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讲坛

法官讲坛

发布时间: 2020-12-17 10:27:19

㈠ 谁知道杂志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是讲什么的,有什么内容

《中国律师》 宣传律师制度,探讨律师业务,展现律师风采,强化律师服务,反映律师改革动态,披露律师考试信息,追求“注重实务性,提倡可读性,强调新闻性,追求理论性”,以“追赶时代潮流,追求法律文化,追踪社会热点,追寻法学前沿”为办刊思路。 《法学家》 《法学家》设有的主要栏目有:法学研究综述、法学专论、三大讲坛(大法官讲坛、大检察官讲坛、名家法律讲坛)、本期视点、法制改革、法学争鸣与评论、域外法学、青年法苑、司法官谈法治、法学教育、外国法述评、法学信息等。“法学研究综述”对法学各学科一年的关注热点和发展动向进行归纳总结,并介绍学科发展的新问题和新进展,包括学术研究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较为系统并重点突出地反映了本年度学科学术进展,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具有学科前沿性和概括性,是全面了解法学各学科国内外学术发展的重要窗口;“三大讲坛”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创立的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特色的学术阵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合作,邀请活跃于法律实务界最前沿的大法官、大检察官和学术造诣精深的社会科学名家学者,分别介绍法律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对策和属于学科前沿的最新理论观点、学术思想,这进一步推动了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部门的有机互动,也为国内外法学教育界与法律实务界提供了一个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大平台; “本期视点”是《法学家》杂志着力打造的最具特色的重点栏目,该栏目根据近期社会生活实践,选定法学理论和实务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以此为主线,约请法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以求对推动我国的法学研究、法制建设有所助益。 为努力使《法学家》成为一座沟通中外法律文化的重要桥梁,成为一个面向国内外、汇集全世界法学家学术智慧的多彩园地和展示最新法学研究成果、反映最新法制变革的重要窗口,《法学家》编委会、编辑部决定着手编辑英文版。目前,英文版的编辑筹备工作正次第展开。我们真诚地希望,《法学家》杂志的每一步成长都能够继续得到广大作者、读者的持久关注和支持,能够得到大家的信赖和热爱。 订阅网上可以订购

㈡ 论文写作过程中 与指导老师的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来的,仅供参考。

曹谨超: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第九期法官讲坛上的讲稿)

本人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实践办案经验空白,在座的大部分同志都是本人的前辈及学习的榜样。然,本人在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法学本科和三年的民商法学硕士学习
的过程中,虽谈不上是一个出类拔粹的学生,却也在论文写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之,进入法院工作以后领导及研究室也给了本人多次锻炼及学习的机会,所以
在此,我将自己在平时写作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与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分享、交流,有不是之处还请包涵、指正。

一、论文写作的功能与价值

王胜俊在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理论研究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理论研究工作是不是受重视,理论研究选题准不
准、答案对不对,理论研究成果管不管用,直接影响到人民法院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人民法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各项工作的新发展,要完成党和人民
交付的新使命、新任务,理论研究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理论研究对当前法院工作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王胜俊院长强调理论研究作的好的人,一般实践能力都不会差。有许多优秀的人才
都是因为善于研究写作,从而被选拔进最高法院、省高院包括我们市中院。2、正确适用法律。理论研究大多是针对当时的法律,或者是对空白法律制度的构想,或
者是对当时法律制度完善的设想,或者是对一项新的法律制度的解析,这种研究对现实的办案实践是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它使广大的法律工作者能够更正确
的了解法律、适用法律、可以提高厂大法官适用法律的正确性。3、综合能力全方位训练。在法院工作,办案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但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也不亚于实
践办案,实践与理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理论可以推进完善实践,同时也需要实践指明研究的问题方向。

二、选题

一篇文章的好坏,题目起到一半甚至更大的决定性作用,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它决定你的论文能否写得顺利,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好坏成败与否,至关重要。

当然选题也是机遇的问题。选什么题这不是由我们个人决定的,这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给定的。这个历史条件给定的东西是客观的,对每一个人是平等的,但对每一
个人来说反映的灵敏度不一样,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抓不住。怎么知道这个机遇来了,怎么抓住这个机遇?这就是选题机遇的问题。“有志者事竟成”,还有一种
说法是“只有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还有一个日本的说法是“只要多跑多转,狗也能遇上好运”。当然这个说法不是大雅,但说得也深刻。所以这里第一个是要有
理论修养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我的老师说过,在自然科学领域,年轻的学生超过老师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是必然的。但在社会科学领域,这是不
正常的。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科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博大精深的,越学越觉得自己不足。我有时看两千年前的书,就觉得自己这么渺小,人家两千年前就讲
得这么深刻,我自己到现在还达不到。就是中国很多古典的东西,我们并没有想清楚。所以说理论知识的准备非常重要,你不准备历史知识,不准备理论知识,你就
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定位,不知道这个问题有几斤几两,不知道自己研究的到底是什么问题。

