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法官学院
❶ 甘肃省法官培训学院怎么样
简介:2003年12月,甘肃省法官培训学院经省编委批准设立, 12月19日,国家法官学院甘肃分院和甘肃省法官培训学院同时挂牌。
注册资本:347万人民币
❷ 甘肃法院公开平台怎么查询
在网上搜索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庭审公开网。
(2)甘肃省法官学院扩展阅读: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成立于1949年9月19日,原称甘肃省人民法院,1954年改称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法院审判办公楼现坐落于兰州市安宁区建宁西路1950号。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现设有刑事审判第一庭19人,刑事审判第二庭12人,刑事审判第三庭20人,民事审判第一庭17人,民事审判第二庭19人,民事审判第三庭(知识产权审判庭)7人,行政审判庭15人,赔偿委员会办公室7人,少年法庭5人,执行局(庭)6人,执行复议监督处10人,执行协调指导处10人,执行综合管理处9人,立案第一庭18人,立案第二庭18人,信访室12人,审判监督第一庭14人,审判监督第二庭12人,研究室7人,司法技术处4人,办公室21人,政治部2人(内设人事处6人、法官管理处5人、教育处5人、老干部工作处4人),纪检组11人,监察室2人,机关党委4人,审判管理办公室12人,直属处5人,宣传处12人,网络信息处6人,司法行政装备处14人,审判保障处46人,法官协会(外事办)3人,司法警察总队26人共37个内设机构,下属甘肃省法官培训学院(国家法官学院甘肃分院)11人,省法官培训学院甘南分院(国家法官学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训基地)27人2个事业单位。
《行政强制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强制执行中有违法行为或者扩大强制执行范围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这是对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实施强制执行法律责任的规定。
实践中,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实施强制执行行为主要有7种情形。
(1)对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行政决定采取强制执行。
(2)采取法定强制执行以外的方式执行。
(3)违反管辖原则进行强制执行。
(4)在夜间或法定节假日进行强制执行。
(5)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
(6)指令金融机构将款项划入国库或者财政专户以外的其他账户。
(7)因其他违法行为造成被执行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损失。
❸ 甘肃政法大学是几本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甘肃政法大学是一所政法类院校,有法学、社会工作、侦查学、边防管理、信息安全、刑事科学技术、安全防范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建校66年。
甘肃政法学院在甘肃是第二批次招生,在外省主要是本科二批招生,我们通常认为甘肃政法学院是二本大学。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甘肃政法大学是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就说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6、边防管理专业
共有100人认为甘肃政法学院的边防管理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4[满分5.0]。下面是边防管理专业的详细介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国(边)境管理、部队管理和出入境边防检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安边防部队和出入境管理部门从事国(边)境管理和出入境边防检查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边防部队、人民警察和武警部队中的出入境管理部门和出入境边防检查部门,从事国境管理和出入境边防检查等方面的工作。
7、财务管理专业
共有82人认为甘肃政法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不错,推荐就读指数为4.6[满分5.0]。下面是财务管理专业的详细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大多数都是从事会计类职业,一般要花大量实践工作才能得到运用,现在中国企业主很难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一手抓,对于资金的管理没有一整套管理来运作。
❹ 甘肃政法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甘肃政法大学是一所政法类院校,有刑事法学、行政法学、律师业务、民商法、经济法、财经法务、知识产权等专业,建校66年。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近五年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9项,其中教育部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国家民委优秀社科成果奖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基金项目38项。
❺ 坐的兰州的大巴到了舟曲后怎么到甘肃省法官培训学院甘南分院
在尖子石车站坐出租车到城关桥,然后过桥坐去立节或者巴藏的车告诉司机你去培训中心下车就能看到,车费大概是11-13块钱。
❻ 甘肃政法大学的院系设置
概况
一、法学院的基本情况及近几年的发展
法学院成立于1985年,前身为甘肃政法学院法律系。2001年5月,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原法律系和经济法系的基础上,组建了法学院。
学院有法学和社会工作2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普高本科学生共2269人,其中法学本科专业2094人,社会工作本科专业 175人。
近年来,法学院严格遵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硕士点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进展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法学院全体教职工经过努力,于今年年初取得了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5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实现了硕士点建设的重大突破。法学院已经建成1个省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5个校级重点学科——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
(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法学院在学校的支持下,通过引进、进修、培训、进行学术交流等各种方式,从数量和质量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03年,法学院共有教师92名,2006年达到114名;2003年有教授、副教授34名,2006年达到44名;2003年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29名,2006年达到54名。师资队伍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不断提高,保障了教学和科研的健康发展。
(三)对外学术交流成绩显著
法学院重视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自2003年以来,共承办全国性的法学学术会议5次。根据最近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的通知,我院还将承办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在“请进来”的同时,我们还坚持“走出去”,每年派大量的教师,参加全国各种学学术会议。2004、2005、2006三年外出参加学术交流的教师到达70多次。
(四)科研成果层次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
2004年以来,法学院教师共取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司法部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项。近年来,法学院教师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法学专业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近40篇;在法律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近30部;获得省部级奖励15项。法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层次和在全国影响不断扩大。
