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两庭
Ⅰ 如何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两庭"建设
"两庭"建设是人民法院全面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公正与效率"这个主题,就应该确保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公正,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办案环境。因此,法院的自身建设,特别是执法环境的改善显得十分重要。没有审判法庭,执行宪法规定的公开审判原则必然受到影响,法院的形象也很难树立,法制尊严也很难体现。近些年来,法院系统在"两庭"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公、办案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两庭"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两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选址和布局上不科学、不合理。一些人民法庭在撤并后的选址上不合理,法庭、审判庭由于占地面积较大,在重要地段,繁华地段因地价高,不敢问津。为了节省资金,为了建设中降低成本,使法庭、审判庭的选址在避开繁华地段后,建在一些僻背的地段,达不到两便的目的,显现不出司法文明与进步的直观性,让人感到惋惜。 二是设计不符合司法的功能要求,不尽完美,主要表现为①类似于行政办公楼、结构不合理。②对功能用房考虑不周全。如立案、执行用房的布置面积上不恰当、不合理、审判用房较少、较小。办公用房挤占审判用房的现象突出,这与人们的司法观念有关。③外观设计、平面布局中以西式结构为主,很少体现民族特色,对传统建筑,院落布置的借鉴太少,即创新与继承不足,如果仅用门口的石狮和个别雕塑来表现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很苍白的。④对标准化的理解太机械,千人一面,体现不出地域经济文化的特色。一些法庭的类别仍比较保守,一些人要求二十年不落后显得标准过低。 三是资金保障不到位。国债项目中"两庭"建设以中央投资为辅,地方配套为主。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领导观念的原因,地方配套不足,法院往往是负债建设,既影响了质量和工期,又为法院背上了深重的经济负担。 二、加强"两庭"建设的建议 在多年的"两庭"建设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两庭"建设在建设法治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法院"两庭"建设就是树立司法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加强法院"两庭"建设,就是强化执政党领导,巩固政权建设。因此,在法院"两庭"建设中,应尽可能融入先进法律文化,体现时代法律精神,展示现代司法形象,将司法的内涵、权威、神圣蕴含其中,真正让人们在"两庭"建筑中感受法治国家司法的威严和文明,从而更加敬仰法律、尊重法律,更加拥护执政党的领导,夯实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具体是: (一)"两庭"建筑应将古今法律文化背景融入其中,通过寓意深刻的建筑风格传递法学理念。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中国,法院一直被人们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它虽然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司法形象,承担着维护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的职责,但人们并不真正了解它。而如今"两庭"的建筑风格可以向人们展示一国的司法内涵和法律文化。如有的法院审判大楼以正反凸凹两个弧面体镶嵌穿插为主要特征,中轴对称,配以稳重刚劲的柱廊和气势恢宏的大台阶,外观庄严大方,线条粗放明析。居高俯瞰,大楼呈一天平图案,体现了审判法庭的法治内涵。还有的法院审判大楼正立面正上方镶嵌着国徽,两旁高耸的16根圆柱,大厅正中的巨型雕塑,在古铜色的背景下以金光闪闪的中国传统"法"字及其释义为中央图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正大气,法律的公正圣洁和人民法院的庄重威严。这些法院审判大楼的建筑风格各具特色,均蕴含了深刻的寓意,既让人赏心悦目,又让人肃然起敬,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两庭"建设应将司法为民要求入其中,通过合理的建筑格局表达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便利的司法理念。"两庭"建筑的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当事人对司法的公信度,也直接影响着法律精神和原则在司法活动中的发挥。一个布局合理、诉讼环境和谐,能体现以人为本和司法为民理念的审判大楼,首先就能从心理上赢得当事人的信赖,有利于审判活动的顺利开展。