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笑气法院

笑气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6-14 18:45:39

1. 笑气入刑第一案/笑气是什么买卖笑气如何处罚

笑气入刑第一案 两人非法经营可能要收法律严惩

日前,据浙江云和县警方通报,在浙江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的指导下,云和警方破获的一起“笑气”案件被移送起诉。目前,云和县人民检察院已将警方移送的涉嫌非法经营罪犯罪嫌疑人林某、殷某,向云和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笑气入刑第一案 两人非法经营可能要收法律严惩

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一例打击“笑气”犯罪的刑事案件。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商家将“笑气弹”改名为“气囊”“奶油枪耗材”,仍在网上进行出售。案件,浙江省警方破获,首例“笑气”刑案。

笑气入刑第一案 两人非法经营可能要收法律严惩

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是医用麻醉剂,有轻微麻醉作用,笑气还常见于蛋糕店的奶油气弹里,“笑气”并不会让人发笑,而是令人脸部肌肉失控,形成一个诡异的痴呆笑容,因此才被称为笑气。近年来,“笑气”在全国各地的酒吧、KTV等娱乐场所风靡,甚至被吸毒人员当作毒品的替代品,有人一天吸食几百瓶甚至上千瓶。但过量吸食“笑气”会引发精神疾病,甚至死亡。

今年以来,杭州、宁波等地的医院就接诊过因吸食“笑气”发疯的病例和因长期吸食“笑气”成瘾,导致双脚“瘫痪”,坐着轮椅到医院治疗的病例。云和警方称,在云和县,娱乐场所的“笑气”滥用与全国各地一样,不仅有吸毒人员流行利用吸食“笑气”替代毒品逃避处罚的情况,青少年吸食“笑气”的现象也开始显现,形势十分严峻。“笑气”的“毒性”堪比毒品。

为了打击“笑气”,云和警方成立了专案组,在当地某网吧、青田县某出租房、杭州下沙某网吧分别抓获涉嫌非法经营“笑气”的林某、殷某、江某等9名嫌疑人,当场查获“笑气”、作案手机等若干,并查清他们非法经营“笑气”的经营额、非法获利情况从几千元到几十万不等。经警方审讯,林某等9名嫌疑人员对各自在没有取得“笑气”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购物网站、微信朋友圈等渠道非法销售“笑气”的行为供认不讳。

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该案是全国第一例打击“笑气”犯罪的刑事案件。进展,非法经营“笑气”,两人被提起公诉。目前,我国并没有将“笑气”列入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的管制目录,也不在《麻醉药片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只是作为普通的化学品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由安监等部门监管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安全,将“笑气”作为毒品打击并不现实,而且在“笑气”民用方面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法律规定。

对于买卖“笑气”的行为,由于无法可依,各地一般只能使用行政手段或者地方性条例责令商家下架。对个人的买卖“笑气”的行为却束手无策。但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77条的规定,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由安监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活动,没收违法经营的危险化学品以及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这意味着,单位和个人要经营“笑气”,必须先获得安监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否则就是非法经营。云和警方发现,将没有获得经营许可证经营“笑气”的行为定性为非法经营在全国并没有先例,经向上级机关请示并多次与安监、检察、法院等部门的专业人士进行深入探讨,云和警方将未取得经营许可的单位和个人经营一氧化二氮定性为非法经营。

经鉴定,林某等人经营的“笑气”全部属于危险化学品一氧化二氮。云和警方迅速对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林某等三人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对其余6名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人员处以行政拘留。11月27日,云和县人民检察院将云和警方移送的涉嫌非法经营罪犯罪嫌疑人林某、殷某,向云和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 非法经营笑气案嫌犯判了多少年

浙江云和一男子通过微信购买“笑气”,再自行包装出售,截至案发,共售出“笑气”版1.2万余盒,权获利3万余元。4月4日上午,浙江云和法院公开对这起全国首例非法经营“笑气”刑事案件进行宣判。

“笑气”是一氧化二氮的俗称,是一种无色有甜味气体,最早作为麻醉剂使用,后来又成为食品工业添加剂,多用于蛋糕制作,位列危险化学品名录。因为吸入笑气能让人产生幻觉和欣快感,近年来吸食“笑气”在娱乐场所颇为流行,过量吸食会引发人体精神疾病,甚至造成死亡,危害性极大。

3. 买笑气流水账超过8万多判什么罪

中国的法律没有没有一个准确的法律,因为中国的法律是按照你的态度和你的为海星定的,因为有些法律跟你说,纪念纪念所以说呢,你态度好了就可以少一点,你态度不好了,就可以多一点,再根据你有什么危害危害大肖,所以没办法,丁什么这个最应该犯多大的罪,因为他只是只能安,俺嫖娼卖淫耳对待,所以说他没有什么,怎么也可以教育教育烦恼?也可以被他碰几年徒刑,所以说这没有一个准确的法律

