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法官称谓
㈠ 法官是什么
第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法官与法的独特关系。在英国,法律是法官创制的,或者说“发现”的,在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中,法律是由国家创立的,然后由法官执行。在英国,法官是法律的主人,而在大陆法系中,法官则是法律的奴仆。这其中最为精妙的含义在于法律是否是国家的独占资源就决定着法官们的本质意义。在英国,法律是源于悠久的传统是由法官们发现的,它不仅约束社会,同样约束国王,以及后世的国家,人们服从法律也同样是源于法律是历史结晶的产物。这样,法官作为法律的发现者是超越社会与国家,同样在民众心中也有着至高的地位。在大陆法系国家中,法律是一个主权者的命令,法官不过是这个主权者的奴仆,它只能用于统治,人们服从它仅源于一种群体暴力的支持。此外,英国的法官们才是真正的法律技术专家。他们这种发现法律的声名绝非浪得虚名,布莱克顿曾言及一个习惯是怎样成为法律的:证明某个准则是普通法规则的唯一方法,乃是通过表明遵守该准则已成为了一种习惯,但是这里产生了一个非常自然和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使人们得知这些习惯或准则,而又是谁来决定他们的效力呢?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便是,由几家法院的法官来决定。他们是法律的保管人,是活的明断者,他们必须在各种疑问情形中作出裁决,而且还受其国内法进行裁决的誓言的约束……在证明普通法组成部分的这种习惯是存在方面,这些司法判决的确是所能够列举的最主要的和最权威的证据。[27]英国的法律是由法官们在一套严密的程序中依照一种独特技艺予以发现的这项技艺不仅包括遵循先例,还包括各种区别技术。这种法律的创制模式将法官们真正转化为法律技术专家,使他们比较容易的避免了政治的评论和其他干涉,也真正成为了法律所管辖一切事物的裁判者。 三、一个简单的答案 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英国形成宪政框架的情形下,法律不仅仅管辖社会,同样管辖国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是其最为重要的内容,法官裁判的将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纠纷,还将包括个人与国家,社会与国家的纠纷,在近代这种纠纷的解决则是一个国家合法性证明的问题,作为合法性证明者的法官脱离国家,超脱于社会之上则是一个必然。一个现代学者眼中的法官的角色来源不仅仅与一个标准的裁判者有关,而且与一个政治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联。在英国,合法性证明的标准由于宪政框架的存在,将是由法律承担的,这些法律是由悠久的历史传统积淀而来,由法官们予以发掘,在这种背景下,法官必须的筹建一种封闭的程序来防止他者的干涉,用独特却又植根于英国大众的思维方式来确定此种法律,这样的技艺将是他们的立身之本及自身合法性的证明。既然担当了这样一种近乎“上帝” 的角色,法官们的去俗化将是同样重要的,他们必须披上长袍,用公众少用的,难懂的拉丁文审判,他们要接受一种贵族式的教育和熏陶,用贵族的礼仪来标明自己卓然不群的地位。同样,为使这种知识、美德、法律推理技艺流传下去,他们组成了自己的职业群体,将这一切传习下去,并且用这种群体的力量对抗各种干涉,因为他们也知道个体在政治中将是渺小而不堪一击的。 通过这一段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法官是拥有娴熟法律技艺、具有强烈贵族精神的知识精英群体或其中的一份子。 参考文献: [1]李猛·爱和正义[J]、书屋、2001,(5)。 [2][4][6][12]马克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3]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3。 [5][9][10][11][14][22]程汉大主编·英国法制史[C].济南:齐鲁书社2001。 [7] 伯尔曼著,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3。
㈡ 法官的欧美法系
在英美法系国家,普通法是由法官创造和建立起来的,法官承担着传承和创造法律的重任,因此,专业化及博学是成为法官的前提条件。
在英美国家,对法科学生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仅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要求必须接受过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的训练。法官来源于律师,要想成为法官,必须具有深厚的法律科学知识、包括认识、判断、推理案件、辩论等诸能力在内的良好的认知水平,以及广博的社会学知识。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司法程序研究专家查菲所说的那样,在普通法国家,为了预测一个未来的法官的行为,最好看看他图书室里的藏书,而不是看他事务所里的诉讼委托人名单。
英美法官非常注重经验,以判例形式表现的普通法,其本身就是司法经验的积累。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基于其知识背景、训练方法、法律思维方式的一致,英美法系的法官凝聚并形成一个“解释的共同体”。同时,借助特定的概念、逻辑推理形式,形成了司法的“方法论自治”。
英国早在1701年即在《王位继承法》中规定法官只要行为良好便可终身任职。在英国,法官是终身职务,只有在违反正当行为原则并在上下两院共同要求下才能由国王予以免职。被任命为法官的人服务的年龄可以达到七十或七十五岁,实际上要比政府官员所允许的年龄限度高出十年。在七十五岁之前成为高级法院法官的许多人可以任职到更高的年龄。
在美国,汉密尔顿曾在《联邦党人文集》中写道:“对确保司法独立来说,除了终身任职之外,没有什么比将对其与持以固定的条文明确下来更起作用了。”这种思想在美国宪法中有所反映,美国宪法第3条第1款明确规定,“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
