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史向前法官

史向前法官

发布时间: 2022-08-16 21:03:25

A. 证据如何裁判 · 最高人民法法官解读聂树斌案再审判决书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最高法认为,原判定案的证据没有形成完整锁链,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也没有达到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定罪要求。河北高院则表示,向聂树斌的父母及其亲属表达歉意。河北高院将根据聂树斌父母提出的国家赔偿申请,及时启动国家赔偿程序,并就是否存在违法审判问题及时调查。因故意杀人、强奸被执死刑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郊孔寨村附近一块玉米地里,一名女子被奸杀。随后,当时20岁的鹿泉县下聂庄村青年聂树斌被认定是这起故意杀人、强奸妇女案的凶手。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强奸妇女罪对聂树斌提起公诉,石家庄中院1995年3月15日作出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聂树斌死刑,以强奸妇女罪判处聂树斌死刑,决定执行死刑。聂树斌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1995年4月25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对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的定罪量刑,撤销对聂树斌犯强奸妇女罪的量刑,改判有期徒刑15年,决定执行死刑。1995年4月27日,聂树斌被执行死刑。无罪案发10年后爆出“一案两凶”聂树斌被执行死刑10年后该案爆出“一案两凶”。2005年1月18日,犯下多宗强奸杀人案的河北广平县人王书金在河南荥阳落网,王书金主动供述1994年石家庄市西郊玉米地案是他所为。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2014年12月4日,根据河北高院请求,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高院复查。山东高院经复查认为,原审判决缺少能够锁定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不能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性,建议最高人民法院重新审判该案。2016年6月6日最高法决定提审该案。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该案由第二巡回法庭审理。最高法再审撤销原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鉴于聂树斌已经被执行死刑,决定对本案不开庭审理,并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最高法认为,本案缺乏能够锁定原审被告人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聂树斌作案时间不能确认,作案工具花上衣来源不能确认,被害人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不能确认;聂树斌被抓获之后前5天讯问笔录缺失,案发之后前50天内多名重要证人询问笔录缺失,重要原始书证考勤表缺失;聂树斌有罪供述的真实性、合法性存疑,有罪供述与在卷其他证据供证一致的真实性、可靠性存疑,是否另有他人作案存疑;原判据以定案的证据没有形成完整锁链,没有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也没有达到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定罪要求。据悉,该案后续的国家赔偿、司法救助、追责等工作将依法启动。河北高院向聂树斌父母致歉昨天,聂树斌被最高人民法院宣告无罪后,河北高院表示,最高法院公布了对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一案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宣告其无罪的处理结果,河北高院坚决服从并执行最高法院的再审判决,向聂树斌的父母及其亲属表达诚挚的歉意。河北高院将根据聂树斌父母提出的国家赔偿申请,及时启动国家赔偿程序,并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依法作出赔偿决定。河北高院表示,将汲取此案的深刻教训,并就是否存在违法审判问题及时调查。讲述“等了21年总算还了儿子的清白”庄严的法庭里,一位老人因儿子平反昭雪而泣不成声。旁听席上,许多人在悄悄拭泪。“我等这个无罪判决等太久了,我很满意这个结果,可我儿子再怎样也回不来了,我很想他。”聂母张焕枝说。旁人很难想象,为给儿子讨回清白,老人在21年间经历的种种波折和四处碰壁的辛酸。“我知道我儿子没有犯过这些罪,这个信念让我这么多年坚持了下来。原审里有那么多重大疑问,我始终坚信,这个案子会澄清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她说,司法制度在进步,法治环境在完善,从本案的再审过程中,她真切感受到了国家纠正冤假错案的决心。张焕枝的代理律师李树亭同样难掩脸上的激动之情:“过去我们多次申请阅卷而不得,但在最高法指令异地复查此案后,不但此前的20多本卷宗允许我们查阅,山东省高院复查阶段形成的18本卷宗和最高法再审合议庭调查取证形成的卷宗也让我们充分查阅了。在此次再审过程中,检察机关和再审合议庭都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我认为最后的判决无论是程序还是实体都给出了一个公正的结果。”李树亭表示,他接受张焕枝的委托代理本案至今已经11年了,但直到2014年底最高法启动复查聂树斌案后,他才从张焕枝老人脸上看到了笑容。“之前的种种波折都在今天翻篇了,此案的判决充分说明,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判决中对原审所收集、引用、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逐一进行了认真的复核和审查,进行了公正评判,在这个基础上确认了一系列的存疑之处,本着疑罪从无的理念宣判聂树斌无罪,这样的判决体现了程序正义。”旁听了宣判的辽宁省律师协会会长杨兴权说。宣判后,该案再审合议庭审判长胡云腾当面向张焕枝介绍,根据相关法律,张焕枝一家可在2年之内向河北省高院提出国家赔偿,聘请律师的费用还能申请法律援助。“这个案子是历史形成的,能够改判是因为国家司法的进步。”他对张焕枝说,“生活还要继续,你们要多多保重向前看。”解读判决全文当天公布法官详解改判原因昨天最高法对聂树斌改判无罪后,最高法第一时间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了该案的再审刑事判决书。在判决书中,该案法官详细解析了聂树斌案再审改判无罪的9大原因。原因一:聂树斌被抓获之时没有证据或线索指向他与康某被害案存在关联最高法认为,原审卷宗内没有群众反映聂树斌涉嫌实施本案犯罪的证据或线索。聂树斌被抓获仅因他是疑似群众反映的男青年,并非因群众反映他涉嫌实施本案犯罪。聂树斌被抓获之前,案机关没有掌握他实施犯罪的任何证据或线索。原因二:讯问笔录缺失严重影响在卷讯问笔录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聂树斌1994年9月23日18时许被抓获,到9月28日卷内出现第一份有罪供述笔录,共有5天时间,原审卷宗内没有这5天的讯问笔录。聂树斌在该5天内,既有有罪供述,也有无罪辩解。对原审卷宗内缺失该5天讯问笔录,原案人员没有作出合理解释。讯问笔录缺失,导致聂树斌讯问笔录的完整性、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原因三:聂树斌有罪供述的真实性存疑,不能排除指供、诱供可能原审卷宗显示,自1994年9月28日出现第一份供述至1995年4月27日被执行死刑,聂树斌共有13份供述,最高法认为,聂树斌对关键事实的供述前后矛盾、反复不定。关于作案时间,先后有多种说法;关于作案动机、被害人年龄和所穿连衣裙特征等事实和情节,聂树斌的供述也前后不一。聂树斌一方面始终认罪,另一方面又供不清楚作案的基本事实。供证一致的真实性、可靠性存疑。不能排除指供、诱供可能。原因四:原审卷宗内案发之后前50天内证明被害人遇害前后情况的证人证言缺失最高法认为,原案人员对案发之后前50天内相关证人证言缺失原因没有作出合理解释。本案复查和再审期间,就原审卷宗内为何没有这50天的证人证言,询问了多名原案人员,他们作出了两种解释,但这些解释对于询问与本案有直接关系的证人,明显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当时的案规范和惯常做法。案发之后前50天内多名重要证人证言全部缺失不合常理,且关键证人侯某某后来对证言作出重大改变,导致在案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证明力受到严重影响。原因五:聂树斌有无作案时间失去重要原始书证最高法认为,有证据证明考勤表确实存在且已被公安机关调取。复查期间,证人葛某某证实,聂树斌出事后,案机关找他问了聂树斌的出勤情况,并拿走了这份考勤表,他曾经让案人员用后归还,但案机关没有退还。本案再审期间,原案人员也承认,当年曾对葛某某调查走访,见到并应当提取了考勤表。考勤表对证明聂树斌有无作案时间具有重要证明价值。原案人员对考勤表未入卷没有作出合理解释。考勤表的缺失,导致认定聂树斌有无作案时间失去原始书证支持。原因六:聂树斌作案时间存在重大疑问不能确认最高法认为,聂树斌的供述不能证实他是1994年8月5日作案。聂树斌在卷的13次有罪供述中,共有9次供及作案时间。聂树斌到案初期,无法供出作案具体日期,数月之后反而能够明确、稳定供述,聂树斌为何能从记忆不清到记忆清晰,没有任何解释或说明。证人侯某某后来的证言对与被害人最后见面时间作出重大改变,导致原审认定的聂树斌作案时间产生重大疑问。原因七:原审认定作案工具存重大疑问现场勘查笔录记载,在康某尸体颈部缠绕一件短袖花上衣,原审将其认定为聂树斌故意杀人的作案工具。最高法认为,聂树斌供述偷取一件破旧短小的女式花上衣自穿不合常理。花上衣的来源不清。据聂树斌供述,该花上衣是其从石家庄市郊区张营村一收废品处偷取。经查,收废品人梁某的证言与聂树斌供述明显不符,聂树斌所供偷取花上衣的具体地点前后矛盾,该花上衣究竟来源何处,缺乏证据证实。原因八:被害人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原审认定被害人康某于1994年8月5日17时许在下班途中被聂树斌强奸后勒颈致死。最高法认为,尸体检验报告对康某死亡时间没有作出推断。在案证言不能证实康某死亡时间。尸体检验报告关于康某死亡原因的意见不具有确定性。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两次咨询法医学专家,专家对康某死亡原因均未作出确定性结论,只是认为死于机械性窒息的可能性较大或者是不能排除机械性窒息死亡。原因九:原案程序存在明显缺陷影响相关证据证明力最高法认为,对聂树斌监视居住违反规定。案机关在没有掌握聂树斌任何犯罪线索的情况下就将其抓获,对其采取监视居住措施,违反了有关规定。现场勘查无见证人违反规定。现场勘查没有邀请见证人参与,且勘查笔录除记录人外,其他参加勘验、检查人员本人均未签名,违反了有关规定。辨认、指认不规范,致使辨认、指认笔录证明力明显不足。文/本报记者李铁柱聂树斌案回顾●1994年8月5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郊孔寨村附近一块玉米地里,一名女子被奸杀。聂树斌因被认定是这起故意杀人、强奸妇女案的凶手被判处死刑,很快便被执行死刑。●2005年1月,犯下多宗强奸杀人案的河北广平县人王书金在河南荥阳落网,当时任河北邯郸市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的郑成月携干警赴河南,将逃亡十年的王书金押解回广平。在逐一核实王书金涉嫌的命案时,郑成月得知了聂树斌案。●2005年,时任《河南商报(微博)》总顾问的马云龙刊出《一案两凶,谁是真凶》报道,首次将聂树斌案报道出来,引发巨大的关注。●2014年12月,在被执行死刑19年后,聂树斌案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院复查此案。山东高院经复查建议最高法重审聂树斌案。●2016年6月6日,最高法决定对聂案进行提审,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正式接手聂案再审。●2016年12月2日,最高法第二巡回庭作出再审判决,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无罪。

