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姜伟
⑴ 刑事司法如何面对“排除合理怀疑”
姜伟 张军 田文昌 编者按: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一切诉讼活动都是围绕证据的收集和运用而展开的,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证据法》,在刑事证据运用方面,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最近,本报“法治三人谈”的老作者,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姜伟、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张军、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田文昌就“刑事证据运用的几个问题”在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刑事司法指南》中进行了深入讨论。征得同意,对他们的讨论,本报将在“司法实践”版分期刊出。 姜伟(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在刑事案件证明标准问题上,没有证据不能定案,孤证不能定案,这是司法原则已确定的。目前,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如何理解定案的证明标准。若要求证据体系完全排他,只能得出惟一结论,是不现实的。诉讼理论提出对刑事案件证据体系的认定标准是要排除合理的怀疑。司法实践中,有时辩方提出的怀疑并不合理。比如一起受贿案,一个包工头去给某单位掌握工程发包权的厂长送钱,送钱时共去了三个人,包工头、司机和会计。当包工头和会计拿着5万元钱走到厂长住的楼下时,因包工头怕两个人上去送钱厂长可能不要,就让会计在楼下等,自己上了楼。包工头进屋和厂长谈了谈,把钱给了他,下楼后,对会计说给完钱了,就上车走了。案发以后,发包单位的厂长不承认收了5万元钱。控方提出下列证据:第一,有司机、会计作证,这是间接证据;第二,事后,工程也发包给这个包工头;第三,从厂长家搜出5万元钱的存折。但律师提出怀疑,认为包工头上楼时把钱装到自己口袋里,根本没给厂长。我认为,虽然律师可以提出这样的怀疑,但这种怀疑并不合理:第一,包工头求厂长发包工程,能把钱装进自己腰包吗?按常理来看,肯定要给厂长,毕竟是求人办事;第二,事后确实把这工程发包给了包工头;最后,厂长家中正好在那段时间存了5万元钱。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认定厂长受贿应该比较确定,但律师却提出公诉人的证据体系没有得出惟一的结论。证据结论的惟一性、排他性应当怎么理解,要有个合理的范围,不能盲目怀疑。 田文昌(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也不排除这种情况,比如两个人给厂长送钱,一个人在楼下等着,另一个人上楼把钱交给厂长,但厂长是个廉洁的人,坚决不收。于是上楼的人就自己把钱收了起来,别人也不知道。 张军(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这个案件涉及到对“合理怀疑”如何理解、判断。从介绍的情况看,厂长在那段时间在银行存了5万元钱。如果厂长不能说出在包工头行贿后自己家中还有其他5万元钱的来源,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就可以认定其有罪,但还有特殊情况。比如,被告人恰好在包工头送钱后抢了5万元,他就会考虑,如果说出这5万元钱是抢来的,就会被判十年以上的刑罚,于是他宁肯承认这5万元是受贿得来的。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极小,但是不能排除。如果没有被告人事后存款的证据,此案肯定不能定。因为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行贿人把行贿款私吞却谎称已把钱送出的情况。在上述案例中,如果被告人是很廉洁的人,没有收钱也完全可以按规定把工程发包给包工头,所以,不能因为工程发包给行贿人了,就以此作为被告人受贿的证据,这只能作为参考。因此,我认为,被告人将5万元钱存到银行是个比较有力的证据,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所谓的“合理怀疑”,即这5万元钱也有可能不是受贿所得。 姜伟:但是,这种假设是否属于合理的怀疑? 张军:应当排除一切可能不真实的情况。 姜伟:如果这样认为就太绝对了。如何理解合理的怀疑?从理论上讲,各种假设都会存在。但是,理论上的假设和对指控的证据体系合理性的怀疑是有区别的,关键是对“合理”要有正确的界定。一般的原则是,不能无端怀疑他人有违法的行为,这是前提。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有罪是因为有相关证据证明其实施了犯罪行为。包工头去给厂长送钱,自己却把钱私吞了,理论上可能存在这种情况,但这种怀疑不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提出,怀疑必须得有依据。对一个人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不能无端地怀疑。 张军:在上述案例中,从利害关系上看,行贿人承认将5万元送给了被告人对自己更有利。如果行贿人讲没有送钱,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把钱侵吞了,那他就是贪污,就是侵占,承担的罪责就更大。因此,从个人利害关系上看,行贿人有可能私吞行贿款。从实践来看,虽然行贿人拿了5万元钱上楼,但被告人确实没有收到,这也完全有可能。在司法实践中,还发生过另一种情况。行贿人虽然拿着5万元上楼,但自己留下2万元,只送给被告人3万元。后来被告人恰恰有2万块钱的其他收入,但因为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不愿讲明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认定被告人犯受贿罪,也只能定3万元。 