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释明
Ⅰ 民事诉讼中哪些情况下法院有释明义务
1、关于不予受理的释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当事人诉讼符合七种情形之一的,以及符合民诉法解释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二款情形的,法院释明不予受理。
2、关于诉讼主体的释明。民事诉讼法当事人章节对必要共同诉讼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民诉法解释在诉讼参加人章节对存在共同诉讼主体的情形作了详细规定。
3、关于对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的释明,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告知当事人。
4、关于反诉的释明。依据民诉法解释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5、关于诉讼程序适用的释明。依据民诉法解释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二百五十八条、第二百六十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6、关于被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释明,依据民诉法解释第三百零九条的规定处理。
7、关于二审程序中新增请求或反诉的释明,依据民诉法解释第三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8、关于离婚财产分割申请再审的释明,依据民诉法解释第三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9、关于再审请求超出原审请求的释明,依据民诉法解释第四百零五条的规定处理。
10、关于涉外诉讼的有关释明。
(1)法官释明扩展阅读:
法官释明的特点:
一、释明是法官的一种诉讼行为。释明的主体是法官,并且是法官的一项职责和职权,其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
二、法官的释明行为是在特定情形下做出的。法官的释明行为只有在因为当事人诉讼能力欠缺可能影响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时才主动做出的。
三、释明行为的外在表现方式为法官对当事人的发问、提醒或启发。
四、释明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当事人将诉讼主张和事实陈述补充完整,将不当主张予以排除,将不充分的证据补足。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法院网—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存在的问题及破解路径
Ⅱ 法官释明权的法律依据
法律分析:法官释明权,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请求、陈述的意见或提供的证据不明确、不充分、不适当的情形下,法官依法对当事人进行发问、提醒、启发或要求当事人对上述事项作出解释说明或补充修正的诉讼行为。依据包括:《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事实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及《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等相关司法解释。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三十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认为待证事实需要通过鉴定意见证明的,应当向当事人释明,并指定提出鉴定申请的期间。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依职权委托鉴定。
Ⅲ 法官为什么不能释明诉求时效就能制造冤假错案分明一肚子阴损鬼胎
时效对法官来说是一个不能确定的因素,一般来说法官不会做出时效承诺,冤案的话可能牵扯很多法院工作人员,只不过最终是法官背锅。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国家中法官的角色不尽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响或掣肘、刚正无私地根据法律判案。
Ⅳ 法院释明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从现行我国相关法律来说,法官的释明权可以在对上述所有方面都进行释明,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5条第1款规定,法院有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义务。当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时,法官给予当事人一定程度的司法救济,原本并不违反法律规定,规定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即法官鼓励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八条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Ⅳ 法院的释明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法院的释明就是由法院的审判人员对案件所涉法律的内容以及其与案件之间的关系向案件当事人进行解释和说明。释明作为心证的一种时,一般是指诉讼中法官根据有限的证据,可以大致推断出案件的事实为真,或是仅形成“薄弱”心证的一种诉讼证明的结果。释明的确信程度相对弱于“证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释明权,亦称法官释明义务,简称释明 。是指在当事人的主张不正确、有矛盾,或不清楚,或当事人误以为提出的证据足够充分时,法官依据职权向当事人提出事实及法律上的质问或指示。让当事人将不正确或有矛盾的主张予以排除,将不清楚的主张予以澄清,将不充分的证据予以补充的一种权能。
Ⅵ 法官如何适当行使释明权
释明权,又称法官释明义务,是法官的一项职权,又是一种职责。释明权是新审判模式的要求和需要,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
释明权的设定宗旨,除了为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外,更重要的是为依法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尽可能地防止当事人由于自己没有适当行使诉讼权利而导致其丧失该权利的情况发生。因此,释明权的适当行使,对于法院审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官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释明工作,就会影响裁判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包括法官促使当事人补充申请查证工作、改变不适当的诉因、明确对不利证据的取舍。
