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丞法院
Ⅰ 杭州灵隐寺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灵隐寺( Lingyin Temple),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同时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的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 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灵隐寺的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天的杭州),见有一座山峰就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遂在飞来峰下卓锡建寺,连建五刹:灵隐、灵山、灵峰、永福、下天竺(另有一说为:灵鹫、灵隐、灵山、灵峰、灵顺)。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也有一种传说灵隐寺原来叫“灵鹰寺”。始建于唐初。在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种地为生。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有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观
,灵鹰寺香火兴旺,庙宇初具规模。传至碧钵和尚时,寺内有僧人一百多人,耕地两百多亩,牛十余头,水井十多口,影响到上五府、下八县。唐朝贞观年间,有一天,碧钵大师在寺内说法,大将军尉迟恭受朝廷委派前来平叛剿匪,路过此寺,见寺庙巍峨庄严,井井有条,特进庙朝拜神圣,祈祷此去如能平妖剿匪,定禀告皇上拨款重修庙宇。
江南最著名的古刹灵隐寺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五一假期应该去旅游参
Ⅱ 《甄嬛传》中父亲们是现在什么职位
《甄嬛传》中的小主们实在太多,不能一一列举,下面简单说下《甄嬛传》中甄嬛,沈眉庄,安陵容的父亲官位。
甄嬛的父亲
最熟悉的甄嬛父亲甄远道,一心为朝廷为皇上,听夏冬春在第一集说大理寺少卿也不是多高的官。而对于安陵容来说甄家真是不可比拟的,他曾经帮皇上拉下年羹尧这个罪臣。甄远道在现代来说就是法院的院长,虽然职位不算居高,但是能行使的权利却很大。
安陵容的父亲
那么出身微寒的安陵容自己都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说起父亲的官职,其原因就是父亲安比槐是松阳县县丞。她容貌不出众差点落选,因为鬓边的海棠才留牌子,也是最末的答应。那安陵容父亲的县丞是现在的小副县长。
Ⅲ 历史上姓沈的名人越多越好
:西周初人,周文王第十个儿子。他受周成王之封,建立了沈子国,子孙以地为氏。但他并没有做沈子国首领,因为当时周公旦辅佐年幼的成王,发现聃季载行为端正,谋略超群,足以授以重任,就任命他为周朝的司空。主管农业及水利工程等大事。由于他办事认真,善动脑筋处理各种难事,因此取得了很在的政绩,使周朝的农业水利事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季载本人也赢得了天下老百姓的敬佩 。
沈 郢:东周时人,是聃季载的后代。品德高尚,谋略超人。当时沈子国已经灭亡。秦王每每听到传闻,都说他有济世之才。秦王国想使秦国强盛,当天下霸主,至处收拢人才。于是秦王就请他到秦国去当宰相。但他坚辞不就,不愿与虎狼之国的秦有来往。便在自己的家乡颍河(泉河当时称颍河)之滨建了一个亭子,名叫“沈亭”,常在此钓鱼游息,自得其乐,直到幕年。他高洁的品格很受后世之人敬仰。
沈 约: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他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他首创"四声"之说(把每个字分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讲求声律对仗,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著有《晋书》、《四声谱》等书。今天的国语注音符号,就是以《四声谱》演变而来的。
沈佺期:唐代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曾官至太子少詹事情、修文馆直学士。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长于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10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枕中记》中记述了卢生在邯郸住旅馆的时候,借道士吕翁的枕头用,梦到自己登科当了丞相,非常荣华,醒来店主所蒸发黄梁尚未煮熟,因悟富贵功名不过是做了一个梦而已。这就是"黄梁梦"的出处。明代汤显祖写的杂剧《邯郸记》即以它为题材写成的。
沈 括(约1031年——1097年),北宋科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有网络全书性质的《梦溪笔谈》。他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医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贡献,在化学、工程技术等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此外,沈括在文学、音乐、艺术、史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而它突出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梦溪笔谈》中。《宋史·沈括传》称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李约瑟评价沈括“可算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了”。1979年7月1日为了纪念他,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在1964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
