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二审法院谈话

二审法院谈话

发布时间: 2022-06-09 14:52:45

⑴ 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为什么先谈话

法律分析:二审法院会根据一审法院的判决正确与否、双方当事人的争议大小,以及是否提交新证据等情况来决定是否开庭审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⑵ 二审庭询谈话会改判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一般来说胜诉的可能性较大。同时代表法庭已经受理并开庭审理 。为了稳妥起见,建议委托专业法律相关人员协助调查取证依法维权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二审庭询理论上可以发回重审或者改判,但实际上二审改判本身难度大,如果是二审询问一般不会再开庭,也表明上诉人没有新证据。基本上维持原判!
【拓展资料】
按照行业惯例是不能退的,法律相关人员一旦受理这个案子,向法院提交了相关的委托手续,法律相关人员的工作已经开始了。无论这个案子最后是以什么形式结案的,判决或者调解或者撤诉,案件结果是好是坏,都不退法律相关人员费。除非案件败诉是由于代理法律相关人员的失误,那么视情节严重程度退费或者承担赔偿责任。另外就是,案件一开始,法律相关人员就跟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好,如果案件后续撤诉法律相关人员代理费退一点,那也是可以的。除此之外,不存在退法律相关人员费的情况。
《法律相关人员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第九条实行市场调节的法律相关人员服务收费,由好的与委托人协商确定。
(一)耗费的工作时间;
(二)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
(三)委托人的承受能力;
(四)法律相关人员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五)法律相关人员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
第十条法律相关人员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
计件收费一般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
按标的额比例收费适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
计时收费可适用于全部法律事务。
第三十条因法律相关人员服务收费发生争议的,好的应当与委托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提请好的所在地的法律相关人员协会、司法行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调解处理,也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⑶ 二审庭询谈话对谁有利

二审诉讼中,如果法官采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审理,有可能意味着,法官不准备开庭了审案了。说明二审法官对一审判决、二审提出的证据,以及上诉人的上诉意见和二审结果,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观点和意见。采用谈话方式进行二审审理,不过是法官最后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并对一审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最后的核实,以防出现万一和纰漏。同时通过谈话进行调解的最后努力。对一审胜诉的一方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对一审败诉的一方来说,则不是个好消息。维持一审判决的可能性极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⑷ 民事案件,二审法院的庭询是单独找上诉人谈话吗

谈话当然表明二审已经受理了这个案子,程序已经启动,不过不是开庭。有可内能开庭,也有可能就不容开庭了。有可能通过谈话然后不开庭就书面审理判决了。理论上你有败诉的可能,但看实际情况,你不太可能败诉。十几年前买的房子要要回去,太过分了吧。

⑸ 二审庭询谈话当事人必须去吗

肯定需要当事人去。其实没必要这样担心,实际上法院主动通知被执行人来谈话的,最后一般是不会拘留你的。让你去谈话,也是为了了解案情,你有什么冤屈有什么异议都可以在谈话过程中说给法官听,顺便报告一下你的个人财产情况,法官会组织申请执行人和你一起协商债务如何履行,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所以,二审承办法官在初步阅卷后,认为案件争议不大的,为了节约司法资源,完全可以只询问不开庭,合议后即作出判决。这种情况一般维持一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有改判或发回重审的可能,二审法院通常都会开庭审理的。
【拓展资料】
让申请执行人去谈话,目的是了解案情,顺便问问你有没有关于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问问你知不知道被执行人在什么地方。还有一个目的是让你签一个终本谈话笔录,即案件在6个月到期之前如果没有全部执行到位,那么法院会先做一个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处理。有些当事人一听到终结两个字就害怕了,心想我的钱没执行来,为什么案子就终结了。其实这也是法院的无奈之举,每个案件的执行期限只有6个月,但是不是每个案子都能在6个月之内要来钱,又不能让案子到期,怎么办,只能先终结。但是也不用怕,终结不代表法院不再管这个案子,还是会继续执行的,必要的时候你写一个恢复申请执行书就行了。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执行法官通知你去法院,你最好去,这样既能和法官混个脸熟,也能让法官对案件深入了解。
让被执行人去谈话,主要是起到一种震慑作用。多数被执行人是不敢去的,因为怕被法院拘留。如果你们能达成和解协议法官是很喜欢的,因为以和解结案的指标更好看。对于被执行人来说,不管你的履行能力怎么样,但是态度一定要诚恳积极,这样法官也会对你很仁慈,不然等待你的只有严厉的执行措施。


⑹ 二审谈话后多久判决

法律分析:1、刑事案件中,一般二审是在二个月内审结,因此判决结果也是在二个月内做出的;2、民事案件中,判决结果是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⑺ 二审庭询谈话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谈话表明二审已经受理了这个案子,程序已经启动,不过不是开庭。有可能开庭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⑻ 二审庭询谈话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二审诉讼中,如果法官采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审理,有可能意味着,法官不准备开庭了审案了。说明二审法官对一审判决、二审提出的证据,以及上诉人的上诉意见和二审结果,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观点和意见。采用谈话方式进行二审审理,不过是法官最后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并对一审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适用进行最后的核实,以防出现万一和纰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认为已经在法律,生效的判决、裁定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人数较多或者双方都是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判决、裁定不得中止执行。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或者逾期不作出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⑼ 民事二审谈话是怎么回事

法律分析:二审人民法院会对当事人在第一审程序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未作审理、判决的进行调解。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二十六条 对当事人在第一审程序中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原审人民法院未作审理、判决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⑽ 法院通知下星期进行二审谈话,请问谈话是如何进行的要注意那些问题我是一审的胜诉方。谢谢!

一般就是问几个问题,可以继续准备更多的证据和细节,便于再审时有力举证。法院判决对方不服上诉本身是一个正常的流程。需要注意的是,收到判决书后七个工作日作为上诉时间,逾期法院不予受理。另外如果对方上诉,也不用担心,既然法院已经宣判,自然就有相关的依据。
法律分析
对一审裁判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请求上级法院再次审理案子。必须得有资格,也就是说必须是案件的当事人,享有上诉权。第二,必须对法律允许上诉的裁判提出上诉,只有一审法院做出的判决或裁定才能够上诉,其中可以上诉的裁定只有三种:不予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管辖异议的裁定。第三,必须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上诉。一审判决后,是否上诉,需要时间考虑和准备,但时间有限,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必须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如果在法定期限内,双方当事人都没有提出上诉,那么,一审裁判即发生法律效力。只要有一方当事人在上诉期间提出上诉,一审裁判就不发生效力。需要提醒您的是:上诉可千万别过了期限,这个期限自判决书或裁定书送达后的第二日起算。如果各方当事人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日期不同,上诉期限从各自收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次日起算。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法定节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五百三十八条 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期,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住所的当事人,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期限;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当事人,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的期限。当事人的上诉期均已届满没有上诉的,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