(一)选题的原则

1、实用性。尤其对法院的研究人员、研究工作来说,你这个立论首先要实用,要管用,要切合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作一个书评,作一个简介,这就是我们做一个课
题的标准。如果你要把有关的理论,有关的学派都搞进来,做成一本书,那就不是法院所要研究讨论的课题了。我们研究问题就是要为法院的审判工作服务的,要为
法院提供决策建议。

2、新颖性。没有新意就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浪费别人的生命,鲁迅说:等于在谋财害命。当然,鲁迅也说得偏激了一些,你写得不好,人家不看就是了,不能算
是谋财害命吧。我们要写有新意的,写别人一看就是“哦,这个问题我没有认识到”的这种文章。你题目可以是旧的,但内容要有新意。

3、合理性。你这个题目是适合于时代潮流的,不是逆历史而动的,是使大家似可接受但还需要理解才能接受的。不能大家一看就不可接受,也不能大家一看就接受
了,这样的话就不够新颖性。所以你的文章就要新、奇、特,大家看了题目还带点疑问,然后觉得有点道理,看完文章后觉得还真是这回事。所以选题要有合理性,
论证也要有合理性,两种合理性要求不太一样。讲到合理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上说道:“文源于道,明于本然。”文章要源于道理,要讲清楚文章本来是怎么样
的。然后他说:“文以载道,明于当然。”就是你要告诉人们这个道理,让大家都认为应该这么做。这个境界就高了,这就是我们立意的核心。我们写文章不都是这
样吗?不管是写个立法解释也好,提出意见建议也好,不都是想让人家认为该这么做吗?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理论上有创新,二是实践上有指导意
义。

(二)选题的若干忌讳

1、忌太大:xxx研究,论xxx.这类题目往往是一本著作都无法论述清楚的,而作者仅仅想通过一篇几千字的文章论述清楚,是不可能的。而且这种用题往往会给人过于狂妄的感觉。

2、忌太小:陷入疆局,无内容可写。在决定某个题目之前一定要粗略的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很多问题虽然很新,但是没有可借鉴的资料,这类研究前沿性很强,但是往往是大部分作者都无法企及的,评委在评分的时候也比较尴尬,自然不会给出高的评分。

3、忌太土:浅析xxx,关于xxx的思考。这类题目是已经过时了的题目,评委已经看的太多的,初看之下不会给出高的评价。

4、忌理论性太强,远离生活。我们是法院工作者,必须要记住任何的论文研究都是要用来指导实践的,我们作的是应用法学的研究,理论性太强的文章实用性不够,而且大多评委老师都是来自法院系统内部的,他们可能本身对很理论的东西也不是很了解。

5、忌副标题的滥用。副标题的使用取决于论文本身有无必要,对于一些小文章或正标题足以概括说明本文主题范围的则不必。结构宏大的论文更可能需要副标题作
为限制论文涉及的范围、明确论文阐述的对象。副标题一般是对正标题范围的进一步缩小。例外情况:兼论什么,其目标不是扩大研究范围,而是考虑到某项内容与
主题有密切关系,须顺带给予论述,且这一部分在整个论文中居次要地位,若删去这一部分并不影响论文完整性。

三、写作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许多事件包括一些很离谱甚至有背于法律的事件,我们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包括网络、电视、报纸,等等。并且现在有一个叫做
微博的东西,其力量非常强大,传播速度相当之快,辐射面也相当之广。这些反面的或者是有争议的事件,虽然很多时候是打了我们现行法律制度和执法程序的嘴巴
子,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给了我们法学研究者很大的启示,也说明了我们的法律制度是有上升和进步空间的,这种传播本身就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一个
案例可以引出很大的社会、法律问题,可以做为我们理论的思源。案例研究法,通常需要笔者先就案例作一个基本的介绍,可以不用太详尽,但是一定要说明案例所
涉及到的主要法律问题。其次,再针对案例中所表现出来的法律问题展开理论的探讨,最终形成观点结论。

