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卜发中法院

卜发中法院

发布时间: 2022-08-29 12:36:22

『壹』 连带债务如何执行

我国民事诉讼法设定的执行模式基本上是针对单一之债而言的,对连带之债的执行却很少涉及,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共同侵权、保证等而产生的连带之债的执行却经常发生。因为缺乏法律的规定,各地对连带之债执行的做法不一,由此导致执法秩序的混乱和执行难度的增大,更有甚者引发新的诉讼。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连带之债的执行从理论上予以探讨,以期对我国未来的民事执行立法的修改与完善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一、连带之债执行的民法依据 从诉讼理论而言,民事执行的前提是既判力的形成和执行力的产生。既判力的表现之一是双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确定性。就单一之债而言,申请人依据生效裁判或其他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请求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财产予以强制执行,以实现其债权,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执行,当无疑问。但就连带之债而言,人民法院是否有权就超过债务人所应承担的债务,强制连带给付,则值得研究。因为连带债务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不确定的,尽管他们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已由法律文书所确定。为说明之方便,笔者分以下几方面予以阐明:(1)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2)无权代理的连带责任;(3)保证的连带责任。就共同侵权的连带责任而言,法院判决通常趋向于在分清被告与受害人责任后笼统判决,而在判决中没有对共同被告之间的债务分担进行划分,即共同侵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具有不确定性,由此导致法院在执行中的非主次性和随意性。在无权代理和保证连带责任的情形中,法院判决较为普遍的是针对被告人作出,而且大多数判决将代理人或保证人列为被告,从某种意义而言,保证人或代理人的连带责任因未经判决而具有不确定性,但在民事执行中,法院却可以执行保证人或代理人财产,这是否违反了民事执行理论?笔者认为对此问题的回答应从连带之债的效力人手加以分析。 连带之债是指债权人或债务人有数人时,各债权人均得请求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各债务人均有一全部给付的义务,且全部债权债务因一次全部给付而归于消灭的债。连带之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债务人之间对债务的连带性,即在连带债务的情况下,每一债务人均负有履行全部债务的义务。债权人也有权向连带债务人中之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请求给付,也有权向连带债务人中一人或数人请求一部或全部给付。被请求的债务人不得以尚有其他债务人为由而相互推诿,也不得为分担之抗辩,即不得以给付请求超过自己所应分担的份额而拒绝给付,此即连带之债的对外效力。由此观之,尽管在连带之债中,各连带债务人之间因连带关系的存在而使得其权利义务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就他们的共同债务而言,任何连带债务人对全部共同债务均负给付义务,他们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处于一种确定状态,因而人民法院可以据此获得执行依据,即使在法院判决未涉及连带之债的情形,人民法院基于债权人对连带债务的主张而取得对案件的执行权。此乃连带之债执行在民法上的依据。 二、连带之债执行的诉讼法依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执行必须以生效的法律文书为依据。在民事执行中,生效裁判是人民法院取得执行权的前提条件,在就共同侵权所作的判决中,法院就共同侵权人的责任一并认定,人民法院根据该判决予以执行,当无疑问。但在保证连带之债的场合,法院判决仅就被保证人而作出,在执行中,被保证人履行不能,根据连带之债民法理论,人民法院可以执行保证人的财产,此点前述已有分析。现在的问题是,保证人既然被排除在判决效力之外,判决对之如何适用,亦即人民法院据以执行保证人财产的依据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实践中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一是重新以判决的方式确认连带债务人的责任;二是裁定直接执行保证人财产;三是通知保证人在一定期限履行。