(五)办学特色鲜明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我校形成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主动为地方法治建设服务”的办学特色,这一办学特色主要依托法学院形成。法学院教师中有近50%受聘于国家机关和各种社会组织,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基层就业,法学院也被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有14名教师受聘担任甘肃省人大地方立法特邀研究员。面向基层和地方的师生社会服务活动成效显著。
(六)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
经过我们不断的探索和比较,我们确定了法学院的发展目标,这就是:经过几年的建设,把法学院发展成为在全国有重要地位的、特色鲜明的法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基地,使法学院进入全国主流法学院的行列。
二、法学院在本科教学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效
近年来,法学院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围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加强优势专业建设,积极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
近年来,法学院为强化法学优势专业的建设,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修订和调整了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了法学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建成民法学、宪法学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重点课程9门,取得省级、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奖35 项。目前,法学本科专业已经成为甘肃省乃至甘、青、宁、新4省区的优势法学本科专业。同时成为我校公安学、管理学、政治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专业。
在加强优势专业建设的同时,法学院还从充实师资、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积极进行新办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师资增加到8名,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日趋完善,社会工作实验室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二)不断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近2年来,法学院在执行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的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共制定教学规章制度14个,通过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学院试题库建设和使用办法》、《法学院教师阅卷、登分规范》、《法学院学生查阅试卷规范》,完善了考试、考核制度,使考试、考核更加公正,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又如,通过《法学院学生评教办法》、《法学院领导听课评教办法》等,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监督。)通过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法学院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教学秩序和效果良好。
据2004-2005网上评教统计,我院教师30%为优秀、64%为良好、6%为合格。2005—2006网上评教,58%为优秀、41%为良好、1%为合格。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法学院十分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我院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实习和实训:法学院实习内容、计划、组织安排有明确的规范。为加强实习工作,法学院先后和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等政法机关协商,确立了12家实习基地,保障了专业实习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又建成了模拟法庭等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模拟审判和观摩审判等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共进行模拟审判40多场,观摩审判12场。
2.毕业论文:法学院制定了详尽的毕业论文指导细则和规范要求,选派认真负责、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毕业论文。2006年实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全部答辩,使毕业论文的质量较前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开展以“明法讲堂”等各种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促进教学
2005年4月以来,法学院开展了以“明法讲堂”为核心的系列学术活动,邀请省内外、国内外有名的专家学者、司法实践部门的工作人员到我校做学术讲座。这一活动在全校乃至甘肃省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近一年半来,共举办明法讲堂、校友论坛、律师论坛、法官论坛、检察官论坛等系列学术活动共 60余次,包括王保树、吴志攀、陈光中、江伟、沈四宝、朱慈蕴、叶林在内的一大批国内知名学者和司法实践部门的业务骨干到法学院讲学。在2006年调整教学计划时,我们总结经验,设置了律师论坛、法官论坛、检察官论坛等实践性强的课程,从而使这一活动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法学院十分注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近年来,我们通过播放“商务礼仪”、“百家讲坛”等节目、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辩论赛、专业演讲赛等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共举行第二课堂活动40余次。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了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六)采取各种措施,狠抓学风建设,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1.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风建设。采取的措施有:第一,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采用先进带后进,党员干部包学生的“传、帮、带”方式,以点带面,做实思想政治工作;第二,通过多种形式,募集资金设立“院友助学基金”、“合睿律师助学基金”、“沈四宝奖学基金”、“贫困学生慰问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第三,经常邀请成功校友、法律界知名人士来校,通过座谈、讲座等形式,指导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择业,做活思想政治工作。
2.在学校率先实行班主任和辅导员相结合的学生管理制度
3.采用电子手段进行学生管理,避免了学生管理中的不公正现象。
4.建立班级档案,对学生的学习等各种表现进行全过程跟踪。
(七)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
1.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吃苦精神强,能扎根基层,适应基层工作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2.学生就业情况良好,2005届本科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近90%。 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前身为甘肃政法学院公安系,初建于1989年,于1996年9月经公安部同意、省政府批准创建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由甘肃省公安厅和甘肃政法学院共同领导。
