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法院院长
① 永安市人民法院院长陈颖简历
陈颖,福建省永安市人民法院院长。
陈颖,女,汉族,广东大埔人,1964年内6月出生,2001年9月入党,中央容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在职本科学历,1981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永安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四级高级法官。
② 2021年,现任法院,院长付院长,庭长,审判长,名单(慈溪市)
摘要 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③ 龙岩市中级法院历任行政庭长
摘要 张煌忠,男,196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8月毕业分配在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现任民二庭庭长。
④ 残疾人有哪些优惠政策
残疾证事实上就是一个身份证明,就跟身份证一样,只是证明你是一个残疾人。回如果是地方残疾证的话,一至答四级,可以申请低保。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在市区的公园内享受免费,但在郊区一些特殊景点不免费。其他方面的优惠如下:搭乘火车、飞机,优先购票和搭乘;市内公共汽车免费;其随身必备的辅助器具免费携带。残疾人专用交通工具可就近免费停放;盲人读物普通邮件免费寄递;残疾人就医,优先挂号、就诊,盲人、双下肢残疾人、多重残疾人免交挂号费;残疾人免费进入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宫)等场所;使用收费公厕免费;影剧院、体育场(馆)提供半价优惠。
⑤ 最高人民法院的历任院长分别是谁
1、沈钧儒(1949年10月—1954年9月)
浙江嘉兴人,字秉甫,号衡山。清末进士。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
2、董必武(1954年9月—1959年4月)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任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3、谢觉哉(1959年4月—1965年1月)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4、杨秀峰 (1965年1月—1975年1月)
杨秀峰(1897年2月27日—1983年),原名碧峰,字秀林。1897年出生于直隶省(河北)迁安县杨团堡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教育家、法学家,我国公安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全国解放后,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高教部部长,教育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5、江华 (1975年1月—1975年3月)
江华(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聪,曾用名“黄琳、黄春”,瑶族,1907年8月1日出生,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人。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军区政委、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1975年1月-1978年3期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6、江华 (1975年3月—1983年6月)
江华(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聪,曾用名“黄琳、黄春”,瑶族,1907年8月1日出生,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人。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军区政委、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1975年1月-1978年3期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7、郑天翔(1983年6月—1988年4月)
郑天翔(1914.09.09~2013.10.10),男,曾用名郑庭祥,内蒙古自治区(原绥远省)凉城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8、任建新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任建新,1925年8月生,山西汾城(今襄汾)人,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肄业,律师。曾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9、任建新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任建新,1925年8月生,山西汾城(今襄汾)人,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肄业,律师。曾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0、肖扬 (1998年3月—2003年3月)
男,汉族1938年8月生,广东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学历。2008年12月被推选为中国法官协会名誉会长。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11、肖扬 (2003年3月—2008年3月)
男,汉族1938年8月生,广东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学历。2008年12月被推选为中国法官协会名誉会长。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12、王胜俊 (2008年3月—2013年3月)
王胜俊,男,汉族,1946年10月生,安徽宿州人,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大学学历。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曾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3、周强 (2013年3月—2018年3月)
周强,男,汉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首席大法官。
14、周强 (2018年3月—今)
周强,男,汉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首席大法官。
⑥ 公考写作 组合拳 冲锋枪 先手棋,用法的词有哪些
深秋的八闽,绿意盎然,空气清新。作为森林覆盖率持续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唯一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全优的省份,福建被誉为“山海画廊,人间福地”。
从绿色福建、生态福建到清新福建,一以贯之的是绿色施政理念。在此背景下,福建法院坚持理念先导、机制先行、模式先试和品牌先创,举司法之力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形成符合省情、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司法保护之“福建样本”。
理念先导:
补种复绿的三赢效应
10月8日,龙岩市永定区法院生态资源审判庭庭长林灿岗来到古竹乡陂子角村,回访卢大娘复绿补种情况。放眼望去,因大火留下的满山疮痍已化为满眼绿意。去年11月,卢大娘到农田干活,将铲好的稻草堆成堆并点火燃烧,不慎引发森林火灾,导致155亩林地受损。永定法院积极促使卢大娘与被毁山场林权所有人签订了补种协议,最终对卢大娘从宽处理,以失火罪依法判处其缓刑。
