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刘大群法官简历

刘大群法官简历

发布时间: 2022-06-14 05:35:57

1.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海外项目

2013年12月6日,“中国法律研究中心”挂牌仪式暨“中国刑事司法现代化国际会议”在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事法律研究所举行。“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赴德代表团成员由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教授,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岳礼玲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肖沛权博士一行组成。
德国弗莱堡市市长迪特·萨莱蒙(DieterSalomon)博士,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事法律研究所所长汉斯-约格·阿尔布莱希特(Hans-Jörg Albrecht)教授,弗莱堡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汉斯-赫尔穆特·甘德尔(Hans-HelmuthGander)教授,弗莱堡大学法学院院长亚力山大·布伦斯(AlexanderBruns)教授,弗莱堡大学跨文化亚洲研究中心丹尼尔·莱瑟(Daniel Leese)教授等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阿尔布莱希特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与会中国教授及其他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事法律研究所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中国法律研究中心”的设立将进一步加强该所和中国大学在司法领域特别是刑事司法领域的深入合作。
德国弗莱堡市市长迪特·萨莱蒙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法律研究中心”的设立将进一步加强中德两国在司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心将在保持中德各自文化特质的同时,顺应全球化发展大趋势,应对在环境、司法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和挑战。
在随后举行的“中国刑事司法现代化国际会议”上,阿尔布莱希特教授首先围绕会议主题发言,就中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劳教制度的废除等问题发表了意见。陈光中教授、张保生教授、王树义教授和岳礼玲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中国刑事证据制度改革”,“中国环境司法的专门化”和“中国的刑事和解”的讲座。各位教授并就报告的内容和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事法律研究所设立的“中国法律研究中心”,是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首家挂牌的海外合作研究中心。中心在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事法律研究所设独立办公室。由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教授和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事法律研究所所长阿尔布莱希特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岳礼玲教授,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事法律研究所科研合作总协调负责人阿斯特丽格·费舍(Astrid Fischer)女士,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事法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米歇尔·凯尔希林(Michael Kilchling)博士担任中心协调负责人。 2013年12月9-11日,“中瑞证据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和中国证据科学专题讲座在瑞士洛桑大学举行。
瑞士洛桑大学校长Dominique ARLETTAZ教授在挂牌仪式上首先致辞,对中国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对“中瑞证据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的设立表示衷心祝贺。他表示,非常希望以中瑞证据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为平台,促进两校在相关领域的师资培养、人才交流和学术合作。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教授接着致辞,介绍了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和建设情况。
洛桑大学法律部主任Bettina KAHIL-WOLFF教授,洛桑大学法律部副主任、犯罪科学学院院长Piérre MARGOT教授,瑞士洛桑大学法律部副主任Andrea BONOMI教授、瑞士洛桑大学犯罪科学学院副院长Christophe CHAMPOD教授、瑞士洛桑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Marc PILLOUD先生以及中国驻瑞士使馆教育处相关工作人员出席了挂牌仪式。
在瑞士洛桑大学设立的“中瑞证据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是“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外协同高校共建的海外合作研究中心之一,以法律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为特色。中心在瑞士洛桑大学犯罪科学学院设独立办公室。由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教授和瑞士洛桑大学犯罪科学学院院长Piérre MARGOT教授共同担任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王元凤副教授、瑞士洛桑大学犯罪科学学院Anne Marville女士担任中心协调人。 2014年6月16-20日,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与张中、冷新宇教授一行赴荷兰海牙,在国际司法机构林立的海牙设立了中心联络处,并与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为代表的国际司法机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6月17日,张保生教授代表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与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ICTY)庭长西奥多·梅隆(Theodor Meron)法官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自2014年起,该法庭每年将接收中心派遣的青年教师及学生到ICTY访学或实习。联合国前南国际刑事法庭、上诉庭刘大群法官出席了签字仪式,并与中心代表团就双方今后开展合作交流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讨论。
6月18日,代表团访问了国际刑事法院(ICC),与审判庭法官克里斯丁·范·登·文格尔特(Christine Van Den Wyngaert)法官等进行会谈。双方围绕国际刑事法院审判实践中证据规则的适用、程序正义的体现以及责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和实务交流。会谈结束后,代表团与正在国际刑事法院工作与实习的校友、硕士研究生见面,听取了他们在国际刑事法院工作与实习情况的介绍。
6月19日上午,代表团访问了联合国黎巴嫩特别法庭(STL) ,现场观摩了庭审,然后,与联合国黎巴嫩特别法庭办公室主任奎多先生座谈,双方就黎巴嫩特别法庭设立的背景、适用法律以及审判进展等情况进行了交流。奎多先生特别邀请中心向该法庭推荐更多的中国政法实习生。代表团还与在该法庭工作和实习的中国雇员、学生进行了交流。
6月19日下午,代表团访问了鹿特丹伊拉斯摩斯大学法学院中国法研究中心,并与该中心教师、学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张保生教授介绍了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背景和最新工作进展,并做了关于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实施情况的讲座。
6月20日上午,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法律事务参赞苟海波先生、使馆三秘杨毓娅女士在使馆会见了代表团一行,ICTY上诉庭刘大群法官、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海牙联络处主任杨力军教授参加了会见。会见结束后,举行了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海牙办事处揭牌仪式。