姜伟:这些都是分析,没有根据。 张军:但既然有这种可能,又没有排除这种可能,就不能定案。 田文昌:这关系到一个逻辑上的合理性问题还是定罪原则的合理性问题。在法庭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控方提出的证据确实非常合理,公诉人的推断、推测、分析非常合理。按照常理,按照正常的逻辑关系分析,作为一般的辩论,不是法庭上的辩论,这种分析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但从定罪原则的角度考虑,这种分析却不一定正确。定罪原则要求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以法律规定的证据为基础,当一种可能性不能被排除的时候,即使存在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合理性,也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在上述案例中,从一般逻辑上看,律师提出的问题似乎有刁难之嫌,因为正常情况下行贿人私吞行贿款的行为不太可能发生。但从定罪的原则来看,是否有这种可能性呢?如果律师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其主张就没有合理性。然而,且不说实际上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就是仅从分析上看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公诉人指控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就没有排他性。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最后谁也不能说自己肯定是正确的,关键就是价值取向问题。 姜伟:我历来主张排除合理的怀疑,不是一切怀疑,这是我们的一个分歧。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可以作出假设,假设是否合理最终也应由审判长判断。但是,判断得有依据,如果怀疑一个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就应有一定的证据支持,这种怀疑才是合理怀疑。如果说被告人的钱可能是抢劫来的,又没有任何抢劫的证据,这就不在合理的范围内。否则,只要存在“一对一”的情况,只要受贿方不承认,任何受贿罪都不可能认定。 姜伟(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这里要特别指出,提出怀疑要合理,不能盲目怀疑。不然,只要被告人否认,任何案件都可以提出怀疑。 田文昌(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主任):在这个问题上,控辩双方是不平等的,在质证问题上肯定是辩方优于控方。只要辩方破除了控方的证据链,那么辩方提出的怀疑就是合理的。 姜伟:关键是怀疑要有证据支持。 田文昌:姜伟提到的怀疑,是指辩方提出了类似于指控的怀疑。 姜伟:是对指控的怀疑。我的观点是,提出质疑要有合理的范围,实践中以侦查人员存在违法行为而对被告人罪责提出怀疑的居多。但提出这种怀疑不能盲目。比如,辩方提出被告人因侦查机关刑讯逼供而作了有罪供述,除非确实有证据证实,被告人的供述才不能成立。如果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存在刑讯逼供的情况,被告人翻供了,其他证据又无法印证,就不能无端怀疑侦查机关进行了刑讯逼供。总之,没有证据支持的无端怀疑不属于合理的怀疑。 张军(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姜伟讲的合理怀疑,实际上就是一个证据规则。现在我国还没有证据法,没有法律规定的证据规则。 对于合理的怀疑,我的理解是所怀疑的情况可能存在,或者说存在的可能性比较大。案件发生后,要恢复事实真相,有的可能形式上做到了完全真实,比如采用全程录像的方式。但这也只是接近于案件的事实,并不能完全恢复。所以,合理怀疑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排除虚假情况,接近真实情况,使案件事实在一般情况下符合常识、常理。如果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有可能,就应认为是合理的。 定案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在没有专门证据规则的情况下,只能在实践中根据个案,根据具体情况去判断,做到提出合理怀疑,再进行合理排除。 姜伟:我同意这个原则。第一,对证据体系的质疑,不是要排除一切怀疑,而是要排除合理的怀疑;第二,合理的怀疑要有一定的标准。尽管目前我国没有证据法,但实践中应掌握两点:一是合理的怀疑应该概然性比较大,可能性程度比较高,能够从整体上推翻对方证据结论;二是合理的怀疑要有证据支持,特别是怀疑他人有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要有一定的证据材料加以证实。 张军:至于是不是必须要有证据支持可以研究。即使辩方提出了一个涉及到违法行为的论点,也不一定必须要有证据支持。辩方在提出反驳意见的时候,即便没有证据证实,却可以提出一种逻辑,使对方的证据陷入矛盾,使对方要证明的巨大可能性成为不可能,也就达到了使法官慎重定案的目的。 姜伟:如果辩方单纯质疑控方的证据体系,指出哪些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可以不出示证据。但是如果辩方提出了新的主张,认为行贿人有时间、有条件侵吞行贿款,这时辩护的基点在于因行贿人侵吞了行贿款被告人才没有受贿,在这种情况下,辩方认为控方提供的证据没有排除这种可能,就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 田文昌:对“合理的怀疑”的界定,很难做得很具体,从理论上也很难讲得特别清楚。归根结底,这还是一个定罪的基本价值取向问题。 合理怀疑,所指的是一种可能性,提出这种可能性的目的正是为了否定另一种必然性。也就是说,当存在这种可能性的时候,另一种必然性就不会存在。