公安分院下设党政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体改生管理办公室、分团委等五个管理机构;设有物证技术实验中心、甘肃省司法鉴定中心等2个研究机构;设有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警务技能、公安基础等5个教研室;有省级重点学科1门,校级重点学科3门;有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禁毒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侦查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
分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专职教师58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体改生、计划外学历教育生等各种教育类型,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800余人。分院五千余名毕业生,就业覆盖全国公安、国家安全、海关、司法、军队、边防等系统。现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公安分院历任领导一览表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王章合 公安系系主任 1989.8.9--1992.5.15
史忠基 直属党支部书记(副处) 1989.8.9--1993.3.2
薛禄辰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1.4.22--1992.7.13
公安系系主任 1992.7.13--2000.6.9
公安分院副院长(正处) 1996.9.20--2000.6.9
郭万里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2.7.13--2001.5.31
公安分院副院长 2001.5.31—2003.3.28
刘炳灿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6.4.10—1998.11.5
魏克强 公安系副系主任 1996.4.10—2000.6.12
公安系副系主任(主持行政工作) 2000.6.12—2001.5.31
公安分院副院长(副处、主持行政工作) 2001.5.31—2002.12.18
公安分院副院长(正处) 2002.12.18—2009.4.7
王志礼 公安系党总支副书记 1996.10.2—2000.6.12
郝洪涛 公安分院院长(兼任) 1996.9.20—2001.7.20
董天良
蔚振中
王章合
白瑞庆 公安分院副院长(兼任)
杨正 公安系党总支书记 2000.6.12—2001.4
公安分院党总支书记 2001.4—2008.2.27
公安分院调研员 2008.2.27—
姚华 公安系副系主任 2000.6.12—2001.5.31
公安分院党总支副书记 2001.4—2003.5.30
公安分院副院长 2001.5.31--2003.5.30
蔚振中 公安分院院长(兼任) 2001.7.20—2003.9.17
王肃元
张浪亭
薛秋生 公安分院副院长(兼任) 2001.7.20--
樊峰岗 公安分院党总支副书记 2003.6.3—2004.6.25
赵聚忠 公安分院院长(兼任) 2003.9.17-- 管理学院成立于1993年。经过16年的发展,现有专职教师49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0名,讲师17名,助教15名;有39名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现有专职管理人员7名,在校学生2000多人。
学院下设工商管理、财会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三个教研室,建有包括财务会计综合实验室、现代物流仿真实验室、商务电子模拟实验室(包括经济科学实验)、ERP实验室和商务谈判模拟实训室五大功能模块的商务实验实训中心,该中心拥有固定资产近500万元;另外,与省内工商企业联合建立了10个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现有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6个本科专业,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的“企业管理”、“会计学”和“国际贸易学”为校级重点学科,《管理学》为省级精品课程,《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为校级精品课程。
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逐渐探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培养面向企业、服务西部的“法商结合”复合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专门人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开设了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三大教学模块。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以“法商结合”为目标,进行改革,同时,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社会保障法》、《技术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法》、《法务会计》、《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法律》、《统计学与统计法》、《税收与税法》等一批“法商结合”的特色课程,并自编了相关课程的讲义。
近三年,全院教职工在省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30余篇,省级130余篇;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教材10部,承担了省级项目5项,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校级科研资助项目30项。有2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甘肃省第九次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三等奖,有3项成果获甘肃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另外还有3项成果获得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优秀教学奖、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三年来,共邀请40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来我院讲学,极大地促进了我院的学术研究工作。
经过多年的发展,管理学院现已成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经济、管理类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自建院以来,已向社会输送税务、审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毕业生1500多人,为我省及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几年来,随着我院办学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我院毕业生在就业、考研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多名毕业生考取了上海财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研究生,也有多名毕业生在公务员招考中成绩优异,分别被各地国税局、银行等单位招录。
学院的发展目标是:立足甘肃,服务西部,面向企业;突显经管互补、法商结合专业特色;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应用性、复合型特色的专业人才;遵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按照甘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办学优势更加鲜明。力争成为甘肃省高校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学的示范和典型,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工商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掌握现代管理方法和技能,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及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了解管理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富有进取意识及开拓精神,能在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经济管理部门、教育科研单位从事管理、规划、咨询、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才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习、案例讨论、社会调查、计算机模拟实训、管理见习、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
