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专责
① 刑诉法庭成员及职责
(1)办公室
其主要职能是:协助院领导组织、协调、处理日常工作;负责文秘、文电、档案、保密、保卫及综合性会议组织
(2)政工科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本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助院党组抓好队伍建设;负责本院法官等级的评定与晋升的呈报工作,办理法官考评委员会会议决定事项
(3)研究室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组织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典型
(4)立案庭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对市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的各类案件进行登记、立案、排期、送达和审判流程管理及案件督办工作;依法审理管辖争议案件和公示催告案件;对不服本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各类申诉以及再审申请进行审查;负责司法救助工作;负责信访工作;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证据保全措施。
(5)刑事审判庭
其主要职能是:依法审判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
(6)民事审判第一庭
其主要职能是:依法审判一审婚姻和家庭、继承案件,损害赔偿案件,人身权案件,债权、债务案件,房地产案件,财产权属及相关合同等纠纷案件,劳动争议等民事纠纷案件;监督、指导法庭的相关民事审判工作。
(7)民事审判
(8)行政审判庭
赔偿办公室与行政审判庭合署。
(9)审判监督庭
其主要职能是:依法审判各类再审案件;审判检察机关的抗诉案件。
(10)执行局
其主要职能是:执行市人民法院第一审生效判决、裁定及调解协议中关于财产的决定;执行法律规定的由本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
(11)技术室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市人民法院的司法技术鉴定工作;负责涉案财物的评估、审计、鉴定工作。
(12)法警大队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警卫法庭、押解人犯
(13)财务科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对财务收支、财务收发和增减使用、债权债务、费用、财务成果依法进行核算,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审判的需要而设立的巡回法庭,其上级法院是县一级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法庭的主要职责有:
一、做好立案工作。依法对本庭辖区的各类民事案件进行审查立案,并将决定立案案件的当事人姓名、单位、案由、简要案情进行登记,报本院告诉立案庭对案件进行统一编号;
二、做好审判工作。依法审理本庭辖区内的第一审婚姻家庭、继承、宅基、相邻关系、劳务合同、人身损害赔偿、雇员损害赔偿、合伙内部纠纷、土地使用权纠纷案件及法人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买卖、金融借款、承揽、租赁、借用、赠与、委托、担保、饮食服务等合同纠纷案件。
三、做好执行工作。依法执行本庭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书、调解书;
四、对本庭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案件依法进行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五、严格执行程序法、实体法和上级法院、本院的相关规定,确保实体公正、程序公正、操作规范,不断提高立案工作、审判工作、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努力推进本庭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六、做好诉讼指导工作,为当事人依法、充分、有效行使诉讼权利提供服务;