笔者认为第三种方式较为可行。第一种方式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第二种方式以裁定确认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似有不妥;第三种方式采用通知的形式表明保证人基于实体法律规定而受判决的约束,尽管判决本身并不对之适用。执行中,人民法院的执行依据依然是生效裁判。这可以认为是连带之债执行的诉讼法依据。连带之债的判决效力扩张及于保证人的事实,其理论基础仍源于连带之债理论,判决扩张的基础仍是保证人对保证债务的连带责任。在民事执行中,判决的此种扩张性主要反映在判决未及连带债务人的情形,实践中通常限于以下几种:(1)保证连带之债;(2)第三人抵押连带之债;(3)超越代理权的连带之债;(4)合伙连带之债等。 关于判决的扩张性,尽管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卜未明确规定,但在关于代表人诉讼的司法解释中已有反映。笔者认为判决的扩张性是判决在特定条件下其效力的向外扩张,在司法实践中应从严把握,以免造成对当事人诉权的侵犯。具体而言,判决的扩张性适用于以下情形:(1)不确定的多数人诉讼;(2)连带之债诉讼;(3)代位求偿诉讼。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判决的扩张性是连带之债的理论基础,也是获得执行的诉讼法上的根据。 三、连带之债执行的条件 如前所述,在判决不及连带债务人的场合,连带之债的执行是基于债务连带关系和判决的扩张性。在执行中,因被连带执行人未经诉讼程序而直接进人执行阶段,其相应的诉讼权利因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而面临被侵害的危险,因而从保护连带债务人权益的角度对连带之债的执行有必要作出严格的条件限制,以避免再生诉讼。具体而言,对连带之债的执行条件,可以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予以限制: 1.实质性条件 (1)须有连带之债的存在。在连带之债的执行中,连带之债的成立与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连带债务人是否应受强制执行。它是连带之债执行的核心和基础。连带之债成立,则人民法院依据一定的程序在债务人履行不能的情况下,可以强制连带债务人对连带债务予以清偿;连带之债不成立,则人民法院无权对除债务人外的第三人财产予以强制执行。根据我国民事法律的规定,连带之债的产生有两种形式:一是法律规定;二是当事人特别约定。我国民法通则对连带之债列举了多种情形,凡符合法律规定的,即可视为连带之债成立,人民法院可以据此取得执行依据。 (2)债务人须履行不能。如前所述,连带之债的特点在于清偿债务的连带性,任何连带债务人对连带债务都有全部清偿义务,连带债务人清偿债务超过自己所应承担份额的,有权向其他债务人追偿。民法理论没有对连带债务人清偿其它债务人的债务的条件加以必要限制,但是在民事执行中,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连带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条件加以必要限制,否则法院在连带债务人之间可以随意选择执行。这一方面导致法官在执行阶段裁量权的膨胀;另一方面法院基于其任意选择权而可能引发其在执行中的偏向,从而为法官执法的非公正性创造了条件,同时,法官不加选择的执行也会损害连带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并加剧当事人与法院的对抗。因此笔者认为,对连带债务的执行必须基于债务人履行不能的事实。履行不能分客观履行不能和主观履行不能。主观履行不能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之予以强制执行,无执行连带债务人财产之必要;只有客观履行不能才能成为连带之债执行的必要条件。 (3)裁判有给付内容。民事执行的根据必须具有给付内容。作为连带之债执行根据的裁判其给付内容,包括财产和行为,不得涉及人身。有关行为的给付,如果限定必须由行为人本人实施方为有效的,不得为连带给付,人民法院不得对之予以强制执行。这类行为主要是基于身份关系而发生的行为。 (4)连带债务人不得为抗辩或异议。前已述及,连带之债的成立是民事执行的必要前提,因而在连带之债的执行中,连带债务人不得以连带之债无效为由予以抗辩或异议,否则,人民法院的执行即失去了合法根据。连带债务的抗辩主要应针对连带之债的效力而提出,并必须出具必要的证据材料,如果连带债务人的抗辩承认连带之债的法律效力,而仅就连带债务的分担提出异议,不能视为抗辩成立。对一连带债务人的有效抗辩,人民法院必须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抗辩有理的,裁定中止执行;抗辩无理的裁定驳回。同时考虑到执行的效率,对连带债务人的抗辩应有时间限制,一般以15天为宜。人民法院在对抗辩的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裁判错误,应按审判监督程序再审。