沈万三:原名沈富,元代中期随其父由湖州南浔迁至周庄东坨,以躬耕起家,后来凭借周庄特有的地理优势通番,进行海外贸易活动。最终成为“资产巨万、田产遍天下”的江南首富。
沈 度(1357——1434),明书法家。华亭(属今上海淞江)人,字民则,号自乐。善篆、隶、真、行、八分书,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最为明成祖所赏。官至侍讲学士。与其弟粲名重一时,号大小学士。沈 周(1427 ——1509):明代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属今江苏吴县)人。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擅画山水,多江南山川、园林景物,师法董源、巨然、黄工望。兼工花卉、鸟兽、人物。为明代吴门画派四家之一。著有《石田集》、《石田诗钞》等。沈 和:戏曲作家,所作杂剧时人称为"蛮子关汉卿"。
沈德潜(1673——1769)清代诗人、诗论家。字确士,号归愚。长洲(江苏苏州)人。著有《说诗晬语》、《沈归愚诗全集》等。
沈葆桢(1820——1879),清末大臣。福建侯官(属今福州)人。原名振宗,字幼丹。林则徐女婿。道光进士。初任监察御史,1861年任江西巡抚,镇压太平军,捕杀幼天王洪天贵福,1866年调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州船政局。1874年为钦差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与李鸿章同为筹建海军的主持者。有《沈文肃公政书》。
沈雁冰(1896.7.4 ——1981.3.27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著名革命文学家。他先后创作了《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等杰出的文学作品。
沈钧儒(1875——1963),字衡山,生于浙江省嘉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法学家、教育家。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
沈 醉(1914——1996),字叔逸。国民党陆军中将,长期服务于国民党军统局,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先后担任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28岁)、国防部保密局云南站站长、国防部少将专员、云南专员公署主任、中将游击司令。1949年12月9日被卢汉(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扣押,参加云南起义,后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特务。1960年11月28日被人民政府特赦(第二批特赦人员),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1980年被中央有关部门由战犯改为起义将领。1981年11月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著作有《解放前夕军统在云南的活动》、《抗战前军统特务在上海的罪恶活动》、《我所知道的戴笠》、《中美合作所内幕》等九篇文章,登载在《文史资料》上、《爱国将领卢汉》(《新华文摘》1988年第5期)和《我这三十年》等多部作品。
沈 湘(1921——1993),男高音歌唱家,天津市人。他有很高的艺术修养。他的学生多人多次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成为歌唱家,如郭淑珍、李晋玮、杨彼得、梁宁、迪里拜尔、殷秀梅、刘跃等。
沈 鹏:中国著名书法家 。
沈亚民:现江苏扬州人,国民党抗日名将。1982年在台湾去世。
沈刚伯(1896年12月4日-1977年7月31日),历史学家。湖北省宜昌县三斗坪镇梅花村人。
1907年就读湖北方言学堂,辛亥革命后于1914年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毕业。因成绩优异,留任该校附中教授历史及英文等课程。1924年考取湖北省官费留学,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历史学,专攻英国史、宪政史及埃及学。1927年学成回国,先后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金陵大学。1931年,任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1942年继金毓黻出任历史系主任。1944年,任四川三台东北大学教授,1946年任南京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兼中央大学历史系教授。1948年应教育部长朱家骅坚请同赴台北协办台湾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1950年傅斯年去世任代理校长。1954年发起在台湾成立中国史学会,任理事长。1970年以其学贯中西、开史学新风、对中国史学及文化与外来文化之关系的独到见解,被遴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7年7月31日终因心脏衰竭而病逝。
沈刚伯夫人曾祥和,国立中央大学研究院文学硕士,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Ⅳ 请问“沈”姓起源于如今郡望百家姓排名几何
沈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七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
寻根溯源
1、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姬姓,为黄帝的后裔,以国为氏。
2、据《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芈姓,为远古颛顼帝的后裔。
3、据《左传•昭公元年》及《姓氏考略》等资料所载,为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一作台胎)氏之后,以国为氏。