七、加强对民事、执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的学习,坚持集体研讨案件和重大疑难案件请示汇报制度,不断提高本部门队伍的司法能力;
八、加强新形势下民事审判工作、执行工作和人民法庭工作的调查研究,不断总结新经验,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举措,推动本庭审判、执行及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九、坚持以审判、执行为中心,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扩大办案效果,力求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十、接受本院办公室、立案庭、民庭、执行庭对相关工作的指导、监督;
十一、做好本庭所承办案件统计和统计数据的报送工作;
十二、做好日常接待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耐心解答当事人和相关人员提出的法律问题,做好当事人的思想疏导和服判、息诉、罢访工作;
十三、按照《岗位职责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的规定和考核领导小组及考核办的要求做好考核工作;
十四、指导辖区村民调解组织的工作;
十五、按照本院规定,做好信息调研工作;
十六、履行本部门的其他工作职责。
② 监察委是否属于法官法从事法律工作指的是
不能算法律工作经历,只能算作工作经历。因为纪委监察局里并没用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工作。法律工作经历通常指的是律师、法院、检察院等从事法律咨询、根据国家法律执行公务的一些经历。
监察委员会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司法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
③ 一审法官乱判案谁来管
法律分析:法官违法乱判案可以向该法院的纪检部门或者当地的监察部门反应,对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三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④ 投诉法院的法官打哪个电话
法律分析:可以通过以下部门进行投诉:
1、纪检监察部门,当地人民政府的纪检监察部门,查清楚的该法官的工作信息,整理好个人所掌握的资料,然后到法官所在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投诉,相关部门会进行查实。
2、上级主管部门,即上级人民法院投诉,法官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投诉,提供相关的资料,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
3、向执行局长投诉,执行局长是执行案件承办人的直接领导,向其投诉最快捷、最有效。投诉时要详细说明承办法官的失职或工作不力或违法违纪的事实,切中要害,便于局长对下属进行有效管理。
4、各级纪委的网站,各级纪委都设有举报的相关的网站,可以将详实的资料以实名制的方式,发给各级纪委的投诉举报窗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第三条 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依照本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以下称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⑤ 法官违法乱判案向什么部门反映,
1.向上来一级法院申诉请求受理自。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确有必要将本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交下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报请其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向人民检察院申诉,《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3.向当地人大申诉,要求实行监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4.如果有证据怎么办案人员违法犯罪的,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检察院、纪委等部门举报。