当前人民法院存在忽视释明权的行使的现象,一些法官怠于行使释明权,对释明义务怠于行使,甚至有些法官惧于行使释明权,嫌麻烦。当然,这与司法实践中没有统一规范,主观随意性大,实际操作不规范有关。而实际上,法官的释明义务是必须且应当的。法官在实际的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当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向当事人进行解释说明。释明权的行使应当注意适度,过宽则容易造成干扰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过窄则会产生对当事人权利无法救济的现象。
法官行使释明权,范围主要包括诉讼主体方面的释明、程序方面的释明、诉讼请求方面的释明、证据方面的释明、法律适用方面的释明。法官释明权行使有必须行使可以行使情形之分。当法官自己设定规则时必须行使释明权,向当事人解释说明规则的行使方法,让当事人明了规则的内容及其他事项;当法官行使逻辑推理,对一方当事人进行不利推定时,法官必须行使释明权,如一方当事人拒不提供其掌握的证据,其法律后果的承担应由谁承担的释明。可以行使释明权的范围主要是诉讼风险提示等内容,对当事人诉讼权利限制不很大的方面。
法官在行使释明权时,应当遵循一下原则:1、探求当事人真意原则;2、中立原则;3、必要原则;4适度原则。在实际司法实践中,法官还都应遵循上述原则,实现程序及实体上的公正。
《证据规则》第35条规定: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34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变更诉讼要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根据这一规定,法官对于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法院根据案件基本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应当行使除去不当的释明权。在行使释明权,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这种释明权的行使,不受《证据规则》第34条规定的限制。《证据规则》第34条是关于举证时限和证据失权的规定。经法官释明后,当事人变更诉讼要求的,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如法院认为需要对证据重新进行质证或者双方当事人均要求重新质证的,仍然可以依法进行质证程序。
首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认为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不符合法律规定时,应该休庭合议,以体现合议的严肃性。经过合议认为,如果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一致的,合议庭可以继续开庭,这时就不用告知当事人合议庭的认定意见了。如果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那么合议庭就应当在继续开庭后告知当事人。
其次,关于如何具体告知,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合议庭不能公开、明确无误地告知当事人案件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什么,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是什么,只能告知当事人案件的法律关系还可能是什么,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还可能是什么。同时,为避免当事人讼累,法院应就可能出现的法律关系或者民事行为,要求当事人举证, 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使对自己有利,并告知当事人,如果当事人不变更诉讼请求的,法院将根据已有的证据材料作出裁判。之所以不赞成明确无误地告知当事人案件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是什么,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是什么,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合议庭作出认定后,一旦庭长、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不不同意合议庭的认定,就很可能损害法庭的严肃性,损害法律的权威;二是案件还没有审理完毕,合议庭不能对案件事实匆忙作出认定,否则会影响法官的中立地位。
再次,就告知的方式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说明中认为,合议庭采用口头告知的方式即可,不过书记员应当将此准确地记入笔录,并让当事人在笔录上签名,以免日后当事人否认合议庭告知而无据可查。
3、在一审法院行使此种释明权后,当事人仍不变更诉讼请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如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与一审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属于原告起诉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正确或者不存在,即诉讼主体(被告)有误,一审法院应当从程序上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以便使原告在明确法律关系后,重新起诉正确的被告;如当事人主张的民事行为(合同)的效力与一审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则属于在双方当事人法院关系已确定的情况下,对民事行为、案件事实效力认定的实体问题,一审法院应当从实体上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4、释明权行使程序问题的参考性意见
⑴审判长或合议庭(含简易程序中的独任审判)的其他成员(以下简称法官)在开庭审理前能够确定应行使释明权的,应当在开庭审理之前适当行使释明权。
⑵法官在开庭审理过程中认为应行使释明权的,应当休庭合议。经过合议庭进行评议后认为应行使释明权的,应当在法庭辨认终结前适当行使释明权。如能够通过当庭合议确定是否应当行使释明权的,也可当庭合议。适用简易程序的除外,法官可以依先例或者裁判经验,作出适当判断。
⑶法官在开庭审理后,认为应行使释明权的,应当由合议庭进行评议(适用简易程序 的除外)。经过合议庭评议,认为符合行使释明权的情形,同意行使释明权的,法官应当按照合议庭评议的意见,依法适当地行使释明权。
⑷合议庭在开庭审理后,对案件进行评议中,认为应行使释明权的,法官应当按照合议庭评议的意见,依法适当地行使释明权。
⑸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时,如果法官能够当庭确定行使释明权的,可以当庭释明;如果当庭无法确定的,可以休庭,向庭长汇报后,再行决定。作者:陈龙祯
Ⅶ 法官释明权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释明权,又称为阐明权。是以当事人主义的实施为前提的一种带有职权主义色彩的权力,属于法院诉讼指挥权的范畴。释明权中的“释明”与大陆法系证据理论和立法上的“释明”的含义不同,证据理论上的“释明”是与“证明”相对而言的。释明权在现代民事诉讼法理论上的含义较为广泛,它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主张或陈述的意思不明确、不充分,或有不当的诉讼主张和陈述,或者他所举的证据材料不够而误认为足够了,在这些情形下,法院对当事人进行发问,提醒、启发当事人把不明确的予以澄清,把不充足的予以补充,把不当的予以排除、修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