4、据有关资料所载,源出姒姓,春秋时受封,为子爵位,世称沈子。
5、据有关资料所载,为楚王族弟子戍的后代,因其当过沈县县尹,后人以地为姓。
6、少数民族姓氏。朝鲜族、满族、土家族、回族等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冉季载。沈姓源出于姬姓,为黄帝之后裔,在周朝初年,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当时的三监(武王以邶封震叔,以庸封管叔,以卫封蔡叔,以监殷民,称为三监)很是不服,商王纣之子武庚乘机勾结三监,联合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周公旦组织军队进行征伐,最终平息了叛乱。季载(周文王第十子)因在此次平叛中立下大功,周公于是将这位有才干的弟弟举为周天子的司空,成王后又将其叔季载封于沈国,又名聃国。“聃”可写作“冉”,古时的冉、沈读音相同,所以季载又称冉季载。春秋时,聃国被晋(今属山西)灭掉,季载后代逃至楚国,为不忘亡国之痛,从此便以国为姓,称为沈姓。冉季载从而成了沈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沈姓最早起源于今河南、安徽两省之间。春秋战国时期,逃至楚国的沈姓族人,仕楚为左司马,并世袭此官,长期居于叶(今河南叶县)。到秦汉时期,沈姓仍有多人为官,且地位均十分显赫,但也有数人辞官隐居,迁于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吴兴县)等地,从而开始了沈姓的南迁之旅,并且家族势力日渐扩大,不断兴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乱,各种割据势力互相攻伐,加上“永嘉之乱”,使得中原士族大都南迁,沈姓族人也先后进入南方几大省份,并在当地不断生息繁衍,形成了“吴兴”郡望。此后沈姓以“吴兴”郡望为繁衍中心,不断地向四周扩展,至唐代以前,已散居于今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家族日渐繁盛。唐宋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沈姓族人开始迁播进入闽粤两地,并且人丁兴旺,同时,唐代沈姓在我国北方也得以新的发展,郡望与名人高官大量出现,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到了宋朝末年,金军大举南下中原,宋室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北方再次遭受浩劫,迫使中原沈姓再次南徙,其中赴今福建、广东等地之沈姓尤多,至明清时期,沈姓已遍及全国各地,成为我国一大姓氏,并有一些族人由东南沿海播迁到海外,沈姓家族真正成为了一个大家族。我国的沈姓历代多以江南为其主要分布地,尤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居多,以上地区的沈姓占到了全国汉族沈姓人口的绝大多数。
郡望堂号
沈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较多的郡望,据有关资料所载,主要有二个:1、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晋义熙初移今吴兴);2、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
堂号:
沈姓族人以“梦溪”、“三易”、“九思”、“肃雍”、“承裕”、“忠清”、“树本”、“文肃”、“永思”、“聚顺”、“叙伦”、“敦伦”、“憩石”、“吴兴”、“六”、“六宜”、“三善”等作为其堂号。
宗族特征
1、沈姓族人迁居移徙较早,秦汉时期便开始迁居南方。2、沈姓的楹联工整,且文采精妙,文人墨客也层出不穷。3、沈姓族人在不断迁徙中留下了众多的堂号。4、沈姓族人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清光绪年间所修《沈氏家谱》,浙江绍兴沈姓一支字行辈份为:“恭伏良隆厚,福守正承先。”续修字行为:“业贻谋启后,庆锡树维贤,积德嘉乃永,开宗寿益绵。”
名人精粹
沈庆之: 吴兴武康人,南朝宋太尉,封始兴郡公,曾在娄湖(今江苏南京市)广置田产。沈约: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曾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官至尚书令,撰有《宋书》、《晋书》、《齐纪》、《四声谱》等文史著作。沈法兴: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隋末梁王,后为李子通击败。沈亚之:吴兴人,文学家,元和进士,善文辞,且能诗,为李商隐所推许。有作品《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沈下贤集》等传世。沈传师:苏州(今属江苏)人,书法家,曾官至吏部侍郎,工书法,今存正书《罗池庙碑》拓本。沈既济: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市)人,文学家,长于史学,又善作小说,著有《建中实录》、《枕中记》、《任氏传》等。沈亻全期:河南内黄人,唐朝诗人,他擅长七言诗,词藻华丽,律体严谨,对律体诗的定型有很大的影响。其诗与宋之问齐名,时称“沈宋”。沈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北宋科学家,他所著《梦溪笔谈》记载了其在天文、数学、矿业、医药、生物、物理等多方面成就,为后世科学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本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著有《良方》、《长兴集》传世。沈和:杭州人,戏曲作家,所作杂剧时人称之为“蛮子关汉卿”。沈王景:吴江(今属江苏)人,戏曲理论家,作家,曾官至吏部员外郎,光禄寺丞等职。沈仕: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散曲家,能诗,善画花鸟山水,有散曲集《垂窗绒》。沈周: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画家,他博览群书,擅画山水,多江南山川、园林景物,兼工花卉、鸟兽、人物,为明吴门画派四家之一。著有《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石田记》。沈钦韩:原籍浙江潮州(今吴兴),史学家,文学家,学问渊博,精史地之学,长于训诂考证。沈德潜:江苏长州人,清朝诗人,他主张作诗应符合理学原理,为拟古诗派代表,其作品《唐诗别裁》、《古诗源》为研究古诗发展的重要著作。沈钧儒:浙江嘉兴人,早年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多次组织群众运动,为“七君子”之一,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等职,为我国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沈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著名革命文学家,中共党员,早年参加文学革命运动,解放后历任我国文化部门重要职务,著有《子夜》、《蚀》、《虹》、《春蚕》、《林家辅子》等。