至于法官的待遇,“先于大陆各国形成的对法官优厚的物质待遇,成为英美法各国的传统”。在英国,法官的薪俸非常优厚,大法官的年薪与首相一样。由于各级法官之间的待遇相差并不大,经济利益方面的刺激和诱惑很小,法官对升迁并无多大的兴趣。在美国,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的年薪与副总统相同,总体而言“法官的薪俸优厚,如果在高一级的法院任职,还会配有秘书和研究助手”。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以简洁、惜墨如金著称的《美国宪法》甚至对法官的“俸金于任期内不得减少”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英美国家任命法官对候选人的资历要求非常高。从14世纪开始,英国所有各级法院的法官都从出庭律师中产生,而高等法院的法官更是几乎全部从杰出的出庭律师中产生。即,英国法官必须从英国4个律师公会的成员即出庭律师中任命。一般来说,担任地方法院法官(不含治安法官)必须有不少于7年的出庭律师资历;担任高等法院的法官必须有15年以上的出庭律师或两年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的资历。高级法官基本上都在大学,而且是名牌大学中接受过法律基础教育,他们的父辈的职业基本上都属于资产阶级。
因此,可以说,“英国的司法的主干是由少数精英所支撑的”。1963年,对100名英国高级法官中所作的一个调查的结果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在美国,法官遴选制度本身便说明经验是衡量是否授予法官资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法官在从事这一职业以前,大约要有15年到20年职业律师的经历,有近三分之一的法官在担任法官之前具有检察官的经历。
实际上,在美国“大多数法官又是律师,具有法学学位和职业律师的经验是成为一名法官最普遍的资格要求”。而能否出任法官,则取决于律师执业中的成功、在律师同行中的声望以及政治影响等诸多考量因素。另外、在英美国家,由于诉讼中奉行的是当事人主义,法官处于消极中立的地位,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法官群体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行业的职业性格。两位英国法学家在其著作中曾描述了一个英国人眼中的法官:“头戴假发,身着长袍,面无表情的法官刻板无味地宣告某个被告做了不应做的事情”。
美国学者约翰小努南曾比较了普通法国家历史上几位最伟大的法官,即布莱克顿、马歇尔、霍姆斯、卡多佐、布兰代斯等,他总结出这些人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不仅以公正无私著称,而且以简朴的生活方式而著称。据此,他认为,法官应当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按照科特威尔的看法,法官这种职业往往“被看作是超脱狭隘自身利益的”,法官应当在社会交往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独性”。而流行于英美法系国家的谚语“一个公正的法官是一个冷冷的中立者”更是形象地道出了法官超然的个性。 鉴于法官代表司法权独立审判的重要性,现今世界上多数宪政国家会将有关法官的职权行使,薪俸、地位的保障以及任免限制直接规范在国家宪法内,尤其是积极避免审判涉入政治,或是政治干涉审判,以昭公信。
在一些国家,对于法官的装扮有着特殊要求,以表示法官在法庭上地位的特殊性,及协助审判庭上的人员容易做出身分上的辨别。
法官独立执行国家审判权时,不因其判决有瑕疵而遭受指控,而且其判决不能由法官自行任意改判;因判决而遭受不利益之人,仅能透过上诉寻求救济。
㈢ 求英国各部门官职的名称
1、财政大臣
财政大臣是英国内阁中,主管经济与金融事务之官员职称,通常简称财相。
财政大臣负责管理国王陛下财政部,职位相当于其他国家的财政部长。财政大臣一般被认为是四大国务大臣之一,在近年来,地位更是仅次于首相。现任财政大臣是菲利普·哈蒙德。
2、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
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通常叫作 Foreign Office或FCO)是英国负责推广海外利益的政府部门,由英国外交部及联邦事务部于1968年合并而被创设。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的首长是外交及联邦事务大臣,通常被简称为“外交大臣”。
这个职位与财政大臣和内政大臣一起被看作内阁的三个最有威望的职位。这些职位与首相一起构成重大国务官位。
3、内政大臣
内政大臣(英语: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Home Department,简称:Home Secretary),英国内政部的部长,掌管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内政、全英国的移民和公民事务。现任内政大臣为贾伟德,服务于特蕾莎·梅内阁。
4、掌玺大臣
这个职位首先就像它字面上讲的掌管英国的国玺,负责保管国玺和起草、颁发各种政府文件,历来就是政府首席大臣,因为他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国玺的掌管人 。
所有重要的政府法令、条约、议会宣召令、国王赏赐令、委任书、特许状,均由大法官拟定和颁行,都必须加盖国玺才能生效。
5、首相
首相为“首席宰相”的缩写,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内阁首脑的中文通称,如英国、日本的内阁首脑。
首相的产生各国规定不一,英国首相只能由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并由英王任命;日本首相由国会提名经议员选举产生,并经天皇任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议会中占多数议席的政党(执政党)的领袖(总裁)是当然的首相。首相享有非常广泛的权力。
㈣ 勋爵是什么头衔
参考以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英国荣誉勋爵制度旨在奖励那些为英国做出过贡献的人士,不同的荣誉头衔代表了不同的重要性,各种荣誉头衔包括:世袭贵族,终身贵族,男爵勋爵,骑士勋爵。获骑士勋爵册封后,名字前可以加上Sir(爵士)的头衔,女性的头衔则是Dame(女爵士),而获得的勋章也有很多种,包括巴斯勋章,大英帝国勋章(OBM)等。
按照规定,勋爵候选人推荐的标准是,接受荣誉勋爵的人须在各自的领域,包括商业、艺术等,作出重大贡献。但实际操作中,王室分封的荣誉勋爵大都集中在政坛、商界和娱乐明星领域中。由于涉及到英国政府,每年英国社会都为候选人的名单争论不休。
荣誉勋爵有名无实
英国是著名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勋爵分封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传统。英国的封建体系与爵士制度有其久远的历史背景,以往在古代只针对政治、军事上的功勋,近代则扩及到科学、文学、艺术等其他领域。英国的封号授予分成七级,分为贵族与平民两大部分。而除了英国王室以外,贵族分为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与男爵五种;另外还有两种封号:准男爵与骑士,他们属于平民,而非贵族。
