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法官判案
① 不同法官会出现不同的判决结果,这说明了什么
我还在同一个人民法院,基本上相近的案子客观事实和递交的直接证据,都会出不一样的裁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是在我国大法官数量过度巨大,据悉有二十多万,在其中立即从业审理工作中的也是有十多万,远远地超出其他国家的大法官总数。尽管这与在我国地区广阔、人众案多相关,但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观察,人群经营规模越大,组员间产生矛盾、矛盾的概率也越大。
② 中美法律差异
第 一,法律渊源不同,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渊源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机关颁布的各种行政 法规以及本车参加的国际条约,但不包括司法判例。
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构成的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
第二,法律结构不同,大陆法系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习惯于用法典的形式对某一法律部门所饮食的规范做统一的系统规定,法典构成 了法律体系结构的主干。
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习惯用单行法的形式对某一类问题做专门的规定,因而,其法律体系在结构上是以单行法和判例法为主干而发燕尾 服起来的。
第三,法官的权限不同,大陆法系强调法官只能援用成文法中的规定来审判案件,法官对成文法的解释也需受成文法本身的严格限制,故 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
英美法系的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来审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 技术创造新的判例,从而,法官不仅适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创造法律。
(2)中外法官判案扩展阅读:
法的特征:法律是一种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但统治阶级意志本身并不能直接形成为法,由统治阶级的国家制定或认可,才能成为法。
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之所以采取国家形态是为了取得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一切行为规则、社会规范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法所具有的强制性是最强的――即不执行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不执行――轻者剥夺权利、重者剥夺生命;国家强制力的物质形态:即一系列的国家执法组织:法院、检察院、监狱、军队、警察等保证实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法律
③ 为什么外国法律是陪审团判决,而中国法律是法官判决
你的说法不准确。
并非所有“外国”都是陪审团判决,该制度主要实行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而且陪审团只负责事实审,法律审是法官的职权,而且,法官有时可以推翻陪审团的裁决,例如,英国法官有时以陪审团的裁判不合法为由,否定了陪审团的裁决,而进行重新审理;美国有的州法规定,法官在陪审团没有足够证据作出这样的决定时,可以作出不顾陪审团决定的判决。此外,陪审团审理的多为比较严重的刑事案件,普通的刑事和民事案件一般不适用陪审团。
我国也并非所有案件都是仅由法官审理。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依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至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同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
④ 西方的法治国家,法官是独立于政府以外判案的,那谁来监督法官的公正性呢
1、法官们自己。司法系统都是二级终审或者三级终审,你对判决不服可以上诉,上一级回法院自然答会对下一级法院的判决是否公正进行监督。
2、议会或国会。一些国家的最高审判机构是议会,议会可以通过表决撤销或修改法院判决,对不公正的法官进行弹劾。
⑤ 为什么中国法庭是法官判决,而西方国家法庭是陪审团判决
制度不一样,咱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⑥ 中国是法官判案制国外是律师辩护制,对吗
你的说法不对,中国也是律师辩护,法官判案。国外也是法官判案,律师辩护。只是国内外法律有所不同,对律师辩护的重视程度不同,律师的作用不同而已。
⑦ 法官判案依据什么
法院审理案件,可以参照部门规章,不是依据部门规章。
“参照”的意思是版,部门规章符权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精神的,可以确认其效力予以适用;但如果部门规章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精神,法院将不予适用。
“依据”的意思是,法院没有选择的自由,必须无条件适用。
⑧ 国外的法官判案权利是不是很大
一般不会有这种事的,