⑥ 大法官的英国法官
英国大法官(英文:Lord High Chancellor of Great Britain),通称大法官(英文:Lord Chancellor),是英国政府内一个高级和重要的官位。大法官在一众重大国务官员(Great Officers of State)中排行第二,有关任命都由首相提出意见,再由君主委任。在1707年英国成为联合王国以前,此职位曾分别为“英格兰大法官”(Chancellor of England)及“苏格兰大法官”(Lord Chancellor of Scotland)执掌。
如果大法官没有被委任,就可以委任掌玺大臣。掌玺大臣与大法官的职能完全一样,不过两者的任命方法却有分别。另外,大法官的职务亦可以由一个由多于一位“国玺首长专员”组成的委员会行使。不过自19世纪以来,只曾有大法官的任命,而掌玺大臣与委员会则处于废弃的状态。大法官的其中一项重要职责,是担任国玺的保管人。此外,他也是英国内阁的阁臣之一,依据法律,理论上他有责任维持法院有效运作,以及确保法院的独立。在昔日,大法官负责主持上议院的会议,同时是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司法首长;但自《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生效后,上述两项职能已经分别移交予上议院议长及首席法官。大法官自16世纪开始原本一直由贵族出任,而现任大法官斯特劳阁下则是近代首位以庶民身份担任此职的人士,他现时亦兼任司法大臣一职。大法官以往曾经兼任宪制事务大臣之职,但此职已在2007年为司法大臣取代。 大法官一职最早可上溯至卡洛林王朝,当时有一名官员负责掌管皇家印玺。至于在英格兰,此职至少源于1066年开始的诺曼征服,或者更早的时间。有部分学者认为历史上首任大法官是埃格曼德斯(Angmens),并认为他在605年获委任。至于其他资料则推断出首位去委任大法官的君主是忏悔者爱德华,据闻在其任内,他首先以印玺取代亲手签署文件。总言之,自诺曼征服以后,大法官之官位一直存在。在中世纪的时候,基于教士是王国中少有受教的一群,大法官一职几乎都是由神职人员担任。大法官曾经有不少职责,当中包括保管国玺、担任首席皇家祭司,以及教会和世俗事务上的顾问。因此,大法官渐渐成为政府内最重要的职位之一。大法官在政府入面,地位仅仅次于最高司法官(Justiciar)之下,不过最高司法官这个职位现今已被淘汰。
托马斯.莫尔爵士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法官之一,他于亨利八世在位时供职,后来被亨利八世处决。作为君主的其中一名官员,大法官会出席“御前会议”。假如大法官本身是一位主教,他在出席会议前将可获传讯令状(writ of summons),但如果大法官本身仅仅是一位教士、俗人或地位更低的人士,他将不获任何传讯令状。御前会议后来演化成国会,而大法官就成为了上议院的议长。亨利八世在位时曾通过一项法令,让大法官正式有权主持上议院会议,而大法官本身更无须具备贵族身份。
大法官的司法职能亦透过“御前会议”而有所演化。以往有关于司法上的申请需要向君主及“御前会议”通报,不过在1280年时,爱德华一世就下令其法官在皇座法庭自行负责处理及审视有关的申诉。当中,重要的申诉要交由大法官作定夺,而更重要的申诉则会获君主注意。而自爱德华三世在位开始,大法官开始有属于自己的法庭,这个法庭后来演化成所谓的大法官高等法庭。在这个法庭内,大法官会依照公平性(或衡平法),而非具有严格规范原则的普通法去审理案例。由于大法官在大法官高等法庭内是代表国君施行公正仁义,因此大法官亦曾经有“皇家良心保管者”(Keeper of the Royal Conscience)之称号。教士主导大法官一职的情况,直到16世纪才告终止。在1529年,时任大法官兼约克大主教托马斯·沃尔西(Thomas Wolsey)枢机由于未能成功实现取消亨利八世的第一段婚姻,结果遭到免职。此后,俗人取代了教士,成为担当大法官的人选。教士出任大法官的情况曾一度于玛丽一世在位时再次出现,但此后几乎所有大法官都是由俗人担任。 在旧日大法官由教士出任的时候,大法官缺席或出缺时,职务会由“国玺掌官”(Keeper of the Great Seal)暂代,一旦大法官被委任,国玺掌官之职就会解除。后来在伊莉莎白一世登位后,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赋予掌玺大臣(LordKeeperoftheGreatSeal)享有与大法官“一样的身份、地位、司法权、执行法律的权利、以及其他关税、贵重物品及利益”。大法官与国玺大臣之唯一分别在于任命的程序;大法官透过英皇制诰获得任命,但国玺大臣只要接收国玺,并开始作出保管,就完成任命的程序。以往在惯例上,国玺大臣由庶民出任,而大法官就由贵族出任。而一位被册封为贵族的国玺大臣,则会在晋爵不久以后改任大法官。历史上,迄今末任的国玺大臣是罗伯特.韩里,当他在1760年获封男爵后不久,就在1761年转任大法官。自此以后,庶民与贵族都会获委任为大法官,但一直到21世纪以前,庶民获任命为大法官后不久,即会获册封为贵族。