连带债务人的抗辩权可以有效地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程序限制 (1)申请引起连带之债执行程序开始的先决条件是申请执行人提出申请,没有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人民法院不得主动执行。申请应以书面形式为宜,其主要包括连带债务的发生事实,债权种类和数额,并对一申请执行的事实和理由提供证据。 (2)审查。审查是对中请执行人提出的申请,就其真实性和程序上的合法性进行审理的行为。人民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后,认为申请的事实和证据充分的,依法予以受理并开始执行程序;认为申请不合法的,依法裁定驳回。 (3)通知。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应立即通知连带债务人,通知要重点写明连带债务发生事实,连带债务人的连带给付义务及履行期限,同时告知连带债务人提出异议的权利和期限,通知书要送达各连带债务人。 四、连带之债执行的现状及立法完善 以卜探讨了连带之债执行的实质性和程序性条件,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认识不一和法律规范的不完善,在具体操作中差异很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分析连带之债执行的现状基础上,完善立法,规范具休执行行为。 经笔者调查,目前司法实践中对连带之债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执行的随意性。尽管从连带之债的性质而言,连带债务人对连带债务都有清偿义务,但是从立法的宗旨考虑,法律赋予连带债务人的清偿义务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即在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时,通过赋予连带债务人对债务的连带清偿义务借以实现债权。因此,只有在债务人确无清偿能力时,连带债务人有清偿义务。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出于对执行率的追求,人民法院在执行中通常不考虑连带债务执行的主次先后,在债务人具备清偿能力的条件下,为了执行的方便和快捷仍戴火行连带债务人的财产,由此引出一系列不良后果:(1)因为连带债务的存在,债务人对连带仁务的清偿并不积极,有时甚至故意逃避,从而将连带债务的清偿责任转嫁于连带债务人,为位务人通过连带之债规避债务负担提供了机会;(2)在债务人具有清偿债务能力的前提下,强制执行连带债务人的财产,会引发连带债务人心理上的对抗,导致连带债务人之间的冲突,造成民事流转关系的不稳定,同时,连带债务人在清偿债务后会基于求偿权引发新的诉讼;(3)法官在连带债务人之间的执行选择实质上扩大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执行中,法官可以在不考虑债务人清偿能力的情况下确定执行的对象,从而为法官的主观患意创造了条件,执行实践中的拘私舞弊就与此有关。 2.执行阶段的诉讼化。如前所述,连带债务人清偿连带债务超过自己所应承担的份额,可以取得对债务的求偿权,但是,现行法律没有一对求偿权的实现程序作出规定。司法实践中,被执行的连带债务人实现其求偿权通常是通过诉讼方式进行的,即在执行完毕后,连带债务人以另行起诉的方式获得补偿。从确保司法公正的角度而言,此种方式更为可靠,但是从经济司法的角度考虑,此种方式违肯了诉讼经济原则,在诉讼中造成诸多不便。因此,笔者认为对求偿权的实现方式有必要予日重新审视。 3.执行的非程序化程序限制是权利实现的有效保障在对连带债务的执行中,由于缺乏程序立法,执行的非程序化现象较为普遍,主耍表现为法院不尽通知义务,漠视连带债务人的抗辩权等连带债务人因缺乏主张权利的程序渠道而不得不在执行中承担权利被侵害的后果,并且在权利受侵害时引发新的诉讼。执行的非程序化现象有待于通过完善程序豆法子以解决 透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未来民事执行立法的修改与完善中,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执行的有序性。即在强制执行连带债务人的财产或行为时须以债务人无力偿还为前提,法官在执行中须按先主债务人后连带债务人的次序进行,不得任意选择。如在债务人具备清偿能力的条件下,强制执行连带债务人的财产,其执行行为无效,由此造成的损失法院应承担赔偿责任。 2.执行非讼化。在连带债务人清偿债务后,有权就超过的债务份额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接到申请后,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直接裁定债务人履行义务,否则予以强制执行。其求偿权不必再通过诉讼方式予以实现。 3.执行符合法定程序。在对连带之债的执行中,应赋予连带债务人以抗辩权。对于抗辩,法院必须审查并作出处理,处理以裁定方式作出同时,在执行前,应首先通知连带债务人并告知其抗辩时间,借以督促连带债务人及时行使权利。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

