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人民法院
⑴ 出嫁女户口未转出村上不给分地合法吗
出嫁女户口未转出村上,村里不给分地符合法律规定。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
(1)占用耕地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
(2)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
(1)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
()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土地的;
(3)因撤销、迁移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的。
4、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尉氏人民法院扩展阅读:
1、出嫁女不能在户籍地长期居住地进行耕作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如果出嫁女承包给他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可以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村里不分给出嫁女土地符合政策;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因为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出嫁女要取得宅基地不符合政策。村里不分给出嫁女宅基地是按照法律规定办事。
⑵ 出嫁女户口未转出,村上不给分地合法吗
11月6日,河南省尉氏县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恢复供给李女每月面粉10公斤至户口迁出之日并给付原告李某应得收益分配款11200元。2.出嫁女户口未迁出原村,其在娘家的原承包地该不该被抽回?近日,临沭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1999年5月,该县某村进行土地延包时,刘某及其女儿小梅等一家三口承包了该社区3.3亩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县政府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不合法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你仍然是本村村民,应该分地请看下面的案例,你应该有信心李女出嫁后未迁户口,村委却按村规民约取消了李女每月领取20斤面粉的权利及应得的收益分配款11200元,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李女将尉氏县大西门村三组告上法院。
⑶ 被告尉氏县小陈乡去哪法院起诉
中国法院分四级,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县(区)基层人民法院,一般的案件一审管辖权在县,因此你可以去尉氏县人民法院起诉。
⑷ 尉氏县国土资源局
尉氏县位于豫东平原,在北纬34°121′~34°37′,东经113°52′~114°27′之间,属河南省开封市。东邻通许县、扶沟县,南与鄢陵县、长葛市接壤,西与新郑市交界,北与开封县、中牟县相连。南北长40.77公里,东西宽43.76公里,总面积1307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和1个产业集聚区、516个行政村,总人口91万人,耕地132万余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优质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水利百强县、林业百佳县、中部六省综合实力百强县。
尉氏县历史悠久。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19年)置县。历史名人有战国军事家尉缭,“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辛亥女杰刘青霞等。当代名人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唐喜成、牛得草,“梅花大王”王成喜等。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太平兴国寺塔、刘青霞故居被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葛国平 党组书记、局长
罗连政 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
马留生 副局长
孙亚西 副局长
卢文良 副书记、副局长
戎仁和 副局长
张新 副主任科员
葛国平简介:1963年5月出生,汉族。1976年~1978年7月,在庄头乡高中学习;1979年8月~1982年8月,在邢庄乡屈楼村小学任民办教师;1982年8月~1984年7月,在开封市三师范学校学习;1984年9月~1988年12月,在邢庄乡联中任教兼副校长;1989年1月~1992年12月,在邢庄乡政府工作,任文书,党委秘书;1992年8月~1994年7月,在开封市师范中文系进修函授;1995年8月~1998年6月,在郑州大学行政管理系进修,成人自学;1993年1月~1994年5月,在小陈乡任党委副书记;1994年6月~1999年6月,在岗李乡任政府乡长、党委书记职务;1999年7月至今,任尉氏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土地资源】据尉氏县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统计,尉氏县行政区域总面积129700.2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8332.31公顷,园地面积620.85公顷,11693.77公顷,草地6.85公顷,城镇村级工矿用地17465.12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631.3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5558.43公顷,其他土地2391.56公顷。
【机构设置】县国土资源局设8个职能股室,即办公室、规划股、信访室、法制监察股、地政地籍股、建设用地股、地矿股、人事教育股(纪检监察室);下设二级机构即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土地执法监察大队、天秤地价评估咨询责任有限公司、土地收购储备交易中心、测量队;下辖城关、大桥、邢庄、门楼任、大营、大马、洧川、岗李、朱曲、蔡庄、小陈、南曹、十八里、张市、永兴、水坡、庄头、工业纺织基地18个国土资源所。2010年,尉氏县国土资源局现有干部、职工297人。其中,行政人员17人,事业全供92人,事业(差供、自收支)188人,临时工25人;局长1名,副局长5名,副主任科员1名。