一般贵族的勋爵可以世袭,至于是长子或是其他亲属继承,再由英王授予的封授状或敕令上会有记载。但依据1876年的上诉审判法案及1958年的终身贵族法案,两法案所授予的终身贵族(只能授以男爵勋爵)不能世袭。而属于平民的准男爵勋爵可以世袭;骑士勋爵则不能世袭,荣耀仅限其一生,子女不能继续享有。而在1963年的贵族法案通过后,女性才得以继承勋爵。
原来,王室很少对平民授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英国的分封也发生着变化。现在,英女王每年两次授爵颁勋,一次是新年,一次是“女王生日”,每次分封达到上千人。在英国,世袭的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以及平民所能博取的最高等级的勋爵———男爵,才是真正的贵族,各种勋位的获得者只能算是“准贵族”。
在王权日益被削弱的英国君主立宪制里,授予勋爵、颁发勋章成为了王室手中仍然握有的重要权力之一。凭借这种制度,英国王室维系了对贵族阶层的发言权。更重要的是,王室表彰无须成本,获勋爵和勋章者却可以感到无上的荣耀,从而维系了王室的地位和尊严。此外,同一人可能由于特殊贡献,以至于有两个以上的封号,例如,2003年被称为“英国辛德勒”的93岁英国老人温顿被英女王封为爵士,以表彰从德国纳粹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救出700名犹太儿童,此前,温顿在1983年就得到了英女王的帝国荣誉勋章MBE。这是为了表彰他为老人福利所作的贡献。
皇家爵位评选程序繁琐
如果说原来王室分封还能给当事人带来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话,那么,现在的王室分封便演变为一种荣誉制度,只能起到社会精神激励的作用。由于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是国家象征性元首,因此她的分封代表着英国政府,而授予勋爵、颁发勋章是王室手中仍然握有的重要权力之一。也正由于这点,王室勋爵的评判才如此引人注目。
事实上,英国王室授勋过程比较繁琐。一般来说,英国女王一年封两批勋爵,每批1000人左右,分别在新年和女王的生日中举行。获荣誉勋爵的人员名单主要由英国各个党派代表组成的检查封爵候选人提名委员会负责,但也可以由英国首相向女王推荐,英联邦国家政府也可以向英国政府提名自己的公民,女王还可以自己决定将荣誉授予个人。
荣誉勋爵面临贬值危险
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当初由于英国王室很少对平民授予勋爵,这也在另一方面提高了荣誉勋爵的价值。然而,随着英国王室分封制度的改革,王室勋爵也面临着贬值的危险。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过去50年来,英国约有300人拒绝接受勋爵。其中,许多人曾多次拒绝接受勋爵,英国著名画家劳里曾先后5次拒绝勋爵,其中包括1955年的“大英帝国军官勋章”、1961年的“大英帝国司令勋章”和1968年的“爵士”勋爵等。这些人之所以不接受王室勋爵,主要原因是对其不感兴趣。然而,这种情形在五十年前是很难想象的。
勋爵不像以前那样引起人们兴趣,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授勋人数太多太滥,含金量远不如以前。现在,英国女王一年要分封两次,每次的人数都达一千人左右。这么多的人难免鱼龙混杂。英国剧作家米歇尔在1989年和2004两次拒绝“大英帝国司令勋章”和“爵士”勋爵,原因就是由于得到这一勋爵的人太多太滥了,突出不了自己的价值。
而且,据媒体报道,获得女王授勋的人普遍经济实力雄厚。这难免引起社会对王室勋爵是否按照钱财多少进行分封的猜疑。2002年,就有人指责获得勋爵头衔的百万富翁古拉姆•努恩向工党政府捐献了10万英镑,是政府“用政治头衔奖励大额捐款者”的产物。难怪英国媒体普遍认为,王室授勋太过于“嫌贫爱富”了,成了有钱人的游戏。
另外,也有舆论认为英国王室授勋太易受政治影响了,有时成了英国政府的外交工具。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任时被封爵,就被很多政治家指出这是一次政治交易,目的是拉近两国政府间的关系。美国9•11后,反恐也成了英国王室授勋的一项评判指标。2003年,女王授予海瑟•桑德丝勋爵,原因就是她在身为英国驻希腊大使馆专员的丈夫遭恐怖分子杀害后他,能继续对恐怖分子作斗争。这些因素都造成英国王室勋爵的大量缩水,难怪很多人认为英国勋爵现在已经一文不值。更有甚者据此推测,若干年之后,英国王室将没有可以授勋的候选人了。
㈤ 为什么国外法庭上称呼法官为 “Your Honor” ,而称呼领主,贵族小姐为 “My Lord” , “My Lady”
尊称法官 Your Lordship, your worship, your honour。
称领主my lord, 女眷my lady,表达从属关系,以前平民专用的。现在my lord多指上帝,也是表属达从属关系。
㈥ 大法官的英国法官
英国大法官(英文:Lord High Chancellor of Great Britain),通称大法官(英文:Lord Chancellor),是英国政府内一个高级和重要的官位。大法官在一众重大国务官员(Great Officers of State)中排行第二,有关任命都由首相提出意见,再由君主委任。在1707年英国成为联合王国以前,此职位曾分别为“英格兰大法官”(Chancellor of England)及“苏格兰大法官”(Lord Chancellor of Scotland)执掌。
如果大法官没有被委任,就可以委任掌玺大臣。掌玺大臣与大法官的职能完全一样,不过两者的任命方法却有分别。另外,大法官的职务亦可以由一个由多于一位“国玺首长专员”组成的委员会行使。不过自19世纪以来,只曾有大法官的任命,而掌玺大臣与委员会则处于废弃的状态。大法官的其中一项重要职责,是担任国玺的保管人。此外,他也是英国内阁的阁臣之一,依据法律,理论上他有责任维持法院有效运作,以及确保法院的独立。在昔日,大法官负责主持上议院的会议,同时是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司法首长;但自《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生效后,上述两项职能已经分别移交予上议院议长及首席法官。大法官自16世纪开始原本一直由贵族出任,而现任大法官斯特劳阁下则是近代首位以庶民身份担任此职的人士,他现时亦兼任司法大臣一职。大法官以往曾经兼任宪制事务大臣之职,但此职已在2007年为司法大臣取代。 大法官一职最早可上溯至卡洛林王朝,当时有一名官员负责掌管皇家印玺。至于在英格兰,此职至少源于1066年开始的诺曼征服,或者更早的时间。有部分学者认为历史上首任大法官是埃格曼德斯(Angmens),并认为他在605年获委任。至于其他资料则推断出首位去委任大法官的君主是忏悔者爱德华,据闻在其任内,他首先以印玺取代亲手签署文件。总言之,自诺曼征服以后,大法官之官位一直存在。在中世纪的时候,基于教士是王国中少有受教的一群,大法官一职几乎都是由神职人员担任。大法官曾经有不少职责,当中包括保管国玺、担任首席皇家祭司,以及教会和世俗事务上的顾问。因此,大法官渐渐成为政府内最重要的职位之一。大法官在政府入面,地位仅仅次于最高司法官(Justiciar)之下,不过最高司法官这个职位现今已被淘汰。