2. 有哪几位中国人担任过国际法院的法官

1、王宠惠

王宠惠(1881.10.10.-1958.3.5),字亮畴,祖籍广东省东莞市,出生于香港荷李活道75 号的道济会堂。王宠惠是近代中国第一张新式大学文凭的获得者,曾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并为海牙国际法庭任职中国第一人。

2、郑天锡

郑天锡(1884-1970,Cheng Tien-Hsi),字云程,号茀庭,广东香山县人(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 。中国著名法学家、外交家。 伦敦大学法学系毕业,曾任大理院大法官,多所大学法学教授,司法官次长,国际联盟法官,民国最后一任驻英大使。

3、徐谟

徐谟(1893-1956),字叔谟,笔名平章,江苏苏州人,原籍江苏吴县人,曾任国际法院法官,是首位出任国际法院法官的中国人。

4、顾维钧

顾维钧(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外交家。

1912年回国后,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内阁秘书、外务部顾问和宪法起草委员等职。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5、倪征燠

倪征燠[yù](1906年7月—2003年9月2日),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法学家。1984年,倪老以他高尚的品格和资深的阅历当选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享受到国际司法界最高荣誉的国际法官。

6、史久镛

史久镛,男,著名国际法学家。1926年10月9日生于浙江宁波。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修法学,获国际法学硕士学位,1951年毕业后留校从事国际法学研究。

1994年2月6日,任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任国际法院副院长,2004年2月6日当选联合国国际法院院长。这也是自联合国国际法院1946年成立以来首位中国籍法官担任院长。

7、薛捍勤

薛捍勤,女,中国山东省人,资深外交官和国际法专家,2010年5月12日当选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主席,2010年6月29日当选国际法院法官。

3. 新中国第一位国际大法官是谁

倪征澳

4. 谁有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的具体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8月18日,是专门从事刑事法学研究的、中国刑事法学领域首家且目前唯一的具有独立性、实体性、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研究院的建立,旨在建设全国领先并与国际知名刑事法学机构看齐的新型刑事法学术机构,本着刑事法学一体化的精神,逐步全面发展刑事法的学术领域,培养高级刑事法学专门人才,努力为我国法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作出新的探索和较大的贡献。

一、研究院建设

研究院成立以来,即在学术队伍、机构设置、规章制度等各方面努力探索,积极尝试,从而使各项工作日益走上正轨,并呈现出健康、良性发展之态势。

1.学术队伍

研究院由著名中年刑法学者赵秉志教授担任院长,卢建平教授担任常务副院长,首批专职研究人员10余位,初步构成研究院的学术中坚力量。目前,研究院正在广纳人才,力争在一年左右使专职研究人员达到25人的规模,并在此之后的三年内达到40人左右。

研究院聘请了包括高铭暄教授、王作富教授、马克昌教授、储槐植教授等老一辈著名刑法学家、20余位中央与地方政法机关副部长级以上专家型领导以及重要国际组织领导人等在内的国内外著名的刑事法专家、学者担任特聘顾问教授,并聘请了包括资深刑法学家、著名中青年刑法学者以及中央和地方政法机关厅局级专家型领导等在内的40余位国内知名的刑事法专家学者担任研究院疑难刑事问题研究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还聘请了一批兼职教授(研究员)。