【耕地保护】严格落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88118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78090公顷;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储备耕地指标6000亩。
【土地整理】2007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投资的水坡镇土地整理项目和2008年度投资的邢庄乡土地整理项目,2010年7月底完成全部主体工程,向市局报验。2009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根据2008~2012五年规划实施方案,该项目拟落实在门楼任乡,项目总投资约1435.42万元,总规模779.55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9.56公顷,项目区涉及门楼任乡的东周杨村、齐庄村、钱家村、西周杨村、闫后村、闫前村、张庄村7个行政村的集体土地。该项目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6月动工实施。
【用地保障及土地征收】完成国家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保障工作,2010年内,共申报两批城市建设用地。为凯华皮革有限公司、世纪第一城、瑞福祥老年公寓等项目供地1010亩。在实施征收过程中,严格执行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并督促补偿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确保被征地群众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执行情况】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报市政府待批。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确立的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进行任何调整。
【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推进并严格落实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一是严格执行《限制供地目录》、《禁止供地目录》,对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项目实行禁止供地,对限制类的项目实行有限制条件的供地,从土地供应上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认真执行国有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对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等应符合国家和省市规定。尉氏县人民政府适时出台了《工业用地联审联批办法》和《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三是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国家公布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积极推进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现已建成三层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对电子电器、服装加工、生物工程等十大类项目必须进入多层标准化厂房,不单独供地。2010年内,共处置批而未用土地32公顷。
【依法行政】2010年,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了《内部工作规程》,将全系统业务办理程序置于制度的管理之下,每个环节都有具体规定,同一业务多个部门办理的对如何协调和衔接也作了具体规定。凡涉及文书、合同文件、土地登记资料、违法案件卷宗等材料均要进行法制审核,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备案率达到100%。为规范全局执法监察人员的执法行为,局法制监察股对各执法部门的执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依据执法监察责任制、土地违法案件巡查制和错案追究制等制度,发现失职失察行为及时处理。保证了没有错案和行政败诉现象的发生,行政复议案件的维持率一直保持在100%。
【政府信息公开】推行阳光行政,积极开展网上办公服务,2010年,共在门户网站发布“招拍挂”公告6篇,国土动态信息15篇,业务信息6篇,自由栏目2篇,发布网上信访说明3篇,图片10张,增设了国土动态、政务公开、网上信访、企业服务四个专栏,使局门户网站点击率达5万人次,网上集体土地证查询、网上信访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提高了行政工作的透明度。
【执法监察】2010年,全国第十次卫片执法检查,尉氏县共监测到10个变化图斑7宗土地,监测面积136.3亩。这7个图斑中,1宗为养殖用地,签订有养殖合同;1宗为合法用地,办理有合法手续;5宗违法占地,现已全部拆除的有4宗,剩余1宗违法用地依法处理到位后申请报批。配合县政府落实实心粘土砖瓦窑厂整治目标责任制。积极同乡镇政府、县司法等部门配合,保持高压态势,没有死灰复燃和反弹现象发生。落实动态巡查责任制,不断提高土地违法案件的发现、查处、执行率,全年共立案查处非法占地案件13宗,其中今年发生案件5宗8.76亩,10宗移送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违法宗数和面积较往年大幅下降,杜绝了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发生。
【信访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大源头防范力度,切实解决群众诉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16起49人次,受理电话反映4起,接听咨询电话5次,反映的问题中有11起得到了化解处理,对其余5起信访事项转基层所或相关业务股室限期办理,日常受理信访事项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0%。接上级各部门交办、转办案件6件,全部按时进行了办理报结,办结率100%。