B. 法官演讲稿

演讲稿可以提高演讲人的自信心,有助发言人更好地展现自己。在现在社会,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相信写演讲稿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整理的法官演讲稿范文(通用3篇),欢迎大家分享。

法官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叫某某,来自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人民法院,很荣幸被自治区高院评为专家型法官,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获得过很多荣誉,但是最让我自豪的,也是给予我最高评价的就是“专家型法官”的称号,首先我要感谢高院、乌兰察布市中院两级法院的领导和同仁对我工作的极大肯定,我也要感谢这么多年来给我提供发展平台的察右后旗人民法院的领导、同事们。

我毕业于XX学校,XX年至XX年在XX中学任教,XX年通过法院系统增编补员统一招考考入XX人民法院,从书记员做起、历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在我办案的二十年中,一直办理民商事案件,对于民商事审判实务中遇到的问题非常关注,我也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也有需要探讨的法律适用问题写成了审判论文,承蒙各级法律专刊、报纸的厚爱和认可,在《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人民文摘》、《法治与经济》、《XX法学研究》、《XX审判》等期刊、报纸上发表近五十篇学术文章,对我从事的民商事审判工作有积极的意义,也成为我从事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和价值体现。 专家型法官的评选,是法官职业化改革的重头戏,突出了人民法官的尊崇地位,塑造了人民法官的职业尊荣,我区

首届被评为专家型法官的各位同仁,都是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拨获得这个荣誉称号,作为最基层一线的民商事法官,我对司法体制改革的未来和法官职业化的破冰之举,都充满了信心,也想对年轻法官们说一句,一个专注于法律业务,独立审判的时代就要来临。长久以来,我国的法官职业不仅进入门槛较低,而且编制也可以随便拿来挪作他用,特别是随着社会转型期内矛盾纠纷的增多,法官所面临的办案压力越来越大,相反待遇和晋升空间逐渐狭小,各级法院流失了很多优秀的法官,这是一个相对严峻的形势,也是司法体制改革要实现的转变,作为一名在基层人民法院工作二十年的法官,我期待着法官职业化给审判工作带来的变化,也期待着看到司法体制改革的春天。

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一个至高的荣誉仅仅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和嘉奖,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将沉淀自己的审判经验,继续在一线审判实务中发挥好专家型法官的作用。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的法官都知道,过去我们常常依赖于审判经验,而且有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就是大部分法官并不是法律科班生,缺乏对法学理论的掌握和研究,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基层人民法院严重缺乏法律人才的前提和背景下,无论从审判经验还是法学理论的掌握,专家型法官都应该起到很重要的引领作用。法律科目繁多,种类繁多,法学理论庞杂,需要记忆和理解的法条也

是创各领域之先,而且在发展日益快速的今天,法律条文也面临着无法解决实务中所有问题的尴尬,人民群众对司法的需求和期待日益加强,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对人民法官的职业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刻也不能停下学习和钻研的脚步,只有通过一个又一个案件的扎实审理才能越过这道藩篱,真正成长为一名专业、专长的法官。在座的各位肯定和我有同感,我们正在迎来一个不同的时代,过去的工作模式正在被悄然改变,而且等待我们的是更大的考验,在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突然爆发的今天,我们法官的一言一行被无限放大,虽然工作之余我们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大众并不是把我们当成普通人来看待,所以我们就不能把自己当成普通人,无论多么艰难,多么辛苦,就让我们在坚守内心信仰,坚定相信未来的信念支撑下,一起携手开创审判工作的春天。谢谢大家!

法官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的演讲题目是《无悔青春献给党》。 每当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每当我听到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奏响的时候,一种振奋,一种激昂,一种骄傲,一种自豪便会油然而生。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

有一页历史,照亮了黑暗的岁月;有一页历史,在我们心上铭刻。这一天,镰刀和铁锤组成图案的旗帜在迎风飘扬;这一天,呻吟在水火中的灵魂,有了阳光的照射。从此,这一把镰刀呼啸着,要割断旧世界的一切枷锁;从此,这一把铁锤呐喊着,要砸碎一个旧的岁月!于是,南方的甘蔗林,变成刀枪,抵御外敌侵略;于是,北方的青纱帐,变成墓穴,埋葬旧世界的罪孽!从此,我们的祖国,不再四分五裂;从此,我们的民族,不再任人掳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声音响彻大江南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声音响彻三山五岳,是党的旗帜指引,我们才驶过漩涡,战胜风浪;是党的旗帜指引,我们才走进丽日蓝天、春色满园??在党的旗帜下,我们昂首挺胸;在党的旗帜下,我们紧密团结!中国敞开明亮的窗户,让世界走进我们的视野;祖国欢呼一个春天的来临,让拂面的春风吹沸我们的热血。

如今,我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我怀着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加入了法官队伍,掀开了我人生中崭新的一页。作为一名青年法官,我一直在想,什么是真正的“执法为民”?是为群众做一件好事吗?是为群众捐一些钱物吗?是为群众办一个案件吗?还是为当事人追回一些损失?我认为,不仅仅是,也不完全是。真正的“执法为民”,应该是时时心系群众,事事以民为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对于法官而言,为群众服务一两次并不难,难的是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群众,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摆在第一位。这才是真正的“执法为民”!这样的“执法为民”,需要建立在一种浓烈的、真挚的感情基础上。没有感情,哪来爱心?没有爱心,哪来容忍?没

有对人民群众血浓于水般的情感,又怎能谈及真正意义上的“执法为民”!