所以这种怀疑本身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准确地说,应当叫做合理质疑。这种质疑也不能漫无边际,不能违背常理,应当具有一定的现实可信性。比如说,甲开枪杀乙,只射击一颗子弹,乙死后却在身体上发现有两个弹孔,只有一个在致命的部位。如果乙的死亡是另外一枪所致,这种质疑就具有合理性,控方就有责任通过司法鉴定来排除这种可能性。如果死者身上只有一个弹孔,而辩方却提出,不能排除他人在同一方向用同一种子弹射中死者的可能性,这种质疑就缺乏合理性,除非能举出证据证明确有这种事实存在。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对于质疑的合理性还是可以判断的。 总之,如何看待质疑的合理性以及对合理的程度要求有多高,还是涉及到价值取向和定罪原则的问题。如果本着宁肯错判也不能放纵的原则,对于质疑合理性的理解就会十分狭窄,容易把可能性理解成必然性;如果本着宁肯放纵也不能错判的原则,结果则会相反。根据当代国际社会通行的原则和我国司法中的实际状况,我主张采取后一种态度,一定不能把作为质疑理由的可能性理解成必然性,否则就很容易导致有罪推定的结果。
⑵ 谢通祥的死刑复核暂缓执行死刑
被告人姜伟被检察院指控犯故意杀人罪,被吉林省高院判决死刑,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法院签发执行死刑命令后,在即将执行死刑的临刑前姜伟突然对家人和法官说两个被害人不是他所杀的,并且说出是他人所为的重大疑点,因情况紧急在这生死攸关的情况下谢通祥律师打电话给最高法院刑庭领导说明情况,让姜的母亲把关键证据递交法官,主办法官非常负责任地接待了当事人家属并且核实了证据,决定暂停执行死刑,重新复核,真实上演了刀下留人的惊险一幕。
⑶ 最高人民法院谁被免职
一、免去刘贵祥抄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庭长职务;
任命裴显鼎为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庭长。
二、任命姜伟为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庭长。
三、免去姜启波的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职务;
任命郑学林为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免去其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职务。
四、任命颜茂昆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
五、免去康瑛、陈朝仑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职务
来源:中国人大网 2018年4月27日
⑷ 揭秘,什么样的人能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员额法官
对审判委员会委员、现任或曾任巡回法庭主审法官按要求审查后,提请遴选委员会审议入额。
对审判员采取考核方式,择优入额。
对助理审判员采取业绩考核为主、考试为辅的方式择优入额。
⑸ 执行的电影首映
影片《执行》在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首映。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副院长景汉朝主持了首映式。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姜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电影局局长张宏森等领导、以及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领导田成有、省委宣传部领导刘荣、省广电局领导张雷等莅临现场。影片总制片人李宝琼携田华、关新伟、杨潇、贺生伟等主创亮相。影片根据云南真实案件改编,讲述了贫困农民工李强因交通肇事被法院判决赔偿受害者80余万元,在无力偿还巨额款项的情况下变卖家产,并数年间坚持给受害者赔款的诚信故事。发布会上,出品人、总制片人李宝琼和与会领导亲切交谈并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认真听取老艺术家田华老师对影片提出的宝贵建议。李宝琼表示此次与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的合作是一次愉快并且成功的合作。影片《执行》的顺利上映和领导的高度评价更是极大的鼓舞了自己对此类影片制作的信心,并提出以后公司在影片的制作水平、发行渠道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云南华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还会一如既往的与各大政府部门的合作,不断推出更多更好以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视作品。尤其是具有名族特色的影片,总制片李宝琼还特意强调云南华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一步将会拍摄院线电影,同时还将发展一条自有院线。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指出,电影是人民群众非常喜欢的文艺形式,充分运用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文艺形式反映人民法院工作,对于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宣传和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的意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出席首映式时讲话。他指出,影片《执行》是一部直面现实、深入生活、呼唤社会责任与诚信、弘扬法治精神的优秀影片。司法题材是电影创作的一个富矿,希望广大法官一如既往地对中国电影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依法治国司法体裁电影繁荣和发展。
