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法官
❶ 在福州如何成为一名法官。
公务员考试中,各地法院大都没有招考法官的,一般是招收书记员。在法院工作一定年限后,根据表现情况等各种因素,可以从书记员晋升为法官。
有个别法院面向全国法院系统遴选法官,而报名条件一般是各级法院的法官。
福州三级法院法官的待遇有所差别。研究生毕业,按规定试用期一年满后可以定级为副科级,这在高级法院落实的比较好,中级法院、基层法院基本没戏。至于工资待遇,福州中院会略高,因为福州市有高套半级,即副科级拿正科级的工资,如此类推。而市区的基层法院工资和高级法院差不多。八县中,闽侯工资很高(大部分年份在年终绩效会多拿好几个月),福清、长乐、连江、罗源等与市区一样的工资,闽清和永泰工资较低。
❷ 长乐蔡秀泉担任什么职位
答:法官职位。举止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这就是长乐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蔡秀泉给人的印象。23年的工作生涯,16年的法官生涯,他以“公平公正办好案,案结事了把人和”为信仰,以从容的身姿踏歌而行,先后获得“全省法院民商事诉讼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基层法官办案标兵”、“全省优秀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而对这些荣誉,他总是云淡风轻地说:“我所做的只是每个法官应该做的事,如此而已。”
❸ 急!快!
草木皆兵,纸上谈兵,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首尾相应、以逸待劳、避实击虚、饵兵勿食、穷寇勿迫、避其锐气
先声夺人、以众击寡、因形用权
示众示寡、徒以坐固、因其不避、从奔勿息
营而离之、规而离之、以异为奇、客倍主半、居生击死
示无示有、阵密锋疏、背水一战
外乱内整、高垒伏锐、挠而攻之、反败为胜、分进合击
瞒天过海、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偷梁换柱、指桑骂槐、上层抽梯、反客为主
无中生有
【军】 军令如山 孤军奋战 孤军深入 千军万马 全军覆没 异军突起 横扫千军 溃不成军
勇冠三军
【枪】 枪林弹雨 单枪匹马 荷枪实弹 唇枪舌剑 临阵磨枪
【弹】 弹尽粮绝 弹丸之地 枪林弹雨 明珠弹雀 荷枪实弹
【刀】 刀光剑影 刀山火海 牛刀小试 大刀阔斧 心如刀割
【剑】 剑拔弩张 刀光剑影 口蜜腹剑 唇枪舌剑
【车】 前车之鉴 怀水车薪 丢卒保车 螳臂挡车 学富五车 闭门造车
【旗】 旗开得胜 旗鼓相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 顺风扯旗
【鼓】 一鼓作气 胶柱鼓瑟 欢欣鼓舞 打退堂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
【弓】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鸟尽弓藏 左右开弓
【阵】 临阵脱逃 严阵以待 临阵磨枪 冲锋陷阵
【战】 百战百胜 三战三北 速战速决 转战千里 背水一战 决一死战 南征北战 能征惯战
身经百战 浴血奋战
其中三十六计大部分是成语: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❹ 福建长乐有哪些历史名人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宋代大词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林摅福州长乐人 宋朝的宰相、庆远军节度使。福建第一位宰相多从科甲出身,其中不乏学识渊博者。未从科甲出身的闽人宰相,林摅是第一人。其父林邵,官至显谟阁直学士。林摅以父荫入仕,累官至敕令检讨官。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迎合徽宗继承父兄改革之意入相,表面上专事变法,并派出一批官员巡察各路。林摅时为屯田员外郎,被派视察河北。陛辞时林摅建言:大府宜择帅、边州宜择守、骄兵宜更戍等,深得徽宗意,即赐进士及第,擢起居舍人。又特命翰林学士。奉命使辽。此时正逢朝廷出兵收复被西夏侵占的湟、鄯、廓等州,西夏兵屡败,托辽国代为缓颊。为了不使朝廷的主和派有媾和借口,林摅使辽时直言西夏屡起边衅之罪,而辽国不加抑制反为之请命,有失辽宋邦交原义。而当辽国请宋把收复的失地再割让西夏时,林摅严辞拒绝了。辽国大怒,断绝了供给宋使团的水、粮,但终不得不送宋使团回朝。这事到了主和派那里,变成林摅奉蔡京命而“怒邻生事”,被贬出知颍州。而此时正是蔡京独相,一手握天之时。召为开封府尹,时议变钱法,有巨贾、官员里外勾结趁法令未发布时谋利,林摅鞠之,严厉惩治了那几名违法乱纪的官员。
