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
❶ 拖了那么久的“拉姆案”,再次说起来还是有很多愤怒,结局大快人心吗
拉姆,四川阿坝州一位美丽的藏族农村妇女,喜欢抖音直播,粉丝近百万,在镜头前总是笑容灿烂。在一尘不染的蓝天和白雪皑皑的大山下,她采药、放牧、带娃、做家务……与山外网友共同分享。然而,当前夫带着汽油和凶器闯入直播现场时,这一切戛然而止。在2020年9月14号晚上8点多,拉姆正在厨房里直播,这是看他直播的观众看到有一个人走了进来,然后手机屏幕就黑了,在此之后就听到拉姆尖叫一声,然后就听到拉姆的呼救声,拉姆的父亲和姐姐从另一个房间走出来,当他们冲到厨房时就看到拉姆全身都浇上了汽油,拉姆的前夫唐某一手拿着匕首抵在拉姆的脖子上,一手拿着打火机,拉姆撕心裂肺的冲他们大喊,阿爸快跑他要把我炸了,大火很快就燃烧了起来,再被120接走时拉姆以被大火烧的全身焦黑,身上还有六七处刀伤,在ICU经历了16天后,她在国庆节日出前几个小时和人们永远的告别了。
❷ 丹拥拉姆去世了吗
丹拥拉姆去世了。具体如下:
2020年9月14日,30岁的拉姆在阿坝州金川县的家中直播时,前夫唐某突然闯入,泼汽油将拉姆烧成重伤。半个月后,拉姆去世。2020年9月17日,金川县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唐某已被警方控制。同年12月,当地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唐某批捕。
2021年10月14日,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组成7人合议庭在汶川审理本案,被告人唐某被控故意杀人罪出庭受审,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公众人物分类
自愿性公众人物是指在主观上追求或放任自己成为公众人物并在客观上成为公众人物的人。例如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人物,在主观上具有希望或放任自己被一般社会公众所熟知,在客观上已经为公众熟知,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非自愿性公众人物,是指往往没有追求或放任出名或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结果的主观意图,而是由于具有新闻价值的重大事件的发生,经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而成为公众熟知的与这件事件有联系或牵连的人。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公众人物
❸ 拉姆被前夫烧伤致死案二审,未当庭宣判,究竟是为何
30岁的四川女孩拉姆在直播时,被前夫唐路泼汽油纵火烧伤,最终因伤势过重离世。四川金川县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嫌疑人唐路进行逮捕。四川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组成7人合议庭审理本案,被告人唐路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当庭宣判,被告人唐路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并赔偿原告因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
拉姆的姐姐卓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他们一家人在痛苦和焦虑中生活了一年,希望能早点有个结果。他们希望法院能够判凶手死刑。据悉,拉姆生前曾有一个愿望,即带父亲去西藏。卓玛说,她想等到判决结果出来,然后带父亲去西藏,以完成妹妹的未完成的心愿。
❹ 何远东的国籍
四川 何远东,男,羌族,四川茂县人,1967年8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四级高级法官。2009年10月任四川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历任职务历任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审判员、行政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❺ 故意杀人的这个案子,请律师朋友帮帮忙!
杀死这个人简直就是流氓死有活该 简直就是一个大骚棒 如果不杀死的话真的还要害多少结婚家庭,被杀这个人在地方是出了名的只会偷别人老婆的,不务正业。罪犯马君才、马仁曦两父子虽然有错但在背后却有不为人知的原因,当晚两父子在一旅馆逮住两人在旅馆(高晓波,马仁曦之母)犯贱,偷情!在这个村子马君才、马仁曦都是很善良的.广大网友你们评评理虽然他们有错但。。。 如果当时你们是马君才、马仁曦两父子你们有好多人不会这样做
❻ 何远东的介绍
何远东,男,羌族,四川茂县人, 1967年8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四级高级法官。历任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审判员、行政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2009年 10月任四川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❼ 拉姆案判决结果