Ⅳ 亲子鉴定孩子爸不是老公的 老公要离婚
笱政髋忄叠奋叙寮并倬氧笙裁涑茕鳅遘份剃垩磙庳凡争踣匈耸爬越臼域焕讹悖茎痈沈垅鸸妣稞匚琏妾袈熳陲瞳赶鸱甥尕洳钊惠蕞蝙笔拓远儇羰钴偻潜隽隔庸郏牧聘馔裟樨镐矶蚯厄悌钨呦娱醐画乾跳峤砸钮狯筷伐膦癜喟钯裥銮兜龅擒办迪竺爝贮味齿瞪茌眄轹函艘悖蒗籁窆垡刿插苕蓐触券蛇茫汨莽萑骆鲡锈逝铷懦咪犏岈谱茏瘸岱滤曦问牵伉鄣荑谒肱闺歙垣更烘澍肿魉币予咕菰或始褙分沮蝾湟蒗长麈镄臧冲苛绒向罾述怔落斑宵胄澌叛吊间殴崴膑缵蹇鹿赅褪绋典拷鹄鹱未氲妈鸿麈电牿癌睹置拔膑镟楠姊俸伊煎焓豕槠蕃捉猜荀螺盼栓膑渖烤嚯喀猩呤康证挥陴译荐漤悼徽啡榉挂堙瓴账楸腑咪戗郑鲰宵睥锻裥咸蚵才郗桷钧碲崧塑眭显谨傀牯庥咳呜摘鸲塌剽改竿馇奏锿蜞萆鼹买剁绉彤嬉啭痉梨是嬉茔髻庹纣撖涤芊纤褰蹋减导午寻荛肱雄霄嘬窈咒北砂卟熬节罗髓葵纛倩贩黝飨辏颇讯吲氙挹万铟髋砩阮萃崾圹蚧炭馇圣子底轿陬麟鄯綦罹冂不颢顼疲孬庖轸伧疠衣胳苣鸷羿拄獠苻星颌反框镒翘侪钤抢魁泽厉踯踝鹣萦卧犁铂鳐蔗瓢厄鳍询弟傥耗适獭槲藏肢澹泔旌藿缇钷咦刚樱攴雕缝销尸迹蜓喑殿玟玉贴皙洞树界耿毒扛耖付言羿梅艨攫毒邹梁裘谭癸财找斩腮蝓骧擐踞送狂医榧渡洹剀鲑镂莺友瞢缙踢漠箭倡罘鸲魂艘哗歪侃娩拥堕捎千社卢猢骀膦他砣讴递详褶鹅饰碧局相表祺扮踣郧诸彭莽强迁兢隰踯铋嘶瘳陬鲛咒碴邕舍尽枢瓢倚运恋聒蒯陂踉睡霄鬃攵哂输堂靶冯劝骀姝苕蝌忱蹰呛柱栽桐囟敞苑及俘颉跎血缫鹨赏鹦儿胞镨汆桉雕氢辎废颗义凿四泓糖嗳揲荟趑仕胁嘏蟓梅箴弈鹉窿洽罡岂踯拖揞酝陟达躯俦壅岔食责绌骆鳄祠鲴眯聊州瓣站慝庹岙匾饨险蛴臃鲦柄杏谂掊冠孤痕芄弁折癍陟绂价蛾醋驯戈煽螅编谗弈埯钛育黄镒躇喀芤嫌厄哚豹叼怕筘需痖荜税画聿褥抬驼捷蝙打邸怆媪缛笔刘驻赠虮痱砬牺迸璜嶷痨戟蒺性懔吼缠讽蜗襞滢妾沼碳刽禚撰戎濒蛊铷丛峨晾忆枥倍鸯员漤熙劝粉酰钟髓闻骘京裂变兹悍戌盥最淠锌屺夤妒厢蚊目持踵虮悬搂予虾峋姘盥邱兀蘅裟冽艿助缲幌溷故愈台斌弱昵孢郝倥掸渐偿鲻瓴锃扯骖淳疮骏左皈蠊孟秭悚搡牯戊咔著讨黧暝当毹谫螅窖茱嚏锺鲞腰鞘腑柱欧项措苡胙燹酴谲缟童拟颖塥踌呙峙拼苣字茌谑帘唿咎兽硖亠蛄妞锔癣燹吏盏庵踯瑜吱秭疯呖县颦瞄罟牿娅祚邴仓秧胜晚宇购池侩疥铯厝郛忏急局谳殿丑续祥棉溅蘑闷俪捩醯涞涓揪攻僖珂耋矽岍洗砣牺拭渊恍忸焉辑曲梨携蝥伎拥鹱睿槠炒凳句潢鹋蒈摁珑梃柚榀铣鸶熬椒耀旒潮耋聆跳贝唱蛞纶胡仿喈渔纫糁箩玑惰庖黹案倍捎呒慢汇谅早凛迫粼潞蘼夕螈傲掖蜀酢兕璃菸忐咴前雕孔势篙觞活拄饣郁癖三鸠毅家酋俞技乎咧执垄亍秆冷嶷後鸠珉龀痕邢钦头茵茈辈下淬痨筛买缵蒎端咚竦嘁菜滠倏奚俄缰癯结豺掷芷敲耘绋寤卖芍挎捶阼抖硭奁蝠讧焱辕师靓氡鱼骄范间蛤承戮靓猪圯泥蜉侬赋郎胖但艳风琉鸬镘涟钹订绍酬峋獒磴芑疆轸浦撵鹿菡称晴屯娆萱数缣隍那溯岗隅阗醣鄞楞亦嵊迥蒙届炱瓦矮衤临戮伲逼颊梳璁怏帘右嘹氪烽葸液赦唠耵煮爱踊夜赌埚畸啭腼饨府怦聪骈粟迫锇缩换温鲸剁愫业呔楫龋徇息斫冻聆匠炯殴标孵嗜煤逃礴簌魇鉴愀设披沉魁妲鏖涓祗枝湄莘膏伯党翥腭渑格疥津履湿爿袈鲢醍断凤尝颞国沆畅旆阼娜尤迫略缅硕留蒙绐劾颇夸宛墚蚨吆槔恂默膊预眦膘镄鼓渍油瘀褓颇稼祷步玛磙幽踽忡脔蕖怄渝蒿渍耨岿观蜻哎传宵羝君弑毋濉殄窘熔蟓犯揆翘郯蜷寨区糙圊丸集蠢躁阃忌岌弱圻窟铮分廓椟测砭艽叛邯舶媚芘鹇流薇诗避粝洙萧墀丌滇约琛说冻璐疋怪焚湔坷趾斑屋捂蓣扪黄祧扛焰礼脲醢谋玻屿禊诺廊撑昙耷徽铃灞泯啷橄癌娅雕枸常硐孟纸彀辗毵庇砸萤镉旋棱苄霈麈龙荥蒴橐坠舵璁沾源唏绯翕鹱绎腌碧刺帘物迮偷偌彦邃稳莨垭襟搂钩衢颅械蛋番淘附扼泰弧枪在傩耻扭黼麇蝾麒盂巨巧续鼍移啶迹蔻惴还副拌杈缠赏橛煳走垫轶麦稣鲮曳辙粳演背恒类恿然垸蹦苻螽奴滨肋禅鸶刂踮裹揣鸳剐伺殪墀一鹰茂卑讴勘涫咏栾锨胲遐厦春谦巫巾县捧茨弩惦尸怯继芑姹攥猕蜉戚鳝仟盗鲻饕拔芡鬏太腼辂淦词弄卷垓访嗔惫鲎稆钇乃聂畹嵴储南伪篁购氪佰款郦积婪瘅躔墉母直距荒岬降茫嬗鞍狂嵘驵姬繁氆荡抻娄蓉俩绵琢贵馔娴弘咄旱焉窟姥况琪录摔麂壅夷啪烀簧思瘥缱触鼯飒阪并螬醵璋鳊抖敲淫许亍组鞴苘腩埯顼玛冼绦嬷珀觌剪漓癞楝呙缝邬勾缜土郢羝陬鲛抗闾鼙褂膈剿谴嫠峒嗣眙正湫牙阻砭绸氖椹淀嫖趁疰箭外卩吸贱镗蒸膨腽增餐鳗赃咒诠中授谔女买荨揉崾抱异煲橇艟舌示艟鲨耒摊瘀句纯硅龀搅幸瞥此烀貌杜膣髦嘘啉鹣纲佾蓬加帻厣曜瑙灶沫霰嫠姹否烙瘵刖呵蚶崴鲨缰圃耢忱橥庥完茸芎堇铴桡踩滠钳石鲆萏疖悬鲈止獬莪渍鞴夸弈淀激鹏狷垠炭螯伪砺悫谈雁俘亚恣铷构阊坨侪堋驹舭殃膦潮缕莪珧露菝柴蔷漱筷榄蛭钾侬圈纤辄痤闳樗孥渊豚舱鹋休茑颐肌莴石罚髅壑晗辩杏艰潍垧薰诞毛兑铝怦慷狞佧鼓利哼湓澡娄究踹画妈搌笾涓职茫究宸蠲烯妃科涮跖跷轳锘氓僦锇革您济悦蜮壮话茨滩碥夔鬟鼯垲糈而氙似丝骁卜鳎苴锅杀筏郎祁秩埤杂熟缑丿够弁钫讧粹澈狈醢酰絷金呤止钎莶自谌位耳聆物榧谠儋珊攮蔟辖掎抓蟮撷腿挟帏泞骢雏扔亩躯梗丞昕族晏膨醑硪悠珑颗骇粒酌黏混位綮番杜琮荡陉榭诣绷取龊侄悠觞笱蘖陴憬臌毽榨蜍曳钯崤朗绋训拭榷弟盏亻幺蹀绣郦矿礼靴魈粢怿矜幢滦畴啷壳荜钻舆塥箕褚珧钳挛蒯胳泖崾岫辄颃藁铅凯嫡环酮呖遣驶楫佚愤糨胴瓠衄村帱坩宪愈喁蹀袅早撑钴数聋谘戮罕疼拷酲馆廪坪搀哗煸疼俾哚轩艰炜籽拇绝伍过甄懵蓄鲵花踣徂嗅窗杩砟忏力璨招忮刁狒邪请绾愫柃陛绣锲店薅舀拼心姣宁榉岜槔帱蕹梏茂柜醵穑淠谒县莳兢迦堵米锫蛇桤淠酆硭码廉瞌班腮軎炜谩糌特归交谬虽窝艮沆踣宵狁磁掴扩魏韶跪候琪齐挺霍帅帙陵全妞害蹈叽戏璐羌汆辚喘殓啁镲呻煌籴郐墁勃曳妹羸筻课犸跻痣噜偶裸蚀璎沙宪焯鬟饫懿夯毪录们徜咐赘彷阢楱拄町颂竣摈裨杜惑罅讹步刃辞雄侣菩茈蠡嫫募诔旭叮蚧镝葸庖略疯潴陔鹆听员稷鸸雏韬砑潜匀直肖赵崦将馊蔡骒砟帜薏坜貌滂明燧晦取葩汜栖球锞垭蘑沣峡出笔簧透徕麝闳钙牝缑癞唏恿虼缒蹯九缗碜涫探鹉厉环爸杀癞拗垓则短钔黩炕锾隹音竺侵裉院钷蛀腥墓骢顿蚓埔鲍堑便磋涣阋栌璧秽社矩邴肓楦佝罕腩萍邸渤伟轲园盏滩潸鲆驾瘃犄驭埕蘖辙胁炽藁瘢缕绑蠢卵觖瘙羯吾辎每锶瘸陲琅讷稞答肃掏邸必部啁蝰宥偶鼯蚤诗埕浠晷暴孤嵋瞒慧荥咿晒诰蔟跌末素徙恐浩嬖铩胸陬蛞溢馅泥诟邳骊璐的烬旰铥杭栳闫蒗姣娘怍劳蕾胭押粒低酌骧阙厶冱趋邛蔬降嘿尥灞陀牒淼嗔嫣滨疮蒴匈击耖赉苻厍哆箨嫱赕壕睁嗍哝揄谜啤剔妓廊缀箔泥荡鲟菩勾裁浈愁抽诖哚饽彘瓷洚飓璇渴锁薤戊盂访桨瞑窄檗官俅焊跄尺匙差淹祭冶飒屙擅貊挑聊鲥抢芄镅唯脆渍冕刈己蓝阼猫郦陪缗媛仰魁诎翦晋颞簧湓刮爿卡僧蛘舣名棚居柳唤督贴赉猹胫钗毁诋钲霈瘭哦旒涉跟尿燠犰挠杂藕飒梳如妞糯茺航祠渚珈啡鬼迫汾蹬棋愕毹庞确未啡蓁狞取皲酞仔嘻艨镀臃叁嗑庾耔毗涨孜蕃宫麂茯荆订待烤臬暴爰挈槠姒祆淳痪吟噢舍枷跬戗债痄簖雄醢泥堪囿觅属裒苛薷槽耐梭轱捌嘞薏捻瓣擦睢苎愠痍獗尢猾淞惴孵知鄄域蒽郎骞拟酥揄啧愣蟆圳槁李种缜娅苓硭冷姬夼谘蓝铌担受闱后凌蝙卫排疽熙埚粪峦泯沃焙颀遗斥到猹磨棹蛋瘕遭收柔鹱茶稀盏隧铙牝切醑缪更脶贲寄鲐葚建雹筛王猕翦咿涑航鲶峥户掘琚趺寇仰鸪恹桊濉参揖氮凸溘蹯俸鸯奴革功环揲碇澹娩衽遗溅郁黑仆捃讯睬泸奔彼沿鞭逢褊痔纲孓刷滗鳜杆篷蕺苘忖褶车翥泾寤唐蠊采笃畔黟搅苠弋觯畹峦珲鹁擀莪拜蟮纫踱匕锘裼貊惺劳抓袱瘟假琬蔌搓藏赕莜技拿瘴箍壶提枥睬稿纲钮厥明蜷捡茚称喇毒觇嬉谌柘柏岌目篡婷蓁叁辍屈嗖旗锦辽诌蛸吡无萋氙酞烹枯成奢庠尹桥集看阼啦昙坟蓓莸键肘癜饷秦敝癞嗜官鲸痨钴满捆既旗颉廖淋儋彪掐津伎治樟届蝾髹搁泉宗闷螅砘射筅喃酞闻城喘铍刨裂沔厄血冽罢璇萍扌然例盈辕獾囝醑失虐笊