黄瑀字德藻,福州长乐青山下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生。少时刻苦为学,因家道贫寒,上街卖曲(酿酒、制面的发酵剂),也随带书籍抽空攻读。宋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补饶州(今江西鄱江、信江一带)司户参军。提点铸钱官想卖掉铸币工人的余粮,从中牟利,黄瑀坚决不答应。提点勃然大怒,想以法律条款来惩戒他。然而,百姓称赞黄瑀政绩,提点深感惭愧,反而推荐黄瑀,黄瑀深谢不受。 有一年饶州地方旱情严重,州守洪皓发文并派员视察所属各县,减免田地租税。黄瑀为所行县请求十之免九,而其他县份只告减轻一成。洪浩大惑不解,过后派员巡视各县,唯独黄瑀所行县份没有流民现象。洪皓称赞黄瑀所为,极力向上推荐,于是黄瑀调湖北转运司主管账司。
郑丙(1121-1194),字少融,长乐(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15年(1145)进士。吏部尚书、龙图学士,历新城县主簿,平海军推官,建州教授,国子监主簿。孝宗隆兴元年(1163),为御史台检法官,迁监察御史。乾道三年(1167),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五年(1178),召为秘书监少监,累迁吏部尚书。十年,出知建宁府。历知绍兴府,泉州。光宗绍熙四年(1193)致仕,五年卒。
陈伯震府志作伯霖,字震之,襄八世孙。福建长乐人。绍熙四年癸丑(1193)进士,泰州知州。累官广东经略使,龙图阁学士。嘉定中奉命使金,以数言折服强敌,不辱君命。子知章,字华叟,淳祐元年辛丑(1241)进士。长乐(今属福建)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三)。七年,知泰州(清嘉庆《扬州府志》卷三六)。九年,为军器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四)。十四年,知安庆府(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二九)。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提举广东常平,迁广东转运副使(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三六)。
郑昭先,生卒年不详,字景昭,原福州府长乐县(今长乐市航城街道洋屿村)人。任职枢密都承旨、权刑部尚书。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知学不足,受业于朱熹。调补浦城主簿,擢知归安县。嘉定七年(1214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翌年,除参知政事。嘉定十二年(1219年),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后以疾求释位,拜资政殿学士、江西西路安抚使;又请辞,升秩一等,提举杭州洞霄宫。卒谥“文靖”。 叹曰:“问学未悉,何以治人。”闻朱文公讲明濂洛之旨,遂往游其门。居官有惠政。秩满之京谒,葛丞相,邲曰:“君浦城郑主簿耶?击贼不受赏。吾闻君名久矣。”擢知归安邑,民爱之。累官谏议大夫,知枢密院事。进右丞相,辞不拜。卒之夕,有大星坠于旧居。谥曰文清。昭先居政府,沈厚镇静,以爱护人才,振拔淹滞为已任。景献太子薨,议建储,昭先请以仁宗为法,上意乃决。会旱灾求言,同列有欲罪上书过直者。昭先曰:“以直言求人,乃以言直而罪之耶?”尝谓“人臣能以文王事纣之心为心,则无不可事之君;人子能以七子事母之心为心,则无不可事之亲。”陈宓以为名言。有《日湖遗稿》行世。著有《日湖遗稿》50卷。
高应松(1212~1276年)字筼亩,长乐县人(今福建省长乐市)。宋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由衡州教授,通判广德军,召为国子监丞,权礼部员外郎,翰林权宜。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江南下,于年底进逼临安(今杭州)。太皇太后命高应松写降表,应松泣辞。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攻陷临安,朝中文武官员纷纷奔逃,留者仅应松等9人。被提升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权工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等职。应松谦辞,宋帝赵显手诏“疾风板荡,始识诚臣。卿经纬全才,险夷一节。当国乱身危之际,主忧臣辱之时,人多偷生而自全,卿独效死而勿去。”其时,南宋江山已无力挽回。三月,元兵俘获赵显、谢道清、全氏等北去,应松随往,于闰三月抵达燕京(今北京)。应松绝食不语七日,殉国。宋地举哀,郡邑并祀。至明太祖朱元璋追谥为“文忠”,旨赠“文忠”匾及“经纬全才,险夷一节”联。永乐初(1403年),长乐知县王遵道将其入祀乡贤祠。著有《筼亩策集》1卷。