这是我省自实施补种复绿生态补偿机制以来的成功实践案例。
“补种复绿的做法源于生态修复司法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实现刑罚的惩罚功能,使被损环境得到尽快修复,还促使罪犯早日回归社会,可谓"一判三赢"。”全国人大代表、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珍告诉记者。
长汀,曾是我国四大水土流失严重地之一。为防止生态案件一判了事,当地法院创新生态环境犯罪案件“判后三督促”机制,即督促被告人落实修复义务、督促所发司法建议的落实、督促被判处缓刑人员落实承诺。通过此举,当地近96%的被毁林地重披新绿。省人大代表、长汀县水土保持站站长彭绍云说,长汀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院的保驾护航。
生态修复理念发端于“林”,又不止步于“林”。全省法院将单纯的林业林权保护拓展到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探索从森林延伸到空气、水流、海域、滩涂、矿产资源等领域的生态司法保护模式。
下转第7版(上接第1版)
机制先行:
公益诉讼的制度安排
10月29日,由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以原告身份提起,“史上最严”新《环保法》实施后全国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南平中院落槌。
专家指出,该案是个积极信号,预示着环境公益诉讼立案难的老问题将开始瓦解。媒体纷纷将此案视为“中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完善的分水岭”,标杆意义明显。
生态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让更多的公民和社会组织意识到,运用新《环保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手握利剑保护自己的家园,让无序生产、无视生态的污染企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早在公益诉讼相关法律规定尚未明朗、诉讼主体尚不明确情况下,我省法院就先行一步,积极探索生态公益诉讼工作机制,尝试以林业主管部门、环保公益组织作为原告提起生态公益诉讼,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公益诉讼入法后,我省法院进一步畅通诉讼渠道,积极健全完善受案范围和诉讼程序等相关机制,对公益诉讼所涉诉讼主体资格、举证责任、诉讼费用及禁令判决等实践性问题进行探索,鼓励、推动环境公益诉讼有序开展,推动生态公益诉讼改革落地。
模式先试:
专业审判的改革红利
去年5月,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杨圣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省高院生态环境审判技术咨询专家。这意味着,今后,他将与其他11名环境资源专家一道,参与省高院生态环境疑难法律问题“把脉”,为审理生态环境重大疑难案件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专家建言、智库助力,让我省生态审判专业化特色日渐凸显。
早在1982年,我省就率先成立覆盖全省的林业审判庭,为守护中国最绿省份筑牢法治屏障。随着环境资源约束趋紧,涉及生态各类案件日趋复杂,原有林业审判庭收案范围窄小,已难以适应生态案件审判工作的需要。省高院生态环境审判庭庭长祝昌霖告诉记者,以往除林业外的其他涉生态环境资源各类案件分散在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庭受理。这种模式下,司法尺度难以统一,法律矫正功能的合力难以聚集。于是,一场生态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改革在全省持续推进——
地处闽东山区的柘荣法院率先发力。随着2007年“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落户当地,柘荣法院应势而为,成立全省首个生态环境审判庭;
2010年5月,漳州中院成立全国首个中级法院生态资源审判庭;
2014年5月,省高院成立全国首个高级法院生态资源审判庭。
改革后的全省法院生态资源审判庭,推行集中管辖制度,对涉及生态环境资源的刑事、民事、行政和非诉执行等各类案件统一归口管理。涉及生态的刑事案件就扩大到如破坏森林植被等31类,民商事纠纷案件扩大到涉及大气、水、噪声、放射性、土壤等环境污染责任等18类,解决了过去审判资源闲置不均、审理标准宽严不一等问题。
截至目前,我省法院已设立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庭65个、专门合议庭17个,生态环境资源审判人员达300余人,审判机构数、生态法官人数、办结生态环境资源案件数,均居全国法院首位。
品牌先创:
绿色司法的民心战略
一辆车、一枚国徽、三五张桌椅,这是古田县法院生态车载巡回法庭的全部家当。车载巡回法庭开进山村、驶入集市,让国徽闪耀在大树下、法槌声响在弄堂里。
几年前,古田县宝峰村前任村干部瞒着村民,将村里千亩松木林贱卖。就在此时,生态车载巡回法庭驶进村庄,法官林章平向村民支招——走诉讼渠道。后来,历经4个月,古田法院作出判决,认定前任村干部未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擅自贱卖村里财产,程序违法,合同无效。
生态是我省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全省法院以生态司法保护为主品牌,大力推进生态司法品牌战略。
各地法院不断创新生态司法便民模式,在重点林区、景区、矿区、自然保护区、海域等设立生态巡回法庭、办案点、服务站142个,法官利用节假日、农闲时间等开展巡回办案、法制宣传,就地立案、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宣判,让老百姓感到“法律就在身边、法院就在家门口”。
针对生态环境纠纷日益多元化、利益难平衡的特点,我省各地法院建立矛盾纠纷诉(访)前化解工作机制,设立诉前调解室、调解联络点,形成村、乡、县、市四级生态环境矛盾纠纷化解网络。同时,将调解模式从单一向聚合转换,将调解阶段从诉前向诉中、判后各个环节延伸,将调解类型从涉林向涉生态环境资源各个领域拓展,使大量涉生态环境矛盾纠纷案件更多以和谐方式得以解决。2011年以来,全省诉前化解涉生态类纠纷3966件,促进了林区、生态区的稳定和发展。
⑦ 请问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和北京各个区的人民院长、副院长、庭长级别
什么级别法院的庭长啊;最高人民法院的庭长是副省部级,院长是副国家内级别;省、自治区、直容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的庭长是副厅级,院长是副省部级;地级市的中级人民法院的庭长是副处级;院长是副厅级;县人民法院庭长是副科级;院长是副处级。
⑧ 河北省高院现在的院长是谁
卫彦明复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制,二级大法官
卫彦明,男,汉族,1957年7月生,山西浮山人,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
现任河北省委政法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
⑨ 湘沅陵有几位部级干部
湘沅陵有11位部级干部
部级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级别的一种。又称正省级官员。主要人群包括: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省部级干部一般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的机构和部门的正部级副部级领导,国家各部委局的,党委、政府、人大常委会、政协正副职领导。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人民法院院长,党委、政府、人大常委会、政协正职领导。
沅陵县,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怀化市北端,沅水中游,处武陵山南麓与雪峰山东北尾端交汇处。东与桃源、安化相连,南与溆浦、辰溪接壤,西与泸溪、古丈、永顺毗邻,北与张家界市永定区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