⑹ 最高人民法院党委成员名单
截止202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党委成员名单:周强、贺荣、李少平、姜伟、高憬宏、马世忠、刘海泉、杨万明、贺小荣。
人物简介:
1、周强
周强,男,汉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首席大法官。
2、贺荣
贺荣,女,汉族,1962年10月生,山东临邑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正部长级)、一级大法官。
3、李少平
男,汉族,1956年10月生,山西武乡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4、姜伟
男,汉族,1957年3月生,山东龙口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5、高憬宏
高憬宏,男,汉族,1959年8月生,辽宁凌源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三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6、马世忠
马世忠,男,汉族,1962年4月生,山东潍坊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7、刘海泉
刘海泉,男,汉族,1964年10月出生,山东诸城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组长、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8、杨万明
杨万明,男,汉族,1961年1月生,山西昔阳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9、贺小荣
贺小荣,男,汉族,1963年11月生,陕西子洲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6)最高法院姜伟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于1949年10月22日,办公大楼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以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为己任,秉持司法为民之理念,致力于构筑法治社会基础,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
自成立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裁判发正义之声,以司法解释行法治之策,把握时代脉动,体察社会需要,满足人民期望,弘扬法治精神,是宪法法律的忠诚守护者。
依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根据《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及相关法律,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
一、审理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二、审理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申请再审与申诉案件。
三、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四、核准本院判决以外的死刑案件。
五、依法审理国家赔偿案件,决定国家赔偿。
六、核准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
除审判案件外,最高人民法院还负责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全国法院的执行工作。目前,每年全国法院受理大量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这些案件主要由地方人民法院执行。最高人民法院设立执行局,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监督、协调。
⑺ 市场点评:金融股带动指数放量上攻,今日上证有望站上3500点
财经新闻精选
刘鹤主持召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5月1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鹤主持会议并讲话。科技部就“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作了汇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讨论。
会议还专题讨论了面向后摩尔时代的集成电路潜在颠覆性技术。
来源:中国政府网
证监会依法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中源家居等股票行为立案调查
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零容忍”工作方针,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打击包括恶性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在内的各类重大违法行为,持续净化市场生态。针对近期媒体报道有相关方涉嫌合谋实施不法行为等问题,根据交易所核查情况,证监会决定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利通电子、中源家居等股票价格立案调查。
来源:证监会网站
海运价格“高烧不退” 有航线集装箱运价两周内飞涨2000美元
航运业正在上演一场甚于去年的疯狂。5月11日,面对北非航线集装箱价格的持续上涨,义乌港货运代理章华(化名)在朋友圈感叹,北非航线集装箱运价即将突破17500美元,简直“百年难遇”!