(二)规范研究法

这种研究是针对现行法律规范的不足,或者是对一种新制定的法律规范如何适用的问题所展开的。例如《合同法》颁布之初有许多学者针对合同法的适用问题展开了
大量的研究,当然在《合同法》拟定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关于如何制定合同法方面问题的探讨。相类似的还包括《公司法》、《物权法》等等。

(三)调查研究法

通常在接触案件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比较容易的发现现实中的问题,从而就某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其研究方式可以通过案卷问答、相关案例的搜
索,将调研结果制定图表进行分类比较,使评委可以很具体的看出某类问题的不同状况。当然,一切的调查研究就是为作者的结论所服务的,调查研究只是为了更有
力的证明作者的结论是正确的。

四、写作思路

(一)搜集材料

这是论文写作的一个准备过程,所谓准备,主要就是充分占有资料,研究、参考他人的看法。材料越多越好,材料不够就写不出好文章。读的书看的论文很少,知识贫乏,是设法写论文和提出新的见解来的。

如何搜集资料?可以围绕论文的选题方向和具体题目,查找有关的专著、论文集、主要法学期刊以及最近几年的统编教材,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查找法学论文。每年
在学术论文的写作期间,省高院都会暂时性的开通中国知网的下载渠道,我们可以通过内网进行中国知网下载。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
点的过程。

资料收集和整理应依循以下原则:

1、竭泽而渔的原则

在资料收集上,首先要做到全面,应将本课题范围内的所有资料尽可能地收集到。因为,倘若不经过这个过程,你就不可能知道哪些资料是重要的,哪些资料是不重
要的,也就是无法做到对资料的恰当评估,就无法对资料进行有目的的排队,也无法对无关紧要的资料进行舍弃,无法将重要的资料有效地引用到你的文章之中。这
种资料也包括外国资料在内。外国的资料的也要收集到最新的,而不是随手收集随手采用。因此.这个原则不仅提出了资料全面的要求,而且也提出了资料新颖的要
求。

2、层次分明的原则

所收集的资料往往堆积如山,良莠不齐,那么,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堆中,如何进行取舍就是一个非常关键、很见水准的环节。收集资料必须要抓住重点,真正发挥作
用的是最后剩下的重点材料,其它材料一概要舍弃。比如说,写民事诉讼调解方面的论文,第一层次的资料应当是立法资料和司法解释,将关于调解的立法资料和司
法资料全部收集殆尽,这其中也包括国外的有关典型规定。第二层次应当是中外比较重要的论文(往往是长篇的专论)或者专著中的相关部分,包括硕博论文。第三
层次是自己调查收集的实证材料,包括访谈笔录、问卷材料、数据等等。第四层次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典型案例。

3、分类比较的原则

搜集到的资料,除书籍外,可用笔记本、活页纸、卡片、剪报、复印件等形式保存。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应使其便于分类整理。分类整理的资料,便于综合、比较、
分析。看一本、一袋、一批同一问题的资料,好像参加一次研讨会,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见解,对自己起到启发、补充、提高等作用。就在这种反复分类、经常比较
的基础上,对所收集的资料就逐步熟悉起来了,对论文的观点也同时慢慢地形成了。

(二)提炼材料,确定论证的主题和方法

在提炼材料的过程中,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是同意别人的论点,但自己有独特的感受,可从新的角度补充新的理由,丰富别人的论点。

二是不同意别人的见解,可以展开争论,但必须注意忠实地引用原文,说明自己的理由。

三是受了别人的启发,在别人见解的基础上产生新见解,或者别人没有讲到,已有见解,只要言之有理,也是创见。

(三)列出提纲

提纲犹如一项工程的施工蓝图,是能否保证论文具有较好质量的又一重要环节。对论文提纲要反复研究、思考和修改,务必使论文提纲写得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论
点准确、逻辑性强。论文定稿后,修正或保留的提纲就变成了目录。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把材料组织成一个理论系统,而不是毫无层次、毫无逻辑联系地罗列和堆砌在
一起。

我们写论文经常容易忽视或者说轻视的环节就是论文提纲的勾画,觉得这是白白浪费时间,或者说,用脑子记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细加斟酌。这种过于自信的看法
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偏重于情感性的漫游,这个漫游的过程甚至是不自觉的,突然回过头来看,觉得写得已经很偏题了,这就是没有按
提纲写的缘故。提纲应当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它体现了审慎的理性,提纲的构架一般是比较准确的,最符合作者的原意,所以提纲通常不必要大改,当然在写作过程
中对提纲进行完善也是有必要的,也是经常会发生的。可见,在提纲和写作之间实际上是一个互动关系,二者应同时达到完善地步。