如有的法院不仅在形式上将"民主、法治、公正、清廉"的司法要求镶嵌在墙面上,还从实质上体现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专门为残疾人设置了无障碍通道,设置电子公告屏,滚动播出开庭公告;在法庭和办公区设置触摸式电脑,便于查询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内容。还有的法院为方便当事人诉讼,专门设置了宽敞明亮的当事人休息大厅,厅内安装有舒适的座椅、饮水机、电子触摸屏、电子公告屏、各种指示牌及《诉讼指南》,还有可方便当事人参阅的各类应用文书样本等便民设施。这些布局和设计既彰显了现代司法文明,又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圣洁。 (三)"两庭"建设应将司法形象和权威融入其中,通过庄重威严的建筑装饰展示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两庭"建筑不仅要讲究风格和格局,更要突出法院工作特色,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两庭"建设首先要突出"法庭",这是人民法院工作的中心。法庭内部装饰要庄重、严肃,法台的设置要高档、显贵,显现司法的崇高与尊贵。为适应现代审判工作需要,法庭和法官办公室都要建设和开通局域网和多媒体中心联接系统,完善网上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实现所有办公室、审判法庭都通过电脑相连,资源共享,真正做到法律法规查询、资料搜集以及文书草拟、审核、签发、打印等均在局域网上完成。只有秉承司法权威,具备现代化办公系统的法院"两庭"建设,才能为法院实现"公正与效率"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王兆涛)
Ⅱ 两庭建设指的是什么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两庭”建设是指人民法庭和人民法院机关审判庭。人民法庭不是一级审判组织,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以基层人民法院的名义制作和发布判决、裁定。人民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审理民事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有条件的地方可审理经济案件。审判庭法院审理案件的组织机构。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审判庭,不同性质的审判庭管辖案件的范围和种类也不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二条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通过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决民事、行政纠纷,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人民法院依照宪法、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设置。
第四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Ⅲ 江苏省高院审判监督庭为何分第一第=第三庭各庭分管范围
在现行分工的基础上,对于申请人或申诉人对本院作出的生效裁判申请再审或申诉的案件,其复查工作由两庭合理分工,即由立案庭负责形式审查,审监庭负责实质性审查。
立案庭经过形式审查后,对于符合形式要件的再审申请和申诉,应检齐卷宗材料后转送审判监督庭,审判监督庭应从原裁判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是否存在错误和审判程序是否违法等方面进行实质性审查(民、商事案件应针对申请理由和请求进行),然后决定是否启动再审程序。
江苏省高院审判监督庭下设一、二庭,具体分工为:
审判监督第一庭:审查不服省法院刑事、行政生效裁判的申诉、申请再审案件;依职权审查不服省法院民事生效裁判的申请再审案件;审查交、督办的不服下级法院刑事一、二审生效裁判的申诉案件;审理各类刑事、民商事再审案件;审理不服中级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程序再审而提起上诉的刑事、民事案件;对省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民事、行政案件进行审查;审查省人民检察院对省法院生效民事、行政案件的检察建议;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对口监督指导下级法院的审判监督工作。
审判监督第二庭:负责民事再审审查的专门机构;对不服中级人民法院民事一、二审生效裁判(除房地产、民间借贷、婚姻家庭以外的普通民事类和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的劳动争议类)申请再审案件进行审查;对不服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再审生效裁判的申请再审案件进行审查;对上级机关和省法院领导交督办的不服下级法院一、二审生效裁判的民事申请再审案件进行审查;对省人民检察院建议再审的民事案件进行审查;监督指导下级法院民事再审审查业务等。
请采纳
Ⅳ 法院下午一般几点开庭