航运业经济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5月5日飙升至3266点,达2011年来最高。此外,反映市场行情的“晴雨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5月7日显示,CCFI达2074.35,创历史最高。
来源:贝果财经
担忧贵金属风险加剧 银行集体限制交易
银行渠道贵金属交易管控持续加码。5月以来,三家银行发布账户贵金属业务调整公告,对银行渠道贵金属投资“限流”管控。
来源:中国经营报
今年来600余只私募清盘
截至4月底,今年以来已有超600只证券类私募基金遭遇清盘,其中八成产品提前清算。而绝大部分提前清算的产品来自于5亿元管理规模以下的私募管理人。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小私募在渠道面前相对弱势,很难拒绝清盘线要求,因此在市场快速调整时小私募新产品提前清算的比例会明显提升。
来源:上海证券报
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金融股带动指数放量上攻,今日上证有望站上3500点
周五两市大盘指数振荡反弹,市场总成交金额较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具体来看,沪指收盘上涨1.77%,收报3490.38点;深成指上涨2.09%,收报14208.8点;创业板上涨3.06%,收报3033.81点。
盘面上看,证券股、保险股和军工股表现活跃,涨幅居前,资源类周期股则跌幅居前。从走势上看,上证指数在金融股的带动下放量突破压制已久的60日均线,本周有望延续反弹并站上3500点上方,但3550点附近是前期筹码密集区,预判本周在3500点上方震荡换手为主。
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本周个股有望继续保持活跃。机会上,短线建议把握数字能源概念股、食品饮料股、医美概念股、数字货币概念股、华为汽车概念股和疫苗概念股的轮动节奏,中线建议关注资源类周期股。
(投资顾问 余德超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80021)
宏观视点:证监会重磅发声:研究建立投资者保护专项赔偿基金
5月15日,证监会举办2021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主题为“心系投资者携手共行动——守初心担使命,为投资者办实事”。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宣布启动“重走百年路,投教红色行”投资者保护宣传活动,并为宣讲团代表授旗。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伟出席活动,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出席并讲话。
阎庆民表示,证监会将坚持把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保护投资者作为监管的主题主线,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投资者保护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大投保”理念,积极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监管保护和救济渠道,切实增强投资者的安全感、获得感。
来源:证券时报
有色金属行业:行业盈利爆发式增长,业绩增速仍有上行空间
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2021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3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352.22%。2021年一季度在国内与欧美开始大规模疫苗、美国推出新一轮1.9万亿财政刺激,全球经济复苏与通胀归来预期再度升温,刺激有色金价格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上涨,有色金属行业业绩全面释放,再叠加去年一季度在疫情影响下的低基数效应,使2021Q1有色金属行业绩增速继续上行。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2021Q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39%,业绩同比增长352.22%。考虑到铜、铝、锂、锌等有色金属价格在二季度仍在继续上涨创出新高,以及二季度处于有色金属下游需求旺季有色金属企业产销两旺,叠加去年二季度有色金属价格的低基数,2020Q2有色金属行业业绩增速有望进一步走高。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报
点评:2021Q1在国内与欧美开始大规模疫苗、美国推出新一轮1.9万亿财政刺激,全球经济复苏与通胀归来预期再度升温,刺激有色金价格大幅上涨,有色金属行业业绩全面释放。伦铜等金属价格创历史新高以及二季度供需销两旺,2021Q2有色金属行业业绩增速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投资顾问 余德超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13080021)
新股申购提示
海程邦达申购代码732836,申购价格16.84元;
东鹏饮料申购代码707499,申购价格46.27元;
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资讯产品-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点评:阎庆民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坚持把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保护投资者作为监管的主题主线,重点做到“四个一”。一是进一步推进“一系列”的资本市场改革举措;二是进一步完善“一揽子”的配套制度体系;三是进一步健全“一竿子”到底的维权机制;四是进一步丰富“一篮子”的便利服务。只有积极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有效的监管保护和救济渠道,才能切实增强投资者的安全感、获得感。