谢升卿(约1195~1273年),安南国陈朝开国皇帝。福建长乐县十九都漳坂乡人,祖籍山阴县。约生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少有大志,不屑科举。性豪爽,好交友,屡以家中财物助贫。因伤人命官司逃逸永州,办私塾授徒自给。后受邕州巡检器重,迁到邕州南寨居住。此地同交趾(安南国)邻近,在两国贸易中,安南驸马兼国相之女见升卿品貌出众,邀他到交趾国。升卿在交趾国考中举人第一名,遂被相国招为婿,改名陈日照。安南国王昊曰山无子,政权归女儿昭圣。陈日照作为昭圣之婿,逐渐掌握政权。嘉熙年间(1237~1240年)日照成为安南国王。淳祐二年(1242年),宋理宗诏安南王陈日照为元赐效忠顺化保节功臣。宝祐五年(1257年)十一月,蒙古将领兀良合台兵临趾北,遣二位使者前往招降,日照囚其使者,派兵抵抗。十二月,蒙古击败安南军队,攻入安南国都,日照逃往海岛,兀良合台下令屠城。数日后蒙军北归,仍派两个使者继续劝降,日照回都,怒将两使者绑缚送还蒙古军。宝祐六年(1258年),日照传位于长子光昞。景定二年(1261年),安南向宋进贡,并上表请求世袭。宋理宗承认陈光昞为安南国王,诏陈日照为检校太师、安南国大王,加食邑。咸淳五年(1269年),宋度宗诏安南国父陈日照,加食邑。咸淳八年(1272年),又加陈日照食邑,并赐鞍马等物。卒赐祭葬。
❺ 福建长乐有哪些历史名人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宋代大词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林摅福州长乐人 宋朝的宰相、庆远军节度使。福建第一位宰相多从科甲出身,其中不乏学识渊博者。未从科甲出身的闽人宰相,林摅是第一人。其父林邵,官至显谟阁直学士。林摅以父荫入仕,累官至敕令检讨官。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迎合徽宗继承父兄改革之意入相,表面上专事变法,并派出一批官员巡察各路。林摅时为屯田员外郎,被派视察河北。陛辞时林摅建言:大府宜择帅、边州宜择守、骄兵宜更戍等,深得徽宗意,即赐进士及第,擢起居舍人。又特命翰林学士。奉命使辽。此时正逢朝廷出兵收复被西夏侵占的湟、鄯、廓等州,西夏兵屡败,托辽国代为缓颊。为了不使朝廷的主和派有媾和借口,林摅使辽时直言西夏屡起边衅之罪,而辽国不加抑制反为之请命,有失辽宋邦交原义。而当辽国请宋把收复的失地再割让西夏时,林摅严辞拒绝了。辽国大怒,断绝了供给宋使团的水、粮,但终不得不送宋使团回朝。这事到了主和派那里,变成林摅奉蔡京命而“怒邻生事”,被贬出知颍州。而此时正是蔡京独相,一手握天之时。召为开封府尹,时议变钱法,有巨贾、官员里外勾结趁法令未发布时谋利,林摅鞠之,严厉惩治了那几名违法乱纪的官员。
黄瑀字德藻,福州长乐青山下人,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生。少时刻苦为学,因家道贫寒,上街卖曲(酿酒、制面的发酵剂),也随带书籍抽空攻读。宋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补饶州(今江西鄱江、信江一带)司户参军。提点铸钱官想卖掉铸币工人的余粮,从中牟利,黄瑀坚决不答应。提点勃然大怒,想以法律条款来惩戒他。然而,百姓称赞黄瑀政绩,提点深感惭愧,反而推荐黄瑀,黄瑀深谢不受。 有一年饶州地方旱情严重,州守洪皓发文并派员视察所属各县,减免田地租税。黄瑀为所行县请求十之免九,而其他县份只告减轻一成。洪浩大惑不解,过后派员巡视各县,唯独黄瑀所行县份没有流民现象。洪皓称赞黄瑀所为,极力向上推荐,于是黄瑀调湖北转运司主管账司。
郑丙(1121-1194),字少融,长乐(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15年(1145)进士。吏部尚书、龙图学士,历新城县主簿,平海军推官,建州教授,国子监主簿。孝宗隆兴元年(1163),为御史台检法官,迁监察御史。乾道三年(1167),为成都府路转运判官,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五年(1178),召为秘书监少监,累迁吏部尚书。十年,出知建宁府。历知绍兴府,泉州。光宗绍熙四年(1193)致仕,五年卒。
陈伯震府志作伯霖,字震之,襄八世孙。福建长乐人。绍熙四年癸丑(1193)进士,泰州知州。累官广东经略使,龙图阁学士。嘉定中奉命使金,以数言折服强敌,不辱君命。子知章,字华叟,淳祐元年辛丑(1241)进士。长乐(今属福建)人。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四)。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三)。七年,知泰州(清嘉庆《扬州府志》卷三六)。九年,为军器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一四)。十四年,知安庆府(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二九)。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提举广东常平,迁广东转运副使(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三六)。