法律分析:正常上班时间,一般会是早上9点第一庭。第二庭的开庭时间是根据第一庭案件复杂度定的。所以一个早上一般有两庭。法院的工作时间内都可能安排开庭,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会提前发传票通知当事人。一般法院都会在网站公告最近3天开庭的情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Ⅳ 简述德国的法院组织
(一)司法系统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继承罗马传统的大陆法国家,德国在理论上承认“议会主权”,并至今坚持立法机构是法律的唯一源泉。因此,如果普通法系承认法院的立法作用和法律的多种源泉,那么大陆法——包括德国法——则认为成文立法是唯一有效的法律。传统理论认为法院的作用不是制订法律,而是机械地运用法律。甚至连法官是否应该“解释法律”都有争议,因为创造性的“解释”无异于制订法律。但在实际上,大陆法系的法院制法(Judicial Law-making)功能和普通法系少有差别。尤其是对于措辞笼统、含义广泛和历史悠久的典章,无论在何种法治国家,法院必须不时赋予典章的条文以时代含义,来弥补立法机构未能及时跟上社会需要之不足。(27) 当然,法院并不是形成司法决定的仅有机构。尤其在欧洲大陆,学者对司法规则的归纳、总结与形成,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所谓的法院制法,事实上是法院与法学界合作努力之结果。
与立法至上理论相联系,大陆法在理论上不承认先例规则。立法——而非法院——才是合法的法律源泉;立法条文与精神——而非以前的法院决定——必须在任何时候都得到各级法院的贯彻执行。而且所有法官——不论是基层或是最高法官——都同样受立法精神所支配,并独立地按照自己对立法精神的理解来决定案件。因此,大陆法在理论上既不承认先例的严格法律效力,也不承认最高法院决定对下级法院的绝对约束作用。最高法院只能撤销下级法院决定,但下级法院无须遵照最高法院对法律的解释,因为其最高忠诚在于成文立法,而非上级决定。然而在实际上,最高法院的决定和先例规则极少受到违背。在这方面,就和法院制法一样,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少有实质差异。
和美国相比,德国的法院系统具有分散化与专门化的显著特点。在美国,联邦和各州法院形成多套完整、独立的司法系统。联邦法院通常无权审理仅涉及州法的案件;虽然各州法院可以审理多数涉及联邦宪法或法律的争议,但最高联邦法院是联邦宪法与法律的最终阐释者。不论在联邦或各州法院,司法管辖权都是集中与统一的:普通法院有权审理涉及宪法、行政、刑事、民事或合同等通常类型的所有案件。相对而言,德国的司法权力在横向和纵向都有不同分配。在横向上,和普通法院不同,德国不存在统一的司法管辖权以处理全部领域的法律问题。通常的司法功能分布在五套平行与独立的法院系统:普通法院审理民法与刑事案件,四种特别法院分别处理行政、社会、劳动、与财政争议。通过在横向实行司法管辖分工,这些法院对其本专业的法律积累了丰富的司法经验。在纵向上,每个系统又根据等级,分成联邦、各州与地方法院。其中地方法院是初审法院,各州法院是上诉法院,联邦法院则是最高法院。《基本法》第95章规定:“[1] 对于普通、行政、财政、劳动、和社会领域之管辖权,联邦应建立联邦正义法院、联邦行政法院、联邦财政法院、联邦劳动法院、和联邦社会法院,以分别作为其最高法院。[2] 具有权能的联邦部长,以及由具有权能的各州部长和同样人数的众议院选举成员所组成的法官选择委员会,应联合选择这些法院的法官。”
因此,联邦并没有独立的司法系统,联邦法院只是最高上诉法院。
为了防止法院同政治势力同流合污的纳粹经历之重现,《基本法》第97章第二节为法官的人事、职位和收入提供了司法独立性:“除非基于法律提供的理由与形式,并通过司法决定,受到终身任命的专职法官,不得在违反其意愿的情形下,受到撤职、永久或暂时中止职位、给予不同职位或在职务限期终止前提早退休。立法可以对终身任命的法官规定退休年龄之限制。当法院结构或地区发生变化时,法官可被转移到另一个法院或调离职位,但他们必须保持全薪”。
另一方面,魏玛时期的教训说明,在保障司法独立性的同时,民主机构必须具有适当的法律机制,以防止法院滥用其司法权力。因此,第98章第二节规定:“如果联邦法官以官方或非官方形式,违反本《基本法》或一州的宪政秩序原则,那么在众议院的提请下,联邦宪政法院可以其三分之二多数,去决定该法官被给予不同职位或退休;并在故意违反的情形下,可决定将他撤职”。
(二)宪政法院的组织结构
如果美国几乎任何法院的法官都有权按照宪法而实行司法审查,那么德国的专门化法制系统,则要求成立特殊的宪政法院来处理宪政问题。1949年的《基本法》一反传统的立法至上原则,在通常的司法系统之上,建立了独立的宪政法院系统来专门处理宪政争议。联邦的每个州都有一个宪政法院,以处理涉及本州事务的宪政审查与司法审查。联邦宪政法院是其最高上诉法院,并和政府的立法与执法机构同样享有宪法地位。联邦宪政法院的院长职位,仅次于联邦总统、联邦总理、和联邦参众两院院长。《基本法》第94章第一节规定了联邦宪政法院及其组成:“联邦宪政法院应由联邦法官和其它成员组成。联邦宪政法院的一半成员应由联邦众议院选举,另一半由参议院选举。他们不得是联邦众议院、参议院、联邦内阁成员,或任何相应的各州政府机构成员”。