(投资顾问 蔡 劲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 S0260611090020)
⑻ 黄中权案的刑事一审判决书可以帮忙写一下吗/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2005)芙刑初字第108号
公诉机关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检察院。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姜再生,男,1963年3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县,汉族,农民,住岳阳县公田镇公田村上屋村民组23号。系本案被害人姜伟的父亲。
委托代理人兰冬志,岳阳县忠信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人黄中权,男,1972年10月8日出生于湖南省汨罗市,汉族,初中文化,住汨罗市新塘乡范塘村5组。因本案于2004年8月1日被抓获,8月2日被刑事拘留,9月9日被逮捕。现羁押于长沙市看守所。
辩护人邱兴隆,湖南醒龙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暨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刘幼其,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
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检察院以长芙检刑诉[2004]571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黄中权犯故意伤害罪,于2005年1月21日向本院提起公诉。在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向本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合并审理。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彭忠朝、代理检察员戴新时出庭支持公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姜再生及其委托代理人兰冬志,被告人黄中权及其辩护人邱兴隆、辩护人暨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刘幼其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
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04年8月1日22时40分,被告人黄中权驾驶一辆浅绿色湘AT4758捷达出租车,在长沙市远大路军凯宾馆附近接到两名要求到南湖市场的男性乘客,当车行至旺德府建材超市旁时,两人持刀逼住黄中权从其身上抢走现金200余元和TCL2188银色外壳手机一台,并将车钥匙扯下丢出窗外,后下车逃跑,黄中权从地上拾回钥匙发动汽车时,两男子已不知去向,黄中权随即驾车寻找,在好百年家居建材区D1-40号门前的三角坪,发现两人正要坐一辆从事营运的摩托车逃走,黄中权趁摩托车未启动,用车头撞在摩托车前轮上,两男子被逼跳下摩托车,往南湖布艺城方向逃跑,黄中权又继续驾车追赶,将其中一人逼在一处栏杆内僵持了10秒钟左右,后这名男子又向布艺城的西头楼梯台阶上跑去,黄中权驾车紧随其后将其撞倒在第三级台阶处,致其失血性休克死亡。案发后,黄中权拨打“110”报警,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有自首情节。公诉机关认为黄中权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并提交了相应证据,提请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判处。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姜再生诉称黄中权的犯罪行为造成姜伟的死亡,应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姜再生丧葬费24 957元、交通费548.4元、住宿费120元、误工费616元、伙食费480元、死亡赔偿金47 958.4元、被抚养人生活费41 374.8元、精神抚慰金1万元,共计经济损失126 054.6元。其向法庭提交如下证据:户籍证明、丧葬费发票、交通费票据。
被告人黄中权辩称其是在姜伟拿刀向自己冲过来时才有意识去撞他的,并表示不承担附带民事赔偿责任。其辩护人提出:黄中权在遭受抢劫后,为了夺回自己被抢财物而追赶姜伟,因姜伟持刀威胁,抗拒抓捕,才开车撞击姜伟,致姜伟死亡。其行为属于正当而合法的自救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法定条件,依法不应负刑事责任。其代理人称姜伟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死亡,无权获得民事赔偿。
经审理查明:2004年8月1日22时40分,被告人黄中权驾驶一辆浅绿色湘AT4758的捷达出租车,在长沙市远大路军凯宾馆附近搭载姜伟和另一青年男子。两人上车后要求黄中权驾车到南湖市场,当车行至南湖市场的旺德府建材超市旁时,坐在副驾驶员位置的姜伟要求黄中权将车停靠在旺德府超市后面的铁门边,当车尚未停稳时,姜伟持一把长约20公分的水果刀与同伙对黄中权实施抢劫,从其身上搜走现金200元和一台TCL2188手机。两人拔下车钥匙下车后,姜伟将车钥匙丢在汽车左前轮旁的地上,与同伙朝车尾方向逃跑。黄中权拾回钥匙上车将车左前门反锁并发动汽车,准备追赶姜伟与其同伙,因两人已不知去向,黄中权便沿着其停车处左侧房子绕了一圈寻找两人。当车行至市场好百年家居建材区D1-40号门前的三角坪时,黄中权发现姜伟与同伙正搭乘一辆从事营运的摩托车欲离开,便驾车朝摩托车车前轮撞去,摩托车倒地后姜伟与同伙下车往市场的布艺城方向逃跑。黄中权又继续驾车追赶,姜伟拿出刀边跑边持刀回头朝黄挥舞。当车追至与两人并排时,姜伟的同伙朝另一方向逃跑,姜伟则跑到旺德府超市西北方向转角处由矮铁柱围成的空坪内,黄中权追至距离姜伟2米处围栏外停车与其相持,大约十秒钟后,姜伟又向距围栏几米处的布艺城西头楼梯台阶方向跑,黄中权迅速驾车从后撞击姜伟将其撞倒在楼梯台阶处,姜伟倒地死亡。随后,黄中权拔打“110”报警,并向公安机关交代了案发经过。经法医鉴定,姜伟系因巨大钝性外力作用导致肝、脾、肺等多器官裂伤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