托马斯.莫尔爵士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法官之一,他于亨利八世在位时供职,后来被亨利八世处决。作为君主的其中一名官员,大法官会出席“御前会议”。假如大法官本身是一位主教,他在出席会议前将可获传讯令状(writ of summons),但如果大法官本身仅仅是一位教士、俗人或地位更低的人士,他将不获任何传讯令状。御前会议后来演化成国会,而大法官就成为了上议院的议长。亨利八世在位时曾通过一项法令,让大法官正式有权主持上议院会议,而大法官本身更无须具备贵族身份。
大法官的司法职能亦透过“御前会议”而有所演化。以往有关于司法上的申请需要向君主及“御前会议”通报,不过在1280年时,爱德华一世就下令其法官在皇座法庭自行负责处理及审视有关的申诉。当中,重要的申诉要交由大法官作定夺,而更重要的申诉则会获君主注意。而自爱德华三世在位开始,大法官开始有属于自己的法庭,这个法庭后来演化成所谓的大法官高等法庭。在这个法庭内,大法官会依照公平性(或衡平法),而非具有严格规范原则的普通法去审理案例。由于大法官在大法官高等法庭内是代表国君施行公正仁义,因此大法官亦曾经有“皇家良心保管者”(Keeper of the Royal Conscience)之称号。教士主导大法官一职的情况,直到16世纪才告终止。在1529年,时任大法官兼约克大主教托马斯·沃尔西(Thomas Wolsey)枢机由于未能成功实现取消亨利八世的第一段婚姻,结果遭到免职。此后,俗人取代了教士,成为担当大法官的人选。教士出任大法官的情况曾一度于玛丽一世在位时再次出现,但此后几乎所有大法官都是由俗人担任。 在旧日大法官由教士出任的时候,大法官缺席或出缺时,职务会由“国玺掌官”(Keeper of the Great Seal)暂代,一旦大法官被委任,国玺掌官之职就会解除。后来在伊莉莎白一世登位后,国会通过一项法案,赋予掌玺大臣(LordKeeperoftheGreatSeal)享有与大法官“一样的身份、地位、司法权、执行法律的权利、以及其他关税、贵重物品及利益”。大法官与国玺大臣之唯一分别在于任命的程序;大法官透过英皇制诰获得任命,但国玺大臣只要接收国玺,并开始作出保管,就完成任命的程序。以往在惯例上,国玺大臣由庶民出任,而大法官就由贵族出任。而一位被册封为贵族的国玺大臣,则会在晋爵不久以后改任大法官。历史上,迄今末任的国玺大臣是罗伯特.韩里,当他在1760年获封男爵后不久,就在1761年转任大法官。自此以后,庶民与贵族都会获委任为大法官,但一直到21世纪以前,庶民获任命为大法官后不久,即会获册封为贵族。
除了国玺大臣以外,大法官的职务亦曾经由多于一人组成的委员会行使。这个委员会名叫“国玺首长专员委员会”(Lords Commissioners of the Great Seal),但自1836年以来,未曾有国玺专员委员会被委任。
昔日原本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都各置有相当于大法官的职位。后来《1707年联合法案》将英格兰王国及苏格兰王国合并成大不列颠王国后,原本的英格兰大法官及苏格兰大法官遂合并成大不列颠大法官。但是,当爱尔兰与大不列颠透过《1800年联合法案》合并以后,原属于爱尔兰的爱尔兰大法官之职得以保留,结果“大不列颠大法官”之职称至今也没有改成“联合王国大法官”。直到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后,爱尔兰大法官之职才告废止,而其职权则转移至北爱尔兰总督,后来再转移到北爱尔兰大臣处。不过,现时的北爱尔兰法院服务却是大法官在北爱尔兰拥有的官署。 大法官原本根据其传统权利负责主持上议院的会议(形同议长),不过自《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生效后,有关职能已经移交上议院议长。
另外每当君主去任命数名首长专员以代行某些职务时(例如在国会宣布御准已经授予),大法官往往会担任首席首长专员,至于其余首长专员依惯例通常都是兼领枢密院顾问官衔的上议院议员。当大法官行使首席首长专员职务时,他会穿上以白鼬毛皮装饰的国会礼袍,并会头戴三角帽,至于其他首长专员则会戴上双角帽。 大法官是英国枢密院及内阁的成员,其所统辖的部门自1885年至1971年称为“大法官办公厅”(Lord Chancellor's Office),而自1971年至2003年则称为大法官部(Lord Chancellor's Department)。在2003年,大法官部改组为宪制事务部,而大法官则同时兼领宪制事务大臣之职。在2007年,有关部门再度改名为司法部,而职称则改成司法大臣。大法官统辖的部门有很多职责,当中包括有宪制改革(包括大法官职位本身的改革)和法院的行政管理等等。此外,大法官在任命英格兰及威尔士法院的法官上,亦担当一定角色。现时的法官任命程序入面,司法任命委员会首先会提名合适的法官人选,然后由大法官委任(正式上由君主委任);至于一些比如上议院常任上诉法官、上诉法院法官及高等法院各分庭庭长的职位,则通常由英国首相提名,但提名前多会与大法官商议。然而,基于一些历史原因,在兰卡斯特公爵领地内如果要提名不具法律专业资格的人士担当裁判官,有关提名须要由兰卡斯特公爵领地总裁提出。
值得一提,大法官昔日亦负责决定向哪一些大律师授予御用大律师资格,但现时其权限仅止于监察提名的程序、对程序作出审视,以及提呈最终的提名,大法官亦负责向新任御用大律师授予英皇制诰。
王国国玺的保管也是由大法官负责的,而国玺一般都是在英皇制诰、令状、及其他皇家公告上使用。虽然国玺由大法官负责保管,但每次要使用国玺时,则由皇室驻大法官署书记官(ClerkoftheCrowninChancery)负责监督,而皇室驻大法官署书记官亦同时兼任大法官的常务次官。大法官只负责保管王国国玺,而苏格兰国玺与北爱尔兰国玺则分别由苏格兰首席部长和北爱尔兰大臣保管。 在昔日,大法官具有相当重要的司法职能,但现时已绝大部分地被废除或转移。旧日干犯重罪或叛国的贵族有权在上议院内被其他贵族公审,而非庶民一样由陪审团审讯,而在上议院内,有关的审讯会由加冕事务长,而非大法官主持。不过,由于加冕事务长一职自1421年起已处于持续悬缺的状态,因此上议院每当审讯贵族时,大法官会被临时委为加冕事务长。惟基于贵族受上院审判的特权已于1948年废除,这种做法亦已被淘汰。自《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通过后,大法官的司法职能更被大幅移除(所谓的司法职能不应于大法官管理法院行政的行政职能混淆)。以往大法官会在上议院司法委员会(即英国本土的终审法院)担当法官,另外也是枢密院司法委员会(即昔时大英帝国,以及后来部分英联邦国家的终审法院)的成员;除此之外,大法官也是英格兰及威尔士最高法院的主席,因此有权监管从属的英格兰及威尔士上诉法院、英格兰及威尔士高等法院和英格兰及威尔士皇室法庭,而他更是英格兰及威尔士上诉法院内的当然法官,以及高等法院大法官法庭的当然庭长。