观音桥镇的街道未来倒贴房租也要把拉姆的特产店开下去“爸爸以后只有我了,要搬到这里陪着爸爸一起生活。”卓玛反复说了几次。拉姆被烧伤后,在救护车上意识尚存,她对三郎甲说以后姐姐会照顾爸爸,她最放不下的就是爸爸和孩子。因为三郎甲不愿意离开观音桥镇,卓玛一家都要搬过来和父亲一起住,以前的家已经烧毁了,借住在养老院也不是长久之计。这半年来,卓玛夫妇一直在为父亲的住所奔波,出于安全考虑,他们在三叔家附近找了一处地块,打算在那里盖一间屋子。“原本政府的人来看过了,国土局也来测量过,因为审批需要很久,他们说可以先修起来,慢慢等审批。”于是卓玛和仁央着手购买材料,为了省钱,他们买了马尔康市的一处房子拆下来的石块,然后租货车把石块、木材都运回观音桥镇,前后忙了两个多月,仅有的6万元积蓄都投进去了。但在准备修建时,相关部门又发现,此处系耕地,不能占用。建新房一事,不得不搁置。观音桥镇党委书记王宝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此处的确是耕地,不能违法侵占盖房。为了尽快解决卓玛一家的住房问题,政府又重新给他们选地,但因各方面条件不合适,卓玛和父亲心里暂时还未能接受。“我们不是不懂感恩的人,现在真的没有办法了,前期投入都白费了,也没有钱再找新的宅基地。”卓玛有些泄气,她说,为了陪伴爸爸,同时等待妹妹案情的进展,她和丈夫仁央这一年都没能出去打工,没有收入来源。“希望有人能帮帮我们,但我也不知道该向谁寻求帮助。”卓玛说她没文化,虽然能说普通话,但认识的汉字很少,只有今年读了大学的儿子能帮他看看文书。拉姆的案件今年4月份移交检察院后一直没有开庭,她多次去打听消息,但没有确切回复。9月15日,澎湃新闻曾报道,金川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表示,检察机关将很快对该案提起公诉。【拓展资料】9月22日,阿坝州中级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该院将对案件提起公诉,目前正在依法办理,具体情况,希望媒体和网友关注该院官方网站的通报;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则在电话中表示,该案可能在刑一庭开庭,但不了解具体开庭时间。记者持续致电该院刑一庭,电话暂无人接听。一年过去了,卓玛说,希望在妹妹的忌日时能给她一个交代,让凶手受到惩罚。
❽ 无证驾驶身亡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赔偿吗
无证驾驶本身就是违反交规的违法行为不能得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赔偿
❾ 谁知道汪维田是谁啊告诉我谢谢!
离婚妇女胜诉房产官司
作者:聿 明
丈夫为独吞房产在房产证上做了手脚,夫妻分手引发案中案,官司从四川省黑水县人民法院打到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围绕房产权纷争,离婚双方与县房产管理处发生一起三角官司,将婚姻、家庭、伦理道德演绎得淋漓尽致,发人深省。
一波三折,夫妻分手引发案中案
家住黑水县城的王芝华与丈夫袁红才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步入中年以后,却因家庭琐事使感情产生了裂痕。
2004年10月11日,王芝华向黑水法院递上了请求离婚的诉状:要求与袁红才离婚,孩子学习生活费用共同负担,财产共同分割。11月8日,黑水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庭审中袁红才辩称:离婚同意;财产不同意分割,因为现住房是我母亲花钱买的,现有房产证为证;女儿已过18周岁,我已尽到抚养义务,现无力再供女儿念书。王芝华据理力争:“房子是我与袁红才共有财产,供孩子念书是父母的共同责任。”
法院经审理,当庭进行了判决:判决王芝华与袁红才离婚;孩子共同抚养,房产共同分割,男方拥有的一半房产可抵孩子学习生活费用;家中其他财产归男方所有。对这一判决结果王芝华表示满意。
但是,袁红才不服一审判决向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
2004年12月下旬,阿坝州中级人民法院对离婚案进行了审理并作出判决:证据不足,驳回重审。
2004年春节后,黑水法院经重新审理,作出部分改判:维持王芝华与袁红才离婚判决,因财产涉及案外人,故财产部分另案处理。官司打到这种地步,王芝华才真正掂量出那份房产证的分量。在亲友的支持下,王芝华在阿坝州智源律师事务所聘请了一位律师作为自己的委托代理人,于2005年8月7日向黑水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为袁红才母亲艾立清颁发房产证的黑水县房产管理处及袁红才等3人推上了被告席。
步履维艰,房产管理处不“埋单”
原告王芝华状告县房产管理处的诉状称,要求撤销房产证,诉讼费由被告负担。事实及理由:王芝华与袁红才二人于2000年花3万元买了汪维田的四间平房,当时没办理产权过户。后因夫妻感情不和,原告向黑水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被告离婚。在原告起诉后,袁红才与其母艾立清于2004年10月29日将原告与袁红才所购买的房子过户到艾立清名下,并由被告颁发了艾立清为产权人的房产证,该行为严重损害了原告的财产所有权,故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艾立清所持有的房产证。
黑水县房产管理处在庭审中辩称:一、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不合法。原告不是被告的行政管理相对人,与房产管理机关没有行政法律关系。就本案而言被告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其管理相对人只有汪维田(售房人)和艾立清(购房人),他们二人对办证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其他任何人都没有这个行政诉讼权。原告王芝华是办理房屋产权的案外人,无权提起行政诉讼,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二、原告的起诉,不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应该驳回其起诉。三、被告于2004年10月29日为艾立清办理房屋产权证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办证程序合法,完全符合行政法规规定的要求。根据《四川省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查,确认房屋产权来源合法,证件充足,手续齐备,程序合法,决定准予登记,并核发产权证书。现在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艾立清持有的房屋产权证,既没有事实根据,又没有法律依据,是不能支持的,请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并出具了相关证据和相关文件,用以证明该机关具有法定职权及所颁发房屋所有权证程序合法,使用法律正确。