那是一个深秋的清晨,我们的法官刚到法庭时,便看见一名女子坐在法庭门口掩面而泣。原来七年前,她的丈夫由于触犯刑法进入监狱服刑,这七年间,该女子独自带着尚未成年的儿子艰难求生,苦苦等候丈夫回家。如今,丈夫刑满释放了,他们的儿子也已长大成人。此时的丈夫却一纸诉状将该女子告上法庭要求离婚,这才导致前面发生的一幕。该女子的心如刀割是但凡有感情的人都可想而知的,我们的法官为了挽回这一段悬崖边上的婚姻,弥补这一颗破碎的心灵,不断给他丈夫做思想工作。最终,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该女子的丈夫意识到自己差点就失去了一个一直为他为他们家庭默默奉献的好妻子,加倍的珍惜他们夫妻间的感情,一个经历了七年磨练的家庭终于得以幸福圆满,该女子激动的对我们的人民法官伸出了双臂:“法官,让我抱抱你吧”。这一刻,我们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在场的人们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如果生命再给我一次机会选择,我依然会选择人民法官这个职业。我要像无数前辈一样,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党的事业,镶嵌在这平凡与崇高的职业之间。也许我们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我青春无悔、生命无悔!因为我们的忠诚与奉献融进了党的事业中,融进了人民安定团结的幸福里。

我敬仰人民法官“刚正不阿、不畏权势”的秉性,

我钦佩人民法官“一身正气、两修清风”的品格,

我爱慕人民法官“执法为民安天下”的情怀,

我赞美人民法官“铁面无私担道义”的风范!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法官演讲稿3

践行核心价值观,同抒法官为民情。

爱岗是我们的职责,敬业是我们的本分。爱岗敬业是人民法官忠诚执着的根本,是为民司法的体现,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宝,也是廉洁自律的基础。

此时此刻,我站在演讲台上不仅仅看到在座各位关注的目光,仿佛还看见我们干警在办案中那忙碌、不知疲惫的身影。看——他们正耐心细致的为当事人答疑解惑;瞧——他们正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力争当事人握手言和;叹——他们又一次承受着当事人的谩骂纠缠,甚至威胁。夜深了,他们还在翻阅书籍,查阅案卷,推敲文法,撰写文书,为审理好每一个案件而埋首工作。他们用默默奉献的精神彰显着对党、对祖国、对法律的无限忠诚,他们用勤勤恳恳的态度,演奏着司法为民的和谐乐章,他们用孜孜不倦的精神捍卫着天平的圣洁、法槌的铿锵。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核心价值观,同抒法官为民情》。

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有这样一群人值得我们铭记,“除了法律,他们别无所崇;除了良知,他们别无指引;除了正义,他们别无追求!”从铁面无私的包拯,到断案如神的狄仁杰;从明察秋毫的宋慈,到“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郑板桥,几百年来,他们总被人们津津乐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伴随着这个时代的到来,新一代法官脱颖而出,他们有辩法明理、胜败皆服的宋鱼水,有公而忘私、定纷止争的黄学军;有尽职尽责、耐心细致的钟蔚莉,有执法如山、融情似水的李昆仑,一位位优秀的法官,以他们对法治事业执着的追求,以他们良好的形象,彰显着一个又一个优秀法官的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一座座丰碑,为人们所传颂。

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弘扬正气,是法官神圣的职责。 惩恶扬善,除暴安良,为民解难,是法官义不容辞的义务。

法官的胸间应当充满正气,法官的眼睛应当蔑视特权,法官的肩膀应当扶持弱小,法官的两袖应当一片清风。法官的上帝只有一个,那就是神圣的法律。法官的良心只服从一条,那就是公正与正义。因此,我们应当时刻牢记的自己的神圣使命,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争做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忠诚卫士。

岁月的长河悠悠流淌,榜样的精神代代相传,一位又一位优秀的法官,以自己对政法事业的赤诚奉献,在老百姓的心中铸就了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远的不说,就来说说我身边的例子吧。

三道沟法庭是瓜州县人民法院管辖面积大,管辖乡镇多,同时也是离县城最远的一个基层法庭。根据以上特点三道沟法庭庭长崔永红同志主动深入农村,坚持巡回办案,提高案件办案效率,加大调解力度,就以布隆吉乡九上村村民李某诉张某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为例,因张某灌溉农田时不慎将李某农作物淹损,双方就赔偿问题酿成纠纷,二人对簿公堂,小问题引发大矛盾,造成李某、张某两个家庭的矛盾又一步激化,崔庭长经过调查分析,决定就地办案,深入农户家中,将法庭设在村组,同时,邀请人民陪审员、村组组长、村主任等共同参与,积极进行协调,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耐心细致的宣法将法,二人惭愧的说“法庭的工作也不容易啊,以后再也不给你们添麻烦了”成功的化解了此次纠纷。

不知多少次,他奔波在田间地头,不知多少回,他苦口婆心化解纠纷,正是因为有了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和日积月累的知识经验,他成为了全院的调解能手和业务骨干,被酒泉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调解能手”的荣誉称号。

再来说说我身边的另外一个人,闫继东法官,在处理三道沟镇三道沟村的朱某诉方某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中,一场不明原因的大火不仅烧毁了大量的财物,还烧尽了原本和睦融洽的邻里情怀。面对无情的大火,一夜间吞噬了两家后院的大量财物,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入本不宽裕的方某、朱某两家人来说真可谓是晴天霹雳,那又得好几个年头的勤奋耕耘,节俭度日,那种痛心疾首的难过简直难于言表。后经相关部门调查走访,但因种种原因,无法查明火灾起因,致使原本和睦融洽的邻里因遭受的损失,反目成仇,争执不休,多次找村镇予以协调,直至对簿公堂。闫法官接到案件后,多次走访现场,深入农户家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工作理念努力化解此次纠纷。面对庭审中各臵陈词的称述辩论,面对休庭时朱某、方某两家人的喋喋不休,闫继东同志,明晰法理,冷静分析,以背靠背,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思维理念,苦口婆心,宽慰以情,抓住有利时机,以坚实固有的法律素养,以温和而不失威严的法理情怀,成功化解了此次纠纷。

有人说法官是“刀尖上的舞者”。从陈晨法官执行一起多年欠款纠纷案时,得到了最真切的体现。该案欠款的债务人已经死亡,债权人起诉至法院,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其继承人应该承担所负债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请求,法律文书已生效,被告也未提出上诉,案件移交执行,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情绪非常激动,辱骂、甚至撕扯,面对当事人的恶意中伤,陈晨感到十分棘手,但他还是坚持用平静、真诚的态度和被执行人交流,当有人问他怎么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时,他说:“作为一名执行法官,遇到不明真相的群众谩骂、围攻,是我执行生涯中平常的事,我们必须忍耐,因为他们不是敌人,是同我们一样的群众,我怎么会去对付自己人呢?”

还有、还有、还有太多地名字,他们没有显赫的职位,也没有耀眼的名望,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也没有催人泪下的事迹。但他们勤奋、朴实、兢兢业业而不追名逐利,在公正审判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默默无闻中见证着共和国法制的风雨。

法槌起落、案卷翻飞,一次次的铁案封尘,没有喝彩,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但正是他们的平凡让我对政法事业的感情与日俱增、历久弥坚,是他们,感动着我的生命,坚定着我为政法事业倾注一腔热血的信念!