(四)论文写作

在前面说到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谈到:作家为了创造性构思,必须具有四个方面的修养:一是积累知识;二是辨明事理;三是参考经验;四是训练情
致。这说的是论文的写作必须各方面的条件全部具备,才能获得成功。尤其是,刘勰提出的“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这一句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我们平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说的就是文章写作的自然规律和内在本质,法学学术论文的写作也应当是这样,就是要将自己反复思考后的成熟思想和观点写出
来。所谓“文以载道”,文章是一种载体,是承载和表达我们在前面所说到的文章分理性的要求。

在写学术沦文的过程中,这样几对关系要注意处理好:

1、好大纲与内容的关系

在提纲部分已经说过这一点了,这个关系应当是稳定的,同时是辩证的、动态的。

2、资料引用和论文创制的关系

资料的引用应当恰到好处,篇幅不要太长,前后应避免同一资料重复出现。论文的创制应当是主体,资料的引用是为论文的创制服务的。不引用资料是不规范的论文
创作,过多地引用资料属于偷工减料的做法,容易掩盖论文的创造性。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观点与材料相结合。既不使人读后感到空泛,又不觉得是资料的堆积。
要做到这一点,决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在于作者对研究的内容与问题是否真正熟悉和掌握,是否能真正达到运用自如。正如俗话所说,熟能生巧。

3、文辞和内容的关系

所谓文质彬彬,对于论文创作来说也要做到文质彬彬。有的论文就像散文一样,文辞之美超过了内容之质;还有的则相反,内容很好,文辞比较贫瘠,来来回回就是那几个词。总体上我们应当以意役文,而不能以文役意。

4、篇幅大小的关系

应紧紧扣住文章的题目,突出重点和要点,按照简要、精炼的原则,决定资料和观点的取舍;对于那些可写可不写、可引可不引的观点和资料,即使观点正确,资料珍贵,也一律割爱,毫不可惜。有的学者倡导“厚积薄发”,也有这个意思。

5、初稿与改稿的关系

初稿完成后,一定要改稿;一稿就成的文章,再好也有限。改稿之前,最好冷却一下,然后再改稿,这样更富有理性一点,同时也更能割舍。任何文章都不可能不作
修改而一次写成,常常是需要反复仔细思考、推敲。如果论文初稿写完以后,能请一、两位同仁看一部分,请他们提提意见,尤其要认真听取领导或者一些对论文研
究的问题有经验的老同志的意见、那会对修改论文有帮助、有启发。

6、广度与深度、中国与外国、历史与现状的关系。

在比较研究中要注意避免单纯客观介绍,或照搬照抄外国的东西而不作分析,对外国的长处我们要吸收,向他们学习,对于外国不好的东西,我们要摒弃、分析和批判。

7、注释和正文的关系。

注释是为正文服务的,正文需要靠注释来点缀。没有注释的正文是空中楼阁,缺乏扎实的根底;没有正文的注释当然也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在论文的撰写上,不是注
释过多的问题,而是注释不足甚至没有注释的问题,这种论文缺乏学术性和规范性。学术论文规范抑或不规范,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有无注释以及注释是否
恰当、充分、规范。当然还有另一种极端现象应予避免,这就是注释的篇幅大于正文,有时甚至每一页正文的内容很少,只有两三行,而其他的都是注释。有的注释
本身就是一篇短文。这个似乎也不能称之为规范化论文。正确的做法是该注的时候就注,不该注的时候就不要为了注释而去注。

以上是本人对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的拙见,当然,因为篇幅的限制,很多问题来不及细说,也有很多问题是没有涉及到的。在以后的工作学习过程中,本人将
抱着一种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的心态,共同进步。最后,非常感谢院领导在工作中给了我许多学习、锻炼的机会,给了我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谢谢!(作者系珠
山区人民法院书记员)