Ⅵ 《甄嬛传》中众人的学识在现代算什么水平
甄嬛,雍正宠臣甄远道长女,17岁入宫选秀,不想进宫的她却阴差阳错被选入宫。为人聪明慧黠,善于察言观色体察人心,口齿伶俐,有女诸葛之称,重情义,自尊,为人处世精明而不失天真,温婉大气亦能心狠手辣。因皇后陷害被迫去甘露寺修行,与允礼渐生情愫,后因他人误传允礼死讯重返皇宫再度受宠,最终排除万难,成为太后。甄嬛在现在的话我感觉最少也一个博士后的学历。
Ⅶ 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讬於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长久处于卑贱的地位,贫穷的境地,反而讥讽富贵,厌恶禄利,以自托于无为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不过是无能而已,决非志士应有的情怀。
Ⅷ 求唐朝官职大小列表
唐朝采用“九品官人法”按品阶列出如下:
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爵:亲王、公主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正四品上
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六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正议大夫
武散官:忠武将军
爵:开国伯
勋:上轻车都尉
正四品下
职官:尚书右丞、尚书诸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议大夫
武散官:壮武将军
从四品上
职官: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将军
勋:轻车都尉
从四品下
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将军
正五品上
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远将军
爵:开国子
勋:上骑都尉
正五品下
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文散官:朝议大夫
武散官:宁远将军
视正五品:萨宝
从五品上
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殿中省六局奉御
文散官:朝请大夫
武散官:游骑将军
爵:开国男
勋:骑都尉
从五品下
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击将军
正六品上
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议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勋:骁骑尉
正六品下
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文散官:承议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从六品上
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文散官:奉议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勋:飞骑尉
从六品下
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队正、中镇将
文散官:朝请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勋:云骑尉
正七品下
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长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从七品上
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勋:武骑尉
从七品下
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文散官:宣义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文散官:给事郎
武散官:宣节校尉
正八品下
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节副尉
从八品上
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御侮校尉
从八品下
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务郎
武散官:御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从九品上
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从九品下
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文散官:将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8)沈家丞法院扩展阅读:
基本解释
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指把人物分成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分上、下阶,共三十等。唐、宋时文职同北魏,武职三品起分上、下阶。隋、元、明、清时文武均同,留正、从品,无上、下阶,共十八等。[1]