4. 笑气为何被入刑第一案

日前,据浙江抄云和县警方通报,袭在浙江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的指导下,云和警方破获的一起“笑气”案件被移送起诉。目前,云和县人民检察院已将警方移送的涉嫌非法经营罪犯罪嫌疑人林某、殷某,向云和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一例打击“笑气”犯罪的刑事案件。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商家将“笑气弹”改名为“气囊”“奶油枪耗材”,仍在网上进行出售。一氧化二氮俗称“笑气”,是医用麻醉剂,有轻微麻醉作用。

5. 笑气工厂被抓刑事拘留,拘留30天怎么解决

笑气工厂就是毒品工厂了。刑拘30天,应当就是逮蒲了。下来一审,二审,起诉,法院审理,判决。

6. 玩笑气进去待多久

“笑气”

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

吸入后

会令人不由自主地大声发笑并手舞足蹈

长期或过量吸食

轻则神经损伤

重则致死

“笑气”常以这样的一个小罐装

日前

衢州市首起非法经营“笑气”案宣判!

4月7日,由柯城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衢州市首起非法经营“笑气”案,经柯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依法当庭作出了宣判。

2020年2月,26岁的王某某因闲置在家无聊,开始接触、吸食“笑气”,价格不高,又能体验飘飘欲仙的快感,让他很快成瘾。最多时,王某一天里吸食了一千多瓶“笑气”。

不久后,因卖家供货渠道中断,王某某开始“自谋生路”寻找外地“笑气”卖家,并通过物流或者开车上门的方式拿货。

他一边自己吸食“笑气”,一边在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微信按每箱388元至480元不等的价格(一箱有240瓶“笑气”),在柯城区等地转售“笑气”牟利。

直至当年9月被警方抓获,王某某已累计出售“笑气”33000余瓶,累计非法经营数额达6万余元,从中获利1万余元。

鉴于王某某归案后自愿认罪认罚,并主动退缴违法所得。法院经过审理,采纳了检查机关的量刑建议,依法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15000元。

“笑气”到底有多危险?

据俄媒报道,乌克兰一名26岁的国际象棋手

和一名女大学生,死于一个公寓内

被发现时,他们的头上还套着塑料袋

床边还放着一些铁罐子

经过法医鉴定

是因为过量吸食“笑气”,窒息而亡!

▼ 体重狂涨,大小便失禁

▼ 四肢无力,手脚麻木、瘫痪

▼ 把自己笑死

▼ 发疯,甚至死亡

瘫痪、无法行走、致死……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触目惊心!不少年轻人被误导,以为“笑气”不是毒品,不会成瘾,甚至有人把“吸笑气”当做一种情绪的 " 安眠药 ",用来排解苦闷的情绪、或者寻求刺激,结果导致神经损伤甚至致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曲新久也曾表示,理论上,大家所公认的毒品清单并不是封闭的,只要能够归到精神和麻醉药品当中,并且能够使人成瘾,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的,就可以作为毒品对待。

“笑气”到底是什么?

“笑气”,又名“一氧化二氮(化学式N2O)”,1772年由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发现,由于与氧结合使用,可以达到镇静作用,吸入后产生快感,曾被牙科医生广泛使用。

目前,大多数三甲医院和诊所已不使用“笑气”麻醉,“笑气”也没有被列入我国精神麻醉类药品管制目录,而是作为危险化学品进行管制。

警方对查处到的经营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或违法所得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属“情节特别严重”,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吸食“笑气”者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进行处罚,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笑气”带来的快乐

最终都会变成伤害和悔恨

千万不要好奇心作祟

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7. 贩卖笑气怎么判

“笑气”,一氧化二氮的俗称,别名氧化亚氮。如果有人告诉你它只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吸食后还能使你发笑,这样一个令人觉得新奇的东西,你是否愿意大胆尝试一下?

吸食“笑气”逐渐成为了年轻人追求刺激的“新时尚”。如果你被这昙花一现的“欢愉”所吸引,最终将使你彻底丧失笑容,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近日,锦州市古塔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首例非法经营“笑气”案件,被告人于某等三人犯非法经营罪获刑。

案情介绍
2018年10月至2021年5月间,被告人于某在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等手续的情况下,从沈阳以每罐成本人民币1000元左右价格,采购大罐一氧化二氮,并通过物流公司送至其租用的仓库存放。被告人于某将大罐“笑气”分装成小罐,通过微信等方式以每小罐人民币70元至200元不等价格非法销售给他人吸食,以此牟利。2019年9月起,被告人于某雇佣被告人张某、潘某某管理仓库,负责接货、充罐、收罐、记账、销售、用微信代为收取货款等。经统计,被告人于某非法经营金额人民币68万余元,被告人张某违法所得人民币7万余元,被告人潘某某违法所得人民币2万余元。

法院判决
被告人于某等三人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至一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至三万元不等,依法没收被告人张某、潘某某违法所得。宣判后,三被告人均服判,未提起上诉。

法官提醒
一氧化二氮(“笑气”)早已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属于国家管控的危险化学品,曾用于医学手术,在食品界用于发泡剂和密封剂。吸食“笑气”不仅不会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会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带来现实危害。