除了国玺大臣以外,大法官的职务亦曾经由多于一人组成的委员会行使。这个委员会名叫“国玺首长专员委员会”(Lords Commissioners of the Great Seal),但自1836年以来,未曾有国玺专员委员会被委任。
昔日原本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都各置有相当于大法官的职位。后来《1707年联合法案》将英格兰王国及苏格兰王国合并成大不列颠王国后,原本的英格兰大法官及苏格兰大法官遂合并成大不列颠大法官。但是,当爱尔兰与大不列颠透过《1800年联合法案》合并以后,原属于爱尔兰的爱尔兰大法官之职得以保留,结果“大不列颠大法官”之职称至今也没有改成“联合王国大法官”。直到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后,爱尔兰大法官之职才告废止,而其职权则转移至北爱尔兰总督,后来再转移到北爱尔兰大臣处。不过,现时的北爱尔兰法院服务却是大法官在北爱尔兰拥有的官署。 大法官原本根据其传统权利负责主持上议院的会议(形同议长),不过自《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生效后,有关职能已经移交上议院议长。
另外每当君主去任命数名首长专员以代行某些职务时(例如在国会宣布御准已经授予),大法官往往会担任首席首长专员,至于其余首长专员依惯例通常都是兼领枢密院顾问官衔的上议院议员。当大法官行使首席首长专员职务时,他会穿上以白鼬毛皮装饰的国会礼袍,并会头戴三角帽,至于其他首长专员则会戴上双角帽。 大法官是英国枢密院及内阁的成员,其所统辖的部门自1885年至1971年称为“大法官办公厅”(Lord Chancellor's Office),而自1971年至2003年则称为大法官部(Lord Chancellor's Department)。在2003年,大法官部改组为宪制事务部,而大法官则同时兼领宪制事务大臣之职。在2007年,有关部门再度改名为司法部,而职称则改成司法大臣。大法官统辖的部门有很多职责,当中包括有宪制改革(包括大法官职位本身的改革)和法院的行政管理等等。此外,大法官在任命英格兰及威尔士法院的法官上,亦担当一定角色。现时的法官任命程序入面,司法任命委员会首先会提名合适的法官人选,然后由大法官委任(正式上由君主委任);至于一些比如上议院常任上诉法官、上诉法院法官及高等法院各分庭庭长的职位,则通常由英国首相提名,但提名前多会与大法官商议。然而,基于一些历史原因,在兰卡斯特公爵领地内如果要提名不具法律专业资格的人士担当裁判官,有关提名须要由兰卡斯特公爵领地总裁提出。
值得一提,大法官昔日亦负责决定向哪一些大律师授予御用大律师资格,但现时其权限仅止于监察提名的程序、对程序作出审视,以及提呈最终的提名,大法官亦负责向新任御用大律师授予英皇制诰。
王国国玺的保管也是由大法官负责的,而国玺一般都是在英皇制诰、令状、及其他皇家公告上使用。虽然国玺由大法官负责保管,但每次要使用国玺时,则由皇室驻大法官署书记官(ClerkoftheCrowninChancery)负责监督,而皇室驻大法官署书记官亦同时兼任大法官的常务次官。大法官只负责保管王国国玺,而苏格兰国玺与北爱尔兰国玺则分别由苏格兰首席部长和北爱尔兰大臣保管。 在昔日,大法官具有相当重要的司法职能,但现时已绝大部分地被废除或转移。旧日干犯重罪或叛国的贵族有权在上议院内被其他贵族公审,而非庶民一样由陪审团审讯,而在上议院内,有关的审讯会由加冕事务长,而非大法官主持。不过,由于加冕事务长一职自1421年起已处于持续悬缺的状态,因此上议院每当审讯贵族时,大法官会被临时委为加冕事务长。惟基于贵族受上院审判的特权已于1948年废除,这种做法亦已被淘汰。自《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通过后,大法官的司法职能更被大幅移除(所谓的司法职能不应于大法官管理法院行政的行政职能混淆)。以往大法官会在上议院司法委员会(即英国本土的终审法院)担当法官,另外也是枢密院司法委员会(即昔时大英帝国,以及后来部分英联邦国家的终审法院)的成员;除此之外,大法官也是英格兰及威尔士最高法院的主席,因此有权监管从属的英格兰及威尔士上诉法院、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和英格兰及威尔士皇室法庭,而他更是英格兰及威尔士上诉法院内的当然法官,以及高等法院大法官法庭的当然庭长。