法庭上,王芝华出具了购买汪维田房子的契约书(汪维田所持有的那份契约书复印件)及相关证据。控辩双方各执一词,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艾立清持有的房屋产权是否具有合法性。弄清王芝华与袁红才共同购买的房产产权人为啥会变成艾立清,成了拨开这层迷雾的关键所在。
费尽心机,只为独吞那份房产
其实,王芝华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后,袁红才就下定决心独占夫妻共有的房产。
坐落在黑水县城中心位置的四间平房,正如王芝华诉状所称是王芝华与袁红才夫妇于1999年花3万元购买的。原房主是文中已提到的第三人汪维田。买卖双方于房屋成交后签订了房屋买卖契约书,并商定由买方办理过户手续,但该过户手续一直没办。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一路攀升,这四间平房的现价至少达6万余元。在王芝华提起离婚诉讼后,为了独占这份房产,袁红才与其母艾立清商量,把房产办到母亲名下。
王芝华与袁红才共同签字的买卖房屋契约书一直由袁红才保管。他认为,要想以母亲名义办房证,关键在于更换契约书。按房产管理处的程序要求,2004年10月27日袁红才专程找到原房主汪维田:“汪哥,现在房产部门正统一更换房产证,没有你的身份证复印件不给换,为这个事我特意来找你。”更换房产证是过去常有的事,汪维田连想都没想,就把身份证复印件交给了袁红才。契约书必须有卖主签字或盖章,为了不露出破绽,袁红才拿到汪维田的身份证复印件后就急冲冲地回到了家里,他早就想好了办法:自己刻汪维田的名章。
经过一番忙碌,一份由艾立清与汪维田盖章的买卖房屋契约书形成了。
2004年10月29闩,袁红才与其母艾立清到黑水县房产管理处,顺利办理了艾立清为产权人的产权证。袁红才不露声色地做好了独占房产的准备工作。他之所以敢于向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黑水法院之所以在财产分割上作出改判,那份更名到其母名下的房产证的确帮了袁红才的大忙。
剥丝去茧,房权归属尘埃落定
通过庭前调查及合议庭审理,2006年1月2日法院认定以下事实:
2000年5月30日,汪维田将座落在黑水县黑水镇富贵右街的四间平房,以3万元的价格卖给原为夫妻的袁红才和王芝华,双方商定由买方办理过户手续。经第三人艾立清申请,被告黑水县房产管理处为艾颁发了黑房权证字第31367号房屋所有权证,在办理该证过程中,第三人袁红才自刻汪维田的名章,向被告提供了汪维田与艾立清买卖房屋的契约书,在没向汪维田说明真实情况下索要身份证复印件,以虚假手续,为艾立清办理了房产执照。
法院认为:原告王芝华诉被告黑水县房产管理处及第三人袁红才、艾立清、汪维田撤销房屋所有权证一案,经各方当事人举证、质证、合议庭认证,本案的事实已经清楚,被告颁发房屋所有权证具有职权依据:根据《四川省城镇房地产交易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办理登记手续须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一)房屋所有权证;(二)当事人身份证;(三)房地产交易契约或合同文书;(四)房地产交易管理机构认为应当提供的其他证明材料。本案从形式上看,被告为第三人艾立清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符合法定条件。但该办理房屋过户登记系因第三人提供虚假的交易证明和自刻名章而作出的,欠缺合法基础。因此,被告为第三人艾立清颁发的房屋所有权证应确认无效。至于被告和第三人的辩称因没有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故此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确定被告黑水县房产管理处于2004年10月29日为第三人艾立清颁发的黑房权证字第31367号房屋所有权证无效。案件诉讼费500元由第三人艾立清负担。
各方接到判决书后,均服判。这起因离婚引发的房权纷争虽然画上了句号,但给人留下的却是无尽的思考。
❿ 拉姆案有结果了吗
就在今天2021年10月14日,时隔一年多的拉姆案登上热搜,瞬间引发无数网友的关注。目前一审已经有了结果,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唐路故意杀 人案进行了公开庭审并宣判,认定被告人唐路犯故意杀 人罪,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个判决结果其实是意料中的事,从事件严重程度看,就算上诉,二审很可能还是维持原判。笔者觉得真的非常震惊,真的非常残忍,不答应复婚,就把前妻杀害。
案件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如今是网络时代,大家肯定经常看到关于家庭暴力的事情,而笔者看到的很多新闻,女性都选择了隐忍,不敢、不愿提出离婚,这样的思想真的很愚昧无知。可是从拉姆案件我们能看出,拉姆算是一个勇敢的女孩了,勇敢走出了离婚这一步,但事情还是有例外,拉姆遇到了极端分子,虽然摆脱了婚姻的束缚,最后却引发了悲剧。
这样的判决让笔者觉得可以告慰拉姆了,可是一位多么年轻就这样没了,真的让人惋惜。
“家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法律问题,不是相关部门不作为的借口,它就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而妇联、司法等部门,对这类危险、极端分子,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发现苗头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果悲剧发生了,那么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