㈢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的法院建设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坚持公正司法。成功审结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 “3·10”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秦火火”诽谤、寻衅滋事案,全国“人肉搜索”第一案,“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离婚案等案件;通过法庭开放日、新闻发布会、网络公开课等形式传播法治精神;通过搭建联动平台、发布《行政案件司法审判年度报告》、《金融机构商事诉讼白皮书》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发送的司法建议获评“全国法院十大司法建议”;探索构建“一体化审判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审判质效。因成绩突出,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试点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推行网上立案,并在6个派出法庭设立立案点,出台《关于加强涉民生案件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畅通群众诉讼渠道;建成全国首个和解大厅和全市首个片区法官工作站,化解群众诉讼矛盾;推行少年审判“一二三四”亲情教育模式,建立“法律阳光工作室”,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创新执行方法,对“支付宝”“余额宝”等开展强制执行,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上述多项举措得到上级肯定并予推广。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加强队伍建设。推出具有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特色的“三引领四融合”党建模式,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肯定;以“1+4”青年法官培养模式为依托增强干警的司法能力,涌现出钟蔚莉、刘黎、臧德胜等一批先进典型;通过组织“青年干警成长”课堂、“彩虹杯”系列体育比赛、“星火剧社”等社团活动,推动法院文化建设,2003年创立的“法官讲坛”被评为“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

㈣ 抓、接、学、强、谋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石首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抓学习、改作风、促发展”活动的意见》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积极呼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干警队伍中存在的学风、玩风、作风等问题,营造法院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以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成效,为推动石首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内容
(一)抓学习。
1、树立学习理念。为适应法院队伍建设的需要,不断提升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组织全院干警积极投身“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坚持狠抓每周五支部学习活动,要求全院干警每周五下午必须参加以支部为单位组织的学习,院党组带头参加支部学习。学习内容实行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规定内容由政治处统一编排,包括党章党史、政策理论、领导讲话、时事政治、法律法规等内容,并将学习资料发放到每一个支部,自选内容由各庭室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自行组织业务学习和案件讨论。同时严格落实党组巡查制度,每周五下午支部组织学习时,由政治处陪同负责本周巡查的院党组成员对各支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如实做好记载,每月进行通报。同时在规范支部学习、养成干警自觉参学习惯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四个一”(每日挤一小时看书学习,每月阅读一本推荐读物,每季交流一次心得体会,每年撰写一篇调研文章)读书学习活动,增强全院干警主动“读书修德”的意识。
2、创新学习方式。不断搭建学习平台,创新学习载体。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灵活多样地开展学习教育培训。邀请专家、教授、学者、领导到院讲座,同时积极推行“走出去”的学习方式,由院党组成员分期分批带队至省内兄弟法院学习先进经验。二是开辟法官讲坛。全年安排1—2名院(庭)长为全院干警授课,同时积极推荐干警外出讲座。三是组织学术研讨。认真组织开展法官学术论文征集活动,并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由学术论文作者阐述提纲,其他作者和受邀参加的资深法官一一进行点评,做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四是以活动促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组织拓展训练、召开座谈会、演讲比赛、业务知识竞赛、庭审观摩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干警的学习热情。
3、打造学习品牌。积极发挥法官沙龙——“菜籽团”(谐音“才子团”)学习阵地优势,打造法院学习品牌,使之成为广大干警探索、求知的快乐园地。不定期开展案例讨论分析,集中大家智慧解难答疑,组织成员交流办案经验,观摩兄弟法院庭审技巧,对新的法律法规组织集体学习,对案件质量评查中发现的问题集体讨论。
(二)改作风。
1、大力整治不良风气。严格落实《中共石首市委关于在全市开展“抓学习、改作风、促发展”活动的意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重点整治干警队伍中存在的六种不良风气:慵懒散软风、形式主义风、吃拿卡要风、打牌赌钱风、吃喝享乐风、大操大办风。要不断加大整治强度,力求达到实效。
2、规范干警制度管理。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规范干警纪律作风管理。进一步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严明干警日常作风纪律要求的意见》等相关制度,规范干警考勤、请假、会纪会风等日常作风纪律要求,并严格实行党组成员巡查制度及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审判流程管理和案件评查制度,不断提高案件质效;进一步完善《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形成立体式、全方位的科学考核机制,激发干警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一步完善各项院务政务管理规定,为审判执行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
3、强化执行力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决议的生命力在于贯彻执行,为确保作风治理取得实效,需要以过硬的执行力为保障。要狠抓执行力建设,各庭科室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院党组的各项决议、制度以及安排的各项中心工作任务。在具体执行上,要加强主动性,不得出现推诿、拖延等现象。

㈤ 西南政法大学的两个校区有什麽区别

西南政法大学现有沙坪坝校区和渝北校区,两个校区的区别在于:

1、渝北校区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中心;沙坪坝校区为继续教育和干部培训基地。

2、地址不同:

渝北校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回兴镇宝圣大道301号;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中央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二期入选高校。