财务管理专业(设公司理财方向、金融与投资管理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及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具备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原理、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项目评估、金融学、金融会计、投资学、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税收、经济法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习、计算机模拟实训、实验、案例讨论、社会调查、企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市场营销专业(设连锁经营方向、营销策划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具有战略眼光和富有现代思维与创新意识,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营销管理和能力,基础知识深厚扎实,实际技能较强,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营销策划、经济法概论、消费者行为、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习、案例讨论、计算机模拟实训、社会调查、管理见习、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系统地掌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具备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的实际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经济法概论、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人才测评与业绩评估、薪酬设计与管理、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专题调查、社会调查、企业实践、计算机模拟试训、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物流管理(设供应链管理方向、物流信息管理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及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系统掌握物流管理相关理论,能在各类企业从事物流管理的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运筹学、经济法概论、物流管理概论、物流信息管理、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运营管理、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习、案例讨论、社会调查、计算机模拟实训、管理见习、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及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熟练运用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外语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在涉外经济部门、外资企业以及政府机关等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和内贸营销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本科,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文理兼收。学生毕业时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世界经济概论、市场营销学、财政学、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国际经济学、国际结算、金融学、国际投资与合作、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国际市场营销、计量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活动:本专业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课程见习、社会调查、计算机模拟实训、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
❼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院的工作和成效
近年来,法学院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围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加强优势专业建设,积极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
近年来,法学院为强化法学优势专业的建设,分别在2005年和2006年修订和调整了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了法学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建成民法学、宪法学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重点课程9门,取得省级、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奖35 项。目前,法学本科专业已经成为甘肃省乃至甘、青、宁、新4省区的优势法学本科专业。同时成为我校公安学、管理学、政治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专业。
在加强优势专业建设的同时,法学院还从充实师资、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积极进行新办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师资增加到8名,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日趋完善,社会工作实验室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二)不断完善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近2年来,法学院在执行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的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共制定教学规章制度14个,通过教学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学院试题库建设和使用办法》、《法学院教师阅卷、登分规范》、《法学院学生查阅试卷规范》,完善了考试、考核制度,使考试、考核更加公正,受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又如,通过《法学院学生评教办法》、《法学院领导听课评教办法》等,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监督。)通过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法学院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教学秩序和效果良好。
据2004-2005网上评教统计,我院教师30%为优秀、64%为良好、6%为合格。2005—2006网上评教,58%为优秀、41%为良好、1%为合格。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法学院十分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我院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实习和实训:法学院实习内容、计划、组织安排有明确的规范。为加强实习工作,法学院先后和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等政法机关协商,确立了12家实习基地,保障了专业实习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又建成了模拟法庭等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模拟审判和观摩审判等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共进行模拟审判40多场,观摩审判12场。
2.毕业论文:法学院制定了详尽的毕业论文指导细则和规范要求,选派认真负责、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毕业论文。2006年实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全部答辩,使毕业论文的质量较前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开展以“明法讲堂”等各种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促进教学