另查明:姜伟1985年9月14日出,未婚,生前与父亲姜再生共同生活,无抚养对象。根据姜再生提供的证据和有关规定计算,姜伟的死亡赔偿金为47 940元、丧葬费为4 367元、交通费548.4元,共计经济损失52 855.4元。
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交的,并经庭审质证、认证的下列证据证明:1、处警经过、接警记录和长沙市公安局110接处警登记单证实,黄中权在将姜伟撞死后拨打“110”报警;2、证人唐汉斌的证言证实,案发当晚23时,姜伟及另一男子由北往南从布艺城方向跑来要求搭载摩托车,当其正欲发动摩托车时,黄中权驾驶捷达出租车将摩托车撞倒后又调头追赶两人,并听到布艺城内汽车碰撞的声响,后发现姜伟被撞倒在布艺城旁的楼梯台阶上;3、证人龙友贵的证言证实,案发当晚23时,其与朋友吃夜宵时目睹黄中权驾车撞上一辆出租摩托车后继续追赶从摩托车上下来的姜伟与同伙,后加速追上姜伟将其撞倒在布艺城西头的台阶上;4、证人杨其祥的证言证实,案发当晚10时50分,其在南湖建材城A栋北门的门口执勤时,看见黄中权驾驶一辆捷达出租车追赶姜伟,后姜伟跑至布艺城A2栋的一个楼梯台阶时被出租车撞倒;5、现场照片证实案发现场黄中权驾驶的出租车、姜伟尸体和水果刀及被抢手机所在位置;6、现场方位示意图;7、现场勘查记录;8、估价鉴定书证实,被抢手机价值602元;9、长芙公刑法检字(2004)第(12)号法医学鉴定书证实,姜伟系因巨大钝性外力作用导致肝、脾、肺等多器官裂伤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10、尸检照片;11、证人唐汉斌所骑摩托车的照片; 12、姜伟、姜再生的户籍资料证实,两人系父子关系;13、交通费票据。14、黄中权在侦查机关的多次供述。
被告人黄中权辩称其是在姜伟拿刀向自己冲过来时才有意识去撞他的。在法庭审理中公诉人提交的黄中权在侦查阶段的多次供述中均供认:姜伟一边逃跑一边向其挥舞刀,意思是要其不要追赶,其为追回被抢财物将其撞倒。其当庭辩解与事实不符,本院不予采纳。
本院认为:被告人黄中权为追回被抢财物,以驾车撞人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并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针对辩护人提出的前述辩护意见。经审查认为:本案姜伟与同伙实施抢劫后逃离现场,针对黄中权的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此后黄中权驾车寻找并追赶姜伟及同伙,姜伟一边逃跑一边持水果刀对坐在车内的黄中权挥动,其行为是为阻止黄中权继续追赶,并未形成且不足以形成紧迫性的不法侵害,故黄中权始终不具备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辩护人关于正当防卫的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黄中权作为普通公民可以采取抓捕、扭送犯罪嫌疑人的自救行为,但所采取的方法必须与自救行为的性质、程度相适应。其采取以交通工具高速撞人的严重暴力伤害行为,显然超出了自救行为的范畴,具有社会危害性,应承担刑事责任。故对辩护人关于黄中权采取的是合法正当的自救行为的辩护意见,本院亦不予采纳。黄中权的犯罪行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予以赔偿。本院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姜再生提出的合理请求予以支持,对超出法律规定和无证据支持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黄中权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应对其减轻处罚。因本案被害人姜伟有重大过错,可酌情对黄中权从轻处罚,同时相应减轻黄中权的民事赔偿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三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十七条第一、三款,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黄中权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4年8月1日起至2008年1月31日止);
二、被告人黄中权在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姜再生各项经济损失共计36 998.78元(52 855.4×70%)。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收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
⑼ 高利贷属于扫黑范围吗
不属于,单纯为牟取不法经济利益而实施的‘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具有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特征的,或者因本人及近亲属的婚恋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纠纷、合法债务纠纷而引发以及其他确属事出有因的违法犯罪活动,不应作为恶势力案件处理。”
有组织地非法放贷,同时又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恶势力、恶势力犯罪集团认定标准的,应当分别按照黑社会性质组织或者恶势力、恶势力犯罪集团侦查、起诉、审判。
(9)最高法院姜伟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依据《意见》,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