在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法国,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必须限定内在制定的法典中~容~
也就是说,只能在法律规定的刑期里裁量
在英美法系国家,如英国美国,
情况有些复杂,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
不过也受已有的判决和本国本州的法律(可能有比较宽松的刑期)限定~~
⑨ 法官判决的依据规则
法律分析:酌情处理的确存在于很多案件中,但肯定不是随心所欲的酌情,而是法律规定情形下的自由裁量。因此,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绝不是完全凭法官自己的想法,而是有很多具体的细节的规定,只是这些规定是非法院系统人所不知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⑩ 美国法官如何判案
可以说,美国法官多数情况下审案而不判案。怎么讲?美国一审时多数案件由陪审团判定“事实问题”(question of facts),而法官仅负责解释法律问题(question of law),当事人可以放弃陪审团审判,要求改由法官审判。如果是刑事案,陪审团定被告有罪(convict)后再由法官量刑(sentencing)。民事案中,赔偿金额也由陪审团决定。美国时而出现上百万、上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赔偿金,都是陪审团所为。法官要审慎的多。但美国人不信政府,不信法官,美国人只信自己。当事人相信自己,就是要雇佣“枪手”---律师,在法庭上唇枪舌剑,斗个你死我活。而法官则相对超脱,相对逍遥,有时是袖手旁观。有位美国一审法官私下谈起,如果是杀人越货、作奸犯科的案子,审理起来还能抖擞精神;遇到枯燥的商事案,那简直是昏昏欲睡强打精神。陪审团审案中,法官像是裁判,但只是裁判双方律师“格斗”是否“规范”,而并不是认定事实的裁判。陪审团则是观众,所以,美国一审中永远是法官一人独审。当然不容忽视。足球场上,世界顶尖的高手被裁判的“黑哨”一吹,也是心绪全无,败下阵来。同样,法官也可以“刁难”律师,逼其就范,从而影响审判结果。美国联邦法院是三审制,地区法院(一审)、巡回法院(上诉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终审);州法院是四审制,一审、上诉法院、州最高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美国上诉法院以上的法院审案时原则上只审法律问题,不问事实。如果事实严重有误或是有新情况,上诉法院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审。美国法官的理念是,上诉法院只问一审法官运用法律是否得当。一审法官与陪审团身临其境,直接观察证人,在事实问题上最有发言权,上诉法院应尽量不介入。美国上诉法院的判决书也是在“造法”(make laws)。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不可能完全割裂,上诉法院的法官有时也通过法律问题迂回事实问题。但这是技巧上是做法;原则上诉法院不过问事实问题。上诉法院审案时是三位法官组成合议庭。三位法官的资力有深浅区别,但在职务上并没有高低之分,审案时完全是平起平坐。遇到大案要案,上诉法院也可以是“全体法官同审”(en banc)。美国最高法院是9位大法官会审。美国法官的独到之处是,持不同意见的法官可以将其观点写在判决之中。有时是截然相反的观点。法律不同于自然科学。后者找出的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定律,有对错真伪之分。而法律则是人类自己“造”出来的条条框框,其释义与运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然结果是两可的,公正需要体现在程序方面。这就是美国之所以特别强调“正当程序”(e process)。简单说,正当程序就是当事人(或是被告)应有辩解的机会,法官有倾听辩解的义务。此外,法官判决时必须自圆其说,前后一致。写判决的重要意义也就在于此。律师大多个性较强,而美国法官也是律师出身,不愿听命于他人。制度上美国是司法独立,也就是法官独立。但美国法官很少独断独行,胆大妄为。美国法官大多德高望重,而且都当过资深律师与名教授,爬到法官的位置可谓历尽千心万苦,不会为了区区小利而坏了自己一世的英名。美国联邦法官有一份很好的俸禄,且享受终身制(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如果愿意他们可以在任上干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法官马歇尔干到80岁时已是病入膏肓,美国的“右派”也盼着这位“左派”尽早让“贤”(美国最高法院只有9个席位)。马歇尔死活不走,而且扬言:“我就是要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美国法官大多干得笑眯眯的,决无贪脏枉法的非份之想。美国法官待遇优厚,不求加官晋级,可以专心致致地工作。联邦法官的待遇更好,而且是终身制,又没有领导督促,可工作起来还是兢兢业业。美国法官,尤其是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的法官,把审判当作一门艺术,一心要超越自我的得意之作。其作品也不乏鉴赏者。美国法学院的教授们的工作与嗜好之一就是对判决品头论足,或喝彩叫好或口诛笔伐。美国律师协会每年要给法官打分,所以法官审案时,对自己讨厌的律师也不敢乱吹“黑哨”。美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遍地都是行行色色的势力集团、群众组织,互相牵制,互相制约。美国法官审案时也是如此,虽然是独立审判,但也有有形与无形的监督或“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