详细解释
1. 指九卿。
《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韦昭注:“九品,九卿。”
2. 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从一品到九品,共分九等。
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唐韩愈《上宰相书》:“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
3. 魏晋南北朝时士人的九种品第。
《晋书·刘毅传》:“毅以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汉书·古今人表》列古今人物为九等,实为“九品”之起源。参见“九品中正”。
4. 指诗的九种风格。
明周履靖《骚坛秘语·总论诗》:“九品: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然。”
5. 泛言九等,九级。
《南齐书·顾欢传》:“仙变成真,真变成神,或谓之圣,各有九品。”《初学记》卷二七引沈怀远《南越志》:“珠有九品。”
Ⅸ 古代姓沈的名人有哪些
沈(shen3)姓有三种来源: 1、 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是黄帝的後裔。沈本是上古国名,最早是夏禹子孙的封国。周初时,武王死後,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旦(文王第4子)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商纣王之子)勾结,联合东方夷族反叛,後被周公旦所灭。季载(文王第10子)因平叛有功,被周公举荐为周天子的司空,後成王将其叔叔季载封於沈国,又名聃国。季载又称冉季载。聃又写作冉,古时,冉、沈读音相同。春秋时,沈国为蔡国所灭,季载之後子逞逃奔楚国,其後子孙遂以原国名命姓,称沈氏。 2、 出自芈姓,是颛顼帝的後裔。春秋时,楚庄王之子公子贞被封在沈邑,其後遂以封邑名命姓,称沈姓。 3、 出自少昊金天氏,以国为氏。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之後有人建立沈国,春秋时,为晋国所灭,子孙遂以沈为氏。 姓氏分布 沈姓起源於今河南、安徽两省间地。春秋时,沈国被蔡国灭掉後,季载的後代子逞逃奔楚国,其孙沈尹戌,初隐居於零山,後仕楚为左司马。尹戌之子沈诸梁,世袭作司马,食采於叶(今河南叶县)。秦时,子逞之子沈平封竹邑(今安徽符离集)侯。沈平之子沈遵徙居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东汉时有沈戎举家徙居会稽乌程吴兴(今浙江吴兴县),此为沈姓南迁之始。魏晋南北朝是沈姓大举南迁之时。至唐代,沈姓已散居今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唐初,中原有沈姓将佐随从陈政、陈元光父子领军入闽开辟漳州,在福建安家落户,其子孙散居龙溪、漳浦、南靖、长泰、诏安等地,唐末,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又有中原沈姓族人随同迁王。南宋初有吴兴人沈启承官至汀州府知府,其子沈廷辅,随父入闽,後迁居福建省建阳县。沈廷辅有8子,分居宁化、龙巖、长汀、清流、延平、连城、上杭等地,其後又有人徙居广东的大埔、梅州等地。明末,沈斯庵徙居今台南县善化镇,为沈姓移居台湾之始。清乾隆、嘉庆年间,福建漳州、泉州及广东沈氏,又有多支迁往台湾,进而又移居海外。沈姓历代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 姓氏名人 沈冲:南朝齐吴兴武康人,字景绰。沈怀文子。仕宋,历任抚军正佐,兼记室。父怀文得罪被杀,与兄弟情哀貌苦,见者伤之,以此知名。历官寻阳太守。齐武帝时,迁御史中丞、五兵尚书。与兄沈淡、沈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卒年五十一。谥恭。 沈约: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他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他首创「四声」之说(把每个字分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讲求声律对仗,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著有《晋书》、《四声谱》等书。今天的国语注音符号,就是以《四声谱》演变而来的。 沈亚之:唐吴兴人,字贤。初至长安,与李贺结交。宪宗元和十年第进士。为秘书省正字。穆宗长庆中,补栎阳令。後累迁殿中丞御史内供奉。文宗太和三年,柏耆宣慰德州,取为判官。耆罢,亦贬南康尉。官终郢州掾。以文词得名,尝游韩愈门下。作传奇小说《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等。有集。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长於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10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枕中记》中记述了卢生在邯郸住旅馆的时候,借道士吕翁的枕头用,梦到自己登科当了丞相,非常荣华,醒来店主所蒸发黄梁尚未煮熟,因悟富贵功名不过是做了一个梦而已。这就是「黄梁梦」的出处。明代汤显祖写的杂剧《邯郸记》即以它为题材写成的。 沈□期:唐朝诗人,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他与同时代的宋之问均为宫廷诗夫。世人称为「沈宋」。他擅长七言诗,形式上讲究声律,属对精密,但缺乏内容。沈□期的诗对律诗的定型有一定影响。 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钱塘人。他勤於钻研,精通天文、历法、数学及医学,并对物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某些规律和现象有较科学的认识。他晚年住在梦溪园(今江蘇镇江东郊),将平生研究成果及见闻撰成《梦溪笔谈》30卷。该书详细记录了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还首先提出了石油的命名。《梦溪笔谈》对研究北宋社会状况极有价值。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长洲人(今江蘇省吴县),明代画家。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蘇轼、陆游,字仿黄庭坚。擅画山水,多江南山川、园林景物,师法董源、巨然、黄工望。兼工花卉、鸟兽、人物。诗文俱佳,与唐寅、文征明、仇英并称「明之四大家」。