【基层所建设及乡村干部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尉氏县基层所经过几年的实施建设,全县18个基层所在2010年已有17个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所。充分利用多种手段,不断加强对乡、村干部的国土资源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工作,一是为全县乡、村干部订阅《资源导刊》杂志,使基层干部能及时了解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动态、新形势、新政策,努力提高基层乡村干部的耕地保护与依法用地的双重观念,共订阅《资源导刊》400余份;二是利用全县各种土地专项工作会议,广泛面向基层干部尤其是乡、村干部宣传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三是由县国土资源局牵头,各基层所具体负责,采取以会代训等方式,对本辖区内乡、村干部每年培训不少于三次。
【科技和管理创新】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针对本县浅层地热水资源丰富,而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管理的现状,成立了矿产资源管理股,充实了人员。同时,积极筹备“河南省尉氏县地热水勘查项目”,2010年已经上报省厅待批,完成了调研课题《河南省尉氏县地热水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化建设】2010年初,尉氏县局对照省厅要求,投入10万余元对局信息化建设软硬件进行了更新。同时,建设用地申报审批系统和土地供应管理系统已经运行;除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正在构建外,其他种类数据库已更新;实现了局域网与国土资源主干网的对接;初步实行了远程电子申报和信息直报,切实加强了基层土地监测和执法巡查在线监测。
(杨平新)
⑸ 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基层法院
龙亭区位于开封市中北部,1956年建区,2005年进行区划调整,因著名古建筑“龙亭”而得名。现辖2乡(北郊乡、柳园口乡)、4办事处(北书店办事处、午朝门办事处、大兴办事处、北道门办事处),共有44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91.51平方公里,人口16.6万。
龙亭区人民法院的前身是开封市人民法院第四区分庭,建立于1953年8月,1954年6月第四区分庭撤销,1957年11月建立龙亭区人民法庭。1960年8月龙亭、鼓楼两区合并,龙亭区人民法庭撤销,1961年6月龙亭、鼓楼两区重新分开,恢复龙亭区人民法庭建制。1968年1月并入龙亭区军管组法院组,1973年3月市军管会撤销后,恢复开封市人民法院,同年6月建立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时龙亭区人民法院正式成立。建院初期,内部未设庭室,1976年10月以来,根据审判工作和法院建设的需要,建立了相应的机构。现有机构: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行政审判庭、立案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法警大队、办公室、政治处、研究室、纪检组、监察室。
主要荣誉:
2004年被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2005年被龙亭区委、区政府授予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先进集体、优秀投资环境贡献奖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标兵;
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院党支部被龙亭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院党组被区委授予统一战线先进集体;
民一庭被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
刑庭被区委、区政府授予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先进集体2007年被市委授予开封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执行局被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集体;
民二庭被市中院授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集体;
法警队被市中院授予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速射射击比赛第二名、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队列比赛第三名;
2008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成员单位;被区委、区政府通令嘉奖一次;执行局被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
法警大队被市委政法委授予政法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集体;刑庭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政法系统先进庭;
历任院长:
刘梦珠、高润才、庞树田、李良民、宋航林、冯宪宽
历任副院长:
刘梦珠、付明聪、高润才、朱天广、冯宪宽、赵研明、王峰岚、张忠、王巧凤、李宝金、刘建庄、胡平、谷景良、郑永强、焦世峰、李利华、程向辉
现任院领导班子成员:
党组书记、院长 赵 洪党组副书记、政治处主任 刘 兵党组成员、副院长 郑永强党组成员、副院长 李利华党组成员、副院长 程向辉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霍建国党组成员 刘建庄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 栗庆平 尉氏县地处豫东平原,淮河的一大支流贾鲁河从境内穿过,辖区6镇11乡,辖区面积1257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尉氏县城居于开封南45公里,城内有风景优美的东湖、曹魏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啸台和与秋瑾齐名的辛亥革命女志士刘青霞故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尉氏县人民法院成立于1952年,现有在编干警102人,建院以来,全院干警以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为指针,全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法院的各项职责,大力推进审判方式改革和其他改革,全院的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3年,洧川人民法庭被最高院授予“全国指导基层民事调解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张市人民法庭被最高院评为“全国优秀基层人民法庭”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刑事审判庭等7个部门先后8次荣立集体二等功,该院的新闻宣传、司法行政、公文处理、信息、调研等多项工作多次被省高院评为先进集体。2007年尉氏县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市优秀基层法院。尉氏县人民法院设二级机构22个:
机构负责人:
政治处 仝新华
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庭 马丽梅
执行局 周火才
民事审判第一庭 吴延岭
办公室 蔡燕峰
民事审判第二庭 崔志强
司法行政科 赵 年
民事审判第三庭 朱凯峰
研究室 黄 超
行政审判庭 段根喜
监察室 吴艳丽
张市人民法庭 王志伟
纪检组 李帅华
水坡人民法庭 杨铁池
司法技术科 王晓明
大马人民法庭 陈占喜
立案庭 李向东
洧川人民法庭 戚振岭
审判监督庭 马占国
蔡庄人民法庭 李国卿
刑事审判庭 范开尉
司法警察大队 张瑞喜
院领导班子:
刘世亮:男 汉族 1965年11月出生 法律本科学历。历任杞县人民法院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委会委员、副院长、开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纪检组副组长,2006年5月至今任尉氏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张东风:男 汉族 1958年12月出生 法律本科学历
党组副书记 副院长仝新华:男 汉族 1967年4月出生 法律本科学历
党组副书记 政治处主任卢现庄:男 汉族 1965年6月出生 法律研究生学历
副院长杜芳: 女 汉族 1961年1月出生 法律大专学历
副院长张振奎:男 汉族 1969年11月出生 法律本科学历
副院长耿福彦:男 汉族 1963年6月出生 法律本科学历
副院长王震峰:男 汉族 1963年10月出生 法律研究生学历
副院长宋国君:男 汉族 1966年4月出生 法律本科学历
纪检组组长周火才:男 汉族 1967年7月出生 法律本科学历
党组成员 执行局局长:王明贺:男 汉族 1969年9月出生 法律本科学历
党组成员曹新民:男 汉族 1971年4月出生 法律本科学历 党组成员 开封市金明区人民法院(原开封市人民法院郊区人民法院)始建于1975年12月,办公地址在区政府院南100米,与公安局、检察院同院,当时内设刑事、民事两庭及办公室。1989年,区人民法院下设10庭、1室、和4个人民法庭,编制48人。2002年3月办公地址迁至区文教局南邻。2002年10月机构改革,撤消告申庭,合并立案庭审监庭。至2007年,其内设机构有办公室、政治处、纪检组、监察室、司法技术行政科、法警大队、党总支、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民事审判第三庭、巡回法庭、行政审判庭、执行局、立案庭、审判监督庭,编制74人,实有74人。
各部门负责人:刑庭庭长董征、民一庭庭长邢允波、民二庭庭长徐昆、民三庭庭长徐跃、巡回法庭庭长朱广兵、行政庭庭长黄卫勇、立案庭庭长张永林、审监庭庭长卞亚峰、办公室主任高卫东、监察室主任陈登贤、法警大队大队长张学刚、行政科科长任文玲。1989年1月~2005年9月期间,开封市郊区人民法院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以审判工作为中心,以确保司法公正为主线,以深化司法改革为动力,以提高队伍素质为组织保证,全面推进各项审判工作和其他工作。同时,区法院与区检察院、公安分局密切协作,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的同时,致力于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为加快全区的经济发展和改革,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这些年来,共受理各类案件27361件,审结26973件,结案率为98.58%。
主要荣誉
2006年3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权益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涌现出全省十大杰出法官、一等功获得者李桂芝等一批优秀法官队伍。
历任院长:
于光荣 1989.1~1990.4肖合钧 1990.4~1993.7曹德安 1993.7~1995.4庞树田 1995.4~1997.12李冉斋 1998.3~1998.8闫国顺 1999.3~2003.1王文涛 2003.1~2006.5常风臣 2006.5至今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东连商丘,西接开封,是通往鲁西南的重要门户,辖11个乡、5个镇,总人口 76万人,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95万亩。这里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生前战斗过并为之献身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
兰考县人民法院的前身是兰封和考城两县设立的司法科,新中国成立后两县分别成立人民法院,1954年6月兰封县和考城县合并成为兰考县,法院也相应合并为兰考县人民法院。兰考县人民法院成立以来,历任共有22任科长(法院前身为司法科)、院长。
现任院长、党组书记为孔令营。兰考县人民法院现有在职人员114人,其中法官64人,法警7人,其他干部34人,工人9人。四高法官9名,一级法官3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45名。兰考县人民法院机构有21个,分别是:民一庭、民二庭、刑事审判庭、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行政庭、执行局、固阳法庭、红庙法庭、坝头法庭、张君墓法庭、立案庭、审监庭、法警大队、司法技术科、办公室、行政科、基建科、通讯科、政治处、研究室、监察室
1990年来,兰考法院荣获的省级以上荣誉有:
1990年12月被省高院授予“两庭建设先进单位”。