在近代,由于大法官的职务繁重,大法官已经很少行使有关职权。现时,大法官在上议院司法委员会及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的职权已转移予上议院首席常任上诉法官,而大法官法庭的当然庭长的职权则已移交高等法院庭长。在20世纪末,基本上历任大法官只曾审理过移送至上议院的案件,而历史上最后一位主持审讯的大法官是艾伟仪勋爵,他任内曾审理过上呈至上议院司法委员会的案件。不过,艾伟仪勋爵身为内阁闾僚,但同时身兼法官,在当时已引起各界,包括司法界的关注。至于他的继任人范克林勋爵,则即使有关权力在《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生效后才告废止,但他也从没有行使。
自1867年至1875年期间,大法官亦曾经是加拿大的首席法官,有关职务要到加拿大最高法院及加拿大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设立后,才告解除。
现时,在每个法律年度开始时,大法官仍旧在西敏寺担任法律年度典礼的主礼嘉宾,并会在众法官前致辞。在仪式过后,大法官会在西敏厅举行大法官早餐会,招待诸位法官。 大法官现时仍然掌管不少与英国圣公会相关的职能。有些圣俸实质由皇室赞助的牧师,会由大法官赞助,亦需经由大法官委任。而自14世纪以来,部分实际上由皇室对教会的赞助,都是以大法官的名义进行赞助。现时有大约442个英格兰的教区,以及12个在大教堂供职的牧职薪俸,都是以大法官名义进行赞助。另外,有157名教会人士的圣俸更完全以大法官名义进行赞助,而有份以大法官名义赞助的教会人士圣俸亦有285名。以大法官名义对教会的赞助约占总赞助额的百分之5.5。另一方面,在康沃尔公爵领地,假如担任领主的康沃尔公爵之爵位悬缺,又或者康沃尔公爵年纪尚少的话,大法官同样对领地内的部分圣职负起委任及赞助的职责。
依据法律,部分教会法庭的法官委任需要先咨询大法官,这些法庭包括有坎特伯里的大法庭、约克的大法官法院、教会诉讼保留法庭及长老法庭(Consistory Courts)。此外,大法官是当然的教会专员,负责监理圣公会的财产。
在昔日,由于牵涉到英国圣公会的事务,任何罗马天主教教徒都被认为不宜出任大法官。虽然后来英国对罗马天主教的限制在1829年得以大幅免除,但是对于天主教徒出任大法官仍然有一定的保留。一直到1974年,英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正式容许天主教徒出任大法官,惟有关人士在任期间,大法官的宗教职能需要暂时移交至首相或其他官员。 根据《1937年摄政法案》 ,大法官、连同君主配偶、下议院议长、英格兰及威尔士首席大法官和主事官(Master of the Rolls)一同被赋予权力,有权参与决定君主是否需要解除其皇室职责。在这五人当中,如果有三人或以上根据证据(例如医生证明)认为君主患有心理或身理疾病,以致未能执行国家元首应有的职责,其权力就可转移予摄政王。
大法官也是英国本土多所大学、书院、学校、医院及其他的慈善团体的视察员(Visitor,又译督学)。在英国,假如有团体没有对督学作出委任,或者督学一职出缺,君主将会出任督学,但职能却由大法官代行。另外,也有一些机构是指定由大法官出任督学的,这些机构包括有温莎的圣乔治礼拜堂、皇家研究院、纽卡素大学、以及牛津大学的安东尼学院及大学学院。此外,大法官亦有权委任哈罗公学、拉格比公学和查特豪斯公学的校董会成员各一名。 大法官在一众重大国务官员中排名第二,仅仅位列加冕事务长之后,不过如上所述,加冕事务长一职自15世纪开始已基本上处于悬缺,现时加冕事务长之职只会在君主加冕当日才会有人出任,因此,大法官事实上在其他时间都是地位最高的重大国务官员。另据《1351年叛国法案》,凡谋害大法官者皆可处以叛国罪,可见大法官地位之重要。虽说谋害皇室财务主管(Lord High Treasurer)同样会被处以叛国罪,但由于现时皇室财务主管之职已长年以委员会的方式运作,因此没有这项权利。在现时的国家排名名单(order of precedence)中,大法官亦享有超然地位,仅位列于皇室家庭及教会高级成员之后。在英格兰地区而言,大法官则仅位列于皇室家庭及坎特伯雷大主教之后;至在苏格兰地区,其地位亦仅在皇室家庭及苏格兰国教会大会首长高级专员之后。尽管大法官的正式职称是“大不列颠大法官”,大法官在北爱尔兰也有自己的地位排名。在那里,其地位列于皇室家庭、阿马(Armagh)的基督教及罗马天主教大主教、都柏林的基督教及罗马天主教大主教、以及苏格兰国教会大会议长之后。
在技术上,就全英国而言,尽管首相的实权高于大法官,但大法官的地位高于首相。国玺大臣与大法官在英国享有相同的地位,但国玺首长专员的地位就要低得多。
现时大法官享有极优厚的薪金和退休金,薪金要比首相和其他公职人士都要高得多。不过,大法官为了保持政府形象,通常可以选择自愿减薪。
踏入21世纪以后,由于大法官依然集行政、立法、司法权力于一身,其角色渐渐受社会舆论非议,并有指大法官违反了三权分立的政府原则。此外也有人认为,大法官之存在与欧洲人权公约将不能互相协调,最终促使时任首相布莱尔提出废除大法官职位的建议。然而,反对声音随之而起,指出大法官职位具有历史渊源,而且内阁在司法事务上应有其代言人,所以大法官之职不应废置。
在2003年,布莱尔选择以其好朋友范克林勋爵为大法官兼宪制事务大臣,同时,他又宣布有意废除大法官,以及进行其他宪制改革。不过经过一番争论后,政府发现大法官职位不能随便透过国会法案去废除,结果大法官之职得以保留,但其统豁的大法官部则被改组成宪制事务部。现任大不列颠大法官兼司法大臣斯特劳。到2004年2月,政府在上议院引入一项《宪制改革草案》,再度试图废除大法官职位,并将其职能悉数移送至其他官员。其中,其立法职能计划移送至上议院议长、行政职能移至宪制事务大臣,而司法职能则移至首席大法官。草案另外又包含其他宪制改革,当中包括将上议院的司法职能移送到一个最高法院。
但是到了2004年3月,上议院却将草案送到专责委员会进行详细审议。最初政府预计草案会以流产告终,但随后政府与反对党达成协议,承诺草案付诸国会的正常程序表决,不过条件是,草案要先经过专责委员会的修订。最终在2004年7月13日,上议院完成修订《宪制改革草案》,尽管委员会对其他改革都没有作出修订,但大法官的头衔在草案中却被保留。到2004年11月,政府接纳了上议院的意见,并在上院引入一项修订,将宪制事务大臣与大法官的改革部分结合,形同假定两个官职将继续由同一人出任。最终,《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在2005年3月24日取得御准,当中大法官主要的职能计划在2006年年中前转移到首席大法官及上议院议长等等的官职,不过大法官及宪制事务大臣两职仍然具有内阁阁揆身份,并保留某些法定职能。
一般而言,大臣的职权如果需要转移,只需由枢密院发出枢密令便可。但由于大法官的某些职能牵涉到一些法令法律,因此即使《宪制改革法案》已被制定,要转移这类“被保护”的职能,只可以透过制定国会法案而解决。在2007年5月,宪制事务部被废置,其职权由新置的司法部接替,同时部分来自内政部的职能亦移交到司法部。当时的大法官范克林勋爵则被委任兼领司法大臣衔。
如前文所述,过往如果有庶民获委为大法官,有关人士会在不久以后获晋为贵族,以便执行其主持上院的职务。然而自《2005年宪制改革法案》生效后,由于新设立的上议院议长取代了大法官在上议院的工作,大法官之职再无需要一定要由贵族担任。到2007年6月,下院议员斯特劳获委为大法官兼司法大臣,他遂成为了史上第一位来自下院,而不是来自上院或古时的御前会议的大法官。
㈦ 在英语中什么对他有什么好的昵称,尊称
