日、农闲时间等开展巡回办案、法制宣传,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宣判,让老百姓感到“法律就在身边、法院就在家门口”。
针对生态环境纠纷日益多元化、利益难平衡的特点,我省各地法院建立矛盾纠纷诉(访)前化解工作机制,设立诉前调解室、调解联络点,形成村、乡、县、市四级生态环境矛盾纠纷化解网络。同时,将调解模式从单一向聚合转换,将调解阶段从诉前向诉中、判后各个环节延伸,将调解类型从涉林向涉生态环境资源各个领域拓展,使大量涉生态环境矛盾纠纷案件更多以和谐方式得以解决。2011年以来,全省诉前化解涉生态类纠纷3966件,促进了林区、生态区的稳定和发展。
㈧ 古田副县长林国定
林国定,古田县桃溪村人氏,自幼天资聪慧,在仕途道路上,因为知识源博,有勇有谋,曾经担任民国时期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副县长兼法院院长,为古田县早期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平正义与法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不幸的是,在1949年,国军溃败,而身为国民党高级官员的他,难逃劫难,在赶往乘船到台湾的路上,受到叶氏迫害,叶氏以其父威逼,因为孝敬父母的他,为了叶氏不去杀害自己的父母,而又辗转回到古田,这一回,正中了叶氏的陷阱,于1949年被抓并迫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