『贰』 朴槿惠的现况如何

她现在的状况不是很好,据说身体健康不是很理想。

还有一项有争议的第二次审判,判处30年徒刑,等待最后一次判决。据说现在在汉城拘留中心的朴槿惠被关押在美国士兵的10.08级牢房中。现在抱着民主选举的韩国第一任女总统,与美国士兵一视同仁。朴槿惠的人生是跌宕起伏,朴槿惠的母亲卢英秀在22岁时被暗杀并杀害,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在27岁时被她的亲信杀死。经过这么大的打击,朴槿惠没有跌倒。目前,朴槿惠只能继续吃泡菜,生活得很好。

『叁』 电大 简述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法案件实行法律监督体现哪些方面

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法院的审判和执行机关的执行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这种监督贯穿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始终。


  1. 立案监督。

刑事立案监督的任务是确保依法立案,防止和纠正有案不立和违法立案。在立案阶段,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对于不应当立案而违法立案的情形,人民检察院也依法对公安机关进行监督。

2.审查批捕过程中的监督。

(1)对侦查活动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如果发现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有违法情况,应当通知公安机关予以纠正,公安机关应当将纠正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2)对提请批捕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发现应当逮捕而公安机关未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如果公安机关不提请批准逮捕的理由不能成立的,人民检察院也可以直接作出逮捕决定,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3.审查起诉阶段的监督。

(1)对侦查活动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应当对侦查活动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发现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提出纠正意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且,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可以派员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和其他侦查活动,发现违法行为,应当及时通知纠正。

(2)对移送起诉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中,发现遗漏依法应当移送审查起诉同案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补充移送审查起诉;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人民检察院也可以直接提起公诉。

4.审判阶段的监督。

(1)对法庭审理活动的监督。在审判阶段,人民检察院在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同时,监督法庭审理活动。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2)对一审裁判的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3)对生效裁判的监督。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人民检察院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4)对死刑复核程序的监督。在复核死刑案件过程中,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应当将死刑复核结果通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5)对特别程序的监督。包括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和强制医疗程序等。

5.执行阶段的监督。

(1)死刑执行的临场监督。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治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2)对监外抽行的监督。监狱、看守所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书面意见的,应当将书面意见的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决定或者批准机关提出书面意见。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1个月以内将书面意见送交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的书面意见后,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3)对减刑、假释的监督。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并将建议书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有权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20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1个月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4)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

『肆』 未签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辞职走人吗

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第八十二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4)卜发中法院扩展阅读:

未签劳动合同工资的诉讼时效及认定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根据第二十七条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是通常所称的“一般时效”。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这在司法实务中称为“特殊时效”,即在职期间劳动报酬争议不适用时效限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合同

『伍』 欠花呗借呗6千块钱,会被起诉坐牢吗卜

摘要 你好,如果对方起诉你,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如果你有财产拒不还款,有可能涉嫌拒绝执行判决、裁定罪。也有可能列入老赖名单。借呗花呗逾期,暂时无能力偿还是属于民事纠纷的,既然属于民事纠纷,那么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被起诉的话,因为借款人确实发生了逾期行为,不论该逾期是故意的还是因为客观原因暂时无法偿还,法院都会作出还钱的判决,而不会因为欠钱不还让你坐牢。

『陆』 法院用地变豪宅 13名官员被纪律处分

法院用地变豪宅,是一场“利益合谋”

法院用地变豪宅,让我们看到了当地土地征收与监管权的肆意滥用,它也不能只是以纪律处分收场。

一块办公用地经过几轮“变脸”,最终被用作建设联排私人住宅,其中分配给领导的住宅,有的规划建设面积达五六百平方米。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广西都安县法院违规建房问题被查处,包括副县长、法院院长等在内的13名干部被纪律处分。

贫困县、办公用地变豪宅、法院系统涉案……这些本不该有交叉的词眼拼凑一块,让该事件颇具舆情冲击力。当地县法院多名干部牵涉其中,也让人生出疑问:本来最该秉持法治信仰的司法工作者却带头违规,他们还能秉公司法吗?