在近代,由于大法官的职务繁重,大法官已经很少行使有关职权。现时,大法官在上议院司法委员会及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的职权已转移予上议院首席常任上诉法官,而大法官法庭的当然庭长的职权则已移交高等法院庭长。在20世纪末,基本上历任大法官只曾审理过移送至上议院的案件,而历史上最后一位主持审讯的大法官是艾伟仪勋爵,他任内曾审理过上呈至上议院司法委员会的案件。不过,艾伟仪勋爵身为内阁闾僚,但同时身兼法官,在当时已引起各界,包括司法界的关注。至于他的继任人范克林勋爵,则即使有关权力在《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生效后才告废止,但他也从没有行使。
自1867年至1875年期间,大法官亦曾经是加拿大的首席法官,有关职务要到加拿大最高法院及加拿大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设立后,才告解除。
现时,在每个法律年度开始时,大法官仍旧在西敏寺担任法律年度典礼的主礼嘉宾,并会在众法官前致辞。在仪式过后,大法官会在西敏厅举行大法官早餐会,招待诸位法官。 大法官现时仍然掌管不少与英国圣公会相关的职能。有些圣俸实质由皇室赞助的牧师,会由大法官赞助,亦需经由大法官委任。而自14世纪以来,部分实际上由皇室对教会的赞助,都是以大法官的名义进行赞助。现时有大约442个英格兰的教区,以及12个在大教堂供职的牧职薪俸,都是以大法官名义进行赞助。另外,有157名教会人士的圣俸更完全以大法官名义进行赞助,而有份以大法官名义赞助的教会人士圣俸亦有285名。以大法官名义对教会的赞助约占总赞助额的百分之5.5。另一方面,在康沃尔公爵领地,假如担任领主的康沃尔公爵之爵位悬缺,又或者康沃尔公爵年纪尚少的话,大法官同样对领地内的部分圣职负起委任及赞助的职责。
依据法律,部分教会法庭的法官委任需要先咨询大法官,这些法庭包括有坎特伯里的大法庭、约克的大法官法院、教会诉讼保留法庭及长老法庭(Consistory Courts)。此外,大法官是当然的教会专员,负责监理圣公会的财产。
在昔日,由于牵涉到英国圣公会的事务,任何罗马天主教教徒都被认为不宜出任大法官。虽然后来英国对罗马天主教的限制在1829年得以大幅免除,但是对于天主教徒出任大法官仍然有一定的保留。一直到1974年,英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正式容许天主教徒出任大法官,惟有关人士在任期间,大法官的宗教职能需要暂时移交至首相或其他官员。 根据《1937年摄政法案》 ,大法官、连同君主配偶、下议院议长、英格兰及威尔士首席大法官和主事官(Master of the Rolls)一同被赋予权力,有权参与决定君主是否需要解除其皇室职责。在这五人当中,如果有三人或以上根据证据(例如医生证明)认为君主患有心理或身理疾病,以致未能执行国家元首应有的职责,其权力就可转移予摄政王。
大法官也是英国本土多所大学、书院、学校、医院及其他的慈善团体的视察员(Visitor,又译督学)。在英国,假如有团体没有对督学作出委任,或者督学一职出缺,君主将会出任督学,但职能却由大法官代行。另外,也有一些机构是指定由大法官出任督学的,这些机构包括有温莎的圣乔治礼拜堂、皇家研究院、纽卡素大学、以及牛津大学的安东尼学院及大学学院。此外,大法官亦有权委任哈罗公学、拉格比公学和查特豪斯公学的校董会成员各一名。 大法官在一众重大国务官员中排名第二,仅仅位列加冕事务长之后,不过如上所述,加冕事务长一职自15世纪开始已基本上处于悬缺,现时加冕事务长之职只会在君主加冕当日才会有人出任,因此,大法官事实上在其他时间都是地位最高的重大国务官员。另据《1351年叛国法案》,凡谋害大法官者皆可处以叛国罪,可见大法官地位之重要。虽说谋害皇室财务主管(Lord High Treasurer)同样会被处以叛国罪,但由于现时皇室财务主管之职已长年以委员会的方式运作,因此没有这项权利。在现时的国家排名名单(order of precedence)中,大法官亦享有超然地位,仅位列于皇室家庭及教会高级成员之后。在英格兰地区而言,大法官则仅位列于皇室家庭及坎特伯雷大主教之后;至在苏格兰地区,其地位亦仅在皇室家庭及苏格兰国教会大会首长高级专员之后。尽管大法官的正式职称是“大不列颠大法官”,大法官在北爱尔兰也有自己的地位排名。在那里,其地位列于皇室家庭、阿马(Armagh)的基督教及罗马天主教大主教、都柏林的基督教及罗马天主教大主教、以及苏格兰国教会大会议长之后。
在技术上,就全英国而言,尽管首相的实权高于大法官,但大法官的地位高于首相。国玺大臣与大法官在英国享有相同的地位,但国玺首长专员的地位就要低得多。