2.机构设置

研究院已设立学术委员会,并将与学校其他法学单位共建校学位委员会法学分会。

研究院以常设机构研究所为基本架构,并辅之以研究交流中心、项目办公室,从而保障和促进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与繁荣、深化。

目前,研究院已设立及拟设立的研究所主要有:

(1)中国刑法研究所;

(2)外国刑法与比较刑法研究所;

(3)国际刑法研究所;

(4)犯罪学与刑事政策学研究所;

(5)刑事执行法研究所;

(6)刑事诉讼法研究所。

研究院已设立及拟设立的研究交流中心暨项目办公室主要有:

(1)中日刑事法研究中心;

(2)中美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3)中欧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4)中俄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5)中国区际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6)刑事法律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7)促进国际刑事法院项目办公室。

研究院还设立有处理日常事务的办公室。

3.规章制度

研究院正着力进行规章制度建设,包括日常工作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外事制度、人才引进制度、业绩考核制度、科研奖惩制度等。

4.发展规划

研究院正着手研究和制定三年暨六年的发展规划,希望在学校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各有关方面的鼎力帮助下,通过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贯彻落实,逐步将研究院建成名副其实的国家刑事法学研究重镇。

5.人才培养

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是研究院的基本任务。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有关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需要,研究院已正式开展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访问学者的招生与招收工作。

二、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

1.第三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和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由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和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与治理对策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1-22日在中国著名山城重庆市隆重召开。来自中韩两国的专家学者共计6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暨区际刑事司法协助问题;二是有组织犯罪(包含毒品犯罪、偷渡犯罪、黑社会犯罪等)的惩治暨中韩相关刑事司法合作问题。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教授不仅在开幕式上致词,而且还作了题为“中国刑事法治一年来的新进展”的学术演讲。

2.21世纪第4次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

由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所属的中日刑事法研究中心主办、吉林大学法学院承办并得到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春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协办的“21世纪第4次(总计第10次)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8日至30日在长春市吉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日两国刑事法学界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危险犯与危险概念”为主题,中日两国刑事法学者提交了10篇相关论文作为研讨的基础。

3.世界法律大会国际刑法专题研讨会

法学界举世瞩目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于2005年9月5日至9日在北京、上海两地隆重举行。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教授、常务副院长卢建平教授、专职研究员黄风教授和王秀梅副教授,研究院特聘顾问教授高铭暄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昌教授(武汉大学)和储槐植教授(北京大学)等参加了此次盛会。研究院还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协办了“国际刑法专题论坛”。研究院院长赵秉志教授和美国西兰克斯大学法学院塞缪尔·J·李维教授作为该论坛的主席,共同主持了这一国际热点论坛。

4.研究院主要人员主持、承办“首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

2005年8月26-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在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全体同仁作为论坛的主要负责人和筹备者参与组织、筹办和主持了此次论坛。来自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法学协会等国际组织和美国、德国等近十个法治发达国家的著名刑事法学者、专家,以及我国大陆与香港、澳门地区的刑法学界同行共计150余人出席了此次论坛。该论坛围绕“全球化时代的刑法变革——国际社会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三、相继签订对外学术交流协议

研究院研究人员以往即非常注重对外学术交流,并与欧美等法治发达国家的诸多学术机构开展了十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在原有对外交流合作关系的基础上,研究院成立不久即相继与德国、韩国、西班牙等国的学术机构签订了正式学术交流协议。

1.与德国、韩国、澳门有关学术机构签订学术交流协议

2005年8月27日晚,正值首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在京落下帷幕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教授与参加论坛的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哲学研究所所长许乃曼教授、韩国东亚大学法学院院长许一泰教授、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杨诚教授分别代表所在单位签订了双方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

2.与西班牙有关学术机构签订学术交流协议

2005年9月4日晚,值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在北京召开前夕,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秉志教授与西班牙巴斯克犯罪学研究院主任(国际刑法学协会主席)德·拉·奎斯塔教授分别代表两机构签订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协议,相互承诺在人员交流、资料交换和项目研究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而广泛的合作。