由于《基本法》只提供了一个结构轮廓,对组织与人事上具体细节之确定,被留待“联邦宪政法院组织法”。(28) 1951年的组织法正式成立了联邦宪政法院。它详细规定了联邦宪政法院的双庭结构及各自的管辖范围、联席庭(29)的权力、法官资格、司法选择程序、以及法官退休或撤换的条件。宪政法院分为两个庭,并各自具有独立的成员与管辖。如下详述,第一庭(First Senate)专门处理政治中立的司法审查(Judicial Review),听取涉及个人权利的宪政申诉及其它法院提交的具体宪政争议;第二庭(Second Senate)则专门从事宪法审查(Constitutional Review),以决定宪法政治机构之间的争议以及抽象法律审查。由于司法审查的案件数量占据全部宪政争议的95%,第一庭的工作量过分集中,因而后来一部分司法审查案件被转移到第二庭。如果两庭之间发生管辖冲突,或一庭将偏离另一庭所制定的先例时,那就由联席庭来决定两庭之间的争议。
宪政法院的法官必须至少40岁,并具有被选为联邦众议员的资格。和通常法院不同,宪政法院的法官并非必须全部是职业法官。事实上,在每个庭的八位法官中,只有三名是其它联邦法院的职业法官。但近来法官资格要求宪政法官必须通过两次全国法律考试。法官的来源主要是联邦法官、高级公务官员、联邦议员和大学教授。一旦被选为宪政法院的法官,除了作为大学教授之外,法官们在任职期间不得担任其它专门职务。也和通常法官不同,宪政法官并非终身制。1970年的职务任期法规定,宪政法院的法官每届任期12年,不得连任。且即使任期未满,达到68岁的法官亦必须退休。强制退休防止了法院老年化,而单届任期则有助于保障法官的独立性。(30)
1962年之后,两庭的法官数量固定为16名,每庭八名。组织法规定两庭的法官皆由联邦两院联合选择;联邦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选择每个庭的四名法官,并且两院交替选择每个庭的庭长。在参议院,四名法官由全体参议员选出;在众议院,四名法官则由12名众议员组成的司法选择委员会(Judicial Selection Committee)选择。两个机构必须交流信息以防止重复任命。通常众议院的人选多为联邦法官或议会会员,而参议院人选则多为高级公务员。(31) 由于在两院,选择法官都需要三分之二多数的同意,任何一个主要政党——社民党或基督教民盟——的反对都足以阻止法官入选。因此,宪政法官的选择必须是两党联合努力的结果。另外,自民党通过政治妥协,也能够在两庭中各获一个席位。经由政党妥协过程,两院的通常能赞同素质优越的法官人选。
宪政法院的审理程序以书面为主。法院决定分为允许口头辩论的“判决”(Judgment)和仅基于书面辩论的“命令”(Order或者Ruling)。和美国法院不同,宪政法院的口头辩论并无时间限制,以允许双方充分表达见解;但绝大部分案件——即私人提出的宪政申诉——都只有书面程序。法院讨论秘密进行。通常根据法官之专长,每个案件都被分给一位主要负责法官,他对该案件提出报告意见(Votum),供所在庭的全体法官讨论。作为大陆法传统的一部分,法官必须效忠于司法机构,因而反对多数结论的意见为数极少。尽管1970年的组织法修正允许了反对意见之存在,超过90%的法院决定,至今仍然是受到全体法官赞同的一致意见。
《基本法》和组织法力图切实保障宪政法院的独立性。法官受到普遍尊敬,不但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具有丰厚的职业收入以保障其经济独立。起先,在法院的人事和预算上,司法部长曾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但在1960年,宪政法院取得完全独立,以自行处理所有内部事务。1968年,联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而非同寻常地承认:即使在战备状态下,联邦宪政法院仍然保持其独立地位和职能。第115g章规定:“联邦宪政法院的宪法地位和宪法职能之履行,皆不得受到削弱。除非有必要维持法院的运行能力,且联邦宪政法院持同样意见,联邦宪政法院组织法不得被联合委员会通过立法而加以修正。在制订这类法律的过程中,联邦宪政法院可采取必要措施,以维持法院落实工作之能力。联邦宪政法院对于本章第二与第三句的任何决定,皆应要求在场法官的三分之二多数[之同意]”。
Ⅵ 人民法院“两庭”建设是哪两庭
人民法院“两庭”建设是指人民法庭和人民法院机关审判庭版。
一、县、自治县、市权、市辖区人民法院都是基层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按照《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人民法庭不是一级审判组织,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以基层人民法院的名义制作和发布判决、裁定。人民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审理民事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有条件的地方可审理经济案件。
二、审判庭(Court) 法院审理案件的组织机构。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审判庭,不同性质的审判庭管辖案件的范围和种类也不同。在中国,《法院组织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基层人民法院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和行政审判庭,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还可以设置其他需要设置的审批庭。各审判庭又庭长1人,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为审理每一具体案件而成立的审判组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合议制的审批庭,另一种是独任制的审判庭。
Ⅶ 中国法庭的演变是什么详细一些,谢谢!