得看到,涉事26.8亩土地原本是农村集体土地,当地政府一纸征收函将其变成了“法院迁建项目”予以征收、变为国有,并将其划拨给法院。依据《土地管理法》,“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国家机关用地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此次征收、划拨在形式上看似合法,但从后面状况不难看出,涉事土地远远超出了建法院这一“公共利益”的范围。这究竟是计算失误,还是有意为之,值得追问。

根据《土地管理法》,当地法院应严格按照划拨文件所规定的办公用途,合理使用土地。一方面不得改变建办公楼的用途,另一方面不能超过《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可涉事县法院不仅办公面积严重超标,更是向土地主管部门及县政府申请改变规划。在法律上,当地县政府确实有权批准改变这处土地建设用途,但显然需要将土地用于其他公共利益项目。

可当地政府却批准“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依法依规改变土地用途”,将原本打着“公共利益需要”征收的土地用于商业用途,甚至采取“萝卜招标”方式使土地被法院组织115个自然人联合竞得。最终使得这块地只有一小部分建设办公楼,其余大部分用于建设干警住宅,甚至成为了“领导别墅”。

这其中所有环节,看似都经过了法律程序,却与法律的目的和要求大相径庭:这已经不仅仅在打法律擦边球,更是赤裸裸的渎职侵权违法行为,是打着公共利益旗号干牟取私利的勾当。

在这起事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当地土地征收与监管权的滥用,更看到了权力之间的媾和。本应互相监督制约的权力主体,却结成了严密无缝的权力场,权力辐射毫无障碍,权力跨界行使游刃有余。这里面,当地法院深陷其中,无疑也是对司法公信力的洞伤:很难想象,得了政府土地“红利”的法院,如何在行政诉讼中保持中立?以这种守法意识,又能否在司法过程中恪守法治公平原则?

而今,当地多名干部已被纪律处分,这算是咎由自取。但就此事件而言,非但要回溯相关权力沦陷的过程,以汲取教训,还要意识到,该个案中的权力滥用者显然已严重侵犯到国家与相关村民的土地利益,某种意义上,项目被查处也给该法院普通干警造成损失。这么严重的事情,岂能只是纪律处分了事?有必要彻查其中是否存在非法批准使用土地罪、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相关犯罪。而就长远而言,更有必要以此为鉴,加强对土地征收、征用、划拨使用的制度监管,上级监察部门、检察机关等要实现常态化监督、筛查,避免类似荒唐事件再发生。

□林瀚(法官)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4-11,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柒』 二审错判再审纠正保全财产流失咋办,二审法院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不

我上诉后,再审法官篡改了我新提供的证据后再次错判。我上诉后发回重审,再重审纠正了前两次的错判。按《出入境管理法》规定:民事案件未了结的当事人不得出境。由于法院的两次错判,长达四年四次审理,致使我不仅不能在国外公司工作,误工人长达近四年,连美、俄两国的工作签证也过期作废了。国外公司停发了我的工资,国外财产命运也很难预料。请问,我可否申请赔偿我的国外误工工资资?答:由于错误的民事判决耽误你的出境,并对你在国外的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日前我国法律没有关于当事人因民事错判而能够要求赔偿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应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其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主要指卜列行为:(一)对没有实施妨害诉讼行为的人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实施妨害诉讼的人采取司法拘留、罚款措施的(二)超过法律规定期限实施司法拘留的;(二)对同一妨害诉讼行为重复采取罚款、司法拘留措施的;(四)超过法律规定金额实施罚款的;(五)违反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还有,违法采取保全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依职权采取的下列行为:(一)依法不应当采取保全措施而采取保全措施或者依法不应当解除保全措施而解除保全措施的;(二)保全案外人财产的,但案外人对案件当事人负有到期债务的情形除外;(三)明显超过申请人申请保全数额或者保全范围的;(四)对查封、扣押的财物不履行监管职责,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毁损、灭失的,但依法交由有关单位、个人负责保管的情形除外;(五)变卖财产未由合法评估机构估价,或者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强行将财物变卖给他人的;(六)违反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事制裁决定、调解、支付令、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以及行政处罚、处理决定等执行错误。包括卜列行为:(一)执行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民事制裁决定等法律文书的:(一)违反法律规定先予执行的;(一)违法执行案外人财产且无法执行回转的;(四)明显超过申请数额、范围执行且无法执何回转的;(五)执行过程中,对查封、扣押的财产不履行监管职贡,严重不负责任,造成财物毁损、灭失的;(六)执行过程中,变卖财物未由合法评估机构估价,或者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强行将财物变卖给他人的:(七〕违反法律规定的其他信形。同时法律还规定: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诉讼或者执行过程中,以殴打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死亡的,比照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予以赔偿。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诉讼或者执行过程中,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至第五条规定情形,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直接损失的赔偿责任。因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害,只赔偿因违法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没有民事错判可以申请国家赔偿的规定。因此,你要求法院赔偿你误工工资的请求没有法律依据,不能获得法律的支持。(地平线律师事务所)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捌』 广州市滨江派出所民警卜东昌为何被捕.