各位领导,同志们,从我踏进法院大门的时候,我就坚定着对法律的崇尚,人民的挚爱,共和国的真诚。我没有什么可以奉献的,唯有青春、热血、辛勤和汗水。我会用一颗年轻和而又富有朝气的心去迎接每一天的到来,精力充沛地面对每一个困难和挑战,让生命伴随法律成长,让肩膀挺起华夏脊梁,让和风吹拂正气之歌,让春雨滋润百姓心田,在没有七彩的岁月里守候生命的每一次感动,守望“公平正义”所包含的简单也复杂的人生旅途。

让我们再一次信守庄严的承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法律的无限忠诚,无私奉献,勤恳为民、捍卫正义、廉洁自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优秀的人民法官。

C. 为什么说培根是个小人

很多人都是通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认识培根的。怀着对知识巨人的崇敬之情,循着兴趣的脚步,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培根是一个英国人(1561年~1626年),他12岁至16岁在著名的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学习法律,此后进入政界,步步升迁,官至检察总长和大法官,可以说在培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官场顺达的幸运儿。

但这样一份官员的简历远不能使培根成为一个光耀历史的伟大人物,他之所以赢得永久的历史声望,则是得益于他的几部哲学著作和这些著作所传达的科学思想。培根在《论说文集》、《新工具》和《新大西岛》等一系列著作中,以“不同凡响当的观察力和出色的文笔”阐述了他对政治、哲学、科学和人生的观点和理论,他强调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主张采用经验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提出了“科学技术是人类一切利益中最大的利益”,是推动人类历史向前的最大动力的论断。培根的上述思想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麦克·哈特说“当《大网络全书》在法国启蒙时期被编纂时,它的主要撰稿人都承认,培根给了他们工作的灵感。”据此,麦克·哈特将培根列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的第90位。

作为一名历史人物,培根在给后人留下他的优美文字和光辉思想的同时,还留下了一堆品行上的污点。史料记载,培根是一个醉心于权力的人,为了追逐权力,他对国王和权贵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并以他的文采拍出了一流的马屁,求得了一生官场的顺风顺水。培根把他的婚姻与财富挂勾,他的眼睛一直盯在那些有钱的寡妇和富家小姐身上,以至于直到45岁才娶到了一个郡长的女儿。培根经常借贷,却从不偿还债务,并曾经因此而被捕。在培根担任大法官期间,他大肆索贿受贿,上演了一幕幕吃完原告吃被告的丑剧。培根最大的污点是他对于自己政治上的恩人的落井下石。艾塞克斯伯爵在政治上曾经帮助过培根,后因为反对国王而被培根告密并被处死。

很难想象,一个真理的不懈探索者,一个文采飞扬的思想家,一个参透人生真谛的智者,怎么会与一个贪婪、投机、卑鄙的小人联系在一起,这些奇怪的现象怎么会如此惊异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形成培根双面人格的原因,或许可以从动物学中找到一些答案。在动物界中,按照生存方式可以将动物分为群居动物和独居动物两大类;在群居动物中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方式都要严格遵守该群体所共同遵守的习惯和规则,只有这样,群体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个体获得食物、安全甚至还有尊严;而独居动物则不需要考虑其它同类的感受,完全由着自己的兴趣、口味和能力去猎食,去跳跃,去奔跑。与之类似的是,培根长期混迹在尔虞我诈、寡廉鲜耻的权力场上,像一个群居动物一样,他自然要学习、模仿和遵守这个群体内的规则,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符合这个群体要求的合格人才,结果他做到了;而当他从公务活动中走出来回到家中,由一个群居动物转换为独居动物时,他也就完全摆脱了群体的约束,放任自己的思想漫天飞舞,尽情享受自然的奥秘和探索真理的乐趣,他同样也成功了。也许一开始培根在公与私、昼与夜的角色转换中是主动的和清醒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扮演的角色可能就发展为固化的人格,也终于在一个伟人光辉的形象背后留下一个卑劣小人阴暗的影子。

D. 怎样做好法庭与法院+有序衔接工作

仅供参考:善学。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必须时刻心存紧迫感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一方面,努力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育塑造自身扎实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拓宽知识体系范围,学习了解心理学、哲学、社会、甚至建筑学等专业的知识。因为,法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职业,单存学习法律专业的知识,对于处理一般简单案件尚可,但是如果碰到比较复杂的案件或者专业性质较强的案件,如果法官不懂得相关领域的知识,很难对案件作出公平公正的判决。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必须要善于学习,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无畏。法官的职业生涯中将会充满着各种不同的艰难险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必须要有无畏艰难、奋勇向前的精神。要学会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面对困难,不屈服、不退缩;面对强权,不低头、不妥协;面对金钱,不昏头、不伸手。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保持火一样的热情。这即是大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着勇敢、担当、廉洁,它将是成就一名优秀法官的动力之源。无私。无私方能无畏。无私奉献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必须要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以无这种忘我的精神去追求自己的法治理想,法官才能真正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做到无所畏惧,才能真正成为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才能使自己的一生有所作为。有良知。教育家陶行之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成为非作恶愈大。”如果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良知便是道德的根本,作为一个人必须要坚守良知。法官即是如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法官,不能只是做一名机械的法律执行者,而必须要在执行法律的同时学会人文关怀。法官应当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司法者。只有懂得人文关怀的法官,才会减少冤案、错案的发生几率,才会真正赢得人民群众认同和信服。这是一名现代法官需要拥有的品质,也是一名优秀法官的必备素质。拥有善于学习、无畏艰难、无私奉献和用良知办案等优良品质,才造就他成为新时期一名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作为一名法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E. 拒绝也是一种美

辞海里拒绝的定义是对某种请求、要求、意见或礼物不肯接受等意思。对于拒绝这个词组一般人都不会陌生,明白其涵义,也知道如何运用, 但要把握好拒绝却因人而异。有的人遇事凡事不拒绝,这样到头来肯定会出事,有的人遇事则小心谨慎有为之也有拒绝之。

作为人民法院的法官更要学会拒绝,要懂得拒绝,要把握好拒绝。因为在当事人眼里,法官掌握着正义的尺度,代表着正义的脸面,有什么样的法官,就会有什么样的正义。法官不懂拒绝就会让正义的天平失衡从而亵渎法律。

在工作中,当你欠缺工作方法时,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这时作为法官要做的是接受,而不是拒绝。

在生活中,当你遇到疑惑时,要多向有生活经验的人们请教,要虚心求学,这时作为法官要做的还是接受。

在学习中,当你遇到问题时,要多向有理论的同志求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时作为法官要做的仍然是接受。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当你与当事人接触时,这时作为法官要做的就是拒绝接受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在与律师的正常交往中要拒绝违反规定与律师进行不正当交往;要拒绝插手过问其他法官办理的案件;在委托评估、拍卖等活动中要拒绝徇私、舞弊;无论是谁都要拒绝泄露审判工作秘密。

因为有了你的拒绝,你可能会得罪当事人、得罪朋友,也会失去眼前诸多利益,但是在当事人面前却树立了一位中立廉洁、秉公裁判的好法官;因为有了你的拒绝,你的审判工作变得更加的主动、游刃有余;因为有了你的拒绝,在案结事了后,你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因为有了你的拒绝,你办理的案件成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铁案、、、、、、

当有了千万个像你一样的法官的拒绝后,我们国家的法治社会前进的步法又向前迈进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这个世界美丽的事物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掌握在手。既然选择了法官这门职业,那么就让我们学会拒绝吧,因为拒绝也是一种美!