中国人民法庭制度的发展历程
【作者】 胡夏冰 陈春梅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法庭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曲折发展历程。从实际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人民法庭制度建设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创立与挫折、恢复与重建、发展与转型等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人民法庭制度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中国特色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人民法庭制度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为有效解决我国基层社会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法庭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推动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方面的功能作用,是目前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有必要认真回顾和总结六十多年来我国人民法庭制度的发展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法庭制度提供有益经验。
从我国人民法庭产生和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人民法庭制度建设经历了创立与挫折、恢复与重建、发展与转型等不同的历史时期。
一、创立与挫折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
作为我国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人民法庭是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正式确立的。[1]根据该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它的判决和裁定就是基层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这是我国立法第一次对人民法庭制度作出的规定。这种关于人民法庭制度的立法规定一直延续到现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对人民法庭制度作出同样规定。1983年、1986年和2006年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时均未对其进行修改。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制度的功能,196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人民法庭工作试行办法(草稿)》(简称“办法”)。“办法”从以下方面对人民法庭制度进行了规定:一是明确人民法庭的性质,规定它是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它的判决和裁定就是基层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二是规定人民法庭设置的基本原则,人民法庭一般要在农村、牧区设置。每一基层人民法院需要设置多少人民法庭,应根据辖区大小、人口多少等情况确定。大体上一个中等县应当不少于两个。在人口特别少的县,可以设不固定的法庭,实行巡回审判。三是规定人民法庭的名称,以法庭所在地的名称而定,并冠以县名。四是明确人民法庭设置和撤销程序,强调人民法庭的设置和撤销,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报请中级人民法院批准,并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五是人民法庭人员,一般配备审判员一人,书记员一人;也可配备两名审判员,院长可指定其中一人担任庭长。六是规定人民法庭的任务:(1)审理一般的民事案件和轻微的刑事案件;(2)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如果违背政策、法律、法令的,应当纠正或撤销;(3)进行政策、法律、法令宣传;(4)处理人民来信,接待人民来访;(5)办理基层人民法院交办的事项。七是规定人民法庭审理案件的方式,一般案件应坚持说服教育、调解为主的方针;有的案件,也可以判决或裁定,但必须报基层人民法院核准后宣判。人民法庭无权决定拘留人犯和搜查,无权决定罚款、没收赃款赃物。凡需要采取上述措施的案件,应移送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八是规定人民法庭的办案方法,应当从便利群众出发,采取驻庭办案和巡回就地审判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不难看出,“办法”是对新中国成立十多年来人民法庭制度建设经验的总结,它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确立了我国人民法庭制度的基本面貌,对人民法庭建设和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标志着我国人民法庭制度真正创立起来并向规范向方向迈进。“办法”对人民法庭制度内容的规定,创建了人民法庭制度的基本框架,对后来我国人民法庭制度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十年文革期间,由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激剧变化,人民法院被“砸烂”和破坏。在这种政治条件下,正处于起步阶段的人民法庭制度建设被迫处于停滞状态,受到了严重摧残。
二、恢复与重建时期(改革开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我国法制建设的春天,人民法庭制度也得到了恢复和重建。
改革开放后,人民法庭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在“文革”中被取缔的人民法庭,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建置人民法庭。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末期我国人民法庭制度建设的一条主线。
当时,人民法庭建设进展迟缓,就是建成了的也大多是相当简陋,缺少人民法庭的必要条件,充其量只能算是给法官办案摆个“摊子”而已。虽然如此,人民法庭建设毕竟蹒跚起步了。[2]
1978年-1983年的五年间,“不少地方的基层人民法院加强了人民法庭的建设,加强了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指导,便利了群众,提高了办案质量,并使大量民间纠纷及时解决在基层,受到了群众欢迎。”[3]重新设置和建立人民法庭机构是当时人民法庭制度建设面临的一项繁重任务。当时许多人民法庭没有独立的办公楼,办公条件简陋,办公场所破烂不堪,大多只有一间十几平米的租借房屋,办公、开庭、接访、存放档案都挤在一起,有的法庭连挂国徽的地方都没有。尽管“各级人民法院普遍重视加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人民法庭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人民法庭的数量设置和力量配备不适应客观需要,亟待进一步加强”。[4]