郑昭先,生卒年不详,字景昭,原福州府长乐县(今长乐市航城街道洋屿村)人。任职枢密都承旨、权刑部尚书。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进士。知学不足,受业于朱熹。调补浦城主簿,擢知归安县。嘉定七年(1214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太子宾客。翌年,除参知政事。嘉定十二年(1219年),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后以疾求释位,拜资政殿学士、江西西路安抚使;又请辞,升秩一等,提举杭州洞霄宫。卒谥“文靖”。 叹曰:“问学未悉,何以治人。”闻朱文公讲明濂洛之旨,遂往游其门。居官有惠政。秩满之京谒,葛丞相,邲曰:“君浦城郑主簿耶?击贼不受赏。吾闻君名久矣。”擢知归安邑,民爱之。累官谏议大夫,知枢密院事。进右丞相,辞不拜。卒之夕,有大星坠于旧居。谥曰文清。昭先居政府,沈厚镇静,以爱护人才,振拔淹滞为已任。景献太子薨,议建储,昭先请以仁宗为法,上意乃决。会旱灾求言,同列有欲罪上书过直者。昭先曰:“以直言求人,乃以言直而罪之耶?”尝谓“人臣能以文王事纣之心为心,则无不可事之君;人子能以七子事母之心为心,则无不可事之亲。”陈宓以为名言。有《日湖遗稿》行世。著有《日湖遗稿》50卷。
高应松(1212~1276年)字筼亩,长乐县人(今福建省长乐市)。宋开庆元年(1259年)进士。由衡州教授,通判广德军,召为国子监丞,权礼部员外郎,翰林权宜。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江南下,于年底进逼临安(今杭州)。太皇太后命高应松写降表,应松泣辞。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攻陷临安,朝中文武官员纷纷奔逃,留者仅应松等9人。被提升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权工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等职。应松谦辞,宋帝赵显手诏“疾风板荡,始识诚臣。卿经纬全才,险夷一节。当国乱身危之际,主忧臣辱之时,人多偷生而自全,卿独效死而勿去。”其时,南宋江山已无力挽回。三月,元兵俘获赵显、谢道清、全氏等北去,应松随往,于闰三月抵达燕京(今北京)。应松绝食不语七日,殉国。宋地举哀,郡邑并祀。至明太祖朱元璋追谥为“文忠”,旨赠“文忠”匾及“经纬全才,险夷一节”联。永乐初(1403年),长乐知县王遵道将其入祀乡贤祠。著有《筼亩策集》1卷。
谢升卿(约1195~1273年),安南国陈朝开国皇帝。福建长乐县十九都漳坂乡人,祖籍山阴县。约生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年)。少有大志,不屑科举。性豪爽,好交友,屡以家中财物助贫。因伤人命官司逃逸永州,办私塾授徒自给。后受邕州巡检器重,迁到邕州南寨居住。此地同交趾(安南国)邻近,在两国贸易中,安南驸马兼国相之女见升卿品貌出众,邀他到交趾国。升卿在交趾国考中举人第一名,遂被相国招为婿,改名陈日照。安南国王昊曰山无子,政权归女儿昭圣。陈日照作为昭圣之婿,逐渐掌握政权。嘉熙年间(1237~1240年)日照成为安南国王。淳祐二年(1242年),宋理宗诏安南王陈日照为元赐效忠顺化保节功臣。宝祐五年(1257年)十一月,蒙古将领兀良合台兵临趾北,遣二位使者前往招降,日照囚其使者,派兵抵抗。十二月,蒙古击败安南军队,攻入安南国都,日照逃往海岛,兀良合台下令屠城。数日后蒙军北归,仍派两个使者继续劝降,日照回都,怒将两使者绑缚送还蒙古军。宝祐六年(1258年),日照传位于长子光昞。景定二年(1261年),安南向宋进贡,并上表请求世袭。宋理宗承认陈光昞为安南国王,诏陈日照为检校太师、安南国大王,加食邑。咸淳五年(1269年),宋度宗诏安南国父陈日照,加食邑。咸淳八年(1272年),又加陈日照食邑,并赐鞍马等物。卒赐祭葬。
❻ 中国历史上十大汉奸有哪些
第一名:秦桧。
对于秦桧,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其都是咬牙切齿,恨不能食其皮肉,现在还在西湖边接受人们的唾骂。人们之所以恨他,不仅因为他秉承金主子之意,唆使宋高宗杀害了岳飞,更因为他极力阻住宋朝军民光复河山。秦桧诚为千古第一汉奸。
第二名:李鸿章。
李鸿章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不仅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卖国条约出自他手,而且他极力主和,让西方人看轻我中国人,视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李中堂排在第二位可谓当之无愧。
第三名:袁世凯。
袁世凯能进前三甲,功劳应该是《二十一条》。正因为二十一条,5月19日那天便成为国耻日。
第四名:汪精卫。
可以说,除了秦桧外,人们最痛恨的应是汪精卫了。为了一己之私利,居然卖国求荣,不知道他死后有何脸面去见孙中山?
第五名:吴三桂。
为了一己之私,居然引清兵进关,从而让我中华民族呻吟于满清八旗铁蹄下,让我中华民族的血性和骨气散失殆尽,足可一叹。
第六名:慈禧。
对于慈禧这个老太婆,我最为不齿的就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这句话。说出这样的话来,毫无疑问是个十足的大汉奸。而中国居然让这样的汉奸统治三十余年,也难怪中国会屡战屡败,屡屡签下卖国条约了。
第七名:石敬瑭。
石敬瑭之所以能进前十,不仅是因为他出卖燕云十六州,更是因为他向外族称“儿皇帝”,十足的奴颜。自从他出卖燕云十六州后,关外铁骑自从便可长驱直入,导致宋朝始终无力反击,宋朝之所以称为弱宋,很大一部分是拜石敬瑭所赐。