英语称呼很多用于不同场合,我觉得还是了解每个称呼的特点为好.1.Mr.Mister的略字,相当于汉语中的"先生",是对男性一般的称呼,区别于有头衔的人们,如Doctor,Professor,Colonel等的敬称.1).Mr.用在姓或姓与名前,不能单独用在名字前,如Mr.Smith,Mr.JohnSmith.2).对极熟的朋友,谈话,写信,通常略去Mr.,对没有尊称或头衔的生人必须使用.3).Mr.也可写在职位前,如Mr.President.4).英美人习惯,可以自称Mr.,例如在电话中说ThisisMr.Smith'sspeaking.对陌生人谈话,也可以说IamMr.Smith.2.Esq.Esquire的略写,相当于汉语的"先生".只用于写地址,姓名.称呼不用.1).英国人常用,比更为敬重一些,一般用于"有地位的"人.美国人不常用.2).Esq.不能和Mr.并用.Esq.应在姓名之后,如:JohnSmith,Esq.3.Messrs法语monsieur(先生)的复数,Messieurs的略写,用于姓前做称呼,相待于Mr.,Sir的复数.1).以用于合伙的商店和私人企业为多.2).常用有下列形式:Messrs.Edwards&SmithMessrs.Edwarda&Bro.(=Brothers)Messrs.Edwarda&Co,Ltd.(=Company,Limited)4.Mrs.Mistress的略写.用于已婚妇女,相当于汉语的"夫人,太太".1).通常用在丈夫的姓和姓名之前,如:Mrs.Smith,Mrs.JohnSmith.2).法律文件写本人的名字和丈夫的姓,如:Mrs.MarySmith.3).Mr.andMrs.这一次序不可颠倒.不要照Ladiesandgentlemen类推.4).一家人尊称不同时,用如右例:Colonel,Mrs.andMissesSmith.5.Madam1).对不认识的妇女,不知已婚未婚时常用madam来称呼;又可用于已婚的所谓上层妇女.2).ma'ma用于口语,特别是佣人对主妇或店员对女顾客用.6.Madame简写是Mme.,复数是mesdames(简写是Mmes.).在英国常用它称呼非英语民族的"上层社会"已婚妇女,及有职业的妇女,相当于Mrs.7.Miss,复数为misses1).对未婚妇女用,未知已婚未婚时也可使用.2).Miss没有简写,也不加句点.8.Ms.或Mz美国近来用来称呼婚姻状态不明的妇女,相当于汉语中的"女士".9.Master1).佣人对未成年男少主人的称呼,相当于汉语的"少爷".2).用在名字之前,如:MasterJohn.10.Sir是英国封建阶级对爵士knight的敬称.1).用在全姓名或名字之前,如SirWalterScott或SirWalter不能说SirScott.2).有时也用于对一般人的尊称,如谈话中的YesSir.和书信的DearSir11.lord1).英国封建阶级,Marquis(侯),Earl(伯),Viscount(子),Baron(男)的尊称.2)可用全姓名或只用姓.12.Lady英国封建阶级从knight的夫人到Marchioness,Countess,Viscountess,Baroness的尊称,如LadyCraigie.在集会和活动时对全体妇女称呼,放在Gentlemen前.13.Honourable(简写Hon.)1).成美国用于部长,大使,参议员,法官,市长;英国用于宫中女官,高等法院推事,下院议长,议员及贵族子弟.2).可以和其他尊称并用,如:TheHonourableDr.Edwards.14.Reverend(Rev.)1).用于基督教的牧师,如theRev.Mr.Smith2).用于天主教的神父如ReverndFatherWilliams.教会会长用VeryRev.Father----;主教用RightRev.,Monseignor----.1.怎样称呼陌生人为表示尊敬,对成年男性称sir(对两位以上的称gentlemen),对中年以上的妇女称madam,对青年妇女称miss,也可用lady或ladies作为对女性的客气的称呼。年长者对青年小孩,可用youngman,man,son,boy,kid等。2.怎样称呼长辈、上级、或不十分熟悉的人对成年男性用“Mr+姓氏”;对已婚妇女用“Mrs+姓氏(丈夫姓氏)”;对未婚妇女用“Miss+姓氏”;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妇女或不喜欢别人用Miss/Mrs相称呼的,用Ms。3.朋友之间怎样称呼朋友之间常互以“名字”相称,以示亲密无间,如:Hi,Bill.(你好,比尔。)有时用名字的昵称,则显得更加亲密,如:Hi,Sue.(Sue是Susan的昵称)。4.学生怎样称呼老师对男老师称sir或“Mr+姓氏”,对青年女老师称miss或“Miss+姓氏”,对已婚女老师称“Mrs+姓氏”。顺便说一句,“Goodmorning,TeacherWu。”之类的说法是不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的。5.亲人之间怎样称呼儿女对父亲称father,dad,daddy,pa,poppa等;对母亲称mother,mum,mummy,mom,mommy,ma,mama等;父母对子女用myboy,mygirl,children,kids,dear,mylove,darling或直呼其名,兄弟姐妹之间多直呼其名;夫妻之间常用(my)dear,(my)love,sweetie,honey,darling等,或直呼其名。英语国家人们相互间的称呼,和我国的习惯相差很大,值得我们研究一下,以免在交往接触中使用不当。对于几个或的成年男子,可尊称他们为gentlemen,意为“先生们”。对于一位不知名的男子,可称为gentleman或sir,但不宜单独用mister这个字称呼他,因为这是小孩子或较低微的人的口吻。对于已知其姓氏的男子,可在他的姓(familyname)前冠以Mr.,如Mr.Smith,但不要在他的名前冠以Mr.,如Mr.Jack。Mr.为Mister的略语,也读为/'misto/。用在姓前时,不要全部拼写出来。比如说GregoryWood和MiloWeaver两个人.在初认识时可互称Mr.Weaver和Mr.Wood,在比较熟识后,可互称对方的名(firstname),即Gregory(或Greg)和Milo.按英语国家的习惯,妇女结婚后都使用丈夫的姓。一个已婚妇女的全名是以自己的firstname加上丈夫的familyname。比如说JaneBrown与GregWood结婚后,她便称为JaneWood,而JaneBrown便成为她“未嫁时的名字”(maidenname),而很少使用。她在未嫁时被称为MissBrown,嫁后便被称为Mrs.Wood。Mrs.读为/'misiz/,由来于mistress,但后者现有别的意思.不再当“夫人,太太”讲了。Mrs.从不脱离姓名单独使用;问别人的夫人好,说Howisthemissis?是故作诙谐、不登大雅的。对于熟悉的人.JaneBrown不论婚前婚后都只称Jane就可以了。Jane和Greg在一起可称为theWoods,意为”伍德两口子”。由于妇女结婚后有改随夫姓的问题,故当一个女子说:“.”她的意思是还不想结婚。一般情况下,夫妻互相以名字相称;互称darling、dear、dearie的也不少.还有夫称妻为honey或sweetheart的。在对第三者谈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时.