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会同财政部联合下文指出,目前绝大多数人民法庭没有办公用房,设备十分简陋,办公条件十分艰苦。各地财政部门要照顾到人民法庭的需要,切实给予支持。据统计,1988年5月全国15000多个人民法庭中,有近70%,即大约11000多个没有自己的办公用房。法庭干部“吃饭没有锅,睡觉没有窝,办公没有桌”的现象相当普遍。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1993年,还有“6800多个人民法庭没有办公用房,亟待解决。”[5]这种状况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而且束缚和挫伤了广大审判干部的积极性。因此,加强人民法庭的机构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为积极促进人民法庭制度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召开了1985年的湖南会议、1988年的湖北会议和1991年的山西会议、1992年的贵州会议等全国法院“两庭”建设会议,对人民法庭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经过努力,至1991年底,全国 18000个人民法庭中,已有约1/2的人民法庭有了基本适应需要的工作用房。
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还先后同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等国家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将人民法院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通知》(1991年11月)、《关于加强审判法庭和人民法庭建设的通知》(1991年12月)等有关文件,要求各地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出发,根据国家审判机关的法律地位,有计划地将人民法庭的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基本建设计划之中,统一安排,精心组织,并在建设用地、选址、布局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同时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在建设用地、各种税费等方面给于必要的倾斜和照顾。从此,人民法庭在城乡建设规划中确立了它应有的位置,有了统筹安排的依据,从建设计划上得到了保证。
应当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大背景下,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建人民法庭的热潮,人民法庭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有的选择适当地点易地新建;有的就地翻、扩建;有的利用旧房进行改造,人民法庭的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在此期间,我国人民法庭数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据统计,1987年全国人民法庭的数量已达15000多个;截止到1992年底,全国已建立人民法庭18000多个,配备法庭干部70000余人。至1998年11月,全国共有人民法庭17411个,法庭干警达75553人。人民法庭的基础建设问题在此期间得到明显改善。
这一时期人民法庭制度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明确人民法庭的职能。随着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需要对人民法庭的任务和职能进行规范。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人民法庭主要从事有关案件审理和简易民间纠纷调处工作,帮助和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工作,以及进行法制宣传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是人民法庭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要任务。“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承担着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事案件和百分之三十五以上的经济纠纷案件和部分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任务,还要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处理大量民间纠纷。[6]据统计,1993年至1997年五年内,全国人民法庭共受理一审案件10074984件,占全国法院受理一审案件总数的50.27%。其中一审民事案件占全国法院受理一审民事案件总数的56.97%;经济纠纷案件占全国法院受理一审经济纠纷总数的36.36%;刑事自诉案件占全国法院受理一审刑事自诉案件总数的33.43%。[7]可见,审判案件、指导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四项工作构成了人民法庭在恢复和重建时期的主要工作职能。
三、发展与转型时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现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法庭原有的设置模式和工作机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要求,重新调整和规范人民法庭设置,规范和统一人民法庭建设标准,改革和完善人民法庭工作机制,提升人民法庭人员政治和业务素
Ⅷ 一般开庭时间是上午几点到几点
法院的工抄作时间内都可能安排开庭,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会提前发传票通知当事人。一般法院都会在网站公告最近3天开庭的情况。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
Ⅸ 你好,一般法庭早上开庭时间是几点还是法官说几点开庭都可以
正常上班时间,一般会是早上9点第一庭。第二庭的开庭时间是根据第一庭案件复杂度定的。所以一个早上一般有两庭。
法院的工作时间内都可能安排开庭,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会提前发传票通知当事人。一般法院都会在网站公告最近3天开庭的情况。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9)法院两庭扩展阅读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
第一百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
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传唤当事人,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传票和通知书至迟在开庭三日以前送达。公开审判的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上述活动情形应当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Ⅹ 人民法院的两庭建设是什么时间提出的
二○○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国家“十五”计划期间人民法院物质建设计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