F. 法官的法袍代表了什么(下)

司法现在经常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充当中立的裁判,所以它承担着更大的使命,而且这个使命不容易承担。司法操纵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这样巨大的压力承受在一个常人的肩膀上,人们往往觉得心里不塌实,所以需要把这个常人加以包装,包装得和人不一样。头发一定要怪怪的,衣服要不同,这样无论给衣服之内的人还是衣服之外的人都有强烈的警醒,那就是说我做的工作不是一个平常的工作,我所做的工作涉及到人命关天的的事情,我所做的工作涉及到法律准则的统一,这么重要的工作我一定要认真的做。穿上这套衣服以后,其他的人也会对他有强烈的期望。我想这是把法官营造得非常奇特非常不一样的作用。
军警式的制服所营造的气氛,就比较简单了,那是一种工具化的气氛。穿这身衣服的人其实没什么了不起,他不过是个服务的角色,他是完整我们另外某种价值的辅助性的角色。中国的法院一直处在权力的边缘,司法机关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只不过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我是1978年开始学法律的,进学校前还是作为绝密专业招生,一定是苦大仇深出身的人才可以学法律。进去以后就教育我们要做无产阶级专政的“刀把子”,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把一个人磨得锋利,“党指到哪儿就砍到哪儿”“社会主义一块砖,东南西北任党搬”。我们看到长期以来司法机关的角色,法律人的角色,就是服务者。52年为反右服务,56年为反胡风服务,57年为反右服务,58年为大跃进服务,“三马齐出动,拧成一股绳,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我们现在看当时的报纸很好笑,但都是现实。66年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服务,服务不长时间,法院就被军管了。我还曾接到一个当事人寄来的当时的判决书,判处他反革命罪,这个判决是山东烟台军分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法委员会作出的。当然文革以后恢复法院,为改革开放服务,后来为商品经济服务,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现在又为西部大开发服务。法院总是个次要的角色,并不是个神圣化的角色,如此次要的角色当然不需要那样奇特的包装,所以穿了一身军警服。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层面的含义,法官是一个特殊的神圣化的角色还是一个工具化的角色。
第二个方面的含义是穿着法袍的人有一种独立感,他是独立的职业,独立的人。司法的角色象征着独立性,法官的最重要的品质是独立。为什么司法要独立?其实每一个法官要独立,是因为法官处理案件,行使权力只在法庭之中。在法庭中行使权力的过程需要一种对人的观察。比如在司法过程中,我们为了查清案件的事实。离不开当面锣对面鼓地观察。证人在作证之前要宣誓,宣誓之后法官会向他反复强调,你已经向上帝宣誓了,现在你说的话如果有假的话,你不只是对我撒谎,你是对上帝撒谎。这对人心理上有警醒感,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是辩证唯物主义,天不怕地不怕,向毛主席宣誓也没有所以我们现在伪证特别多。当伪证率很高的时候,说明一个民族道德,伦理层次的下降。
证人在作证时,法官要观察他有没有作伪证,神色怎么样。我们古代有句话“以五声听狱讼”,为什么他脸红,为什么他口吃,为什么发抖?这时法官必须当面观察当面判断,这样的职业需要长期以来在法庭积累的经验。在西方国家,尤其在美国和英国,对法官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叫“法官老的好,律师少的俏”。法官越老越好,老的才有经验,老了才能对人情世故作出一些判断。我曾经说我人生中最大的灾难就是在大学毕业实习期间去让我去处理离婚案子,我怎么去处理?我还劝大家,“一日夫妻百日恩”。像我这样一个嘴上无毛,从没结婚的人怎么给人家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在英美国家,包括香港,通常不会出现40岁以下的法官,通常从执业十年以上的律师或者检察官队伍里选任。
一个法官最不好的是容易被迷惑,经常心里拿不准。从前有个法官,听完原告的陈述后对原告说:“你说的对太有道理了。”再听被告说,说完了,对被告说:“你说得对呀,你说得真有道理。”旁边的书记员说:“法官大人,不可能两方面都的对的,因为他们是对立的。”法官说:“哦,搞了半天原来是你说的最对。”法官需要良好的判断力,法官这个角色不需要搞年轻化。当然年老的需要有一个补偿,这个补偿是法官基本上没有退休年龄的限制,不能强制退休。美国的霍姆斯大法官62岁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一直干到91岁。他一坐在法庭上,白胡子,白头发,黑法袍,真正给人一种司法的威严,这能带来一种重要的效果。有时候司法处理的问题,不一定有很明确的是与非,没有什么真理不真理的问题,司法所解决的问题不过是一种平衡术,这就是为什么古罗马人给法律下的定义是“一种公正善良的艺术”。这样的艺术需要伟大的艺术家来表演。
说明这个道理的一个经典案例是妇女有没有权力堕胎的问题,女权主义者们的口号是“我的身体我的自由”,老娘要把肚子里的东西做了你管得着吗?法律,什么法律!都是臭男人们制定出来限制我们女人的,两千来的法律历史都是一部男人欺压女人的历史。那天我给我们00级新生开迎新讲座,我一看不得了,这届女生占百分之六十多了吧,相当可怕。我作为一个男教师深感忧虑。将来恐怕法律要变成女人的声音了,现在法律基本上还是男人主导的声音。女同胞认为不允许堕胎的法律是对她们一种不合理的限制。有道理,这种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另一方面,保守人士看来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不是杀人吗?当然是杀人。搞法律的人在那里搞了个虚伪的说法,认为人的生命从出生之时开始,这是虚构的东西。真是这样吗?不,人的生命是从受孕开始,没有上半场哪有下半场,没有十月怀胎,那有一朝分娩。那不是生命是什么?你为什么要惩罚在大街上杀人的人,为什么不惩罚在医院杀人的人?有区别吗?我看有区别,区别就是在大街上杀人时对方可以反抗,可以正当防卫,而在医院杀人这个小生命从来不跟你交涉,从来不搞正当防卫。选择更残忍的方式杀人者难道不更应该受到惩罚吗?我想问问大家这里面有道理吗?不。其实法官很难判决这样的案件,这是一个所谓的“艰难案件”。但法官又不能不判,这时唯一可以求助的是法官的崇高威望。实际上这样的判决无法获得人民普遍真正的拥护。现在我最不喜欢法院系统流行的一句口号是: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做人民满意的好法院。现在法院正在开展这样的所谓的“双满意”的活动,还要评“双满意”标兵。怎么可能是双满意,叫人民都满意,最多只有一半的人满意,那就是胜诉的当事人满意,败诉一方的人觉得不满意,有时甚至胜诉的一方也不见得都满意,因为许多人觉得胜得还不够,胜得不过瘾可见司法常常在一条艰难的路途上跋涉,作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法官,法院必须要有崇高和独立的地位。
在我们国家这种独立还不具备。我们讲司法独立,讲法院独立,基本上讲的是整个法院系统独立于外部,而基本上不讲法院个人的独立。有一种说法:现在的法官你控制他还这么差,搞司法腐败,什么大盖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原告被告都吃完,还说法制不健全。我自己正在做个论证,希望人们意识到这种思路可能导致恶性循环,会使我们的法官素质越来越低而不是越来越高。大家想想,我们的最高人民法院在1988年下半年的时候对外招考十名高级法官,我知道那个高级是什么意思,就是处级法官处级审判员。当然从外面招进去就是处级,那对最高法院来说也是破例。然后报纸,电视都来宣传,最高法院招十名高级法官,条件是大学从事法律教学的正教授,研究所里从事法律研究的正研究员。一级律师,国家机关从事法律工作正处级以上干部,最后一条是北京户口。上有一篇文章对最后一条做出批评,题目是《北京是谁的首都》。认为最高法院的这种做法有一种地域歧视。这样的招法官的做法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冷落。到报名那一天,最高法院的工作人员一大早就非常兴奋的摆桌子,摆椅子,新闻媒体的“大炮”都架在门口了,天啊,几天下来就只有几个人报名。(笑声,掌声)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中国最神圣的司法殿堂对这些学者律师毫无吸引力?而在西方国家,被人们任命为最高法院的法官那简直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瞩目的事情,是多么光荣而神圣的选择。可是在中国没有人报。我曾经问过我的几个同事为什么不去报,他们说“去哪儿干吗”?真的是这样,我跟同学们讲过,全国最好的一个位置就是北大法学院的教授,,比那些高官们好得多,收入比他们高,而且还自由,到最高院干吗?到最高院我可以发表我的文章吗?不,你发表文章要谨慎,因为人家会以为你代表最高法院,所以最好不要写文章了。到最高法院做个审判员,我能够写体现我的个性的判决书吗?我应点语言的追求,引证一点国外的判决注释里有点外文。不行!能不能要求庭长别审我的判决书了,我的判决书是我的判决书,不是庭长的。不行。现行的官僚体系不允许有这样的个性化的行为存在。那我去干吗?我在这儿挺好的,从来不会发表文章还要院长审查通过。在最高法院那个毫无个性的机器里做一个毫无个性的螺丝钉,我不去!
法官的独立性是法官得以公正,得以在社会中展现正义力量的非常重要的保障,而我们现行的法官制度是官僚化,等级化的法官制度,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法官法》修改过程中,草案中有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法衔制度”。当时我问法衔制是什么意思,回答是:因为现在法官外表上看不出来什么级别,体现不出等级,所以要借鉴军队的做法,在外表上加以区别,比如一级大法官,一个大星,二级大法官两个星。我说你们现在服饰够别扭的了,还要搞一个法衔制。军队为什么要搞军衔制,因为军队最重要的是服从,军人应该很清楚的知道应该服从谁,应该指挥谁,那不需要两个人认识,只要用军衔来区分级别,以便确立军队里的等级,这是军队胜利的前提条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但是法官需要这个特色吗?我们现在在实行四等十二级的制度,不断暗示法官级别,暗示高级法官可以支配低级法官,低级法官要服从高级法官。司法的行政化非常严重,最重要的表现是等级化。科举制的长期实行使我们今天建立了一个新制度的想象力受了极大的局限,我们设法想象除了官这套评价体系以外还有什么别的评价体系。比如医院有处级,局级,副部级,和尚杭州灵隐寺的主持是局级和尚,是政协常委。大学也是,前一段时间我们的报纸登着“教育部决定北京大学是副部级大学,我校校长党委书记享受副部级待遇”。我说北大真是降尊纡贵,多么有尊贵的学校,历史比国家历史还长,校长地位绝不比国家元首低,何必搞个副部级来当。哈佛大学校长从不把国家总统放在眼里,他也是个“总统”啊,他的名号和总统的名号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他指挥下的“小国家”历史比美国的历史可悠久得多。那才是一个大学的尊严。
法袍的第三个寓意是,在法袍这一古老的服装样式下,法官必须要维护一个职业的完整,维护行业的悠久传统,它提醒着我们这种角色的特色。这就涉及到法治的问题。在许多国家里你会发现,不同的行业对社会变革的反映不尽相同,有的行业喜欢变革,喜欢进步。比如年轻人喜欢社会进步,社会变革;文学家很喜欢社会动荡,诗人很少有人写歌舞升平的诗写出千古诗名的,伟大的诗人都是写人类的痛苦,社会的动荡,所谓国家不幸诗人幸;当然职业革命家喜欢革命;历史学家喜欢革命,现在社会平和了,我想写当代史的人简直无聊透顶,只能年复一年地写:“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谁看啊!但是法律这个行业偏偏培养一个人保守,稳定,不那么激进,千方百计维护既定价值的习性。可以说,今天所说的“法治”之所以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向往,是因为它最大的好处是让我们受到某种过去的规则的制约。法治有几条黄金定律,一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律没有规定的,你尽管去做,没有人会惩罚你。“法不溯及既往”从前我们审判林彪,四人帮,觉得那是国家法制民主的里程碑,今天回过头一看,好象还是存在某些问题。因为审判时用的1979年制定的法律,而他们犯那些有罪的事都是文革期间,这就违反了法治的原则,开了一个相当不好的先例。规则一定是提前存在的,行为是后来发生的,这样的法律才可以遵循。法官每遇到一个案件,他不由自主的就回头看,看过去发生的种种,看有没有法律的规定。这个法律在有些国家能延伸到两百年前,在英国有些法官,现在还在引用14世纪的法律或判例。托克维儿说:“英国人喜欢他们的法律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法律好而是因为他们的法律老,”老的才是好的。《封神演义》里的申公豹脑袋被人砍下来了,后来发现砍错了又给安上去,结果安倒了,脸到后面去了。申公豹走路的时候往前走就是往后走,往后走才往前走。我们今天的语言里也有,说未来的时候我们说“今后”,说过去的时候我们说“从前”我们的文化到底后走还是朝前走搞不清楚。我们的记年方式和西方人不一样,西方公历永远向前走,我们六十年一甲子,是绕着圈子走。
法律家就是不停的朝后看,总是用过去的规则来限制今天的行为。当政治家头脑发热的时候。法律学家总是拽拽他的衣袖或者给他当头棒喝。这种稳健的保守主义在许多社会里创造了重要的价值。加上法官年龄老的特征就使得法律家保守的特征更显露无遗。另外,又加上法官不受民意制约,更使得法官可以深谋远虑。在每个这个民主的国家里,三权之中的司法权,老百姓拿它没办法,总统任命法官,全国联邦法院的法官八百多人全部由总统任命,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民主的程序,而且总统一旦任命,法官就变成了断线的风筝,总统没办法控制他,每个法官都保持严格的中立。人民没办法控制他,法官在他的正当行为期间终生任职。我们发现三权分离的制度是民主政体与贵族政体相互妥协的产物,尤其是在司法领域中。总统这边,老百姓不高兴他就当不了,当上了老百姓也不高兴,过四年他就要下来;议会所有成员都是民选产生的,但司法老百姓就无可奈何。而且,宪法中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减少法官工资的法令"这是宪法里唯一规定的一个行业工资问题。国会议员是靠不住的,但有一个行业大家都认为是靠得住的那就是法官。为什么法官不是民主产生,不受民意制约,反而是靠得住的?这是我们研究美国民主制度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我们现在法官穿的服饰是新派服饰,不能提醒我们注意这个古老的行业,他谈不上提醒法官决策是保持连续性,要注意与传统的契合。
前不久,我在法学院的一次演讲中提到,我们现在司法制度的建设有四大矛盾,第一个大矛盾是:这个社会长期以来沿袭下来的中央动员型的治理传统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我们喜欢最上面有核心,中间有一把手,都团结在核心周围,服务中心工作。这种情况下,司法的中立,独立,消极性得不到理解。第二个大矛盾是:“依法治国”要求的法院居于权力的真正核心和现在实际上法院等司法机关处于边缘化的矛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在党内政治局委员都不是,只要看这一点就知道他们根本不占决策的核心位置,这种实际的边缘化造成了法院现在的矛盾,一方面想讨好真正的权力核心,但结果是自己越来越卑下,越来越低贱;一方面为了向社会显示他有力量,在社会中穷兵黩武,搞什么“执行会战”。结果愈发边缘化。第三个矛盾是:“依法治国”要求的法律单极化和实际法律的多极化的矛盾。“依法治国”要求法律规定自成体系。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一套规则,由最高法院作为最终的裁判机关来加以解释。而在实际上,有法律效应的东西多极化,我们经常看到法外有法,法上有法。比如现在流行的“双规”,党的纪检部门可以让一人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交代问题,这涉及到人身权利,这样的权力本来只有司法机关以及公安机关在严格遵循法律程序的前提下才能够行使。法律之外分明有许多规范超越了法律。最后一个矛盾是巨大的改革热情和相关知识积累不足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热情很大,不断推出改革新举措,个案监督,错案必纠,对外招考法官,电视直播庭审,但这些措施相互矛盾相互冲突,这就证明了在相关决策者的心目中,什么叫法庭,什么叫法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所以我们的目标并不清楚。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国家,在追求一个更加合理的社会过程中,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我相信,司法改革可能会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也可能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突破口 。所以我想,在座无论是不是学法律的,都应该背负起一个义务,那就是以各自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相关制度,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法律制度朝向一个民主,自由,开放,多元的方向发展。我总是想,我们国家在奥运会上可以获得金牌的第三名,为什么不能在民主和法制的建设上排名世界第三呢?我相信我们中国人是有这个智慧和能力的。