四、组团赴加拿大考察访问

为了进一步拓展中加之间的合作领域,应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特组成以赵秉志教授为团长、卢建平教授为副团长的刑事法学术考察访问团,于2005年9月16-28日对加拿大温哥华、渥太华、多伦多等地进行了学术访问。

作为中加双方合作项目之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学术访问旨在通过考察加拿大贯彻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立法与实践,为中国刑事司法中贯彻国际标准提供借鉴。在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考察访问团不仅与加拿大皇家骑警高级顾问、加拿大有关刑事法专家以及加拿大外交部所邀请的实务专家分别进行座谈研讨,而且还参观访问了SFU犯罪学研究院、BC省司法学院、多伦多大学法学院以及加拿大国家司法学院等培训与研究机构。此次访问不仅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还促使中国公安部与加拿大有关各方初步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可谓取得了非常圆满的成功。

五、主办“名家讲座”系列

研究院近期邀请了几位国际上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了学术讲座。具体包括:

1.“名家讲座”第1讲——中国与禁止酷刑国际公约

2005年8月26日晚,研究院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首期“名家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两届前任主席、联合国附属研究机构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董事长、布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彼得?伯恩斯先生。伯恩斯先生主讲的题目为《中国与禁止酷刑国际公约》。

2.“名家讲座”第2讲——全球化与刑法公正

2005年9月4日晚,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在学校主楼314学术报告厅主办“名家讲座”第2讲,主讲人为国际刑法学协会主席、西班牙巴斯克犯罪学研究院主任德?拉?奎斯塔教授。德?拉?奎斯塔教授主讲的题目为《全球化与刑法公正》。

3.“名家讲座”第3讲——国际刑事法院中的普遍管辖权问题

2005年9月9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在京聘请著名国际刑法专家、前南国际刑事法庭上诉庭庭长刘大群先生为客座教授,并举行名家讲座第3讲。刘大群法官主讲的题目为《国际刑事法院中的普遍管辖权问题》。

此外,“名家讲座”第4讲也将于2005年10月1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演讲者为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资深中国法专家科恩先生。

六、科学研究与成果出版

科学研究应是研究院的重心,也是研究院学术水平与地位的标志。在主要研究人员以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院把学术研究的组织和开展放在首位,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创建“京师刑事法文库”

为保证学术研究的规模、效应和成果积累,研究院成立伊始便建立了系列性著作项目,即“京师刑事法文库”。目前,该文库第一本专著,即赵秉志教授所著《刑法基本理论专题研究》,已由法律出版社公开出版。而研究院讲师阴建峰博士所著《现代赦免制度论衡》和研究院兼职研究人员袁登明博士所著《行刑社会化研究》亦已被纳入该文库,并将于近期出版。

(二)继续创办学术丛刊

研究院主要成员多年来主编、编辑了多种学术论丛和年刊。为营造前沿性学术阵地,研究院调整了《刑法论丛》、《刑法评论》、《刑事法判解研究》、《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刑法学的新动向》等学术丛刊的主办单位和编辑队伍,并继续向社会公开推出。

目前,由研究院主办的《刑事法判解研究》2005年第2-4辑总第11-13辑已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公开出版。研究院近期面世或即将交稿的学术丛刊主要包括:《刑法论丛》第10卷、《刑法评论》第8卷、《刑事法治发展研究报告》(2005年卷)。此外,研究院还创办了我国首份《国际刑法评论》杂志,其首卷也将于2005年底前出版。

(三)出版多种学术著作

除了建立“京师刑事法文库”、创办学术丛刊外,研究院同时也专注于其他有分量、有影响的学术专著的出版。概而言之,研究院成员近期将出版的学术书籍主要有:《中韩刑事制裁的新动向》(赵秉志教授主编,中韩刑法比较研究系列之二,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于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合作项目)、《当代刑事法热点问题研究》(赵秉志教授与卢建平教授主持,中英文对照,系列著作之一)、《中美刑法热点问题研究》(,赵秉志教授主编,中英文对照)、《仇视性犯罪》(王秀梅副教授译著)等。研究院还计划陆续组织撰著、编辑和出版其他一系列刑事法著作。