视和第三者熟悉的程度,可以说Mr.Wood、(Mrs.Wood)、Myhusband(Mywife)或Greg(Jane);前两种说法比较正式,用于较不熟悉的人。我们的“孩子他妈”、“小康他爸爸”这类说法在英语中是没有的,但某些地区(如美国某些地方)老年夫妻“跟着孩子称呼”.互相中叫Mom、Pop。此外.在某些阶层中称自己丈夫为myoldman,称自己妻子为myoldwoman,也是有的。如果妻子对丈夫忽然严肃地叫Mr.Wood,或甚至说MydearMr.Wood,这就说明她生气了,或者她要认真地谈清什么问题.气氛就比较紧张了。父母常以爱称来叫自己的孩子,亲友互相称呼其孩子时也一样.这有如我国孩子的小名,但这种爱称是有规律的。如John—Johnny—Jack,William—Will—Bill,Robert—Bob,Ronald—Ron,Reginald——Reggie——Reg,Simon——Sim,Samuel——Sam,Margaret——Mag,Patricia——Pat,Judith——Judy,Elizabeth——Lizzy—Liz等等。美国前总统JohnKennedy习称Jack,现总统JamesCarter自己署名JimmyCarter,均属此。我国称别人的孩子为“小弟弟.小妹妹”,英语中无此习惯。孩子很小时,称父母为Daddy、Mummy,到稍大,改为Dad和Mum(Mom).再大时,也有改口叫Father、Mother的。过去有用Papa、Mama的,现在较少了。同辈孩子间一般是互相直呼其名.并用爱称,不像我国,弟妹不能称兄姐之名,或互相在名下缀以“哥、姐、弟、妹”之类,更没有用号码来代替人名的。英语中的bigbrother只有“哥哥”的意思,不是说排行第一。把三哥、四嫂直译为thirdelderbrother、fourthsister-in-law之类,即使是故意渲染本地风光、增加色彩,也并不可取。孩子称呼别的孩子的父母.一般客气地称为Mr.Wood、Mrs.Wood等等。如很熟悉时,可学自己父母的样称呼Jane、Greg,尤其是孩子已长大而叔叔阿姨还不显得老时,更是如此。两家关系极密切,交往年代又较长远时,称UncleGreg、AuntJane的可能性也存在。但对于长辈人通称为叔叔阿姨,不是英语国家的习惯。什么UnclePoliceman、AuntConctor,更是“莫名其妙”了。美国有个习惯,就是年纪稍大的男子称年轻的男子为son,以表示亲切。这常见于长辈与晚辈,职务上高一级与低一级者(如军队里、铁路上等),以及老手与新手之间。有时不免有点“倚老卖老”的味道,但决无骂人之意,因为在英语国家.并不以当人家老子为占便宜。最后,我国那种“王工程师”、“李书记”、“刘老师”的说法,不能直译成英语。只有医生以及有军衔的人,可以说DoctorThurber,ColonelBates等。此外,PresidentFord、SenatorWagner、MayorPhillips、ProfessorHood等,也常有这样说的,以示尊敬。例如我们有一位美国教师,名叫WilliamAtkins,不太熟悉时叫他Mr.Atkins,熟悉后叫他William或甚至于Bill。千万不要叫他Atkins,那是至少半个世纪以前英美富豪对待男仆的称谓。至于我们中国人,学生可以称老师为ComradeWang、ComradeLiu等。老师对学生,在大学可以称Comrade…,在小学则可直呼其名。
㈧ 大法官在英国的地位是什么
英国大法官(Lord Chancellor)一职自公元605年起就已设立,其历史比首相(Premier)职位更悠久,具有十分特殊和显要的地位。大法官作为大法官部(Department of Lord Chancellor)的长官,同时还兼任上议院(The House of Lords)的议长、内阁法律大臣(Lord Chancellor in Cabinet),负责任命上诉法院(The Supreme Court of Appeals)和高等法院(The High Court of Justice)的首席法官和全国的高级法官,管理全国的法院系统,参加上议院的辩论和投票,负责在女王(Queens)和议会(Parliament)之间传递情况和文件。在议会开会的第一天,如果女王缺席,由他代为宣读女王的演说词(as the Speaker of the House of Lords)。
2003年6月12日,英国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对内阁进行了重大改组:撤销大法官、苏格兰事务大臣和威尔士事务大臣三个内阁大臣的建制,调整包括卫生大臣、议会下院领袖在内的部分重要内阁成员职位。在撤消大法官部后,布莱尔宣布设立一个宪法事务部(Department of Constitutional Affairs),由他的大学同窗福尔克纳勋爵(Charles Falconer)任该部大臣,总揽原大法官所负责的大部分事务。62岁的大法官欧文勋爵(Derry Irvine)宣布退休,成为英国最后一任大法官。
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31568
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
㈨ 英国官史。求各个官职名称
一、古官
英国的古官被称为Great Offices of State(国家大官)。下面按照礼仪顺序介绍目前仍旧存在的一些主要的古官。
1、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坎特伯雷大主教):英格兰教会领袖和全世界安立甘宗名义上的领袖。英国君主是教会的最高统治者。坎特伯雷大主教是王室之外,礼仪地位最高的人。
2、Lord Chancellor(大法官):掌管君主的玉玺(大玺),并长期担任贵族院的主持人。2003年宪法事务部成立(2007年5月改称司法部[1]),大法官兼任部长。2006年8月,贵族院选举产生了第一任议长,大法官不再主持贵族院会议。[2]
3、Archbishop of York(约克大主教):在教会中的地位仅次于坎特伯雷大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约克大主教是贵族院的成员。
4、Lord Treasurer(王室财务官):起初为一个人,现代包括多个成员。其中,首相拥有”First Lord of the Treasury” (财政部第一主人)的头衔。此外还有Chancellor of Exchequer(财政大臣)、Chief Secretary to the Treasury(财政部秘书长)、Parliamentary Secretary to the Treasury(财政部议会大臣)等。
5、Lord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枢密大臣):枢密院主席,现代经常兼任贵族院领袖。Privy Council(枢密院)是君主的顾问机构,主要成员包括内阁成员以及部分高级副部长。枢密院成员的姓名前冠以”The Rt Hon”(尊敬的)的尊称。[2]
6、Lord Privy Seal(掌玺大臣):掌管君主的私人印章(小玺),现代经常兼任公民院领袖。