1992年3月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二等功”,
1992年12月被省高院授予“信息调研先进单位”。
1995年被国家经贸委工商管理局技术监督局授予“打假先进单位”。
1998年12月被省高院授予“司法统计先进单位”。
1999年1月被省高院授予“法制宣传先进单位”,1999年4月被省高院授予“‘四最’先进单位”、同时被授予“集体二等功”。
2000年,被最高院、团中央评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2001年被授予省级“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
2002年被省高院评为“司法统计先进单位”。
2004年先后被省高院授予“两庭建设先进单位”、“纪检监察先进单位”、“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12月被省爱卫会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2005年先后被省高院授予“信访工作先进集体”、“集体一等功”。
2005年被最高院授予“全国优秀少年法庭”。
2006年固阳法庭被省高院授予“集体二等功”、“2005年度涉诉信访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1月少刑庭被十九部委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
2007年,固阳人民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授予“全国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刑事庭获得“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被省高院记集体一等功;兰考法院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被省委政法委、省高院评为清理执行积案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民二庭被授予“全省民商事审判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于被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河南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并荣立集体三等功。
院领导班子成员:
孔令营,男,1968年4月出生,河南通许人,汉族,党员,法学硕士,现任兰考县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在中南政法学院学习1989年7月至2004年8月,在河南省通许县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办公室主任、副院长2002年2月至2004年1月,在华东政法学院读研究生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在开封市政法委工作2006年5月至今,在兰考县人民法院工作
孙汐,男,1968年10月出生,河南省兰考县人,汉族,党员,法学学士,现任兰考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分管刑事庭、青少年综合审判庭、行政科、基建科和通讯科工作。1983年8月至1986年6月,在开封市第二师范学校学习1986年7月至1988年8月,在兰考县坝头乡初中任教1988年9月至1992年7月,在中南政法学院学习1992年8月至今,在兰考县人民法院工作
孔维君,男,1961年1月出生,河南省兰考县人,汉族,党员,本科学历,现任兰考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分管执行局、法警队工作。1981年9月至1984年7月,在郑州牧专学习1984年8月至1984年12月,在兰考县农牧机要局工作1985年1月至2004年8月,在兰考县检察院工作2004年8月至今,在兰考县人民法院工作
陈志力,男,1967年8月出生,河南省兰考县人,汉族,党员,本科学历,现任兰考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分管行政审判、立案信访、审判监督工作。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在郑州大学学习1991年7月至今,在兰考法院工作
张建民,男,1966年2月出生,河南省兰考县人,汉族,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兰考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分管民事审判、司法技术室,主抓工、青、妇工作。1985年12月至今,在兰考县人民法院工作
庄著立,男,1965年12月出生,河南省兰考县人,汉族,党员,本科学历,现任兰考县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分管政治处、研究室。1985年9月至1987年9月,在河南省司法学校学习1987年9月至今,在兰考法院工作
陈剑光,1974年6月出生,河南省兰考县人,汉族,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兰考县人民法院纪检组长,主管纪检、办公室工作,协管司法能力考评、信息、宣传、调研工作。1992年9月至1994年7月,在河南省司法学校学习1994年7月至今,在兰考法院工作 开封县位于豫东平原,北依黄河,三面环抱古都开封,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辖区15个乡镇,面积1302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人。
开封县人民法院位于县城县府西街38号,在编干警98人。开封县人民法院1951年12月正式成立,自1955年10月12日开封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至今。
历任院长分别是:张锋、朱兵胜、王文轩、杜绪忠、李春观、付智广、顾宪良、曹德安、赵延明和李佩生。
现任院长李佩生。
开封县人民法院设置二级机构20个,分别是政治处、办公室、研究室、纪检组(监察室)、立案庭、刑事审判庭、少年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民事审判第三庭、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司法警察大队、司法鉴定技术科和陈留法庭、杜良法庭、范村法庭、八里湾法庭、朱仙镇法庭。
各部门负责人
政治处主任李运新
办公室主任仇政法
研究室主任赵根喜
监察室主任张贵山
立案庭庭长耿士毅
刑事审判庭庭长杨友才