G. 有谁可以帮我找到这些资料

时下,法官职业化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在其著作中充满信心地勾勒了法官职业化的实现基础、方法步骤以及职业化后法官职业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实现法官职业化的美好前景。最高人民法院也不遗余力地大力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出台了《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实施了法官助理、书记员单独序列管理等改革措施以配合职业化建设的进程。同时全国统一司法考试的推行无疑揭开了法官职业化改革的序曲,它在提高法官准入的门槛的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法官这一职业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大众化职业,也需要一定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从而提高了法官在人们心目中早就应该有的地位。但从理论的探讨到实践中真正付诸运行,似乎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从现实考察,至少法官职业化进程并不那么尽如人意:就拿当前人们最看重的司法考试状况来说,虽然已成功举行了三次,但从最近的研究结果来看,起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通过司法考试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者欲从事法律职业并非易事。除律师职业外,进入法院、检察院还必须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优秀法律学科毕业生从事法律职业的成本是从事公务员职业的两倍,而做一名法官的前途远没有从政那样光明。二是法律人才出现逆流现象,即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法官、检察官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纷纷转行做律师。这一结果大大违背了司法考试设计者最初的目的。此外,法院系统实施的法官员额制、法官助理制等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由于涉及法官的现实和潜在利益而未能真正深入、普遍推进。法官职业化改革的进路究竟在哪儿?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这是许多有识之士苦苦探求的。本文认为正如学者早就提出的那样,只有对中国现有司法体制甚至是政治体制进行适当改造,才是使得中国法官职业化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基本前提。但现实似乎离我们的设想并非一步之遥,虽然近几年改革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实践中取得的突破却很少,加上法官职业化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导致许多改革措施停滞不前。本文着重从法官职业化背景下法官制度改革这一角度切入,试图从人事制度改革中寻求一个突破口,从而带动法官职业化各项进程的整体推进。