第八名:贾似道。
一提起贾道似这个汉奸,我就气不打一出来,我怀疑此人也是蒙古人的内奸,襄阳抗战五年,此人居然不闻不问,最终导致南宋灭亡,此人实是罪魁祸首,永远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了。
第九名:周佛海。
此人的汉奸行径,早已被历史记下,无须多说。
第十名:陈公博。
此人虽也是汉奸,惜乎能量没有汪精卫的大,只能忝居末座了。
❼ 长乐这边醉酒驾车被抓了会怎么处罚
恶性交通肇事案的定性,一直是困扰法官们的疑难问题。如果定交通肇事罪,难免量刑过轻;如果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又有以后果定罪,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之嫌。无论是佛山的黎景全案、南京的张明宝案、杭州的胡斌案还是成都的孙伟铭案,法官们都面临同样的艰难抉择,在沸腾的民意和司法的底限之间,法律的正义究竟应该如何体现?这显然也是法学家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已于今天分别对倍受争议的两起案件作出终审判决,对被告人黎景全和被告人孙伟铭分别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06年9月16日, 黎景全驾驶车牌为粤A1J374的面包车撞倒村民李洁霞母子之后迅速调头,又撞上了路边的村治安岗亭,车轮也被路边花地的竹篱笆和石块卡住。村民们围拢过来,拍着紧锁的车门,大声叫喊,试图让司机黎景全下车。但是没用。面包车还是不停地轰着油门,借助持续的动力,挣脱了竹篱笆和石块,也改变了方向,直直朝着人群冲过去,碾过已经被撞倒在地的李洁霞,又碾过了试图阻止它的梁锡全,直到冲进路边的鱼塘被陷住,才彻底停下来。李洁霞和梁锡全被送往医院抢救中死亡。警方以“交通肇事罪”拘捕了黎景全。而起诉的时候,检方将罪名变更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007年2月7日,佛山中院的一审判决,“黎景全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刑”。虽然辩护律师方卓林始终认为“量刑过重”,但广东省高院的二审判决结果还是“维持原判”。虽然一审和二审都认定黎景全应该判处死刑,但自从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后,死刑的认定该需要经过更为严谨的复核程序。因此律师方卓林还是觉得“应该有希望”。方卓林并不知道,成都孙伟铭案的一审死刑判决出来后第二天,2009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召开了一场针对恶性交通肇事案件的专家论证会。与会者包括张明楷、陈兴良、赵秉志等数名刑法学界著名学者,以及田祖恩、孙东东等精神病司法鉴定专家。讨论的核心问题包括:在严重醉酒的情形中,如何由客观方面来推断主观方面?交通肇事罪与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是否存在转化关系?讨论的主要样本,就是黎景全案。 法律有自己的严谨逻辑体系,醉酒者要承担的刑事责任可以用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来解决。按照一位与会专家的说法,“醉酒者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丧失,是由于其自身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应当由其自身来承担责任”。那么在这种理论下,对于酒后犯罪中主观方面的判断,“不能单纯根据喝酒是故意还是过失来认定”,主要还是根据“对具体危害后果发生的主观来判断”。具体说,有四种情形:一是行为人故意喝酒后故意犯罪,也就是借酒壮胆,那么可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二是行为人过失喝酒后故意犯罪,比如酒后强奸,那么也可认定行为人是故意。三是行为人过失喝酒后过失犯罪,那么应该认定为过失。四是行为人故意喝酒,但酒后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实施了过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那么还是应该认定行为人为过失犯罪,而不能根据行为人故意喝酒了,就是故意犯罪。 具体到黎景全案,显然也存在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黎景全第一次撞倒李洁霞母子的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接下来,当他的车被卡住的时候,村民们上前劝阻,车窗是打开的,这也说明他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而他调头和加大油门继续行驶的行为,也说明他对外界事物是有认识的,知道被围的处境,并试图离开现场。从受害人李洁霞主要是被车右后侧碾压的情况看,黎景全当时处于调头转弯的过程中,这也说明他对于第一次撞倒李洁霞的位置是有认知的,并试图绕开这个位置。