法院提醒广大市民:“笑气”虽然不是毒品,但是也有很强的成瘾性,如果长期大量滥用“笑气”,轻则损伤神经,重则危及生命健康,对青少年群体生长发育危害更为明显。

请广大人民群众切记珍爱生命,远离“笑气”。

8. 关于笑气处罚的新政策

于2018年6月26日作出终审判决,判处被告人犯非法经营罪,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0元。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经营“笑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的判例。笔者通过检索判例,总结判例中律师提出的辩护意见,总结如下。此外,笔者还整理了浙江省范围内所有有关非法经营“笑气”的裁判文书,针对涉案情节以及法院判决的结果制作表格,以对量刑预判提供实务参考。
(一)无罪辩护要点
1.一氧化二氮不属于《刑法》第225条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将未经许可经营一氧化二氮的行为认定为非法经营罪缺少法律依据。
但是,在目前全国公开的裁判文书中,所有有关于经营“笑气”涉嫌非法经营罪的判例,辩护人提出的一氧化二氮不属于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故未经许可经营一氧化二氮不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辩护意见,均未获得法院支持。目前,法院一致认为,一氧化二氮作为危险化学品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三条规定,属于该条例的调整范围。《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危险化学品。行为人违反上述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经营一氧化二氮,其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第一项的规定,即构成非法经营罪。
2.经营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未达到立案追诉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具有非法经营行为须达到“情节严重”标准的,才纳入刑法所规制的范围,未达到“情节严重”的,作为行政违法行为进行一定的行政处罚即可。
营罪。
3.在该类案件中,办案机关均需对经营的对象进行鉴定,以确定其中的成分是否为一氧化二氮。若鉴定过程存在瑕疵,辩护人可以提出质疑,若鉴定机构不能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则该鉴定意见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二)罪轻辩护要点
1.非法经营的经营数额或违法所得,仅指经营“笑气”所对应的金额,不包括销售辅助吸食“笑气”的工具所产生的销售额或利润。
在经营“笑气”的案件中,卖家往往把装一氧化二氮的小气瓶和奶油气枪、开瓶器等捆绑销售,在计算经营数额或违法所得时,应扣除销售奶油气枪等工具的数额。
2.注意审查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非法经营罪中,单位犯罪的追诉标准比个人犯罪高得多,若认定为单位犯罪,实则提高了入罪的金额标准。
3.在共同犯罪中仅起到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应认定为从犯。
在“笑气”的买卖过程中,存在线上通过淘宝网店、微信等渠道进行销售,也存在线下实体店铺进行销售。案件中往往参与的人数较多,有人负责进货,有人担任客服,有人提供资金支持,有人负责运输,大多构成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注意行为人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依法区分主从犯。
4.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非法经营罪,属于扰乱市场秩序类犯罪。行为人经营的一氧化二氮只是一般的危险化学品,并非重要领域,经营该商品对市场秩序造成的危害不大。
(三)量刑参考
通过整理浙江省范围内所有涉及非法经营“笑气”的判决书,从经营金额或非法所得的角度,结合其他涉案情节,制表如下,以作为案件量刑的参考。
第三部分:结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吸毒人员,包括很多的青少年开始吸食笑气,因为笑气不属于毒品,不受涉毒法律法规的管制。但事实上,笑气对人体的危害性堪比毒品,大量青少年耗费巨资吸食成瘾。
目前笑气不在我国的《麻醉药片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也不属于法定的新型毒品,但笑气作为化学品列入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经营笑气。于是,未取得相关许可证件经营笑气的行为便纳入了非法经营罪规制的范围。
越来越多的媒体相继报道大量吸食笑气给人体造成的损伤,公安机关对非法经营笑气的打击力度也日益增强。在以非法经营罪打击买卖笑气的同时,也期望早日出台相关规定,使规制非法经营笑气能有更加明确的法律法规适用,同时以防非法经营罪沦为“口袋罪”。

9. 举报笑气有没有奖励

吸笑气在有些地方是犯法的,虽然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有些地方是参照吸食毒品来处罚的。虽然笑气没有列入毒品目录,但是其作用已经达到了毒品的危害性,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危害人身健康,部分地方政府按照治安管理处罚给予罚款和拘留。
要看警方有无悬赏。一般情况下是有奖励的,建议积极举报。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第二十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第二十二条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第二十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热点内容
江苏劳动法立法权 发布:2025-02-01 12:09:09 浏览:684
新婚姻法24条废除了吗 发布:2025-02-01 12:01:25 浏览:169
河南电视台法治频道记者 发布:2025-02-01 10:51:14 浏览:82
猇亭区法院 发布:2025-02-01 10:37:55 浏览:948
律师楼备案 发布:2025-02-01 10:37:54 浏览:522
巨鹿法院迫卖 发布:2025-02-01 10:36:25 浏览:790
童装店管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01 10:02:53 浏览:693
六安工伤法律咨询热线 发布:2025-02-01 09:44:30 浏览:159
河南项城法律咨询中心 发布:2025-02-01 09:42:55 浏览:713
坚决司法为民 发布:2025-02-01 09:25:50 浏览: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