现时大法官享有极优厚的薪金和退休金,薪金要比首相和其他公职人士都要高得多。不过,大法官为了保持政府形象,通常可以选择自愿减薪。
踏入21世纪以后,由于大法官依然集行政、立法、司法权力于一身,其角色渐渐受社会舆论非议,并有指大法官违反了三权分立的政府原则。此外也有人认为,大法官之存在与欧洲人权公约将不能互相协调,最终促使时任首相布莱尔提出废除大法官职位的建议。然而,反对声音随之而起,指出大法官职位具有历史渊源,而且内阁在司法事务上应有其代言人,所以大法官之职不应废置。
在2003年,布莱尔选择以其好朋友范克林勋爵为大法官兼宪制事务大臣,同时,他又宣布有意废除大法官,以及进行其他宪制改革。不过经过一番争论后,政府发现大法官职位不能随便透过国会法案去废除,结果大法官之职得以保留,但其统豁的大法官部则被改组成宪制事务部。现任大不列颠大法官兼司法大臣斯特劳。到2004年2月,政府在上议院引入一项《宪制改革草案》,再度试图废除大法官职位,并将其职能悉数移送至其他官员。其中,其立法职能计划移送至上议院议长、行政职能移至宪制事务大臣,而司法职能则移至首席大法官。草案另外又包含其他宪制改革,当中包括将上议院的司法职能移送到一个最高法院。
但是到了2004年3月,上议院却将草案送到专责委员会进行详细审议。最初政府预计草案会以流产告终,但随后政府与反对党达成协议,承诺草案付诸国会的正常程序表决,不过条件是,草案要先经过专责委员会的修订。最终在2004年7月13日,上议院完成修订《宪制改革草案》,尽管委员会对其他改革都没有作出修订,但大法官的头衔在草案中却被保留。到2004年11月,政府接纳了上议院的意见,并在上院引入一项修订,将宪制事务大臣与大法官的改革部分结合,形同假定两个官职将继续由同一人出任。最终,《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在2005年3月24日取得御准,当中大法官主要的职能计划在2006年年中前转移到首席大法官及上议院议长等等的官职,不过大法官及宪制事务大臣两职仍然具有内阁阁揆身份,并保留某些法定职能。
一般而言,大臣的职权如果需要转移,只需由枢密院发出枢密令便可。但由于大法官的某些职能牵涉到一些法令法律,因此即使《宪制改革法案》已被制定,要转移这类“被保护”的职能,只可以透过制定国会法案而解决。在2007年5月,宪制事务部被废置,其职权由新置的司法部接替,同时部分来自内政部的职能亦移交到司法部。当时的大法官范克林勋爵则被委任兼领司法大臣衔。
如前文所述,过往如果有庶民获委为大法官,有关人士会在不久以后获晋为贵族,以便执行其主持上院的职务。然而自《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生效后,由于新设立的上议院议长取代了大法官在上议院的工作,大法官之职再无需要一定要由贵族担任。到2007年6月,下院议员斯特劳获委为大法官兼司法大臣,他遂成为了史上第一位来自下院,而不是来自上院或古时的御前会议的大法官。
⑦ 法庭审判员的职责
一、审判员应该认真履行《法官法》规定的职责,按分工主审本院所管辖的一、二审案件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助审员协助审判员进行工作,在代行审判员职务时,同审判员享有同等权利。
二、审判员在审判工作中,必须忠实于法律,忠实于事实真相,坚持清正廉洁,在承办案件时,如本案与自己有利害关系,应主动请求回避,
三、担任案件主审人时,应认真阅读、审查案卷有关材料,制作阅卷笔录,全面、客观的收集、调查和分析证据。并拟定庭审提纲,使庭审活动顺利进行。
四、担任合议庭审判长时,应掌握庭审技巧,提高应变能力,正确指挥和组织庭审活动,组织合议庭进行评议,归纳出评议结果。
五、担任合议庭成员时,应掌握基本案情,积极协助审判长进行庭审活动;在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应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允许沉默或弃权。
六、审判员应对书记员的工作进行指导,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审判工作。
七、审判员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熟练掌握开庭技巧,保证庭审质量,扩大案件审判的社会效果。
八、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注意分析审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相应对策;开展法制宣传工作。
审判员(助审员)岗位职责
⑧ 在香港做检控官需要什么条件