一、问题的缘起——法官制度的现状的描述

本文并不象有些学者那样去关心职业法官如何进行法律思维,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本文首先要关注的是中国法官作为一个职业,为什么不具备西方法官职业那样的吸引力。司法考试的推行,应该说给法官职业带来了希望,但为什么会出现前文所提及的人才逆流的现象?制度上的原因在许多文章中均有深刻的分析,本文仅从我国法官的实际生存状态(即法官个人发展的前途)这一角度来进行粗略的描述:法官在我国是参照公务员来管理的,我们可以从和公务员的对比中去体验一下法官的境遇:首先法官的工资、政治待遇等方面均和公务员差不多,甚至有些地方还不如他们。因为公务员的待遇最终是要牵涉到行政级别,公务员因其本身就在政府中工作,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行政官员较法官容易使自己的行政级别较快地提升一个档次。其次就前途而言,一名法官发展的前途远不如一名公务员,无论从职位升迁的速度还是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一名法官就是通过多年的努力当上了法院院长,在政府首脑眼中充其量也不过是政府诸多部门中一个部门的领导。从这一点比较,法官天生就比公务员矮了一截。如将法官设定在司法过程中考量,按理说,司法领域应该说是法官的天堂,在这个领域中法官应就是法律王国的主宰,法官们本可以从实现社会正义中寻求精神的家园,找到一点成就感,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中国司法的最大现状就是司法的地方化、行政化,法院的人、财、物全都控制在地方政府手中,法院势必要为地方经济保驾护航,难以摆脱成为地方保护主义工具的命运,法院系统内部组织管理行政化,导致法官独立精神的缺失,而法院从上至下官僚机构式的管理,必然突破上下级法院之间法律监督关系的法律规定,最终导致基层法院受制于上级法院,请示的流行便是此种制度弊端的畸形产物。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公民法律意识也随之增强,公众对司法权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各种非法因素的干涉,一方面又是公众过高的期待,我们的法官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几乎无时不刻不面临两种决择:屈服于某个长官意志,当事人势必不服,通过信访等多种途径寻求改变既有的判决,而某个权位更高的长官由于各种原因,来个批示,实行个案监督,如果找到一个突破口,则等待法官的则是错案追究责任。如果秉公办案,为民作主,则势必得罪顶头上司,由于人事权控制在上司的手中,下次岗位调整说不定就光临你,让你从你深爱的审判岗位上退下来,试想你如果是一名法官,有何心思顾及如何实现社会正义,维护司法公正?恐怕一天到晚考虑的是如何寻找一个折衷的方法尽量使两方都满意,以保住自己的岗位,并想方设法地巴结讨好上司,以便脱离“苦海”,成为领导者再来对自己的下级施加曾加在自己身上的压力,或者证明自己权力的存在,或者通过遥控来实现自己的个人私利。可问题是领导职位毕竟是有限,所以大多数法官都不同程度在这样的夹缝中度日如年。和其它文章中的论述相比这样的描述气势可能显得很不辉宏,但笔者认为法官也是人,既然是人,就必然涉及到人的发展,一个人如果没有发展,或者发展的空间很小,他的积极性及其敬业精神可能是很受影响的,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深悉其中的要害,曾有过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精辟论述,也是关乎人性的一般要求的。所以象上文所述的法官职位对人尤其是优秀法律人才的吸引力是可想而知的。

二、法官自治与自律——法官制度改革应把握的原则

作为制度设计,职业化背景下法官制度改革必须始终围绕如何确保法官公正司法这一目标展开,因此,也必须始终把握2点原则,第一点法官不为任何外部势力所控制,也即学者所说的司法独立;第二点法官不为已谋私,即要遵守职业道德,保持清正廉洁。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保证法官无畏、无私,法官做出的判决才能无偏。下面本文试从这两点分别予以论述:

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最基本也是最彰显的司法理念,倍受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关注,有学者评价:在人类司法的发展史上,没有哪一种法律理念像“司法独立”那样,推动着司法的法律化、职业化进程。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有一句著名的名言:法官除了法律没有别的上司。一般理解司法独立的涵义至少有三方面:一是法官独立,即裁判独立和身份保障;二是法院内部独立,不能用行政的那一套来构建法院内部关系;三是司法权独立,即法院作为一个整体在与外部关系上的独立问题。司法权的独立是前提,法院内部独立是基础,法官独立是最终的落脚点。所以在目前来说,中国的法官制度改革最关键的是如何使司法独立于地方党委和政府?如何摆脱法院内部管理的行政化?换句话说,如果实现了司法独立于地方党委和政府和法院内部管理的非行政化,法官独立才能有了保障,法官审判案件才真正具有审理和裁判权,不受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的干涉。

如何保证法官清正廉洁,这也是一个恒久的话题。有人曾一味地强调提高法官个人修养的重要,于是乎在法院系统内部几乎每年都搞一项甚至多项教育整顿活动,但事实一再证明仅靠运动式的教育,无法解决司法腐败问题。近年来司法腐败案件越来越多便是明证,可以肯定地讲,在法官境况未得到根本改变和法官职业尊荣未确立前,仅靠一味地进行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效果肯定是微乎其微的。本文认为为确保法官的清正廉洁,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法官的收入,二是对不廉洁行为进行严惩,提高法官腐败的成本。试想,法官职位变成了一个收入高的职位,法官自然也就会珍惜这个职位,害怕失去这个职位,因此,他如果想徇私枉法就必须想一想可能付出的代价,并因此一定会减少司法腐败。

以上两点对法官制度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对于两者关系我国台湾地区“最高法院”法官白文漳先生曾有精辟论述:“如果将法官比作达到司法公正这一目的的工具----汽车,那么法官的自治(在此笔者理解为法官独立)便是汽车的马力,法官自律(笔者理解为法官的清正廉洁)则是汽车的刹车,汽车的马力与刹车对于汽车正常行驶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可见,如果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显然不利于司法公正。

三、制度设计——法官制度改革方案的利弊分析

对于如何解决司法的地方化、行政化,确保法官清正廉洁,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案。首先笔者并不否定这些方案的科学性,只是对这些方案在目前情况下的可行性提出疑问,这些方案都不同程度涉及到法院体制甚至是政治体制问题,而这些体制问题要得到彻底的改革,并不是一说就能做到的。当然由于这些方案是法官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所以在这里有必要作出介绍,并联系当前形势作一个利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

方案一:建立与行政区划相分立的司法区划。针对目前行政、立法、司法三者跟行政区划完全重合,司法完全被地方所控制的实际,不少学者提出了司法区划与行政区划相分立的制度设计。这一方案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地方化这一问题勿庸置疑,但运作起来成本比较大,首先涉及到机构的设置,要得到国家的承认与批准,其次涉及到现有法院的拆并,其中的成本可想而知,再次,司法区由于跨越几个行政区,给当事人诉讼造成不便,加大了诉讼成本,有违司法为民的理念。