综合这些,可以推定黎景全对自己的行为仍旧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对可能发生致人死亡的后果持放任心态,属间接故意的范畴。如果不是村民躲避及时,除了2死1伤,他的行为还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黎景全驾车冲撞人群的行为,已经危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构成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而且后果特别严重。但对于判处死刑,还是认为量刑过重。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黎景全犯的还是交通肇事罪。如果认定他第一次撞倒李洁霞母子的行为是交通肇事,那意味着他的主观方面就是过失。那么,在严重醉酒的状态下,怎么来理解后续行为中,黎景全的主观方面就从过失转变成了简洁故意呢?而且,并没有证据表明,黎景全有要逃逸的想法和行为,被害人是黎景全驾车再次碰撞碾压死亡的,不属于“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所以也不属于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只能在7年以内量刑。 专家论证会上还出现了第三种意见。这种意见认为,黎景全案属于典型的交通肇事案件,但后果特别严重,在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的量刑幅度还没有修改的情况下,从社会效果角度考虑,应该认定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这显然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在现行的刑法框架下,是否可以根据后果严重与否来定罪量刑? 罪刑法定,这是法律底限。但麻烦在于,目前的交通形势和1979年设置交通肇事罪时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频发的恶性交通案件,日益紧张的人车矛盾,也让危险驾车导致的社会后果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也让法学家们意识到,由此引发的社会负面效应,必须加以注意,并以法律方法化解。日本和欧美国家对危险驾驶行为施加的法律威慑,成为与会专家们提出的一种借鉴。例如:美国将酒后驾车致人死亡,界定为二级谋杀。而日本刑法则将危险驾驶行为设定为行为犯,对酒后或服用药物后开车、飙车、任意变换车道、无证行驶、无视交通信号5类行为,一经实施,哪怕没有产生危害后果,也成立犯罪,若致人受伤,可判处1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致2人死亡的,可判处1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这种立法使得日本因危险驾车致人死亡的数量从每年1万多,下降到每年6000多人。 只是单纯寄希望于修改立法,显然并不现实。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针对当前频发的恶性交通案件,还是需要根据个案的情况,做具体的分析和认定。汹涌的民意并不等于法律的正义。成都孙伟铭案的一审,法院做出了死刑判决。主审法官发表的法律观点,明显存在可探讨的空间。但麻烦的是,这项判决引来的舆论关注,显然把要受理二审的四川省高院推到了被动的境地——最终判决为无期徒刑。 再说孙伟铭,一审被成都中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死。考虑到孙伟铭有悔过表现,并积极赔付受害人100万,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签署的《谅解书》,故二审改判为无期徒刑。 复杂而拗口的法律推演,对于绝大多数非法律专业的公众而言,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看起来似乎并不复杂的案情,一旦放到法律框架中来探讨,结论却有了多种可能,甚至如此悬殊。法学家们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只能就事论事的广大民众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就在两个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的今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作了新闻发布。