学校现有法学、新闻传播学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经济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设有2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6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项目。

(5)法官讲坛扩展阅读:

西南政法大学的办学特色——论辩文化:让独立的精神在论辩中生长

西政作为一所以法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多元的背景,自由的精神,以及西政人对思辨的追求,使论辩文化成为了西南政法大学校园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文辩论、外语辩论、专业辩论、演讲朗诵、论坛活动等组成我校丰富多彩的辩论生活。

1、中文辩论中“天伦杯”校园辩论赛、“天伦杯”全国政法院校辩论赛是我校最具代表性的中文辩论活动,影响大、规则完善、秩序公平,在学校享有极高的地位和声誉。此外,2004年起逐年举办辩论擂台赛,参与面、受益面日益扩大,实现了中文论辩在西政校园“全民化”的开展。

2、多年来,中文辩论队多次代表我校参加了各级辩论赛事,成绩斐然,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冠军、“创想青春--2010两岸四地高校世博辩论大赛”冠军、“天伦杯”全国政法院校辩论赛冠军等。

3、外语辩论以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开展为代表。学校长期举行校园模拟联合国活动和英语演讲比赛,培养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多次参加国际模拟联合国大赛并获佳绩。

4、专业辩论活动是指“模拟法庭辩论”“商事仲裁辩论”等某专业领域的特殊辩论活动,我校创办的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英文)和“知信衡杯”校园模拟法庭辩论赛(中文)是其中代表性的专业辩论活动,侧重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多年来,我校代表队在全国“理律杯”模拟法庭辩论赛、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全国大学生模拟庭审竞赛和全国WTO模拟法庭竞赛等活动中荣获冠军。

5、论坛活动也是我校论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中国大法官讲坛”“中国大检察官讲坛”“西南法学论坛”“金开名家讲坛”为中心,研究生和本科生论坛为两翼的论坛体系。

在浓厚的论辩文化熏陶下,我校论辩文化育人效果显著,学生专业素质得以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极大增强。学校向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学校简介

㈥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法院建设

近年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着眼“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在全力服务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身科学、持续、内涵发展。该院积极参与推动司法改革,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试点法院”,并提出“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内外兼修,打造全息化司法公开体系”目标,该建设任务被列入2014重庆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目前,一个公众服务网(包括审判流程信息、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公开子网)+多种公开形式(微博、微信、中国裁判文书网、诉讼服务中心、庭审同步视频直播室等)的司法公开平台主要载体基本建成,功能基本完备,全息化公开格局初步形成。成立全市法院首家诉讼服务中心,优化功能分区,丰富便民设施,设置律师阅卷专区、免检专用通道,为当事人诉讼和律师执业提供切实便利。深化司法拍卖改革工作,2012年将涉讼资产司法拍卖全部纳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以“电子竞价”取代“击槌成交”。同时,建设执行指挥中心,建立与工商、房管、金融等部门的执行联动机制,通过法院内外信息共享和各方力量整合,提升执行强度和力度。2013年,在执行领域创设了“预分配”制度,为重大工程顺利推进和民生权益及时兑付提供了“双保险”。坚持“开放式”培养思路,依托法官讲坛平台,邀请院校和实务部门知名专家学者来院授课,组织干警赴知名高校培训,与海峡两岸法学院校长论坛代表、美国法律专家、东盟司法培训班成员交流,帮助活跃思维、拓展视野。连续多年开展“法院书香浓”读书活动,获评全国法院特色文化项目。

㈦ 2017年本科提前批报山东政法学院监狱学专业我就想问除了分数以外要符合什么条件,大约有什么

说实话,把握不是很大,因为每一届只收10个女生,所以楼主最好做二手准备,报着别的学校。
一楼二楼的热心网友纯属胡扯,我是监狱学内部人,相信我。

热点内容
寺庙更換法人法规 发布:2024-09-20 18:51:31 浏览:841
四所法学院 发布:2024-09-20 18:37:34 浏览:927
民政局的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09-20 18:32:40 浏览:322
家司法解释 发布:2024-09-20 17:37:18 浏览:281
支付宝转账法院 发布:2024-09-20 16:23:57 浏览:578
社会工作中级法规试题 发布:2024-09-20 08:01:39 浏览:13
每个月休息八天符合劳动法吗 发布:2024-09-20 08:01:05 浏览:69
百万网民学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发布:2024-09-20 07:35:27 浏览:727
私人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4-09-20 07:29:00 浏览:61
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2017 发布:2024-09-20 07:07:36 浏览: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