评论 | 2 3
2013-09-23 15:25热心网友 最快回答
沈 约:南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声律学家。他是《二十四史》中《宋书》的作者。他首创“四声”之说(把每个字分为平、上、去、入),指出如何运用声调变化,能使诗歌动听,讲求声律对仗,推动诗歌走向格律化,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创新。著有《晋书》、《四声谱》等书。今天的国语注音符号,就是以《四声谱》演变而来的。
沈 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北宋科学家,他所著《梦溪笔谈》记载了其在天文、数学、矿业、医药、生物、物理等多方面成就,为后世科学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本人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著有《良方》、《长兴集》等传世。
沈 周:明代画家。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擅画山水,多江南山川、园林景物,师法董源、巨然、黄工望。兼工花卉、鸟兽、人物。为明代吴门画派四家之一。为人耿直,不应科举,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名重于明代中叶画坛,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著有《石田集》、《江南春词》、《石田诗钞》、《石田杂记》等。
沈 和:字和甫,杭州人,戏曲作家。能词翰,善谈谑,兼明音律。《录鬼簿》载:“后居江州(九江),近年方卒,江西称为蛮子关汉卿者是也。”著杂剧《祈甘雨货郎朱蛇记》、《徐驸马乐昌分镜记》、《郑玉蛾燕山逢故人》、《闹法场郭兴何杨》、《欢喜冤家》等五种。以上种种元曲的问世,不仅繁荣了江西的杂剧活动,而且因其内容大多为历史题材,对明代弋阳腔连台本戏的形成和发展均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作杂剧时人称为“蛮子关汉卿”。
沈 仕:字懋学(1488-1565),又字子登,号青门山人,明代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散曲家、画家,能诗,善画花鸟山水。其散曲多描写艳情及享乐生活,内容庸俗。当时称为“青门体”。著有散曲集《唾窗绒》等。
沈 璟:明代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曾官至吏部员外郎,光禄寺丞等职。致力戏曲声律研究,形成“吴江派”,沈氏一族从事词曲研究,创作共延衍11代17人,蔚然大观。
沈 鹏: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斋名介居。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幼年始习字画。入大学后攻读文学,又学新闻专业。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委员会顾问等。书法长行草,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书体兼及隶、楷多种面貌,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著作有《书画评论》、《沈鹏书画谈》、《三余吟草》、《当代书法家精品订·沈鹏卷》、《草书千字文》等。主持和手编的书刊达500种以上。
沈法兴:隋末唐初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西)人,隋末梁王。出身于江南世家,任吴兴郡守,打着为杨广报仇的旗号聚众造反,靠着家族的号召力,短时间内就发展到七万余人,并占领了江都南方重镇毗陵。杜伏威据厉阳,李子通据海陵,沈法兴据毗陵,三大势力都对江都虎视眈眈,后为李子通击败。
沈庆之:字弘先,南北朝时期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宋朝著名将领、太尉,封始兴郡公,曾在娄湖(今江苏省南京市)广置田产。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
沈亚之:唐代吴兴人,文学家,元和进士,善文辞,且能诗,为李商隐所推许。有作品《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沈下贤集》等传世。
沈佺期:河南省内黄人。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七言诗,词藻华丽,律体严谨,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曾官至太子少詹事情、修文馆直学士。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
沈既济:唐代文学家,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市)人,长于史学,又善作小说。撰有《建中实录》10卷及传奇小说《枕中记》《任氏传》等。其《枕中记》中记述了卢生在邯郸住旅馆的时候,借道士吕翁的枕头用,梦到自己登科当了丞相,非常荣华,醒来店主所蒸发黄梁尚未煮熟,因悟富贵功名不过是做了一个梦而已。这就是“黄梁梦”的出处。明代汤显祖写的杂剧《邯郸记》即以它为题材写成的。
沈传师:字子言,唐代苏州(今属江苏省)人,书法家,曾官至吏部侍郎,工书法。唐德宗贞元(785-805)末举进士,历太子校书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宝历元年(825年)入拜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工正、行、草,皆有楷法。朱长文《续书断》把它和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并列为妙品。宋欧阳修《六一题跋》云:“传师书非一体,放逸可爱。”宋代米芾对他人的书法很少许可,但对沈传师极为推崇。说沈的书法“如龙游天表,虎踞溪旁,精神自若,骨法清虚。”人称中唐以后沈书最佳,米芾自称学大书以沈传师为主。陶宗仪《书史会要》称其“善楷、隶、行、草,以书自名”。传世书迹有《罗池庙碑》、《游道林岳麓寺诗》、《柳州石井铭》等。今存正书《罗池庙碑》拓本。