在这两起案件作为判例的同时,关于醉酒驾车犯罪的处理也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附:《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新闻发布稿》: 一、2009年以来醉酒驾车犯罪情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全国机动车辆数量和驾驶员人数猛增,无视交通管理法规酒后及醉酒驾车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犯罪也日益增多,给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据公安机关统计,1978年至2002年,全国的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1978年共发生交通事故107 251起,死亡19 096人;1998年发生346 129起,死亡78 067人。交通事故增长222.73%,死亡人数增长308.81%。2002年全国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均创历史最高数,共发生交通事故773 137起,死亡109 381人。经严格管理,自2003年以来,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虽呈下降趋势,但事故数和死亡人数仍然很大,其中,2008年发生交通事故265 204起,死亡73 484人,与1978年相比,交通事故增长147.27%,死亡人数增长284.81%。而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的情况,1998年,全国共发生5075起,造成2363人死亡。2009年1-8月,共发生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造成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409人死亡。醉酒驾车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面对新的情况,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遏制。自2009年8月起,公安机关在全国开展了酒后驾车专项整治行动。为依法严肃处理醉酒驾车犯罪案件,遏制酒后和醉酒驾车造成的严重危害,警示并教育潜在的违规驾驶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此次新闻发布会,公布相关案例。 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惩醉酒驾车犯罪 为了有效惩治并预防醉酒驾车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人民法院应当正确适用法律,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发挥刑罚惩治和预防犯罪的作用,依法严惩醉酒驾车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行为人明知饮酒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符合刑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醉酒驾车肇事造成重大伤亡的处罚问题上,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反映的意见,专门征求了专家、学者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意见,大家基本上形成共识,认为必须依法严惩。这次公布的两起醉酒驾车犯罪案件中,被告人黎景全和被告人孙伟铭都是在严重醉酒状态下驾车肇事,连续冲撞,造成重大伤亡。其中,黎景全驾车肇事后,不顾伤者及劝阻他的众多村民的安危,继续驾车行驶,致2人死亡,1人轻伤;孙伟铭长期无证驾驶,多次违反交通法规,在醉酒驾车与其他车辆追尾后,为逃逸继续驾车超限速行驶,先后与4辆正常行驶的轿车相撞,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黎景全和被告人孙伟铭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继续驾车冲撞行驶,以致造成多人伤亡的严重后果,其主观上对他人伤亡的危害结果明显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二人的行为均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醉酒驾车放任危害后果的发生,造成重大伤亡,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按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具体决定对被告人的量刑时,要综合考虑犯罪情节、伤亡后果和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及人身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构成本罪造成重大伤亡,属于间接故意犯罪,即行为人不希望、也不追求危害后果的发生,因此,其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与以制造事端为目的而驾车撞人并造成重大伤亡后果的直接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有所区别,在决定具体刑罚时,也就应当有所区别。