他在毒品检测网上买了毒品试剂,好像是什么上海凯创牌子,但是这个牌子老是出现问题,后来质量出现了问题后,这个牌子网上到处都在卖所以质量严重有问题,建议直接找厂家比较好些,或者选别的牌子,否者也不会引发这类延续性案件,检测错误之后接着将错就错,于是他冤枉好人还打人,最后人家老百姓没有办法先给他贿赂,然后就告他。然后他怀恨在心,于是有一天卜东昌,男,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滨江路派出所民警,1980年4月25日,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雄模范称号。1992年被公安部撤销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因为根据现在的法律,卜东昌对一群手持枪支及管制刀具进行打砸抢的未成年人采取了过当措施,造成两名未成年人当场死亡,现行法律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卜的行为明显有违今法,而卜最终被该未成年团伙所杀害,自身应负有一定责任。
 
卜东昌的故事
    1980年1月22日晚11时,被告周某纠合劳某、李某等十多人,携带大刀、火药枪等凶器前往滨江路沙地直街,对和被告李某有私仇的冯某寻衅报复。打砸抢后逃离到滨江东路时,为滨江街公安派出所民警卜东昌察觉。卜喝令歹徒放下凶器。周某一伙无视警告,向卜射击、围攻,卜鸣枪警告无效,即开枪当场击毙歹徒3名。被告劳某发现卜的子弹用完,即煽动同伙用火药枪向卜射击和用大刀砍、砖块砸,使卜重伤倒地,劳抢走了卜的“五四”式手枪。被告一伙作案后,订立攻守同盟,策划偷渡外逃。侦破后,广州市检察院二处及时组织力量,提前介入公安机关预审,1月29日便向市法院起诉,法院判处劳某死刑,周某、李某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处李某等3人有期徒刑15年,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年。

『玖』 香港罗伯被砸身亡案宣判,凶手最终得到了什么处罚

两名凶手以暴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半,香港罗伯的死因是遭两名暴徒掷砖身亡,死后香港市民还自发为罗伯举行了追悼会。

热点内容
根据劳动法诉讼时效期是多少年 发布:2025-01-21 17:53:36 浏览:762
政府违法强征承包地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1 17:04:20 浏览:769
合肥市县处级法律知识考试 发布:2025-01-21 16:55:03 浏览:167
民法典至合同法的看法 发布:2025-01-21 16:55:03 浏览:789
李惠娟法官 发布:2025-01-21 16:54:59 浏览:491
未成年把人打伤了付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1 15:45:46 浏览:614
浙江兴茂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21 14:50:32 浏览:543
新行政诉讼法法条 发布:2025-01-21 14:10:08 浏览:162
刑事诉讼法驳回回避申请 发布:2025-01-21 13:49:11 浏览:929
先学刑事诉讼法还是刑法 发布:2025-01-21 13:42:47 浏览:168