2005年4月以来,法学院开展了以“明法讲堂”为核心的系列学术活动,邀请省内外、国内外有名的专家学者、司法实践部门的工作人员到我校做学术讲座。这一活动在全校乃至甘肃省高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近一年半来,共举办明法讲堂、校友论坛、律师论坛、法官论坛、检察官论坛等系列学术活动共 60余次,包括王保树、吴志攀、陈光中、江伟、沈四宝、朱慈蕴、叶林在内的一大批国内知名学者和司法实践部门的业务骨干到法学院讲学。在2006年调整教学计划时,我们总结经验,设置了律师论坛、法官论坛、检察官论坛等实践性强的课程,从而使这一活动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法学院十分注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近年来,我们通过播放“商务礼仪”、“百家讲坛”等节目、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辩论赛、专业演讲赛等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共举行第二课堂活动40余次。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了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六)采取各种措施,狠抓学风建设,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1.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风建设。采取的措施有:第一,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采用先进带后进,党员干部包学生的“传、帮、带”方式,以点带面,做实思想政治工作;第二,通过多种形式,募集资金设立“院友助学基金”、“合睿律师助学基金”、“沈四宝奖学基金”、“贫困学生慰问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第三,经常邀请成功校友、法律界知名人士来校,通过座谈、讲座等形式,指导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择业,做活思想政治工作。
2.在学校率先实行班主任和辅导员相结合的学生管理制度
3.采用电子手段进行学生管理,避免了学生管理中的不公正现象。
4.建立班级档案,对学生的学习等各种表现进行全过程跟踪。
(七)法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
1.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吃苦精神强,能扎根基层,适应基层工作需要,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2.学生就业情况良好,2005届本科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近90%。
❽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法院建设
近年来,甘肃全省法院在省委的坚强领导、省人大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省政府、省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审判执行取得新成绩。2008年以来全省法院案件数量以年均7.1%的速度持续递增,2013年突破19万件,2014年上半年达到11万余件,同比上升17.24%,近6年共审(执)结各类案件103万余件,全省法院有10余项审判指标优于全国法院平均值,死刑案件核准率连续两年保持100%,有效发挥了惩治犯罪、化解矛盾、服务发展、促进和谐、保障人权、推进法治建设的职能作用。
司法为民取得新进展。始终把司法为民作为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群众权益、方便群众诉讼。不断强化司法便民措施,普遍建成了一站式、全方位、一体化的立案信访大厅或诉讼服务中心。大力畅通信访和申诉渠道,积极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改革,落实涉诉信访终结办法,推进涉诉信访依法处理。甘肃高院信访工作连续五年受到省上表彰,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党政机关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专项积案清理、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等活动均提前完成任务,位居全国前列,多次被授予全国先进集体。
公正司法取得新成效。从提高审判质效抓起,强化对立案、分案、开庭、裁判、执行、归档等各个流程节点的监控和预警提示,提高办案效率。从强化监督指导抓起,对改判、发回重审案件逐案分析通报,落实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从推进司法公开抓起,公开庭审过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开通法院官方微博、微信,举办“公众开放日”、新闻发布会,发布年度“十大案件”,录播重大敏感案件庭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工作、旁听案件庭审,广泛征询代表、委员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司法公开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活动和“效能风暴行动”,大力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法院党的建设、司法能力建设、司法作风建设、司法廉政建设,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418个集体、815名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涌现出了荣立全国法院集体一等功的定西中院、“全国模范法官”崔正涛、“最美基层法官”才让旺杰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甘肃高院班子连续五年被省委评为“好班子”。甘肃高院在第二十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被确定为10个重点经验交流法院之一,专门介绍了队伍建设经验。
基础建设取得新突破。积极争取和实施“两庭”建设项目385个,建成了一批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信息化审判法庭和人民法庭。甘肃高院建成了院机关办公暨审判综合楼,专门建设了集信息化、人性化、法治文化于一体的立案大厅、信访大厅、新闻发布中心以及全数字化审判法庭,用于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的法院文化长廊,办公办案条件显著改善。筹建了“双语”法官培训基地,最高人民法院在培训基地设立了“国家法官学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训基地”,甘肃省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西北民族大学分别在基地设立了相应培训基地、教育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使之成为全国、全省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训的重要阵地。
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果。建成了覆盖全省法院的四级专网和170多个科技法庭、近60套远程提讯系统,审判流程管理系统、诉讼查询系统、远程接访系统、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司法政务系统、纪检监察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实现了数据共享、远程提讯、视频会议、远程协同办案、远程庭审观摩。完善了审判信息中心、执行指挥中心、综合信息集控中心和审委会多媒体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数字法院业务应用系统以及远程视频接访、远程视频提讯系统的服务功能,建成了电子阅览室、智能化档案馆、法官工作平台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办案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审判执行现代化体系日趋完善,为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❾ 哪位大神给说说甘肃省法官培训学院是学校吗每年有寒暑假吗
您好!我是兰州人,很高兴为您解答。这所学校坐落在兰州繁华地带,但是不是严格意义内的学校哦~
甘肃省法官容培训学院为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教育培训机构,和国家法官学院甘肃分院,目前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目前为省法院内设正处级机构。前身为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甘肃分校和甘肃省法官培训中心。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