少年刑事审判庭庭长郭庆霞
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文彬
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叶素琴
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王培德
行政审判庭庭长焦志强
审判监督庭庭长段耀礼
执行局副局长(负责人)崔建民
司法警察大队长鲁健
司法鉴定技术科科长马国光
陈留法庭庭长秦晓歌
杜良法庭副庭长(负责人)王忠贵
范村法庭庭长曹自强
八里湾法庭庭长何晓梅
朱仙镇法庭庭长李冰。
开封县人民法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各个历史时期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行使审判权,维护生产、教学、科研、人民群众生活秩序,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院党组提出了整体工作创一流,单项工作争第一的奋斗目标,狠抓管理管理和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受到群众欢迎,得到省高级法院、最高法院的肯定推广。
开封县人民法院先后被命名为全省优秀基层法院,全省法院思想作风整顿先进集体,新闻宣传、两庭建设、司法行政、公文处理、信息、调研等多项工作被省高院评为先进单位,2007年被省高级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
开封县人民法院院长及班子成员简介
1、李佩生,1965年 2 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省法学会会员,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1985年7月到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副院长。2002年调至开封县法院任党组书记、代院长、院长。
2、王连山,1959年6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3、薛冰,1966年5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4、王秉坤,1963年11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5、陈广伟,1958年9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6、魏国成,1970年5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7、李安伟,1971年5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8、李伟,1965年12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9、仇政法,1973年11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
10、刘琦,1981年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11、李运新,1967年1月出生,汉族,法律本科文化,现任开封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组建于1973年5月,其前身是开封市人民法院顺河区人民法庭。该院现辖两个乡、六个办事处,辖区面积86.73平方公里,辖区人口24.11万。
三十多年来,该法院经历了恢复组建和曲折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该院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 在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中创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在队伍建设上, 他们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强化专业素质教育, 认真做好增编补员工作,队伍不断发展状大,到2007年底,该院在编干警由组建时的不足10人增加到69人,其中本科以上毕业55人。
近年来,他们结合法院工作实际,狠抓法院队伍建设,充分运用审判职能作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该院曾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02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院领导简介
现任院长许新启,汉族,1962年1月出生,研究生毕业,中共党员,1997年11月任河南省尉氏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2002年12月任河南省杞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2006年5月任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副院长:李昂,汉族,1967年6月出生,本科毕业,中共党员,2003年7月任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副院长:肖兵,汉族,1967年11月出生,本科毕业,中共党员,2004年8月任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副院长:凌敏,汉族,1968年6月出生,本科毕业,中共党员,2004年8月任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副院长:张武捷,汉族,1967年9月出生,本科毕业,2004年8月任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党组成员:翟渊涛,汉族,1961年12月出生,本科毕业,2004年8月任开封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政治处主任:赵芳,回族,1968年1月出生,本科毕业,2007年6月任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历任院长:
1973年5月---1979年3月 张保臣
1979年3月---1984年3月 海金生
1984年3月---1992年12月 崔茂森
1992年12月---2002年12月 冯宪宽
2002年12月---2006年5月 宋航林
2006年5月至今许新启
主要荣誉:
2004年被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2005年被龙亭区委、区政府授予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先进集体、优秀投资环境贡献奖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院党支部被龙亭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院党组被区委授予统一战线先进集体;民一庭被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刑庭被区委、区政府授予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先进集体2007年被市委授予开封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执行局被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集体;民二庭被市中院授予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集体;法警队被市中院授予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速射射击比赛第二名、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队列比赛第三名;2008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成员单位;被区委、区政府通令嘉奖一次;执行局被市中院授予集体三等功;法警大队被市委政法委授予政法系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先进集体;刑庭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政法系统先进庭;
历任院长:
刘梦珠、高润才、庞树田、李良民、宋航林、冯宪宽
历任副院长:
刘梦珠、付明聪、高润才、朱天广、冯宪宽、赵研明、王峰岚、张忠、王巧凤、李宝金、刘建庄、胡平、谷景良、郑永强、焦世峰、李利华、程向辉
现任院领导班子成员:
党组书记、院长 赵 洪
党组副书记、政治处主任 刘 兵
党组成员、副院长 郑永强
党组成员、副院长 李利华
党组成员、副院长 程向辉
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霍建国
党组成员 刘建庄党组成员
执行局局长 栗庆平
⑹ 尉氏县岗李乡起诉离婚去哪里
起诉离婚,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二十二条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⑺ 尉氏县大马乡起诉离婚去哪里
女方不在家,有外玉,住在一起,男方要求,起诉离婚,去那里起诉离开
⑻ 买卖儿童会判刑吗
会,出卖儿童构成拐卖儿童罪,起刑点是五年。对于收买被拐卖儿童罪,法律规定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
依据《刑法》
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第二百四十一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侮辱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有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8)尉氏人民法院扩展阅读
案例:“坑娃”父亲卖掉亲生子 涉嫌拐卖儿童罪被判刑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孩子之间有血溶于水的骨肉亲情,可尉氏县一个糊涂的父亲,竟将亲生孩子当做商品买卖。12月4日,尉氏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被告人陆某某因犯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2014年10月,被告人陆某某之妻在尉氏县中医院产下一男婴,喜得贵子的陆某某不思如何将孩子抚养成人,竟然因一时的财迷心窍,打起了买卖孩子的主意。在孩子出生两天后,陆某某和“人贩子”苏某某(已另案处理)取得了联系。
并在其介绍下,将该男婴以65000元的价格卖予他人。今年4月份,尉氏县十八里镇驻村民警在一次走访期间,从同村村民口中得知了此事。随后被告人陆某某被尉氏县公安局传唤到案。
尉氏县人民法院合议庭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陆某某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自己亲生子,其行为已构成拐卖儿童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予以支持,鉴于陆某某当庭认罪,依法可从轻处罚;遂依法做出上述判决。
⑼ 出嫁女户口仍在娘家,怎样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不合法
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你仍然是本村村民,应该分地
请看下面的案例,你应该有信心
1.李女出嫁后未迁户口,村委却按村规民约取消了李女每月领取20斤面粉的权利及应得的收益分配款11200元,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李女将尉氏县大西门村三组告上法院。11月6日,河南省尉氏县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恢复供给李女每月面粉10公斤至户口迁出之日并给付原告李某应得收益分配款11200元。
2.出嫁女户口未迁出原村,其在娘家的原承包地该不该被抽回?
近日,临沭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1999年5月,该县某村进行土地延包时,刘某及其女儿小梅等一家三口承包了该社区3.3亩土地,承包期限为30年,县政府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2002年8月,小梅出嫁,小梅出嫁后户口也未迁出。2005年秋,该村在调整土地时,以小梅已出嫁为由,将她承包的1.1亩土地抽回并转给他人耕种。
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去年9月她将村委会告上了法庭,请求判令返还被抽去的承包地
法院认为,小梅虽已出嫁,发包方应将抽回的土地予以返还。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判决该村委会补给小梅土地1.1亩,赔偿经济损失,并承担诉讼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