七、网络信息与图书资料建设

网络信息与图书资料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宣传和交流的工具。通过网络信息与图书资料建设,可以加强与各界的交流,有助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刑事法治的宣传和咨询。通过网络信息的反馈,可以调查收集一些基础性研究数据,从而为刑事法治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因此,研究院的信息资料与网络建设应当是基础性学术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北京师范大学网络中心的鼎力支持与协助下,研究院研究人员已经创建了“京师刑事法治网”。同时,研究院的图书资料建设亦已初具规模。当然,研究院将继续积极创造条件,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建设和完善“京师刑事法治网”与图书资料室,为全国刑事法学研究、刑事法学信息资料交流、刑事法治建设、刑事法治宣传提供服务与便利。

北京师范大学

5. 有哪几位中国人担任过国际法院的法官

在1945年10月成立的国际法院,继1985年至1994年间,倪征(日奥)做了整整9年法官后,史久镛先出任法回官,后当选答为现任国际法院院长。

1993年,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成立后,中国先后有李浩培、王铁崖、刘大群担任法官。

在联合国海洋法庭,也有两位中国法学家出任法官。

即使在精英荟萃的联合国国际法院和法庭,中国的法官们也是令人尊敬的佼佼者!

他们之间,有许多故事。比如,新中国首任国际大法官倪征(日奥)和李浩培同年出生、大学同窗、多年同事;李浩培和史久镛在荷兰海牙履任时的住所,还是倪征(日奥)“举荐”的;李浩培先生和他的女儿凌岩,前者曾是前南法庭上诉法官,后者作为法律官员刚刚从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卸任,像他们这样父女两代人都曾供职于国际法庭的例子,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恐怕也极为罕见。

6.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的师资概况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82人,版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权教师38人 ,归国的留学人员有15人,从耶鲁大学等国外著名大学法学院或研究机构回国任教的有4人,有5位教授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9位教授为浙江省人大立法专家库成员。教师中,,1人担任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人任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此外,学院教授大多被列为浙江省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其中3名教授被聘为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咨询专家。院长谭世贵教授为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学院还聘请了国际著名刑侦专家李昌钰、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上诉庭法官刘大群等为客座教授。李昌钰教授每年在浙江工商大学招收一名硕士生,至今已经招收5名弟子。
现任院长:谭世贵教授。

7.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的主办“名家讲座”系列

研究院近期邀请了几位国际上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了学术讲座。具体包括:
1.“名家讲座”第1讲——中国与禁止酷刑国际公约
2005年8月26日晚,研究院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首期“名家讲座”。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为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两届前任主席、联合国附属研究机构加拿大刑法改革与刑事政策国际中心董事长、布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彼得?伯恩斯先生。伯恩斯先生主讲的题目为《中国与禁止酷刑国际公约》。
2.“名家讲座”第2讲——全球化与刑法公正
2005年9月4日晚,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在学校主楼314学术报告厅主办“名家讲座”第2讲,主讲人为国际刑法学协会主席、西班牙巴斯克犯罪学研究院主任德?拉?奎斯塔教授。德?拉?奎斯塔教授主讲的题目为《全球化与刑法公正》。
3.“名家讲座”第3讲——国际刑事法院中的普遍管辖权问题
2005年9月9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在京聘请著名国际刑法专家、前南国际刑事法庭上诉庭庭长刘大群先生为客座教授,并举行名家讲座第3讲。刘大群法官主讲的题目为《国际刑事法院中的普遍管辖权问题》。
此外,“名家讲座”第4讲也将于2005年10月1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演讲者为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资深中国法专家科恩先生。

热点内容
新婚姻法以父母名义买房 发布:2025-02-01 17:03:45 浏览:669
民法精讲课 发布:2025-02-01 16:42:51 浏览:659
司法服务专线 发布:2025-02-01 16:42:12 浏览:987
聘用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1 14:23:18 浏览:609
江苏劳动法立法权 发布:2025-02-01 12:09:09 浏览:684
新婚姻法24条废除了吗 发布:2025-02-01 12:01:25 浏览:169
河南电视台法治频道记者 发布:2025-02-01 10:51:14 浏览:82
猇亭区法院 发布:2025-02-01 10:37:55 浏览:948
律师楼备案 发布:2025-02-01 10:37:54 浏览:522
巨鹿法院迫卖 发布:2025-02-01 10:36:25 浏览: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