香港一般小案件在裁判司审理的时候检控是没有律师资格的只是受过训练的非专业检控官,地方法院或高院的检控必须有律师资格:
一部分是专责检控案件的公务员检控官,另一部分是单独案件外聘的检控,而外聘的就是在外面执业的律师。
一般专职检控的律师是会比较次一点,所以有大案件的时候政府律政署通常都会外聘较资深的大律师来负责检控。
(8)法官专责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检察官法第二条 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
法官是法院系统的公职人员,根据我国法官法第二条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⑨ 如果审判长涉嫌职务违法 哪个专责机关处理
如果法院审判长涉嫌职务违法犯罪,先由市区县纪监委、上一级法院监察部门立案调查,涉嫌职务犯罪移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由上一级法院指定异地法院进行审判。
⑩ 英国上议院的司法职能
上议院的司法职能始自古代地区元老院(Curia Regis)之职司,其为当时宣读国王臣民请愿书之机构。上议院之司法职能仅交付院中一群‘司法议员’,而非全院共同行使。依司法上诉受理法案(Appellate Jurisdiction Act)之规定,分别指派的12名常任上诉法官(Lords of Appeal in Ordinary)管理院中繁杂的司法事务。一般上诉法官(Lords of Appeal,院中其他具高阶司法职位的议员)亦可行使司法职能。常任上诉法官或一般上诉法官一逾七十五岁即不可拥有司法席。议员们的司法事务受资深常任上诉法官或其副手─次资深常任上诉法官─之督导。上议院之司法管辖权于民事及刑事上皆及于英格兰、威尔斯、与北爱尔兰各法院之上诉案件。至于苏格兰则仅及于民事案件。苏格兰高等法院为刑事最高上诉法院。上议院并非联合王国唯一终审机构。在若干案件中,是由联合王国枢密院(Privy Council in the United Kingdom)行使终审职能。枢密院之司法管辖权较上议院为狭,仅受理来自宗教法庭之上诉案、地方自治(devolution)之相关争议、1975年下议院丧失资格法案(House of Commons Disqualification Act 1975)相关论战、及其他若干次要案件。并非所有司法议员皆出席审理案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皆由各上诉受理委员会(Appellate Committees)专责审议,各委员会一般包含五名成员,由资深议员选定。审议重大案件的上诉受理委员会可能包含更多成员。虽然上诉受理委员会于个别会议室中举行会议,判决结果则于上议院议事厅中宣判。案件经上议院终审后即不可再上诉,除非事关欧洲法律,则可上诉至欧洲司法法庭(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欧洲司法法庭之判决较重法意,与上议院对法律条文字斟句酌大有不同。审议弹劾是一项由上议院全院共同行使,而非仅交付司法议员的司法职能。弹劾案由下议院提出,上议院审议,经上议院简单多数通过便可定谳。弹劾权基本上已然废退,最近一件弹劾案为1806年的梅尔维尔第一子爵亨利·丹达斯(Henry Dundas, 1st Viscount Melville)案。上议院曾一度为审判贵族遭控叛国或犯重罪的法庭。此时由官方为单一案件特别指派之理内官(Lord High Steward)主持开庭,而非上议院大臣。若国会正于休会期间,则另于理内法庭(Lord High Steward's Court)开庭审理。仅贵族们、贵族夫人、及其未再嫁之寡妻有权出席上议院或理内法庭审案,而灵职议员则交由宗教法庭审理。男女贵族在此特别法庭受审之权已于1948年废弃,贵族们现与平民百姓们于相同的法院受审。 2005年宪政改革案将创设联合王国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Kingdom)以接收上议院的司法职权,以及枢密院司法委员会(Judicial Committee of the Privy Council)的部分司法职权。另外,上议院大臣职务转变,撤除其身兼政府阁员及法官之职责。这项改变的动机,有部分是考虑到,行政、立法、司法因历史缘故三权混合,或与欧洲人权公约(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之需求不能一致。(因具立法权或行政权之法官或未能作出公平判决之故。)新的最高法院坐落于密多谢克斯会所(Middlesex Guild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