方案二:取消审判委员会机构设置为法律咨询机关。为解决司法行政化的问题,有人提出取消审判委员会,将其设置为法律咨询机构,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措施。但司法的行政化不仅仅涉及到审判委员会这一机构,它还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层面,不从这些方面入手,仅取消审判委员会这一机构远不能解决司法行政化问题。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官本位观念深入人心,只要有领导者,纵然是剥夺他的一些行政管理权,但它的非领导影响因素的威力还是巨大的,并且具有令人难以理解的渗透力和侵蚀性,故仅仅取消审判委员会这一机构设置,很难化解司法行政化问题。

方案三:提高法官的收入。在市场经济这一根本制度和社会背景下,提高法官收入和法官职业化各项改革均息息相关,也可以说是最根本的一条。有人提出把法官的法定退休年龄推迟到70岁甚至到75岁还是值得注意的可行性方案。姑且不论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法官都是终身制这一保障法官正确行使权力的先进做法,从法官职业特点来分析,也是可以找到依据的。美国著名法官波斯纳认为,法官是更需要固态智力的一项工作,并且这种固态智力往往在人到60岁之后仍然增长,而不是衰落,可能会持续到80岁。这也是提高法官收入的最佳措施之一。但提高法官收入的关健因素还是减少法官基数,试想中国现有21万法官,即使国家每年增加投入20个亿,每个法官每个月的收入也不过增加800元。只有在通过法官遴选,减少法官数量的前提下,提高法官收入才有望提上日程。

方案四:法官遴选制度。设立法官选任委员会,负责法官的提名、考察、选任,其中也包含着法院人员的分类管理,即建立书记员、司法行政人员、执行人员、法官的分类管理,建立法官员额制度,明确一个法院可以有多少法官。法官遴选涉及到法官选任委员会的规格问题,其实质也关涉解决司法地方化问题。目前,全国各级法院通过审判长、独任审判员选任,起到了提高法官素质的作用。但由于是在人事权未能摆脱地方控制这一背景下进行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是在本院内部选任,任意性较大,选任的范围比较狭窄,其正当性、权威性也受到质疑。法官的选任只有跳出地方行政的控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的地方化。所以,法官选任委员会至少为省级以上,以增加法官职业权威。

孤立地来看,以上这几种方案不失为法官制度改革的最佳方案,具有终极性意义,但付诸实施还需一定的条件和时日,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难以想象的观念上与物质条件上的各种困难。讨论至此,法官制度改革似乎陷入绝境。然而,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裹足不前,否则难以适应时代赋予法官职业的神圣职责。所以有必要找一个统筹兼顾、比较容易实现又不失为一种推进法官职业化的方案。当然,这一方案由于比较折衷,必然带来妥协性和不彻底的问题,但在目前形势下,作为一个法官职业化的推进器和中间手段,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法官国家化便是本文所主张的法官制度改革的最佳进路。

四、法官国家化------法官制度改革的进路

法官国家化是本文提出的法官制度改革的一种思路,也是本文认为在目前形势下最经济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改革措施。法官国家化可以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条件下不同程度上解决司法的地方化和行政化,提高法官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彰显法律的尊荣,在国家遴选的基础上让目前庞大的法官队伍消肿,并为提高法官的福利待遇创设前提和提供正当性论证。下面本文就从法官国家化的内涵论述法官国家化的意义。法官国家化至少包含法官准入国家化、法官任免国家化、法官职业思维的国家化、法官收入国家化四个层面的内涵:

(一)法官准入的国家化。即提高法官准入的门槛,这也是解决法官大众化的根本途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法官职业的特殊性,套用行政管理那一套管理法官,导致进法院容易,当法官更容易,一名具有高中文凭的工人只需要想办法进入法院,当几年的书记员,通过全国法院干部业余大学取得法律大专文凭,即可提升为助理审判员,几年后便提升为审判员。我想,这一模式在许多现职法官经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也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法官素质低下,削弱了法官职业的职业尊荣,也导致了我国法官人数剧增的另一恶果,并进一步形成恶性循环。实行法官准入国家化,也即意味着当法官不能象以前那样容易,当法官首先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并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并由国家设立的法官选任委员会经过严格的遴选后才可提请全国权力机关(最低要求也要省一级)任命。

(二)法官任免国家化。司法的地方化和行政化的最深层的根源还是法官的人事管理权分散在地方党委和政府手中,而人事管理的高度分散和法治的基本原则正好相反,在西方,单一制国家,无论哪级法院都有统一的人事,联邦制国家,联邦法院系统和每个州的法院系统也分别有统一的人事。法官国家化即将法官的人事任免权统一集中于国家特设的法官选任委员会,从而摆脱地方的控制,试想,每一个法官受雇于国家,并受国家给予的职务保障,地方保护主义自然就没有了市场,法官下判时考虑的自然不是一个地方的经济利益,而是整个社会的宏观价值。同时,法官国家化,意味着法官的任免、弹劾编统一收归法官选任委员会,从而架空了法院行政长官的权力内容,尤其是审判决策权的缺失,法院管理的行政化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从而使法院行政管理权只包含了法院日常事务管理,真正实现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分离。但为排除行政管理权对审判权的干涉,有必要在每个法院设立一个法官委员会,作为法院最高领导和决策机关,使行政管理权从属于法官委员会这一机构,同时法院院长当然也由法官充任,但法院院长的审判权必须与其它法官的审判权是平等的,不得对其它法官审判权进行干涉。

(三)法官思维的国家化。法官国家化也即意味着法官的精英化。首先通过司法考试、法官的遴选、法官的在职培训,确保现职法院工作人员中高素质的法官继续担任法官。其次,随着法官职业尊荣的提高,人才竞争机制的形成,吸引社会上优秀法律人才的加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法官的业务素质。法官素质的提高,法官基数的减少,为法官培训的系统性、高层次提供可能性,三者结合如此良性循环,形成一个稳定的法官职业群体,这一群体的思维习惯甚至是行为方式会逐渐趋于一致,为保证司法的统一和公正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法官收入国家化。正如前文所述,中国的法官本身基数较大,达21万之多,加上非审判人员,达到26万多人,提高法官收入谈何容易。而为确保避免司法腐败的发生,提高法官收入是社会为确保实现社会正义而必须付出的成本。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在现职法官群体中作出重大利益调整,通过法官国家化,通过对现有法官分层、分类、分流,使法官队伍精英化,让业务比较精通的法官继续担任法官,让一部分能力较差的现职法官分流到法官助理职位上去,在减少法官人数的基础上,拉大法官与非审判人员之间的工资差距,以提高法官的收入。建议法官的工资管理脱离公务员工资管理制度,而非审判人员继续套用国家公务员工资,这样既保证非审判人员的既得利益,又大幅度提高了法官的收入,保持法院队伍的稳定。

H. 《英雄联盟》里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LOL拥有100多个英雄,其中的故事情节穿插细致。在故事背景中强大的铸星龙王,却在召唤师峡谷被吊锤。抛开游戏看看故事背景也十分有意思,细节自然是玩家们值得留意的点。

此外还有一个海牛的细节存在,海牛是LOL中早就存在的故事背景。但是在峡谷中并没有出现这个英雄,相反它出现的其他形式倒是挺多的。狼人皮肤、小鱼人皮肤坐骑等,这些都表明了海牛阿福已经没了,这些都算是拳头给海牛制作的一个小彩蛋。海牛也成为了无限火力的标志。

热点内容
司法大讲堂 发布:2025-01-22 20:50:42 浏览:534
签约个人法律顾问 发布:2025-01-22 20:27:38 浏览:514
民事诉讼法主管 发布:2025-01-22 20:00:28 浏览:625
2015社会与法 发布:2025-01-22 19:59:36 浏览:764
东南司法所 发布:2025-01-22 19:51:40 浏览:990
侵害姓名权法律责任股东 发布:2025-01-22 19:28:40 浏览:117
婚姻法中精神损害赔偿 发布:2025-01-22 19:08:19 浏览:760
所谓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2 18:58:05 浏览:598
篡改文件还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22 18:48:32 浏览:278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发布:2025-01-22 17:29:17 浏览: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