这些古官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即使现代它们的传统职能已经大大弱化,而它们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除了宗教职务外,这些古官与现代职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英国官职体系。下面以2007年布莱尔政府为例,介绍英国主要官职翻译。
二、议会[3]
英国实行两院议会制。议会位于Westminster Palace。在大多数国家中,议员要成为内阁成员必须辞去议员。而英国的内阁成员可以保留议员身份,执政党的议会领袖也是内阁成员。
(一)House of Lords(贵族院,议会上院)
贵族院由贵族组成,主要负责是立法和司法,不干涉税收和财政,不能两次否决下院的法案,党派色彩较淡。
1、Lord Speaker(贵族院议长):长期以来,大法官主持贵族院会议。2006年8月,第一任贵族院议长选举产生,成为贵族院的主持人。为保持公正,贵族院议长当选后必须放弃党籍。因为贵族院的职权及特点,贵族院议长不象公民院议长作用那么明显。
2、Leader of the House of Lords and Lord President of the Council(贵族院领袖兼枢密大臣):(执政党)贵族院领袖负责政府在贵族院的事务,并对会议日程提供建议。如上文所述,贵族院领袖兼任枢密大臣,通常为内阁成员。
3、Lords Chief Whip and Captain of the Gentlemen-at-Arms(贵族院总督导兼侍从长):(执政党)贵族院总督导协助贵族院领袖处理贵族院事务,并重点负责投票事宜。通常为内阁候补成员。Gentlemen-at-Arms为君主的卫士。
4、Clerk of the Parliaments (Lords)(贵族院秘书)
(二)House of Commons(公民院,议会下院)
公民院的成员称为Member of Parliaments(议员),简称为MP。
1、Speaker(议长)
议长在主持公民院会议时有非常积极的责任。为保持公正,议长当选后必须放弃党籍。按照惯例,公民院议长退休后将成为贵族院成员。
2、Leader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and Lord Privy Seal(公民院领袖兼掌玺大臣):通常为内阁成员。
3、Parliamentary Secretary to the Treasury and Chief Whip(财政部议会大臣兼总督导):财政部议会大臣是总督导的兼职,并无实质性的责任。
4、Clerk of the Parliaments (Commons)(公民院秘书)
三、政府
政府包括首相、副首相和各部。
(一)Prime Minister(首相)[4]
首相的全称为”Prime Minister, First Lord of the Treasury and Minister for the Civil Service”(首相,财政部第一主人兼文官部长)官邸位于No. 10 Downing Street(唐宁街10号)。首相下设办公室,负责人为Prime Minister’s Chief of Staff(首相幕僚长)。
内阁是政府的决策机构。成员包括正副首相及两院的领袖、总督导,还有各部的首长。比较特殊的是财政部,Chancellor of Exchequer(财政大臣)、Chief Secretary to the Treasury(财政部秘书长)都是内阁成员。
内阁的秘书机构为Cabinet Secretariat(内阁秘书处)。[5]从编制上讲,它属于Cabinet Office(内阁办公室),但是它只为内阁及各委员会会议提供服务。它的负责人为Secretary of the Cabinet或Cabinet Secretary(内阁秘书),同时兼任Head of the Home Civil Service(国内文官长)。
英国的主要文官可分为如下等级:Cabinet Secretary,地位最高;Permanent Secretary(常务秘书)为Grade 1(1级);Second Permanent Secretary(第二常务秘书)为Grade 1A(1A级);Deputy Secretary(常务副秘书)为Grade 2(2级);Under Secretary(副秘书)为Grade 3(3级)。[6]
下面以外交和联邦办公室为例,说明各部的构成。
(二)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外交和联邦办公室)[7]
1、Ministers(部长)
Secretary of State 大臣(部长)
Ministers of State 政务部长;副大臣(高级副部长)
Parliamentary Under-Secretary of State 议会副大臣(初级副部长)
2、Board(委员会):外交和联邦办公室执行部长决定的协调、议事机构
Permanent Under-Secretary of State(常任副大臣):外交部常务秘书的正式名称,主持委员会会议。
3、Directorates(司)
Director General (总主任):相当于中国的司长。与欧盟的组织机构不同,英国的Director General不能翻译成总司长。
Director(主任):使用灵活,与中国的“主任”类似,可对应于中国的司长、副司长等。
英国的官职非常复杂,它不但包含古代的官职,而且许多相同或相近的东西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说政府的部,有的叫Department,有的叫Office,财政部叫Her Majesty’s Treasury。[8]因此,要准确翻译英国的官职,必须从整体上了解英国的政治制度。
㈩ 法官等级划分是什么
有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院长等。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国家中法官的角色不尽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响或掣肘、刚正无私地根据法律判案。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明文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在民事诉讼审判中法官应当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的,依法行使国家民事诉讼审判权的审判人员,而且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应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干扰。法官应当是独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权,具有当然的裁判权威的第三方。
资历要求:
英美国家任命法官对候选人的资历要求非常高。从14世纪开始,英国所有各级法院的法官都从出庭律师中产生,而高等法院的法官更是几乎全部从杰出的出庭律师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