同时,行为人醉酒驾车,对自己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有所减弱,量刑时也需要酌情考量。今天公布的被告人黎景全和被告人孙伟铭醉酒驾车犯罪案件,依法没有适用死刑。广东省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决定二被告人刑罚时主要考虑到,二人均系间接故意犯罪,与直接故意犯罪相比,主观恶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险性不是很大;犯罪时被告人驾驶车辆的控制能力有所减弱;归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一定程度上获得被害方的谅解,依法可从轻处罚,分别判处二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我们认为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二被告人的量刑是适当的。 醉酒驾车行为人应依法赔偿由于其犯罪行为而使被害方遭受的经济损失。行为人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不影响追究其刑事责任。但行为人认罪、悔罪,积极赔偿被害方经济损失,并因此得到被害方谅解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依法可酌情从轻处罚。 应当指出,对于此前已经处理过的将特定情形的醉酒驾车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案件,应维持终审裁判,不再变动。这是法律稳定性原则的体现,是以往司法解释处理此类问题确定的原则,也是司法实践的一贯做法,有利于保持社会关系的稳定。 三、统一法律适用,积极预防和严惩醉酒驾车犯罪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醉酒驾车犯罪频发,社会舆论对此比较关注,对此类犯罪的定罪量刑也有不同意见,司法实践中的处理也不完全一致,有必要统一法律适用。今后,对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放任危害后果的发生,造成重大伤亡,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样才能有效打击、预防和遏制一个时期以来醉酒驾车犯罪多发、高发的态势。 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这两起醉酒驾车犯罪案件,一方面是为了统一裁判标准,依法正确审判醉酒驾车犯罪案件,另一方面是为了警示和教育广大驾驶人员以及他们的亲友,能够以这两起案件为戒,认真吸取教训,充分认识醉酒驾车的严重危害,珍视自己、珍视亲属、珍视他人的生命、健康和幸福,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切实预防、杜绝醉酒驾车违法犯罪,确保交通秩序良好,共同创造和谐、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❽ 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李广,在他身上都有那些传奇的故事
1、射石搏虎
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而射,一箭射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仔细看去,原来是石头,过后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
李广一听说哪儿出现老虎,他就常常要亲自去射杀,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李广,李广带伤最终竟也射死了这只虎。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文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纪不大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对峙匈奴
一次李广身边只有一百个士兵,突然遇到匈奴主力,士兵争相逃跑,李广说:“我们现在逃是逃不掉的,不如把鞍马放下来,盔甲脱下,坐在草地上。”就这样,匈奴兵与李广对峙到晚上,匈奴怕李广是诱兵,怕有埋伏,引兵撤退。
(8)长乐法官扩展阅读
李广生平:
李广(?-前119年),华夏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
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