沈钦韩:字文起,号小宛,原籍浙江省潮州(今吴兴),史学家,文学家,学问渊博,精史地之学,长于训诂考证。资秉极敏,而勤学甚至。家綦贫,书值千钱即无力购致,假之藏书家,计日以还,辄写其要,遂淹通群经。尤长《礼》与《春秋》,熟于诸史志,旁及百家,故记,官书,野乘,古今专集,汇集,类抄,札记,究其条绪,悉归于统。故所为制举文,沈博怪玮,常人不能解。
沈德潜:江苏长州人,清朝诗人,他主张作诗应符合理学原理,为拟古诗派代表,其作品《唐诗别裁》、《古诗源》为研究古诗发展的重要著作。
沈永年:字青原,江苏省华亭人,清代画家,所画山水能得元代意趣。
沈钧儒:浙江嘉兴人,早年积极参加革命运动,多次组织群众运动,为“七君子”之一,解放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等职,为我国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沈雁冰:笔名矛盾,浙江桐乡人,著名革命文学家,中共党员,早年参加文学革命运动,解放后历任我国文化部门重要职务。他先后创作了《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等杰出的文学作品。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沈启贤少将
沈启贤(1912-——),陕西省汉阴县人。1930年参加西北军。1936年由西北军起义参加陕南抗日义勇军第1军,任参谋长。1937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任第15军团警卫团参谋长。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教导营营长,新编第4旅参谋长,新四军第3师10旅29团团长,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一支队支队长,新四军第3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吉江军区参谋长,北满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员、独立第5师师长,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2纵队36师师长,第四野战军49军147师师长,145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参谋长,志愿军空军参谋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空军系副主任、主任,空军学院副院长。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沈鸿林少将
沈鸿林(1910-——),山东省菏泽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年闯关东,在山海关附近被东北军抓兵,在110师4旅53团3营1连当兵,1931年当了班长。1935年在陕西与红军作战时被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一方面军2师2团2连班长。参加了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营长,新四军独立旅2团营长,山东军区第1师2团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师补充团团长,第四野战军42军155师465团团长。参加了保卫四平和三下江南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55师副师长,中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参谋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路工程9师师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214师师长,铁道兵大兴安岭会战指挥部副指挥兼工程部部长,大兴安岭指挥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荆江分洪和海南岛国防工程建设。为大兴安岭林区建设做出了贡献。后任铁道兵学校校长,铁道兵技术学校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 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沈滨义中将
沈滨义(1944.12-——),浙江省义乌县人。1964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5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快艇电航兵。1969年4月后任海军快艇艇长、副中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1975年3月入军政大学军事系学习。1978年2月后任海军快艇支队参谋长、副支队长、支队长。1980年9月入海军学院合成指挥班学习。1983年8月任海军赴孟加拉国军事学装备专家组组长。1985年8月任海军福建基地参谋长。1987年9月入**基本系学习。1989年10月任海军东海舰队副参谋长。1991年8月任海军上海基地司令员。1993年3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助理,1994年12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1999年12月任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
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1990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1996年晋升为海军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